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嗅三针”对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谢干预效应研究(可编辑)

“嗅三针”对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谢干预效应研究(可编辑)

举报
开通vip

“嗅三针”对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谢干预效应研究(可编辑)“嗅三针”对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谢干预效应研究(可编辑) “嗅三针”对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谢干预效应研究 陕西中医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嗅三针”对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谢的干预效应研究 姓名:赵聪?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针灸推拿学 指导教师:刘智斌 2011-04摘 要 目的:本研究将通过在保留和切断嗅觉通路情况下,观察A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 能力变化、胆碱能系统神经递质活性、受体含量及其mRNA的表达,揭示“嗅三针” 对 AD大鼠行为学及病理的改变和对海马区中枢胆碱能系统的调节作用...

“嗅三针”对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谢干预效应研究(可编辑)
“嗅三针”对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谢干预效应研究(可编辑) “嗅三针”对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谢干预效应研究 陕西中医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嗅三针”对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谢的干预效应研究 姓名:赵聪?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针灸推拿学 指导教师:刘智斌 2011-04摘 要 目的:本研究将通过在保留和切断嗅觉通路情况下,观察A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 能力变化、胆碱能系统神经递质活性、受体含量及其mRNA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揭示“嗅三针” 对 AD大鼠行为学及病理的改变和对海马区中枢胆碱能系统的调节作用.证实嗅觉通 路是“嗅三针”对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谢的干预效应研究的主要途径,阐明“嗅 三针”通过嗅觉通路治疗AD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组(对照组):于颅顶 如AD造模方法中钻孔注无菌生理盐水后即缝合皮肤,术后4周如嗅神经切断 术中颅 顶钻孔后即缝合皮肤,再行常规饲养 4周后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相应指标。?组(AD模型组):于 颅顶如 AD造模方法中钻孔注 Aβ-淀粉样肽后即缝合皮肤,术后 4周如嗅神经切断 术中颅顶钻孔后即缝合皮肤,再行常规饲养 4周后检测相应指标。?组(嗅神经切 断组):于颅顶如 AD造模方法中钻孔注无菌生理盐水后即缝合皮肤,术后 4周行嗅 神经切断术,再行常规饲养4周后检测相应指标。?组(AD模型+嗅神经切断组): 于颅顶如 AD造模方法中钻孔注 Aβ-淀粉样肽后即缝合皮肤,术后 4周行嗅神经切 断术,再行常规饲养4周后检测相应指标。?组(AD模型+嗅三针组):于颅顶如 AD 造模方法中钻孔注Aβ-淀粉样肽后即缝合皮肤,术后4周如嗅神经切断术中颅顶钻 孔后即缝合皮肤,行“嗅三针”治疗 4周后检测相应指标。?组(AD模型+嗅神经 切断+嗅三针组):于颅顶如 AD造模方法中钻孔注 Aβ-淀粉样肽后即缝合皮肤,术 后 4周行嗅神经切断术,行“嗅三针”治疗 4周后检测相应指标。电针方法: 迎香 穴向内上方斜刺0.3cm,印堂穴向鼻根部平刺 0.3cm;电针参数:1mA 疏密波;正极 接印堂穴,负极接一侧迎香穴,疏密波刺激 10分钟;负极换接另测迎香穴,疏密波 刺激10分钟,1次/日。以上电针处理均在造模成功后第一天进行,5日为一个疗程, 休息2天,共进行4个疗程。未行电针治疗组常规饲养至电针疗程结束。 结果:Morris水迷宫、免疫组化及RT-PCR测试:在保留嗅觉通路的情况下,“嗅 三针”治疗后,与?组(AD模型组)相比,?组(AD模型+嗅三针组)水迷宫潜伏期 及游泳总路程皆明显减少,ChAT的活性明显升高,AchE的活性明显降低,Ach的含 量明显增高,胆碱能 M1受体的含量增高,M1受体 mRNA表达也提高,有显著性差异 (P<0.05);而在切断嗅觉通路的情况下,?组(AD模型+嗅神经切断组)与?组(AD模型+嗅神经切断+嗅三针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嗅神经切 断组)与?组(AD模型+嗅神经切断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嗅 三针”能够改善模型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证明了嗅觉通路是“嗅三针”对 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谢的干预的主要途径。 结论:通过本实验研究发现,“嗅三针”疗法不仅能够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 习、 记忆能力;而且也证实了嗅觉通路是“嗅三针”对 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 谢的干预 效应研究的主要途径。部分地阐明了“嗅三针”是通过嗅觉通路治疗AD的 分子机制。关键词: 嗅三针;胆碱能;嗅觉通路;AD Research on the intervention of “Xiu san zhen” to the cholinergic systematic metabolism in AD hippocampus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research observes the AD(Alzheimer Diseasemodel rats behaviors change , neurotransmitter activity of cholinergic system ,the content of acceptor and the mRNA expression when the rats’ olfactory pathway retain and cut off,reveals the AD model rats’ variety of ethology andpathology and accommodation for central cholinergic system in hippocampus by “Xiu san zhen”, confirms the olfactory pathway is the main way for intervention effect research of metabolism of AD cholinergic system in hippocampus,explai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which“Xiu san zhen”treat AD through the olfactory pathwayMethods: A total of 60 Sprague 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6 groups 10 in each group:I groupcontrol group:Only suture the skin after parietal drilling in the rats like making AD model , 4 weeks later, also suture the skin after parietal drilling like cuting off olfactory nerve,then examines the corresponding targets after the 4 weeks.of routine raising?groupAD model group:Make the AD models, 4 weeks later, suture the skin after parietal drilling like cuting off olfactory nerve,then examines the corresponding targets after the 4 weeks.of routine raising .? groupDiscontinuous olfactory nerve group: Only suture the skin after parietal drilling in the rats like making AD model, 4 weeks later, cut off olfactory nerve, then examines the corresponding targets after the 4 weeks.of routine raising .? groupAD model and discontinuous olfactory nerve group: Make the AD models, 4 weeks later, cut off olfactory nerve, then examines the corresponding targets after the 4 weeks.of routine raising .? groupAD model and “Xiu san zhen”group: Make the AD models, 4 weeks later, suture the skin after parietal drilling like cuting off olfactory nerve,then examines the corresponding targets after the 4 weeks.of routine raising .?groupAD model ,discontinuous olfactory nerve and “Xiu san zhen”group:Make the AD models, 4 weeks later, cut off olfactory nerve, then examines the corresponding targets after the 4 weeks.of routine raising .Acupuncture method: Puncture 0.3cm above to slanting inward, when puncture “Ying xiang” acupoint, punctures 0.3cm evenly to the nose root when puncture “Yin tang” acupoint Acusector parameter:Positive pole connects “Yin tang” acupoint ,negative pole connects one side of “Ying xiang” acupoint , act for 10 minutes with 1mA dilatational wave;then negative pole connects the other side of “Ying xiang” acupoint for 10 minutes, once a dayElectro-acupuncture is done on the first day after making model, one course for 5days,then rest for 2 days ,in total carrie on 4 treatment courses like that.The group without acusector raise to the end of treatment courses Results:Morris water labyrinth, immunity and RT-PCR test :when remain olfactory pathway ,in comparion with ?group, the time of water labyrinth escape latency AELand the distance of swimming decreased remarkably in ? group ,also the activity of CHAT and the content of Ach and M1 recepto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mRNA expression of M1 receptor also increased , the activity of AchE decreased remarkably P0.05; whereas when don’t remain olfactory pathway ,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 group and ?group P0.05,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group and ? groupP0.05; point out: “Xiu san zhen” can improve stupid rats’ ability of learning and memorization, olfactory pathway is the main way that “Xiu san zhen” can treat AD.Acupuncture method:Obliquely needling to the inward region of “Ying xiang”LI20 for 0.3cm and horizontally needling to the nasal root of “Yintang”EX-HN3 for 0.3cmConclusion: We found that“ Xiu san zhen” not only improved the capability of learning and memory.,but also confirmed the olfactory pathway is the main way that “Xiu san zhen” intervened on the cholinergic systemic metabolism in AD hippocampus.At the same time,the experimentation clarify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that “Xiu san zhen” treat AD through theolfactory pathwayKey words: “Xiu san zhen”; Cholinergic; Olfactory pathway; AD Author: Congzhe ZhaoTutor: Zhibin Liu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 成果,无抄袭及编造行为。除文中已经特别加以注明引用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外,本论文不 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 确方式标明并致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并由本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____日 期: 年月日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陕西中医学院有权保留使用本人学位论文,同意学院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陕西中医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可以 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_____日 期: 年月日 论文导师签名_____日 期: 年月日 “嗅三针”对 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谢的干预效应研究 引 言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退行性中枢神经系统 变性疾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为痴呆最高发的类型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认知和记 忆功能的进行性恶化,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步下降,并伴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的 异常。AD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存在着多种假说:如胆碱能功能低下假说、炎症或免疫 反应假说、基因突变假说、淀粉样蛋白沉积假说、氧化应激假说、兴奋性毒性假说、 细胞凋亡假说等,但仍缺少一套完整的理论依据来诠释AD的发病全过程。目前大多数 学者认为脑内胆碱能系统功能的下降是造成AD发病的最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了“胆碱 [1] 能假说” 。尽管AD脑内胆碱能系统的退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现有药物对本 疾病的治疗也不是万能的。另外,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国内的痴呆患者 又迅速增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水平,也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 负担。而在早老性老年痴呆的群体中阿尔茨海默病又占据着绝大的比例。因此积极加 入对AD的研究和防治的行列之中将成为当前我们医学界的重大任务。国际疾病分类诊断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第十次修订(ICD-10)中对痴呆又做了一般性描述。如 “痴呆是由脑部病变所导致的综合症候群,它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加重的特点,出 现多种高级皮质功能的紊乱,其中就包括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学习、语 言表达和判断能力。而意识是清晰的,常伴有认知功能缺陷,偶尔还伴有情绪 失控和 社会行为或动机的异常等前驱症状。” 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和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AD患病率表明,当今全球有2430万人 患上此病,预计到2040年全球痴呆病例将高达8110万之余。AD的发生与遗传、年龄等 有密切的关系,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文化程度低下、吸烟、饮酒、脑外伤和铝中 毒均可增加患此病风险,痴呆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在西方发达的国家及地区, 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为5%~8%,已被列为死亡疾病的第四位;然而,在国内60岁以上 的老年人当中,痴呆的患病率也有0.75%~4.69%之高,患病人数竟然高达500万。近 [2] 年一些新研究发现 :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病理改变最先累及的是内嗅区皮质(EC), 逐渐向海马区等部位扩散,最终累及到全脑皮质区。这些研究还为AD的治疗和预防带 来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嗅觉系统的功能障碍与AD发病相关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 [3] 大的进展 。研究也揭示了嗅觉系统的功能障碍与AD的发病机制有着内在的 联系,嗅 1 陕西中医学院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 觉功能缺失而并发的认知功能障碍揭示了最初的临床退变,而胆碱能系统异常对嗅觉 功能的发挥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胆碱能系统是研究AD和嗅觉系统功能障碍的重要 环节,而通过嗅觉通路调节胆碱能系统的异常已成为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新疗法。 2 “嗅三针”对 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谢的干预效应研究正 文 1 文献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AD的认识及研究 1.1.1 祖国医学对AD病名的认识 中医学古籍虽然没有对AD病名具体的描述,但从本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来 看,AD发病的不同时期的临床症候分别散见于“呆痴”、“呆证”、“健忘”、“痴呆”、 “郁证”、“文痴”、“善忘”、“癫症”和“狂症”等病证的相关文献中。与本病证相关 的描述有《左传》中的:“不慧,盖世谓白痴。”痴呆病名最早在唐代的《华陀神医秘 传?治痴呆方》书中就有描述,此后还有明?虞抟所著的《医学正传》谓之“痴愚”。 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也有“呆痴”之命名。宋?王执中在《资生经》 书中命 之曰“痴证”。《辨证录》则有“呆病门”等专篇论述。《黄帝内经》中记载本病的相 关症候及病名较多,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 《素问?调经论》云:“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灵枢?海论》:“髓海不 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 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口问》篇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 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 视深,精神将夺也。”《医学心悟》书中所述:“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本草备要》: “人之记性,皆在于脑。小儿善忘,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千金翼方》: “人五十以上阳气始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血证论》曰: “又凡心有瘀血,亦令健忘”,《石室秘录》曰:“痰气最盛,呆气最深”。近代有王永 炎教授认为,“脑髓消”可作为痴呆病名。赵学敏教授在《串雅内编》书中 也有“呆 病”的描述。由此可见,祖国传统医学对老年性痴呆病名的认识历史悠久。 1.1.2 祖国医学对AD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形成是以内因为主的,其基本病机为髓减脑消, 神机失用。多数是由于精、气、血不足,髓海失充,脑失所养,或气、火、痰、瘀等 诸邪内阻,上扰清窍所致。其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但两者在病机上又常发生转化。 一是气滞、痰瘀之间的相互转化,使病情缠绵难愈。二是日久生热,形成了肝火痰热, 上扰清窍,再进一步发展可耗伤肝肾之阴,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化火生风,风扰脑 3 陕西中医学院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 髓,使病情加重。三是虚实之间的相互转化,形成了虚实夹杂之证。本病多起病隐匿, 发展缓慢,渐进加重,病程一般较长。《景岳全书?杂证谟》有“癫狂痴呆”的专篇 论述,首次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如“痴呆症,凡平素无 痰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惑,或以惊恐而渐至呆痴,举动不灵,言 辞颠倒,或多汗,或善愁,其证千奇百怪,无所不至,脉象或弦,或数,或大或 小, 变易无常。”指出了本病的发生是由郁结、不遂、思虑、惊恐等多种病因积聚而成, 而且临床表现具有“千奇百怪”、“变化无常”的特点,并指出本病病位在心脑,此其 逆气与肝、胆二经有密切联系。关于预后则认为,本病证有“可愈者,不可愈者,与 胃气元气的强弱有直接的关系”。清代?陈士铎的《辨证录》中立有“呆病门”,书中 还指出“大约其始也起于肝气之郁;其终也由于胃气之衰。肝郁则木克土而痰不能消; 胃衰则土不制木而痰不能化。于是,痰积于胸中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 可见对呆病症状描述之甚详,认为其主要病机在于肝郁脾虚,痰弥心脑之窍,使神明 之主受累,脑髓失养而发此病。王清任指出:“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年高无记 性者,脑髓?空。”充分说明了脑髓为记忆的物质基础和源泉所在,并认为脑髓空虚 是痴呆发病的重要原因。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充盛则髓海得养,反之则神机失用 而发呆病。东汉?张仲景《伤寒论》曰:“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本有久 瘀血, 故令喜忘”,指出了本病之病因病机为瘀血内阻,蒙蔽神明,他还指明了本病之预后 转归为“血自下,下者愈”。总之,AD病位主要在脑,但其发病与肾、心、肝及脾五 脏功能失调相关,其基本病因病机为脑髓空虚,诸邪蓄积,神机失用。 祖国医学对AD病因病机的认识与现代医学对该病病理的认识基本一致,如海马神 经元的病变和中医“髓海不足”、“脑髓消减”的改变相符合;而脂褐素形成、增加、 线粒体肿胀变性的表现与“痰浊”等实邪病因所致的症状基本一致;脑内过氧化脂质 [4] 的生成,则表现为“瘀”的症候。目前的中医学名家 :王永炎教授认为痴呆发病主 要在于年高体虚,脏腑功能失调,痰浊内生,气滞血瘀。并提出了“浊毒损伤脑络” 的病机理论。张琪主任医师认为,痴呆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心,若心气虚, 心血亏耗,神明失舍,就会出现一系列神志行为异常状态。并指出心肾两虚是发病之 本。颜德馨教授认为痴呆的发病与血瘀有直接关系,不少患者具有老年斑、 肌肤加错、 舌紫等症状,根据“杂者钝”的病机,治疗痴呆患者每收良效。张学文教授将痴呆的 发病全过程归纳为精髓亏虚,痰瘀阻窍,颅脑水瘀,且三者常相互影响。 中医学认为,人至老年,脏腑器官功能逐渐减退,体内阴阳之气不足以补偿肾 4 “嗅三针”对 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谢的干预效应研究 中之精,精少髓不生,髓海空虚,髓减脑消而发为痴呆。《医林改错》书中有这样的 描述:“年高无记性者,脑髓?空”。脑为髓海,元神之府,神机之用。其位高居巅? 之上,必在气血精髓充养之下,才能内统五脏六腑,外敛形体百骸。《素问?上古天 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肾精充足,生髓的能力旺盛,则 髓海充盈,故人的智力强健,思维表现活跃,耳聪目明。若因年老体衰,肾精会日渐 减少,无力生髓,可致精髓不足,清窍空虚,而神明失养不能外驱机体四肢百骸,内 敛五官九窍,渐至“喜忘”、“如狂”,而发痴呆。 正常情况下,心阳充沛,能震摄水饮。脾气健旺,可水精四布,水液输布代谢 如常。若长期饮食肥甘厚腻、吸烟嗜酒成瘾,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而使心阳不震 水饮泛滥,水聚成痰;脾的运化失常,而痰浊内生,容易蒙蔽神窍,渐成本病。肝主 疏泄,可使情志畅达;反之则可致肝主疏泄失常,气机郁滞。气为血之帅,气不行则 血不畅,渐成瘀血。瘀血系本病的关键病理因素。瘀血的存在,不仅影响气不能正常 运行,同时也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血液属广义之精的范畴,是神志活动的 基础,有《灵枢?营卫生会》曰:“血者,神气也。”可见,神明之病变与“心主血脉” 的异常密切相关。本病表现为“喜忘”、“其人如狂”,并进行性加重,这些“心主神 明”的异常行为也正是“心主血脉”异常反映。“瘀血”不仅是血行异常所产生的病 理产物,还是新的致病因素。“瘀血”为有形之物,阻滞脉道,进一步加大了血液运 行的障碍,甚至还会出现“瘀血内阻,血不循经”所致的出血。并且还有“瘀血不除, 新血难生”的理论依据。最终血液不能上达于脑府,血脉之中的败恶蓄血,而蒙蔽神 明,出现本病“喜忘”、“如狂”之证。可见瘀血是本病发病的关键病理因素。 1.1.3 祖国医学对AD的治疗 我国传统医学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针对本 病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总结出 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而针灸疗法又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历 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医学针药并举、辨证论治对AD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是行之有 效的治疗方法。它还强调了从整体着眼论治,具有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调和阴阳, [5-7 ] 醒脑开窍的功能。针灸治疗老年痴呆是有确切的疗效,而且还有大量的临床报道 证实了针灸能够改善AD患者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的速度,在治疗本病中发挥 着独特的作用。针灸治疗本病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经络腧穴对机体进行 双向良性调节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本病的目的。祖国医学认为,老年性痴呆为全身性 5 陕西中医学院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 疾病,其基本病理因素为气虚、气滞、痰瘀,针灸具有补气调气、消痰化瘀、疏通经 络、健脑益智之功效,对消除和缓解气虚、气滞、痰瘀的病理特征有良好疗效。尽管 AD的发病机理仍未彻底弄清阐明,但中枢神经胆碱能系统功能障碍是目前公认的发 [8] 病机制之首 。 1.1.3.1 电针疗法 [9] 望庐山,周丽莎等 采用电针电刺激疗法对40只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进行干预治 疗。取穴:百会、足三里、肾俞;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 电针组,每组10只,足三里与肾俞穴接电针,电刺激治疗4 个疗程,检测海马及皮质部 位Ach、ChAT、AchE 的含量或活性后,发现了电针对Ach 合成与分解有明显的影响。 电针组大鼠海马及皮质部位Ach、ChAT、AchE 含量或活性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 差异P0.01 。结果:电针治疗AD 大鼠能提高脑内Ach 的合成与释放,抑制Ach 的分 解。 [10]马骏,王彦春等 采用电针电刺激疗法对40只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进行干预 治疗。取风府穴,电极正极接风府,负极连接尾巴。针刺治疗每天1次,每次 30 min, 7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l天,治疗2个疗程。观察海马区BDNF及其受体TrkB、GDNF 及其受体GFR?al的阳性细胞数量发现模型组BDNF及其受体TrkB、GDNF及其受体GFR ?al阳性细胞数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5.电针组BDNF及其受体TrkB、GDNF及其受 体GFR?a1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果:电针风府穴能使AD模型大鼠 海马区BDNF及其受体TrkB、GDNF及其受体GFR一a1表达水平增高,电针风府穴对胆碱 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1.1.3.2 毫针疗法 [11] 欧阳顾,李忠仁等 运用毫针针刺疗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智能障碍患者16例。对 照组14例采用西药尼莫地平口服治疗,每次20~40mg,每天3次,连续治疗8周。针刺 组16例取穴以百会、肾俞为主穴,辨证加减太冲,三阴交,关元及足三里等穴,得气 行捻转补法1分钟,留针30分,连续治疗8周。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4.3%、62.5%, 而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毫针针刺疗法对痴呆患者的智能障碍 仍有 确切的疗效。 1.1.3.3 毫针与音乐合用疗法 [12]刘刚,袁立霞等 运用毫针针刺配合音乐疗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41 例。A 组21例采取针刺治疗,取穴风池、四神聪、足三里、太溪、内关;10 次为一疗程, 共 6 “嗅三针”对 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谢的干预效应研究 治疗10个疗程;B组20例采用毫针针刺配合音乐疗法,针刺方法同A组,同时配合聆听音 乐进行治疗,音乐治疗每5天1次,共治疗20次。结果: A、B两组治疗后和治疗前的简易 精神状态量表得分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得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 疗效明显优于A组。结果:毫针针刺配合音乐疗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能提高疗效。 1.1.3.4 毫针书法结合疗法 [13]袁世宏,王米渠等 运用毫针针刺书法结合疗法治疗17例老年痴呆患者。针刺 选穴为:四神聪、神门双、太溪双;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书法 采用集体练习,使用条型长桌,在书法老师指导下先描格后临摹,字体以颜体 楷书为主, 有时参杂一些篆书和行书,每天上、下午各写45min。1个月观察疗效。总的看来针刺 组作用略优于书法组,但毫针针刺书法结合疗法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 效。 [14]张卫,高尚仁等 运用毫针针刺书法结合疗法治疗17例老年痴呆患者.调治1个 月后观察到调治前后患者血液中自由基水平有明显的差异,但针刺组与书法组却无显 著性P0.05)。结果提示书法、针刺有抗衰老的作用。 1.1.3.5 水针疗法 [15] 陈氏等 运用水针疗法治疗老年性痴呆38例,其中老年性痴呆17例,脑血管性痴 呆21例;穴位:甲组:哑门、肝俞、肾俞;乙组:大椎、风池、足三里。用乙酰谷酰 胺注射液每穴注入1ml,隔日一次,两组穴位交替使用,15次为一疗程,三疗程后观 察结果。显示:老年性痴呆改善7例;脑血管性痴呆显效2例,有效7例,改善9例。 1.1.3.6 微针疗法 [16]刘智斌,牛文民等 运用微针疗法治疗1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将120 例血管性 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头部发际区排针法,对照组60例采用口 服都可喜,每日1次,连续治疗5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10个疗程。治疗结束 后采用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社会活动能力调查表、神经功能 缺损评分表、主要症状观察评分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显示:两组治疗前后HDS、 MMSE、FAQ、NFD、MS评分改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HDS、MMSE、 FAQ、NFD、M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3%, 对照组为81.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头部发际区排针法 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1.1.3.7 埋线疗法 7 陕西中医学院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 [17]杨雨,潘娅,王旭东等 运用穴位埋线法对45只拟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进行治疗。 将45只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拟AD模型组,穴位埋线组简称埋线组3组,每组 15只,取穴:肾腧(双)、大椎,用8号针头埋入4/0号5 mm羊肠线,每7天1次,共四 次。检测显示:模型对照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第?象限活动时间明显缩 短及穿越站台次数明显减少;海马CAl区出现大量NFT;顶叶皮层ChAT免疫反应阳性细 胞明显减少。穴位埋线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第?象限活动时间明显延长 及穿越站台次数明显增多;海马CAl区NFT明显减少;顶叶皮层ChA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 明显增多。结果:穴位埋线改善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可能与改善中枢胆 碱能系统的功能和减少NFT有关。 [18] 杨雨,苗婷等 运用穴位埋线合并胰岛素综合疗法对80只拟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进 行治疗。大鼠随机分为4组: ?对照组; ?拟AD模型组; ?穴位埋线组; ?穴位埋线+ 胰岛素组,每组20只。取穴:肾腧(双)、大椎,用8号针头埋入4/0号5 mm羊肠线, 每7天1次。共四次。观测指标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穴位埋线+胰岛素组 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1 ,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现象明显改善, ChAT表达 增加P0.05。结果:穴位埋线和胰岛素联合应用对拟AD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强 于单用穴位埋线,可能和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及胆碱能系统功能有关。 1.1.3.8 音乐疗法 [19] 曹瑞洲等 运用音乐疗法妙解老年痴呆症。使用水晶音乐和宫调音乐治疗老年痴 呆。结果:都有效舒解老人胸中的郁闷、扫除心理的阴霆, 并有良好的生理调节作用, 因此音乐疗法在防治老年痴呆症方面有较好疗效。1.1.3.9 中药疗法 [20]张妍,林青等 运用中药复方丹参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进行治疗。动物随机分 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复方丹参高、中、低剂量组。药物用无菌双蒸 水配制,每天灌胃给药1次,每次10mL /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相应体积双蒸水。检测 后显示:模型大鼠找到平台的时间和游泳路程明显延长,海马和皮层中ChAT的活性明 显降低,AchE活性有增加趋势,治疗给予复方丹参能显著改善AD大鼠的学习 记忆障碍, 明显提高AD大鼠海马和皮层中ChAT的活性,P0.01但对AchE活性影响不明显。结果: 复方丹参能提高AD模型大鼠脑组织ChAT活性,改善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损害,提 示药物的作用可能与胆碱递质合成增加有关。 [21]刘玲,姜幼明等 运用中医名方涤痰汤对50只AD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治疗。用涤 8 “嗅三针”对 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谢的干预效应研究 痰汤灌胃给药28天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海马和皮质区Ach 乙酰胆碱 、AchE 乙酰胆碱酯酶和ChAT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后显示:涤痰汤能明显提高中枢胆碱能 系统Ach和ChAT的活性,降低AchE的活性,对AD引起的中枢胆碱能系统损伤有保护作 用。 [22]周丽莎,朱书秀等 运用中药制剂草苁蓉提取物对60只AD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治 疗。中药制剂草苁蓉提取物按高、中、低3种不同剂量灌胃治疗,于治疗后对各组海马 和皮质部位Ach、ChAT及AchE的含量或活性进行检测发现: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Ach 含量和ChAT活性升高P0.01 ,而TchE活性降低P0.01 。结果:中药制剂草苁蓉提 取物能提高AD模型大鼠脑内ChAT活性,抑制AchE活性,从而增加脑内Ach含量。 祖国医学对AD的治疗,无论是中药、针灸、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还是配合嗅觉、 视觉和听觉等综合疗法,都取得了良好疗效。可见中医治疗AD确实有其独到之处,纵 观近些年来的研究,尽管各医家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有所不同,但其都是在“中医或中 西医的基础理论”指导下,采用局部结合整体,标本同治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取得了令 人满意的效果,同时,这些研究也为揭示中医治疗AD的机理提供了可贵的理论依据。 将对AD治疗的临床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现代医学对AD的认识及研究 1.2.1现代医学对AD发病机理的认识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近期记忆力减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原发性退行性神 经系统变性疾病。以获得性持续性记忆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表现异常以及性格 改变为病理特征,但无意识障碍。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大脑皮质、海马、基底核等萎 缩,常伴有β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及老年斑形 成。病变区主要分布于海马、杏仁核和皮质等与智力、学习记忆能力相关的部位。目 前,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了,世界医药界对AD的治疗和临床研究仍处于探索阶 段。近些年,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技术学的飞速发展及其向神经学科的不断渗透, 研究手段和力度的不断加强,对痴呆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和发病机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 进展并渐趋成熟,但仍缺乏一种医药界公认的理论来阐释其真实的发病机理。通常认 为与胆碱能功能低下、神经递质紊乱、基因突变、自由基损伤、神经细胞凋亡、Aβ 蛋白沉积和tan蛋白异常磷酸化、遗传因素、炎症反应、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 脑内自身免疫反应、细胞骨架改变、铝中毒、微量元素匮乏、雌激素异常、病毒感染 [23] 等有关。现代医学将AD分为单发型和家族型2种类型 ,在老年人的死亡病因中,AD 9 陕西中医学院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 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和脑卒中之后的第4位杀手。随着世界人口趋向老龄化, AD患者的数量也在显著增加(流行病学研究),到2050年全世界AD患者的数目将超过1 亿。有关AD的情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医药界的关注和研究。 1.2.1.1遗传因素与AD的关系 有痴呆家族史者,其患病率为普通人群的3倍之多。学者Kipatric等报道了两 个孪生子几乎同时患上AD,而他们的母亲和外祖母都是AD患者。Heston发现早发型 家族的同病危险性增高,这些家系有着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倾向,这一现象说明了大 多数AD患者似乎是散发性的。但基因遗传也不是AD发病的唯一因素。目前已发现多 个基因与AD的发病有关,其中淀粉样蛋白前体(APP)基因、早老素-1(PS-1)基因、 早老素-2(PS-2)基因,分别位于21号染色体、14号染色体和1号染色体上。基因突 变是早发性家族性痴呆(EOFAD)的主要病因;APP 基因突变和基因表达水平异常与 脑内淀粉样蛋白(Aβ)的沉积多少有关。但APP基因突变仅与2%-3%的EOFAD有关。 PS-1基因突变与70%-80%的 EOFAD相关,而且可以认为是 EOFAD最主要病 因。PS-2基 因可能是其他EOFAD的病因。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变化是迟发性痴呆的主 4 4 要致病因子,APOEε /ε等位基因型人群的痴呆发病率最高、发病年龄最早、认知功 能减退最快。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家族性常染色体遗传的痴呆病人,只占所有痴呆 患者的2%左右。另外,载脂蛋白E(apoE)基因是老年型痴呆的重要危险因子。APOE 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上,在人群中有3种常见亚型,即ε2、ε4和ε5,而ε5最为普 遍,ε4次之,ε2则最少。有 apoEε4等位基因者,患 AD的风险增加许多,还可使 发病年龄提前。但并非所谓带有apoEε4等位基因的人群都会患上老年性痴呆,亦有 许多AD患者是没有ε4等位基因的。国内还有很多报道证实了apoEε4是晚发型老年 性痴呆的危险因子之一。1.2.1.2 炎症反应与AD的关系 新近的一些研究在 AD的淀粉样斑块中发现了反应性小胶质细胞,它是一种炎症 反应细胞,与参与免疫系统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相似,其作用是清除坏死 和衰退的 细胞,还分泌补体蛋白。还有一些文献报道了老年性痴呆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其证 据是:?老年斑中有胶质细胞的增生和补体系统的激活;?脑衰老和脑部炎性病变皆 可引起 Aβ蛋白沉积,而 Aβ蛋白的沉积又可使脑内的急性损伤转化为慢性炎症,并 诱发释放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脑微血管系统中可见到阳离子细胞蛋白(CPA37), 10 “嗅三针”对 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谢的干预效应研究 它是一种炎症介质,由单核细胞所释放,能导致神经元的损害。 1.2.1.3神经递质功能缺陷与AD的关系各种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和多巴胺)的生化分析。已经证实了老 年性痴呆患者脑内胆碱乙酰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在神经元纤维缠结和老年 斑集中分布的脑区中明显降低,亦有证据证实了 AD 患者中有去甲肾上腺素能、γ- 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缺失,它们的缺失仅次于胆碱能神经元所见到的情况。中枢胆碱 能系统神经递质的含量在学习与记忆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老年性痴呆的患者又 明显具有胆碱能系统代谢的异常,胆碱能神经元本身参与了记忆的形成。与 AD发病 关系最密切的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Ach,胆碱能系统代谢紊乱表现为皮质和海马区 的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减少,使乙酰胆碱(Ach)的含量减少,突触后烟碱样(N) 和毒蕈碱样(M)受体的含量也减少,这些改变与AD患者的记忆力下降有很大关系, AD患者的痴呆程度与新皮质和海马区中 Ach的减少程度密切相关;而胆碱酯酶抑制 剂(AchE1)抑制乙酰胆碱酯酶,能提高 Ach含量、调节 APP的代谢、减少 Aβ蛋白 的沉积,防止神经元变性,改善认知和记忆能力。除胆碱能减少之外,AD 患者中还 存在去甲肾上腺素能的不足,这可能与 AD患者的情感症状有关;AD患者 5-HT系统 异常可能与AD患者的抑郁状态和攻击行为有关;AD患者还有谷氨酸功能的异常,过 量的谷氨酸作用于NMDA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对其神经元细胞产生兴奋性 毒性作用,并影响细胞间信号的传导,导致细胞凋亡和功能异常。 1.2.1.4 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与AD的关系 老年斑(SP)主要存在于大脑皮层,但在基底神经节区、脑干和小脑也有分布, 颞叶的多于额叶。老年斑中有一个中心核,该核是淀粉样物质和铝硅盐沉着物,外周 被许多异常的神经元环绕,这些神经元又含有许多个轴突和树突。成熟的老年斑是神 经元炎性反应后的球形缠结物,其中包含了退化的轴突、树突和多种蛋白水解酶,周 围还有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增生。AD患者中神经元纤维缠结(NTF)是由致密 的神经元细丝所导致,而纤维缠结主要发生于大脑皮层的大锥体细胞,尤其在海马区 最常见。Aβ蛋白能促使胶质细胞激活并释放细胞因子,产生炎性反应而引起神经元 的损伤;Aβ蛋白能通过氧化应激反应使之过度磷酸化而产生神经纤维缠结,最终导 致神经元功能紊乱、死亡引起痴呆,可见Aβ蛋白的沉积是神经元变性的重要环节。 1.2.1.5嗅觉系统病变与AD的关系 11 陕西中医学院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 [24] Pearson等 提出了“嗅觉通路是AD最先受累的病变部位”。嗅觉系统主要由嗅觉 [25] 感受器、嗅上皮、嗅神经、嗅球、嗅束和嗅皮质区等六部分组成 。嗅觉感受器是位 于鼻腔的纤毛上皮细胞,由它组成的神经纤维穿过筛板后附着于额叶上表面的嗅球, 原始的嗅觉即已产生。嗅神经为特殊内脏感觉神经,由上鼻甲上部和鼻中隔上部的嗅 细胞中枢突集解成20多条嗅丝嗅神经,穿筛孔后入颅腔,进入嗅球,传导嗅觉。嗅 球位于筛板,为一扁平圆形实体,内含嗅觉传导通路二级神经元。由嗅球的二级神经 元发出纤维最终形成嗅束,嗅束沿嗅沟走行,在前穿质前方分为外侧嗅纹和内侧嗅纹, 偶尔还形成小束的中间嗅纹,终止于嗅中枢即颞叶的沟回、海马回的前部及杏仁核和 梨状区皮质包括海马旁回前部、钩及附近的皮质,经内侧嗅纹和中间嗅纹的神经纤 维分别终止于胼胝体下回及前穿质,与嗅觉的反射联络有密切关系,嗅觉通路上任何 部位的病理改变都可导致嗅觉功能的异常。 实际上,嗅球灰质中含有4 种不同的细胞:1.僧帽细胞 2.刷状细胞 3.颗粒细胞 4.小球周细胞。僧帽细胞胞体大,有轴突及树突,形似僧帽,故称之;刷状细胞 与僧 帽细胞相仿,但胞体较小。僧帽细胞与刷状细胞的树突都伸向嗅球浅层纤维,反复分 支后与嗅神经的轴突形成突触连接。僧帽细胞与刷状细胞被公认为是嗅觉传导通路的 二级神经元。颗粒细胞和小球周细胞作为中间神经元在小球内与僧帽细胞、刷状细胞 发生联系,参与嗅觉的传导与分析。僧帽细胞和刷状细胞发出的轴突最终形成嗅束, 它被认为是嗅觉的初级中枢。初级嗅皮质发出丰富的神经纤维与海马旁回内嗅区即 Brodmann 分区第28 区发生联系,此处被认为是嗅觉的次级中枢,既接受来自嗅球的 神经纤维,又接受来自大脑皮质的传入纤维,并发出神经纤维与海马联系,内嗅区发 出的纤维被认为是海马区的主要传入纤维。
本文档为【“嗅三针”对AD海马区胆碱能系统代谢干预效应研究(可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997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1KB
软件:Word
页数:34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11-21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