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举报
开通vip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项目组 项目顾问: 李明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 教授 项目主持人: 张晓军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首席分析师 项目负责人: 李 飞 高级规划师 硕士 项目组成员: 郄春燕 高级规划师 硕士 韩向辉 高级规划师 硕士 成紫月 高级规划师 硕士 秦 冉 中级规划师 硕士 刘子源 高级设计师 王学瑛 中级规划师 王 双 中级设计师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项目组 项目顾问: 李明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 教授 项目主持人: 张晓军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首席分析师 项目负责人: 李 飞 高级规划师 硕士 项目组成员: 郄春燕 高级规划师 硕士 韩向辉 高级规划师 硕士 成紫月 高级规划师 硕士 秦 冉 中级规划师 硕士 刘子源 高级设计师 王学瑛 中级规划师 王 双 中级设计师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 1 第二章 重点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 5 第三章 背景分析与现状研判 -------------------------------------------------------------------------------------------- 7 第四章 发展目标 ----------------------------------------------------------------------------------------------------------- 13 第五章 产业空间布局 ---------------------------------------------------------------------------------------------------- 15 第六章 产业融合发展 ---------------------------------------------------------------------------------------------------- 21 第七章 旅游产品体系 ---------------------------------------------------------------------------------------------------- 23 第八章 重点开发项目 ---------------------------------------------------------------------------------------------------- 29 第九章 乡村旅游规划 ---------------------------------------------------------------------------------------------------- 34 第十章 旅游产业要素规划 --------------------------------------------------------------------------------------------- 38 第十一章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 41 第十二章 市场营销 -------------------------------------------------------------------------------------------------------- 45 第十三章 区域合作 -------------------------------------------------------------------------------------------------------- 49 第十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保育 ------------------------------------------------------------------------------- 52 第十五章 保障体系 -------------------------------------------------------------------------------------------------------- 54 第十六章 行动计划 -------------------------------------------------------------------------------------------------------- 58 I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规划性质 本规划为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第2条 规划范围 陇南市行政区域范围,即下辖的八县一区,包括成县、康县、礼县、西和县、宕昌县、文县、两当县、徽县和武都区,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 第3条 规划期限 近期(重点发展期):2012年—2015年;中期(品质提升期):2016年—2020年;远期(稳步发展期):2021年—2025年。 第4条 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 2、相关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等。 3、相关规划 《甘肃省旅游业发展规划》(2006-2020)、《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009)、《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甘肃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11)、《甘肃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11)、《甘肃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1)、《甘肃“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2013)、《陇南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陇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陇南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11)等。 4、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 1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20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20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国务院,200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开发等活动中文物保护的意见》(201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2010)、《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201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务院,2009)、《关于加快发展森林旅游的意见》(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2011)、《关于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合作框架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国家旅游局、农业部,2010)、《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甘肃省人民政府,2010)、《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甘肃省人民政府,2010)等。 第5条 上版规划总结与评价 1、概况 《陇南市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于2006年5月由远见旅研企业开始编制,2007年3月份进行评审通过, 2、主要内容 定位:原生态山水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中华“三古文化”*与“陇上江南”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发展目标: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陕甘川区域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总体布局框架: 一个旅游支撑中心(武都)、两个旅游副支撑中心(成县、礼县); 两个优先开发旅游片区(自然风光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片区和历史文化观光休闲旅游片区)和三个主要旅游开发区(红色经典旅游区、多彩民族风情旅游区和自然奇观探险竞技旅游区); 两条旅游环线(自然生态旅游线、人文生态旅游线)和两条辐射旅游线(红色旅游线、民俗风情线)。 旅游产品项目:自然风光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区、历史文化人文生态揽胜旅游区、红色经典旅游区、民俗风情旅游区、专项旅游和整合型旅游项目 旅游市场形象定位:对省内市场为绿色山水陇南,休闲度假胜地。对国内外旅游市场定位为上古文明之源,陇上江南之地。 3、上版规划总结与评价 在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指引下,自2007年起,陇南市旅游业以武都为中心,重点发展自然生态观光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和民族风情旅游产品,基本形成 2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自然生态游线、红色旅游线和人文生态旅游线,对促进陇南市旅游产业有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发展成效 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总体布局基本合理,形象定位和旅游产品符合陇南市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实际情况。 规划内容全面,成果完整,对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与控制作用。在旅游总体规划指引下,陇南市根据甘肃省的宏观背景和全市旅游业发展实际情况,推出自然生态游线,有效的发展了绿色山水休闲观光产品,融入陕甘川旅游业发展大格局当中,旅游业发展片区基本形成。 (2)存在问题 随着时间推移,上版规划逐渐显露出有待提升和修订之处。 首先,陕甘川区域合作的大环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批复标志着陕西和甘肃的交通、经济联系等正在加强,将会有效促进两地旅游业的融合;同时陕甘川旅游区域协作趋势的增强如签订《甘陕川旅游企业合作协议》、定期召开年会等,彰显了三省作为地脉相连、文脉相近、交通互联的相邻省份,相互之间将会在产品、营销、政策等放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处在三省交界处的陇南市则承担了甘肃省在区域协作方面的重要角色。上版规划缺乏对区域合作的发展规划,难以指引陇南市在区域合作大背景之下的产品开发、市场宣传和管理保障。 其次,休闲度假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单纯的自然生态观光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旅游市场需求,《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又对陇南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让传统文明以轻松、活泼的形式继续传承,并且做到创新性传承,无不要求旅游业进行创意和创新,原规划对市场发展预见不足。急需修编规划适合于陇南市旅游资源现状同时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第三,旅游业是综合性和开放性的产业,能够很好的同其他产业相互融合,积极推动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农业、休闲度假、地域特色产业等的相互融合,是打造陇南市大旅游产业体系,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关键核心环节。但在上版规划中产业融合的内容没有涉及,且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中产业融合力度也比较薄弱,不能够指导陇南市大旅游体系的建设。 第四,旅游成为必需品的同时,乡村旅游也正逐渐迈入旅游行业中的必需品之列,尤其成为城市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一大主要选择,更是乡村旅游脱贫致富、城乡统筹发展发展的一条有效渠道,同时也是旅游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有力证据。陇南市乡村旅游作为甘肃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代表,起步较早,且发展迅速,已经拥有丰富的、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业基础, 3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但仍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在上版规划中未能全面提出乡村旅游产品的发展方向及具体业态设计,显然已经不能够指导陇南市乡村旅游的发展。 第6条 本次规划任务 全面总结和研判陇南市旅游业发展状况,抓住发展机遇,提出在面临新的宏观背景和自身变革的情况下,陇南市旅游业的发展策略、目标及方向; 确定陇南市旅游业产业空间结构,明确发展时序; 确定重点产品和项目,制定旅游产品体系; 注重产业融合,提出旅游业与第一、第二产业之间及旅游业内部的融合发展措施; 制定乡村旅游规划,提出陇南市各区县乡村旅游产品业态及重点发展方向; 加强区域合作,提出区域合作的方式和路径,增强陇南市旅游业综合实力; 制定适合陇南市旅游业发展的市场营销、环境保护及旅游管理等保障体系; 形成陇南市旅游业发展项目库,并强化近期行动计划。 4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二章 重点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陇南市独特的地理区位、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质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个性于甘肃、差异于周边、特色于全国的生态、文化、社会和产业旅游资源。 第7条 重点旅游资源分类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陇南市重点旅游资源涵盖8个主类,23个亚类,52个基本类型,298个资源单体。 结合旅游消费市场变化,以新型资源观进行审视,陇南拥有以油橄榄、花椒、核桃、中药材、茶叶、桑蚕、酒业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资源,和以武都上煌民俗村、康县宋沟村、徽县田河旅游生态新村等为代表的特色乡村资源。 通过对陇南市旅游资源进行梳理,构建全市包括自然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和新型旅游资源三个大类的重点旅游资源框架。 第8条 重点旅游资源评价 1、等级评价 经过定量评价,陇南市四级旅游资源为:仇池国遗址、乞巧文化、阳坝梅园沟、哈达铺长征纪念馆、西狭颂摩崖石刻、礼县西垂陵园、官鹅沟、白马藏族山寨、两当兵变暨红色革命文化园区、先秦文化、三滩、万象洞、武侯祠、碧口古镇、洋汤天池、嘉陵江、青泥岭、云屏三峡、望关乡茶马古道遗址等;三级旅游资源包括:五凤山、晚霞湖、张果老登真洞、朝阳洞、阴平古道、云屏古道、秦皇湖、灵官峡等。 2、定性评价 全市旅游资源类型齐全。质量维度,地域文化个性鲜明(以白马藏族为核心 核心的民俗文化、以的民族风情、以西垂陵园为核心的先秦文化、以乞巧文化为 两当兵变为核心的红色文化等具有极高开发价值),是陇南市旅游业的个性和灵魂;空间维度,各类旅游资源分布广,集中度高,利于整合开发;发展维度,文化型、产业型旅游资源开发较弱,具备极大发展潜力;产业维度,特色产业(油橄榄等特色种植业、白酒等特色食品工业)为旅游业提供全新产业支撑,具备极大融合发展空间。 5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9条 市场对应性分析 白马藏族风情、乞巧民俗、官鹅沟、西狭颂、阳坝自然风光等对应广域旅游市场(国内市场),天池、鸡峰山、万象洞等对应中域旅游市场(西北市场),桑蚕、中药材等新型产业资源对应狭域旅游市场(省际及省内市场)。 6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三章 背景分析与现状研判 在“交通困境”下,陇南市旅游业已经发展到最高水平。随着对外交通即根本性改善,陇南市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市场区位等复合优势具备了充分将 彰显的可能。陇南市旅游产业的二次腾飞指日可待。 第10条 基本情况 1、自然环境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处于秦巴山地、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是甘肃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既是甘肃的南大门,也是自西南入北方之要道。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错,海拔在550m,4300m之间。 平均气温9?-15?,降雨量400mm—1000mm,无霜期160-280天,雨量充沛,江河小溪密布,森林覆盖率高,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气候垂直分布特征明显,生态差异鲜明。 动植物种类丰富,盛产野生绿色山珍。 2、社会环境 陇南地处甘肃、陕西、四川交界,212国道、316国道、宝成铁路及在建的兰渝铁路、兰海高速、十天高速穿境而过。汉中、宝鸡、天水、兰州、九寨沟、绵阳、广元皆有等级公路直达陇南。 “十一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城镇建设、产业调整等领域得到较大改善。交通方面实施通乡等级公路、通乡油路、行政村通达通畅工程和出口路、联网路以及便民桥建设项目。 3、经济环境 陇南市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226.0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一产57.36亿元,同比增长6.37%;二产69.1亿元,同比增长18.3%;三产99.51亿元,同比增长12.6%。国民经济结构逐渐转变,呈现出“三产主导、二产上升、一产下降”的趋势。2012年的产业构成比例为25.4:30.6:44.0。 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逐年上升,2012年分别为3088元、14076.7元人民币。 7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11条 陇南市旅游业现状分析 陇南市重视旅游业发展,2010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商贸旅游,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旅游业发展。 1、产业规模 陇南市旅游产业规模快速扩大,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消费不断上升,累计接待游客980.9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9.5亿元,年均增长18.48%和32.15%。 2012年,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加强重点景区和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规范管理,注重宣传促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为旅游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旅游业总体发展状况呈上升趋势。全年接待游客490.48万人次,同比增长25.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08亿元,同比增长34%;占GDP的比重为10.21%。 截至2013年底,预计全年共接待游客614.35万人次,同比增长30.6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61亿元,同比增长34.19%;旅游综合收入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达到11%;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到25690人,新增就业人数5700多人,增长14.2%。 2、产业特征 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进入提升转型阶段:《陇南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将陇南建设成为“甘陕川毗邻地区原生态山水休闲度假与历史文化观光旅游目的地”,符合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过渡的发展趋势;跨越式发展思路为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进入提升转型阶段提供政策和现实机遇。 3、产业机遇 陇南市交通条件即将根本性改善:随着十天高速、武九高速、兰海高速、兰成铁路、兰渝铁路、成州机场在“十二五”期间开通,陇南市内部通往康县阳坝、徽县三滩、文县天池、两当云坪等景区的旅游公路贯通,陇南市旅游业将彻底摆脱“交通困境”。对外可进入性和对内可通达性的根本改善,为陇南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第12条 多维度看陇南旅游业发展优势和机遇 1、全国维度:旅游业发展环境根本改善持续向好 8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国家层面重视旅游业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指导意见》提出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发展。上述文件和即将颁布的《旅游法》、《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为规划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政策保障。 旅游产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和运营规律发生重大变化,政府主导的力度和作用进一步加大;社会资本进一步向旅游业转移,旅游业成为投资新点、热点、重点领域;国家逐步加大土地等关键性产业要素对旅游业的投入;各级政府纷纷成立国有独资或控股的旅游投资平台型企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旅游资源社会化趋势、“智慧旅游”特征进一步显现;旅游产业加速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 旅游消费市场规模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旅游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旅游市场规模快速增大,市场结构日益多元化,有效供给不足。 红色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养生养老旅游等专项旅游快速发展:中宣部、文化部、农业部、住建部、国家体育局等相关部委相继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发文,共同支持和促进相关专项旅游发展,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市场引导。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旅游大景区: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省委、省政府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一重大战略机遇,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并明确提出要重点推进12个旅游大景区建设,而陇南山水生态旅游大景区正好位列其中。这无疑为陇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国家批复建立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2013年11月,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批复同意甘肃陇东南地区(包括陇南市)为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这为陇南市未来依托中医药资源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建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战略平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甘肃省继兰州新区之后,又一个摆到国家层面的战略平台。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布局中,陇南市处于“三区”之一,即“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历史文化区”,这为陇南旅游品牌打造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2、周边维度:甘陕川交界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 陇南与周边的甘肃天水、平凉、甘南,陕西宝鸡、汉中,四川广元、绵阳等城市文脉相通、地脉相连、交通互接。近年来,上述城市旅游业把握机遇快速 9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发展,区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为处于甘陕川旅游协作区中心的陇南市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甘肃省维度:全省旅游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随着《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甘肃省旅游业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发展旅游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全省旅游产业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陇南要凭借良好区位优势和较好的产业基础,依托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重点发展庄园休闲度假产品,打造绿色休闲重点区域、区域合作重点区域、红色旅游全新区域,成为甘肃省加强区域合作的重点区域和重要着力点。 《甘肃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培育“甘南—陇南—定西—白银—平凉—庆阳及兰州—武威—张掖红色旅游,天水—陇南先秦与三国历史文化旅游2条成长型旅游线路”,并“着力开发成县鸡峰山—西狭颂旅游景区、徽县三滩、康县阳坝等周边森林生态,温泉疗养、始祖文化、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等等,这些都为陇南旅游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4、西部区域维度: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机遇 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局”,并提出“以‘两州两市’(包括陇南市)为重点,“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加大旅游产业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内外交通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等,这些政策为陇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第13条 上位规划看陇南旅游业发展机遇 无论从甘肃层面还是陇南层面,规划中均将陇南市旅游业定位为“生态、文化、休闲”。陇南市的旅游业在全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处于重要的发展轴线、区域和发展带上。陇南市要未雨绸缪,立足于良好生态、多元文化和多型地貌,着眼于交通条件的即将改善,大力发展探险旅游、自驾车旅游、低空旅游等全新业态。要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开发,探索多种经营模式,加强产业融合,积极发展低碳绿色乡村旅游。要更加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和适度开发,积极开展节事活动和红色旅游。应加强与四川、九寨沟、天水等地区和景区的区域合作,借助上述区域和景区的带动,提高知名度,同时积极培育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形象。 10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14条 竞合分析看陇南旅游业发展问题和挑战 1、省内竞合分析 地理区位:陇南地处中国大陆版图几何中心~是大西北通往大西南的交通要道~被称为“秦陇锁钥,巴蜀咽喉”。陇南占据三省交界的位置,又是连接九寨沟旅游区的重要通道,在甘肃省内具有独特的旅游地理优势; 交通条件:陇南市现仅有国道和省道联通,高速公路、铁路以及机场正在建设过程当中,可进入性还较差,预计十二五末期可搭建完成立体化交通网络,届时将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支撑;在兰渝铁路、兰海高速、十天高速和成州支线机场未建成之前,交通仍然是制约陇南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资源方面:陇南市的资源组合度较好,既有绿色山水生态资源,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拥有特色民俗风情资源、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以及丰富的产业资源,具有成为面向省内及省际市场重要线路组合和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潜力;但是陇南资源开发起步晚,档次低,联动性差。景区(景点)多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分布特点,同质资源类型 的景区(景点)缺乏联动机制,重要景区(景点)之间衔接不够,没有形成集约化效应,致使资源优势发挥的不够; 产品方面:陇南市虽在乡村旅游、洞穴旅游、生态旅游等方面起步较早,也发展较为成熟,但是产品的投资力度、创新业态和整体组合不足,在产品多元化、特色化、规模化、创意化、信息化、休闲化等方面尚待完善和提升; 酒店、景区等要素:陇南市酒店、景区数量、结构都需要增量提质。目前只拥有4个4A级旅游景区和4家四星级酒店,缺少度假酒店、主题酒店、设计酒店和经济型酒店等全新业态酒店。旅游基础设施普遍落后,接待设施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景区尚无5A级景区,4A级景区数量太少。 政策及制度:陇南作为国家级贫困地区,自有财力对旅游业支持力度不足、历史欠账太多。随着国家及甘肃省旅游业宏观环境的改善,正日渐受到重视,地位逐渐提升。 陇南市应当凭借地处三省交界的独特地理区位~把握交通条件即将改善的重大历史机遇~通过改革,顶层制度设计,、开放,优化投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提升产品建设和产业要素投入水平~以建设川陕甘旅游集散中心城市、甘肃省东南部重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启动二次创业、开创黄金发展期~推动全市旅游再上历史新台阶。 2、周边省际竞合分析 陇南市与周边城市应当依靠同处区域协作关键区位的地理和经济条件,在逐步完善内部旅游要素的基础上,开展区域合作,共享交通、政策及市场,共同推 11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出联合旅游线路,联合宣传促销,构建“十字形”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南北向:绵阳——九寨沟——陇南——天水,东西向:汉中——陇南——定西——甘南),着力实现三省旅游集散地和川陕甘区域协作核心的目标。 12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四章 发展目标 第15条 总体目标 依托一流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域文化、多样的物产资源和优越的地理区位,把握交通改善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实现科学发展为原则,以彰显生态、展示文化、旅游富民为理念,以增量提质、转型升级为重点,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将陇南市建设成为甘肃省山水休闲度假与历史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川陕甘区域旅游重要节点城市。 第16条 近期目标 围绕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启动全市绿道(蓝道)网络、营地体系等休闲度假项目建设;完善道路标识导引系统;优化管理体制和机制;推进旅游标准化,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升;与省内及省际周边城市推出主题线路。 1、产业规模 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4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12%以上),旅游业成为全市的重点支柱产业。到2018年全市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1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0亿元以上,占GDP的 15%以上;2020年全市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20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占GDP的 20%左右。 2、产业结构 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旅游景区6个,3A级旅游景区5个。 创建五星级旅游饭店2家,四星级达到10家,三星级达到18家;建成一批度假酒店、自驾车营地等住宿新型业态。 推出一台旅游演艺节目。 旅行社达到15家(其中国际社2家),出台旅行社开展地接业务的鼓励政策。 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生态旅游示范点3个、历史文化旅游示范点1个、休闲度假旅游示范点3个、旅游示范乡镇2个、工业旅游示范点5个、农业旅游示范点5个、民族民俗风情旅游示范点2个;建设旅游名镇10个。 全市乡村旅游示范户100户,“农家乐”1000户,年接待游客330万人次, 13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25亿元。 3、公共服务 按照国家标准,完善全市主要道路旅游交通、标识导引。 建成武都旅游集散主中心和宕昌、礼县、文县、两当和康县旅游集散次中心;旅游集散主中心—旅游集散次中心—旅游集散站点层次分明的旅游集散咨询体系初步形成。 完善旅游星级厕所建设,增加星级厕所数量,提升厕所等级和服务。 全市智慧旅游建设初步完善。 4、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启动旅游业管理综合改革,探索成立陇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陇南市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投资、税收、土地等政策。 实施标准化管理,形成陇南市旅游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5、区域协作 与天水、定西、甘南、绵阳、汉中等地联合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共同进行宣传促销,树立区域整体品牌形象。 第17条 发展战略 实施政府强力主导、城市旅游一体、产业融合、区域合作、休闲引领五大发展战略。 14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五章 产业空间布局 第18条 空间结构 陇南市旅游产业空间格局为“三轴两心四区五节点”。“三轴”为空间联系轴线和景观轴线,承担展示陇南市旅游形象的主要功能;“两心”一主一次,为陇南市旅游管理集散和服务中心;“四区”根据资源特色、市场主体不同,为四个发展片区,承担休闲度假、游览观光、民族民俗文化体验等旅游功能;五节点根据文化功能中心的分布,设置五个核心景区,承担爱国主义教育、山水生态观光、中医药养生、文化展示等功能。 1、三轴 即两条南北连通发展轴和一条东西带动发展轴,是陇南市旅游业的空间联系轴线、景观展示轴线、形象宣传轴线和旅游发展轴线。三条轴线共同构成陇南市内“工”字型的产业发展格局。 两条南北连通发展轴,分别为陇南市西部区域的G212沿线和由成武高速、S208、S307组成的南北贯穿线,是陇南市域范围内部的重要交通通道。 东西带动发展轴即为陇南市域范围内十天高速、S306、S218、S205、G316串联而成,横穿礼县、西和县、成县、徽县、及两当各县,是陇南市与省内其他城市及四川省、陕西省的交通要道,主要承担区域间交通连接及陇南市旅游形象展示功能。 2、两心 即武都区旅游综合服务主中心,成县旅游综合服务次中心,分别承担全市旅游业综合管理、旅游综合服务和旅游集散等各项功能,亦分别作为陇南全市及陇南市域东部的旅游发展极核。 3、四区 文化创意休闲区:以宕昌县、礼县、西和县为主要区域。功能定位于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展示体验和山水生态观光休闲,是陇南市文化创意旅游集聚发展区。 生态养生度假区:以成县、徽县、两当县和康县为主要区域,包括武都区一部分。功能定位为山水生态观光、休闲养生度假、康体健身运动、乡村休闲体验等。作为全市自然资源最集中、山水形态最丰富、产业资源最多样的区域,重点开发山水体验、乡村度假、养老养生、康体运动、新型产业休闲等产品,成为陇南市东部旅游增长极和山水休闲度假养生产业聚集区。 山水民俗体验区:以武都区部分区域、康县为发展片区。凭借康县阳坝、武 15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都裕河等区域区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以及“茶马古道”、“桑蚕养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等文化资源,以山水生态休闲、民俗风情体验为重点开发方向,对接其他发展片区的旅游功能,丰富陇南市旅游产品业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山水生态休闲、民俗风情体验市场。 民族风情体验区:包括文县和武都区,重点为文县。主要功能定位于民族风情体验和山水生态休闲。凭借白马藏族风情、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和文县天池的文化与自然资源,重点开发民族风情体验、山水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同时依托处于大九寨旅游区主要连接通道的优势,成为大九寨旅游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与四川平武联合打造中国白马藏族风情旅游区。 4、五节点 1、官鹅沟哈达铺省级旅游大景区 主要包括宕昌哈达铺红色旅游景区、官鹅沟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宕昌古国氐羌民俗文化聚集区。主要功能定位于爱国主义教育、山水生态观光、民俗风情体验、中医药养生。主要展现的主题文化为红色文化、羌藏民俗文化、中医药养生文化。重点延伸“红军长征加油战”的革命内涵,延续哈达铺的历史文脉,依托陇南“千年药乡”的美誉,官鹅沟的自然资源和氐羌风情人文景观,打造以红色旅游为主,集度假休闲,中医药养生保健、科普科研、娱乐运动等为一体的多功能、高效益的综合性旅游区。官鹅沟景区努力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阳坝裕河碧口亚热带原生态休闲体验旅游区 主要包括康县阳坝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武都裕河生态旅游区、碧口古镇及碧口水库、麒麟寺水库、苗家坝水库。主要功能定位于亚热带原生态休闲、民俗风情体验、茶文化体验、乡村休闲体验、水上游乐、大鲵、金丝猴等珍稀动植物观赏。主要主题文化表现禅茶文化、太平天国民俗文化、北茶马古道文化。依托甘肃特有的亚热带原生态资源,和 “北茶马古道文化”、“女婚男嫁”婚俗、茶文化体验、“桑蚕养殖”、珍稀动植物观赏、重点开发原生态休闲度假、民俗风情体验、茶文化体验、水上游乐等旅游产品。 3、礼县西和历史文化旅游区 主要包括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及秦西垂陵园景区、祁山武侯祠及三国文化园区、西和晚霞湖景区(中国乞巧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仇池古国遗址。主要功能定位于历史文化观光、民俗文化体验。主题文化表现为先秦文化、三国文化、乞巧文化。以秦文化博物馆及秦西垂陵园、乞巧文化之乡、祁山武侯祠及三国文化 16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产业园为依托,以伏羲生地、诸葛亮六出祁山、空城计、蜀汉相争等历史事件,中华女性乞巧、祈福的文化追求为线索,深入挖掘文化内涵,通过对其进行现代化、时尚化和创新性展示,开发多种类型的历史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以服务和满足游客历史文化观光、休闲度假为目的,打造集历史文化观光、民俗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4、徽成盆地生态养生度假旅游区 主要包括成县西狭颂国家4A级旅游景区、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徽县三滩景区、两当云屏三峡景区、两当兵变暨红色革命纪念园区。主要功能定位于山水生态观光、休闲养生度假、山地运动体验、爱国主义教育、乡村休闲体验、历史文化体验。主题文化表现为红色文化、汉唐宋历史文化、养生长寿文化。本区域为陇南自然资源最为集中、山水形态最为丰富、产业资源最为多样的区域,重点开发山水生态观光、养老养生、康体运动、乡村度假、新型休闲业态等产品。同时依托成县作为陇南市旅游综合服务次中心的优势,借助成州机场开通的契机,面向远距离客源市场,推出休闲养生游、慢城体验游、山地运动休闲体验游等专项产品,并凭借良好资源环境,开发高端会议休闲度假产品,拓展高端旅游市场,成为陇南市东部旅游增长极和生态休闲养生与山地运动康体旅游聚集发展区。同时,以“两当兵变”历史情节为原型、以两当红色文化为底蕴,在现有两当兵变纪念馆以及起义旧址的基础上,扩大景区面积,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将两当兵变红色文化体验园打造成陇南市哈达铺以外的另一著名红色旅游景区。 5、白龙江白水江橄榄文化与民俗风情旅游区 主要包括武都万象洞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橄榄小镇、千坝草原、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白马河民俗风情景区。主要功能定位于山水生态休闲、橄榄文化体验、民俗风情体验。主题文化表现为橄榄文化、白马民俗文化、自然生态文化。依托万象洞和文县天池的山水生态资源、武都的油橄榄产业及文县“白马人”民俗和武都高山戏、文县玉垒花灯戏、文县民歌演唱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等文化资源,打造集山水生态观光休闲与橄榄文化体验、民俗风情体验为一体的山水民俗体验旅游区。 17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19条 各区县发展思路 根据全市旅游产业统一布局和各区县国民经济、旅游资源、交通条件、地理区位等因素,依据差异化发展思路,以“一县一色”为发展理念,制定全市八县一区旅游产业梯度层级发展策略。 成县、武都区作为全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应优先发展,以城市建设的全面性、综合服务的完善度、客源的集中度带动其余各区县发展;其次为徽县、宕昌县和康县,利用其良好的资源禀赋及领先的旅游产业基础,成为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基础和重要支撑;同时加快文县、礼县、西和县和两当县的基础设施、景观环境和产品建设。 1、武都区 发展定位:旅游集散、综合服务中心 发展思路:武都区作为陇南市中心地区,应注重城市建设,承担全市旅游形象的展示功能;同时作为全市的旅游集散、管理和服务中心,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服务内容。旅游产品建设方面通过将万象洞景区与姚寨沟、千坝草原进行联合,发展观光旅游业;大力发展茶叶、油橄榄、花椒、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业,以实现农旅结合,快速发展;同时建设五马-裕河至阳坝的山水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综合体验区,实现由观光向休闲度假产品的转化升级。 空间结构:“一心一带一组团”,一心主要指中心城区,包括万象洞,作为陇南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一带指白龙江沿岸,作为贯穿城区的滨水景观带游憩带;一组团为以茶叶、油橄榄、中药材等为主的特色农业休闲组团。 2、成县 发展定位:旅游集散、综合服务、休闲度假 发展思路:作为陇南市的综合服务次中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度假服务设施,加强服务水平,凸显旅游集散、综合服务功能。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提升景区旅游功能,同时加强城市休闲功能,成为陇南地区休闲度假的中心城市。 空间结构:“一心一带一组团”。一心主要承担陇南市旅游综合服务次中心的功能,一带是205国道沿线上的乡村旅游产业带,一组团指具备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的西狭颂、鸡峰山两大景区构成的山水观光旅游组团。 3、宕昌县 发展定位:红色文化体验、藏羌民俗体验、山水休闲 发展思路:将红色文化和藏羌民族文化,融入哈达铺、官鹅沟开发建设中, 18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提升宕昌的旅游综合服务水平,成为全市特色旅游区县。 空间结构:“一轴两组团”,一轴是指G212沿线;两组团指依托红色文化发展的以哈达铺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创意体验组团”和依托官鹅沟山水资源以及藏羌民族文化资源的“藏羌民族文化体验组团”。 4、康县 发展定位:山水观光、休闲度假 发展思路:依托良好的山水生态资源,开发以阳坝为主的生态体验、山水观光旅游产品,休闲度假产品,加强休闲度假基础设施建设,与成县、徽县、两当县共同打造陇南生态度假区。 空间结构:“一带两区”,一带是指S307沿线,作为景观展示、文化体验的旅游带;两区指S307以南以阳坝景区、茶文化体验为核心的“山水休闲区”和S307以北以茶马古道文化体验为主的“茶马古道文化展示区”。 5、文县 发展定位:民俗体验、休闲度假 发展思路:深入挖掘白马藏族、羌氐等为核心的民族文化,与绵阳平武共同开发“中国白马藏族之乡”,开展民族民俗等文化体验性旅游产品。同时将文县天池建成精品景区,与四川九寨沟景区联动发展,建设以碧口镇为核心的水上娱乐、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区,实现成为民俗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空间结构:“一心一带三区”。“一心”即文县旅游综合中心,“一带”即白龙江水体景观带,“三区”分别是洋汤天池自然风景区、白马藏族风情体验区和白水江生态旅游区。 6、西和县 发展定位:文化体验、民俗体验 发展思路:深入挖掘先秦文化、仇池古国文化、乞巧民俗文化、伏羲文化,着重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在伏羲文化旅游方面充分与天水进行合作,形成有效的市场合作机制,并与礼县、文县共同开发陇南的文化旅游精品,构建“中国乞巧”文化品牌。 空间结构:“一心一轴三区”,即“一心”为县城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一轴”为旅游轴线,“三区”为三大旅游精品景区(长道古城三国历史文化旅游区、中华乞巧文化旅游区、南部仇池古国旅游区)。 7、礼县 19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发展定位:文化体验,陇南北部入口 发展思路:依托秦皇故里的深厚文化底蕴,打造秦皇故里文化旅游品牌,深入挖掘三国文化,开发以三国文化体验为主的旅游产品,并与四川成都等地区实施联动发展;注重提升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提升综合接待能力,发挥其作为陇南北大门的服务功能。 空间结构:“一心”驱动、“一轴”带动、“两翼”齐飞,“一心”即礼县旅游集散中心;一轴即交通轴(S306);两翼分别是S306以东的以祁山堡(武侯祠)、盐官盐井祠为主体的三国文化旅游发展翼和S306以西的以秦西垂陵园为主体的秦汉文化旅游发展翼。 8、两当县 发展定位:养生养老、休闲度假、红色旅游体验 发展思路:重点发展养生养老旅游,在云屏三峡景区打造养老基地;提升“登真洞”景区建设;加大两当兵变暨红色文化园区的建设力度;注重与陕西凤县进行联动。 空间结构:“一城三区”,“一城”即西部风情慢城,“三区”即长寿文化区、生态养生休闲区和红色文化园区。 9、徽县 发展定位:山水观光、运动体验、休闲度假 发展思路:注重城市整体环境的改善,营造休闲度假的良好城市氛围,着力三滩旅游区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实现银杏与养生业、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发展以酒产业为主的工业旅游,发扬徽县酒文化。 空间结构:“一轴三组团”,一轴是指G316沿线,作为陇南市东西发展轴的重要部分,主要贯通东西发展,与东部两当县和西部成县、陕西略阳县互动发展;三组团指依托金徽酒业发展的“工业旅游体验组团”、依托三滩旅游资源发展山地运动与休闲度假体验组团、徽县县城为中心的特色银杏产业形成的“银杏养生度假组团”。 20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六章 产业融合发展 以构建特色旅游型产业经济体系为目标,通过“农旅结合、文旅渗透、工旅接轨、体旅互动”的产业融合发展举措,对陇南市产业经济体系中与旅游业具有较强关联性的产业进行结构调整、业态升级,促进其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全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产业要素支撑。 第20条 文旅融合发展 依托先秦文化、汉唐文化、三国文化、羌氐文化、伏羲文化、乞巧文化、仇池文化、巴蜀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的文化遗产,重点在武都区、文县、礼县、西和县、成县、徽县、康县、宕昌县等县城发展文化旅游景区、影视传媒基地、文化产业园区、旅游节事演艺四大系列项目。并延伸至乡村大舞台和文化集市,努力赋予旅游产业以灵魂。 第21条 农旅融合发展 依托核桃、花椒、油橄榄、中药材、无公害蔬菜、茶叶、苹果、马铃薯、蚕桑、食用菌、水产、烤烟、银杏、蜂蜜等多种地方特色农产品,以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为重点,发展产业文化,在中药材基地、马铃薯生产基地重点建设景观农业集聚带;在花椒主产区、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核桃种植区和苹果种植基地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在茶叶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蚕桑养殖基地建设休闲农业体验园;在低暖河谷及低半山油橄榄种植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区。 第22条 工旅融合发展 以酿酒业、装备制造、旅游商品加工等为主要依托资源,在金徽酒业、红川酒业建设工业旅游示范园区,在废旧金矿遗迹开发工业遗迹旅游;在武都区、西和县、康县分别建设油橄榄旅游商品基地、乞巧文化旅游商品基地和桑蚕特色旅游商品基地;在礼县绿腾保健鞋、礼县服装厂、武都吉石坝工业园区、徽县工业集中区等地适度开发休闲装备制造基地。 第23条 体旅融合发展 以宕昌县官鹅沟森林公园、徽县三滩自然风景区、康县阳坝亚热带生态旅游风景区、鸡峰山森林公园、云屏三峡高山草甸、白云山森林公园等为主要依托资 21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源,重点在宕昌县、徽县、两当县、康县建设户外运动基地,在陇南市全域范围内建设绿道(蓝道)和自驾车营地体系。 第24条 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包括旅游业与地产业、会展业和养生养老产业的融合。在哈达铺、阳坝、盐官、碧口、江洛、安化、黄渚、洛峪、杨店等中心镇,重点通过“绿色建筑”建设模式结合灾后城镇居民住房重建、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实现旅游与地产业的融合;依托康县梅园会议中心、文县天池、武都瑶池天堂会展中心、两当宾馆等接待设施,实现旅游与会展业的融合发展;依托云屏乡棉老长寿村、灵官峡自然保护区、徽县优质千年古银杏、康县阳坝等养生资源以及“果老养生”、“鸑鷟传说”等特色养生文化优势和康县阳坝、武都洛塘区的生态、交通优势,实现旅游与养老养生产业的融合发展。 旅游业与中医药产业的融合。依托陇南“千年药乡”的美誉和知名品牌中草药,在各县县城、重点旅游乡镇和景区开展药膳、药疗、药浴、理疗等中医药养生保健项目,建设药用植物观光园、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心、中医药养生保健基地等。 22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七章 旅游产品体系 通过对陇南市旅游资源的梳理、旅游发展条件的分析及发展现状的研判,规划开发包括自然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三大类产品体系,山水观光、地质科考、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绿色康体休闲、养生养老休闲、新型产业休闲、特色乡村度假十种旅游产品。 以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旅游大景区建设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契机,依托绿色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红色文化四大旅游资源,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打破行业管理和行政区划条块分割限制,整合各类文化旅游资源,全力建设哈达铺红色文化旅游区、阳坝亚热带原生态休闲体验旅游区、白龙江橄榄文化与民俗风情旅游区、嘉陵源生态养生度假旅游区、大堡子山历史文化旅游区,联动九寨沟、麦积山旅游大景区,重点培育精品线路,休闲理念引领,强化国际标准,科学规划,夯实基础,提升内涵,优化服务,推动全市旅游开发整体上水平,全力打造陇南山水生态旅游目的地。 第25条 山水观光旅游产品 依托以鸡峰山、三滩、阳坝、官鹅沟、嘉陵江、白龙江、天池等为代表的山水资源,在成县、文县、徽县、康县、宕昌县等地,引入不同的景观观光方式和媒介,采用现代的参与性、趣味性、互动性、情景化、体验化的手法进行打造;对宕昌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进行优化升级,加深游客的观光体验和丰富产品的线路组合。 第26条 地质科考旅游产品 依托以万象洞、文县天池、伏羲崖、八峰崖、云屏景区、灵官峡、朝阳洞、张果老登真洞、三滩东沟峡、官鹅沟等为代表的地文景观资源,在成县、西和县、武都区、两当县、徽县、宕昌县等地进行旅游地质科普产品开发,重点形成地质奇观科考、教学研究和科普教育、自然地理考察旅游等不同主题的科考旅游产品。 第27条 历史文化体验产品 依托以秦早期文化、西狭颂文化、伏羲文化、北茶马古道文化、陇蜀道文化、三国文化、巴蜀文化、仇池文化、汉唐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在礼县、宕昌县、西和县、成县、徽县、康县、两当县等地,在确保原真性的基础上,通过 23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科学处理和艺术加工,对各类古文化遗址遗迹进行保护性开发,重点对茶马古道遗址、陇蜀道重要遗产点实施保护;运用先进的展示和传播手段,形成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主题;积极参与蜀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做好蜀道陇南段备选遗产点调查研究和保护工作,通过学术研究确立品牌的权威性。 第28条 民族文化体验产品 以白马藏族文化、羌氐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在文县、宕昌县、西和县、徽县等地进行民族文化体验产品开发,重点对羊马城遗址、马家窑文化遗址、仇池国遗址以及“羌傩舞”、白马人祭祀舞“池哥昼”、羊皮鼓舞、刺绣、十二相面具,东关清真寺姆拉楼等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做到雅俗共赏,进一步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第29条 民俗文化体验产品 依托以乞巧文化、民间社火、武都高山戏、中寨琵琶弹唱、玉垒花灯戏、两当号子、洋汤号子、地方餐饮、“男嫁女娶”奇异婚俗、梅园坛舞、民居聚落、节事活动等为代表的特色民俗风情,在两当县、西和县、礼县、武都、康县、文县等地,引入现代时尚理念、生态环保理念,采用感性包装手法,突出特色卖点,开发多种参与性、体验性民俗旅游项目,形成民俗体验产品。 第30条 红色文化体验产品 依托以哈达铺革命遗址、两当兵变指挥部旧址、哈达铺长征纪念馆、康县云台苏维埃政权遗址、徽县吴山烈士陵园及两当兵变、哈达铺决策、摩天岭战役、徽成两康战役、武都起义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宕昌县、两当县、徽县、康县等地,重点对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两当兵变纪念馆和旧址、遗址进行维护、改造升级,完善馆藏文物和陈列展览;在保护修缮文物、丰富布展陈列的基础上,完善景区配套措施,建设基础设施较完善的红色旅游景区,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建设红色纪念场馆、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拍摄红色影视系列作品,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村,创造体验性强的红色文化体验产品。 第31条 绿色康体休闲产品 依托以官鹅沟森林公园、阳坝亚热带生态旅游风景区、武都裕河生态旅游风景区、鸡峰山森林公园、两当云屏三峡自然风景区、白云山森林公园、康县清河 24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原始森林等为代表的资源,在武都区、宕昌县、两当县、康县,重点面向康体休闲旅游市场、户外拓展市场,开发绿道(蓝道)、户外运动基地、营地等绿色康体休闲旅游产品。 第32条 养生养老休闲产品 依托以云屏乡棉老长寿村、灵官峡自然保护区、徽县优质千年古银杏、康县食用菌等为核心的养生资源以及“果老养生”、“鸑鷟传说”等特色养生文化,充分利用两当县、徽县、康县等地优良的养生养老资源,结合市场消费需求,开发养生酒店、养老社区、养生植物园、养生食坊、养生水疗会馆等多项特色养生服务设施;结合食物、药膳、针灸、推拿、气功、太极、书画、摄影等养生方式,开展养生文化活动,建立内涵丰富养生养老产品体系。 第33条 新型产业休闲产品 依托以桑蚕、茶、油橄榄、核桃、花椒、银杏、中药材、金徽酒为代表的产业资源,在武都区、宕昌县、西和县、礼县、文县、康县、徽县等地,应用科技元素和创意元素,同时与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进行融合,进行陇南市产业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重点采取开发景观农业集聚带、生态农业观光园、休闲农业体验园、农业科技示范区等方式发展农旅结合产业文化;采取建设工业旅游体验展馆、特色旅游商品基地、休闲装备制造基地等方式开发新型工业旅游文化产品。 第34条 特色乡村度假产品 依托与农业、农村、农民相关的产业、环境、文化等旅游资源。在宕昌县、武都区、文县、礼县、康县、西和县、成县、徽县等重点地区,以乡村民俗、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生态环境等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景区带动、产业转化、文化展示、外来投资等为驱动机制,以采摘篱园、休闲农庄、生态渔村、乡村酒店、民族风苑等新业态为支撑,开发乡村观光、乡村休闲、乡村度假、乡村运动、乡村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近期主要面向陇南及周边地市的工薪阶层、空巢家庭、青少年等消费群体开发乡村度假旅游产品。 第35条 旅游线路产品 1、国内旅游线路 主要包括红色文化旅游线、先秦文化旅游线和三国文化旅游线三大系列游线。 25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2、区域合作旅游线路 包括东西(汉中—凤县—两当—西和—徽县—礼县—天水)、南北(绵阳—广元—九寨沟—文县—武都—天水、西安—陇南—九寨沟、兰州—陇南—四川)方向区域合作精品线路和特色自驾环游线路两大系列游线。 3、市内旅游线路 包括红色文化感悟游、陇上江南生态游、秦汉三国历史文化游、陇上江南休闲度假游、陇上江南民族民俗风情游、陇南特产美食游、茶乡品茗游、酒乡考察体验游和科考探险游九大系列主题游线。 1.陇上江南生态游 线路一:兰州-天水-成县西狭、鸡峰山、杜公祠-康县阳坝(陇南经典生态旅游线); 线路二:兰州--宕昌官鹅沟-武都万象洞-文县天池—九寨沟—甘南—兰州; 线路三:兰州--宕昌官鹅沟-武都万象洞-康县阳坝-成县西狭、鸡峰山、杜公祠—天水—兰州; 线路四:西安--宝鸡--两当云屏三峡--徽县三滩、嘉陵江漂流--成县西狭、 天水--西安; 鸡峰山、杜公祠- 线路五:西安-宝鸡--两当云屏三峡--徽县三滩、嘉陵江漂流--成县西狭、鸡峰山、杜公祠-康县阳坝-汉中-西安; 2.秦汉三国历史文化游 线路一:兰州-天水-礼县祁山武侯祠、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中国乞巧文化主题公园(西和晚霞湖)、仇池古国遗址、伏羲崖-成县西狭颂、鸡峰山、杜公祠—兰州; 线路二:西安-宝鸡-天水-礼县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中国乞巧文化主题公园(西和晚霞湖)、仇池国遗址、伏羲崖-成县西狭颂、鸡峰山、杜公祠—汉中勉县武侯祠-西安; 线路三:西安-天水-礼县大堡子山秦垂陵陵园-中国乞巧文化主题公园(西和晚霞湖)、仇池国遗址、伏羲崖-成县西狭颂、鸡峰山、杜公祠-徽县青泥岭(李白《蜀道难》)-两当张果老登真洞、杨店古镇(古故道县遗址)-宝鸡-西安; 3.陇上江南休闲度假游 线路一:兰州-天水-成县西狭、鸡峰山、杜公祠-成县庙湾旅游示范村-徽县嘉陵镇田河生态旅游新村、银杏博物馆、嘉陵江漂流、月亮峡度假村-天水-兰州。 线路二:兰州-宕昌官鹅沟、大河坝休闲旅游度假区-武都朝阳洞(羌人咂酒)、五风山(姜家山)、武都南山农家风情园、瑶池天堂休闲旅游度假区-文县天池(农 26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家风情园)-成县-天水-兰州。 线路三:西安-天水-成县西狭、鸡峰山、杜公祠-成县庙湾乡村旅游示范点-徽县嘉陵镇田河特色旅游新村、银杏博物馆、嘉陵江漂流、月亮峡度假村-徽县西关回族风情园-两当云屏三峡及红色革命文化园区-宝鸡-西安; 线路四:兰州-天水-成县(西狭、鸡峰山、杜公祠)-康县茶马古道文化体验、段家庄桑蚕茧丝绸文化体验、长坝花桥村、王坝大水沟、碾坝萱麻湾、三关凤凰谷农家风情体验-阳坝亚热带生态旅游风景区-武都南山农家风情园、瑶池天堂休闲度假旅游区-宕昌大河坝休闲旅游度假区-兰州。 线路五:兰州/西安-天水-礼县祁山武侯祠、大堡子山秦公陵园、兆丰农业观光园(现代农业观光体验)-中国乞巧文化主题公园西和晚霞湖(农家风情体验)、新天地农家乐示范户(农家风情体验)-成县庙湾旅游示范村—兰州/西安; 4.陇上江南民族民俗风情游 线路一:兰州-天水-礼县祁山武侯祠(体验说“春”文化)-中国乞巧文化主题公园西和晚霞湖(体验乞巧民俗文化)-成县-康县阳坝(康南民俗:体验“女婚男嫁”婚俗文化)-武都(体验高山戏、山歌对唱)-文县天池(欣赏“洋汤号 白马河生态民族风情景区(体验白马风情)-县城(欣赏“玉垒花鼓戏”、子)- 文县民歌“采花调”等、中寨琵琶弹唱)-宕昌官鹅沟(体验氐羌风情)-兰州; 线路二:西安-宝鸡-两当(欣赏两当号子)-成县-康县阳坝(康南民俗:体验“女婚男嫁”婚俗文化)-武都(体验高山戏、山歌对唱)-文县天池(欣赏“洋汤号子)-白马河生态民族风情景区(体验白马风情)-县城(欣赏“玉垒花鼓戏”、文县民歌“采花调”等、中寨琵琶弹唱)-成县-西和晚霞湖(体验乞巧民俗文化)-礼县武侯祠(体验说“春”文化)-天水-西安; 线路三:西安-宝鸡-两当(欣赏两当号子)-成县西狭(上峡樱桃村乡村旅游示范点)-武都(体验高山戏、山歌对唱)-文县天池(欣赏“洋汤号子)-白马河生态民族风情景区(体验白马风情)-县城(欣赏“玉垒花鼓戏”、文县民歌“采花调”等、中寨琵琶弹唱)-康县阳坝(康南民俗:体验“女婚男嫁”婚俗文化)-汉中-西安; 5.陇南特产美食文化游 线路一:兰州-天水-礼县祁山武侯祠、秦文化博物馆(参观永兴苹果基地.品尝礼县疏油饼等名小吃.购仿青铜器文物制品等旅游商品)-西和晚霞湖(品尝西和杠子面、诸葛军盔等特色小吃.购刺绣、宣纸、卢水粉条等特色旅游商品)-成县西狭、鸡峰山、杜公祠(品尝杏仁油面茶、马占祥馄炖等地方小吃.参观核桃博物馆、购核桃系列旅游商品)-徽县三滩、嘉陵江漂流(参观银杏博物馆、购银杏系列、山核桃系列旅游商品)-两当起义红色革命纪念园、张果老登真洞、 27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云屏三峡(购狼牙蜜系列旅游商品)-宝鸡-天水-兰州; 线路二:兰州-天水-成县西狭、鸡峰山、杜公祠(品尝杏仁油面茶、马占祥馄炖等地方小吃.参观核桃博物馆、购核桃系列旅游商品)-康县阳坝(参观茶叶、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购茶叶、食用菌系列旅游商品.品尝油面茶、豆花面、山珍系列地方小吃)-武都万象洞、大湾沟油橄榄示范园及油橄榄博物馆、花椒示范园及花椒博物馆.品尝洋芋搅团、武都面皮、豆花子等地方小吃.购油橄榄、花椒系列旅游商品)-文县天池、文县白马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区(品尝杂粮系列地方小吃、购茶叶系列旅游商品)-武都-宕昌官鹅沟、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品尝杂粮系列地方小吃.购中药材饮片系列、红色旅游系列旅游商品)-兰州; 6.茶乡品茗游 兰州-宕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官鹅沟-武都万象洞(品裕河系列茶叶-文县天池、文县白马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区-碧口石龙沟、马家山、李子坝茶园旅游示范点(品龙井系列茶叶)-康县阳坝茶园观光(品龙神系列茶叶)-成县-天水-兰州; 7.酒乡考察体验游 礼县武侯祠、秦文化博物馆(考察秦皇酒业工业旅游示线路一:兰州-天水- 范点、品秦皇系列名酒)-成县西狭颂、鸡峰山、杜公祠(考察成州酒业工业旅游示范点、品成州系列名酒)-考察徽县金徽酒业工业旅游示范点、品金徽系列名酒-两当张果老登真洞、云屏三峡(品果老系列名酒)-宝鸡-天水-兰州; 线路二:兰州-天水-礼县武侯祠、秦文化博物馆(考察秦皇酒业工业旅游示范点、品秦皇系列名酒)-成县西狭颂、鸡峰山、杜公祠(考察成州酒业工业旅游示范点、品成州系列名酒)-考察徽县金徽酒业工业旅游示范点、品金徽系列名酒-康县阳坝(品尝地方特产“二脑壳”酒)-武都万象洞、朝阳洞(品尝“羌人咂酒”)-官鹅沟(品九台春系列名酒)-兰州; 8.陇南山地科考探险游 线路一:兰州/西安-天水-徽县三滩-两当云屏-宝鸡-兰州/西安; 线路二:兰州-宕昌官鹅沟、大河坝、南河沟-兰州; 线路三:兰州/西安-武都万象洞-文县天池黄岭沟景区-文县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兰州/西安; 9.红色文化旅游线 成都—阿坝州松潘县红军碑园—若尔盖县巴西会议会址—甘南俄界会议遗址/天险腊子口战役遗址—定西市“岷州会议”纪念馆—宕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哈达铺会议旧址—两当兵变纪念馆/起义旧址/杨店古街—兰州市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旧址。 28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八章 重点开发项目 第36条 核心项目 此类项目主要依托陇南市面向广域旅游市场(即全国市场)的精品旅游资源,是全市旅游产业格局中的核心吸引物。 1、武都五马、裕河-康县阳坝养生度假休闲区 在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公司运营的建设大景区的背景下,依托裕河、阳坝青山秀水打造裕河生态养生度假区,成为中高端长期度假休闲场所,打造意境优美度假设施,匹配相应度假养生配套设施,全方面诠释整个生态养生体系,实现资源的一条龙整合,成为繁杂都市外的一片安静、祥和、舒缓、清幽的世外桃源。把握兰海高速即将开通的契机,打通五马——裕河——阳坝的旅游专用通道,形成武都区和康县的旅游大环线,成为陇南市“陇上江南”的标志性景区。 2、大三滩山地运动休闲度假旅游区 以徽县三滩风景区为依托,以山水休闲、文化体验、养生度假为主要功能,通过自然山水观光、乡村民俗体验、景观环境营造、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开发等方式,成为陇南东部的又一重要绿色生态休闲养生度假区。并以此为核心,向东发展带动两当云屏、向西发展带动鸡峰山森林公园及西狭颂景区,形成陇南嘉陵三滩大旅游经济区。 3、官鹅沟-大河坝-哈达铺“红、绿、古”体验区 按照陇南市发展大景区理念,将官鹅沟、大河坝、哈达铺联合打造成为陇南市“红、绿、古”三色体验区。将官鹅沟和大河坝景区连通,建设大交通环线,对哈达铺进行“镇景合一”打造,做强做大红色旅游产业。 第37条 重点项目 此类项目主要面向中域市场,依托陇南市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凭借已经具有相当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资源及产品。 1、中华乞巧文化园 项目选址于西和县晚霞湖景区及周边六个村落,定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乞巧文化展示龙头景区,以乞巧文化之乡为依托,以中华女性乞巧、祈 29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福的文化追求为线索,进一步融合中华文化中自上古传说到风流人物、自服饰装饰到民间艺术、自女性到母性的文化要素,以晚霞湖景区为主要场地,通过建设遥轩雀楼?喜庆小镇、乞巧文化博物馆、乞巧民俗文化交流中心、《九天银河》大型实景演出等内容,乞巧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建设中国著名的乞巧主题文化旅游景区。 2、白马藏族风情体验区 包括文县铁楼乡全部镇域范围,依据“沟域经济”开发原则,凭借白马藏族特有民俗文化,开发民族体验游,实现旅游富民。 联合四川平武已有白马藏族体验旅游产品,共同开发西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最具特色的白马藏族文化体验旅游区。 项目包括:建设综合游客服务中心、道路硬化、通讯线路18公里、民俗文化交流中心、博物馆;民俗文化演艺广场等景区点建设、文县铁楼乡白马河流域白马民俗村风貌改造、文县石鸡坝乡麦贡山白马民俗村建设;《白马人的狂欢节——“池歌昼”》特色民俗实景演艺晚会策划创作展演。 3、仇池古国遗址旅游区 项目拟选址于西和县大桥乡、仇池山。定位为中国仇池文化主题旅游体验区,以中国传统“天人合一”与现代社会的“回归自然”、“回归传统”为基本理念,以仇池古国文化特色为基本表现符号,建设仇池古国风情体验园、仇池度假酒店、仇池山探秘基地等项目,成为生态优美、乐趣洋溢、文化深厚的传统文化、自然生态、创意游乐三者有机融合的文化体验旅游地。 项目包括:改造县城到仇池山公路60公里,硬化景区道路20公里,修建入口综合服务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等。 4、西部慢城 引入“县景合一”的开发理念,对两当县进行整体开发,以康体养生、健康养老、生态休闲、红色文化体验为主要功能,重点建设云屏乡长寿文化村和果老创意养生文化苑、两当兵变暨红色革命文化园区,并在云屏村开展“桃源农家”特色养生乡村旅游,面向省内及周边客源市场,建设养老文化社区、长寿养生基地和甘肃知名山地养生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5、先秦文化园区 项目选址于礼县秦西垂陵园,包括先秦文化博物馆在内,以文化展示、研究和体验为主要功能。通过创新性的思路、创意性的开发和活化、时尚、现代的展现手段,为游客提供多种体验活动,并借机开展文化研究、学术论坛等活动, 30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同时与陕西秦文化区域进行联动,成为中国展示和体验先秦文化的重要场所。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先秦文化主题公园、先秦文化研究中心等。 6、金徽酒业生态工业园 位于徽县金徽酒业厂址,以建设甘肃省酒文化展示核心地为目标,依托金徽酒业在甘肃市场的知名度,展现企业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独特的酿酒工艺,以酒文化展示、酿酒工艺参观、主题住宿和餐饮、商务会议等为主要功能,通过酒文化博览园和酒文化主题酒店等项目建设,充分展现中国酒文化的发展背景和深刻内涵,全方位展示酒文化所涉及的民俗学、史学和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成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7、三国文化园区 项目选址于礼县祁山堡及周边区域,联合西和县长道古西城遗址,以现有武侯祠景区为核心,以国家AAAA级旅游区为目标,以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以蜀汉三国文化为依托,以服务和满足游客观光休闲度假为目的,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突出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文化特色,通过注入创意元素,创新性的开发三国文化,发展体验项目,成为甘肃省内、川甘陕区域的精品三国文化体验地 8、万象洞景区 进一步做大“姚寨沟-千坝草原-万象洞景区”的旅游大品牌,成为武都区的旅游名片;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景区内外部交通的建设,提高可进入性。同时对环境卫生进行整治,保证良好的就餐环境和自然风光;做好溶洞的保护工作,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借鉴国内外溶洞开发典型案例的先进经验,创新洞内旅游产品,由观光向洞内体验、开展特色餐厅等多种类型的产品。 9、水上丝路小镇 位于文县碧口镇,定位于灾后重建成果展示、商贸交易、生态保护、休闲小镇。依托灾后重建成果,建设地震博物馆展示地震前后镇域风貌的变迁;并挖掘国宝文化,建设科普、趣味体验于一体的熊猫繁殖观赏基地,同时普及科普、生态保护知识;并深入挖掘碧口镇的历史文化,通过水上“丝绸之路”商贸街的建设,再现昔日“水上丝路”的辉煌。 10、现有景区提升 对于已有景区,主要从景区联合、道路交通、标识导引、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提升,主要解决可进入性较差、游客停留时间不长、综合效益不高和游览体验单一等问题。 31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1)天池国家森林公园 按照5A级标准,提升现有景区。具体包括:在保护现有自然资源景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洋汤庙与靖国寺等宗教文化;统筹规划景区周边居民与景区协调发展;改善天池周边人造假山;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按照国家5A级景区建设的标准重点建设交通、配套设施、通讯、旅游商品、导游服务、旅游安全、环境卫生、景区管理等。开通运营游客接待中心-游客集散中心观光车;建设洋汤河沿线水上人工湖景观、黄林沟湿地公园和苜蓿坪自然景观;建设洋汤寨观光中心、会展中心、地质博物馆、饮马池芦苇湖景观工程等。 (2)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以4A级景区为发展目标,拓宽改造景区旅游公路,扩大停车场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购置景区内主要的观光游览交通工具;在攀天崖打造特种旅游活动,为游客提供悬崖攀登、无动力滑翔、高空跳伞等特种旅游活动。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开拓外地游客市场,提高景区经济效益;借助佛事活动,进一步提高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3)西狭文化创意园区 以“西狭颂”为依托,以“旅游休闲社区、高尚人文社区、养生原生态”为基本定位,将多层经济要素和产业融入园区建设,实现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建设星级酒店、艺术工厂、艺术风情街、艺术家部落、土特产种植基地、高端养生度假等,丰富产品体系,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4)中医药养生基地 依托“千年药乡”美誉,在各县县域、旅游重镇和重点景区、休闲度假村,依托各自的中医药资源,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项目。建设集药膳、食疗、中医保健、疗养为一体的中医药养生休闲基地。 第38条 配套项目 此类项目主要包括汽车营地、绿道网络等公共服务项目和特色产业园区等产业项目,作为全市旅游吸引物的有效补充和支撑,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和完整的旅游体验。 1、绿道网络 面对游客不同的游览需求,依托现有交通体系,在陇南市域范围内规划设计自驾车系统、自行车慢游系统以及景区内部步行空间等共同构成的绿道网络,在承担旅游交通功能的同时,也是展示陇南市旅游形象的风景道。重点建设内容包括完善主干道至阳坝、天池等重点景区的连接路、道路景观营造、沿线标识导引 32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系统建设等。 2、营地体系 在全市范围内建设设施完备、配套齐全的营地体系,地点选择为武都区万象洞风景区;武都五马、裕河-康县阳坝养生度假休闲区;礼县秦皇湖风景区;西和县中华乞巧文化园;成县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徽县三滩自然风景区;两当云屏三峡风景名胜区;康县阳坝亚热带生态旅游风景区;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宕昌县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大河坝旅游区。 33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九章 乡村旅游规划 第39条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借助全国和甘肃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势头,凭借起步较早、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依托民族风情、山水生态、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与现代农业产业基础相互融合,开发休闲游憩、民族风情体验、民俗文化体验、农业科普、生态度假、产业延伸等功能,以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和表现形式,成为甘肃省东南部、川陕甘协作区重要的深度体验型乡村旅游目的地,引领甘肃省乡村旅游从产品形态、发展模式、管理监督等方面良好有序发展。 要积极创办乡村特色餐饮、特色住宿、特色观光、特色休闲、特色商品、特色娱乐,防止盲目追求高档、丢掉乡土特色,杜绝毁农造景、农村景观城市化。鼓励农民以旅游资源、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多种形式入股,用股份合作的方式兴办乡村旅游,使其享有薪金、股金、租金等稳定长期的收益回报,促进农民富裕奔小康。进一步加强农家乐规范与管理,搞好星级农家乐评定,努力提升档次和服务水平。 2、目标分解 区域协作层面:川陕甘旅游协作区内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 省级层面:甘肃省东南部重要的绿色乡村旅游体验目的地 市级层面:陇南市成为甘肃省知名山水休闲度假与历史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的关键因素 第40条 发展战略 1、社区参与和旅游扶贫战略 注重乡村旅游发展中村民的作用,形成“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社会投资、部门协调”的发展格局;乡村旅游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对陇南市而言,通过将农村地区丰富独特的社会资源和生态山水资源进行结合,开发特色体验产品,能够将农村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从而实现旅游扶贫、旅游富民。 2、乡村旅游精品带动和品牌引领战略 34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依托陇南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聚焦于山水生态、白马藏族文化、先秦文化、产业种植等资源优势和乡村旅游起步较早的发展优势,塑造全市乡村旅游核心品牌;示范先行,以点带面,以精品旅游点带动精品旅游线,发展乡村旅游组团进而形成乡村旅游产品的集聚状态,发挥区域规模效应。 3、产业联动和多维整合战略 在武都、成县、徽县、康县、文县等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整合现代农业、民俗、文化等资源,以乡村旅游带动茶叶种植、中药材种植、传统工艺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形成品牌化、体系化的支撑系统,构建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大循环产业体系。 第41条 发展模式 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环城依景、融产托村,传承文化、尊重原生,示范先行、以点带面,突出特色、接轨国际”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表现形态 形成“环城依景、融产托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重点开发城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产业依托型、特色村镇型四类乡村旅游产品。 2、投资模式 形成“政府引导、社会融资”的投资模式,政府各相关部门通过重大项目、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方式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行强力投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新使用权益融资、股权融资、复合投资、外商投资、社会集资、小额贷款、贴息贷款等融资模式,广辟资金渠道。 3、运营模式 形成“社区参与、多方共生”的运营模式,在保障旅游富民、产业链本地化的基础上,实现经营者共生化,促进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示范区。 4、管理模式 形成“部门联动、标准管理”的管理模式,探索建立部门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完善乡村旅游相关规划与调研,建立乡村旅游标准管理体系。 第42条 空间结构 近期以现有乡村旅游集中区域为主,围绕城区,培育以餐饮为主要形式的农家乐,形成乡村旅游环城游憩带;依托武都姚寨沟、宕昌官鹅沟、康县阳坝、成 35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县西狭颂、西和乞巧文化园和文县白马藏族风情体验区等景区,培育多种形式的农家乐、特色新村(镇)等项目,成为山水生态和民族风情、特色农业体验组团。 中期以南北连通轴线和东西带动轴线为依托,引导沿线各类乡村旅游产品形态的自我发展。 远期促进旅游空间向产业空间转化,促进乡村旅游资源产业价值的深度延展,形成若干特色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并最终形成区域与产业的融合。 第43条 产品体系 1、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根据陇南市乡村旅游资源及产业现状,结合市场需求,规划全市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为五大类型,具体如下图。 图9-1 陇南市乡村旅游产品体系表 表9-1陇南市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分析 产品系列 典型产品 现状消费形态 提升策略 自驾游客、农家餐武都区农家乐 基础设施完善,规范化、系生活体验型 饮、住宿、农事体成县农家乐 统化、组织化经营 验、自发为主 塑造大品牌,设计突破传统陆海度假村 城市居民、休闲娱的旅游新产品,丰富旅游度休闲度假型 阳坝梅园会议中心 乐、自发为主 假内容,增加度假配套设施龙峡山庄度假村 及活动 36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产品系列 典型产品 现状消费形态 提升策略 晚霞湖乞巧文化园 各层级市场、民俗打造新型业态,发挥现有品民俗风情型 徽县游龙民俗大院 体验、初步组织化 牌的带动优势 长坝镇段庄村蚕桑旅游示 范观光园 文县碧口李子坝万亩绿色周边游客群体、观主题化开发,由点及面,招游览观光型 茶园观光园 光、自发为主 商引资,高起点打造 文县铁楼白马藏族民俗村 徽县嘉陵镇田河村 秦西垂陵园 各层级市场、民族基础设施配套,活化表现形文县白马人家 民族风情型 风情体验、娱乐活式,发挥民族风情特有的旅文县铁楼乡 动、自发为主 游吸引力 2、各区县产品支撑 表9-2各区县乡村旅游产品支撑 品牌形象 主要产品 武都区 花椒之乡 橄榄之城 休闲之都 现代农业科普观光、乡村生态庄园 礼县 先秦故里 三国圣地 绿色产业庄园、历史文化园区观光(秦巴农家) 绿色康县 生态家园 山地度假庄园、新农村建设成就体验、现代农康县 业科普观光(陇南茶园) 阴平古国 白马风情 熊猫故乡 民族风情体验(白马藏族)、特色节庆体验、乡文县 土民俗体验、山地度假庄园、新农村建设成就 体验(水上丝路小镇) 成县 魅力成州 千年古县 乡村生态庄园(闲情农家) 徽县 银杏之乡 醉美徽县 乡村生态庄园(银杏人家)、山地生态庄园 宕昌县 氐羌风情 三色宕昌 民族风情体验(藏羌风情)、山地度假庄园 伏羲生处 仇池古国 乞巧之乡 乡土民俗体验(乞巧民俗)、历史文化体验、乡西和县 村生态庄园 两当县 果老故里 红色两当 乡村生态庄园、山地生态庄园(果老仙家) 37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十章 旅游产业要素规划 第44条 旅游餐饮规划 形成“两街、四城、三心、多点”的餐饮布局体系。在武都、成县建设“陇南特色小吃一条街”;在宕昌、礼县、康县、两当建设陇南特色美食城;在西和、文县、徽县建设特色餐饮中心;在官鹅沟、康县阳坝等各大景区(点)内部村落和周边村落建设农家餐饮、白马餐饮、藏羌餐饮等特色餐饮点。 开发具有陇南风格的餐饮品牌体系,如武都的白龙江风情宴、宕昌的氐羌风情宴、文县的白马藏族风情宴、成县的仿汉古宴、徽县的养生银杏宴、两当的果老仙宴、礼县的仿秦古宴、西和的仇池风情宴和乞巧风情宴等系列饮食。 对设施和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制定从业人员培训计划,提升餐饮服务品质。 第45条 旅游住宿规划 形成星级酒店、主题酒店、度假酒店、汽车营地、农家客栈等相结合的住宿服务体系;成立陇南住宿业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提高竞争效率和服务水平,以提高陇南市整体住宿业水平。 表10-1 陇南市住宿服务体系规划 类别 分布 提升 新建 五星级标准 武都区、成县 - 2 星级(标 准)酒店 高端四星级标准 武都区、康县、徽县、礼县、西和县 3 15 设施 武都区、文县、宕昌县、两当县、康县、 度假酒店 - 6 徽县 商务酒店 武都区、康县、成县 4 6-8 大众 乡村酒店 文县、康县、成县、礼县、徽县、两当 - 6-8 设施 农家客栈 各个区县 - 不定 主题酒文化主题酒店 礼县、西和县 - 2 店 养生主题酒店 武都区、文县、康县、徽县、两当县 - 5 体验 住宿 汽车营房车露营地 武都区、文县、康县、徽县、两当县 - 6 地 帐篷露营地 武都区、文县、康县、徽县、两当县 - 6 38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46条 旅游商品规划 1围绕八大系列旅游商品,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特色旅游商品,丰富商品种类,形成包括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土特产品、中草药材产品在内具有陇南特色的旅游商品体系。 合理布局购物场所;根据各区县实际情况建立多层次、多级别的旅游商品销售网点:武都、宕昌各建旅游商品一条街,在徽县、成县等地的县城建旅游商品销售中心,在阳坝、官鹅沟、哈达铺等景区景点建旅游商店等。 建立旅游商品销售协会;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建立商品网点;加快与生产企业的合作,建立网络销售体系;举办旅游商品购物节庆和旅游商品创意大赛等。 积极组织开展“陇南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提高旅游商品创新设计水平,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努力提高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努力增加群众收入。 第47条 旅游娱乐规划 1、打造主题文娱项目 依托陇南等深厚的历史文化,白马藏族、羌族等特色的民族文化,打造系列歌舞、乐曲等节目,在饭店、餐馆进行舞蹈表演和乐器演奏;在铁楼乡建设白马剧场,进行白马藏族特色舞蹈和音乐表演;在武都区建设旅游定点剧场,组织体现陇南特色的文艺表演队进行高山戏等定点表演;结合陇南历史和民族文化打造表现陇南文化和历史发展以及风土人情的大型演艺节目《陇南山水情》、《九天银河》等。 2、拓展当地传统民俗 以陇南各传统民俗为依托,如康县南部等乡镇特色的“男嫁女娶”的奇异婚俗、梅园坛舞等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和白马藏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的新年民俗活动等,在保持传统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加入旅游体验性元素,打造体验性强的民俗娱乐活动。 3、完善娱乐活动设施 完善各区县农家娱乐活动设施,增加篝火、农家(藏家、羌家)KTV、民族舞台等娱乐设施;增加夜间娱乐设施;在碧口古镇建集水上娱乐、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以水为主体的主题娱乐中心;武都区建陇南游乐中心,内部按照自驾车营地、 1八大系列是指:;历史文化系列、红色旅游系列、民族文化系列、民俗文化系列、宗教文化系列、地方特产系列、地方轻工业系列和地方特色食品系列。 39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户外拓展、休闲娱乐等区域划分,打造甘肃南部-陕西西部-四川北部广大区域的综合娱乐活动中心。 4、举办旅游节事活动 全力策划和发展标志性的旅游节庆,如中华乞巧文化旅游节、采茶节、油橄榄节、核桃节等节会活动。此外举办临时性的、地方性的小型节事活动或其它大型专题活动:积极承办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会议、体育比赛等;以陇南居民及周边地区游客为对象,由地方乡镇举办各小型节会活动。 第48条 旅行社规划 1、增加数量 积极吸引康辉、国旅、中青旅等知名旅行社在陇南设立分社;在武都建立1家国际社,在成县、宕昌、礼县等地至少设1家国内社;组建陇南旅游公司,同时承担旅行社业务。 2、加强合作 加强陇南市与陕西、四川等周边区域旅行社之间的合作,长期与兰州、成都、绵阳、宝鸡、汉中等地旅行社进行联系,在适当的时机建立旅游战略联盟。 3、科学管理 完善旅行社的行业监管制度,加强旅行社许可证管理制度和监测程序,对非法旅行社进行严格查处。 4、定期培训 完善旅行社从业人员的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40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十一章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第49条 旅游交通服务 1、外部交通 兰海高速、十天高速、九武高速、成武高速、徽县-两当高速,成州机场的建成,将极大改善陇南市的对外交通现状。 2、内部交通 根据陇南市交通建设实施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以“六纵六横”骨架公路建设为总体目标,提升区县之间道路等级,完善区县至景区(点)的环线交通。 区县之间连接道路:南河沟口-腊子口、徽县—略阳、两当—天水、礼县—武都、礼县—宕昌、西和—大桥—武都、康县阳坝—武都五马乡。 区县至景区道路:两当—云屏三峡风景名胜区、文县—白马藏族风情体验区、西和县—香山、西和县—云华山。 景区内部道路:宕昌官鹅沟—大河坝景区、文县赵家坝—天池—黄林沟景区、文县白马河民族风情景区、两当云屏三峡景区、徽县三滩景区、阳坝梅园沟—南沟原始森林。 第50条 信息咨询服务 在武都、成县设置信息咨询主中心。 在宕昌县、文县、礼县、西和县、两当县、徽县、康县设置信息咨询次中心。 在全市规划旅游咨询与报刊售卖于一体的旅游咨询站点;加强各景区(点)游客服务中心的信息咨询功能。 信息咨询主中心、次中心、咨询站点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标准。 第51条 旅游集散服务 规划形成“旅游集散主中心、次中心、集散点”的集散服务体系。 主中心选址于武都区、成县,集旅游、服务、展示、咨询、票务、交通、投诉受理等功能;次中心位于宕昌县、礼县、文县、两当县、康县,具有一定规模,具备交通、咨询、展示、服务、投诉等基本功能;集散点位于旅游咨询站、宾馆、饭店、旅行社、各景区(点)的游客服务中心,与全市的智慧旅游体系连 41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接,提供推广、招徕、票务服务。 第52条 智慧旅游 1、智慧旅游服务 (1)智慧酒店 在陇南市的四星级 酒店率先试点建设智慧客房导航系统、电视门禁系统、全球通客房智能手机、互动服务电视系统、机场航班动态显示服务、多功能一体播放系统等。 (2)智慧景区 在万象洞景区、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阳坝亚热带旅游区、西狭颂风景名胜区试点智慧景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等技术,为景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实现对景区、绿化和文物资源的有力监管和保护,实现对山区型景区泥石流的动态监控。 )智慧旅行社 (3 鼓励旅行社与电信企业、旅行社管理企业进行紧密合作,打造在线旅行社管理软件、电子商务平台、同业分销管理平台、客户关系管理等。 2、智慧旅游管理 推行散客服务一卡通通过电脑、手机、触摸屏、数字电视和其它设备,全方位向游客提供信息服务;与交通等部门协作,为游客避开高峰选择游览景点、寻找停车位等旅途中的常见问题提供解决之道;将行程单设置二维码,全称接受旅游管理部门及游客的监控和意见反馈。 (三)智慧旅游营销 围绕“陇上江南”品牌形象开展智慧旅游营销的探索,逐步建立自有媒体资源和可控网络媒体相结合的智慧旅游营销系统,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效应特性、互动特性,吸引游客主动进入陇南市智慧旅游营销平台,挖掘游客的兴趣、感知游客需求、提供敏捷服务。采用网络团购、旅游消费券、电子门票赠送、一卡通优惠等吸引游客参与,从而形成有效的智慧营销效果网络评价体系,便于旅游部门及时调整、优化市场营销方案。 (四)搭建智慧旅游云联网互动平台 将智慧旅游服务、管理和营销融入到大景区的建设之中。如在各大景区中 42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为游客提供WIFI、二维码读取、数字导览等服务;在四星级酒店率先试点建设智慧旅游导航系统;推行散客服务一卡通,通过电脑、手机、触摸屏、数字电视和其它设备,全方位向游客提供信息服务;借助携程、艺龙、去那儿网、淘宝、12580等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推广旅游产品;通过制作微电影并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来宣传推广旅游产品;采用网络团购、旅游消费券、电子门票赠送、一卡通优惠等吸引游客参与,从而形成有效的智慧营销效果网络评价体系,便于旅游部门及时调整、优化市场营销方案。 第53条 公共卫生服务 1、垃圾与污水处理系统 (1)垃圾处理 在旅游景区(点)设置隐蔽的垃圾转运站,将收集的垃圾运往区县垃圾处理站统一处理;旅游景区(点)主干道每隔50m设置垃圾箱,次干道每隔80m设置垃圾箱,垃圾箱布点与游客驻足点、休息桌椅设置相结合。 (2)污水处理系统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案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甘肃省环卫管理部门及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旅游景区(点)建设雨水、污水分流的排水体制,同时高标准、严要求地建设现代化的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土地处理或氧化塘、氧化沟、湿地等处理技术,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对餐饮污水排放严加治理。 2、旅游厕所 按照有关标准,新建和改建旅游厕所。 在地势较高的景区(点)建立环保厕所、免冲式厕所。在节庆活动、小长假等游客剧增的特殊时间段,引进移动租赁式厕所。 第54条 旅游安全服务 1、安全系统 强化陇南市旅游局作为市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落实各区县旅游安全管理部门责任制。 实施《旅游者安全保护办法》,完善旅游安全信息披露、旅游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备案、旅游安全社会监督、旅游企业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加强旅游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力度。通过智慧旅游信息系统强化对景区(点)和旅游集散主中心、次中心的安全监测,实施对旅游团队的安全监控,利用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渠道及时发布旅游安全信息提示,构建旅游安全信息化预警系统; 43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将安全生产和旅游标准化建设相结合,在星级饭店、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农家乐评定过程中,严格实行旅游安全一票否决制,旅游安全工作不达标的旅游企业取消参评资格; 完善旅游安全防护设施设备; 在旅游政务网等媒体上开辟旅游安全专栏,加强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治安管理条例等涉及旅游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 推动实施旅行社责任险保险示范项目,完善调解处理机制; 促成旅游局、交通局、工商局联合制定《旅行社包车合同示范文本》,督促旅行社强化安全用车审核制度,进一步明确旅行社和车辆租赁公司双方在经营活动中的责权利以及违约责任,确保游客和旅行社权益。 2、救援系统 成立市级旅游救援工作指挥中心。在区县、景区(点)设立假日办、旅游救援部门等机构。 构建政府部门、旅游企业、通讯部门、保险公司、医疗机构、旅游者多方面救援体系。 完善信息救援系统,利用GPRS定位保证快速处理救援信息。 3、避险系统 泥石流避险:监控各旅游景区(点)的建筑选址,避免建筑在山麓扇形地上,监督旅游景区(点)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规划成果,保证避险原则贯穿 全文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安全文明施工及保证措施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实施方案创建安全文明工地监理工作情况 ;引导景区(点)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降低泥石流发生频度,缩小危害范围;利用数据库监测泥石流易发生地段降雨过程、降雨量,通过手机短息、互联网及时发布泥石流可能出现的信息情况。 地震避险:监督旅游景区(点)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规划成果,保证规划文本中规划应急避难场所。以服务半径500米在景区(点)设置应急避难场所,保证2条及其以上疏散道路,道路宽度不得小于3米。 火灾避险:火灾对森林植被和野生动物的破坏程度极大。护林防火是任何森林型景区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森林是森林火灾的易发地区,特别是进入冬季以后,干旱特征更为突出,火线等级进一步提高,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搞好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重点进行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景区防火的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专业化,形成完善的林火预测预报系统、林火瞭望检测系统、林火阻隔系统、林火信息指挥系统。 44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十二章 市场营销 第55条 形象定位 1、旅游形象定位 秦皇故里 氐羌故园 陇上江南 2、宣传口号 自然生态旅游市场:早知有陇南,何必下江南 生态陇南 身边江南 美丽陇南 魅力无限 识得天下山水秀 不到陇南终觉悔 历史文化旅游市场:秦皇故里 中国陇南 氐羌故园 中国陇南 红色体验旅游市场:陇南哈达铺 长征加油站 民俗风情旅游市场:白马藏族风情尽在中国陇南 自驾游等专项市场:陇上江南-越走越精彩 陇南的景色需要您慢慢欣赏 第56条 市场定位 1、区域市场定位 一级市场:陇南周边,包括甘肃南部城市(陇南、天水、定西、兰州、甘南州、临夏州)、陕西西部(宝鸡)、四川北部(广元、阿坝)。 二级市场:依托十天高速、成州机场和兰渝铁路、兰海铁路等重大交通设施,重点发展重庆、四川、湖北、湖南、陕西等区域。 三级市场:甘肃省内除一级市场以外的其他城市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2、专项市场定位 包括自然生态旅游市场、历史文化旅游市场、红色体验旅游市场、民族风情旅游市场和自驾车市场、康体健身运动、养老养生等专项市场。 45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57条 营销方式 1、传统营销方式 (1)媒体营销 依托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对陇南市进行品牌推广和宣传,扩大知名度。适时启动在国家级媒体尤其是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广告。 抓住小长假、十一长假旅游消费高峰,提前进行多形式的促销宣传,定向在天水、庆阳、甘南、定西、兰州、汉中、广元等城市推出电视、报刊、手机短信等旅游宣传广告,让潜在游客都能够获取陇南旅游促销信息,争取更多游客将目的地锁定在陇南。 在通往市内的212国道、316国道、十天高速、兰海高速公路旁设置大型旅游宣传广告牌。 逐步加大兰渝铁路、兰成铁路、212国道、316国道、十天高速、成武高速、兰海高速等沿线城市的旅游宣传促销,推广“陇上江南”旅游形象和旅游品牌。 (2)新媒体营销 重视网络、移动媒体、电信等新媒体的巨大宣传效应。 做好网络宣传工作,利用现有旅游门户网站积极宣传陇南旅游产品、线路,并与周边客源城市旅游网站实现链接互挂。 与移动、电信公司合作,推出旅游移动信息平台,并积极应用推广。 与主要客源地大型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科研单位的工会、老龄办、团委等机构取得联系,建立信息网络链接。 积极寻机与国内有关影视制作单位联系,邀请国内知名剧、曲、词作家来陇南观光考察,并使陇南成为一些影视剧的摄制地。 (3)联合营销 打破行政区划、以一个龙头景区带动周边景区组团发展,形成大景区。整合旅游线路、联手市场营销、共同推出旅游形象,使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有效整合。 旅游企业、旅游景区进行联合营销,推出旅游一卡通、年票等,整合省内、省际资源,推动陇南与天水、兰州、庆阳、定西、甘南、汉中、宝鸡、广元等城市的互动。 与定西、甘南的旅游线路进行联合宣传,推出“俄界会议遗址—腊子口战役遗址—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徽成两战役旧址”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联合陕西勉县、岐山共同推出“三国游”、联合天水、关中共同推出“先秦 46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文化游”等旅游精品线路,实现“整合线路、携手合作、资源共享”。 积极融入大九寨国际旅游环线,依托九寨沟,做好赴九寨沟过境旅游宣传。 组织景区(点)与城市高校、摄影协会、户外自驾游等团体衔接,建立相应高校写生、摄影爱好、户外旅游基地。 (4)社区营销 在天水、兰州、庆阳、甘南、定西、凤县、略阳、广元等地居民聚集区进行社区营销,扩大知名度。 组织开展“大篷车”旅游宣传促销或旅游风光图片展,开拓陕西、四川、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河南、重庆、云南、贵州等二级客源市场。 (5)会议营销 积极参加甘肃省、青海省、陕西省、四川省的区域性旅游交易会、旅游区域协作年会等活动,进行密集形象宣传。 (6)价格营销 动员、组织市内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推出优惠政策,给予旅行社在住宿、就餐费用上更多的优惠,激发鼓励旅行社组团来陇南旅游。 2、新型营销方式 (1)移动网络营销 与“掌中旅游宝”的软件公司合作,为游客提供全面详尽的陇南市旅游信息服务。通过手机定位,查询线路,查询交通状况,查询附近的餐馆、宾馆,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物联网技术,给景区贴上电子标签,引导游客对景区(点)进行评论,上传照片,进行互动营销。 (2)微营销 陇南市旅游局注册并认证自己的旅游官方微博。 组建微博营销团队,持续提供有价值、有趣味的信息,提供在线服务,维护和管理客户关系;定期举办优惠激励、礼物奖励活动,通过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陇南旅游。 拍摄陇南旅游生态、民俗、文化等不同题材微电影,举办微电影拍摄大赛,对优秀作品予以奖励,让更多的旅游者了解陇南。 3、事件营销 把握高速公路、机场投入使用等重大事件的发生,做好事件营销。 47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58条 节事活动 1、节事体系 形成市级节事——区县节事——景区(饭店)、乡镇(村)节事的三级旅游节事体系,做到月月有亮点、季季有高潮。 2、重大节事 由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旅游局、陇南人民政府、陇南市旅游局等联合举办每年一次的陇南风情旅游节,时间定为7—8月,在“陇上江南”的知名品牌下,高度整合陇南的人文、自然资源,通过一系列会议、论坛、展会、节庆、主题活动不断发展、延展,将陇南风情旅游节举办成为充满活力、参与性强、有全国影响力的节会。 48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十三章 区域合作 通过明确各项优惠政策、规范行业管理等政策导向,实施旅游产品、旅游营销、旅游服务的联动发展。 第59条 省内合作 陇南地处甘肃省东南部,距离甘肃省内热点旅游城市及中心城市相对较远,为实现甘肃省内旅游发展的东西部平衡,同时实现陇南市域旅游的快速发展,结合区位的相近性、交通的连通性、发展的带动性等因素,确定省内重点合作对象为兰州、天水、定西、甘南藏族自治州等东南部市州。 1、合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依托礼县秦文化、三国文化产业园,与天水、陕西共同构建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陕西-天水-陇南秦文化、三国历史遗迹旅游线”。 以宕昌哈达铺、两当兵变暨红色革命文化园区为核心,与甘南、定西、庆阳、白银等市(州)共同培育省内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提升陇南市山水休闲度假产品,与兰州、天水、平凉、甘南等共同形成甘肃省东部绿色休闲度假旅游圈。 2、共同推出精品节庆品牌 以线路合作为基础,以旅游节庆作为突破点,与天水、定西、甘南、兰州等联合推出“甘旅节”,包括美食、美景展、旅游商品展、旅游产品展等。 3、共同构建宣传促销平台 共同制定并实施旅游营销方案;与天水、定西、甘南、兰州等政府网站、旅游网站形成友情链接;实施陇南与天水、定西、甘南、兰州旅游宣传片的置换播出计划;实施旅游宣传渠道共享计划,各自在本市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设立区域旅游宣传咨询专柜。 第60条 省际合作 甘肃、陕西、四川三省交界区域具有地脉相近、交通联通、文脉相似的特征,陇南处于此区域核心位置,能够成为区域旅游协作的中心和关键。 1、共同编制旅游发展规划 积极参与并配合《关天川北休闲度假旅游经济圈发展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工 49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作。与广元、巴中、阿坝、绵阳、德阳、成都、汉中、安康、宝鸡、咸阳、西安互相交流发展规划意见。 2、共同建设精品旅游目的地 加强陇南文县天池景区建设,并凭借其地处大九寨旅游区的旅游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九环线”的旅游发展建设。 促进与四川德阳、成都合力开发三国旅游产品,构建三国精品旅游目的地。 挖掘陇南白马藏族文化,与绵阳平武共同建设“白马藏族民族文化旅游区”,打造精品文化旅游产品。 加强陇南两当县、徽县、成县、康县与宝鸡(凤县)、略阳的旅游合作互动,以两当“国际慢城”为核心,合力构建养生度假旅游区,通过带动效应,实现旅游一体化发展。 3、合力规划经典旅游线 在目前旅游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产品及线路的互动合作。联合推出丝路寻迹精品游、三国文化游、先秦文化精品游等主题线路游和常规山水观光休闲精品游线。 4、共同实现无障碍旅游 联合推出旅游“一卡通”:与广元、巴中、阿坝、绵阳、德阳、成都,汉中、安康、宝鸡、咸阳、西安十市州共同推广发行方便游客携带的旅游一卡通,实现一卡游多省。 提供交通便利:尽快打通陇南至阿坝的快速交通道路,在完善市州之间道路交通体系的基础之上,互为对方旅游车辆进入城市和景区提供支持。 鼓励旅行社相互组团:允许合作组织内部各城市的旅行社按经营范围在本市组团后直接到合作城市进行旅游活动。 5、联合创建旅游无线城市 发起与周边城市共同创建“旅游无线城市”联盟,全力打造旅游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6、促成建立自驾联盟 加快陇南市汽车营地建设,与广元、巴中、阿坝、绵阳、德阳、成都,汉中、安康、宝鸡、咸阳、西安等城市共同建立自驾车旅游营销联盟,通过自驾车旅游的发展和自驾车旅游市场的互动寻求合作交流新亮点。 7、实现客源市场共享 50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由政府主导,与绵阳市、西安市、天水市等开展互为旅游目的地的各种奖励游、疗养游、修学游、夕阳红游、休闲游等形式多样的市民互访旅游计划,以此引领旅游导向、实现旅游互动。 8、协同开展联合营销 与合作对象共同制定并开展旅游营销。积极组团参加对方城市主办的旅游博览会、交易会和节庆活动,相互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开展网上促销活动,不定期编印发布各市旅游协作信息;置换播出各城市间旅游宣传片等。 第61条 跨区域合作 主要针对全国范围内有相同资源和产品的区域,如与江西、湖南、山西等地共同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与四川、云南、山西等地联合开展山水生态休闲体验精品游线等。 51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十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保育 第62条 生态环境保护 1、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与林业、农业、环保、水利部门合作,加大力度监督陇南市的大气环境、严格控制污染源,扩大绿地面积;对水资源进行保护,禁止景区内部和周边堆放垃圾,保护地表水及水源,在河流沿岸进行植被保护,并加强对水质的监测管理;遵循“保护与开发并重、保护与建设并进”的原则进行林区保护,并适当规范游客行为,普及环保意识。 2、乡村风光环境保护 对陇南市乡村地区的特色植被和梯田作物进行合理调整、科学布局,营造大地景观;在G212、S205等主要道路和乡道两侧的农田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强调植物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并重;对散落在山区小型盆地内的小村庄进行原真性保护,营造“世外”田园;保护城郊的生态环境,构建农田、山林和水域的绿色生态防护体系。 3、人文历史环境保护 引导和激发居民对陇南本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形成自发的内在动力和机制。加强对遗产与古民居景观的保护,包括对富有深刻历史文化内涵的村落景观风貌的保持与维护(杨店镇、哈达铺等)、陇南地方建筑特色的传承与保护,加大对地域物产和工艺保护的力度,传承保护具有陇南特色的人文活动与民俗文化。 第63条 景观规划 1、道路景观规划 主要交通干道景观:在陇南境内通过的G212、S205、S219等主要道路的盘山路段,特别是山体景观优美的路段,应以山体景观为主,以人造景观为辅;平地道路两侧因地制宜种植绿色植物和设置景观雕塑和休憩小品,营造道路景观;对于乡村内部的道路,选择杏树、桃树等乡土气息浓厚的树种作为行道树。 游憩道路景观:在五凤山、鸡峰山森林公园、三滩风景区、阳坝景区等景区,结合景区内部观光车道路、游步道、登山路的沿路景观及对景观的观景角度等具 52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体情况,种植景观树,结合实际在道路两侧种景观树,设计游道两侧植物景观。建设“春季花开成片、夏季绿色成荫、秋季美景成线、冬季道路美景依然”的景区内部道路景观体系。 2、农业景观规划 对成县、徽县、武都区、宕昌县、文县等地乡村地区的植被和礼县、西和县等地的梯田农作物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进行美化,营造大地景观;对G212、S205、S219等主要道路和乡道两边的农田进行种植结构的调整,强化果树、蔬菜和花卉的观赏性。增加植物种类,以建立具有生态稳定性和景观多样性的农业景观。 3、夜间景观规划 城市明亮体系:在武都区、徽县等城区的中心道路、白龙江城区段沿岸安装太阳能灯或高压钠灯;在各区县县城的城市广场、桥梁、城市公园、公共绿地等安装太阳能灯和LED等亮化设施,打造夜间亮丽景观工程。 村庄亮丽体系:在村镇休闲广场等夜间文娱活动集中区域,配合景观设置太阳能庭院灯、太阳能草坪灯、地灯等。 景区亮丽体系:根据景区具体情况在各景区内部游憩道路、重要景观节点、公共卫生间、休憩亭等服务设施实施亮化工程。 53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十五章 保障体系 第64条 旅游管理体制保障 1、完善旅游管理体制的顶层设计 成立陇南市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由市一级主管领导及各部门主管人员组成,办公室设在陇南旅游局,由旅游局牵头与旅游业发展各相关部门进行综合协调;协调旅游联动机制抓好旅游市场综合整治;统筹安排使用旅游发展资金和各类旅游专项资金;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旅游项目的规划指导推进;负责旅游信息化建设。 成立陇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在市旅游局的基础上,组建全新的陇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增加职能、经费和编制。 成立国有独资或者国有控股的陇南市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财政引导资金使用、重大项目投资等为主要业务。 2、强化旅游局各科室职能 人员编制,向规划、市场等科室倾斜。 3、形成层级旅游管理体制 形成由陇南市旅游局、各区县旅游局、各乡镇旅游科(办公室)共同组成的层级分明、运行有序的层级旅游管理体制。 4、科学统筹景区规划 由市旅游局牵头,聘请国内知名旅游规划编制单位,编制陇南旅游大景区建设总体规划。各景区景点修建性详细规划由所在县区政府或投资主体负责编制,市旅游局组织评审负责把关。详规编制必须具体到项目,为招商引资和融资打好基础。 第65条 形成协调有序的促进机制 形成由旅游局牵头,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协调的良好协作和联动机制,要求各部门以推进旅游产品建设为出发点,将旅游发展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实现政府主导、各司其职、共同推进,主要体现在组织机构规范化管理、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科研保障、市场营销、人才培训以及资金等方面的部门合力促进机制,增强旅游部门与环卫、发改、财政、交通、规划、文物、体育、农业、 54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园林、文化等相关部门联系,明确协调合作内容。 第66条 出台相关旅游支持政策 1、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陇南市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实施细则》 作为对2010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陇南市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细化和任务分解,出台该项《实施细则》。主要内容有:将旅游经济发展指标列入区县经济考评体系;建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明确使用范围;实行旅游扶持奖励优惠;引导金融部门给予旅游企业短期贷款政策,以解决旅游企业旺季缺乏周转资金的困难;交通部门出台为旅游团队开设绿色通道、对外来车辆放宽限制等优惠措施。 2、制定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和发展旅游产业的相关规定 在用地、税收信贷、市场准入、等级评定、文化保护和旅游监管等方面出台相关规定和地方性法规,支持旅游业发展。 3、制定《陇南市旅游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明晰外资和私人资本投入旅游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全社会投资旅游业的积极性。本着先培育、再收益的原则,对旅游大景区新建项目,先期资金到位5000万元以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最低标准收取;先期资金到位亿元以上的,在征收市政建设配套费后按50%以上的比例返还;对新建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上缴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3年内每年地方留存部分,下一年给予50%项目扶持奖励;投资规模5亿元以上的项目,从获利年度起5年内缴纳的所得税中属地方留存部分,采取先征后返的方式,给予全额扶持,用于大景区建设。对大景区建设成绩突出的县区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扶持,对在大景区建设中成绩突出的部门、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67条 资金保障 根据陇南市实际情况,将旅游产业发展建设分为景区景点类建设和旅游公共服务类建设,所涉及投资为148.1亿元人民币(具体见说明书附表),规划编制阶段,对旅游投资的匡算为预测性和结构性,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投资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测算。 表15-1 旅游项目投资匡算 项目类别 招商引资(万元) 政府投资(万元) 景区景点类 1234190 85065 55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旅游公共服务类 65000 97200 合计 1229190 182265 注:招商引资部分包括社会机构援助资金 1、多方争取政府投资 根据陇南市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多方争取政府投资;争取国家、省级的专项资金支持;引导传统产业投资向旅游投资倾斜;设立旅游利用专项发展基金等。 2、积极吸引外来投资 建立大项目鼓励政策,对大型投资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建立政策引导资金,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公共产品开发与管理领域,推动公共设施转化为旅游产品,并促进公共设施的市场化管理机制的建立;信息开放,建立行业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利用行业市场信息引导资本投入。 3、采取多种招商方式 利用多种渠道,通过捆绑式、绣球式、会展示、代理式、以商引商等多种招商方式,吸引外来资本和社会资本注入陇南市旅游业发展。 第68条 土地保障 1、用地指标向重大开发项目倾斜 争取陇南市政府支持,通过政策制定及方向引导,使用地指标向重大旅游开发项目倾斜。 2、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土地流转 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吸引企业为主体进行投资经营,同时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全面参与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方面,实行按股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方式,实现投资方及社区居民之间的利益共享。 3、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腾退土地 通过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土地置换和土地整理,根据旅游产业经营需求配置土地,引导旅游投资商介入,发挥土地的商业化作用,同时在保证耕地总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农民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的改善,实现土地的最有效利用。 第69条 人力资源保障 1、积极引进外来力量 56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聘请旅游顾问,成立陇南市政府旅游发展顾问团,聘请旅游规划、营销、景区管理、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等领域的著名专家为陇南市旅游业发展出谋划策。 通过多种途径引进紧缺人才,如通过给予相关优惠条件,形成引人并且留人的人才策略;引进或培训一批熟练掌握服务技能的中层、基层服务的蓝领技师;打破行政与政策壁垒,跨地区引进和吸收各类人才,如会议会展策划、市场营销、管理人员等,做到川陕甘旅游协作的人才一体化,同时由专人专岗负责加快推进陇南市区域合作进程。 同时加强与旅游院校的合作,根据陇南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建立旅游培训中心、旅游院校、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等多方面参与人才培养与开发的组织和工作机制,形成联合培养、互助合作等多渠道人才开发模式。 2、增强内部人员素质 包括对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定高级旅游专门人才培训计划,将市、区、县等各级旅游局管理人员,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部门经理以上人员分批分期地送到条件较好的旅游专业院校进行正规化的培训、深造,提高陇南市旅游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第70条 标准化保障 1、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 构建包括陇南市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服务质量规范、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要求、旅游质量检查监督规范、各项管理标准等在内的旅游标准化管理体系。 2、贯彻标准化管理制度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包括标准制定、标准贯彻等方面内容。 由陇南市旅游局新建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标准化管理制度、贯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在旅游服务和管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质量检查和监督,完善旅游产业内部各要素,争取成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树立陇南市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 57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第十六章 行动计划 第71条 2012年—2015年(近期):重点发展期 1、行动步骤 (1)2012年—2013上半年 在本规划和《陇南市旅游产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逐步做好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并对已有景区规划进行提升。 制定促进新型产业体系发展的管理体系和利益协调机制。 (2)2013年下半年—2014年 在规划的指引与健全体制的保障下,以项目招商和工程建设为重点,完善规划区域产业体系和重大工程建设,提升陇南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3)2015年 在继续推进陇南旅游产业体系构建和重大工程开发建设的同时,以“品牌产品、优质服务、精品项目”为方针,逐步针对重点目标市场推介“陇上江南”的旅游品牌。 2、行动内容 (1)管理性行动 尽快建立完善的、高效运作的旅游业管理体系。 将《陇南市旅游业提升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社会公示,使规划的思想、宗旨、内容及目标等得到社会的共同认知,更好地指导陇南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将《规划》成果分发到各区县旅游管理部门,各区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推进方法,明确各部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职能与作用。 高标准制定陇南市旅游产业项目招商手册,重在向具有实力的投资商、开发商宣传《规划》精髓。 安排并指导各区县及各重要景区编制建设规划,对已完成的区县旅游产业规划和景区规划,按照《规划》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提升。 建立陇南市旅游、国土、交通、农业、文化、林保、环保、招商等相关部门之间的紧密型工作机制,健全陇南政府部门联动机制。 (2)政策性行动 58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积极争取国家关于产业转型、新农村建设、山区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与新农村建设及其他帮扶政策结合起来,形成资金捆绑使用政策体系。 建立重点“项目库”,以项目为载体和平台,吸纳社会多方投资。 建立陇南市旅游发展基金,主要用于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市场开发、宣传促销及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 建立旅游产业优先发展的保证制度,在许可范围内,尽可能满足各区县项目建设的用地需求;对旅游用地进行合理控制,不得设立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 建立陇南市旅游产业发展保障机制,专设旅游业发展基金,以及形成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政策体系。 (3)建设性行动 突出陇南市的区位优势,把武都区、成县、礼县、西和县建设成为陕西、四川、甘肃三省交界的两大游客集散地。 加快招商引资的步伐,将礼县的三国文化园、西和的乞巧文化园等凸显陇南特色的重大项目放在招商引资的重要地位。 加快陇南各区县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同步实现环境保护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将现有的“农家乐”进行提升,进一步规范其经营活动,建设“旅游示范村”。 完成白马藏族风情体验区、仇池古国等精品景区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启动西部慢城、先秦文化园区等项目的基础建设工作。 启动陇南市“绿道系统”建设。 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设施建设。 (4)运营性行动 建立区域合作机制,与四川的绵阳、广元,陕西的宝鸡、略阳等地,以及甘肃省内的其他城市进行深度合作,在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机制、政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 建立陇南人才资源共享体系和旅游项目专家库,建设旅游高层次人才开发一体化的格局。 开展陇南旅游专项培训工作,聘请全国知名旅游专家对各区县负责人、景区景点负责人、重要旅游从业者进行专业培训。 第72条 2016年—2025年(中远期):品质提升期和稳步发展期 1、行动步骤 (1)2016年-2020年(品质提升期) 59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 文本 加大陇南旅游品牌的推介力度,逐步形成成熟的陇南旅游业管理体系和发展模式,完善旅游业发展制度、政策法规,旅游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进一步加深。 (2)2021年-2025年(稳步发展期) 继续加大市场营销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境外旅游市场,巩固前期成果,加强陇南生态环境的综合管理建设,形成全方位发展的、经济发达、旅游知名、生态绿色的“陇上江南”。 2、行动内容 将陇南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陇上江南旅游强市”,成为旅游文化名城,并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 对优先开发的旅游区县进行设施和服务的提升,并进行深度开发。 乞巧文化节、“醉美陇南”旅游节、白马风情文化旅游节、《西狭颂》文化旅游节等发展成为我国知名特色民俗活动,并逐步在海外市场提升知名度。 不断与时俱进,推出丰富多彩、与国际接轨的旅游活动项目和优化整合的生态、文化旅游线路。 60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TD)
本文档为【《甘肃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6803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43KB
软件:Word
页数:76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07
浏览量: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