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口迁移理论

人口迁移理论

举报
开通vip

人口迁移理论null人口迁移理论人口迁移理论王月菊目录目录1人口迁移概述1人口迁移概述 国际上,一般将人口迁移定义为改变常住地超过半年或一年的人口移动,它和临时性的人口移动,特别是旅游、商务、通勤等类型的人口迁移有明显差别。美国人口普查局(2004)使用与人口迁移相关的概念有movement、migration、mobility等。movement是指人口在1年内改变了住所的行为,可能是在当地(本乡、镇、街道)改变住所,也可能是到外地(其他乡、镇、街道,或其他市、县、区乃至其他省、州、市等)去居住,因此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

人口迁移理论
null人口迁移理论人口迁移理论王月菊目录目录1人口迁移概述1人口迁移概述 国际上,一般将人口迁移定义为改变常住地超过半年或一年的人口移动,它和临时性的人口移动,特别是旅游、商务、通勤等类型的人口迁移有明显差别。美国人口普查局(2004)使用与人口迁移相关的概念有movement、migration、mobility等。movement是指人口在1年内改变了住所的行为,可能是在当地(本乡、镇、街道)改变住所,也可能是到外地(其他乡、镇、街道,或其他市、县、区乃至其他省、州、市等)去居住,因此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migration通常是被定义为跨越一定辖区(县以上)边界的人口迁移,主要是指州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国籍人口科学研究联盟(migration,1982)则将人口迁移定义为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变化。 null 由以上可以看出,国外关于人口移动的概念主要涉及的是空间属性尤其是居住地的变化,只是由于跨地理边界以及时间的长短不同而在概念上有所区别,但空间移动的本质属性是一致的。 在国内,由于特有的户籍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存在,还有一个“人口流动”的概念,其特点是“不改变户籍”的“跨地域流动”。由此,对于人口迁移的定义主要有三类(赵乐乐,2005)。 第一类(孙敬之,1996)是对“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进行区分,两者的区别在于公民是否依法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是否改变了本人常住户口的住所地。 第二类(杨云彦,1994)是将空间和时间作为区分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的条件,认为人口流动是按迁移的空间界定划分的临时性人口移动或短期人口移动,在满足一定的空间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后,两者是非此即彼的关系。null 第三类(辜胜阻、简新华,2000)是将人口流动定义为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转和移动;人口迁移是指改变居住地的、地区间的人口流动,而人口迁移可分为短期内改变居住地的暂时性人口流动和长时期改变居住地的长期性或永久性人口迁移。 实质上这些定义都与我国特定的户籍制度有关,但是仅仅按户籍变动来定义人口迁移是不能全面的反映真实情况,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伴随户籍变动的人口迁移流动在总迁移中所占比重迅速提高的情况下。null 2.1国外人口迁移的研究进展2.1国外人口迁移的研究进展 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可能是最早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揭示人口迁移原因的学者。他指出,比较经济利益的存在,会促使社会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后来经济学领域对于人口迁移的研究,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配第的影响。从人口学角度最早对迁移现象进行研究的学者一般认为是英国人口学家E.G.雷文斯坦。1885年和1889年,他先后发表两篇“人口迁移的规律”的同题文章,首次探索了人口迁移的推拉力规律,其中在论及“经济目的的支配”时,雷氏特别强调拉力或引力的主导作用,并且认为拉力强于推力是迁移的基本动因。其后数十年,直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有关人口迁移的研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null 1950-1960年的计量革命,使人口流动研究的出发点转移到空间特征和数量模型上。赫伯尔早在1938年就指出,人口迁移是由一系列“力”引起的,这些“力”包括促使一个人离开一个地方的“推力”和吸引他到另一地方的“拉力”,从而将雷文斯坦提出的吸引力(拉力)扩展为“拉力”和“推力”。一部分为推力,另一部分为拉力。1959年,博格将其进一步概括为人口迁移的推拉模型,到60年代,李(E.S.Lee)也将雷文斯坦的迁移规律修正,并提出了与迁出地和迁入地相关的正负因素、介入障碍因素和个人因素。随着推拉力理论研究的深入,唐纳德·丁·博格进一步发展了推拉力理论,他较全面又简明概括地排列出了12个方面的推力因素和6个方面的拉力因素。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迁移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托达罗等,他们分别提出了以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理论模型。null 20世纪70年代,行为科学革命的影响也使人口迁移的研究从空间和数量模型转向了人的行为研究,并从理论转向实证研究,出现了一系列从个人或家庭户层次对迁移动机和决策的微观理论研究。比较典型的是新家庭经济迁移理论,该理论的第一个要点是接受了人们集体行动会使预期收入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思想,认为是家庭净收益而不是个人净收益成为家庭迁移的动力,如果家庭收益超过费用就产生迁移。迁移被看作是对人力资本的一次家庭投资,它不仅能使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且是使家庭收入来源多元化的途径,可以减轻家庭在制度不完善的社会中所面临的风险,尤其是在没有失业保险、没有福利、不能从银行贷款投资的情况下,在外家庭成员的汇款可能是家庭经济财富的基础。null 1979年,迈克尔·皮奥里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与传统迁移理论和新经济迁移理论不同,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是假设迁移的动机来自工资待遇好、条件优越的主导部门和工资待遇差、条件不好的辅助部门,这两个部门的劳动力市场供求是不一样的。本地居民一般在主导部门工作,而次要部门由于条件差对本地居民没有吸引力,劳动力供给长期不足,需要吸引外地劳动力补充,由此产生了迁移动机。 本地劳动力不愿在辅助部门工作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工资结构上涨的刚性,在工会组织的压力下,主导部门的工资只能上涨,不能下降,如果低级部门的工资上涨,主导部门的工资相应上涨,因此为了解决工资通胀问题,有必要引入低成本的劳动力;二是动机问题,本地劳动力不仅追求高工资,而且追求名声和社会地位,不屑干辅助部门的工作;三是经济二元性,主导部门技术密集,要求劳动力就业相对稳定,而辅助部门劳动力就业不稳定;四是劳动力供给结构的问题,在城市或发达地区的辅助部门,劳动力原来主要依靠妇女和年轻人,现在这些人口也已转到主导部门工作,需要由迁移劳动力来补充。null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迁移研究又开始与新劳动地域分工、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全球流动相联系。克拉克和葛特勒在对美国1958-1975年间资本与移民关系的分析显示:资本增长导致移民向经济增长快的地区迁移。波罗斯顿和哈里森也曾经认为,在新劳动地域分工过程中分散的生产可能需要一些外地劳动力。资本增长肯定会刺激劳动力迁移。劳动力迁移总是与资本增长相伴随,外国直接投资导致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便是如此。克拉克和巴拉德运用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方法对劳动力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其结论是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就业机会的地理差异相一致。null 张文新(2002)对于90年代以来美国关于人口迁移研究的特点进行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他指出,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调整,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移民不断增加,人口迁移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研究内容被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传统的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被进一步拓展到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与人口迁移关系,以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与人口迁移的关系等方面。二是人口迁移研究理论的社会化趋势明显。三是人口迁移理论的研究手段、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传统的人口迁移研究的手段与方法如抽样调查、访问、统计分析等仍然在被利用,而一些新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如人类学方法、跨时间纵向分析法、GIS等方法也已被广泛运用。2.2国内人口迁移的研究进展2.2国内人口迁移的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迁移成为社会各界众所关注的问题,吸引了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等学科众多学者的关注。 杨云彦(1998)认为,70年代末以来关于中国人口迁移的研究经历了起步、迅速扩散和稳定发展三个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对迁移进行综合性研究,主要包括全国或地区性人口迁移的状况、过程、流向及其结构特征,以及迁移的一般理论与方法等内容; 第二,对人口流动、暂住人口、民工潮等课题的研究; 第三,专题研究,包括环境移民、开发移民、库区移民、婚姻迁移、跨国迁移和流动等。null 周皓(2002)结合我国自70年代末期以来有关人口迁移的研究文献,根据量化分析的结果,指出我国人口迁移研究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分析由农村向城镇流动的农村劳动力的各种特征及其转移之后诸如对城市化的影响等方面的后果。 第二,流动人口问题。如流动人口的定义、人口学及社会特征、对流入地与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迁移人口特征及其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政策性移民正确性的讨论。其中包括两次较大的争论,第一次是在80年代对向西北地区移民的讨论;第二次是90年代以来对三峡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性移民的讨论。 第五,人口迁移与流动的政策研究。主要是讨论迁移与相关制度如户籍制度改革关系等问题。 第六,历史上迁移人口的状况。 第七,国外华人的研究。国外华人作为中国人口在国际人口迁移中的一部分,正逐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null 周皓认为,以往国内人口迁移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于对迁移人口的特征及其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缺乏系统数量关系模型的建立;即使是在进行定量分析时,主要采用的方法也是简单的相关于回归分析等,所得的结果仅仅只能说明我国的人口迁移与其他的社会经济条件之间的一种关系。尽管这些研究对于认识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又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未能创建出一套结合中国国情的自成体系的迁移理论。null3 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3 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 一般认为对人口迁移的开创性研究是由E·雷文斯坦在19世纪末作出的。其后直到1950年代以前迁移理论研究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没有实质性进展。 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力求建立有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成为西方迁移研究的主流,逐渐形成迁移的宏观理论。 197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迁移问题的探讨转向实证研究,以及个人或家庭户的迁移动机、决策、后果的微观理论研究。 在20世纪末,人口迁移的实证研究继续得到加强,而且注意到自由迁移以外的其他迁移模式,更系统地探讨国籍人口迁移问题。3.1人口迁移的宏观理论3.1人口迁移的宏观理论 西方学者的迁移理论,不是一个完整的成严密体系的“迁移理论”。西方现有的迁移理论,实际上是由许多互为补充的理论观点组合在一起的,而且基本上只研究自由或自愿迁移,而很少研究原始迁移、强制性迁移、驱使性迁移、大众迁移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一些迁移,如指令性迁移等。 本西方人口迁移的宏观理论可以分为两大类: 非经济学观点的迁移理论 经济学观点的迁移理论3.1.1非经济学观点的迁移理论3.1.1非经济学观点的迁移理论null 对人类迁移的研究,许多是围绕迁移现象、迁移行为是否存在规律而进行的。W·法尔早在1876年认为,迁移并没有明确的规律。作为对这种观点的回答,E·G·雷文斯坦通过对英国和其他20个国家国内迁移规律的研究,总结了自己的“迁移规律”,揭示了西方学者探讨和论述迁移规律的序幕。 (1)E·G·雷文斯坦的七大迁移规律。E·G·雷文斯坦的迁移规律,就迁移模式和距离、迁移流、迁移动机和迁移者特征等问题,作了5个明了的和2个隐含的阐述与论证。这种理论分析框架成为西方迁移研究的基础,一个世纪之后仍被证明是使用的。他对迁移规律的论述如下:null 第一,我们已经证明大部分迁移者只移动了一个短距离,这随后引出普遍的移动,所形成的“迁移流”,以大的工业和商业中心为方向。 第二,流动在距离上有限是自然的,但是在全国,对于人口的吸引过程是这样发展的:在快速增长的城镇四周的居民会立即包围这个城镇,并群集于城镇之中;而流出的空隙很快就会被从更偏远的乡村移来的人口填满,直到这些快速增长的城市的吸引力一步一步地被整个不列颠帝国最偏远的角落感受到为止。在一个特定的吸引中心统计到的迁移者会随距离的增长而减少。 第三,扩散过程正好与吸引和展示相同特征的过程相反。 第四,每一个大迁移流都会相应产生一个补偿性的逆迁移流。 第五,做长距离迁移的人通常是由于偏好大的商业和工业中心而到这些中心地区的。 第六,一个国家出生于城镇的人比出生在乡村的人更不容易迁移。 第七,女性比男性更具有迁移性。 表1 E·G·雷文斯坦的人口迁移七大定律表1 E·G·雷文斯坦的人口迁移七大定律null(2)E·S·李的迁移规律。E·S·李(E·S·Lee)在雷文斯坦探讨迁移规律之后约80年,在《迁移理论》(1966)一文中,重新提出迁移规律问题。他提出了三个系列的假说,分别论述了在不同条件下迁移量、迁移流和逆迁移流、迁移者特征的规律。 E·S·李提出了关于迁移量的六条规律:①在一个给定的区域内,迁移量因该区域内差异程度不同而不同;②迁移量因国民的差异程度不同而不同;③迁移量与克服介入障碍的难度相关;④迁移量因经济波动而不同;⑤如果没有强加的限制,迁移量和迁移率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⑥迁移量和迁移率因一国或一地区所处发展阶段不同而不同。 关于迁移流和逆迁移流的规律,E·S·李提出了以下六条:①在有很强的确定性的迁移流中,迁移更容易发生;②每一个主要的迁移流都相应地发展出一个逆迁移流;null③如果在迁移流的发展中迁出地的主要因素都是负的,那么迁移流的效率就很高(迁移流的效率指迁移流对逆迁移流的比率,或相对的流所影响的人口净分布);④迁出地和迁入地越相似,迁移流和逆迁移流的效率就越低;⑤介入障碍越大,则迁移流的效率就越高;⑥迁移流的效率由于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在繁荣时期高而在萧条时期低。 E·S·李关于迁移者特征的规律,有以下七条:①迁移是选择性的;②主要对目的地正因素做出反应的迁移者,具有主动选择性;③主要对原住地负因素作出反应的迁移者具有被动选择性,或者在负因素对整个人口组群起决定影响时,他们根本不被选择;④将所有迁移者放在一起考虑,选择将是双向模式的;⑤主动选择性随着介入障碍的加大而增加;⑥在生命周期的特定阶段,被提高的迁移倾向对迁移者的选择是重要的;⑦迁移者的特征,倾向于介乎原住地和目的地人口特征之间。 null (3)K·斯温德尔和R·G·福特对迁移规律的进一步论述。K·斯温德尔和R·G·福特1975年将迁移规律的研究向前推进,认为可以将迁移过程看成是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地区、迁移者和组织。迁移过程被看作是地区的一个函数,迁移者是在这些地区间在一定时间里移动,而这种移动是得到不同组织帮助的。 这三个要素都可以分解成其基本组织成分:地区可以被描绘成一个具有不同人口和功能的空间网络,由此形成一个具有不同经济和社会机会的地区等级;迁移者可以分类分解,第一类分为首次迁移者、回返迁移者和附属迁移者,第二类按迁移者的年龄、性别和社会地位等社会特征划分,第三类按教育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目标来划分;组织是控制迁移流的外在因素,包括政府这样的(制定迁移政策的)正式组织,也包括种族这样的非正式组织,还包括自然灾害、政治纷争、战争等“组织”。null (1)推力-拉力理论的问世。推力-拉力理论,可以说在迁移理论中受到最广泛的认知与运用,几乎所有将迁移问题纳入研究范围的学科都在使用“推力”、“拉力”这对名词。 在西方迁移理论研究中,最早提出推力-拉力理论模式的可能是R·伯尔。他在1938年发表的《乡村-城市迁移的原因》一文中就已指出,迁移是有一系列力量引起的,这些力量包括促使一个人离开一个地方的“推力”和吸引他到另一个地方的“拉力”。推力-拉力理论模式所以被广泛接受,主要由于它将迁移过程高度概括为迁出地(原住地)和迁入地(目的地)两极,并归因于前者的推力与后者的拉力的共同作用,是复杂的过程高度简化。null 推拉理论还有许多量化模型,美国社会学家吉佛把“万有引力定律”引入推拉模型,并应用于人口迁移研究。他认为,两地之间迁移人口与两地人口规模成正比,与两地之间距离成反比,并基于此提出了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 式中,Mij为i地与j地之间的人口迁移量,Pi、Pj分别为两地的人口规模,d为两地之间的距离,k为常数。 引力模型还存在多种形式的修正,该模型的提出使人口迁移的定量分析成为可能。但是,传统的引力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模型只包括迁入(出)地的规模变量,不能反映人口迁移随地区间社会、经济差异要素的变动。因此,国外许多学者对引力模型做出了改进,引入了收入、失业率、教育水平、年龄结构等社会经济因子。 null (2)D·J·博格对推力-拉力理论的发展。推力-拉力理论问世后,西方学者对其解释越来越繁杂,各说纷纭。其中比较完全而又简明的概括当数D·J·博格在《国内迁移》(1959,1969)的论述。D·J·博格对推力、拉力因素概括如下: 推力因素共有12个:①一种国家资源的减少或者为之支付的开支减少,对某一特定产业的特殊产品或者服务的需求下降,矿产、木材或者农业资源的枯竭;②由于能力不足而被剔除,或者对某一特定产品的需求下降,或者以前用劳动力密集方式完成的任务已经机械化、自动化等原因引起的就业岗位丧失;③由于政治、宗教或者种族等原因而产生的压制性或抑制性歧视待遇;④破产、罢工、产业出售或被合并,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⑤社区遭到其他职业、收入阶层、地位阶层或种族的人的“入侵”;⑥从一个只能提供很少或者根本不能提供个人发展机会、就业机会、婚姻机会的社区退出;⑦由于各种灾难(洪水、火灾、旱灾、地震或流行病)而从一个社区退出;null⑧由于不再赞成占优势的信仰、行动或者行为准则而被孤立以致推出社区;⑨由于和雇主、配偶或亲近的人格格不入、和现在的社区不适应;⑩由于精神失常或者情感不成熟而产生的多动、好奇以及逃避成年人的社会责任;⑪从语法学校、 高中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高中英语研修观课报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和技巧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 或大学毕业,退休,参军,亲人(配偶、父母)去世;⑫涉及坐牢的犯罪。 拉力因素有六个:①关于其他地区如下新闻:新资源、新财富的发现(如淘金热),空闲土地分配,对某一种产品、技能、服务的需求量上升,新产业和新工厂的出现等;②从事本职业的更好的工作机会,或者从事其他更合意职业的机会;③一些特殊需要经常性流动的产业(如建筑、钻井)的扩展;④一些在当地没有市场的技能、特长的发展;⑤更适合自己的政治、宗教和种族环境,更适合自己的经济环境(如物价、工资),生活条件(气候、住宅、学校或其他社区设施);⑥能获取所盼望的特殊教育或培训。P76null(1)距离模型 西方学者通常把距离看成迁移流动的障碍,并且认为在两地间的迁移概率随距离增加而减少。对这种关系的解释,部分是从经济动机出发,一方面迁移成本随迁移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另一方面,山、水等障碍也会增加迁移成本。有的学者认为社会联系的“拖网效应”(越远所剩越少)起作用,如G·S·托尼在1963年发现,短距离(100英里内)流动,原有社会关系还能维持;区域间(100-1000英里范围内)迁移,社会关系就可能破裂,但由于范围内环境通常相似,所以新社会关系能够很快建立;而长距离(超过1000英里)迁移往往就迁入完全不同的环境。对于上述情况还有另一种解释,认为迁移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受信息等级偏好的影响,大多数人的信息偏好是当地这一等级,因此不易做长距离迁移。null 迁移和距离的负相关关系,实际上在E·G·雷文斯坦的迁移定律中已经谈到。而G·K·兹普在1949年将这种关系进一步具体化,他指出:“第一,从几个其他处于一定距离之外的地点向一个中心点的迁入率与距离成反比;第二,从一个中心点向在一定距离之外的几个地点中每一个地点的迁出率与距离成反比。” (2)引力概念 最早将物理学里的引力概念用于迁移研究的学者也是E·G·雷文斯坦,他在研究英国城市间迁移流时就运用了引力概念,但是还没把它概括到自己的迁移规律中。G·K·兹普在引力概念运用上的贡献最大,他将距离和引力因素的关系表述如下:“在任何两个最方便的交通距离为D的社区之间的迁移,与两个社区人口的乘积P1×P2成正比,而与D成反比。” 式中:Mij表示从i地到j地的迁移量;K是常数;PiPj表示i地j地人口数;Dij表示i地到j地的距离。null 上述公式表明迁移量和人口规模成正比,而与距离成反比。引力概念比单纯考虑距离的模式优越的地方,在于它隐含了可利用机会。这个模式是用人口规模来代替可供选择的目的地的机会,因为一个地方的规模尤其是人口规模,同就业机会常常是相关的。 (3)介入机会学说 较早提出介入机会学说的S·A·斯图弗,先后在1940年和1960年指出,迁移不仅仅是距离与人口规模的函数,还是介入机会(如空闲房屋)的函数。这个观点隐含的前提是,迁移是很费钱的,潜在的迁移者一旦找到合适的机会就会停止继续寻找别的机会。斯图弗在1940年把空闲房屋看作介入机会,1960年又引入“参赛迁移者”来修正自己的模型。修正后,从A地到B地的迁移者数量,有B地机会数量、介入A地和B地之间的机会数量以及竞争B地机会的迁移者数量决定。null 介入机会学说后来的运用,表明它特别适用于城市之间的迁移,但是在运用中限制很大。C·T·斯图亚特在1960年声称,迁移如果被看作城市排位的函数就更合适一些。有的学者也用中心地概念类比迁移,将迁移者类比成在一个给定的系统中心满足需求的消费者,通过位序概念可以将迁移和中心地理论联系起来,“潜在迁移者可能永远也不会从A地迁移到B地,只要在A地附近还有一个更大的C地。” (4)劳里回归模型 在1960年,许多西方学者强调就业机会是决定迁移规模与方向的主要因素。在已建立的这类模型中,以I·S·劳里在《迁移和大城市增长:两个分析模型》(1966)里提出的最有名,其公式如下式中:Mij是由i地向j地迁移人数;K是常数;Ui,Uj分别是i地与j地失业率;Wi,Wj分别是i地与j地制造业的小时工资;Li,Lj分别是i地与j地的非农业劳动力人数;Dij是i地和j地间的距离。null 迁移社会模式是将迁移看作社会活动的一个独立因素。从社会模式来考察迁移,主要集中在迁移对原住地和目的地的各种影响上,以下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出发在不同的地理等级上开展论述。 (1)迁移率转变假说。“迁移率转变假说”是W·泽林斯基在1971年提出来的,是一个在社会层次上对人口迁移率和社会变迁的关系进行长期分析的“假说”。他认为在人类历史中,个人流动在空间-时间上存在着确定的、模式化的规律性,而且这种规律性形成了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他提出五个阶段模式,将这种流动和重大的转变联系起来,作为更高级形式的人类活动连续向外扩散的一种形式null图 1 不同迁移类型的时间剖面比较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第一阶段(工业革命前传统社会)只有少数的迁移流动发生,整个社会在空间上被限制在惯常性活动范围内。在第二阶段(工业革命早期过度社会),生育率迅速提高所带来的人口增长,造成了大规模的迁移,尤其是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边疆未开垦土地的殖民化,出境迁移以及迁移运动量的上升。在第三阶段(工业革命晚期过渡社会),自然增长率下降,并伴随着前三种类型迁移的增长速度减慢,但是在量上和迁移运动各种方式的复杂性上仍然呈现上升趋势。迁移率的这些变化一直持续到第四阶段,即发达社会。发达社会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使自然增长率很低,这个阶段迁移的特征是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的迁移取代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以及殖民迁移。在第五阶段,即未来发达社会,也许会出现迁移的普遍下降,那时的迁移将主要是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的迁移。迁移率转变家说的主要价值提供了在时间长波上不同流动模式的规律性。这种宏观的规律性反过来有助于分析: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的迁移者是怎样在微观层次做出其迁移决策的。null (2)迁移过程的社会组织理论。J·J·曼格莱姆1968年提出迁移过程的社会组织理论。他从社区这一中观出发,对迁移在社会变动中的作用做了更理论化的解释。在他的理论中,迁移者、原住地社会和目的地社会这三个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一个迁移体系。这个理论模式后来被许多多西方学者用于分析迁移的社会后果。 null 迁移生态学理论是一种试图在社会层次上从生态角度解释迁移的学说,主要见于A·霍利的《生态学:人类生态学》(1968)。这个理论所隐含的假设,是在人口规模、社会组织、技术和环境之间存在平衡。如果在社会组织、技术发明或环境上产生了本质的变化,人口规模会或升或降来适应这些变化。当一方面发生变化时,人口分布会通过迁移过程而改变,直到机会膨胀地区和机构萎缩地区之间形成平衡。 迁移生态理论是将迁移看成人口作为一个整体对生态(包括社会与生理环境)变化的反应的典型的宏观理论。此理论被西方学者用来解释美国发生的乡村--城市迁移。在农村地区,当农业和采矿业这样的维持生计的产业活动越来越机械化(技术变化),就业机会就会下降(社会组织变化),同时城市工业区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职业在扩展。如果没有人口分布上的转移,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人口规模和机会之间就不能形成平衡。null 这是西方一种把迁移看作一个系统来研究的理论。之前的迁移学说都只是把迁移看作一种单线性的、或原因--后果型的运动,这种研究的局限在于没有把迁移过程的所有影响因素看成是互动的,一个因素的变化可以影响其他因素。而将迁移看作一个系统、一个相互作用要素的复合体来研究的方法,是把迁移作为一个循环的、相互依存并能自我修正的系统,其中一部分的变化引起整个系统产生一种涟漪式的变化,从而使迁移过程的作用因素、性质和相互关系更清楚地显示出来。 A·K·马博贡杰的论文《乡村--城市迁移理论的系统研究》(1970)是运用的系统模式分析迁移。下图是A·K·马博贡杰系统的完整体现。(图2)环境(经济条件--工资、物价、消费倾向、商业化和工业发展程度)环境 (社会福利)环境 (政府政策、市场组织、人口变动趋势) 图2 乡村--城市迁移系统环境 (交通、通讯、机械化等)null 世界体系理论盛行于1970年代,它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发达或不发达,都不是独立自主的,而是取决于这个国家在(一个中心国支配下的)世界体系的地位。许多西方学者运用世界体系理论,将国际迁移放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政治经济背景里考察,作为这个体系里相互影响的诸多元素之一来考察。这些论述最早出现于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R·L·巴奇、A·波尔特斯等人的著作中。 按照他们的观点,资本主义发展必然导致帝国主义,而帝国主义必然反过来摧残殖民化地区的发展,结果在这些地区制造出许多可供移民的劳动力。同时资本主义宗主国的发展增加了对劳动力、尤其是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当这两个条件都能满足时,就能刺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并且促使人口迁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国际迁移是历史上形成的迁出国和迁入国不平等关系的产物,是现存世界体系的必然表现。 null 世界体系理论对迁移后果更多地看到的是迁出国的损失,迁出国损失其最有才干、最有生产力的成员而蒙受的损失;反之,迁入国则由于获得这些成员而获益。劳动力的国际迁移加强了移民迁出国和迁入国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在移民迁入国内部,外来的移民工人面临多重困境:一方面,他们被雇主看作工人阶级里特别容易剥削的部分;另一方面,当地工人由于他们的存在而害怕对自己不利,这种心理造成了日益高涨的排斥外来移民的运动,加剧了工人阶级内部的民族、种族矛盾。3.1.2经济学观点的迁移理论3.1.2经济学观点的迁移理论null 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将迁移看作现代化和经济增长的一个原因,有时也将迁移看作其后果。这个模型把已有的和潜在的就业机会基本上看作发展水平与速度的一个函数,就业机会的多少对迁移的作用很大,迁移之所以被看成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原因就在于迁移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在迁移以后都必须在经济上有保障以维持生存,而最安全的保障是就业。 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趋势的决定因素与后果》(1953,1972)指出迁移和经济周期有密切关系。书中声称:“迁入和迁出城市的迁移与商业周期的波动有关。在繁荣时期,工业化区域内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部分是由于迁移者的迁入满足的。”“在衰退时期工业化区域内向城市的迁入被限制了,······甚至有可能转向农村地区”1 经济增长理论模型null 西方学者考察的人口迁移波动有三种类型:①季节性波动;②商业周期波动;③长期波动。1924年美国颁布移民限制法之前,有条件充分就业的迁入移民流在3、4、5月达到高潮,而在年末几个月迁出移民达到最大值,外来移民的季节性波动是和不同行业的就业波动相吻合的。 早在1929年杰罗姆已经发现,在美国实行移民限制法前50年间,在短周期里迁移过程是由接纳国的条件所控制的,是“拉力”大于“推力”的结果,“迁移运动的变化常常滞后于就业的相应变化”,迁移运动和商业周期之间明显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在美国实行移民限制之后,这种联系便受到人为的干预。 自1960年代以后持续出现的国际移民浪潮,美国等发达国家又面临大量非法移民涌入的问题,这种移民浪潮和迁入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之间仍然显示出一定的联系。null 资本--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托马斯,他在《迁移与经济增长》(1954)、《迁移与国际投资》(1958)等论著里建立的资本--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在西方又被称为B·托马斯模型。 他从国际迁移的角度,考察资本运动和劳动力迁移的关系,作了迁移长波分析。这个模型的社会经济背景:直到1913年以前,劳动力流动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1913年以后情况发生很大变化,其后国际迁移受国际事件的影响很大,例如,美国移民限制法的实施,两次世界大战,193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等。 然而,托马斯模型针对的是1913年以前的迁移模式,着眼于探讨人口从一国向另一国循环波动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主要考察资本运动和迁移的关系。null B·托马斯模型显示,国际资本流动和劳动力流动是直接相关的。1863-1872、1879-1891、1898-1907年几次欧洲--美国移民高潮都伴随着英国的资本输出,在大英帝国和海外新国家之间形成了经济增长的逆向相关。要素长期转移结果使新世界经济增长超越旧世界,从184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原来的经济领袖地位逐渐让位于美国。他用史料说明,迁移的波动是美国经济增长长波中的重要因素。 null 研究迁移的比较静态理论模型,是由J·J·斯彭格勒在1958年最先提出的。他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考察一个给定的剥离出来的移民流,说明初始的平衡如何被破坏,而新的平衡又如何达到。 假如A国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比B国低,从A国到B国的迁移就会使迁移者及A国其他劳动力的工资提高。如果B国处于报酬递增的阶段,B国劳动力的工资也会提高。 这种劳动力迁出国和接纳国之间的利益协调是19世纪大多数迁移共有的特征,而与此同时存在的资本运动也会增加A国B国双方的利益。但是,如果B国处于报酬递减阶段,即使迁移会使整个国民生产上升,B国劳动力也会寻找法律手段限制A国移民迁入,而且A国劳动力若在B国大量存在就会降低生活水平,增加出生,最终使A国与B国共同分担不足。null J·J·斯彭格勒认为,要说明外来移民流对接纳国的影响,必须区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又称“总和效应”)。这一对概念是这个理论模型的核心。 假使由A国到B国的移民大多数是工人,他们大多数进入职业分类a1、a2、a3、a4之中,他们的职业结构与其迁入国的职业结构存在差别,这时就会出现替代效应。在B国的进口、出口倾向都很低时,B国从事类似职业的工人就将在b1、b2、b3、b4的职业分类里被外来迁入工人所替代,结果在这些职业工作的本国工人的收入就会下降,而其他职业的本国工人的收入可能相对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补效应作用的结果。 J·斯彭格勒还指出,A国迁往B国的工人一般是不熟练工人,因此进入B国职业金字塔的底层。移民迁出国处于上层职业的人,其迁移倾向一般小于处于下层职业的人;同时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外来移民一般被排除于职业金字塔上层之外,所以外来移民主要是和迁入国不熟练工人竞争,使这些工人的收入下降。而其他职业分类属于较高层次的人,则由于互补效应从外来移民得到好处。 null 斯彭格勒还认为,外来移民也产生收入效应(总和效应)。这在那些发展中,扩展中国家更易于产生,因为外来移民的流入必然伴随着B国收入总量的上升;如果B国人口规模低于收入最佳规模,这种上升将会最大,因为这时产生的收入增长会比劳动力的增长更大。 在经济活动上与外来移民是互补关系的那些职业的人绝对收入会上升,但是与外来移民是替代关系的那些职业的人均绝对收入一般不会上升。此外,当一国经济处于报酬递增阶段时,收入效应就会大得淹没替代效应。 斯彭格勒所说的收入效应(总和效应),可以有外来移民所带来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改进生产)产生,也可以由外来移民加进劳动力(增加收入总量)产生。无论如何,总和效应将会减轻移民的替代能力与互补能力的影响。null J·斯彭格勒和B·托马斯的理论模型,是以自由竞争与自由贸易为前提条件的,而且假设整个世界只有两个国家,只生产两种商品,没有专业化等。这样严格的前提条件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他们的理论模型的意义,在于他们用不同方式证明了:只有自由贸易和生产要素(劳动力与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相结合,才能使整个世界经济的总产品达到最大。null 用人口压力来解释迁移动因是从马尔萨斯理论引发出来的,人类历史上许多迁移的确可以用人口压力来加以解释。按照最简单的马尔萨斯模型,一过过快的人口增长会夺走技术进步的成果,最终迫使一些人去新的疆土寻找生计。 这个模型主要是由A·索维在《人口通论》(1969)的适度人口理论框架中运用和发展的。如果从静态来看,最优人口规模是在任何时候都能使人均产出最大的人口规模;迁移则可以解释为人口从超过最优规模的国家向低于这一规模的国家转移。 如果假定其他条件相同,从动态来看,最优人口规模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时间里一国的人口增长率使其人均实际产出增长率为最大的人口规模。如果一国不通过进口食物就不能保持最低生活水平,这个国家就称为人口过剩。那些存在严重人口过剩的国家,即使部分人口转移,总产出也不会减少,边际生产仍为负值。null 农业生产率提高是农村人口外流的一般前提,而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国内迁移而言,农业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重要作用的结果。然而国际迁移也可以起同样的作用,19世纪一些国际人口流动就是由农村失业引起的,主要原因有:不正常的高出生率在20年后形成处于外迁年龄的人口过度膨胀;农业技术进步形成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19世纪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乡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国际迁移来完成的,因为那些新殖民国家的人口不足(低于最优规模),而且这些国际迁移由于迁入者和土著没有严重的种族矛盾还发展顺利。20世纪那些严重人口过剩国家(主要是亚洲国家)已不可能向美洲、澳洲大量移民,种族矛盾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些国家的农村失业人口只能通过国内迁移向城市制造业转移。null P·H·卡讷尔和A·P·勒内等在解释外来移民进程为什么总是时冷时热时,将大规模外来移民作为分析通货膨胀过程的一个因素,提出了这个理论:通货膨胀过程理论。这个理论模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从经济周期波动分析迁移的理论的变种。 他们的理论模型,既可以是需求膨胀模型,也可以是成本膨胀模型,或者是两者的综合。一个新殖民国家不是按一个平稳的比率来吸纳外来移民的,卡讷尔认为这是由通货膨胀过程控制的。迁移的急剧上升会造成通货膨胀,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从而引起外来移民量的下降。卡讷尔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个国家的经济有年产量为100的供给,消费为90,投资为10;又假设资本--产出比为3比1,而外来移民每年在原有人口规模上增加两个百分点,并假设充分就业;这样,消费增长即为2%,null从90上升至91.8,资本存货300也要增加2%即增加为306,实际总需求因此也就从100上升到107.8,而实际总供给只上升到102,两者之间存在5.8的缺口。为缩小这个通过膨胀缺口,会使迁移者中间的艰苦工作、储蓄、节制住宅需求等倾向相对更高。同时,过度的总需求使国内市场吸进那些本应该出口的产品,并使进口消费量增长。靠引进资本会短暂抵消缺口,但最终政府必须用紧缩政策限制进口量,同时外来移民量就会下降。null 二元经济结构或者两个部门理论模型,是西方发展经济学提出来的和迁移直接相关的理论模型。所谓二元经济结构,通常是指乡村传统农业经济和城市现代工业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W·A·刘易斯是两部门理论模型的创立者,其最重要的假设是劳动剩余的无限供给。W·A·刘易斯在《具有无限劳动供给的经济发展》(1954)一文中提出这个理论模型。其目的是论证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工业部门流动的两部门人口流动模型。6二元经济结构、两部门理论模型null 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有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组成。在传统农业部门,不可再生性的土地是生产的基础,耕地面积的扩展是有限的,生产技术简单而变化缓慢。 另一方面,农村人口持续增长,劳动力遵照“共同体原则”,参加劳动产品分配。其结果,使得相对于土地资源,劳动力过剩,处于不充分就业或隐蔽性失业状态。在其它要素不断增加的条件下,一部分劳动产值和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或负增长。 正因为如此,刘易斯认为,将这些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抽出来不会减少农业生产。在高劳动生产率的现代工业部门,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速度的提高超过人口增长速度,使劳动就业人口的边际效益递增,人口平均收入不断提高。null 传统的、人口过剩的农业部门和高劳动生产率的现代工业部门在经济结构和收入上的差异,导致仅能维持生存的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转向现代工业部门,为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所吸收。这种转移过程即下图所示。null 图中,纵轴表示实际工资或劳动边际产品,横轴表示劳动数量,OWA表示传统农业部门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实际收入水平,OWM则表示工业部门的实际工资水平。在这一工资水平上,农村劳动的供给被假定为无限的或完全有弹性的,可以用劳动供给水平线WMSL表示。 假定工业部门增长的初期阶段,资本供给固定为KM1,当资本供给固定为KM1而逐渐增加劳动量的投入时,就会有一条有递减的劳动边际产量决定的劳动需求曲线,并在图3中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D1D1来表示。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原则,工业部门将雇佣劳动力直到他们所生产的劳动边际产品与实际工资相等时为止,也就是劳动供给曲线WMSL和劳动需求线D1D1’相交之点F为均衡点,此时,工业部门的总就业量为OL1.工业部门的总产量由点OD1FL1围成的面积表示。总产量中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总量为矩形OWMFL1,总产量中的剩余部分为利润总额D1FWM。null 由于刘易斯假定这些利润可以再投资而形成资本,从而工业部门的资本形成将从KM1增长到KM2.这一增长的资本投入导致工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于是,劳动边际产品曲线即劳动需求曲线由D1D1’向右上方D2D2’移动,此时,雇佣的劳动数量为OL2,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曲线和新的劳动需求曲线WMSL将在G 点建立一个新的就业水平。 当工业部门的工资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到OWMGL2和WmD2G的同时,总产量也增长到OD2GL2。这部分扩大(WmD2G)的利润又可以再投资而形成资本,使资本总额由KM2增加到KM3。投入资本量再度扩大后,劳动边际生产率又进一步提高,工业部门再扩大劳动雇佣量也增长到OL3.null 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现代工业部门把所有农村中隐蔽性失业的剩余劳动力完全吸收干净为止,才能使收益递减转变为收益递增,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由停滞转变为稳定增长,随着经济活动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就发生了经济结构的转变。 1961年费景汉和拉尼斯合作的论文《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这一模型,1964年又在《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中对此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们在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劳动力流动和工农两个部门的平衡发展问题。费景汉和拉尼斯指出,刘易斯模型忽视了农业对于促进工业增长的重要性,也未考虑到农业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先决条件——工业吸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口粮问题。 链接:拉尼斯-费模型(Ranis-Fei model)的介绍null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将二元经济中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阶段,该阶段的劳动力转移不会受到阻碍,因为农业的劳动产出并不会随着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而减少,粮食不会出现短缺问题;第二阶段,是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劳动力转移将会受到农业总产出下降的影响;第三阶段,是农业边际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此时由于农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或大于城市工业部门,工业部门要吸引农业劳动力就必须提高本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使其至少等于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 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困难在于:上述第三阶段到来之前,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 越多,农业总产出下降就越多,农产品的价格就会越高,从而工业部门雇佣农业部门转移来的劳动力就需要支付更高的工资,这样就使工业部门的贸易条件变得不利,导致利润减少,其结果有可能是在这部分劳动力尚未全部转移之前,工业部门就因为其利润问题而停止扩张,从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就会停止。null 但是费景汉和拉尼斯对此并不悲观。在他们看来,引起工业部门扩张停止的原因在于农业部门的停滞:没有新技术和新投资的农业确实会引起非农产业工资成本的急速上升,从而侵蚀用于非农产业发展的利润和资金,使非农产业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处于停滞状态。但实际上,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留在农业部门的劳动者收入也会提高,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也会增强。农业部门会逐渐出现经济剩余,从而能够满足工业部门的消费,有助于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 这样,劳动力转移就有可能从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也得以实现。 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农业部门不仅仅是向工业部门消极地输送劳动力, 而且还为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农产品。由此,他们提出了部门间平衡发展的思想,认为要就业转换得以实现,必须保证农业迅速增长到足以满足越来越多的非农产业劳动力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p763.2人口迁移的微观理论3.2人口迁移的微观理论3.2.1迁移动机理论研究3.2.1迁移动机理论研究 (1)迁移动机理论中的四个要素。R·R·塞尔和G·德·琼的《论迁移决策的动机理论》(1978)一文里,提出了迁移决策动机的四个要素:可采用性,价值,预期,诱因。在迁移决策里这四个要素呈梯级关系,前一个要素依次导出后一个要素。一个人要作出迁移决策,首先考虑的是可采用性。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在地域上流动的可采用性,例如国际迁移是否会受限制移民法的干预;二是在认识上的可采用性,对原住地有深刻感情的人很难想到迁移离开家乡。 第二个要素是价值,即在迁移决策中看重的事物。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大多数人通过社会化过程树立自己的社会价值观。例如,美国人看重经济上的成功,这种价值观对迁移会起刺激作用;而在东方社会人们看重家庭关系,这种价值观对迁移会起阻碍作用。null 第三个要素是预期,即个人对迁移是否能使他达到既定目标的估计。有意迁移者往往直到目的地有比原住地更高收入的工作,他作出迁移决策不仅认为有可采用性,而且也看重这些工作可能得到的钱,即使这样,如果他不相信自己能获得这份职业他也不会迁移。他对目标的预期即可能实现,也可能落空,但人们常常被过高预期所驱使而迁移。回返迁移的原因之一正因有人对目的地感到失望。 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要素是诱因,指在原住地和目的地和个人目标积极相关或者消极相关的因素。影响迁移的诱因多种多样,例如,已婚夫妇如果认为新社区的学校系统比他们现住地社区好,为了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这学校系统对他们的迁移决策就是一个诱因。null (2)迁移动机的静态分析。迁移动机和宏观迁移理论所分析的迁移原因有区别,简单说来,迁移动机指迁移决策的主观意愿、主观因素,而迁移原因指迁移过程的客观条件、或者影响迁移决策的客观条件。西方迁移动机理论主要探讨,是什么因素促使迁移者个人决定迁移还是不迁移。从静态分析看有以下六种。 第一,经济动机。西方学者根据经济学观点对迁移做微观层次的研究。首先看到的是迁移者的经济动机,是“净经济所得”,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工资差别。 第二,居住满意性动机。P·H·罗西早在1955年已经谈到这种动机,他曾指出,许多迁移,尤其是城市间的流动,是以和生命周期相关的不满意为动机的,家庭规模随生命周期而变大变小,常常是老住所的空间不和需要而引发迁移。G·萨巴和B·D·凡·阿斯多尔1969年也曾经指出,当现住宅被认为与社会地位不相称,或者住宅被看作通向更高社会地位的手段时,这一动机是很重要的。null 第三,社会流动/社会地位变动动机。一些西方社会学者强调社会流动是迁移的一个主要动机,由于农村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所以迁移目的地是城市地区,迁移动机是社会地位向上流动。这种动机由于教育和职业层次不同而受到促进或者阻碍,也与社区内对社会流动的限制程度相关。O·D·邓肯等分析了发达国家的有关情况,而巴林杰等在1977年则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有关情况。S·芬得利1977年也曾根据发展中国家有关研究指出,举家迁往城市很可能是为了保证子女而非父母的社会地位上升,其基础是教育被当成职业和经济流动的主要手段。 第四,生活方式偏好动机。G·德·琼在1970年代后期曾经指出,美国等发达国家迁移中出现的生活方式偏好动机,是受农村和非都市地区人口回升的刺激产生的,显示对地方规模的偏好是决定性原因。他还发现对公园和娱乐设施、到工作地点的便利程度、宽敞的庭院、高质量学校的偏好也是明显的迁移动机。null 研究者还发现,从都市到非都市的短距离迁移偏重于居室与邻近地区消费,而其长距离则侧重与满足退休生活方面的动机。发展中国家有关迁移研究,特别是乡村--城市迁移研究强调生活方式偏好是主要动机,最有名的假说是“亮光假说”,用亮光比喻城市多彩的生活方式,并与迁移者改变生活方式的意愿相联系。 第五,不迁移决策的动机。这项探讨人们为什么不迁移的研究,是对迁移动机的反向研究。大多数人认为不迁移的动机是维持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联系,所以青壮年比老年人更有迁移倾向。在一个社区居住较长时间的人容易产生社会和居住稳定性倾向,只是在生命周期变动或退休等生活变化时才会打破稳定规范而迁移。把原住地家庭和朋友关系作为不迁移动机的假说,被称为“亲和力假说”,它认为家庭和朋友关系产生的亲和力是对迁移的一种限制。null 于伦伯格1973年更进一步提出可能具有不迁移动机的四种情况:①在当地有很强的亲属联系;②在当地有大笔投资;③在社区有很深的根;④不具备轻易归化到新环境的能力。 第六,家庭和朋友的影响成为迁移动机。家庭和朋友对迁移的另一方面的影响却是促进作出迁移决策,尤其是迁移方向决策。里奇在1976年还提出两种促进迁移的影响:第一,是信息假说,家庭和朋友在远处通过提供给潜在迁移者以当地条件和机会的积极信息,鼓励迁移;第二,是助动假说,在目的地有朋友和亲属的人可能在该地获得定居方面的帮助而促进迁移决策。这两种假说常在
本文档为【人口迁移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9159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3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经济学
上传时间:2012-09-28
浏览量: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