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

举报
开通vip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lrc文件 [00:00.00]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  [00:00.30]作曲:何占豪  [00:00.50]  [00:01.00](一)呈示部  [00:10.00]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  [00:15.00]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  [00:30.00]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  [01:00.00]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  [01:05.00]  [01:14.30]主部,独奏小提琴从柔和朴素的...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lrc文件 [00:00.00]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  [00:00.30]作曲:何占豪  [00:00.50]  [00:01.00](一)呈示部  [00:10.00]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  [00:15.00]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  [00:30.00]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  [01:00.00]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  [01:05.00]  [01:14.30]主部,独奏小提琴从柔和朴素的A弦开始,  [02:35.00]在明朗的高音区富于韵味地奏出了诗意的爱情主题。  [02:45.00]在音色浑厚的G弦上重复一次后,  [02:55.00]乐曲转入A微调,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  [03:20.00]形成对答(中段)。后乐队全奏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  [03:30.00]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  [03:40.00]在独奏小提琴的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乐曲进入副部。  [03:50.00]这个由越剧过门变化来的主题,  [04:00.00]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包括加花变奏反复),  [04:20.00]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04:40.00]第一插部为副部主题动机的变化发展,  [04:50.00]由木管与独奏小提琴信弦乐与独奏小提琴相互模仿而成。  [04:55.00]  [05:00.00]第二插部更轻松活泼,独奏小提琴用E徵调模仿古筝、  [05:10.00]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  [05:30.00]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力。 [05:50.00]这段音乐以轻松的节奏、跳动的旋律、  [06:00.00]活泼的情绪生动地描绘了梁祝三载同窗、  [06:10.00]共读共玩、追逐嬉戏的情景。  [06:30.00]它与柔和抒情的爱情主题一起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  [07:00.00]梁祝友情与学习生活的两个侧面。  [07:50.00]  [08:00.00]结束部,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来,  [08:20.00]抒情而徐缓(B徵调,2/4拍子)  [08:40.00]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  [09:00.00]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  [09:10.00]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  [09:30.00]“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  [09:40.00]出色地描写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恋恋不舍的画面。  [09:50.00]真是“三载同窗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  [10:00.00]  [10:10.00](二)展开部  [10:12.00]突然,音乐转为低沉阴暗。  [10:30.00]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惊惶不安的小提琴,  [10:50.00]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性的斗争中。  [11:00.00]抗婚 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  [11:20.00]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  [11:40.00]。(F徵调,4/4拍子) 独奏小提琴以戏曲散板的节奏,  [12:00.00]叙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接着乐队以强烈的快板全奏,  [12:20.00]衬托小提琴果断的反抗音调。它成功地刻画了英台  [12:40.00]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其后,上面两种音调形成了  [13:00.00]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不同的调性上不断出现,  [13:10.00]最后达到一个斗争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  [13:15.00]当乐队全奏的时候,似乎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13:30.00]但现实给予的回答却是由铜管代表的强在封建势力的重压。  [13:50.00]  [13:55.00]楼台会 B徵调、4/4拍子,缠绵悱恻的音调,  [14:25.00]如泣如诉;小提琴与大得琴的对答,  [14:55.00]时分时合,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  [15:25.00]表现得淋漓尽致。  [15:55.00]  [16:10.00]哭灵控诉 音乐急转直下,弦乐的快速的切分节奏,  [16:15.00]激昂而果断,独奏的散板与乐队齐奏的快板交替出现。  [16:30.00]这里加了板鼓,变化运用了京剧倒板与越剧嚣板(紧拉慢唱)  [17:00.00]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  [17:15.00]的血泪控诉的情景。这里,小提琴叭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  [17:30.00]和声、配器及整个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  [18:00.00]将英台形象与悲伤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  [18:15.00]她时刻呼天嚎地,悲痛欲绝,时而低回婉转,  [18:30.00]泣不成声.当乐曲发展到改变节拍(由二拍子变为三拍子)时,  [19:00.00]英台以年轻的生命,向苍天作了最了最后的控诉.  [19:30.00]接着锣鼓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20:30.00]  [20:40.00](三)再现部 化蝶 长笛以美妙的华彩旋律,  [20:50.00]结合竖琴的级进滑奏,把人们带到了神仙的境界。  [22:10.00]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上,  [22:50.00]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先后加弱音器  [23:10.00]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难忘的爱情主题。  [23:50.00]然后,色彩性的钢片琴在高音区轻柔  [24:10.00]地演奏五声音阶的起伏的音型,并多次移调,  [24:50.00]仿佛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25:05.00]彩虹万里百花开  [25:10.00]花间彩蝶成双对  [25:15.00]千年万代分不开  [25:20.00]梁山伯与祝英台 4楼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1、作品产生的年代与作者简介 我国最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创作于1959年。作者是何占豪和陈刚。何占豪熟悉小提琴和越剧音乐,陈刚则较全面地掌握各种作曲技法。在创作《梁祝》时,他们都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陈刚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 为了探索我国交响乐民族化、群众化的道路,两位作者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破除迷信,勇于实践,选用了我国广大群众所熟悉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爱情故事为题材,以越剧唱腔为音乐素材,采用了协奏曲这种外来体裁,吸取了我国戏曲音乐中丰富的表现手法。迷人的旋律、生动的音乐形象、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地方特色,使这部作品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中,被广大群众深情地称为“我们自己的交响音乐”,在音乐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三十年来,它飘洋过海,飞往世界各地,先后在苏、美、英、法等国演出,得到了世界乐坛的高度赞赏,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在香港,它连续四次荣获金唱片奖与白金唱片奖;在国外,这首乐曲被 称作“蝴蝶的爱情”而广泛传颂,受到不同肤色人民的欢迎。 2、作品内容及结构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属于标题音乐。它是一部单乐章的协奏曲,其结构为奏鸣曲式。作者挑选了梁祝故事中的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写入乐曲中的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 乐曲表现了梁祝这对青年男女对封建礼教的强烈反抗精神,歌颂了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分段解说 引子 乐曲开始是引子。在弦乐轻柔的颤音背景上,长笛吹出了明朗、优美的华彩乐句。接着,由双簧管奏出了抒情、婉转的引子主题: 05 32│1 - 02 76│5 - 07 67│56 43 2343 53│2352 3432 1 5│72 63 5 61│5 -‖ 简短的引子音乐,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春光明媚,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草桥亭畔,好一派秀丽的江南春色! 呈示部 结拜: 主部 在轻淡的竖琴伴奏下,独奏小提琴奏出了主部爱情主题,它纯朴、甜蜜而深沉: 3 56 12 615│51 6535 2 -│223 76 56 12│31 6561 5 -│35 72 6155│353 5672 656│12 53 232 165│3 1 6165 3561│5 -│ 这个旋律取材于越剧唱腔,它先由小提琴在明朗的高音区呈示出来,然后又低八度重复一遍,表现了梁山伯、祝英台真挚、甜美的爱情。接着,大提琴奏出的旋律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这里运用了复调写法。这段音乐感情深挚婉转,为我们展现了梁祝草桥亭畔深情结拜的动人情景。对答以后,乐队的合奏再现了爱情主题,充分展示了梁祝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信念。主部到这里结束。 接下来乐队暂停演奏,由独奏小提琴奏出技巧高超、节奏自由的华彩乐段。它是主部到副部的过渡段音乐。华彩乐段的末尾引出了活泼、明快的小快板,这是副部。 副部 副部主题是根据越剧中的过场音乐变化而来的: 43 23│5 6│13 216│5 6│16 12│32 35│2321 65│1 6│16 12│32 35│6156 76│5 -│ 这段欢跳、轻盈的小快板与温柔、深情的爱情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是独奏小提琴与乐队交替出现。这段音乐时而明朗欢快,时而温柔幸福,时而热情奔放,使我们自然联想到梁祝三载同窗、朝夕相处的各种生活画面:他们或是欢歌笑语,或是促膝长谈,或是追逐嬉戏,或是脉脉含情。这段音乐再一次从不同角度充分体现了梁祝之间纯真无间的学习生活和逐渐萌生的真挚爱情这两个生活侧面。 结束部 音乐转入慢板,独奏小提琴奏出了由主部爱情主题变化而来的似断似续的音乐,它表现了祝英台羞怯、有口难言的内心感情。接着,由小提琴、大提琴奏出缠绵而深情的对答旋律,它将梁祝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难舍难分的情景惟妙惟肖、细腻亲切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诗情画意,引人遐想。 5楼 展开部 抗婚 突然,定音鼓的隆隆声骤起,它低沉、阴森,大云锣两次出现,暗示了不祥的预兆。乐队奏出刻板、重复的音调,把我们带到了一场悲剧性的抗争中,由铜管奏出了阴沉、可怕的、代表了封建势力的凶暴、残忍的主题,它象洪水猛兽般向人们逼来: 1 7 0 61│5 5 0 0│1 7 0 61│2 2 0 0│5 3 23 56│3 3 0 0│5 3 23 56│1 1 0 3│2 2 - 7│23 27 62 76│5 5 0 0│ 接着,运用戏曲中的散板节奏,由独奏小提琴奏出了祝英台惊惶不安和悲痛欲绝的音调,并通过几个强有力的和弦,表现了祝英台对封建礼教誓死不从、挺身反抗的英勇精神。接下来,祝英台的抗婚音调与残暴的封建势力音调交替出现,形成了矛盾的焦点,最后推展为英台惨烈抗婚的悲愤场面。紧接着这激扬、卓烈的抗争旋律之后,全乐队奏出一个较明朗的音调,这个音调取材于前面结束部中十八相送的旋律,它代表了善良的人们幻想的希望之光,形成了全曲的第一个高潮。可幻想瞬间消失,刻板的音调再次出现,它预示封建统治重如磐石,善良人们的美好希望难以实现。 音乐转入慢板,独奏小提琴奏出委婉的曲调如泣如诉,揪人心肺,与大提琴再次出现对答,描写了梁祝楼台相会互诉衷肠、沉痛哀怨的情景。 板鼓突然闯入,声声的敲击声,造成了紧张气氛。梁山伯辞世的噩耗传来了!祝英台悲痛欲绝,神情恍惚,向梁山伯坟前踉踉跄跄奔去。这里借用了京剧中的“倒板”和越剧中的“嚣张”(紧拉慢唱)的手法,将越剧中哭腔音调揉入旋律中。音乐时而激昂,果断,时而低回,幽咽,把祝英台面向苍天对封建势力的罪恶进行愤怒控诉和泣不成声、悲痛欲绝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祝英台指天踏地发出最后一声呼喊时,锣鼓管弦齐鸣,英台纵身投入坟中,乐队用ff的力度演奏,全曲达到了最高潮。 再现部 化蝶 音乐又重新出现安详、宁静的气氛,长笛再次奏出引子部分的华彩乐句,竖琴一连串明亮清脆的刮音把我们带入了仙境。这时,小提琴加上了弱音器,抒情而缓慢地再次奏出爱情主题,更增添了朦胧的仙境色彩。这里,作者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展示了人民的善良理想,仿佛严冬已经过去,明媚的春天又来到了人间,一对彩蝶相依为伴,在万花丛中翩翩起舞,他们时而翻飞、时而憩息,十分逍遥自在。这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化身,他们生前不能结为夫妇,死后也要比翼双飞。 最后,全乐队齐奏爱情主题,它又似汪汪洪流倾泻而出,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梁祝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 2006-11-3 10:42 6楼 [文学]跳跃的音符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事物,无论它是以何种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其意境和美的感觉都是相通的,比如:文字是以纸张或网络为载体,作者用神奇的方块汉字描述了自己的感悟和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舞蹈是以肢体的语言,配以欢快或忧伤的乐曲,舞者将自己的情感和感触展现出来,给观众以动态的美的享受。而音乐的语言,则是通过跳跃的音符,跌宕起伏的旋律,或欢快,或忧伤,或激昂,或悲壮!我认为,一部好的音乐作品,有着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它可以吹响战斗的号角,也可以唤回迷失的灵魂;它可以是气势恢弘的交响乐,也可以是温柔缠绵的小夜曲;它可以是一首温婉的小诗,也可以是一首犀利的檄文。它可以波动心弦,也可以撼动心潮。……    而在我所听过的乐曲当中,我认为只有《梁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具备上述的任何一种特质。是的,它既是一曲缠绵哀婉的爱情颂歌,又是一部慷慨悲壮的爱情悲剧。    不知多少次夜深人静时,用心聆听这首《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总会被它那优美的曲调打动,心儿不知不觉中总会随着音符的跳跃而颤动不已,总会沉浸陶醉在那美妙的天籁之音里……这首《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取材于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用奏鸣曲式完成,乐曲的开头用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小提琴一遍又一遍地奏响爱情的主题旋律,缠绵悱恻,优美动人的旋律,仿佛是在诉说着那段心心相印,耳鬓厮磨,剪影共读整三载的同窗生活……    接下来一段欢快活泼的大小提琴协奏描绘了两人追逐嬉闹的情景,纯洁的友谊在祝英台的心中慢慢幻化为纯真的爱情,祝英台暗暗倾慕才气俱佳的梁山伯,无奈自己女扮男装,难以启齿倾诉衷肠,只有草堂结拜为异性兄弟。祝英台倾心相许,情深意长。梁山伯心无猜忌,坦坦荡荡。    学业完成了,祝英台要返回故里,十八相送,英台欲言又止,山伯难分难舍,过了一山又山,英台借水里鸳鸯,借观音大士,借山中樵夫,如此种种都未能点化憨厚老实的梁山伯,只有把他比做那只呆头鹅,乐曲中小提琴悠扬缠绵的独奏将英台那种似嗔非嗔,又爱又怨的娇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慢慢的,一声低沉严厉的声音传来,这是以祝父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怒吼声,一声急过一声,一声强过一声,暴风骤雨一般劈天盖地的席卷而来。在这里用铜管这种乐器来代表那股恶势力的粗暴和无情,小提琴奏出的曲调显现出祝英台哀怜悲愤的反抗,但是,很快就被那阵凶猛的铜管声淹没了,紧接着,小提琴转为低音,急促而又坚定,表现出祝英台誓死拒婚的场面。两种声音交相奏出最强烈的音符。锣鼓齐鸣,刺耳的声音惊心动魄。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场激烈而又严酷的场景,矛盾冲突在此时达到了高潮……    冲突的高潮落下帷幕后,楼台相会,大提琴一声声,缓慢低沉,幽怨哀绝,小提琴一声声,如泣如诉,高亢凄厉,仿佛是祝英台在向梁山伯诉说离情别恨,诉说绵绵不绝的情意。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望,欲哭无泪的愤懑,在此时,全都用音乐的语言展现了出来,终于,梁山伯在楼台会之后,忧愤交加之下,溘然长逝……    接下来,乐曲直转急下,作者采用了越剧中嚣板的手法,奏响了祝英台对父亲的不满,发出对风霜血剑严相逼的封建势力的血泪控诉。此时,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哭的昏天黑地,哭的柔肠寸断,碎奏、断奏哀痛欲绝的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突然,天空中电闪雷鸣,大概是她的哭声感动了上天,才会让山伯的坟墓裂开了一个口子,渐渐的,英台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在悲愤低音锣声中,她纵身投入那突然爆开的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又一个高潮……    他们坚贞不渝最终以悲剧性的结局结束了,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坟墓中飞出一对行影相随,不弃不离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自由飞翔。作品的再现部正是在轻盈飘逸的弦乐的衬托下,再现爱情的主题,在最后这段中,没有悲痛,没有忧伤,只有优美欢快的那只“化蝶”乐曲,仿佛在给我们讲述着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传说,“……楼台一别恨如海,泪然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千古传诵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 2006-11-3 10:43 7楼 《梁祝》协奏曲赏析指南  [ 2005-9-8 15:31:00 | By: 艺术家 ]    作者 :颜飙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梁祝》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按照剧情构思布局,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用奏鸣曲式写成,结构如下图:     乐曲一开始几声拨弦声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华彩旋律,好像在云端的感觉,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有如从天上俯瞰人间,拨开云层,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接着双簧管以柔和的音色奏出抒情的主题。整个引子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下,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接下来,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绎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这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谓煞费苦心。创作者之一的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独奏小提琴从柔和朴素的A弦开始,在明朗的高音区富于韵味地奏出了诗意的爱情主题。在音色浑厚的G弦上重复一次后,乐曲转入A微调,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中段)。后乐队全奏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 在独奏小提琴的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乐曲进入副部。这个由越剧过门变化来的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包括加花变奏反复)。这个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旋律轻松活泼。独奏小提琴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 相聚虽好总有分别,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快乐情绪之后就是离情依依十八相送。抒情而徐缓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有如迈不开的步履,却终究不得不离去的感情。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 将主题变奏缓缓奏出,大小提琴二重奏,紧密结合难分难舍。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而这部分最后由弦乐第一次奏出哭调主题,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祥的事情就要发生,预言悲剧结局,这构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爱」 突然,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以及惊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的斗争中。音乐进入展开部,这段旋律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原剧中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音乐中铜管乐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紧接着独奏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奏出反抗主题。它们在不同的调性上不断出现,最后达到一个斗争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而达到了矛盾冲突的高潮。 · 2006-11-3 10:50 8楼 此刻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开始“一问一答”。这段旋律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时分时合,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转入“哭灵投坟”的段落,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因过度悲伤绝望不久病逝,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在这段旋律中,弦乐的快速的切分节奏,激昂而果断,独奏的散板与乐队齐奏的快板交替出现。这里加了板鼓,变化运用了京剧倒板与越剧嚣板(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这里,小提琴汲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和声、配器及整个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将英台形象与悲伤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祝英台在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以凄厉声调哭出:梁兄呀!碎奏、断奏哀痛欲绝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她时刻呼天嚎地,悲痛欲绝,时而低回婉转,泣不成声。渐渐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当乐曲发展到改变节拍(由二拍子变为三拍子)时,英台以年轻的生命,向苍天作了最了最后的控诉。接着锣鼓齐鸣,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 最后是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长笛以美妙的华彩旋律,结合竖琴的级进滑奏,把人们带到了神仙的境界。再现了传说中“化蝶”的场景——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上,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先后加弱音器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难忘的爱情主题。然后,色彩性的钢片琴在高音区轻柔地演奏五声音阶的起伏的音型,并多次移调,仿佛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彩虹万里百花开 花间彩蝶成双对 千年万代分不开 梁山伯与祝英台 创作特色 《梁祝》的音乐形象是最典型的从越剧中吸取的。《梁祝》最为经典的便是《梁祝》的主题旋律,这是《梁祝》得以流传且深入人心,并能打动异国观众的关键之所在。而这经典的主题旋律音乐,便是来自于越剧的神韵。真的很佩服曲作家居然能从如此众多的越剧《梁祝》音乐素材中提取出如此精华的音乐形象,她亲切、柔美,极富江南越乡神韵,且清新脱俗,独立于纯越剧音乐之上而又紧紧相连,堪称完美! 其次,《梁祝》的音乐叙事手法,也是极好的借鉴了越剧的叙事手法。《梁祝》几乎完全用音乐旋律,将梁祝所有的故事一一展现。聆听《梁祝》,就像在看一部电影,或在听一个故事,这就要归功于戏剧化的音乐叙事手法。草桥结拜、十八相送、抗婚、楼台会……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曲作家都用旋律表现出来,且用叙事的手法将她们串联起来,这一幕一幕的音乐形象,向人们娓娓道来一个凄美的故事,使整部音乐作品一气和成、生动完整、极富感染力。 对音乐的处理,梁祝也是借鉴了越剧和一些民乐的技巧。 · 2006-11-3 10:50 9楼 中国音乐经典《梁祝》 赏析 [size=4]《梁祝》内容简介  <<梁祝>>创作于1959年.乐曲内容来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四世纪中叶,在我国南方的祝家村祝家庄,聪明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在那里,她与善良,纯朴而贫寒的青年书生梁山伯同窗三载建立了深挚的友情.当两人分别时,祝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吐露内心蕴藏已久的爱情,诚笃的梁山伯却没有领悟.一年后,梁得知祝是个女子,便立即向祝求婚.可是祝已被许配给一个豪门子弟--马太守之子马文才.由于得到不自由婚姻,梁不久即悲愤死去.祝英台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来到梁的坟墓前,向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梁的坟墓突然裂开,祝毅然投入墓中.遂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飞舞,形影不离。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全曲大概二十八分钟,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学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从十一分钟开始进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楼台会,最后哭灵。第二段和第一段长度差不多,也是十一分钟。最后一段则是化蝶,可说是整曲再现。   曲子开始几声拨弦声接著长笛,好像在云端的感觉,以此来揭开序幕,有如从天上俯瞰人间,拨开云层,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题,二长二短加上一个结束句,绵绵长长,幽幽远远,彷佛祝英台在身旁说著昔日的故事。然后在低音重复一次主题,回到人间落了实。   管弦乐总奏主题,景象全明白了。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现了,两人情意绵绵,大小提琴和鸣奏著主题,渐渐的小提琴主导旋律并引进管弦乐再强调一次。等乐音渐歇,木管接续旋律慢慢落下。小提琴独奏深情舒缓带点内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对将来疑虑不安,但还是坚定相信自己。勇敢去爱吧!情绪轻快,笛声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风光明媚三月天两人春游。小提琴展现技巧,风华绝代。   相聚虽好总有分别,快乐情绪之后就是离情依依十八相送。将主题变奏缓缓奏出,有如迈不开的步履,却终究不得不离去。大小提琴二重奏,紧密结合难分难舍。在这段末尾由弦乐第一次奏出哭调主题,预言悲剧结局,这构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爱」。   第二段发展部里面有三小段: 强、弱、强,也就是快、慢、快。开始如大浪涌来的管弦乐声代表祝父的反对,连续几个小节下行乐句,好像在说:不可以!不可以!小提琴则猛烈与之抗衡,两者冲突渐渐上升,最后全体合奏梁祝主题表示恋情曝光,一波波涌来浪潮终将这主题给淹没。   楼台会小提琴委婉的诉说情意,大提琴拨奏聆听。轮到大提琴倾诉爱意,小提琴一旁随和。突然,音乐急转而下,运用越剧中嚣板的「紧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过度悲伤绝望而病逝。   祝英台在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以凄厉声调哭出:梁兄呀!碎奏、断奏哀痛欲绝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渐渐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   乐曲的最终部份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体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 2006-11-3 10:51 10楼 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梁祝赏析- -   -- 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梁祝赏析 知道梁祝故事的人,听过梁祝音乐的人,都永远会为这种千古传咏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撼动,爱情就是这样,它是两情相悦两厢倾慕两性向往生死相随之最完美体现。而更让人永世不忘的就是那感人心魄的绝唱。梁祝的化身,就是那翩翩起舞紧密相随的蝴蝶,在云南民间传说中是指美凤蝶。从它诞生以来,就一直成为世人的爱情楷模和民族伟大情操的典范,它深刻蕴育着民族精神和忠贞理想,中国人民深深喜爱梁祝,世界人民也同样是喜爱梁祝!人民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来表达这种情愫,在其中赋予着高尚的精神寄托..... · 2006-11-3 10:51 11楼 一、梁祝十奏 http://www.liangzhu.org/video/lz01.wma ;梁祝 钢琴独奏  http://www.liangzhu.org/video/lz02.wma ;梁祝 双电子琴独奏  http://www.liangzhu.org/video/lz03.wma ;梁祝 二胡独奏  http://www.liangzhu.org/video/lz04.wma ;梁祝 古筝独奏  http://www.liangzhu.org/video/lz05.wma ;梁祝 排笛独奏  http://www.liangzhu.org/video/lz06.wma ;梁祝 小提琴独奏  http://www.liangzhu.org/video/lz07.wma ;梁祝 吉他独奏  http://www.liangzhu.org/video/lz08.wma ;梁祝 手风琴独奏  http://www.liangzhu.org/video/lz09.wma ;梁祝 萨克斯独奏  http://www.liangzhu.org/video/lz10.wma ;梁祝 扬琴独奏 二、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下载http://www.liangzhu.org/video/mp.mp3 · 2006-11-3 10:51 · 回复 梁祝欣赏解释 红妆女孩 2008-4-21 0:19:45 彩虹万里百花开 花间彩蝶成双对 千年万代分不开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 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 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又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 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奉化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 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在朝廷做宰相的上虞名人谢安听说这一奇事,就奏请皇帝,敕封为\"义妇冢\"。 不管是越剧还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被西方称作“The Romanced Butrate\"(蝴蝶的爱情》,一部中国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倍受喜爱和赞美。1959年5月27日下午3时,当18岁的俞丽拿站在上海兰心大戏院的舞台上,和乐队一起奏响这具有创世纪意义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全场掌声雷动,这部长达26分钟的协奏曲,又光荣地重复了一遍。中华民族的乐坛上,“彩蝶”就此起飞! 在中国,《梁祝》家喻户晓,谁没听过这样美丽的旋律?谁又会错过这样浪漫的体验?可你曾知道,协奏曲梁祝的的两位创作者--何占豪与陈钢,在完成这部名作时,年龄分别才26岁与24岁,那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上海音乐学院庆祝建国10周年的校刊上,何占豪、陈钢合写的《“ 梁祝”的诞生》一文,提到孟波“是我们最敬爱的导师”,“刘品同志常和我们一起务虚,和我们共忧乐,不断给我们鼓励”。孟波则认为:“没有丁善德,就没有《梁祝》。”孟波和刘品,分别是当时的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和管弦系党支部书记。丁善德是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他们是《梁祝》创作的主要组织者。用今天现代艺术生产的术语来说,孟波是这部作品的“总策划”。 这部作品是以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里的部分唱腔为音乐素材写成的,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独奏小提琴部分模仿了中国二胡、古筝、以及琵琶的手法。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学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从十一分钟开始进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楼台会,最后哭灵。第二段和第一段长度差不多,也是十一分钟。最后一段则是化蝶,可说是整曲再现。 请看有关乐曲的详细介绍(转自SoGua ): -------------------------------------------------------------------- 呈示部:相爱 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 主部,独奏小提琴从柔和朴素的A弦开始,在明朗的高音区富于韵味地奏出了诗意的爱情主题。 在音色浑厚的G弦上重复一次后,乐曲转入A微调,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中段)。后乐队全奏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 在独奏小提琴的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乐曲进入副部。这个由越剧过门变化来的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包括加花变奏反复),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一插部为副部主题动机的变化发展,由木管与独奏小提琴信弦乐与独奏小提琴相互模仿而成。 第二插部更轻松活泼,独奏小提琴用E徵调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 这段音乐以轻松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活泼的情绪生动地描绘了梁祝三载同窗。共读共玩、追逐嬉戏的情景。它与柔和抒情的爱情主题一起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梁祝友情与学习生活的两个侧面。 结束部,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来,抒情而徐缓(B徵调,2/4拍子) 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出色地描写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恋恋不舍的画面。真是“三载同窗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 发展部:抗婚 突然,音乐转为低沉阴暗。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惊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性的斗争中。 抗婚 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F徵调,4/4拍子) 独奏小提琴以戏曲散板的节奏,叙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接着乐队以强烈的快板全奏,衬托小提琴果断的反抗音调。它成功地刻画了英台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其后,上面两种音调形成了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不同的调性上不断出现,最后达到一个斗争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当乐队全奏的时候,似乎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现实给予的回答却是由铜管代表的强在封建势力的重压。 楼台会 B徵调、4/4拍子,缠绵悱恻的音调,如泣如诉;小提琴与大得琴的对答,时分时合,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哭灵控诉 音乐急转直下,弦乐的快速的切分节奏,激昂而果断,独奏的散板与乐队齐奏的快板交替出现。这里加了板鼓,变化运用了京剧倒板与越剧嚣板(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这里,小提琴叭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和声、配器及整个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将英台形象与悲伤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她时刻呼天嚎地,悲痛欲绝,时而低回婉转,泣不成声.当乐曲发展到改变节拍(由二拍子变为三拍子)时,英台以年轻的生命,向苍天作了最了最后的控诉.接着锣鼓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再现部:化蝶 长笛以美妙的华彩旋律,结合竖琴的级进滑奏,把人们带到了神仙的境界。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上,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先后加弱音器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难忘的爱情主题。然后,色彩性的钢片琴在高音区轻柔地演奏五声音阶的起伏的音型,并多次移调,仿佛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梁祝》音乐欣赏中的几点策略 [日期:2009-03-02] 来源:官林幼儿园  作者:吴彩敏 [字体:大 中 小] 音乐欣赏是人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进行感受、鉴赏、品评、理解的一种审美活动。幼儿的音乐欣赏不同于成人,需要生活化的环境、故事化的方式,形象化的表现手段,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培养其音乐欣赏能力并加以深化。因此,就必须建构一套适合幼儿又能发挥其主体性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以促进其音乐能力的发展。知道《梁祝》故事的人,听过《梁祝》音乐的人,都永远会为这种千古传咏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撼动,爱情就是这样,它是两情相悦两厢倾慕两性向往生死相随之最完美体现。而更让人永世不忘的就是那感人心魄的绝唱。梁祝的化身,就是那翩翩起舞紧密相随的蝴蝶,在我们的幼儿园的艺术教材上的《蝴蝶找花》就来自于这个选段。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在欣赏中感受那美丽动人的故事呢?我大胆的尝试了好多教学方法,也融入了现代的网络的手段。开始对大班幼儿进行音乐欣赏的教学尝试,(这是我园的薄落环节)在家长的支持下,经过实践收到较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认真选择收集相关材料,课前的铺垫让幼儿正确理解乐曲来源于有依据的故事。 首先我选了网上流行的,有刘若英等明星配音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动漫。孩子的兴趣非常浓厚,反复看孩子的兴趣是越看越浓,因为看的次数多的就慢慢的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了,故事的结局背景音乐《化蝶》,也就是我们教学中所要欣赏的乐曲。 其次我们通过家长收集相关的资料,在收集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外国人也喜欢这曲子,是世界有名的曲子,曲子表现的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个人从认识到成为好朋友最后分离到化蝶…… 在班上我注意创设一种美好的音乐的氛围,使幼儿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乐曲的洗礼。这种氛围是多方面的,比如午餐时、午睡前、大量的活动后,让孩子在这优悦的曲子中休息一下,幼儿身心起到一种熏陶、浸染的作用。 二、采用多种灵活有趣的引入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 有了前面的课前铺垫,这音乐欣赏课就得心应手了。 A、采用5分钟动漫(已经进行片段删选)的引入法,幼儿从听视觉入手感 受音乐作品。 讨论:1、在动漫中看到了谁? 孩子们都能大胆的回答,看到山伯和祝英台、马文才……2、他们在干嘛?孩子有的说看书,有的说练剑,还有的说在一起做游戏……中间音乐响起发生了什事?孩子门的回答都很精彩,有一孩子说梁山伯死了,很难过,我妈妈说他想祝英台才死的,(这个时候我感觉课前的材料收集是多么的重要,孩子们会有很多收获的啊!)我随即又提出最后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个人怎么了?两个孩子发生了争论,其一孩子说:他们最后都死了,是被马文才害死的。另一孩子说:谁说死了,他们没有死,是化成蝴蝶了,妈妈说他们这样可以在一起,一直不分开。看来孩子门都清楚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我都肯定了他们的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并让这两位孩子用动作来表现一下蝴蝶飞舞的样子,赢得了全体小朋友的掌声。紧接着让全体小朋友用各种不同的动作来表现美丽的蝴蝶。 B、巧用情景引入法,结合音乐的起伏变化,让幼儿在欣赏中自然地感知、理解音乐。 “看到小朋友舞的这么开心,老师好心动啊!看看老师怎么表演的吧。”引导孩子在乐曲中看老师的动作……有我(祝英台)和另一位老师(梁山伯)配合表演,音乐开始两个人面对面走近——相识(手拉手做转圈,做弹琴、看书、练剑、赏花等动作)——相亲相爱(这里是我们的理解的重点,也是当时令我们头痛的,孩子们小,很难理解什么是爱情,最后通过同僚的讨论,让孩子懂得相亲相爱就可以了),最后两个人痛苦的分开,祝英台难过的哭泣,梁山伯难过的到下——生死分离,音乐再次优悦是两个人穿上蝴蝶的翅膀——化蝶。整个表演孩子都看的很认真,我感到我们老师的表演让孩子感受到了美。(这时候我感觉上课时老师的肢体语言是多么的重要,从中能让孩子理解的更多。)通过这现场的欣赏讨论:两个老师分别表演的是谁,老师在舞动的曲子是什么名字,(前面孩子只是感受音乐,并不知道乐曲的名)通过老师的表达知道《化碟》是曲名,最后让孩子说说在表演中所有动作代表的意思,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理解相识—相亲相爱—生死分离—化碟,让孩子模仿这一系列的动作, 在模仿中感受音乐中的故事。 C、借助动作引入法,通过集体表演,让幼儿在参与中适时地进入音乐的表现和作品的创作意境。 让我们在乐曲中一起来感受一下梁山伯和祝英台化为蝴蝶的幸福,集体分为两队,女小朋友跟我是一队(祝英台),男小朋友跟另一个老师是一队(梁山伯),两队相对,此时孩子门已经能把自己的角色分的很清,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第一遍的表演,老师点评,在音乐响起是代表分离,表现要难过,,表扬有表情变化的小朋友,以及表现蝴蝶优美的小朋友。 引导幼儿再次集体表演,也是尾声一次要求听音乐的变化,不段的变化动作,在前面优美的音乐大家要表现的开心一点,找到好朋友了,音乐突然响起,我们要怎么样,最后化蝶要幸福哦,你的蝴蝶动作可要漂亮,要和其他人不一样哦,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好多蝴蝶服饰,让我门一起舞起来。音乐再次响起,孩子表现好投入,一只只漂亮的蝴蝶在音乐声中飞舞着,飞出教室、飞到蝴蝶想去的地方…… 整个活动是通过一系列的可听、可见、可感、可想,达到教学目标的.也遇到了一些实际的困难和不足: 1、幼儿的年龄小,各种能力有限,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教学起来有一定的局限性。 2、我对音乐的作品的挖掘和研究的力度还不够大,领略不够深。 3、部分家长对音乐的认识不多,在收集方面也有困难,需要多做宣传指导。 今后还要继续教育思想,树立更新教育观念,努力音乐欣赏教学的规律。 梁祝音乐欣赏 2007-05-30 08:40 这部作品应用了奏鸣曲式的创作方法. (一)、呈示部 1 、     引子:明确: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2.主部: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接下来大提琴以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最后由全体乐队再次奏出爱情主题,表示出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 3.连接部与副部:连接部是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曲调,它是由越剧过门发展变化而来的,是一段节奏自由的华彩。 明确: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跳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荡,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 4.结束部: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二)、展开部:这部分描写了“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这三个情节,在欣赏时老师做相应的提示: 1.“抗婚”: 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陈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乐队强烈的快板,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这两个主题逐渐激化,形成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虽然乐队全奏,曾给人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以铜管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给予了重大压力。 2.“楼台会”: 又是一个慢板,大、小提琴的对答,缠绵凄苦,如泣如诉的音调,把梁祝相会楼台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3.“哭灵、控诉、投坟”: 小提琴的散板独奏与乐队的快板齐奏交替出现,变化运用了京剧导板与越剧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最后锣钹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三)、再现部 这部分主要描述了“化蝶”。长笛吹奏出柔美的华彩旋律,与竖琴的滑奏相互映衬,把人们引向神话般的仙境。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展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封建势力压迫下死去后,化做一双蝴蝶在花丛中欢乐自由地飞舞。 五、结语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依照剧情的发展,精心构思布局,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摘要: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以民间传说为题材,以越剧里的部分曲调为素材写成的一首单乐章乐曲标题协奏曲。这首乐曲是何占豪、陈钢1959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创作的,以西洋乐小提琴协奏曲演绎这一民族化乐曲,堪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完美结合的典范作品之一。这个故事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情节----相爱、抗婚、化蝶乐曲采用奏鸣曲式的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者成功地结合在一起,整个乐曲分三个部分----“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 在呈示部中,引子以低沉的定音鼓声开始,似乎预示着一个悲剧故事的演绎。乐曲开始,在轻柔的弦乐震音背景上,传来明亮而秀丽的笛声,接着双簧管奏出了优美的旋律,呈现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画面,在竖琴淡淡的音色的伴奏下,独奏小提琴奏出淳朴而优美的爱情主题。主部是脍炙人口的爱情主题,独奏小提琴在明朗的高音区奏出了极富韵味、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旋律。接着是委婉含蓄的小提琴、大提琴的应答是梁祝“谭桥结群”的写照,表现了两人草桥结拜的动人情景。由乐队全奏的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和情深似海的爱慕之心。他们的爱情理想经历过弦乐队重复爱情主题音乐、得到完美的体现。这个主题,它美丽动人,表现了梁山伯、祝英台真挚、纯朴的爱情。在独奏小提琴的一段自由华彩演奏之后,引出了明亮、活泼的第二主题。独奏小提琴奏出一段自由的华彩乐段后,音乐进入副部。副部由一个从越剧变化而来的欢快活泼的副部主题和两个插部组成回旋曲式,其音乐风格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由独奏小提琴与乐队交替演奏,描写梁祝三载同窗,共嬉同玩的幸福情景。独奏小提琴奏第一插部是前一主题的发展,分别由木管与弦乐以及小提琴与弦乐相互模仿而成。第二插部独奏小提琴模仿古筝等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轻快的节奏,跳动的旋律、喜悦的情绪生动地描绘出梁祝学习生活的情景。最后,乐队将副部主题再次重复一遍,音乐进入结束部。结尾转入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来对比性较大的徐缓而抒情的慢板。小提琴断断续续的音调,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将祝英台干言万语、有口难开、欲言又止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接着,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生动地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柔情和动人场面。作者以惋惜的心情,用凄凉的如泣如诉的曲调,深切的描述了两人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在展开部中,音乐突然转为低
本文档为【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赏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6246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9KB
软件:Word
页数:1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2-11-01
浏览量: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