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然地理学——兰大精品课程

自然地理学——兰大精品课程

举报
开通vip

自然地理学——兰大精品课程自然地理学——兰大精品课程 自然地理学——兰大精品课程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 绪论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一)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地理学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的“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 地理学的“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综合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学——兰大精品课程
自然地理学——兰大精品课程 自然地理学——兰大精品课程 《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 绪论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一)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地理学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的“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 地理学的“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 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 地理坐标 第五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教学重点 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及表面形态结构特征,掌握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活动 实习与实验:在野外或者实验室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表面形态结构特征以及地球运动规律。 检索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在图书馆文献信息系统或者网络上,检索“地球运动”、“地球圈层结构”,分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名检索和关键词检索,看有哪些图书、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和网站与之有关,并了解该领域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1. Arthur N Strahler, Pysical Geography, John Wiley & Sons, 4th. Ed 1975. 2. 王维.地球的形状——人类对它认识的历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3. J.H.塔齐. 地球的构造圈.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4. 弗兰克.普内斯等.地球.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宇宙和天体 二、太阳和太阳系 9大行星、50个卫星、50万个小行星、少数彗星 三、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旋转椭球体 黄赤交角 太阳高度角 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拥有海洋和河湖,拥有生命„„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的规律性 (二)地球公转的规律性 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首先,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更替,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而南半球左偏),并使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而且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差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潮汐作用,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密切相关。 同时,地球运动时,它的自转轴倾斜于其公转轨道面(黄赤交角),这影响着太阳辐射能在地面上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有四季的递变和五带的区分;其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提供了两个时间的自然单位——日和年,认识和利用它们的周期性规律,人们创造了历法制度和计时制度。 第四节 地理坐标 一、纬线与纬度 二、经线与经度 第五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的圈层分化 二、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壳、地幔、地核 三、地球的外部构造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一、海陆分布 二、海陆起伏曲线 三、岛屿 四、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一)地球表面是太阳辐射和太阳能转化的主要场所。 (二)地球表面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两相或三相界面。 (三)地球表面具有独特的物质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粘土矿物、沉积岩以及各种地貌形态。 (四)地球表层具有复杂的、高速度和高强度的物质、能量交换、转化和循环过程。 (五)地球表层存在着复杂的强烈的内部分异过程。 (六)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 第二章 地壳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物质 第二节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第三节 大地构造学说 第四节 火山与地震 第五节 地壳的演变 教学重点 认识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其演变,掌握构造运动、地质构造、大地构造学说以及地震、火山的概念和理论。 教学难点 构造运动、地质构造、大地构造学说以及地震、火山的概念和理论。 教学活动 实习与实验:在野外或者实验室、地质博物馆认识构造运动、地质构造以及地震、火山。 检索分析:在图书馆文献信息系统或者网络上,检索“地壳”、“构造运动“火山”、“地震”,分题名检索和关键词检索,看有哪些图书、论文和网站与之有关,并了解该领域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1. 夏邦栋等. 地质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 J.H.塔齐. 地球的构造圈.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3. 傅承义.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 4. 周廷儒. 故地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物质 一、化学成分与矿物 (一)化学成分 克拉克值 在已知的108种化学元素中,自然界存在92种,并有300余种同位素。 (二)矿物 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它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三)主要造岩矿物与常见矿物 岩石 是造岩矿物按照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二、岩浆岩 岩浆岩 是上地幔的高温熔融岩浆沿岩石圈破裂带上升侵入地壳甚至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 (一)岩浆岩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金属硫化物、氧化物、挥发物。 (二)岩浆岩的产状、结构和构造 1. 产状 2. 结构:玻璃质结构、隐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斑状结构 3. 构造: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 (三)岩浆岩的主要类型 1. 按化学成分与矿物组成: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2. 按结构、构造与产状: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 3. 综合分类: 三、沉积岩 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一)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沉积岩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和生物化石,有碎屑结构或非碎屑结构之分,具有印模(波痕、雨痕、干裂、槽模、沟模等)、缝合线或结核等原生构造特征。 (二)沉积岩的主要类型 1. 碎屑岩类 2. 粘土岩类 3. 生物化学岩类 四、变质岩 (一)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 (二)变质作用类型与常见变质岩 1. 动力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引起的定向压力使原岩碎裂、变形及一定程度的重结晶,称为动力变质作用。代表性岩石: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 2. 接触热变质作用 发生于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围岩受热后矿物发生重结晶、脱水、脱碳、形成变晶结构结构与新矿物。 代表性岩石:斑点板岩、角岩、大理岩、石英岩 3.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发生于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高温下岩浆分泌的挥发性物质与热液通过围岩的交代作用使后者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新矿物。 代表性岩石:矽卡岩 4. 区域变质作用 区域性构造运动导致的深广范围的变质作用。 代表性岩石: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变粒岩、麻粒岩 5. 混合岩化作用(超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与岩浆作用间的一种过渡性地质作用。 代表性岩石:混合花岗岩 第二节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一、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 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使地壳发生变位与变形的机械运动,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圈。 (一)构造运动的一般特点 构造运动特点: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均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等 (二)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 1. 水平运动 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运动 2. 垂直运动 地壳或岩石圈块体垂直于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升降运动 二、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 (一)岩相 海相(深海相、浅海相)、陆相(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滨海相)、过渡相 (二)沉积建造 沉积建造 是彼此有共生关系的地层(岩相)组合或岩性大致相同的沉积物组合。 1. 地槽型建造 主要由海相地层组成的、厚度很大,无沉积间断或仅有极短间断、产生于强裂构造下降区,岩浆岩与火山碎屑岩分布较广。 2. 地台型建造 以陆相碎屑沉积为主,厚度不大,未受强烈构造变动,地壳升降幅度均较小的地台上的建造,岩浆岩分布较少。 3. 过渡型建造 兼有地槽型与地台型建造特征但以碎屑岩占优势,陆相沉积与泻湖相沉积分布广泛。 (三)地层的接触关系 1. 整合 相邻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且相互平行,时代连续,无沉积间断。 2. 假整合 又称平行不整合,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 3. 不整合 又称角度不整合,相邻地层产状既不一致,时代也不连续,有地层缺失。 4. 侵入接触 侵入体边缘有捕虏体,接触带界面不规则,围岩有变质现象。 5. 侵入体的沉积接触 后期沉积岩覆于前期侵入体所形成的剥蚀面之上。 二、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 (一)水平构造 丹霞地貌 (二)倾斜构造 单面山 (三)褶皱构造 背斜、向斜 (四)断裂构造 节理、断层 第三节 大地构造学说 一、板块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学说 (二)海底扩张学说 (三)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边界:扩张型、俯冲型、转换断层型 六大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澳洲板块、南极板块 二、槽台说与地洼说 槽台说认为: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控制,其驱动力为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其构造单元分为活动的地槽区和稳定的地台区。 地洼说认为:地壳发展过程中,活动区(地槽)和稳定区(地台)可以相互转化。 三、地质力学学说 地质力学学说认为:全球地质构造的展布具有一定的方向和方位,即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和扭动构造体系。 第四节 火山与地震 一、火山 (一)火山的类型与分布 1. 火山类型 2. 火山分布 (二)火山地貌 二、地震 第五节 地壳的演变 一、地质年代 (一)相对地质年代 依据地层下老上新的沉积顺序,地层剖面中的整合与不整合关系,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古生物化石与生物群体进行对比,确定某个地层或事件的相对年代的方法。 (二)绝对地质年代 通过矿物或岩石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依据放射性同位素蜕变规律计算其距今年代的方法。 二、地壳演化简史 第三章 大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热能 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 第三节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第四节 气候的形成 第五节 气候变化 教学重点 认识大气的的组成、特性及其运动,掌握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教学活动 实习与实验:在野外或者实验室认识大气的组成及气候变化规律。 检索分析:在图书馆文献信息系统或者网络上,检索“大气”、“气候”,分题名检索和关键词检索,看有哪些图书、论文和网站与之有关,并了解该领域的新进展。 主要参考书 1. 周淑贞主编.气象与气候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潘守义等.现代气候学原理.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3. 王绍武.气候系统引论.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4. 张家诚著.气候与人类.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5. 谭冠日.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热能 一、大气的成分 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悬浮尘粒或杂质组成,在近地表85km以下,其成分可分为两类,定常成分(氮、氧、氩和微量惰性气体氖、氪、氙、氦等)和可变成分(水汽、二氧化碳、臭氧、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硫等)。 二、大气的结构 (一)大气质量(图3-1) (二)大气压力 气压 是指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铅直空气柱的重量,它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降低;但是,由于地表的非均一性及动力、热力因子影响,同一水平面上实际气压的分布并不均匀,因此,各地同一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值存在差异,可分为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高压脊及鞍形等气压场类型。(图3-2-3) (三)大气分层 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可将大气分为五层。(图3-4) 三、大气的热能 (一)太阳辐射 地球及大气的热状况是天气变化的基本因素,辐射交换是决定热状况的能量交换方式之一,而太阳辐射从根本上决定地球、大气的热状况,从而支配其他能量的传输过程。 (二)大气能量及其保温效应 大气本身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很少,而水、陆、植被等下垫面却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并经潜热和感热转化供给大气。(图3-5) (三)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辐射平衡 是指地-气系统内部某一时段内,地面与大气以辐射和热量输送形式进行的能量交换的收支差值。 (图3-6、3-7) 四、气温 (一)气温的周期性变化 1. 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日较差 是指一天中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它与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天气状 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2. 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年较差 是指气温的年变化幅度。 (图3-8) (二)气温的水平分布 (图3-9-10) (三)气温的垂直分布 气温主要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时受到纬度、地面性质、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 一、大气湿度 (一)湿度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 (二)湿度的变化与分布 二、蒸发和凝结 (一)蒸发及其影响因素 温度、性质、性状、空气湿度、风 (二)凝结和凝结条件 三、水汽的凝结现象 (一)地表面的凝结现象 露、霜、雾凇、雨凇 (二)大气中的凝结现象 雾:辐射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 云: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 (图3-13-14-15 四、大气降水 (一)降水的形成 云滴凝结增长 ? ? ? ? 云滴的冲并增长 (二)降水的类型 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三)降水的时间变化 1. 降水强度、降水量、降水变率 2. 降水的日变化:大陆型、海洋型 3. 降水的年变化:赤道型、热带型、副热带型、温带及高纬型 (四)降水量的地理分布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受纬度、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等多种因素制约, 全球划分为四个降雨带:赤道多雨带、南北纬15º-30º少雨带、中纬多雨带、高纬少雨带。 (图3-19) 第三节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作用于空气的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惯性离心力 (图3-20-21-22) (二)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 地转风、梯度风 (图3-23-24) (三)风随高度的变化 1. 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热成风 (图3-25-26-27) 2. 摩擦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 (图3-28) 二、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 是指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它构成了全球大气运行的基本形势,是全球气候特征和大范围形势的主导因素与各种尺度天气系统活动的背景条件。 水平尺度可涉及某个大地区、半球甚至全球;垂直尺度有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或整个大气圈的大气环流;时间尺度有数日、月、季、半年、一年直至多年的平均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全球行星风系、三圈环流、定常分布的平均槽脊和高空急流、西风带中的大型扰动、季风环流 (图3-30-31-32-33-34-35) 三、主要天气系统 天气系统 是指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包括温压场和风场中的大气长波、气旋、反气旋、锋面、台风、龙卷风等。 (图3-38-42-43) 第四节 气候的形成 一、气候和气候系统 (一)气候的概念 气候 是指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按空间尺度大小可分为全球气候、区域气候、小气候等。 (二)气候系统 气候系统的组成:大气圈、海洋、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图3-44) 二、气候的形成 (一)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 太阳辐射是气候系统的能源,又是一切大气物理过程和现象形成的基本动力。 (图3-46-47) (二)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 大气环流是热量和水分的转移者,也是气团形成的基本原因。 沃克环流、厄而尼诺、南方涛动(图3-48-49-50) (三)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 地理因子通过对辐射因子与环流因子的影响而作用于气候,使得气候既具有纬度地带性,又具有非地带性特征。 三、气候带和气候型 (图3-51) 第五节 气候变化 一、气候变化简史(表3-24) 二、气候变化的原因 (一) 天文学方面的原因 1. 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 2. 太阳活动的准周期变化 3. 地球轨道要素的变化 (二)地文学方面的原因 1. 地极移动与大陆漂移 2. 造山运动 3. 火山活动 (三)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未来气候的可能变化 变冷说、变暖说 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第一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第二节 海洋起源与海水理化性质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第四节 海平面变化 第五节 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第六节 河流 第七节 湖泊与沼泽 第八节 地下水 第九节 冰川 教学重点 认识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规律,掌握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及冰川等水域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及冰川等水域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教学活动 实习与实验:在野外认识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及冰川等水域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检索分析:在图书馆文献信息系统或者网络上,检索“水循环”、“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及 “冰川”,分题名检索和关键词检索,看有哪些图书、论文和网站与之有关,并了解该领域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1. David H. Miller. Water at the Surface Currents of the Earth. Academic Press. 1977 2. 施雅风等.中国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评估.中国科学院院士咨询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总第一号.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3. 范时清.地球与海洋.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4. 叶锦昭等.世界水资源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第一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地球水圈结构模式图(引自陆渝蓉,1999) 二、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水循环 (图4-1 (二)水量平衡(表4-2)(图4-2) 第二节 海洋起源与海水理化性质 一、海洋的起源 地壳变薄 ? 洋盆形成 ? 海水聚集 二、世界大洋及其分区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三、海及其分类 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四、海水的组成 (一)海水的化学成分 H和O是海水最主要的化学元素,其常量元素(?100mg/L)有: Cl, Na, Mg, S, Ca, K; 微 量元素 (<100mg/L) 有Br, C, Sr, B, Si, F, Li, I, Mo, U, Ag, Au 等。 海水中的溶解气体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二)海水的盐度和氯度(S?,Cl?) 盐度=0.03+1.805х氯度 盐度=34.6+0.0175(E-P) 五、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度 (图4-3)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一、潮汐与潮流 (一)潮汐现象与引潮力 潮汐现象 是指引潮力(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差)引起的地球上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图4-4) (二)潮流 潮流 是指海水在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进行的周期性的水平流动,按其运动方式可分为回转流、往复流、涨潮流和落潮流等。 二、海洋中的波浪 (一)波浪及其类型 (图4-5-6) (二)波浪的折射(图4-7-8) 三、洋面流和水团运动 洋流 是指海水在风力(主导因素)、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因素影响下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 (一)洋流的成因和分类 1. 按成因分为:摩擦流、重力—梯度流、潮流 2. 按温度分为:暖流、寒流 (二)洋流模式和主要洋流 (图4-9-10-11-12) (三)大洋水团及其环境 水团 是指具有特别温度和特别盐度值的、性质相同的大团水体。 (图4-13、4-14) 第四节 海平面变化 自从海洋形成以来,由于海水体积逐渐增加,海平面在总体上是逐渐上升的,而海平面上升将使沿岸地区风暴潮灾害加剧,海岸侵蚀强化,潮滩湿地损失,盐水入侵河口及海岸地下含水层,阻碍陆地洪水与沿海城镇污水排放。 一、7万年来的海平面变化 (图4-15) 二、近百年的海平面变化 近百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导致海洋热膨胀和冰川消融加剧,全球海平面普遍呈上升趋势。 三、21世纪海平面上升预测 (图4-16) 第五节 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一、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 是指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包括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动力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等。 二、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拥有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是到达地表的太阳能的主要接收者和蓄积者,间接影响着气候和受气候影响的各种 自然现象。 三、海洋环境保护 减少和防止海洋污染,进行适当的生产安排和合理的资源开发。 第六节 河流 一、河流、水系和流域 (一)河流、水系和流域的概念 表1.7 中国七大江河年径流量 项目 长江 黄河 松花江 珠江 辽河 海河 淮河 流域面积(万km2) 180.9 5.2 55.7 44.4 22.9 26.4 26.9 河长(km) 6300 5464 2308 2214 1390 1090 1000 年均降水深(mm) 1070 475 527 1469 473 559 889 年均径流量(亿m3) 9513 658 62 3338 148 228 622 注入 东海 渤海 黑龙江 南海 渤海 长江 渤海 (二)水系形式 (三)河流的纵横剖面 (图4-17) (四)河流的分段 (五)流域特征对河流的影响 二、水情要素 (一)水位 水位 是指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上的水面高度,它是河流流量大小的主要标志。 (二)流速 流速 是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它取决于纵比降方向上水体重力的分力与河岸 和河底对水流的摩擦力之比。 (三)流量 流量 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量。 (图4-20-21) (四)水温与冰情 三、河川径流 (一)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停蓄 ? 漫流 ? 河槽集流 (二)径流计量单位 流量Q、径流总量W、径流模数M、径流深度y、径流变率K、径流系数α (三)正常径流量 (四)径流的变化 1. 年内变化 汛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冻期 2. 年际变化 (五)特征径流 洪水、枯水 四、河流的补给 (一)河流补给的形式及其特点 1. 降水补给:与流域降水量及其变化密切正相关。 2. 融水补给: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 3. 地下水补给:具有稳定和均匀的特点。 4. 湖泊和沼泽水补给:取决于湖泊和沼泽对水量的调节作用。 5. 人工补给:与人类生产或生活的需要密切相关。 (二)河流水源的定量估计(图4-22-23-24) 五、流域的水量平衡 六、河流分类 以河流径流的年内动态差异为标志,我国河流可分为:东北型、华北型、华南型、西南型、西北型、阿尔泰型、内蒙古型、青藏型等8类。 七、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自然因素(气候、流域海拔高度、坡度和切割密度、地表物质组成、植被等)影响着河流的各项水文特征;同时,河流也显著影响着流域的地理环境(气候、地貌、植被等)。 第七节 湖泊与沼泽 一、湖泊 (一)湖泊的成因和类型 (二)湖水的性质 (三)湖泊水文特征 1. 湖水的运动 定振波、湖流 2. 水位变化和水量平衡 二、沼泽 (一)沼泽的成因 水体沼泽化、陆地沼泽化 (二)沼泽水文特征 沼泽水运动缓慢、蒸发量较大、径流极小 (三)沼泽的分类 第八节 地下水 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温度、颜色、透明度、比重、导电性、放射性、嗅感和味感 (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1. 气体 地下水中主要的溶解气体主要有CO2、O2、N2、CH4、H2S,还有少量的H2、CO、NH3等。 2. 氢离子浓度 3. 离子成分和胶体物质 地下水中的主要离子成分有:Cl、SO42-、HCO3-、CO32-、NO3-、Na+、Ca2+、Mg2+、Al3+、Fe2+、Fe3+、HSiO3-等。 (三)地下水的总矿化度和硬度 1. 总矿化度 是指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通常以水烘干后所得残渣量来确定。根据其值大小,可将天然水分为五类:淡水、弱矿化水、中等矿化水、强矿化水和盐水。 2. 硬度 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根据其值大小,可将水分为五类:极软水、软水、弱硬水、硬水和极硬水。 二、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的水理性质 是指岩石与水作用时,表现出的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和透水性。 三、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 (一)地下水的动态 地下水的动态 是指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下,地下水的流量、水位、温度和化学成分发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二)地下水的运动 层流运动、紊流运动 四、地下水分类 (一)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 是分布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分布范围不广,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主要耗损形式是蒸发和渗透,接近地表,水量不大而季节变化强烈。 (二)潜水 潜水 是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潜水面)的重力水。主要以降水和地表水为补给来源,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带性特征。 (图4-25-26) (三)承压水 承压水 是指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 (图4-27) 第九节 冰川 冰川 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 一、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 (一)成冰作用 成冰作用 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的过程。 重结晶、渗浸和冻结结冰是成冰作用的三个基本类型,渗浸—重结晶和渗浸—冻结作用为两个过渡类型。 (二)冰川类型 山岳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山麓冰川 二、地球上冰川的分布 冰川分布的高度受雪线高度的严格制约,而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地球上冰川分布高度也表现出明显的自低纬向两极降低的趋势,而南极大陆成为地球上冰川最集中的地区。 我国冰川总面积约58523km2,占全球冰川面积1.62275×107km2的0.35%,约占我国领土的6? 表3.1 中国冰川面积统计 (摘自卢金凯等,1991,表3-1) 山 脉 主峰名称 主峰高度 (m) 雪线高度(m) 冰川数量(条) 冰川面积(km2) 备 注 祁年山 团结峰 5827 4400-5400 2859 1972.5 王宗太等,祁连山冰川目录,1981 阿尔泰山 友谊峰 4374 2800-3350 416 293.2 刘潮海等,阿尔泰山冰川目录,1982 天山 托木尔峰 7435 3600-4300 8908 9196.0 刘潮海等,天山冰川目录,1985 帕米尔 公格尔峰 7719 5200-5800 1804 2699.0 米德生等,帕米尔冰川目录,1985 喀喇昆仑山 乔戈里峰 8611 5000-5600 2789 6076.0 杨惠安、焦克勤等,据1:5万地形图和航片,1985年统计 昆仑山 慕士峰 7546 4500-6000 7960 12167.1 杨惠安、焦克勤等,据1:5万地形图和航片,1985年统计 喜马拉雅山 珠穆朗玛峰 8848 4300-6200 —— 11055.0 米德生等,陆地卫星相片量算,1979 羌塘高原 无名峰 6547 5100-6100 958 1802.0 焦克勤、张振拴等,据1:5万地形图和航片,1985年统计 冈底斯山 罗波峰 7095 5800-6200 —— 2188.0 焦克勤等,陆地卫星相片量算,1979 念青唐古拉山 念青唐古拉峰 7111 4600-5600 —— 7536.0 李吉钧,航测图量算,1979 横断山 贡嘎山 7514 4600-5500 —— 1456.0 李吉钧,航测图量算,1979 唐古拉山 格拉丹东雪山 6621 5200-5800 —— 2082.0 张林源,航测图量算,1979 总计58522.8 (图4-28) 三、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冰川是地球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二)冰川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三)冰川运动影响生物、土壤的分布和进化。 (四)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独特的冰川地貌。 第五章 地貌 第一节 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第二节 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第三节 流水地貌 第四节 喀斯特地貌 第五节 冰川与冰缘地貌 第六节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第七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 教学重点 掌握各类地貌单元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其演变规律。 教学难点 各类地貌单元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其演变规律。 教学活动 实习与实验:在野外认识各类地貌单元的特点。 检索分析:在图书馆文献信息系统或者网络上,检索“地貌学”,分题名检索和关键词检 索,看有哪些图书、论文和网站与之有关,并了解该领域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等.地貌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2. 杨景春. 地貌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3. 王颖,朱大奎.海岸地貌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 吴正.风沙地貌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5. 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6. 任美锷等.岩溶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第一节 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一、地貌成因 (一)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作为内营力,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形成地表宏观的地貌形态。 (二)气候因素 气候的水热组合导致外营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 地貌组合。 (图5-1) (三)岩性因素 各种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性质、结构与产状不同,抗风化和抗 外力剥蚀的能力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 (四)人为因素 二、基本地貌类型 山地 平原 三、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一)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 (二)改变降水量的分布格局 (三)促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四)形成自然界的地域分异 (五)影响土地类型的变化 第二节 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一、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 是指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 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一)风化作用类型 1. 物理风化 岩石由整体破裂为随屑或裂隙、孔隙增加,物理性质发生发生显著变化而化 学性质不变。 2. 化学风化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 (二)风化壳 风化壳 是指岩石经风化、剥蚀但依然残留原地覆盖在母岩表面的风化产物。 二、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 块体运动 是指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地下水影响下沿坡向下的移动现象。可分为崩落、滑落与蠕动三类。 (一)崩落与崩塌地貌 崩落 是指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形成崩塌崖壁和岩堆。 (图5-3) (二)滑落与滑坡地貌 滑坡 是指由岩屑、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形成滑坡地貌。 (图5—6) (三)蠕动 蠕动 是指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 (图5-8) 第三节 流水地貌 一、流水作用 地表流水包括坡面流水、沟谷流水和河流三类。流水具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作用强度均受流速、流量与含沙量等因素制约 二、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 (一)坡面流水地貌 (二)沟谷流水地貌 (图5-10) (三)泥石流 (图5-11 三、河流地貌 (一)河谷的发育 (图5-12-13) (二)河床与河漫滩 (图5-14-15-16-17) 三、三角洲 (图5-19-20-21-22-23-24-25-26) (四)河流阶地 (图5-27) (五)河谷类型与河流劫夺 (图5-28-29) 四、准平原与山麓面 (图5-30-31) 第四节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 是指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一、岩溶作用 岩溶作用强度与岩性、水动力条件以及区域地质、地貌、气候特征密切相关。 二、喀斯特地貌 (一)地表喀斯特地貌 (图5-32) (二)地下喀斯特地 三、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与地域分异 (一)喀斯特地貌发育过 (图5-34) (二)喀斯特地貌的地域分异 外部气候因素使得喀斯特地貌产生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五节 冰川与冰缘地貌 一、冰川地貌 冰川通过运动,产生强大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冰蚀地貌(冰斗、U型谷、 冰川擦痕、冰川阶步等)、冰碛地貌(冰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堤等)、冰水堆积地貌(锅 穴、蛇形丘等) 和冰面地貌(冰裂隙、冰面河、冰爆、冰塔林、冰蘑菇等) 冰斗 U型谷 冰川擦痕 冰川阶步 侧碛堤、 锅穴 冰塔林 冰蘑菇等 二、冰缘地貌(冻土地貌) (一)冻土的一般概念 冻土 是指处于零温或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或岩体,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两类,后者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 (二)冰缘地貌(冻土地貌) 石河 冻胀丘 热融滑塌 第六节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一、风沙作用 风蚀作用、搬运作用、风积作用 二、风沙地貌 (一)风蚀地貌 (图5-48-49) 雅丹地貌 (二)风积地貌 1.沙丘及其形态类型 复合沙丘 新月沙丘链 图5-51 羽毛状沙丘 星状沙丘 (图5-53) 2.沙丘的移动 三、黄土与黄土地貌 第七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 一、海岸地貌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可分为海岸、潮间带和水下岸坡三个部分。 (图5-54) (一)海蚀地貌 (二)海积地貌 (图5-64) 二、海岸的分类 岩岸、砂岸 三、海底地貌与海底沉积 (一)海底地貌 (图5-66) (二)海底沉积物 海底沉积有近海沉积和远海沉积之分,其沉积方式可分为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三种,具有环陆分带性、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分带性规律。 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第三节 自然区划 第四节 土地类型研究 第五节 人地关系研究 教学重点 认识、理解并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土地类型、人地关系等综合问题。 教学难点 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活动 检索分析:在图书馆文献信息系统或者网络上,检索“地域分异规律”、“人地关系”等词汇,分题名检索和关键词检索,看有哪些图书、论文和网站与之有关,并了解该领域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1. 黄秉维等. 现代自然地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倪绍祥.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 陈百明. 土地资源学概论.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4. 陈传康,伍光和等.综合自然地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地理耗散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各自然地理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界和土壤等)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不断发展变化,并在特定地理边界约束下,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交换和传输,形成具有一定有序结构、在空间分布上相互联系、可完成一定功能的多等级动态开放系统。 认识过程:自然综合体 ? 地理系统 ? 地理耗散结构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 (一)物质组成 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化学元素、化合物乃至各种盐类,形成一定的物质体系(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以物质和能量交换为特征,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化发展,形成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或地理耗散结构。 (二)能量基础 (三)能量转化 三、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地域分异规律 又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地带性规律)和非纬度地带性(非地带性规律,包括气候干湿分异和垂直带性分异)两类。 一、地带性分异规律 (一)地带性规律学说的形成背景 (二)地带性规律学说的本质含义 (三)地带性规律研究的近期发展 二、非地带性规律 (一)海陆分异 (二)陆地干湿度分带性与所谓“经度地带性” (三)具有构造-地貌成因的区域性分异 (四)具有地方气候背景的地域分异 (五)垂直带性分异 三、地域分异尺度 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具有从属关系,大尺度分异构成较小尺度分异的背景,小尺度分异则是较大尺度分异的基础。 (一)大尺度分异 全球性地域分异、全海洋和全大陆地域分异、区域性地域分异 (二)中尺度地域分异 (三)小尺度地域分异 四、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图8-2-3-4-5-6-7-8) 第三节 自然区划 以地域分异规律学说为理论依据划分自然区,并力求反映客观实际的方法,称为自然区划。 一、自然区划原则 发生统一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空间连续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与主导因素原则 二、自然区划方法 顺序划分法、顺序合并法、部门区划图叠置法、地理相关分析法、主导标志法 (图8-9-10) 三、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 (一)地带性区划单位 带、地带、亚地带、次地带 (二)非地带性区划单位 大区、地区、亚地区、州 (图中国三大区) (三)综合性区划单位 (图8-11) 第四节 土地类型研究 一、土地的含义与土地分级 (一)土地的含义 土地 是指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它具有一定范围和厚度并受自然规律制约和人类活动影响。 (二)土地分级 立地、土地单元、土地系统 (图8-12) 二、土地的分类 (一)立地(相)分类 以人类影响程度为划分依据:天然立地、衍生立地、人源立地 (二)土地单元(限区)的分类 首先考虑地表切割及正负地貌分布状况,其次考虑地貌发展过程并以水分状况、沉积物分布状况、土壤、植被标志作为补充。 (三)土地系统(地方)的分类 以土地单元的复域分布为依据。 三、土地评价 在土地类型研究基础上,根据特定生产目的对土地质量、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评估,称为土地评价或土地分等。 (一)土地评价的对象、原则与方法 1.土地评价的对象——土地类型及其质量 2.土地评价的原则 适宜性和限制性原则、效益与投入比较原则、多用途比较及综合评价原则 永续利用原则、因地制宜原则 3.土地评价的方法 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平行法、两段法、土壤诊断-土地潜力分等法 (图8-13) 第五节 人地关系研究 一、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 三、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一《自然地理学》教学参考书 1. Arthur N Strahler, Pysical Geography, John Wiley & Sons, 4th. Ed 1975. 脸2. 王维.地球的形状——人类对它认识的历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3. J.H.塔齐. 地球的构造圈.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褶4. 弗兰克.普内斯等.地球.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5. 夏邦栋等. 地质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子6. J.H.塔齐. 地球的构造圈.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7. 傅承义.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 8. 地周廷儒. 故地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9. 学周淑贞主编.气象与气候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0. 版潘守义等.现代气候学原理.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11. 一王绍武.气候系统引论.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12. 把张家诚著.气候与人类.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3. 手 谭冠日.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 14. David H. Miller. Water at the Surface Currents o注f the Earth. Academic Press. 1977册 15. 时施雅风等.中国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评估.中国科学院院士咨询报告总第一号. 北京:科学出版社,间 1994. 16. 范时清2.地球与海洋.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17. 叶锦昭等0.世界水资源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18. 北京大学等0.地貌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19. 杨景春1. 地貌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20. 王颖,朱大奎-.海岸地貌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1. 吴正9.风沙地貌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22. 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3. 任美锷等3.岩溶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4. 黄秉维等0 . 现代自然地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5. 倪绍祥.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6. 陈百明. 土地资源学概论.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25. 陈传康,伍光和等.综合自然地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一《自然地理学》综合实习教学大纲 一、说明 脸(一)课程性质 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传统的自然地理野外实褶习都是分课程进行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内容上,表现出简单、重复,主要是一些所谓的验证实习,即实习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课堂所学的理论子知识。这样的实习不能真正达到自然地理基本技能训练的目的。为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对 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创造思维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将过去单一的验证性实习改为野外综合实习,优化重组,形成新的实习教学模式。地 (二)教学目的学 通过野外考察,加深对自然地理学基本原理和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地理学的空间版 观点和综合分析能力,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基础知一 识和提高专业素质的目标。同时,野外实习也是进行国土资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把 途径,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手 (三)教学内容注 认识三大自然区过渡带地域分异规律,包括水平册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西秦岭地质地貌考察,掌握丹霞地貌、岩溶地貌、花岗岩地貌的形成时代与成因;环青海湖时 考察,掌握通过湖泊地貌、湖泊沉积分析湖泊变化、气候变迁的基本方法;石羊河流域环间 境变迁与沙漠化过程考察,观察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地理环境演变趋势,资源利用与环境整2 治模式。0 (四)教学时数0 本实习计划安排13至4周时间,在三年级第二学期末安排。 (五)教学方式- 野外实习计划介绍;实地调查和观测,采集标本和样品,室内测试分析;野外实习总结。9 二、本 - 文 第一部分3 三大自然区过渡带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要点0 掌握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了解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知识和作用。 教学时数 一周时间。 教学内容 1、西秦岭-陇中黄土高原-河西走廊水平地带性野外观察:主要考察暖温带南部落叶阔叶林-褐土、暖温带森林草原-黑垆土、温带干草原-荒漠草原-灰钙土、温带荒漠-灰棕漠土等水平地带性规律; 2、兴隆山-马寒山垂直地带性野外观察:主要考察兴隆山-马寒山附近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综合自然地理特征; 3、祁连山东段垂直地带性野外观察:山地植被、土壤等的分布规律; 4、掌握黄土地貌、丹霞地貌、花岗岩地貌、岩溶地貌、秦川盆地古沙丘的时代和成因,喀斯特地貌的类型与成因,认识黄河阶地的形态与特点及其形成过程,了解黄土地层古土壤序列与气候记录等; 5、考察从陇南山地到河西走廊沿线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了解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知识,实地考察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第二部分 青海湖流域系统与环境 教学要点 认识高寒区主要自然地理过程,了解青海湖的形成历史和现代环境,掌握湖相沉积、湖泊地貌、冰川地貌的特征。 教学时数 一周时间。 教学内容 1、倒淌河水系变迁及其地貌学、沉积学证据,古夷平面的形成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早-中更新世黄土成因; 2、海晏湾金字塔型沙丘和新月型沙丘观察与测量,沙砾质岸堤(分近代湖堤和古湖堤两种)观察与实测; 3、橡皮山现代冻融地貌、高山草甸野外观察,鸟岛形成过程与布哈河水系变迁。 第三部分 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地理环境 ——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教学要点 认识干旱区主要自然地理过程,了解人类活动强度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提高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时数 一周时间。 教学内容 1、了解蒸发岩层的沉积特征、盐湖沉积模式、湖泊地貌、古冻土地貌等,掌握确定其形成时代和气候背景的野外工作方法,了解沙丘分布及其与沙源地(多为古湖泊、古河道)的关系; 2、参观民勤治沙站动植物标本陈列室和沙生植物园,重点进行荒漠植物认知实习; 3、黑鄂博掌、冬青顶夷平面观察,黄羊河河流阶地与全新世气候地层剖面采样,考察红水河阶地及二十里大沙沙漠化问题; 4、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及影响,古代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掌握农业起源、环境考古野外工作方法,了解“引大入秦”、“引硫入金”、“景电二期工程”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5、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沙漠化、湖泊干涸现象与人类定居、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关系,掌握自然原因与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影响贡献率的定量方法; 6、实地调查城市人工地貌与城市本底自然地貌的差异,了解城市化过程的气候环境效应、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等。 考核要求 实习结束要求学生写出实习报告。对于实习成绩,把完成实习的过程和实习报告质量作为评定成绩的因素给予综合评判。 自然地理学复习思考题(大气部分) 一1、解释下列诸词:气候系统,干洁空气,气温直减率,温跃层,盖雅假说,露点,相对湿度,水汽压,标准大气压,虚温,单位高度气压差,均质大气,等温大气,多元大气,位势高度,太阳常数,总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差额,地球有效温度,脸 位温,抬升凝结高度,假相当位温,大气稳定度,自由对流高度,潜热,冰晶效应,重力褶冲并,下降末速度,临界尺度,天气系统,天气过程,锋面气旋,阻塞高压(切断低压),极锋,台风,沃克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焚风,温室效应,城市热岛效应。 子2、大气中二氧化碳成分增加的原因及其可能的后果是什么? 3、臭氧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大气中的臭氧在气象学和生物生命活动中有什么意义? 5、为什么水汽和尘埃是大气的重要成分? 地6、对流层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是什么? 学7、写出等温大气压高方程的表达式,举例说明其应用的方面。 版8、气压系统主要有哪几种基本形式?什么是深厚系统和浅薄系统?怎样的温压配置有利于上一述系统的形成? 把9、已知f,40,,t,15?,p,1000hPa,求 手 10、求出气压为1000hPa,气温分别为30?和,30?的饱和湿空气的虚温差。说明虚温差注在高温,高湿时大,还是低温,低湿时大,当计算高层和低层大气密度时应如何合理使用册虚温, 时11、若甲气象站的海拔高度为200m,测得气压为988hPa,气温为,11?,邻近的乙气象站间 气压为980hPa,气温为,13?,试问乙气象站的海拔高度为多少? 212、已知某测站H=100m,某次气压观测值经过温度和重力订正后为1000hPa,气温为20?,0求海平面气压。 013、某高山的相对高度为3000m,在山脚测得气压为1010hPa,气温为25?,求山顶上的气1压。 -14、某一中纬度城市的海平面气温为10?,探空资料显示大气温度递减率为6.5??km-1,9对流层顶部气温为,55?,试问:其对流层顶的高度是多少?同一天赤道地区某地的气温为-25?,探空资料给出气温递减率为6.5??km-1,对流层顶高16km,那么,对流层顶部的3气温是多少? 0 15、何为辐射? 辐射遵循哪些基本定律? 16、太阳辐射光谱可分为哪三部分? 各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多少?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时起 了什么变化? 17、为什么大气在比较干洁时,天空呈蔚蓝色? 而浑浊时天空呈灰白色?并解释早晚的红日。 18、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 试比较二者的不同? 19、太阳辐射随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纬度,海拔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20、地面有效辐射的大小与地面和大气的哪些性质有关? 21、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随纬度如何变化? 22、什么是干绝热过程,什么是湿绝热过程?在干湿绝热过程中分别有哪些保守量,写出露点温度直减率的表达式。 23、为何湿绝热直减率( )小于干绝热直减率( ), 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如何通过 , , 判断大气的层结稳定度? 24、设山高为l000m, ,0.65?/100m,一团末饱和湿空气在迎风坡山脚时的温度为20?,露点为16.5?,当它上升到山顶时,水汽已全部凝结并离开气块。求该团空气上升到山顶时的温度是多少?越过山顶后到达背风坡山脚时气温为多少? 25、未饱和气块的起始气压为1000hPa,温度T0=280K,比湿q=2.5×10-3g•kg-1.试计算在多元大气中( =0.6?•100m-),该气块绝热上升到600m处的水气压和饱和水气压。 26、有一未饱和湿空气经一座高3000m的高山,已知气温t0=20?,露点td0=15?,试问:(1)凝结高度等于多少,;(2)在山顶处的温度等于多少,(3)在背风山麓处温度等于多少,(假设 ,0.5?/100m,凝结出来的水全部下降掉)。 27、饱和水汽压的大小决定于哪些因素?它们如何影响饱和水汽压? 28、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是什么?达到凝结的途径通常有哪些? 29、根据上升运动的特点,云可分为哪几类?了解各类云的主要特征。各类云与什么样的降水相联系? 30、简要说明云滴增长为雨滴的物理过程。 31、说明人工降水,消雾,消云和抑制冰雹的原理和方法。 32、什么是气压梯度和气压梯度力?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33、地转偏向力有哪些特点?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34、什么叫地转风,梯度风?其风速大小与哪些因子有关?风向与气压场的关系如何? 35、什么是热成风?热成风与温度场的关系如何? 36、根据受力分析,比较同一纬度相同气压梯度,相同曲率半径条件下,地转风,高压中梯度风和低压中梯度风的大小。 37、埃克曼螺线所表示的风向,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有何规律?这些变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38、了解风的日变化规律和原因。 39、根据本章原理,解释或说明下列情况:(1)气压梯度力的垂直分量比水平分量大得多,但大气运动的垂直速度却比水平速度小得多;(2)在赤道上不能出现地转风;(3)为什么愈往高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愈小,(4)气温差异能产生气压差异,并最终形成风(列举1—2例进行说明):(5)为什么近地面的风穿越等压线而高空的风平行等压线, 40、画图并说明经向三圈环流及与其相对应的近地层行星风系,纬圈气压带的形成和分布。 41、说明海陆分布如何改变低空和高空气压场的纬向带状结构。 42、以青藏高原为例说明大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43、冬夏季大气环流有那些显著差异,说明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差异。 44、什么是气团?其形成条件是什么?分为几类?冬夏半年影响我国的气团有哪几种? 45、什么是锋?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锋可分为哪些类型?锋附近气象要素有哪些突变表现? 46、比较冷锋(第一型)和暖锋过境时天气有何不同? 47、试从形成条件和天气特征比较气旋和反气旋的不同点。 48、冷空气活动和寒潮是否是一回事?寒潮经过地区出现哪些天气现象?淮河以北和以南寒潮天气有何不同? 49、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说明台风的结构以及台风云系和天气分布的主要特征。 50、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活动规律与我国雨带位置的变动有何联系, 51、何谓梅雨?试述梅雨出现的季节,地区及其天气气候特 征。 52、试述中国主要雨带的移动规律,如果这种移动规律发生异常变化将对中国的气候产生何影响? 53、为什么说黄赤交角是季节形成的根本原因,如何理解季节是一种半球性现象。 54、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有何区别? 55、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大陆东,西岸气候有何差异?它是如何形成的? 56、何谓ENSO循环,试述其发生规律,形成原因及对赤道太平洋地区和我国气候的影响? 57、高大山脉对气温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高大山脉往往成为气候的分界线? 58、山地降水量随坡向和海拔高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 59、青藏高原季风是如何形成的?它对大气环流和我国的气候有何影响? 60、世界气候分类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它们的分类依据和指标有何区别?其优缺点有哪些, 61、柯本气候分类的基础与划分界线的主要指标是什么,气候带或气候型的界线是怎样划分的, 62、试比较下列气候类型的异同:(1)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干湿季气候; (2)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3)温带海洋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4)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5)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 63、试从气候特征和地理分布说明地中海气候与季风气候的异同,并就成因上加以分析。 64、试述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并比较其天气气候特征。 65、北半球冬季的“寒极”为什么出现在东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而不出现在相应纬度的北美加拿大东部,试从气候形成的地带性因子与非地带性因子加以说明。 66、高山自山足至山顶垂直气候带的分异与由赤道至极地天文气候带的分布在气候特征和形成原因上有何联系与区别。 67、现代世界干旱气候大致分布在哪些地区,试分析他们的成因,为什么在古代干旱气候的分布与现代不同, 68、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 69、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它们的影响机制是什么, 70、现代气候在气候变化长河中处于什么地位,根据是什么, 69、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哪几种?C0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会对气候造成怎样的影响? 71、人类活动对臭氧层造成了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有什么危害? 72、人类活动是怎样影响气候的,试举三个实例加以说明 73、为什么说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在城市气候中表现最为突出,试就城市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说明之。 74、人工防护林可形成哪些有益的气候效应? 自然地理学试题(一) (附参考答案要点)一 一、解释下列名词(25分) 脸1、温室效应 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其中一部分热能向下投向地面,称之为大气逆辐 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地面得以保持褶一定的温暖程度。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之为“温室效应”。 2、基座阶地 子多分布于河流中下游,是在谷地展宽并发生堆积,后期下切深度超过冲积层而进入基岩的 情况下形成的。因此阶地上部是由冲积物组成,下部由基岩组成。 地 3、顶极群落学 在一定的自然地理区域里,植物群落主要受气候、土壤、地形和动物等因素分别控制,相版 应地可以形成许多顶极群落,如气候顶极等。发育在显域生境上的,与当地大气候水热条一 件最相适应的、稳定的植物群落,即是气候顶极。把 4、灰钙土手 它是钙积土的一个土类。是荒漠草原区的地带性土类。它是钙积层中具有石灰性反应、有注 厚淡色表层和变质粘化层、具有薄的腐殖质层的土壤。册 5、沙漠化时 沙(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间 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2 二、说明0下列诸现象产生的原因或机制(30分,每小题10分) 1、山地可以出现两个极大降水高度带0 降水随高度先增加,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递减。这一高度视山地的湿度、温度、方位和季节1 而异。关于极大降水高度,一般认为对同一个山脉来说只有一个,但也可能出现第二个甚- 至更多的极大降水高度,其原因有:(91)气流两次爬坡可以形成两个极大降水高度;(2)冰川风与谷风(-valley wind)辐合可能造成高山降水极大值带;(3)鲜明的降水季节变化可能造成第二个最大降水高度;测点位置选择不当也可造成两个以至多个最大降水高度。3 2、城市有热岛0 效应 城市热岛是城市化气候效应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城市化对气候影响的最典型的表现。大量的观测对比和分析研究表明,这是城市气候中最普遍存在的气温分布特征。如果绘制等温线图,则形成等温线呈闭合状态的高温区,人们把这个高温区比喻为立于四周围较低温度的乡村海洋中的孤岛,称为“城市热岛”。大量观测资料证明,在水平方向上,城市高温中心出现在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工商业最集中的城区,例如上海热岛中心位于徐家汇到外滩的旧城区,北京热岛中心位于东西长安街的城区南部。城市热岛与城市化程度(城市建筑面积、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工业发展、交通运输)以及城市的几何形状、自然地理环境、人类活动方式等均有密切关系。城市化程度愈高,即城市面积、人口规模、人口密度愈大,其城市热岛强度愈强。 3、黄土区无林 黄土高原的天然植被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受到人类的严重破坏,大部分地区都已不存在了。只是在一些山地还存在着天然植被,而且大多也都是次生的。这种情况,对黄土高原植被的认识与研究,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存在诸多分歧。黄土高原的现代植被,在渭河以北的黄土高原属于草原带的森林草原区。六盘山以东、吕梁山以西、渭河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的黄土高原上,草地和灌丛(灌木林)分布广泛,占据了黄土原的大部分面积。黄土的透水性强,黄土黏土矿物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这些因素使植物对水分的利用率大为降低,不能保证林木群体的生长,这是导致黄土高原显域生境植被趋于草原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黄土碳酸钙含量高达10%~20%,加之土壤pH值高,均会影响乔木生长。因此,在相同气候条件下,如果不是黄土,而是另外的成土母质,植被就会有很大不同。这是某些水热条件相似的地方,黄土区无林而石质山区有林的重要原因。 三、简述新月形沙丘的形成过程,并说明沙丘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20分) 新月形沙丘主要是在单风向作用下由沙堆演变而成的,状如新月,弧形突向主风向,迎风坡缓而成凸形,坡度10—20?,背风坡陡而微凹,坡度为28—33?,相当于沙子的最大休止角。 新月形沙丘最初形态是一种较小的盾状沙堆。盾状沙堆一经形成,就成为风沙流运行的更大障碍,贴地层气流在沙堆的背风坡会发生分离,形成具有水平轴的涡旋,速度减弱,使气流搬运的沙粒过丘顶后,在背风坡的涡旋区沉积下来。随着沙子不断沉积,盾形沙堆尺寸的增长,北风坡沉积量相对最大位置愈来愈接近顶部,遂使背风坡的坡度不断加陡,当坡度达到沙子的最大休止角(34?)时,沙体发生剪切运动,部分沙粒崩坠,形成小落沙坡,发育为雏形新月形沙丘。此后,随着沙丘的不断堆积增高,气流分离愈来愈厉害,涡流的尺度和强度都不断加大,小落沙坡进一步扩大。在同一发展过程中,沿沙堆两侧绕过的气流,把沙子搬运到两侧的前方堆积(由于两侧较顶部低矮,移动就快),在沙丘的两翼逐渐形成了两个顺着风向前伸的兽角。这样,就形成了典型的新月形沙丘。 沙丘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输沙量,沙丘移动速度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而输沙量与起沙风速的三次方成反比。(2)沙丘高度,沙丘移动速度与沙丘高度成反比。(3)沙丘移动速度还受植被、沙丘水分及下伏地面因素影响。植被能减小风速,沙粒湿润需要更高的起沙风速,下伏地面粗糙可阻碍沙粒起动 四、现代干旱气候大致分布在哪些地区,试分析他们的成因,为什么在地质时代干旱气候的分布与现代不同,试举我国实例加以说明(25分) 现代干旱气候大致分布在以下地区:(1)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诸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大沙漠、塔尔沙漠、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的沙漠带、西南非洲的卡拉哈利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漠等;(2)纬度10?—30?附近的热带大陆西岸地带,如北美加利福尼亚沿岸、南美秘鲁沿岸、北非沿岸、南非沿岸地带;(3)地处内陆,如中亚、中国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美国内华达、犹他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等; 干旱气候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持续宽广的下沉气流。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纬度上,终年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又当信风带的背风海岸,是热带大陆气团的源地,离赤道低压槽和极锋都很远。最大下沉气流的平均纬度在南北半球的33度附近,降水量极少,像北非的阿斯旺经常是连续多年无雨,偶有降水多属爆发性阵雨。(2)缺乏气压扰动。气压的气旋性扰动,它具有产生降水的必要条件—湿空气的不断复合上升。著名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主要就是由于缺乏这种气压扰动(降水系统)所造成的,尽管空气中的水分并不缺少。热带大陆西岸、冷洋流经过的海滨地带,位于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区,又受冷洋流影响,空气层结稳定,多雾而少雨,多低层云,常出现逆温,少降水天气系统。但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年份,由于赤道暖水流来,空气层结不稳定,有上升气流因此多雨。例如南美秘鲁的卡亚俄常年降水量近30.5mm,但在厄尔尼诺现象中却出现大雨,造成洪涝灾害。(3)缺乏潮湿气流。空气潮湿不一定下雨,但反过来,如果没有潮湿空气,则一定不会下雨。由此可见,潮湿气流可以到达某地区虽不是该地区降水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有些内陆距离水的源地十分遥远、或包含水汽的气流长途跋涉、途径干旱地带,或潮湿气流被巨大的山脉所阻挡等等,均是干旱气候的直接原因。(4)局地下沉气流。这种局地下沉气流一般是由山脉 或其它特殊地形所诱发的。通常叫做雨影沙漠的干燥气候带存在于山脉的背风侧,地球上的好几个主要沙漠属于这一类型。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以西、智利北部几乎总是存在着连续不断的下沉气流,它形成了著名的南美洲阿特卡马沙漠。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干旱国家之一,干旱、半干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大部分集中在我国西北地区。不过,以上成因多数还难以解释中国温带干旱气候的形成问题,更不能解释干旱气候何以第四纪中期以来趋于强化。凡此,均说明了亚洲中部干早气候成因的独特性,即青藏高原的热力、动力作用对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形成具有重要作用。(1)高原的屏障作用关,它直接阻挡了西南湿润季风气流的北进,切断了主要的水汽来源。平均而言,高原北侧的大气湿度不足南侧的1/3。(2)高原为强大的热源和有组织的上升运动区。在高原及邻近地区多年夏季平均的垂直运动场上,夏半年(4-9月)高原上盛行较强的上升运动,而绕高原西、北和东北侧分布着下沉运动带,三个下沉中心大体分别与中亚、西北和华北三片干早及半干早区对应。高原北侧和西侧这种长时间维持的深厚下沉运动,致使这些地方全年出现少云的干燥天气,形成高原外围少雨带。(3)强迫西风气流分支绕流,形成高原北侧全年盛行的高空脊和反气旋性辐散带。既进一步加强了高原北侧的下沉运动,也使气柱中本来就稀少的水汽易辐散掉,难在当地降雨。上述高原对西北干旱背景及年变化的影响,得到Brocoo1i等(1992)有无青藏高原地形的气候模拟试验结果的验证。还得到青藏高原隆升史上,至高原达3000-3500m临界高度(冰冻圈高度)后,亚洲气候环境才发生重大变化的古地质证据的支持。 一自然地理学试题(二) (附参考答案要点) 脸一、名词解释(25分,每小题5分) 1、溶沟与石芽 褶溶沟一般长数米至数十米,宽0.05—0.5m,深0.15—1.5m,其断面呈“V”型或“U”型。石芽顶部多呈平滑的形态。溶沟、石芽构成的棋盘格状地面比较常见,多发育在石灰岩分子布区的平缓山麓地带。 2、径流系数 同一流域面积、同一时段内径流深度(地R)与降水量(P)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以小数或百分数计,表示降水量中形成径流的比例,其余部分水量则损耗于植物截留、填洼、入渗学 和蒸发。版 3、沙尘暴一 沙尘暴是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把1000m的天气现象。西北地区的人们常根据沙尘暴出现时天色昏暗的程度形象地称之为手 “黑风”。 4、泥漠注 泥漠是由粘土物质组成的荒漠。它形成于干旱区的低洼地带或封闭盆地的中心,这里是洪册 流从山区搬来的细粒粘上物质淤积的地方。变干时发生多边形网状裂隙,形成龟裂地。时 5、地域分异间 景观作为一种系统除具有整体性,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具有地域性即地域分异的规律性。2 它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整个景观在地表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确定的方向发生0 有规律分布的现象。0 二、影响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有哪些,(125分) 丹霞地貌是指发育在中生代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厚层而坚硬的红色粗、中粒碎屑岩- 系之上,在构造运动及间歇抬升的作用下,受流水侵蚀及崩塌后退等外力作用,形成顶平、9 坡陡、麓缓的地貌形态。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 (1)红色砂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又是最重要的形态特征。主要指发育于中生代3 至新生代早第三纪的红色、紫红色砂砾岩为主,夹有泥岩、火山碎屑岩等,在流水及重力0 崩塌作用下形成的丹霞地貌。大约在1亿年前,山地隆起时,下陷地区形成山间盆地。周围山上的泥沙碎石被流水带到盆地内部沉积下来,形成了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及砾岩、砂岩、粉砂岩。由于当时地球上的温度比较高,盆地内部降水较少,形成一种高温、干湿季节分明的气候环境,Fe2O3在沉积物中大量富集,成为赤红色。直到距今约3Ma以前,形成了一套厚度约数千米粗细相间的红色沉积地层,地质学上称为第三系地层。它是一套以河床相为主的洪积、冲积红色碎屑堆积地层(或以湖盆相为主的河湖相红色碎屑堆积地断裂及垂直节理发育。由于近水平岩层间岩性的差异,在陡壁上往往风化或侵蚀形成水平带状突起或凹槽,突起一般是坚硬砾岩、沙砾岩层位,较大的突起往往形成狭长平台,生长条带状植被带(草本、灌木、乔木),这种近水平的植被带在悬崖上有时多层出现。细软的泥岩、粉砂岩等多形成水平凹槽,较大的凹槽即发育成为岩洞。 (2)构造运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是形成丹霞地貌的构造条件。受区域断裂作用和间歇式的振荡抬升,形成网格状垂直节理。流水沿节理下切并不断扩大,在流水和重力作用下,形成高数十米至数百米的赤壁丹崖,组成不同尺度的方山、岩墙、巷谷、石峰、石柱等地貌形态。 (3)气候对丹霞地貌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一些砾石成分为石灰岩、白云岩和大理岩,分选性差,钙质铁质胶结。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由于雨水多,加速流水对岩层裂隙及节理的切割和溶蚀作用,从而形成奇峻秀美的丹霞景观。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多以台地和方山类型为主,而谷地多呈峡谷状。干旱的西北地区,在暴雨作用下,也可形成多种丹霞景观类型,由于风力可在岩壁上形成蜂窝状洞穴。有时在顶层有黄土覆盖,而被称为类丹霞地貌类型。 三、简述祁连山东段的垂直带谱(26分) 祁连山东段每增高100m,降水量增加28.6mm,年平均气温降低0.33?C左右,由此导致了气候特征、土壤、水分、植被、动物等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并构成了以下4个不同的自然带: (1)冰雪寒冻垫状植被带。出现在海拔3800m以上的高寒地带,降水量>600mm,干燥度<0.49,年平均气温-1?以下。植株低矮,覆盖度5%,20%。海拔4000m以上的祁连山峰因能拦截东南季风和西风气流两个方向的湿气流,降雨多,形成“冷龙岭降水中心”,年降水量达800,1000mm,多以冰雪形态储存。雪线高度在4400m,冰川末端平均高度4259m,冰川面积64.82km2。 (2)高寒草甸、灌丛草甸、森林灌丛草甸带。位于海拔2600,3800m之间的中高山地带。降水量380,560mm,干燥度0.49,1.5,年平均气温-1,2.6?。其中,3800,3500m为高山草甸植被;3500,3400m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带,3400,2600m为森林灌丛草甸带。这里是干旱荒漠区的“绿色水库”,为水源涵养区,是河西走廊的“生命线”。 (3)山地草原、荒漠草原带。主要是祁连山浅山区的山间盆地、石质低山,剥蚀丘陵地带和山前地带。海拔2300,2600m为山地草原,2000,2300m为荒漠草原。年降水量350,400mm,干燥度0.8,3.3,平均气温-1.0,5.8?。 (4)山前温带砾质荒漠、半荒漠地带。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000m的低山山地、山前丘陵和冲洪积扇上部的砾质倾斜平原地带。年平均气温5.5,7.2?,年降水量150,320mm。河流穿过本区时70%以上渗入巨厚的卵石层中,形成“地下储水库”。沿河人们引水灌溉开垦,形成山前冷凉灌溉农业区。 四、分析论述题(24分,每小题12分。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过程符合逻辑,综合运用知识) 1、分析说明如何进行自然区划 对每一个自然地理区域都可以采用向上而下的划分或自下而上的结合这两种自然区划方法。前者是通过对地域分异各种因素的分析,在大的地域单位内从上至下或从大至小揭示其内在的差异,逐级进行划分。后者是通过连续的组合、聚类,把基层的较简单的自然地理区域合并成为比较复杂的较高级的地域。前者通常采用地理相关法和主导标志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后者主要在土地类型制图的基础上,把地域结构上和发生上有空间联系的相毗邻的地域合并起来,成为具有完整地域结构的各个区域。这种方法简称类型组合法。 无论采用那种区划方法,首先都必须注意到地域结构的层次性,即存在不同等级的自然地理区域,确定各地域之间的层次关系,并建立区划的等级系统。其次,须重视各层次、各区域单位中的地域结构研究,即注意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物质和能量运动在空间上的联系性,以及其发生发展上的共同性。最后,根据上述的区域层次关系和结构上相联系性质和特点,确定划区的具体指标和标志,划出各区域的界线。 4、举例说明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以厄尔尼诺现象最为典型。在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海水每年都会出 现季节性增暖现象,因为这种现象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则被当地渔民称为厄尔尼诺,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现在厄尔尼诺一词已被气象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那些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的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现象。这种现象一般2—7年发生一次,持续时间为半年到一年半。8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发生频数明显增加,强度明显加强,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的事件则是本世纪最强的两次事件。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当厄尔尼诺发生时,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的迅速升高首先直接导致了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洪涝灾害频繁;同时使得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发生严重干旱。它还会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影响到中高纬度地区,甚至给全球气候带来异常。因此,厄尔尼诺还常常引起非洲东南部和巴西东北部的干旱、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北部暖冬以及美国南部冬季暖湿多雨;它与日本及我国东北的夏季低温、日本和我国的降水等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厄尔尼诺常常抑制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热带风暴生成,但使得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加。 自然地理学试题(三) (附参考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8分,每小题4分) 1、冷洋流与暖洋流 根据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可以把洋流分为暖洋流和冷洋流:暖流比流经海区的温度高,寒流比流经海区的温度低。 2、气团与锋 气团是在水平方向上性质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即气层的温度和湿度等主要物理属性变化 较小。气团的规模大,范围可达数百公里直到2000--3000公里,垂直厚度可到达对流层的中上部。 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相接触时存在的比较狭窄的过渡区称为锋。锋两侧气象要素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温度方面,因此往往把锋看成是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区。 3、岩溶峰林与岩溶平原 岩溶峰林是成群或分散的石灰岩山峰,通常是峰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峰林受构造的影响而形态多变。在水平或微倾斜岩层发育的峰林,多成圆柱形或锥形,倾角较大的岩层发育的峰林,常成单斜式。 岩溶平原是由岩溶盆地不断扩大而形成的,地表覆盖一层红土和散立的孤峰残丘。 4、黑钙土 分布于大兴安岭的丘陵山麓及松嫩平原西部的半湿润草原或草甸草原地区;表土黑色,腐殖质层厚约30--40厘米,逐渐向下层过渡,并有腐殖质呈舌状向心土层延伸:心土层浅灰棕或黄棕色,碳酸盐呈斑块或结核状积聚;母质层较厚;质地轻至中壤土。呈微碱性。 5、顶级群落 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在没有外来因素的干扰,通过顺行演替,最后会发展成为与当地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结构稳定的群落,这种演替到最后阶段的群落叫做“演替顶极”或顶极群落。 6、土地 一般认为土地是地理环境(主要是陆地环境)中由相互联系的各自然地理成分所组成,包括人类活动影响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7、地域分异 景观作为一种系统除具有整体性,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具有地域性即地域分异的规律性。它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整个景观在地表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确定的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的现象。 二、填空、选择题(20分,每小题5分) 1、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此时北纬30度的某地的昼长大于夜长,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23.5度。 2、逆断层是指:?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两盘沿着断层走向相对移动的断层。 3、阶地类型主要有: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和基座阶地三种。 4、土壤粘化过程主要在暖湿气候条件下发生,土壤粘化作用明显的土壤是红壤和黄壤。 三、问答题(27分,每小题9分) 1、太平洋中低纬度的洋流有哪些?形成原因是什么? 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首先是棉兰老岛以北赤道流分支的黑潮,包括黑潮和北太平洋流,后者又转为加利福尼亚流最后进入北赤道流。 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由来自南赤道流并南流的东澳大利亚流和沿南美两岸北上的秘鲁流。 2、秦岭对气候有哪些作用、影响? 在大陆上,高大隆起的山地及其延伸方向以及局部地形,对气候的形成与影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地貌可以成为局地气候形成的主导因素. 山地对气流有屏障、抬升作用。冷气团遇山受阻,越山之后不仅势力减弱,且因下沉增温,使一山之隔的两侧气候有明显的差异。 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在不到一个纬度范围内海拔相同的情况下,1月份山南气温比山北高5?以上,7月份差别不大,南坡仅比北坡高1?多,年均温南坡比北坡高3?,无霜期南坡比北坡长60天左右,年降水量南坡比北坡多400毫米左右。 气温、降水因地形和高度而不同。山地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并形成垂直气候带。由于山地本身对水热条件的影响,巨大而延伸的山体,往往成为自然地域分异的因素之一。例如我国一系列东西走向的山地,正是我国境内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秦岭就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3、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有哪些特征? 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垂直带性或高度带性。形成垂直带的基本条件是构造隆起的山体,而其直接原因是热量随高度的迅速降低(每千米下降-6?)。只要山体有足够的高度,自下而上便可形成一系列 的垂直自然带。 垂直带的数量和顺序等结构型式,称为垂直带谱。一个山体或一条山脉可以有多个带谱。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基带。垂直带谱的性质和类型主要取决于带谱所处的纬度地带性和非纬度地带性中的位置,即基带座落的具体地点,以及山体本身的特点,如相对高度与绝对高度、坡向、山脉排列形式及局部地貌条件的变化等。 从低纬至高纬地区,随着基带的更替及其带幅的变小,带谱的性质也随之变化,带谱结构也逐趋简单。垂直带从基带至永久冰雪带的更替,其中热量的变化类似于基带至极地的水平更替,但两者递变的成因和梯度是不同的。垂直带的温度随高度递减不是因太阳光线入射角的变化而导致太阳辐射量和气温的降低,而是因长波辐射的热辐射随高度而迅速加强而导致辐射平衡和气温的下降。垂直带随着高度的增加,因大气厚度、密度及尘埃和水分减少,太阳辐射和光照反而增强。所以高山与高纬地区的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是有所不同的。垂直带的温度梯度变化比纬度水平变化大一百倍左右。在高差几千米之内便可出现从热带至极地的极大变化。 四、现代干旱气候大致分布在哪些地区,试分析他们的成因,为什么在地质时代干旱气候的分布与现代不同,试举我国实例加以说明(25分) 现代干旱气候大致分布在以下地区:(1)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诸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大沙漠、塔尔沙漠、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的沙漠带、西南非洲的卡拉哈利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漠等;(2)纬度10?—30?附近的热带大陆西岸地带,如北美加利福尼亚沿岸、南美秘鲁沿岸、北非沿岸、南非沿岸地带;(3)地处内陆,如中亚、中国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美国内华达、犹他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等; 干旱气候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持续宽广的下沉气流。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纬度上,终年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又当信风带的背风海岸,是热带大陆气团的源地,离赤道低压槽和极锋都很远。最大下沉气流的平均纬度在南北半球的33度附近,降水量极少,像北非的阿斯旺经常是连续多年无雨,偶有降水多属爆发性阵雨。(2)缺乏气压扰动。气压的气旋性扰动,它具有产生降水的必要条件—湿空气的不断复合上升。著名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主要就是由于缺乏这种气压扰动(降水系统)所造成的,尽管空气中的水分并不缺少。热带大陆西岸、冷洋流经过的海滨地带,位于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区,又受冷洋流影响,空气层结稳定,多雾而少雨,多低层云,常出现逆温,少降水天气系统。但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年份,由于赤道暖水流来,空气层结不稳定,有上升气流因此多雨。例如南美秘鲁的卡亚俄常年降水量近30.5mm,但在厄尔尼诺现象中却出现大雨,造成洪涝灾害。(3)缺乏潮湿气流。空气潮湿不一定下雨,但反过来,如果没有潮湿空气,则一定不会下雨。由此可见,潮湿气流可以到达某地区虽不是该地区降水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有些内陆距离水的源地十分遥远、或包含水汽的气流长途跋涉、途径干旱地带,或潮湿气流被巨大的山脉所阻挡等等,均是干旱气候的直接原因。(4)局地下沉气流。这种局地下沉气流一般是由山脉或其它特殊地形所诱发的。通常叫做雨影沙漠的干燥气候带存在于山脉的背风侧,地球上的好几个主要沙漠属于这一类型。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以西、智利北部几乎总是存在着连续不断的下沉气流,它形成了著名的南美洲阿特卡马沙漠。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干旱国家之一,干旱、半干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大部分集中在我国西北地区。不过,以上成因多数还难以解释中国温带干旱气候的形成问题,更不能解释干旱气候何以第四纪中期以来趋于强化。凡此,均说明了亚洲中部干早气候成因的独特性,即青藏高原的热力、动力作用对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形成具有重要作用。(1)高原的屏障作用关,它直接阻挡了西南湿润季风气流的北进,切断了主要的水汽来源。平均而言, 高原北侧的大气湿度不足南侧的1/3。(2)高原为强大的热源和有组织的上升运动区。在高原及邻近地区多年夏季平均的垂直运动场上,夏半年(4—9月)高原上盛行较强的上升运动,而绕高原西、北和东北侧分布着下沉运动带,三个下沉中心大体分别与中亚、西北和华北三片干早及半干早区对应。高原北侧和西侧这种长时间维持的深厚下沉运动,致使这些地方全年出现少云的干燥天气,形成高原外围少雨带。(3)强迫西风气流分支绕流,形成高原北侧全年盛行的高空脊和反气旋性辐散带。既进一步加强了高原北侧的下沉运动,也使气柱中本来就稀少的水汽易辐散掉,难在当地降雨。上述高原对西北干旱背景及年变化的影响,得到Brocoo1i等(1992)有无青藏高原地形的气候模拟试验结果的验证。还得到青藏高原隆升史上,至高原达3000—3500m临界高度(冰冻圈高度)后,亚洲气候环境才发生重大变化的古地质证据的支持。
本文档为【自然地理学——兰大精品课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3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9KB
软件:Word
页数:64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8-04-18
浏览量: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