首页 中国民族乐器欣赏

中国民族乐器欣赏

举报
开通vip

中国民族乐器欣赏中国民族乐器欣赏.doc 二胡是唐代的轧筝与中国东北地区西喇木伦河一带的奚族乐器奚琴演变而成的。初时以竹片轧之,音色铿锵,到二了宋代才演变为用弓拉奏。至民国时期,藉民族音乐家刘胡 天华在演奏技巧方面的开发,至今二胡已发展成音色甜美、具高难度技巧、表现力丰富,并为民族乐器中的主奏 乐器和独奏乐器。著名独奏乐曲有《二泉映月》、《良宵》、协奏曲有《长城随想》等。 高胡又名粤胡,高音二胡简称,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用二胡改革而成。将丝弦改为钢丝弦,采用高两膝夹持琴筒演奏姿势,其形如二胡,但整个琴身比二...

中国民族乐器欣赏
中国民族乐器欣赏.doc 二胡是唐代的轧筝与中国东北地区西喇木伦河一带的奚族乐器奚琴演变而成的。初时以竹片轧之,音色铿锵,到二了宋代才演变为用弓拉奏。至民国时期,藉民族音乐家刘胡 天华在演奏技巧方面的开发,至今二胡已发展成音色甜美、具高难度技巧、表现力丰富,并为民族乐器中的主奏 乐器和独奏乐器。著名独奏乐曲有《二泉映月》、《良宵》、协奏曲有《长城随想》等。 高胡又名粤胡,高音二胡简称,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用二胡改革而成。将丝弦改为钢丝弦,采用高两膝夹持琴筒演奏姿势,其形如二胡,但整个琴身比二胡胡 略小,定弦比二胡高四度或五度,因而音色清亮华丽,早期是演奏广东音乐和伴奏粤剧的主要乐器之一。著名协奏 乐曲有《琴诗》、《梁祝》等。近代独奏曲有《双声恨》、《雨打芭蕉》、《鸟投林》、《平湖秋月》等。 清乾隆末年,随皮黄腔的发展逐渐形成的拉弦乐器,是京京剧、汉剧的主要伴奏乐器。琴筒竹制,蒙蛇皮琴杆置千斤,胡 两黄杨木弦轴,张丝弦。琴杆为五节紫竹制,五度定弦。 板流行於陕西、甘肃、山西等地区。明末清初以来,随着地胡 方戏曲梆子腔的兴起,在胡琴基础上改制而成的高音擦弦乐器。琴筒由椰壳制成,桐木面板,设千斤,张两弦。用 於独奏,也用於吕剧、晋剧、陕北道情等戏曲、曲艺伴奏。 雷 琴 雷琴,拉弦乐器。曾称大雷。 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天津艺人王殿玉在坠胡基础上,加长琴杆、加大琴筒、改蒙蟒皮而成。 提琴,拉弦乐器。相传在明代嘉靖、隆庆年间,魏良辅开提始用来伴奏昆山腔戏曲。清代李渔《闲情偶寄》:“提琴琴 较之弦索形愈小而声愈清,度清曲者必不可少”。清初刻本《金瓶梅》插图中可以看到戏曲伴奏乐队中演奏提琴的 形象。 琵琶在隋唐 (581-618) 之前,是对抱弹乐器的统称。向现前弹出称琵,向后挑进称琶。《随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 乐志》记:「今代曲项琵琶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受中国阮咸的启发,琵由四弦四柱增加柱位,至今已有六相、二十四品,并由唐琶 代时的木拨弹,改良为手指弹奏,具有丰富的表现色彩和 高难度的演奏技巧。著名独奏乐曲有《春江花月夜》、《阳春白雪》、《十面埋伏》等。 因其形如柳叶而得名,俗称土琵琶、金刚腿、柳叶琴。是鲁南、苏北的柳琴戏、安徽泗州戏和浙江绍兴乱弹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唐代以来在民间流传的梨形音箱弹弦乐器之一种,其外形、构造、奏法均与琵琶相似。原为两弦、七柳品的中音乐器。最早用柳木制,二或三弦。现用的柳琴是琴 1950年代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团的组建而改革之产物。改 革后的柳琴张弦四根、廿九品,音域相等于小提琴,宽达四组八度。其低音区的发音浑厚结实,中音区圆润柔和,高音区清脆明亮、穿透力强,是弹拨乐器中的高音旋律乐器,著名独奏乐曲有《春到沂河》等。 扬琴又名蝴蝶琴、扇面琴、打琴。原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约明末传入中国,几百年以来,扬琴成为中国民间扬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特别在民间器乐合琴 奏中,如广东音乐、潮州弦诗、江南丝竹、客家汉乐等,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扬琴因其具有清脆的音色,宽广的音域,又可同时奏出和音及快速琶音,以至各种的节奏型, 功用甚广,故常用于合奏及伴奏。传统乐曲有《龙船》、《苏武》、《将军令》等。 在战国时期已开始流行,而于秦国大盛,故称秦筝。传统上,筝主要用作器乐合奏或伴奏民间说唱音乐等。筝因弦线不同(丝弦、金属弦)而音色有纯朴、典雅和清脆、明筝 快之分,汉晋以前为十二弦,唐宋以后为十三弦,近代改革后多为二十一弦,另有二十五弦的转调筝等。筝的表现 层次独特而丰富,从古典优雅及至激烈高亢的风格都善于表达,技巧多样,韵味浓郁。著名独奏乐曲有《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庆丰年》及《战台风》等。 古称秦琵琶或月琴,实为早期的一种直项琵琶,是汉代参照琴、筝、筑、箜篌等乐器创制。南京西善桥六朝墓出土的竹林七贤砖刻画中有阮咸演奏的图像,相传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善弹此乐器,后人便称它为阮咸,今简称为阮 阮。隋唐时期,阮普遍用于宫廷燕乐和民间乐舞。古代只有八个品位,今时已发展为四弦二十四品位,并有小阮、 中阮、大阮和低阮的系列。阮的音色圆润丰厚,是主要的中音及次中音弹拨乐器,著名独奏乐曲有《云南回忆》、《串木樱花》等。 三弦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渊源。明代杨慎在他的《升庵外集》中写道:「今之三弦,始于元时」。如果追溯它的起源,秦代的「弦兆鼓」被认为是三弦的前身。早期,三弦三多用于伴奏民间说唱、曲艺及戏曲音乐。现三弦经已成为弦 独奏乐器及被广泛使用在乐团中。由于三弦的音色独特,浑厚而铿锵有力,在乐曲中,擅长表现一些有强烈地方风 格及富有戏剧性的旋律,而在合奏中常用作充实中、低音声部和加强节奏的效果。著名独奏乐曲有《十八板》、《阳春白雪》、《大浪淘沙》、《彝族舞曲》等。 是由阮演变而来的弹拨乐器。月琴的琴颈较短,音箱为木制圆形,也有八角形的,口张四根丝弦,分成两组,每组月两弦的音高相同。通常是五度定弦,演奏时左手按弦,右琴 手持拨子弹奏。常用于戏曲、曲艺和歌舞伴奏也用于器乐合奏,是京剧乐队三大伴奏乐器之一(它的音量较小,音 色清脆柔和,亦是少数民族劳动之馀、夜晚自娱、呕歌心声的乐器。 南音琵琶又名南琶、横抱琵琶,因现时通用的琵琶均为竖抱弹奏,唯南音琵琶保留古代横抱的演奏姿势。南音琵琶南从中原流传至福建地区,在南音中是主奏乐器,多演奏骨音干音,韵味古 ,在高甲戏文场中也是主奏乐器。音箱用琵松木挖空制作,面板用桐木制,四轴,张四弦,共四相九琶 品。面板左右各刻一半月形音孔。南音琵琶有独特的演奏指法、名称和记谱符号,如搓指、点挞、点指、去倒、半跳、颠指、直贯、快落指、慢落指等计二十九种。 秦 琴 秦琴,弹弦乐器,由阮演变而来。 现双清,弹弦乐器。形制与秦琴相近。由古代的阮演变而来。代明清时期,在器乐合奏和戏曲伴奏中均有使用。《清朝续双文献通考》载:“双清,类阮。中音部乐器。长三尺二寸,清 头六寸五分,槽八寸,厚一寸四分。三弦,二音,十三品,弹用拨”。 独弦 琴,京族弹 弦乐 器。京语称 旦匏。流行 于广 西壮 族自 治区 防城 各族 自治独 县。传弦 统独琴 奏曲 有《高 山流 水》、《骑 马》 等。创作独 奏曲 有《激战边 陲》、《渔 村晨 曲》 等。 瑟,古代弹瑟 弦乐 器。其 历史 久远。《乐 书》引《世 本》:“庖牺 作 瑟”。 据《仪礼》记载,古代乡 饮酒 礼、乡射礼、燕礼 中,都用瑟 伴奏 唱歌。战国 至秦 汉之 际盛 行“竽 瑟之 乐”。 魏晋 南北 朝时 期,瑟是伴 奏相 和歌 的常 用乐 器。隋唐时 期用 于清 乐。以后则 只用 于宫 廷雅 乐和 丁祭 音乐。已失 传。近年,武汉民 族乐 器厂 张开 镒、周敦发 根据 考古 发掘 的楚 瑟实 物,吸收现 代筝 结构 上的 合理 部分 制作 了仿 二十 五弦 楚瑟。 瑟,古代弹瑟 弦乐 器。其 历史 久远。 《乐 书》引《世 本》:“庖牺 作 瑟”。 据《仪礼》记载,古代乡 饮酒 礼、乡射礼、燕礼 中,都用瑟 伴奏 唱歌。战国 至秦 汉之 际盛 行“竽 瑟之 乐”。 魏晋 南北 朝时 期,瑟是伴 奏相 和歌 的常 用乐 器。隋唐时 期用 于清 乐。以后则 只用 于宫 廷雅 乐和 丁祭 音乐。已失 传。近年,武汉民 族乐 器厂 张开 镒、周敦发 根据 考古 发掘 的楚 瑟实 物,吸收现 代筝 结构 上的 合理 部分 制作 了仿 二十 五弦 楚瑟。 扎木聂,又称扎年。藏族弹弦乐器。因其设六弦,故又称扎六弦琴。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木地。据藏文史书《红史》载,扎木聂于唐代从内地传入。聂 常用于歌舞和弹唱伴奏,也用于器乐合奏或独奏。独奏曲 目多为歌舞伴奏曲,有《阿妈勒火》、《达娃雄奴》和《耶 几长木》等。 热瓦普,又称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纪。热清代被列入宫廷的回部乐。《律吕正义后编》收录称喇巴瓦卜。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普 源于南疆喀什。用于独奏、合奏、伴奏。传统乐曲有《塔 什瓦依》、《宫特帕依》、《夏地亚那》,创作乐曲有《我的热瓦普》、《天山的春天》、《美丽的祖国》等。 都它尔,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相传十四世纪已出现。记载见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桑木或杏木制,全长120,130厘米。琴杆细长,指板缠十五都至十八个丝弦品。音箱瓢形,用十一或十三块两端窄、中它间宽的木板条拼粘而成。面板用桐木,上部开五个小音孔,尔 组成花朵状,下部支有琴码。琴杆上端为琴头,平顶无饰, 正面和左侧面各置一双角状弦轴。张两条肠衣弦。琴身周围用贝壳和驼骨嵌以黑白相间的精美花纹图案。乐曲有《哈莱伦》、《古拉依木》等。 是维吾尔族的一种弹拨乐器。1257年前由中亚传入中国,曾称七十二弦琵琶,后来才称卡龙。卡龙的音箱呈扁梯形,类似半张扬琴。其琴框是用桑木或核桃木制,面板中间开一圆形音孔并嵌花朵状音窗,右侧设山口。琴的左侧板置卡拴弦钉,右侧板置调弦钮。面板左、右两侧分别置条码、龙 活动码。上张十六或十八组钢丝弦,每组两弦同音。本世 纪七十年代改革制成的卡龙,外形不变,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了音箱以增强音量,上张二十二对弦,音域扩展为三个八度。其音色清脆柔美,和扬琴的音色相似。主要用于演唱《多朗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伴奏、合奏及独奏。 苏古笃,纳西族弹弦乐器。又称胡拨、琥珀。相传十三世苏纪中叶元世祖忽必烈远征大理时传入。形制与史书记载的古火不思相近。用紫檀、核桃木或红椿木制。全长109厘米。笃 顶端无饰,左侧置四轴。琴颈上窄下宽。无品。音箱呈瓢 形,蒙蟒皮,长23、宽29厘米。弦槽设在琴头背面,四条弦从山口上的弦孔中穿出。皮面上置琴码,音箱下部设 缚弦。四度定弦e、a、d1、g1,音域两个八度又三个音。其主要用于演奏古典乐曲《白沙细乐》。据《丽江府志略》(清乾隆八年编)载,这套乐曲为“元人遗音”。 库木孜,又称考姆兹,柯尔克孜族弹弦乐器。用整块杏木、柳木挖制,全长90厘米。琴头无饰,一侧置三轴。琴杆库细长、无品。音箱宽20厘米,面板用松木,上部开直径木1厘米圆形音孔,下置梨木琴码。天山南部的库木孜音箱孜 扁平,呈葫芦形;帕米尔山区的库木孜音箱为长六方形, 上宽下窄。主要代表乐曲有《夜莺曲》、《库尔满别克的远征曲》等。 梆笛(短膜笛)主要流传于北方,用于戏曲梆子腔音乐的梆伴奏及北方各地民间器乐合奏。梆笛比曲笛管身略短,管笛 径亦比曲笛略小。梆笛演奏风格音调高亢明亮,节奏活泼跳动,演奏上以用舌的技巧为特长。著名独奏曲有《五梆 子》、《喜相逢》、《荫中鸟》等。 曲笛(长膜笛)主要流传于南方,用于昆曲伴奏及南方各曲地民间器乐合奏。曲笛演奏风格音调浑厚圆润,柔美流畅。笛 旋律进行往往呈波浪起伏,节奏平稳舒展,在演奏上以用气的技巧为特长。著名独奏曲有《鹧鸪飞》、《三五七》、 《姑苏行》等。 羌笛,羌族、藏族吹奏乐器。东汉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许慎《说文解字》:“羌笛三孔”。宋《乐书》:“羌笛五孔”。唐宋以来,文人诗文羌中多有羌笛的描述。现代羌笛,用当地产的油竹制作,选笛 两支筒径、长度一致的竹管,削去竹外皮成方柱形,在首、中、尾三处用细线捆扎。管身无节,全长13—19厘米, 上开五或六个按孔。管上端装竹制簧哨,演奏时,口含双簧,用食、中、无名指按孔。音域c1—c2。音色清脆明亮,略有悲凉之。 侗笛,侗族吹奏乐器。侗语称介各、济各斯。它的音色优美,明朗而不浮华,甜美而不消沉,它反映了侗乡的幽幽杉林,清清流水的山川风光,其音响近似竹笛与洞箫之间。侗侗笛之所以能形成那种特有的声响效果,关健就在于笛头笛 的吹口。它不像竹笛是横吹的孔吹乐器,它是依靠吹口来发声。侗笛一般长约30厘米,内径为1.3厘米,共开六 个音孔。从吹口顶端至六音孔约为14厘米。各音孔间的距离基本相等。现在有不少人对侗笛进行了改进,是一件很有前途的民间乐器。 骨笛,於竹乐争鸣时演出。骨笛乃仿浙江省宁波地区河姆骨渡遗址出土之原始吹奏乐器而制,先民原用於诱捕禽鸟,笛 多用禽兽肢骨制成。现音乐会使用的是赵松庭制作的F调 骨笛。 弯弯管大笛,於竹乐争鸣时演出,弯管大笛比曲笛低八度,管亦有比大笛低八度,由於内径大、竹管长,演奏有一定难大度,八十年代由赵松庭研制而成。低音淳厚、浓实,中音笛 柔和,高音圆润。 芦笙,古称卢沙。是苗、侗、瑶、水、仡佬、傣、布朗等族和克木人等吹奏乐器。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卢沙瑶人乐,状类萧,纵八管、横一管贯之”。南宋周去非《岭芦外代答》:“瑶人之乐有芦沙、铳鼓、葫芦笙、竹笛。……笙 芦沙之制,状如古萧(指排萧),编竹为之,纵一横八, 以一吹八,伊其声”。此外,明代钱古训《百夷传》、邝露《赤雅》、明代倪辂《南诏野史》、清田雯蒙斋《黔书》等均有记述。 现 代笙是中国古老的簧鸣乐器,早在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笙改的记载。周代时已被广泛使用,在汉代以前,笙和竽两种良同类乐器并存。但至宋代时,则只有笙较为普遍使用。笙笙 的构造主要由笙斗、笙管和笙簧三个部份组成,其形如凤 翼,故古时有「凤笙」之称。由于笙是由若干数目的「簧」(或称「苗」;即镶有簧片的竹管)组成,所以是一件善于演奏和声的管乐器,且发音清脆明亮。现今的笙有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笙,还有扩音笙及中音抱笙、排笙等。其著名协奏曲有《孔雀》等。 高音键笙是1950年代的新品种。中央民族乐团王慧中在3670年代中,将中央广播民族乐团杨大明设计的32簧加键簧方笙,发展成36簧加键高音笙,又称36簧加键扩音方笙。高发音法已从传统笙的按孔法改为以按键控制音窗,达到省音力而不漏气之效,便於气息控制及运指,发音灵敏度得以键 提高。结构则采流行於河南、安徽的方笙形制,将36根笙 笙管分前、中、後叁排平行排列,两边开口,并在笙管上加套共鸣管。可演奏复杂的和弦和双声部复调性的乐曲。 葫芦笙,古称瓢笙。是彝、拉祜、哈尼、佤、怒、傈僳、纳西、普米、苗等族和苦聪人的吹奏乐器。本世纪五十年葫代以来,在云南江川李家山二十四号墓、晋宁石寨山古墓芦群出土的铜葫芦笙斗,据测定属春秋至战国之际的遗物。笙 有五、六、七管三种。李家山二十四号墓出土的两支铜斗, 上端均铸一立牛为饰,造型生动形象,通高分别为26和28.2厘米。铜葫芦笙系仿天然葫芦匏形用青铜铸造笙斗,另插竹木制笙嘴吹奏。主要用于伴奏舞蹈。 管,古称筚篥,约于隋朝由西域龟兹传入中原。隋、唐九部乐、十部乐中筚篥是十分重要的乐器,故又有头管之称。目前民间均习称为管、管子,主要用于民间鼓吹乐和僧、道宗教音乐。管的种类和名称因南北地区不同而有异。如,管 广东地区称「喉管」,北方称「管子」。一般为单管演奏,也有时用两支一齐演奏,称之为「双管」。管子音色嘹亮 而喉管音色则带浓厚的鼻音。著名独奏曲有《江河水》、《放驴》、《万年欢》、《雁落沙滩》、《茉莉花》、《放风筝》等。 唢吶是中国各民族中广为流传的吹管乐器之一。唢吶源于波斯、阿拉伯一带,唢吶又名苏尔奈,其名出自阿拉伯语surna的音译。约在金元时期传入中国,先为军中之乐,后辗转传入民间。现今的唢吶一般有三种,低音唢吶音色唢苍劲肃穆;中音唢吶音色挺拔宏亮;高音唢吶音色尖锐高呐 亢。在民间中,唢吶常用于节庆、佳日、婚、丧、嫁、娶、 寺庙祭典等作主奏乐器。在现代民乐团中,唢吶经不断的发展和改良后,目前已有加键高音、加键中音、加键次中音、加键低音等唢吶。著名独奏曲有《百鸟朝凤》、《小开门》、《一支花》、《婚礼曲》和《小放牛》等。 尺八,吹奏乐器。又称洞箫。流行于福建省闽南和台湾等地区。东汉时期,尺八的前身竖篴已流传于民间,隋唐两代用于宫廷乐舞之中。宋代尺八,又称箫管,陈《乐书》有所记述。沈括认为东汉马融《长笛赋》所赋之笛也与尺尺八相近,《梦溪笔谈》载:“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八 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从传世唐代尺八和沈括所述宋代尺八的形制来看,它与箫相近,但 管身短而粗。尺八东传日本后称“雅乐尺八”。日本奈良正仓院所藏唐代刻雕尺八,长43.7厘米,管上端开口,管身开六孔,前面五孔后面一孔。此外还有玉尺八、牙尺八、雕石尺八和桦卷尺八等数件。 箫,又名洞箫。这种单管竖吹的箫,早在汉代陶俑中已出现。汉代以前,横吹竖吹的单管乐器统称为笛或篴,所称箫者是排箫。唐宋时期的尺八、箫管和竖篴,则是明清时期以至现代箫的前身。为区别横吹之笛,明代将竖吹之篴龙称为箫。清《律吕正义后编》:“明时乃直曰箫,不复有竖凤篴。今箫长一尺八寸弱,从上口吹,有后出孔。笛横吹,箫 无后出孔。则今之箫乃古之笛,信矣”。 古箫管前面有五 个按音孔,后面有一个按音孔,与现代竹箫相同。现代箫用紫竹、黄枯竹或白竹制作,全长70,78厘米,管身内径1.2,1.4厘米。常见的箫有紫竹洞箫、九节箫和黑漆九节箫。 鹰骨笛,又称鹰笛或骨笛,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吹奏乐器。塔吉克族称那依,柯尔克孜族称却奥尔。用大鹰的翅骨制成,长约25、管径1.5厘米。管内中空,两端皆通,鹰管下端开三孔。制作时,先将骨肉剔净,锯掉两端骨节,骨磨平上下管口,去髓。两端管口呈椭圆形,上口较大,下笛 口较小,从下口往上,每隔2.2厘米左右钻一直径0.7厘 米音孔,共三孔。笛身雕刻图案花纹或题字为饰。多用于盛大节日和婚礼场合,也为歌舞、叼羊、赛马等伴奏。乐曲有《塔里要吾里》等。 口笛,上海民族乐团俞逊发创制的新型吹奏乐器。用黄枯竹或小水竹制作,也可用长茎竹、凤眼竹或紫竹。在一段短而细的竹管上,中间开一吹孔,利用管端的自然孔,成口为两孔口笛,若在近吹孔处再开三个音孔,则为五孔口笛。笛 两孔口笛,管长4.8厘米,右端为第一孔,左端为第二孔,左、右端内径分别为1.05和1.1厘米,吹孔距左、右端分 别为2.3和2.5厘米;五孔口笛,管长7.4厘米,左、右端内径为0.95和1厘米,吹孔距左、右端为3.45和3.95厘米,吹孔椭圆形,音孔圆形,直径均为0.5厘米。 排箫,又名洞箫、雅箫、颂箫、籁、比竹、参差、凤箫、云箫。吹奏乐器。早在原始社会,已有用芦苇编制的苇龠。相传虞舜时期有“箾韶”乐舞,箾即原始排箫。《尚书?益稷》:排“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夏商时期有编管的龠,甲骨文中箫 的龠字,即象编管乐器之形。后来,箫被载入《诗经》。 《诗经?周颂?目瞽》:“箫管备举,喤喤厥声”。《尔雅?释乐》:“大箫谓之言,小箫谓之筊”。晋郭璞注:“箫大者编二十三管,长尺四寸;小者十六管,长尺二寸”。 埙,吹奏乐器。原始社会已出现。埙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的,用以诱捕猎物。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埙 被当成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按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过我国最早 的陶埙,距今约七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也 出土陶哨,其形略如橄榄,也只有一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埙的音色悲凉、萧瑟,擅于表现凄凉、哀伤的情绪。现代制作的埙,使只一个音孔,仅可模仿单调声音的埙,发展到了十二音孔演奏出的清音。 巴乌,是彝、哈尼、傣、佤、布朗、苗等族吹奏乐器。管身用细毛竹、青竹制,下端或右端开口,上端或左端留竹节或木塞封闭。上端管壁开长方形吹口,用蜂蜡粘一长方形竹或铜制簧片,簧舌呈三角形,有细蔑编制的活动簧套。巴管身开八孔(前七后一),与吹口成四十五度角。有的在乌 下端开二至四个尾音孔。品种有单管、双管之分。演奏时, 竖吹口含簧片,横吹将簧片置两唇间,气流振动簧片并激发管内空气柱共鸣。用吐音方法吹奏,有滑音、打音、颤音、抹音、琶音、飞指等技巧,可用循环换气法奏长时值音符。 主要流传于德宏州傣族、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傣语叫“筚郎叨”,当地汉语又称葫芦箫。共有高、中、低音3种类型。这种乐器以葫芦做音斗,葫芦咀做吹口,常见者以各葫自装有一片舌簧的3根竹管,并排插入葫芦底部。亦有芦单管,双管或四管者。无论竹管多少,均以一根为主管,丝 其余为副管。主管上开7个音孔,前六后一,副管则不 开孔。吹奏时数管齐鸣,而旋律只出自主管,副管仅以和谐的持续和音相衬托。通常以自然换气法吹奏,亦有用循环换气法者。音域常在9度以内,最多不超过11度,而音色十分柔美迷人。 牛角,是瑶、彝、苗、布依、景颇、哈尼、傣、黎、土家、仡佬、汉等族吹奏乐器。用天然生长水牛或黄牛角制作,角尖锯平,中心钻孔与角内腔相通,圆孔上端置一空心木牛管作吹嘴。各地形制大小不一。一般全长40,70厘米。角 广西瑶族大牛角,以长30厘米泡桐木管为吹嘴,角口外 接20,30厘米棕毛与粘胶树脂制喇叭口,角小者长100厘米,角大者达120厘米。演奏时,左手托抱角底置于胸前。音色悠扬浑厚,可独奏或与铜鼓、皮鼓合奏。用于 年节佳日、喜庆丰收等场合。土家、仡佬、黎、苗等族也使用这种大牛角;瑶、黎、土家等族还有用长、短两节套接而成的牛角。湖南地区流行的牛角曲调有《玉皇甫》、《老君甫》、《山羊过坳》等。 双管,系将两支管并排扎结一起而成。东汉郑玄注《周礼?春官?小师》:“管如篴而小,并两而吹之”。可见当时已存在双管类乐器。《隋书?音乐志》载龟兹乐中有双筚篥。新疆吐鲁番东北部的伯孜克里克石窟(开凿于550,双1368年)第二十九窟有双筚篥图象,双管并列,管身有管 五个按孔。宋《乐书》中载有双筚篥:“胡部安国乐器有双筚篥,《唐乐图》所传也”。又有双凤管:“双凤管合两 管以足十二律之音,管端施回簧,刻凤以为首,左右各四窍”。表明双管自唐以来已广为应用。现代双管由两支长短、音高相同的管子并排扎结而成。每管八孔(前七后一)。乐曲有《江河水》等。 长号,又称喇叭、先锋、招军、尖子号。是维吾尔、彝、壮、苗、瑶、傣、汉等族吹奏乐器。维吾尔语称卡奈依,彝语称大巴拉,瑶语称当嘹,傣语称抱阿、哈亚。此类吹奏乐器,古代称大角、长鸣,用兽角、木、革、竹、金属等材料制作。多用于鼓吹乐或仪仗队伍中。敦煌莫高窟长156窟壁画唐代张议潮夫妇出行图中,有一队骑马鼓角号 者,其角作棒状。形似宋《乐书》中所绘的双角。山东泰 安城内岱庙大殿宋代壁画和西藏阿里地区古格王国壁画中有吹长号者。明、清以来,长号铜制,多用于军中。明代王析《三才图会》:“其制以铜为之,一窍直吹,身细,尾口殊敞,似铜角。不知始于何时,今军中及司晨昏者多用之。” 海螺,藏、蒙古、纳西、傣、满、汉等族吹奏乐器。又称蠡、梵贝、海螺号、法螺等。南北朝北魏时期云岗石窟雕海刻中已有其吹奏形象。宋代《乐书》:“贝,蠡之大者也。螺 今之梵乐用之以和铜钹,释氏所谓法螺。”古代北方少数 民族用于军事、劳动和娱乐生活中。明代王圻《三才图会》:“即以螺之大者,吹作波啰之音,盖仿佛於笳而为之者。” 现代海螺选用颜色清白或有花条纹的天然海螺制作。全长25,33厘米。磨平螺尖,螺尾有一小圆孔作吹孔,有的两端穿以细皮绳,平时斜挂奏者胸前或腋下。精致者表面镶嵌金属。在藏族、蒙古族地区,海螺原系喇嘛教乐队中的主要乐器。现仅于诵经间歇时演奏。 古代吹奏乐器。战国至汉代曾广泛流传。《韩非子-解老》:“竽也者,五声之长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等唱则诸乐皆和”。其形状如笙而较大,在汉代乐俑和石刻画像中多有吹竽的图象。据《周礼?春官?笙师》郑玄注、许慎《说文解字》、应劭《风俗通义》等记载,竽属匏类乐器。原三十六管,后减至二十三管,通高78厘米。竽斗、竽嘴木竽 制,髹绛色漆。设二十二根管,系用直径约0.8厘米的竹管刮制而成,最长者78厘米、最短者14厘米。分前后 两排插在竽斗上,每排十一根,用四至五道蔑箍加以固定。上端系一条绛色罗绮带为饰。前排一根长竽管上端插有一个角质的“塞”。此竽管及其相邻一根长竽管下端都有两个按音孔,靠近两管内侧的竽斗上有两圆孔。后排两根长管也同此情形。 锐作,景颇族、德昂族吹奏乐器。又称桑比。管身竹制,由主管和副管并列组成。主管长26厘米,上端留竹节,节下约0.8厘米的管壁上开长方形孔,嵌锐三角形铜制簧锐片。簧框两侧各嵌一竹片,中间留细长夹缝为吹口。管身作 设六个按音孔(前五后一),孔距不等。副管近上端竹节处也嵌簧片,不设按音孔,只发一音。主管音列:e1、 #f1、a1、b1、#c2、e2、#f2。副管b音。吹吸均可发2音。主管奏旋律,副管奏持续音。音色柔弱优美。用于独奏,青年男女用以表达爱情或自娱。 佤族吹奏乐器。又称蔚格利、著、小独笛。形制与汉族牧瓦童笛近似。管身竹制,长37、上端外径1.9厘米。管端格留节,管壁向内开一个半弧形缺口,两旁垫以薄竹签,形洛 成长方形孔道。管身正面近吹嘴处开一椭圆形发音孔,管 身中部设四个按孔。各地瓦格洛规格不一,音高不同。常用bB、bA调两种。演奏时,用左、右手食指、中指按孔, 口含吹嘴,吹气发音。旧时只在丧事时吹奏,现在平时也吹奏自娱,乐曲有《出工调》、《收工调》、《串门调》等。 藏族、蒙古族吹奏乐器。又名莽筒、大铜角。在藏族地区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明代西藏画师所作《八思巴唐卡画传》中有筒钦形象。管身铜制,由三节套接而成。上细下粗,筒细端为吹口,粗端呈喇叭形,全长300厘米左右演奏时,钦 喇叭口一端置于地面或木架上,奏者站立、双手执管身上 端,常用循环换气法吹奏。可奏出筒音、泛音和小幅度滑音。音量宏大,音色低沉。令人有庄重威严之感。用于宗教节日或宗教活动中。 风锣,因发音似风声而得名。造型独特。无锣边。锣面微风翘曲、面径55厘米。上图:发音具有风声、水声效果。锣 用于歌舞、戏曲伴奏。有一种小型锣,名“钲”,面径19 厘米,也是无边锣之一种。 斗锣,流行于广东潮州、汕头地区。用于潮州大锣鼓和潮斗剧伴奏。锣面直径38、锣边高6.5厘米,用长约22厘米锣的木质长方形棰敲击。演奏时,左手抓锣边,右手执棰敲曲击。在潮州大锣鼓中,每班锣鼓可用至八面。没有固定音锣 高,但同时使用的数面锣,其音高要一致。曲锣与斗锣形 制相同。锣面直径26,34、边高4,6厘米。音色清丽,在潮剧乐队中可为唱腔伴奏,也在过场音乐中使用。 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打击乐器。南北朝时钹已出现。《隋书?音乐志》:“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其乐焉。……乐器有……铜钹 钹。”六世纪初,钹在民间已很流行。《北齐书?神武纪》中有北魏孝明帝时“洛下以两拔相击”的记载。在隋九部乐 中有五部用钹,唐十部乐有七部用钹,并有“正铜钹”与“和铜钹”之分。《旧唐书?音乐志》:“铜拔,亦谓之铜盘,出西戌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若浮沤,贯之以韦皮,相击 以和乐也。”钹用响铜制成,呈圆片形,中央半球形部分称碗或帽,碗根至钹边部分叫堂。碗顶钻孔,穿系皮绳、绸或布条,以便双手持握,两面为一副,相击后振动发音,声音宏亮,浑厚。演奏时,双手各持一面互击。有轻击、重击、磨击、扑击等手法。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地方戏曲、歌舞伴奏和锣鼓队中。 云锣,又名云璈。打击乐器。唐宋两代的诗词中已有演奏云璈的描述。宋苏汉臣所绘《货郎图》、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和三清殿斗拱间的装饰画中均绘有云锣。历代云锣所云用小锣十至十四面。早期云锣多用于道教生活,其后流传锣 于民间。传统云锣多由十面小锣组成。锣面无脐,边缘被垂直于锣面的锣沿所固定,锣边钻有小孔,用绳系于装着 木格的特制木架上,因最上方的一面小锣,名高工锣,不常用,故民间又称“九音锣”。乐曲有《水库凯歌》、《旭日东升》、《渔舟凯歌》、《钢水奔流》等。 南梆子,又名卜鱼、广东板。《清朝续文献通考》:“卜鱼之用等于点鼓或代拍板,南方之节乐器也。”是长方形木制中空体,长23,24.5、宽9、厚6厘米,中间为一南长方形音孔,系双面开长条形窄缝,内腔渐大。以用花梨梆木制作为佳。演奏时,左手持梆、右手执一竹签或木棰敲子 击。发音短促、圆润、流行于我国南方,原用于粤剧伴奏 和广东音乐演奏,后也用于京剧乐队。横悬在板鼓的支架上,用鼓箭敲击,伴奏高拨子唱腔。除在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中击奏强拍外,也可用于表现马蹄声效果。 又名梆板,打击乐器。约在明末清初,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清代李调元《剧说》:“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梆子腔即以梆使用梆子击拍而得名。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子 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宽5,6、厚4厘 米。一般多用紫檀、红木制作,有些地方用枣木心制作,材料必须坚实、干透,不能有疤节或劈裂。外表光滑、圆弧和棱角适度。它是河北梆子、豫剧、秦腔等梆子戏曲的 代表性击节乐器。 莲花板,竹制,由竹板和节板组成。用于多种曲艺说唱的节拍伴奏。制作莲花板采用毛竹,以选择不带竹节、无劈裂和虫蛀的竹材为佳。竹板,由两块长16,19、宽7,8、莲厚1厘米的瓦形竹板组成,上端用绳串连,下端可以自花由开合。另外有节板,民间又叫碎子,由五块或七块小竹板 板组成,长约10、宽约4厘米,上端用绳串连,板与板 之间串夹两个铜钱或铜片,下端可自由开合。它们是快板书、山东快板、天津快板、四川金钱板等曲艺的主要伴奏乐器。 木鱼,打击乐器。原为佛教“梵吹”的伴奏乐器。清代以来流行于民间。木鱼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木底部椭圆;木制棰,棰头橄榄形。木鱼大小不一,音高不鱼 同。小型木鱼圆径仅4厘米,只在佛教法事“绕莲”时应用。经常使用的中型木鱼有五种,圆径7—16厘米。多用桑 或椿木制作。在民族乐队中,备有音高不同、数量不等的成套木鱼,按五声、七声音阶或十二平均律排列组合,常用于轻快活泼的乐曲中,有时可独奏简短的乐句。 烟盒,是彝族、哈尼族打击乐器。烟盒原为生活用具,是云南彝族、哈尼族喜欢吸龙竹大口径烟筒,后来成为乐器和舞具。烟盒圆形,直径7,9、高5,7厘米。用当地所产水冬瓜木或梧桐木薄片制作。壁厚0.2厘米。外部涂朱烟漆,盒壁四周镂刻花纹或有银饰,盒边镶铜箍、系珠练及盒 铜铃,用于《烟盒舞》伴奏。演奏时,舞蹈者打开烟盒, 左右手分执盒盖与盒底,各以食指和大指弹击,边弹边跳,舞姿优美。舞者一般在翻腕亮肘时弹击烟盒,可打出各种节奏,发音清脆悦耳,同时振动盒边小铜铃作响,以加强节奏和欢乐气氛。 四宝,又名四块。用四块竹板刨平制成,每块竹板两端最四好选在“竹目”(节)部位,有时用油炸透后使用,可使其宝 发音清脆。也可用红木、紫檀等硬木制作。长21、宽2.8厘米。用于福建南音、笼吹等。其奏法是把四块竹板分握 两手中,靠双腕的晃动,使两端互击。 中国民族乐器音画赏析 [四] 沙鼓,又名沙的、和尚头。用坚实的木料作鼓框,一般由四块木料粘合而成。呈圆椎状。蒙牛皮,鼓心窄小。沙用竹制鼓箭敲击。发音清脆。用于粤剧伴奏。与南梆子鼓 (卜鱼)密切配合,由一人兼奏,具有指挥作用。在伴 奏中,弱拍击奏。也用于佛山“十番锣鼓”,用一根长约50厘米的藤条敲击。 瑶族长鼓,又称花鼓,亦为古代细腰鼓类乐器之变体。瑶流行于广西、广东等瑶族聚居地区。宋代,瑶族已使用族长鼓,当时称铙鼓。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铙鼓,长瑶人乐,状如腰鼓,腔长倍之,上锐下侈,亦以皮鞔植鼓 于地,坐拊之。”演奏时,左手执鼓腰,右手拍击。边击 边舞;也可系绳斜挂于肩上,双手拍击。奏法较多,民间有“三十六套”之说。在节日和喜庆活动中使用。 钟, 古代打击乐器。 盛行于青铜时代, 这与当时乐钟 律学、 声学和青 铜冶铸技术的高度发达分不开。 由于 青铜钟质料坚实和耐腐蚀, 至今虽已历经两三千年, 仍能给我们留下古代真实的音响。 钟在古代不仅是 乐器, 还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礼器。 王公贵族在朝聘、 祭祀等各种仪典、 宴飨与日常燕乐中, 广泛使用着钟 乐。 铃, 古 代 铜 制 响 器 和 乐 器。 形 体铃 似 钟 而 小, 腔 内 有 铜 舌, 摇 之 发 声。 排鼓是鼓类乐器的新品种。出现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 由中央广播民族乐团蔡惠泉、杨竞明等根据民间常用的民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制作而成,以后又不断有所改进。族排鼓由五个大小不同、发音有别的鼓组成一套。鼓身高排29至33.3厘米,上口面直径16.7至37厘米,下口面鼓 直径11.7至37厘米。每个鼓的两面鼓框外径相同而内 径不一,可发出音高不同的两个音来,故五个鼓有十个 音。排鼓发音激烈、跳荡,高音坚实有力,中、低音宽 厚宏亮,尤擅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情绪。 此腰鼓不同于古代“广首而纤腹”的细腰鼓类乐器,而是一种中间粗、两端稍细的筒状鼓。木制鼓身,两端蒙牛皮或骡马皮。鼓身髹红漆或黑漆。有的描绘纹饰。鼓身一腰侧装置两个鼓环,环上系带,将鼓斜挂于腰际,双手各鼓 执一棰敲击。大腰鼓长40、鼓面直径20厘米;小腰鼓长34、鼓面直径15厘米。腰鼓形制与花鼓相同而稍大, 相传是由花鼓发展而来。演奏与舞蹈动作紧密结合,称为“腰鼓舞”。最初流行于陕北的安塞、横山、米脂、子洲等地,以安塞、横山最为普及。 板鼓,打击乐器。又名单皮、班鼓。唐代清乐中使用的“节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间流传历史久远。《清朝续文献通考》载:“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甚不易”。形体矮小,鼓身木板较厚,用五块色木、板桦木、槐木或桑木拼合而成。鼓身直径25厘米,但绝大鼓 部分是木质框面,中间振动发音的鼓面仅有5,10厘米,鼓膛呈八字形,鼓边高9.5厘米,蒙厚猪皮或牛皮,鼓 皮张紧于鼓面并包到鼓身底端,用密排鼓钉绷紧,并在底部箍以铁圈。蒙皮的鼓腔部分叫鼓光,是敲击发音部位。在戏曲乐队中,板鼓与拍板并用,由一人兼奏,居于指挥和领奏地位。演奏者被称之为“鼓佬”、“鼓师”。 神鼓,又名喇嘛鼓。是藏族、蒙古族喇嘛寺院使用的打击乐器。鼓框木制圆形,两面蒙以羊皮或牛皮。规格大小不一,鼓面直径40厘米左右,最大者90厘米。鼓框厚21厘米左右。鼓面涂棕红色漆。鼓框多饰以各种彩绘神图案花纹。下端连接木制鼓柄,柄长60厘米以上。通高鼓 约120厘米。鼓棰藤制、呈弯曲形,棰头包羊皮或布, 棰柄木制。手握部位有雕饰。奏时,奏者席地而坐,将鼓柄立于地上或插在鼓架上,左手扶持长柄,右手执鼓棰击奏;现在已用于歌舞表演,可系绸带斜挎于胸前演奏。亦用于藏戏伴奏。 兰州太平鼓,打击乐器,流行于甘肃兰州等地区。相传由古代答腊鼓演变而来。鼓框杨木制,呈桶形,两面蒙兰水牛皮。高71、面径38厘米。鼓身涂红或黑色磁漆,州粘贴彩绘花篮图案或耍狮舞图案。每年正月至三月农闲太时节,人们击鼓伴奏,喜庆歌舞,以祝福丰收年景的到平来,故名太平鼓。在年节活动中,由数十人组成太平鼓鼓 队,将鼓横挂于腰际,手持五彩长鞭演奏,配合舞蹈动作,有跳打、举打、骑打等奏法,列出“普天同庆”、“两军对垒”、“五福临门”、“黄河激浪”等队阵,场面蔚为壮观。 八角鼓,满、白、汉等族打击乐器。因鼓框为八角形而得名。据传,它由满族八旗的首领各献一块上乘木料镶八嵌而成,象征满族八旗的团结。明代中叶流行于北京,角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载,都城八绝之一有刘雄为八角鼓 鼓绝。其后以八角鼓伴奏的演唱形式发展为说唱曲种, 沿运河传入山东,在聊城、临清、济宁一带,演变为“山东八角鼓”。其鼓声清脆悦耳。主要用于伴奏说唱“单弦”,由演唱者自打自唱。 梨花片,又称月牙片。是说唱曲种梨花大鼓、山东大鼓的伴奏乐器。梨花大鼓又叫犁铧大鼓或铁片大鼓,源于梨山东乡间农歌。农民歌唱时,常以农具里犁铧碎片敲击花节奏,这便是梨花片的最初形式。在农歌发展为大鼓以片 后,便不再使用犁铧的铁片而改用铜片,名为梨花片。 梨花片是半圆形的薄铜片,长16、中间宽4、厚0.4厘米,两片为一副,重0.25公斤。用于山东快书时由表演者自击自唱。 小叫,又名狗叫。形体为一面小铜锣,锣面直径9厘米,狗用锣板敲击。其音响热烈、活泼,令人有跳跃感。常与叫 响盏合用。用于福建南音。笼吹、福州十番、晋江十番、 闽南十音、闽西十班、闽东拾锦、静板、高甲戏等。 四胡,拉弦乐器。又称四弦、二夹弦。源于古代奚琴。宋代陈旸《乐书》:“奚琴本胡乐也。”清代用于宫廷乐队,称提琴。结构与二胡相同,琴杆略长而粗,置四轴,张四四弦。有大、中、小三种。琴杆用红木或乌木制,琴头胡 平顶、无饰。琴筒有圆形和八方形两种。前口蒙蟒皮,后口加边框。弦轴红木制,轴顶加骨片为饰。张丝弦或 钢丝弦,每两弦定为同音。是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天津时调、湖北小曲、绍兴莲花落等说唱和二人台、曲剧、皮影等戏曲的伴奏乐器。 壮族拉弦乐器。壮族称冉督、冉列。相传已有二百余年历史,最初用于节日串寨演奏,称“游院”,亦即壮族民间马器乐合奏“八音”的早期形式。后来用于壮剧伴奏。演奏时,骨琴筒置于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在两弦间胡 拉奏。音色近似京胡并较之柔美。常用技法有前挫弓、 后挫弓、小跳弓、顿弓、打音、倚音、滑音等。用于独奏、八音乐队合奏、莫伦说唱和壮剧伴奏。是八音乐队的主奏乐器,在壮剧乐队中也居领奏地位。 坠琴,又称坠子。拉弦乐器。是河南说唱“坠子书”的主要伴奏乐器,因有较长的指板,大幅度滑音最具有特色,坠对唱腔能衬托入微。演奏者在拉奏坠琴的同时,还脚踏琴 坠梆击节,为演唱者伴奏。本世纪初由小三弦改革制成,最初说唱音乐“三弦铰子书”用小三弦伴奏,后在“莺歌柳 书”中将三弦改为二弦,又将琴鼓上所蒙蟒皮改为薄桐木板,用马尾弓拉奏,始成今之坠琴。 广泛流行于福建地区。用于南音、莆田十音、八乐、闽南南十班、笼吹、锦歌等。琴杆竹制,二弦与宋代陈旸《乐音书》所绘奚琴在形制上极为相似,特别是两轴置于琴杆二右侧,为全国广大汉族地区流行的胡琴类拉弦乐器所仅弦 有(朝鲜族奚琴与其相似),可能是其遗制。福建泉州开元寺紫云殿斗拱乐伎木雕中有演奏二弦的形象。 纳西胡琴,纳西族拉弦乐器。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纳自治县。琴身全长67厘米,琴筒用楸木挖制,蒙羊皮或西蟒皮,后敞口,边缘镶铁片。琴杆硬木制,上端雕龙头胡为饰。琴颈左右各置一黄杨木弦轴,琴杆上端设骨制或琴 竹制弦枕。有的弦轴同设一侧,无弦枕者则设千斤。张 丝弦或钢丝弦。松木制琴码。细竹拴马尾为弓。用于演奏白沙细乐和洞经音乐。 藏族拉弦乐器。流行于西藏拉萨、日喀则等地。相传五世达赖时期从拉达克地区传至拉萨,用于演奏宫廷音乐,在达赖的宫廷乐队中已用二百余年。本世纪初濒于失传。根传统根卡与维吾尔族艾捷克相象,琴体木制,琴筒呈坛卡 形,琴面较小,蒙羊皮或木板,后口为一较大圆形出音 孔,外壳绘有民族风格的图案花纹。琴杆上粗下细,无指板。本世纪五十年代后,在传统根卡基础上改革制成高音根卡。另有中音根卡、低音根卡。 据 考 证: 唐 代 就 有 一 种 名 为 义 管 的 17 簧 笙。
本文档为【中国民族乐器欣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6376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85KB
软件:Word
页数:4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26
浏览量: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