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2河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真题

2012河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真题

举报
开通vip

2012河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真题2012河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真题   2006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2年下半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安排:http://www.hteacher.net/jiaoshi/20120726/32162.html 2012年河北教师资格证考试网络点睛冲刺课程:http://jixxzx.hteacher.net/class/hebei.php...

2012河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真题
2012河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 真题 北京中考数学真题pdf四级真题及答案下载历年四级真题下载证券交易真题下载资料分析真题下载   2006年教师资格(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教育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2年下半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安排:http://www.hteacher.net/jiaoshi/20120726/32162.html 2012年河北教师资格证考试网络点睛冲刺课程:http://jixxzx.hteacher.net/class/hebei.php 2012河北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219671873   1.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群体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别活动 D.社会活动   2.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位教学开始时,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是( )   A.形成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3.“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说明教育是( )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C.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4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5.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在( )   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   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   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6.构成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是( )   A.认知、情感、意志、品德 B.认知、情感、意志、行为   C.能力、认知、情感 D.认知、情感、意志   7.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 )   A.一种认识活动 B.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的教学思想 D.智育活动   8.小学生的思维处于( )   A.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的阶段   B.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具体思维阶段   9.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了解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10.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独立教育学诞生的标志是( )   A.《民主主义与教育》B.《普通教育学 C.《教育漫话》 D.《爱弥儿》   11.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师素质现代化   12.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   A. 教师 学生 教材 B .教师 学生 教学内容   C.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 D.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环境   13.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 )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14.下列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来设置课程   B. 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 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来组织课程   D. 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15.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了哪条原则( )   A.正面教育原则 B. 集体教育原则   C. 知行统一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16.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7.壬戌学制中学阶段采取( )   A. 三三分段 B. 4年一贯制 C. 5年一贯制 D.6年一贯制   18.以下关于“个性教育”涵义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   A. 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个体内在的、独特的天赋潜能   B. 其手段是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   C. 它鼓励学生处处特立独行,处处标新立异   D. 它以对学生基本自由的尊重为前提   19.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   A. 间接地获得知识 B. 获得间接经验   C. 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D. 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20.以下不属于班级组织管理工作的是( )   A. 指导学生成立自治组织 B. 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C .班级小干部的岗位转换 D. 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制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难度。   2..德育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   3.教科书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两种,通常采用的方式有__________式和__________式。   4.教育目的的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教科书。   6.班风以 __________ 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作用。   7.教育合力是指以学教育为主体,以_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   8.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   9.__________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0.班级组织结构中有正式群体和 __________ 群体。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2.简述教师职业的专业能力。   3.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4.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5.为何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2.试述当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006年小学教育学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C 3.D 4.B 5.C 6.B 7.A 8.C 9.C 10.B   11.A 12.C 13.B 14.D 15.D 16.C 17.A 18.C 19.B 20.A   二、填空题   1.信度 效度 区分度 2.教育者 受教育者 德育内容   3.直线 螺旋 4.导向 激励 评价   5.教学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教学大纲 6.潜移默化   7.家庭教育 社区教育 8.理论学科 应用学科   9.教学组织形式 10.非正式   三、简答题   1.(1)社会要求(包括生产,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科技等等的要求)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求   (2)受人类文化和现代科学发展新成果的制约   (3)课程必须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   (4)课程受学制年限的制约   2.(1)新的教育理念;   (2)复合的知识结构,包括:人文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   (3)新的职业工作能力,包括:理解他人并与之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   (4)教育智慧。   3.(1)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自觉自愿的健康地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   (2)能够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适应学生多种需要和个性差异,培养、发现和选拔各种专门人才;   (3)能够使学生多渠道地获得即时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4)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   4.(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5.(1)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施行德育要把对学生思想与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2)尊重学生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德育效果;   (3)为了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还要提出正确的、简明的、严格的和有计划的要求。   四、论述题   1.(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   (2)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3)重视学生主体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   (4)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得到发展。   2.(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和探索性学习;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2006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近代学制创建于( )   A.盛唐 B.明末 C.清末 D.民国   2.战国后期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成为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的 著作是( ) 2012年下半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安排:http://www.hteacher.net/jiaoshi/20120726/32162.html 2012年河北教师资格证考试网络点睛冲刺课程:http://jixxzx.hteacher.net/class/hebei.php 2012河北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219671873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4.“学不躐等”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5.苏格拉底问答法中的问答分为三步,第三步是( )   A.定义 B.苏格拉底讽刺 C.助产术 D.提问   6.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7.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结论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卢梭 C.杜威 D.福禄贝尔   8.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C.文化传统 D.生产力水平   9.“臧息相辅”即主张( )   A.教与学相结合 B.学与思相结合   C.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D.教学与劳动相结合   10.教育者重视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   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1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C.学校领导者的亚文化 D.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12.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称为( )   A.教育目的 B.教学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学要求   1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   A.施以全面发展的教育 B.依靠生产力的发展   C.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4.在我国,对教师概念进行全面、科学界定的法律是( )   A.《宪法》 B.《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义务教育法》   1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角色中的( )   A.传道者角色 B.示范者角色   C.授业、解惑者角色 D.研究者角色   16.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   A.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C.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D.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   17.根据课程的任务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 )   A.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B.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D.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18.美国学者斯克里文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   的结果”,这种课程评价模式称为( )   A.目标评价模式   B.背景、输人、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D.发展性评价模式   19.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20.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 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 的过程。   2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 。   23.外铄论者一般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等外在的力量。其典型代表之一是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   2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25.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 。   26.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体现这一《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有: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原则、无歧视原则。   27.《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2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   29.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科的研究、 、 。   3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的分组形式为 。   3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实现 的过程。   32.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称为 。   33.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34.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活动和 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5.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 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3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 。   3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38.古代普遍推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9.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40.简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41.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   42.简述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基本要求。   43.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44.青少年身心发展有哪些规律?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的要求?   2006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A 4.C 5.C 6.D 7.A 8.A 9.C 10.A   11.D 12.B 13.D 14.B 15.A 16.A 17.B 18.C 19.C 20.B   二、填空题   21.非教育化制度 22.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3.华生   2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5.教育影响 26.尊重儿童观念与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27.受教育权 28.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29.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   30.分组教学制 31.学生全面发展 32.形式型策略 33.上课 34.交往   35.创新精神 36.班主任的人格影响力   37.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8.个别教学   三、简答题   39.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是:(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40.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是:(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41.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方面:(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42.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地基本要求是:(1)调动学生学习地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地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地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4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地地位与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四、论述题   44.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的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证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中,也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这对于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意义。(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地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发展不平衡地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焦躁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地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地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现象,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为【2012河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真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0503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7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英语四级
上传时间:2012-10-30
浏览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