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比较优势与贸易利益看中国粮食供求问题

从比较优势与贸易利益看中国粮食供求问题

举报
开通vip

从比较优势与贸易利益看中国粮食供求问题 从比较优势与贸易利益看中国粮食供求问题 针对布朗提出的 下个世纪谁养活中国 的挑战 大多数学者着眼于从中国粮食生产潜 力作出回应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将中国的粮食供求放在一个全球粮食供需框架中予 以观察 探讨中国粮食真正的问题所在 并提出粮食战略的另一种思路 一 国际粮食供需状况 趋势及其含义 人们习惯于交替地用时而悲观 时而乐观的情绪看待世界粮食供需状况 以致使对于粮 食的关心 成为一种 卡桑德拉与波利安娜之争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 曾经有着对 全球食物短缺的深切担心 但由于50...

从比较优势与贸易利益看中国粮食供求问题
从比较优势与贸易利益看中国粮食供求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针对布朗提出的 下个世纪谁养活中国 的挑战 大多数学者着眼于从中国粮食生产潜 力作出回应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将中国的粮食供求放在一个全球粮食供需框架中予 以观察 探讨中国粮食真正的问题所在 并提出粮食战略的另一种思路 一 国际粮食供需状况 趋势及其含义 人们习惯于交替地用时而悲观 时而乐观的情绪看待世界粮食供需状况 以致使对于粮 食的关心 成为一种 卡桑德拉与波利安娜之争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 曾经有着对 全球食物短缺的深切担心 但由于50年代和60年代初食物生产及储备的丰富 这种担心很快 销声匿迹 1965 1966年期间南亚季风失常 再次唤起人们对饥馑的忧心忡忡 这种忧患意 识突出地表现在风行一时的畅销书 饥馑 1975 中 这本书预测在1975年会发生世界性 饥荒 1972 1974年由于若干地区减产和 特别是前苏联 需求的突然扩大 导致世界食品 市场的恐慌 粮价8个月内上涨了3倍 当时 普遍预计会发生全球性食品短缺 以致美国农 业部长劝诫美国农民要 未雨绸缪 然而 80年代初再次出现农产品过剩 以致当1983年 美国农产品储备爆满时 开始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 昂贵的供给控制计划 实物支付计划 从世界食品供需情况看 至少从60年代以来没有受到 马尔萨斯陷井 的困扰 我们用 1961 1992年食品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与同期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相比 作为食品增长对人口 增长的领先系数 表一 经观察可知 马尔萨斯所预见的人口增长快于食品增长2的现象并 未发生 全世界平均的这个领先系数为1.26 发展中国家平均达到1.39 换句话说 如果根 据每个人的需要来分配的话 全球食品供给是可以满足人们生存所需的 表一 分地区食品和人口的年平均增长 1961 1992 食品 人口 食品领先系数 世界 2.4 1.9 1.26 发达国家 1.5 0.9 1.67 发展中国家 3.2 2.3 1.39 非洲 2.2 2.9 0.76 资料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 食品与农业状况数据带 1993 对于一定的发展阶段来说 一个国家的食品增长与人口增长的协调 不仅在于满足生存 需要 还在于满足改善营养状况的需要 因此 食品增长率不仅需要快于人口 还要有所超 前 这个超前的幅度用公式表示为 食品需求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 收入增长率 食品需求的收入弹性 食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在各国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 越是处于较低的收入水平上 越是需要一 个较大的超前幅度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食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已经降低到可以忽略的水平 对于发展中国家满足生存与改善的需要来说 食品增长比人口增长高出1个百分点 足以视 为适当的超前幅度 从表一看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 基本满足了这种双重需要 但非 洲国家显然还不能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生存需要 然而 从世界整体 发展中国家甚至非洲国家来看 人们的营养满足程度都在提高 全 世界平均的人均食物卡路里摄取量 从1961年的2246千卡提高到1990年的2712千卡 年平均 1 波利安娜是美国作家波特小说中的人物 代指遇事过分乐观的人 卡桑德拉是希腊神话中的悲观女神 传说为特洛依国王之女 能预知祸事 2 值得指出的是 这只是马尔萨斯起初的观点 而事实上他很快修正了这一观点 但没有人给予注意 也 没有人记住 见 Johnson, 1996 1 提高0.7 其中发展中国家从1893千卡提高到2495千卡 年平均提高1.0 非洲国家相对 来说改进较小 平均从2106千卡提高到2182千卡 年平均提高0.1 在贸易起着重要作用 的当今世界 使得食品增长率低于人口增长率的非洲国家也可以改进营养状况 对于那些未 能如愿的国家来说 是贫困而不是世界粮食供给不足造成的 世界粮食供求状况良好的另一个标志 是世界粮价长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图一显示 以1985年不变价计算的小麦 水稻和玉米国际市场价格始终趋于下降 这主要是由供给状况 决定的 1970 1992年3种主要粮食全球产量与各自国际市场价格之间的相关系数 小麦和 水稻都是 0.71 玉米为 0.81 即随着产量的提高 价格相对下降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9 70 19 72 19 74 19 76 19 78 19 80 19 82 19 84 19 86 19 88 19 90 19 92 19 94 19 96 年份 价 格 19 85 年 美 元 小麦价格 水稻价格 玉米价格 图一 国际市场粮价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 Johnson, Gale, Population, Food and Trade , 1996 综上所述 约翰森对今后至少 30年世界粮食市场的估计是有充分根据的 即世界粮食 市场不是技术或供给约束型的 而是需求约束型的1 在不考虑分配问题的条件下 全世界 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温饱 二 布朗眼中的 粮食问题 与中国现实 布朗预测 中国到 2030年人口将增加到 16亿 而由于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增长迅速 食物结构改变也加快 粮食需求将大幅度提高 与此相对应的供给潜力则不乐观 耕地和水 资源日益转为非农使用 靠扩大播种面积增加产量的潜力很小 单产的提高也是有限的 由 此他预测 从 90年代开始 中国粮食产量将以每年 0.5 的速度下降 到下个世纪 30年代 粮食缺口将为 2.16 3.78亿吨 布朗警告说 届时全世界都无力养活中国2 可见 布朗眼中的中国粮食问题是供给制约型的 从他反反复复发表关于中国粮食预测 观点以来 中外学者已经从理论上揭示其观点是不符合经济发展逻辑的 并用实际证据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其预测是站不住脚的 从理论上来说 布朗实际上假设在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 面对食品需求的增长和资源压 力的增强 农民 消费者 政府以及贸易伙伴皆不作出反应 这显然不符合经济逻辑 众所 周知 任何经济情形的变化 都会表现为产品和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 对此 所有的经 1 Johnson, Gale (1996) Population, Food and Trade, paper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s the Joseph Fisher Lec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Adelaide. 2 Brown, Lester (1995) Who Will Feed China? Wake up Call for a Small Planet? Worldwatch Institute, Washington. 2 济当事人都会作出相应的反应 技术创新 贸易扩大等一系列因素都足以应付任何可能出现 的问题 他所描述的中国农业供需特征 至少在过去十几年中始终存在 然而 我们不仅在 80 年代创造了让世界震惊的农业奇迹 而且一直保持全世界最高的农业增长速度 远远超 过人口增长率 从各种对中国粮食产量的预测来看 绝大多数中外专家与布朗的结论都是不一样的 而 且差异颇大 不同的预测不仅源自采用模型结构的不同 更重要的是预测者所依据的宏观经 济思想 从而选用的不同经济参数1 表二中我们列举了一些最有代表性的预测 用来与布 朗的预测比较 结果表明 如果以布朗对 2030年中国粮食生产总量的预测数为 1的话 其 他学者和机构的预测数则高达 1.54 2.45 这不能不使我们对布朗预测所持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论和所依 据的事实及资料表示怀疑 表二 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几种预测结果 亿吨 布朗 罗赛格朗特等 黄季昆等 美国农业部 海外经合基金会 世界银行 1995 3.55 3.55 3.55 3.55 3.55 3.55 2000 3.42 3.85 4.10 3.62 4.11 3.67 2005 3.29 4.18 4.38 3.82 4.45 3.82 2010 3.17 4.53 4.69 4.03 4.83 3.89 2020 2.94 5.41 5.52 4.49 5.68 4.03 2030 2.72 6.46 6.50 5.00 6.67 4.18 资料来源 Fan, Shenggen, Why Projections on China’s Future Food Supply and Demand Differ, 1996 具体来说 布朗预测的错误 除了他不恰当地把中国大陆的情况与日本 韩国和台湾省 相类比之外 还在于大大低估了中国及世界的粮食增产潜力 他拒绝承认或不愿意承认的事 实是 1 国际粮食市场仍然有惊人的能力 对粮食短缺而导致的高价格作出反应 从而大 量增加供给 在供给作出反应之后 国际粮食价格又会迅速降下来2 2 中国有相当大的 技术潜力 对任何可能的粮食短缺和高价格作出自己的反应 从而增加产量 目前我国科技 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只有 35 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只有高产国家水平的 50 左右 由此 低者说粮食单产尚有 0.3-1.0倍的增产潜力3 高者说 粮食单产的增长潜力可达 1.5-3.5倍4 人们并非面对布朗危言耸听的预言而有意粉饰太平 我们也不认为中国粮食供给就是一 派莺歌燕舞的景象 然而 问题固然存在 却非布朗所指 1978 1994 年期间 中国小麦 的收购价格以每年 9.0 的平均速度上升 水稻收购价格的年均上升速度为 10.9 玉米则 为 10.3 同期 这三种粮食的产量年均增长仅分别为 3.9 1.6 和 3.7 如此大幅度 的价格上涨并没能刺激起粮食生产的同比例增长 这意味着某种力量 以较之价格刺激更大 的强度影响中国粮食经济的发展 这个与价格刺激方向相反的力量 就是农业和粮食比较优 势的下降 可见 中国粮食的真正问题在于其比较优势的下降 从而增产努力的成本是高昂 的 1 Fan, Shenggen (1996) Why Projections on China’s Future Food Supply and Demand Differ? paper prepared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 Food and Agriculture in China: Perspectives and Policies”, Beijing. 2罗伯特 帕阿勃格 Paarlbeig, Robert 1996 粮食进口的影响 中国粮食及农业 前景与政策 国际 研讨会论文 北京 3王晓方 王宏广 王志学 1996 中国粮食增长大有潜力 中国粮食及农业 前景与政策 国际研讨 会论文 北京 4林毅夫等 1994 关于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潜力与增产前景的研究 课题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3 经验表明 一个国家越是缺乏耕地资源 经济增长越迅速 其农业比较优势的下降也就 越快 1 80年代以来 中国经济以前所未有 世界罕见的速度增长 同时 耕地稀缺的资源 禀赋特征日显突出 从而农业比较优势迅速下降势所必然 资料显示 1978 年以来不仅小 麦 水稻和玉米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 即使象油料 棉花和麻类这样的使用较多劳动力和较 少耕地的经济作物 比较优势也大大降低了 农业比较优势的降低通常导致一种新的政策扭曲 即实行农业保护政策 经济分析表明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从对农业进行征税到保护农业 中间的政策跨度只是一步之遥 2 是 否以及什么时候迈出这一步 在于政治决策者对政治收益与成本的权衡 从有关的因素分析 可以判断中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实行已经近在眉睫 首先 城市居民生活支出中食物比重下降 其中用于粮食消费的比重已经降到较低的水 平 这两个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从 1982年的 58.7 和 12.9 降低到 1995年的 49.9 和 7.4 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城市居民对于食品和粮食价格上涨的抵制 与此相应 农民则因 农业和粮食比较优势的下降 以大为高涨的激励寻求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政策 80 年代后期 以来 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农民的事实 进一步加大市民与农民寻求政策保护的 激励不对称 其次 粮食在中国从来被看作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重要产品 是国家安全的象征 由于 地区利益的差别和国内统一市场尚未形成 国家层次的粮食自给目标必然要通过每个地区的 自给政策来保障 为此除了采取各种控制手段之外 还要借助于一系列刺激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从而加强 了对农业的保护力度 从国际经验看 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 倾向于使一个国家或地区 承受更高的农业保护水平 例如 像瑞典 瑞士这样的欧洲非军事同盟国家 需要主要依赖 于自身的生产能力来维持食品安全 所以心甘情愿地承担较高的农业保护费用 以维持食品 自给 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总量 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举足轻重 所以 粮食供给越是具有 不稳定的预期 政府对农业保护的政策倾向越强烈 最后 政府仍然希望通过提高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或其他直接补贴 增加农民的收入 迄今为止农业收入仍然占到农户生产性纯收入的 68 提高农产品价格仍然不失为一种提 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 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农村的稳定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收入 的稳定 因此 重视农村 重视农业 重视粮食的呼声总能够得到较多的附应 近年来这样 的呼声大多表现为直截了当地要求实行农业保护政策 三 反思中国粮食战略 以上这些条件的变化 导致农业保护水平的逐步提高 由于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下降特 别快 所以粮食价格保护程度提高得也特别快 1993 年小麦 大米和玉米的国内市场价格 还普遍低于国际市场水平 1995年就全面超过了国际市场水平 表三 表三 国内集市粮价与国际市场之比 小麦 大米 玉米 1993 76.23 65.50 80.64 1994 112.34 55.58 114.70 1995 115.48 109.41 157.27 1996 107.02 113.65 103.09 注 1995年为年底数 其他为 5月份数 资料来源 Garnaut, Ross, Fang Cai, and Yiping Huang, A Turning Point in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Garnaut, Guo, and Ma eds. , The Third Revolution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郭玮 农业保护 是该考虑的时候了 经济学消息报 1996年 9月 20日 1安德森 速水等 Anderson, Kym and Yujiro Hayami 1996 农业保护的政治经济学 天津人民出版社 2 Cai, Fang 1996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e, Garnaut, Guo, and Ma eds. , The Third Revolution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除了通过价格扭曲来对农业进行征税或保护外 各种类型的补贴也可以起到同样的征税 或保护效果 为了更全面地衡量农业受到保护的程度 我们将价格因素 国家财政投入 包 括利率补贴在内的各种补贴综合计算 得出一个反映农业保护水平的指标 农业生产者 补贴等值 英文简写为PSE 农业生产者补贴等值为负意味着农业仍然处于被征税的状态 正值则意味着农业已经受到保护 在 1986 1993年期间 该指标始终为负数 对农业征税 的比率最高时于 1988 年达到 65 到 1994 年 该指标已经趋近于零 即对农业的征税水 平大大降低 仅为 2 从趋势上看 对农业征税到保护农业的政策转折点无疑即将来临 表 四 表四 中国农业的实际保护水平 亿元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农业生产总值 4,010 5,870 7,660 9,090 12,800 生产者补贴等值 -1,620 -3,790 -1,970 -1,480 -240 PSE占产值的比重 -40 -65 -26 -16 -2 资料来源 Garnaut, Ross, Fang Cai, and Yiping Huang, A Turning Point in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Garnaut, Guo, and Ma eds. , The Third Revolution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最终判断农业是否受到保护 还要与非农产业的保护程度一同考察 即相对于其他产业 而言 看农业的收益是净流出还是净流入 即使从有关的指标可以观察到农业受到越来越少 的征税 但与制造业受到保护相比 农业还是处于较强的被征税状态 可见 作出农业保护 程度已经大大提高 并将继续提高的判断不无依据 可是预期农业保护会在不久达到很高的 水平 尚缺乏说服力 观察其他国家和地区农业转变的时间可以发现 那些保持食品自给的国家和地区 从对 农业征税转变为保护农业的时间 是其人均收入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2.6倍时 而仅仅保持 65 的食品自给率的国家和地区 这个转变时间 是其人均收入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时 1 这就 是说 实行彻底的农业保护政策 迄今为止是富人俱乐部的专利 以食品自给自足为目标 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才能达到农业从征税到保护的转折点 因而必须当其人均收入水平更高 时 才能承受得起 实行农业保护政策的一个重要条件 是农业劳动力比重已经降到很低的 水平 这意味着一个较小比例的人口来补贴或保护一个较大比例的人口 经济负担之重是不 足以承受的 目前 中国农村人口比重高达 71 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为 54 显然不具备 对农业实行全面保护的条件 中国目前最可能出现的将会是一种既对农业实行保护 同时又保护不足的局面 其含义 就是国内农产品价格超过国际市场水平 同时又没有达到农业生产者所寻求的支持水平 结 果可能是付出更高的政策代价 一方面 农民不能从保护政策中得到足够的补偿 在有所保 护的条件下 虽然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经提高 但又不足以使生产者获得相应回报 就仍然 不能调动农民积极性 价格刺激不够 就仍然需要借助于传统的控制手段对农产品生产数量 作出强制规定 农业经济中资源的市场配置就成为一具空文 另一方面 在国内价格高于国 际市场的情形下 消费者则要支付较高的价格来满足食品需求 这种不完全的农业保护的结 果是既伤害农民 又伤害消费者 政府也不能从中获益 所以 如果说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 实行农业保护政策的危险性的话 这里则揭示出不完全的农业保护更不可取 问题还不仅如此 过分强调粮食自给自足 还会影响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 用全国各省 市 自治区历年经济作物比较优势指数与次年经济作物与粮食播种面积的比率之间的关系 来考察中国农业区域比较优势发挥的程度 如果上一年某一种作物的单位面积收益水平对于 下一年该作物的播种面积有较大的正比影响 说明该作物的比较优势得到了比较好的发挥 1 Anderson, Kym (1994) Food Price Policy in East Asia, Asian-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 vol. 8, no. 2. 5 1985年以前 农业比较优势确实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1983年的比较优势指数与 1984年的播 种面积分布间具有较大的正相关性 相关系数为 0.594 1984 年与 1985 年同一相关系数为 0.416 但是 1985 年以后 由于强调粮食的区域自给自足 这一相关关系显著减弱 1985 1986年为 0.182 1986 1987年为 0.145 1987 1988年为 0.136 而到 1988 1989年 比较优势与播种面积的相关关系已经十分微弱 相关系数仅为 0.038 四 粮食贸易利益 中国及其伙伴 李嘉图用比较优势原理奠定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坚实理论基础 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 则指出国际贸易的必要性和收益 在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禀赋 由于不同产品要 求不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密度 所以具有任何要素禀赋特征的国家都具有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 比较优势 而比较优势的存在提供了国际贸易的机会和收益 80年代以来 虽然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大大下降 但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日益明显 的比较优势 与此同时 曾经承继了欧美和日本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亚洲四小龙 却 正在丧失这方面的比较优势 图二 这给中国提供了通过国际范围的劳动分工获得农产品 以满足国内需求的机会 另一方面 在农业内部 中国因人均耕地少而在粮食作物生产上缺 乏比较优势 却同时可能因劳动力丰富而在某些经济作物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因此 不 仅中国可以利用国际贸易获得食品供给 还可以通过国际分工获得福利收益 0 1 2 3 4 5 6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年份 显 示 性 比 较 优 势 指 数 中国大陆 台湾省 韩国 图二 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转移 资料来源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经济数据库 中国在一定程度上面向国际市场解决粮食问题 不仅通过降低粮食需求满足的成本而 增进整体福利 同时也通过降低可能的世界粮食市场保护水平 使包括粮食出口国家在内的 许多国家和地区获益 一项研究表明 仅仅日本 韩国和台湾三个国家和地区 就因实行农 业保护政策 其一 使国际大米贸易量减少了45 使国际肉类贸易量减少了55 其二 使玉米 家禽和猪肉的国际市场价格降低了2 3 使大米和牛羊肉的国际市场价格分别降 低了6 和9 其三 使大米 小麦和牛羊肉的国际市场价格不稳定程度提高了15 1 由 此而使世界上那些拥有农业比较优势因而出口农产品的国家受到严重的福利损失 近年来 出现了不少对于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后 各个地区可能受到的福利影响的 数量模拟 较有代表性的三种结果列于表五 其中第一种模拟因是1990年所做 当时中国国 1安德森 速水等 Anderson, Kym and Yujiro Hayami 1996 农业保护的政治经济学 天津人民出版社 6 内农产品价格仍然较大幅度地低于国际市场 因此估计中国会因全球农业贸易自由化后 农 产品世界市场价格上涨而有福利损失 其他的估计都得出了积极的结论 即全球农产品贸易 自由化后 无论中国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还是全世界作为一个整体 都将增进经济福 利 这种模拟结果的具体数量虽然未必可以作为依据 但其基本道理是与比较优势理论的预 期相一致的 表五 农业贸易自由化的福利影响 亿美元 中国 发展中国家 OECD国家 全世界 第一种模拟 1990 0.76 20.60 330.65 351.25 第二种模拟 1992 129.00 334.00 733.00 1,064.00 第三种模拟 1993 241.32 591.52 734.25 1,390.61 第四种模拟 1993 814.57 1,309.61 649.72 2,029.41 资料来源 Krissoff, B., J. Sullivan, and Johnston (1990) Agricultural Trade Liberallization and Devellloping Countries, ERS Staff Report, AGES 9042, USDA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Washington, DC. Anderson, K. and R. Tyers (1993), More on Welfare Gain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Liberalizing World Food Trad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 44, No. 2 (May). Brandao, A. and W. Martin (1993), Impl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Trade Liberalization f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gricultural Economics, No. 8 农业贸易自由化所获得的福利收益不仅仅来自于贸易利益本身 扭曲政策的矫正还会通 过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也就是说 这样的过程还是一个产业结构优化 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 同时是农民追求资源边际报酬最大化的过程 农民可以通过实行 符合比较优势的专业化生产增加收入 表五中第四种模拟把生产率提高因素考虑在内 估计 的农业贸易自由化福利效果就大为提高 中国福利所得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7 实际上 如果全球农产品贸易不能真正实现自由化 中国进口更多的粮食只能获益更丰 (发表于 国际经济评论 1997年第 1-2期) 7
本文档为【从比较优势与贸易利益看中国粮食供求问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0904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8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2-10-13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