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辐射防护规定GB8703 行业法规

辐射防护规定GB8703 行业法规

举报
开通vip

辐射防护规定GB8703 行业法规辐射防护规定GB8703 行业法规 辐射防护规定 GB 8703-88 Regulations for radiatioc protection 1988-03-11 发布 1988-06-01 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局 发布 1 总则 附录 A 品质因数(补充件) 2 剂量限制体系 附录 B 相对危险度权重因子(补充件) 3 辐射照射的控制措施 附录 C 豁免限值(补充件) 4 放射性废物管理 附录 D 电离辐射标志(补充件) 附录 E 年射入量值(ALI)和导出空气浓度 (DAC) 5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 (补充...

辐射防护规定GB8703 行业法规
辐射防护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GB8703 行业法规 辐射防护规定 GB 8703-88 Regulations for radiatioc protection 1988-03-11 发布 1988-06-01 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局 发布 1 总则 附录 A 品质因数(补充件) 2 剂量限制体系 附录 B 相对危险度权重因子(补充件) 3 辐射照射的控制措施 附录 C 豁免限值(补充件) 4 放射性废物管理 附录 D 电离辐射标志(补充件) 附录 E 年射入量值(ALI)和导出空气浓度 (DAC) 5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 (补充件) 附录 F 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操作量的计算(补充 6 选址要求 件) 7 辐射监测 附录 G 放射性核素的 A1 和 A2 值(补充件) 附录 H 放射性物质获包的“电离辐射”标志和标牌 8 辐射事故管理 (补充件) 9 辐射防护评价 附录 I 辐射事故的分级(补充件) 10 辐射工作人员的健康 附录 J 辐射事故报告表格式(补充件) 管理 11 名词术语的定义和解 附录 K 辐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补充件) 释1 总则 1.1 为了保障辐射工作人员和广大公众的安全与健康,保护环境,促进核科学技术、核能和其他辐射应用事业的发展,制定一本规定。 1.2 伴有辐射照射的一切实践和设施的选址、设计、运行和退役,都必须遵守本规定。 1.3 开展伴有辐射照射的实践发及设施的新建、扩建、改建和退役,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事先向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提交辐射防护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在建设中必须做到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1.4 符合附录 C 所列豁免限值的实践和设施,可免于办理 1.3 条中规定的手续。 1.5 从事下列实践活动必须事前得到批准后方可进行。 a. 给人服用或向人人体注射放射性物质,以及对人施行辐射照射。 b. 玩具中含有放射性物质。 c. 在医用产品、化妆品和家用产品(附录 C3 所列的除外)的加工生产中添加放射性物质。 d. 销售经辐射保鲜或保存的食品。 1.6 一切伴有辐射照射的实践和设施,都应当符全实践的正当性和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并确保个人所受的照射低于相应的剂量限值。 1.7 从事辐射工作的单位应设置独立于行产运行部门的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机构(或专、兼职人员)。这些机构应接主管部门和所在省、市、自治区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1.8 辐射工作单位必须建立辐射防护和环境防护的岗位责任制,建立职工安全防护教育和培训考核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4103489204_1,认真执行和自觉遵守有关辐射防护和环境防护的规定,防止各类辐射事故的发生。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辐射防护基本知识,理解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基本原则,熟悉加辐射防护方面的 规章制度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下载关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关于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范本关于公司规章制度 ,并经过培训考核取得辐射工作人员合格证后方可参加工作。 1.9 在存在辐射照射的场所,在及在能发射辐射的物件上(1.4 条除外)必须有“电离辐射”的标志(附录 D) 。 1.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有关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辐射防护工作的领员,根据本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辐射防护规程和管理办法。 1.11 要切实关心辐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应由授权的医疗机构对辐射要作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常规医学监督和异常受照人员的医学处理。辐射工作人员应享受的劳动保护和相应待遇,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2 剂量限制体系 2.1 基本原则 2.1.1 为了防止发生非随机性效应,并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用下述的剂量限制体系对正常照射加以限制。 2.1.2 一切实践和设施的设施的选址、设计、运行和退役,必须遵守辐射防护三原则; a. 实践的正当性:在施行伴有辐射照射的任何实践之前,都必须经过正当性判断,确认这种实践具有正当的理由,获得的利益大于代价(包括健康害和非健康损害的代价)。 b. 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在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条件 下,所有辐射照射都应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c. 个人剂量的限制:用剂量值对个人所受的照射以限制。 2.2 实践的正当性 2.2.1 判断伴有辐射照射的实践的正当性,应当在全面考虑以济和社会因素,并与作为替代的其他实践相比较的基础上作出。 2.2.2 当辐射引起的损害成为主要的考虑因素时,正当性判断由本单位或上级辐射防护部门作出。 2.3 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2.3.1 加射防护的最优化是辐射防护的重要砂则,必须贯穿于实践或设施的选址、设计、运行和退役的全过程。 2.3.2 各单位应制定辐射防护最化纲要,并定期评审,以确定是否需要予以调整。 2.3.3 辐射防护最优化纲要应在防护机构设置、防护管理、防护人员的培训和资格的审定、种类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教育、辐射控制措施和应急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等要作中加发贯彻和体现。 2.3.4 辐射防护最优化纲要评审主要由本单位或上级辐射防护部门负责。 2.3.5 保级领导及所有人员都应对辐射防护最优化砂则有所了解,并为最优化纲要的实现承担各自的责任。 2.4 对个人剂量的限制 2.4.1 剂量限值 剂量限值是不允许接受的剂量范围的下限,而不是允许接受的剂量范围的上限,是最优胜化过程的约束条件。剂量限值不能直接用于设计和工作安排的目的。 2.4.2 基本限值 2.4.2.1 个人受到由可控制的源和实践产生的辐射照射(包括内外照射),不得超过 2.4.2.4,2.4.2.8 中规定的剂量当量限值。 2.4.2.2 剂量当早限值不包括医疗照射和天然本底照射。 2.4.2.3 剂量当量限值分两类:一类适用于辐射工作人员(见 2.4.2.4),另一类适用于公众成员(见 2.4.2.8)。 2.4.2.4 为了限制随机效应,辐射工作人员的 5rem).为了防止非随机效应,眼晶体的年剂量当年有效剂量当量限值为 50mSv( 量限值为 150mSv15rem;其他单个器官或组织的年剂理当量限值为 500mSv50rem. 2.4.2.5 辐射工作人员由于事先计划的特殊照射所受的有效剂量当量在一次事件中不得超过 100mSv10rem在一生中不得超过 250mSv25rem;并同时受2.4.2.4 中器官或组织的年剂量当量限值的限制。 事先计划的特殊照射必须得到本单位或上级辐射防护部门的批准,并应经过周密的计划安排。对接受这种照射有员,应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医学观察,结果应记入个人剂量和健康档案。 下列人员不得接受事先计划的特殊照射:过去已接受过有效剂量当量超过250mSv25rem的异常照射的工作人员;育龄妇女;年龄未满十八岁者。 2.4.2.6 从事辐射工作的育龄妇女接受照射时,应按月大致均匀在加以控制。对已知怀孕的妇女接受的照射,除按均匀的剂量率加以控制外,在一年内接受的有效剂量当量应限制在 15mSv1.5rem以下。 2.4.2.7 年龄在 16,18 周岁的学生和学徒工,由于教学培训需要接受照射时,一年内受到的有效剂量当量不得超过 15mSv1.5rem。年龄小于 16 周岁按公众成员 控制。 2.4.2.8 公众成员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不超过 1mSv0.1rem。如果按终生剂量平均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不超过 1mSv0.1rem,则在某些年份里允许以每年5mSv0.5rem作为剂量限值。公众成员的皮肤和眼晶体的年剂量当量限值为50mSv5rem。 2.4.3 次级限值 2.4.3.1 内照射的次级限值用年摄入量限值(ALI)表示。职业性内照射的 ALI值列于附录 E。 2.4.3.2 辐射工作人员在吸入 222Rn 和 220Rn 的短寿命子体的情况下,内照射的次级限值用吸入的α潜能表示。222Rn 和 220Rn 的α潜能年限值为: 222 Rn:0.02J 220 Rn:0.06J 2.4.3.3 在一年时间内既受到外照射又受到内照射时,应满足式(1)和 2.4.2.4中关于器官或组织的年剂量当量限值的规定: …………………………… (1)式中: E)外 —— 外照射产生的有效剂量当量,mSv; (H Ij —— 放射性核素 j 的年摄入量,Bq/ 年; (ALI)J —— 放射性 j 的年摄入量限值,Bq/ 年; 2.4.3.4 在公众成员受到照射的情况下,其内照射的次级限值取 ALI 五十分之一;如果按终生平均不超过 ALI 值的五十分之一,则在某些年份允许取 ALI 值的十分之一;当关键组包括婴儿或儿童时,原则上应根据器官大小和代谢方面与成年人的差异估计应取的 ALI 值的份额,在缺乏有关次料时可限 ALI 值的百分之一。 2.4.4 导出限值 气载放射性浓度的导出限值用导出空气(DAC)表示,其数值列于附录 E。它可以用于评价工作场所空气污染状况时的参考。 2.4.5 管理限值 为了管理目的,主管部门或企业负责人可愿 葑钣呕 颍 苑 浞阑び泄氐娜魏瘟恐埔还芾硐拗担 潜匦胙嫌诨 鞠拗祷虻汲鱿拗怠?2.4.6 参考水平 为产有效地实施防护,辐射防护部门可事先规定确定行动的参考水平,参考水平包括:记录水平、调查水平和干预水平。 a. 记录水平:由辐射防护部门对某种量指定的一个量值。从辐射防护的观点来看,大于这个水平的资料有重要意义,值得记录和保存。 b. 调查水平:由辐射防护部门指定的量值,大于此值的结果被认为足够重要,应当进行调查。 c. 干预水平:对异常情况下辐射防护部门事先制定的某种水平,小于这个水平通常就没有必要采取干预行动。 2.5 公众照射的限制原则 2.5.1 对医疗照射的限制 医疗照射必须遵守剂量限制体系的正当性和最优化原则。一切治疗和诊断照射的应用,必须由有合格证的医生认为必要时才可施行。使用的放射性药剂和照射装置必须符合有关标准。从事医疗照射的医生应接受辐射防护专业训练,并取得主管部门发给的合格证。 2.5.2 对向环境中排放放射性物质的限制 将放射性物质排放到环境中去(包括固体放射性废物的处置)的具体要求,见本规定第 4 章。 2.5.3 对使用含有放射源的产品时受照射的限制原则 使用含有放射源的产品,除必须遵守有关剂量限制的规定外,还应按最优化原遇加以限制。这些限制应体现在产品的技术标准中。 公众中广泛使用的含有放射源的产品,应当接受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保证每种产品引起的照射都有正当的理由。 2.5.4 对可能使天然本底 渌 皆黾拥氖导 南拗?可能使天然本底辐射水平增加的一切实践,都应在得到正当性和最优化审定后才能进行,必要时可建立阶段性的管理限值。对现有的超过限值的实践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今后可能产生的照射应在计划设计和作出决定的阶段,就按最优化原则制定适当的限值。3 辐射照射的控制措施 3.1 管理措施 3.1.1 为了便于管理,将从事辐射工作单位的场所分为三区: a. 控制区:在其中连续工作的人员一年内受到的辐射照射可能超过年限值的十分之三的区域,应标以红色。 b. 监督区:在其中连续工作的人员一年内受到的辐射照射一般不超过年限值的十分之一的区域,应标以绿色。 3.1.2 为了便于监测,将工作人员所处的工作条件分类两类: a. 第一类:在此类条件下,工作人员的年剂量可能超过个人剂量限值的十分之三。 b. 第三类:在此类条件下,工作人员的年剂量不大可能超过个人年剂量限值的十分之三。 3.1.3 开放型放射源工作场所按操作量的大小分为三级,具体分级见表 1。 表 1 开放型放射源工作场所的分级 级别 日等效最大操作量 甲 gt4×109 乙 2×107,4×109 丙 4×104,2×107 注:1)日等效量大操作量的计算见附录 F。 3.1.4 工作场所的工作台、设备、墙壁和地面等表面的放射性物质污染控制水平见表 2。 表 2 表面放射性物质污染控制水平 表面类型 α放射性物质 β放射性物 极毒性 其他 质 工作台设备墙壁 控制区监督区 4 4×10 4×10 地面 非限制区 4×10-1 4 4 工作服手套工作 控制区监督区 4×10-1 4×10-1 4 鞋 非限制区 4×10-2 4×10-2 4×10-1 手、皮肤、内衣、工作袜 4×10-2 4×10-2 4×10-1 注:?表 2 所列数值系指表面上 固定污染和松散污染的总数。 ?手、皮肤、内衣、工作袜污染时,应及时清洗,尽可能清洗到本底水平。其他表面污染水平超过表 2 中所列数值时,应采取去污措施。 ?设备、墙壁、在面经采取适当的去污措施后,仍超过表 2 中所列数值时,可视为固定性污染,经辐射防护部门检查同意,可适当提高控制水平,但不得超过表 2 列数值的 5 倍。 ? β粒子最大能量小于 0.3MeV 的β放射性物质的表面污染控制水平,可为表 2 所列数值的 5 倍。 ?227Ac、210Pb、210228Ra 等β放射性物质,按α放射性物质的表面污染控制水平执行。 ?氚和氚化水的表面污染控制水平,可为表 2 列数值的 10 倍。 ?表面污染水平可按一定面积上的平均值计算:皮肤和工作服取 100cm2设备取 300cm2,地面取 100cm2。 3.1.5 工作场所的某些设备与用品,经去污染使其污染水平降低到由表 2 中所列设备类的控制区数值的五十分之一以下时,经辐射防护部门测量许可后,可当作普通物件使用(但不得用于炊具)。 3.1.6 一切伴有辐射照射的工作,应事先制定严格的操作程序,必要时应在辐射防护部门的监督下进行演习,使操作人员达到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程序。 3.1.7 要严格控制放射性废物缶环境排放。排矿口应设有相应的标志。含放射性物质的工业废渣、副产品或废水的利用,必须首先做出评价,得到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3.1.8 产生辐射的产品销售应得到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部门的批准。在产品质量和包装方面必须经过鉴定,随产品附有载明核素名称、活度、状态、包装方式、表面剂量率和分装日期等内容的说明书,并且只允许售予持有辐射工作许可证的单位。 3.1.9 辐射工作单位要建立有效的辐射防护监测和监督制度,严格控制无关人员进入辐射工作场所,经常检查辐射防护计划和措施的有效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3.2 技术措施 3.2.1 一切直接从事辐射工作的场所,应根据放射源、工作场所的级别按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和建造,其内部应做到合理布局,表面装修易于去污,合理采用各种操作器械和设备,设置净化装置,使各区域的辐射照射及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相应数值之内。 3.2.2 对于外照射源,应根据需要设置永久性或监时性屏蔽,或确保人与之间有适当距离的可靠防护措施。 3.2.3 对于辐照装置,除应满足 3.2.2 的要求外,还应设置联锁门、报警设备和其他安全装置。 3.2.4 在可能发生空气污染的区域,必须设有全面或局部送、排风装置,如操作放射性物质的工作箱、手套箱和通风柜等,其换气速率、负压大小和气流组织应能防止污染的回流和扩散。 3.2.5 工作人员进入辐射工作场所时,必须穿戴相应的个防护衣具。在开放型放射源工作场所入口处,一般应设置更衣室、淋浴室外和污染监测装置。4 放射性废物管理 4.1 放射性废物的分类 4.1.1 放射性核素含量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废弃物,统称为放射性废物。 4.1.2 从处理和处置的角度,按经活度和半衰期将放射性废物分为高放长寿命、中放长寿命、低放长寿命、中放短寿命和低放寿命等五类。 4.2 放射性废物管理原则 4.2.1 一切产生放射性废品率物的实践或设施,均应设立相应的放射性废物收集系统,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尽量减少或减小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量或体积。 4.2.2 需要在环境中处置的各类放射性废物,必须按国家废物处置方针和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4.2.3 低放液体和气体废物向环境的常规性排放,必须事前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 可进行。 4.2.4 每一实践或设施都应确定向环境排放的限值,确定这些限值时应进行最优化分析,并留出余地。不止一个实践或设施影响同一个关键人群组时,应由环境保护部门对每一个实践或设施规定一个排放上界值。 4.2.5 除低放液体和气体废物可有控 制在向环境排放外,其余废物必须转化为不同类型的固化物,经过最优化分析,在保证安全地与生物圈隔离的条件下,以固体废物手形态在环境中处置,并做好长期的管理和监测工作。 4.3 低放气体或气溶胶的排放 4.3.1 由于体或气溶胶的排放造成的公众生活环境中的气载放射性核素浓度年平均不应超过附录 E 中 DAC 的一百五十分之一。 4.3.2 由于排放使关键人群组的摄入量大于相应的年摄入量限值的 1/3 时,除对实践或设施的排放深度限制外,必须对总排放量放加限制。 4.3.3 当气载放射性核素不止一种时,混合气体的导出空气浓度按式(2)确 定: …………………………………… (2)式中:Cj—— 第 j 种核素的浓度; L —— 该核素规定的相应限值。 4.4 低放废液的排放 4.4.1 低放废液排放使关键人群组一年受的剂理只能是 2.4.2 的限值一部分。 4.4.2 低放废液应尽量采用槽式排放。排放前必须进行监测,超过排放管理限值时不得排放。一般不得采用稀释方法,将超过排放管理限值的废液排入环境。 4.4.3 低放废液向江河和海洋排放时,在排放口位置、排放总活度和浓度等方面,都必须得到环境保护部门的批准。排放在域应避开经济鱼类产卵区、水生生物养殖场、盐场、海滨游泳和娱乐场所等;排放口应设在集中限水区的下游。 含有长寿放射性核素(放射性半衰期大于 30 年)的废液,严禁向封闭式湖泊排放。 4.4.4 下列低放废液可以直接排入流量大于 10 倍排放量的普通下水道; 每月排放的总活度不超过 10 ALImin,每一次排入的活度不超过 1ALIminALImin 是附录 E 中食入和吸入 ALI 值中的较少者且每次排放后用 物处理 4.5.1 放射性同位素和辐射应用中产生的低水进行冲洗。 4.5 固体放射性废 放固体废物(包括废放射源),应分类收集在专用的放射性废物容器中,然后集中送往指定的废物库(场)存放或处置。废物容器及其暂存处应有电离辐射标志。 4.5.2 核设施中产生的中、低放固体废物,应采用区域性的浅地层废物埋场进行处置。 4.5.3 对于各类长寿命的超铀固体废物和不再进行后处理的燃料元件,应采用深地质层处置方案,使其与生物圈隔离。 4.5.4 含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尾矿砂和矿石及有关固体废物,当比活度处于(2,7)×104Bq/kg0.5,2 ×10-6Ci/kg时,应建坝存放,退役时应妥善管理,要防止污染物再悬浮和扩散。当比活度大于 7×104Bq/kg 2×10-6Ci/kg 时,应建库存放。5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 1) 注:1)详见《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 5.1 放射性物质的分类 为了放射性货物的安全运输,将放射性物质分为五类: a. 低比活度放射性物质; b. 表面污染物体; c. 可裂变物质; d. 特殊形式放射性物质; e. 其也形式放射性物质。 5.2 货包和包装的分类、分级和放射性活度限值 5.2.1 放射性物质运输中,货包分为豁免乌纱帽包、工业货包、A 型货、包和 B型货包四类。相应的包装分为豁免型包装、工业型包装、A 型包装和 B 型包装。 5.2.2 低比活度放射性物质和表面污染物体,一般用工业型包装。其他放射性物质的包半夜发为 A 型和 B 型两类。工业型包装允许的放射性活度限见表 3. 表 3 在一个交通工具中的低比活度物质和表面污染物体的总放射性活度限值 除内陆水路外的每 内陆船舱或货 货物性质 一交通工具的放射 舱中的放射性 性活度限值 1) 活度限值 1) ?类低比活度物质?? 不限 不限 ?类和?类低比活度物质的非易 不限 100A2 燃性固体 ?类和?类低比活度物质的可燃 100A2 10A2 性固体、液体和气体 表面污染物体 100A2 10A2 注:1)液态氚的浓度值此处不适用。 A 型包装允许装入的物质的活度工;特殊形式的放射性物质的活度在 A1 值以下;其他形式放射性物质的活度在 A2 值以下(A1 、A2 值见附录 G)。 B 型包装 分为只需以货方主管部门批准的 BU型和需运出、运入方等主管部门多方批准的 BM型两种。B 型包装可以装入的放射性物质的活度按批准证书所规定的限值加发 限制。 5.2.3 按放射性物质货包和集装箱的表.
本文档为【辐射防护规定GB8703 行业法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74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