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物博物专业考试名词解释388题

文物博物专业考试名词解释388题

举报
开通vip

文物博物专业考试名词解释388题文物博物专业考试名词解释388题 1、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指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所谓“黄肠”指堆垒在棺椁外的黄心柏木枋,“题凑”指木枋的头一律向内排列。 2、金缕玉衣: 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殓服。完整的金缕玉衣,外观和人体外观相似,以玉片和金丝编缀而成。 3、纪南城: 位于湖北省江陵市,东周时期楚国都城郢城遗址。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四周夯土城墙,外有城壕,主体建筑为宫殿区位于城内中部偏东南,呈中轴线排列,另发现有铸锡、制陶手工业作坊和大量水井等遗迹现象以及陶、铁、铜器...

文物博物专业考试名词解释388题
文物博物专业考试名词解释388题 1、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指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所谓“黄肠”指堆垒在棺椁外的黄心柏木枋,“题凑”指木枋的头一律向内排列。 2、金缕玉衣: 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殓服。完整的金缕玉衣,外观和人体外观相似,以玉片和金丝编缀而成。 3、纪南城: 位于湖北省江陵市,东周时期楚国都城郢城遗址。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四周夯土城墙,外有城壕,主体建筑为宫殿区位于城内中部偏东南,呈中轴线排列,另发现有铸锡、制陶手工业作坊和大量水井等遗迹现象以及陶、铁、铜器等;城外周围发现多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墓地。 4、郭店楚简: 1993年出土于湖北省荆门郭店一战国楚墓中,总计800多枚,13000余字,其中出有诸如《老子》《礼记》等大量古书,为先秦儒、道思想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5、布币: 春秋至战国晚期铸行的以布为形状的流通货币。按时期先后分为早期空首布,晚期平首布两大类。空首布主要为周王室及晋、卫、郑、宋等国的货币。平首布为战国时期的韩、赵、魏、燕、楚等国的货币。 6、生铁: 从目前考古出土的铁器看,至迟在春秋后期,我国已发明了生铁治炼技术,生铁是在1150。C-1300。C的条件下治炼出来的,出炉时呈液态,可以连续生主,可以浇铸成型,含碳量高,质地比较硬,这就使治炼和成型效率以及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大为提高。所以由块炼铁到生铁,是炼铁技术上的一次飞跃。 7、规矩镜: 西汉前期的铜镜上既已出现少量规矩纹,规矩镜的大量流行在王莽时期,东汉以及魏晋时期亦存在。所谓规矩纹,即被西方学者称之为TVL符号的一种纹饰,在中日学者中,有人称之为规矩纹,具有这种符号最为典型的镜种,一般称之为规矩镜。 8、凭几: 中国古代木器家具之一种,为跪坐扶持之物,战国两汉墓葬或有出土,画像石上一般也可以见到。 9、低温釉陶: 出现于西汉中期,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为浓厚的棕黄色和绿色釉陶,烧成温度在摄氏800度左右,釉中含多量的氧化铅。器物种类有仿铜礼器和生活用器。多见于墓葬,或专供随葬用。 10、工官: 秦汉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从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律竹简中可以看到,当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县有工官、司空。汉承秦制,在中央及有些郡县设置工官,诸侯王国也有工官。工官产品主要供皇室御用、赏赐及官府军队的需要。考古发现的汉代铁器、漆器外多有工官字样。 11、云梦秦简: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1 12、里耶秦简: 发现于湖南里耶战国末年至西汉城内,出土三万六千多枚秦代简牍。其中,绝大多数为木质,极少数为竹质,均为毛笔墨书。内容涉及邮传、历术、法律、军事等各个方面,是当时的官署档案,为研究秦代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文献资料,将极大地丰富对秦代政治经济制度的认识。 13、新莽嘉量: 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 所制的铜质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量器。形如带双耳的圆筒,上为斛,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上为合,下为龠,共有5种标准容量。“嘉”为美好和标准之意,“嘉量”即标准量器。新莽嘉量为传世品。新莽嘉量制造技术精湛,比例准确,是研究秦汉量制的重要材料。该器器壁正面有81字总铭,叙述王莽自托为黄帝、虞舜苗裔及制定合于古制的度量衡制度等内容。每一种量器又各有分铭,记五量的名称、容积、径、深及底的面积。王莽之制,基本继承了秦制。 14、熹平石经: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本儒家经书,也称为“汉石经”、“一字石经”。熹平四年(175) 汉灵帝命蔡邕等参校诸本文字经书后,用隶书写《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 《论语》七经, 请名手刊刻。光和六年 (183)完成 ,立于洛阳太学所在的鸿都门外,共46块碑,供时人校订文字。石经以一家本为主而各有校记,备列学官所立诸家异同于后。这对纠正俗儒的穿凿附会和臆造别字,维护文字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太学遗址在今河南偃师县佃庄公社太学村,石碑已毁。宋代以来有残石出土,近代人马衡汇为《汉石经集存》。考证其源流的有顾炎武的《石经考》、万斯同的《石经考》和张国淦的《历代石经考》等 15、滇王之印: 云南省晋宁石寨山6号墓出土一方金质蛇钮,印面文字为“滇王之印”,为西汉早期滇国王之金印。证实了《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载滇国之事基本可信。 16、沂南汉画像石墓: 东汉晚期大型画像石墓。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内。1956年出版了《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墓主姓名无考,从墓形及车骑出行画像的导从制度看,应是高级官吏。 墓室全部用预制石材筑成,由前、中、后3个主室和4个耳室及 1个东后侧室组成。 17、燕下都: 战国中、晚期燕国都城遗址,位于河北省易县东南。从历年出土兵器的铭文看,该城的繁荣时间主要是在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以后。前222年秦灭燕,下都废弃。1930年以马衡为首的燕下都考古团对老姆台进行了发掘。 18、汉代铁官: 汉代管理铁的冶铸事业的机构。汉代冶铁手工业空前发展,管理冶铁的机构扩大,职官组织也系统化,但铁官的设、罢和隶属常有变化。西汉初年治粟内史下设铁官。地方郡、县、侯国设铁官,产铁的县设大铁官,管理铁的冶炼、铸造和贸易。不产铁的县设小铁官,管理铁器铸造和贸易。 19、和林格尔壁画墓 东汉晚期的一座大型砖石壁画墓。位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村。由墓道、前室、中室、后室和3耳室组成。壁画有46组以上,总面积达百余平方米。 20、汉石阙 汉代成对地建在城门或建筑群大门外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物。因左右分列,中间形成缺口,故称阙。其雏形为古代墙门豁口两侧的岗楼,在人们能够建造大型门屋后,演变成门外侧的 2 威仪性建筑,防御功能假若。现存最早遗物为汉代,是了解汉代建筑的珍贵资料。 21、失蜡法 古代金属铸造的一种方法。用蜡制成模,外敷造型材料,称为整体铸型。加热将蜡化去,形成空腔铸范,浇入液态金属,冷却后得到成型铸件。失蜡法也称“熔模法” 22、模型明器 中国古代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常是模仿各种礼器或日用器皿、工具、兵器的形状,还有人、家畜及鸟兽的形象,以及车船、家具、建筑物等模型。质料以陶、瓷、木、石最常见,也有用金属制造的。秦汉时期,陶质明器更为流行,特别是模拟人形的俑较大发展。东汉时期,各种模型日益增多,特别是制作精美的大型陶楼,此外如仓、井、磨、灶等。 23、裴李岗文化,1977年在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村首先发现,经碳十四测定距今约8千年,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与此同时在河北武安县磁山也发现同时期的文化遗址,出土陶器带有一定原始性,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陶器。 24、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于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彩陶为其主要特征,根据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约7000——5000年。陶器皿种类主要有盆、罐、钵和小口尖底瓶等,质地有泥质陶和夹砂陶。 25、屈家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2550—前2195年。屈家岭文化因1955-1957年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北抵河南省西南部,南界到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西面在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遗址也发现了个别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高圈足杯碎片。分为早、晚两大时期。早期有斧、锛、凿和穿孔石耜等器,磨制一般比较粗糙。黑陶多,灰陶次之,黄陶和红陶较少。陶器表面多数为素面磨光。晚期磨光石器增加,双肩石锄是屈家岭文化常用农具之一。以种植水稻为主,家畜以猪和狗为主。出现了彩陶丝轮是继仰韶文化之后分布在江汉流域的一种文化,据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4000多年。 26、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 - 前2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安徽的淮北一带,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因首先发现于大汶口,人们遂把以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在大汶口文化的后期墓葬中,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它标志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是继仰韶文化后、龙山文化之前在东方的一种古代文化,据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6000——4200年左右,其陶器器型和纹饰也自成特点 27、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黑陶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尤以“蛋壳黑陶”最为精美。同时,龙山文化晚期还出现用高岭土烧制的白陶。为后来原始瓷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28、红陶 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一种。因粘土里含有铁成分,焙烧时氧化成三氧化二铁,陶器就呈现土红、砖红或红褐色,故名。 以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仰韶文化的作品为最早,有泥质和夹砂两种,胎厚薄不匀,陶质松脆烧成火候低,以碗、钵、壶、罐、鼎等制品为多。后期的红陶因原料的精细淘洗,加入羼和料成型后磨光,较前期器物质地细腻坚致。 3 29、白陶 陶器的一种。指用高岭土制成、胎质细腻、色白者。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时期,制品以陶鬹为多。至商代,白陶最为精美,殷墟出土的壶、豆、瓿、碗,在古朴端庄的形体上刻有细致的类似青铜器上的饕餮、云雷等花纹。 30、灰陶:灰陶是在仰韶文化中期发展起来的原始陶器。灰色和灰黑色的陶器的统称。因成型的陶坯在烧制时,粘土中的铁发生还原作用呈现灰色,故名。灰陶最早见于距今六千多年前的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 31、黑陶:黑陶是龙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晚期陶器。因烧窑时的渗炭作用,使粘土含有游离的碳而呈黑色,故名。黑陶的特点是黑、光、薄、鼻。即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鼻”是指器物多有穿牵绳的鼻孔和持手,器形以平底、圆足、三足器为多。 32、夹砂陶 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一种。指粘土中掺入细砂粒或其他羼和料,增强陶器的耐热急变性能,多用做炊煮器皿。最早见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河北磁山新石器时代的夹砂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一般用泥条盘筑法成形,小件器皿用手捏制。 33、泥条盘筑法 我国最早制作陶器的成型方法。新石器时代晚期已较盛行。制做方法先把和好的泥糅成泥条,然后由下向上盘筑叠起成型,再用简单的工具加工把里外修饰抹平。 34、轮制法 用轮车制做陶瓷器的方法。始于新石器时代末期。轮车为一木制圆盘,盘下有立轴,轴上下有枢纽,便于圆盘旋转,操纵时拨动圆盘使之转动,利用轮车的旋转力,用手将泥捏成所需的器型。轮制法与泥条盘筑法相比,是很大的改进,制做的器物胎全薄厚一致,器形弧度规矩,器表光润。 35、印纹陶: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模印纹饰陶器。在做好的陶坯上,趁未干前用印模将所需花纹在所定部位捺印上去后进行烧制。依其烧制温度的低高,又分为印纹软陶和印纹硬陶。 36、龙窑 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多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因形体细长似龙,故名。创始于战国,东汉时有改进,遗址以浙江发现者较多。 浙江上虞东汉窑址出土的青瓷碎片,经过化学分析和物理测定,已达到瓷器标准。东汉瓷器的出现与龙窑的改进有直接关系。早期龙窑一般长十几米到二十几米,到了宋代龙窑长达五六十米,个别地区甚至达到七八十米,一次可装烧二万件瓷器,对当时瓷器的发展起很大作用。 37、匣钵——置放瓷坯的窑具。始于隋唐。匣钵的使用,使制品受热均匀,避免烟尘直接熏染釉面,并使制品互相隔离,不致粘结在一起,提高了瓷器的质量,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窑室高度,提高装窑密度,增加产量。 亦称匣子。 38 、垫饼——一种垫烧工具。多用粗耐火粘土或高岭土制作,因其状似饼,故名。使用时,器坯底足置于扩建饼之上,可防止器物与匣钵粘结。 39、支钉——一种支烧工具。古代常用的支钉,形状有圆环形、圆饼形、三叉形、四叉形、直简形等多种,上面都有齿状凸起,其数不等。用支钉支烧的器物,烧成后底部留有支钉痕迹。宋代汝窑、官窑等器物的支钉痕迹很小,形似芝麻。 40、齿形支具——早期制瓷主要的支烧窑具。其形状为圆形,下有一周齿形凸起。使用时齿口向下,上面再叠装其它器坯。这种支具流行于晋代至唐代的浙江地区越窑系瓷窑。 4 41、覆烧——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即将瓷器覆过来装在有支圈或筒形梯状支具匣钵内焙烧,始于北宋定窑,景德镇及东南地区青白瓷窑系也多用此法。优点是产量高,变形小;缺点是器物口沿无釉,使用不方便。 42、瓦当 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面上带著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瓦当的图案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 43、汉砖、汉砖上的雕饰,包罗万象,繁复美观。无论是彩绘或是浮雕图像都生动活泼,线条灵活;其中表现的故事都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在四川省彭山发现的汉墓中,有一种圹砖是专供筑墓或建隧道使用的,在结构中似乎已经知道应用物理学上的圆柱中空的道理。 44、兵马俑:兵马俑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後接,有的是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 45、铅釉陶:铅釉陶是汉代陶艺的一种创新,有黄、褐、绿等色,绿釉较为流行,以铅为釉的基础,加上少许的氧化 就可得到青绿色,熔点低,只烧摄氏七百到八百度,并且可以薄薄的匀挂在胎上。 46、织金 就是用金线沟边再填彩,相当具有特色,采用景德白胚在广州加彩出口,也一直延传到今天。 47、简牍:是竹简和木牍的合称。纸张发明以前,古人把文字书写在简牍上,简牍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目前所见简牍最早是战国时期的,以汉代为多,晋代还有部分。 48、古器物学:古器物学系罗振玉提出,它的内涵比金石学广泛,表明民国时期人们对文物认识水平有了提高,但仍不如文物学的称谓更科学。 49、封泥:古代公文、书信往来均用简牍,为防泄漏内容,就在捆绑简牍的绳结上按上一块泥巴,然后再其上盖印,这留有印痕的泥巴就叫封泥,因所盖章多为官印,所以对古代印章尤其是官职的研究颇有意义。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 50、墓志:石刻的一种,东汉兴起,至魏曹禁碑之后,墓志遂盛行,尤以唐代为甚。它置于墓内,以方形为主。其誌文对于墓葬年代的判定,主人的经历都有重要意义。 51、文物: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52、青铜器:指用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制作的器物,它对于上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铸造、工艺、礼制、艺术思想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53、金石学:是一门主要以青铜器与石刻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始盛于宋代,终结于民国初年;它是文物学的前身,对封建社会的文物研究起了重要作用。 54、金银平脱镜:是唐代的一种新型铜镜,其工艺是用金、银片裁成所要的花纹图样,贴于镜背,余处用漆填充,打磨后黑、黄、白三色互相辉映,此种镜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5、《考古图》:的作者是吕大临,它是我国现存最早而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是宋代金石学的代表作。它确立了古代文物图录的编写体例,对许多青铜器做了定名研究,对后世影响极大。 56、碑,石刻的一种,受西亚北非的影响,在东汉时突然兴起,迄今仍沿用。有墓碑、功德碑、造像碑等种类,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价值。 57、螺钿镜:唐代的一种新型铜镜,其工艺是用五色缤纷的贝壳之类裁成所设定的花纹图案,贴于镜背,余处用漆填充,打磨后愈显光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8、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熔点低、硬度高,适于作成各种器物。 59、利簋:西周早期青铜器。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侈口,鼓腹,双兽耳垂珥,方座圈足,器形与天亡簋相似,为典型的西周早期风格。簋腹和方座饰有饕餮纹、夔纹,圈足饰有夔纹、云雷纹。腹内底部有铭文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5 60、亚字形墓:墓葬平面呈亚字形,即有四条墓道的墓葬。主要流行于先秦时期,规格很高,多为王的墓葬。 61、《西周铜器断代》:作者陈梦家,最初载于1955—1956年《考古学报》,是中国第一部西周铜器的断代之作,断代体例与郭书近,而考释更具体详细。 62、吕大临:北宋金石学的代表人物。他所著的《考古图》是流传至今我国最早而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是宋代金石学的代表之作,对后世影响极大。 63、武丁:商代晚期的一位君王,在位59年,其时商代发展到它的鼎盛阶段。从甲骨文、金文可验证到这一点。 64、卜辞:甲骨文分卜辞与非卜辞两大类,卜辞是甲骨文的大宗,指在甲骨文上占卜以后刻写的文字,对研究商周的祭祀、占卜、礼仪制度、思想观念均有重要作用。 65、彩陶:系指用矿物颜料在陶坯表面绘饰纹饰,再经高温烙烧而成的陶器。流行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其中以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 66、《三代吉金文存》:罗振玉编著,1937年出版;共收器4831器,在当时可谓商周青铜器铭文的集大成者;本书收罗宏富,印刷精美,迄今仍是治金文者的案头必备之书。 67、金文: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流行于商周时期,对历史研究意义重大。 68、贞辞:也称问辞,使用甲骨占卜时的设问之句,例如“今夕其雨,”今天晚上会下雨吗,贞辞是一条完整卜辞的重要组成部分,占验之辞或可省,而贞辞不可省略。 69、原始瓷器:他介乎于瓷器与陶器之间,以瓷土作胎,经1200?高温烧成,表面有釉,吸水性弱,但胎呈灰色,薄层不透光。 70、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烧成温度约800?。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色釉中以铜、铁、钴、锰、锑等为着色剂,经过焙烧,形成多种色彩,因盛产于唐朝而得名。 71、《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作者为郭沫若,初版于1932年。是中国第一本以科学方法研究青铜器的著作,对后来中国青铜器的研究影响很大。 72、饕餮纹:形如兽面,所以又叫兽面纹。是古书记载的一种传说中的贪吃凶兽。饕餮纹是青铜器上一种常见的纹饰,多施于商代至西周的青铜器上。 73、周原遗址:在今陕西扶风与岐山两县交界处,大致包括法门、黄堆、京当三个乡约20多平方公里。文王迁丰之前这里是周人的早期都邑——岐邑,迁丰之后,这里一直居住着众多的西周贵族,出土的文物对研究西周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74、青瓷:青瓷因釉色呈淡青色而得名。青瓷出现于东汉后期,是标准的瓷器。青瓷的出现是古代陶瓷史上的重大创新。 75、峄山刻石:秦刻石之一,李斯所书,为秦小篆的代表作。 76、良渚玉器:良渚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于良渚文化遗存中的玉器,这是玉器发展到顶端的标志,其种类之多,制作之精,用途之广,分布区域之大已达空前。 77、款识:指青铜器上的铭文。这些字不是突出(阳文)就是凹进去(阴文),故亦称之为款识。这是较早使用的名词,现在统一叫金文或者青铜器铭文。 78、彩绘陶:系指在烧成的陶器皿外表或内壁施绘彩色图案的陶器。在中国,彩绘陶出现的时间比彩陶稍晚。 79、铭文: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流行于商周时期,对于历史研究意义重大。 80、瓷器:是以瓷土或瓷石为原料,经过1200?高温烧制而成的器物。其特点是质地致密,不吸水或吸水率很低。胎釉结合紧密,不易脱落。具有透明度的一定的机械强度。瓷器对研究古代社会生产、生活和工艺状态有重要价值。 81、甲骨文:指刻或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存在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甲骨文对研究商代和西周历史以及中国早期文字有重要意义。 6 82、古玺:指中国最早的印,即先秦时期的印。目前所见最早的古玺为战国时期的印。古玺对于先秦时期历史、地理、官制、文字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83、明器:明器指的是古代人们下葬时带入地下的随葬器物, 即冥器。同时还是指古代诸侯受封时帝王所赐的礼器宝物。 84、类比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85、玉衣制度:《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皇帝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使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 86、遗迹:考古学术语。指不可移动的古代遗存。如城堡、寺庙等。- 87、《金石索》、《金石索》是一部综合性的古器物图谱,是清代冯云鹏(晏海)、冯云鹓(集轩)兄弟二人撰著。全书分上下两部共12卷,上部六卷为“金索”,收录商周到汉和宋元时的钟鼎、兵器、玺印、镜鉴、历代古钱币、权量杂器等,还收录有外国古钱币、日本古镜,摹刻器物,附有考定文字;下部六卷为“石索”,收录历代石刻,碑碣、以及带文字的砖和瓦当。 88、青铜器:青铜器是由青铜(红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各种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由于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所以也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 89、复合体文物:用不同材料制作的文物,一般称为复合体文物,不包括文物史迹(不可移动文物)。 90、列鼎制度:主要表现在使用棺椁、乐器、车马器、以及鼎等礼器的数量上。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鼎以及伴随的其他铜器如簋等都是“礼器”,在“礼不下庶人”的周代丧葬制度中,是贵族的专利品,一般平民陪葬的则是日用陶器。 91、打制石器:利用石块打制的石核或石片,加工成一定形状的石器。种类石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是石器时代的主要工具或兵器。 92、考古学文化:是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以及相同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 93、俑:中国古代坟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东周墓中出现渐多,秦汉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时期。 94、磨制石器:磨制石器在考古学中指表面部分或全部经过人工研磨加工而成的石器,是古代人类在石器时代使用的一种工具。表面全部被研磨光滑者称为磨光石器。 95、赝品:本义指工艺精湛的仿真品,价值和价格可以紧随被仿品。现在通常指工艺拙劣的仿冒品。 96、“鬼货”:即是各地农村盗掘古墓得来的殉葬明器。“要得富、掘古墓、一夜一个万元户”,这是众多以盗掘古墓、走私文物为业的犯罪分子信奉的致富“捷径”。在古墓遗存最多的陕西、河南、山西、四川等省,更是盗墓者横行猖獗的地区。 97、“贼货”,是小偷从文博单位和机关单位藏品中偷窃出来的脏货,更有甚者,光天化日之下在有些国家考古发掘的现场,也有人敢偷盗甚至哄抢文物的。 98、拍卖行:拍卖行是一种经营文物艺术品等物品的公司。拍卖行是通过收取佣金来获取利润的根据卖出价钱与估价之间的差价的高低,拍卖行收取10%—30%的佣金。 99、软玉:指硬度系数较低的玉。我国是盛产玉石的国家,著名的产玉地有四处,分别是:新疆和田玉、河南南阳独山玉、辽宁岫岩岫玉和陕西蓝田玉。这些玉都属于软玉。 100、硬玉:指硬度系数较高的玉,硬度系数在7左右,主要指缅甸的翡翠。 7 101、翡翠:“翡翠”现在一般指硬玉的一种,其原产地主要在缅甸,明清时期才传入中国。“翡翠”本意是指颜色,翡翠并称乃是指翠绿颜色的硬玉,而缅甸玉又以这种色泽最珍贵。 102、玉琀:葬玉中的一种,指放入死者口中的玉,多为羊脂玉雕刻的动物,流行于汉代。 103、沁色:古玉(特别是出土玉)因为受周围矿物或其它化学元素的影响而出现部分颜色变化称之为色沁,色沁有多种颜色,是判断真假古玉的关键特征。 104、狗玉:将假玉器烧成赤色,再在活猫犬或刚死的猫犬腹部割一深口,趋玉正热时急纳入内,再将猫犬埋入地中,一年后取土即成,称为“狗玉”,带有新玉颜色。 105、梅玉:将质地松软的玉器用乌梅水煮,至玉质松软处被乌梅水镂空后,再用提油法(即以绳系玉于半沸油中煎熬)上色,冒称“水坑古”,称为“梅玉”,其沁色不自然。 106、陶俑:到了封建社会初期,残酷的生殉制度逐渐走向衰亡,绝大多数墓坑中的活人都被偶人所代替,这些用来殉葬用的陶制偶人便称之为“陶俑”。不只是人,后来有些动物和生活用具也被模型取代,因此俑往往包括更多的内容。 107、紫砂壶:江苏宜新一代出产的一种陶制茶具,以紫色为主,产生于宋代,兴盛于明清。紫砂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近。文人玩壶,视为“雅趣”,参与其事,成为风雅之举。 108、长沙窑:长沙窑又名“铜官窑”,是初唐时在我国南方出现的较大规模的窑场,此窑盛于中晚唐、终于五代,前后有300多年的时间。长沙窑的一个重要创新,即是在青釉下面绘有彩色纹饰,而在此前的瓷器釉色全部都是单色青釉。所以,长沙窑在我国瓷器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彩瓷的产生,为唐以后我国釉下彩绘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09、邢窑:邢窑是唐代河北地区的著名瓷窑,是北方白瓷的主要代表,同浙江青瓷越窑对比起来,历来有“南青北白”之说法。邢窑瓷器在当时使用非常普遍,据说多用于茶具。 110、越窑:唐代南方的越窑青瓷是两晋、南北朝青瓷的极大发展。越窑在唐代的烧造地点主要是浙江上虞县、余姚县、慈溪县以及温州、绍兴一带。时间很长,从唐代一直延续到宋代,形成了一个很大的青瓷系统,而且质量非常之好,有如美玉。 111、五大名窑:宋代是我国瓷业重大发展时期,名窑辈出,自成体系,最为著名的瓷窑很多都出自宋代,最为著名的有五大窑系,分别是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112、耀州窑:在宋代北方单色青瓷中,耀州窑以其胎质坚实,釉色美丽,纹饰富丽堂皇,和独特的装饰手法而著称,在北宋神宗至徽宗年间还成为宫廷贡瓷,可见其地位亦很重要,甚至并不亚于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窑,在文献中有“巧如范全、精比琢玉”的赞誉。 113、龙泉窑:龙泉窑也称“弟窑”,创始于北宋,兴盛于南宋,明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以至中断。龙泉窑分布极广,烧制时间长,是南方民窑中影响最大的。南宋时期的龙泉瓷的特色是优美的造型和美丽的色泽。 114、吉州窑:吉州窑的产地是江西吉安,此地从隋到元都属吉州,故烧制的瓷器称吉州窑。吉州窑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民间用瓷,创烧于唐代,发展于五代和北宋,极盛于南宋,元初趋于衰落,明朝中期一度有小规模生产,前后达1200年之久。 115、青花瓷:青花瓷是一种白地蓝花的釉下彩瓷,先在胎骨上用含有氧化钴的绘料,描画纹样,有的画上蓝色花纹,底色是白色;有的则把底子涂成蓝色衬空出白色纹样,然后再施一层透明薄釉,最后在1300摄氏度的高温下烧成。青花瓷创烧于元代,后经明清两代的不断改进,青花瓷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最佳瓷,从元至今,独领风骚600年。 116、枢府瓷:枢府器为元代中央机构枢密院在景德镇定烧的瓷器,但是这种带有“枢府”款的瓷器并非专供该机构使用,还作为商品大量上市,大量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海外。 8 117、五彩瓷:五彩瓷就是一种釉上彩。五彩并非仅只五色,这是虚指,表示多数,有多于五色,也有少于五色的,但都有红色。五彩始于明宣德年间,但已无当时实物传世。经过成化、弘治的发展,到嘉靖、万历间已相当成熟。 118、青花——釉下彩的一种品种。以氧化钴为着色元素,在瓷胎上绘画,再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白地蓝花,故名。唐代河南巩县窑已有烧制,元代景德镇窑臻于成熟,明清两代成为瓷器生产的主流。 119、釉红釉红是以氧化代替钴料,做法与青花属釉下彩绘,由於还原成雪红色,釉透红,故名釉红,元代继钧窑之後所出现的另一种红色表现方法,烧成不易,是烧制瓷器较难的一种,往往呈灰红色或暗褐色,相当不稳定,产量不多,传世更少。 120、斗彩——在瓷胎上以青花钩绘花纹轮廓线,施釉,经高温烧成后于轮廓线内填以红、黄、绿、蓝、紫等多种色彩,再经低温烘烤而成,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斗媲美,故名。画彩技法不仅有填彩,还有染彩、点彩、加彩等多种。明代成化景德镇窑创烧,成化时斗彩鸡缸杯最为著名,胎薄体轻,色彩艳丽,为绝代精品。 121、 粉彩——釉上彩的一种品种。亦称“软彩”。在烧好的白瓷上用“玻璃白”打底,粉料晕染作画,再经低温烘烤而成,色调淡雅柔和,有粉匀之感,故名。清康熙晚期景德镇窑创烧,雍正时盛行,产品精致。 122、珐琅彩——釉上彩的一种品种。系仿铜胎珐琅效果。珐琅彩料主要成份是以铅、硼、硅系统的组成为基料,加入适量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绘画在烧好的白瓷上,经低温烘烤而成。清康熙景德镇窑创烧,雍正、乾隆时期愈加精巧。珐琅彩瓷是宫廷垄断的高级艺术品,画面立体感强,色彩瑰丽,精美异常。 123、重器:青铜古时称“金”,乃是一种铜、锡、铅的合金,因材料难得,铸造工艺繁复,所以青铜之器多为奴隶主贵族们专用,因此青铜器中的钟鼎等礼仪之器又被称为“重器”,除生活日用之外,还被用来作为等级地位的象征。 124、宣德炉:据说明宣德年间,国泰民安,各种工艺品、艺术品均有重大的发展。这时正好邏逻国进贡风磨铜(即平常所说的红铜)数万斤,宣德帝就命人用于铸造香炉,其原料除了风磨铜以外,还有金银等数十种贵重矿料,所以宣炉的原料是十分佳妙的。最佳的宣炉还要进行鎏金、镶嵌金银丝片和各种名贵的宝石。所以,用料讲究、装饰名贵也是宣炉闻名于世的重要原因。 125、景泰蓝:创制于明景泰年间。景泰蓝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品种,其制法是先铸成铜器胎体,然后在胎体上涂上各种颜色的珐琅质彩料,涂彩的程序也就是涂成各种花纹图案,花纹四周的边缘用铜丝或金银丝进行镶嵌,最后入窑烧制而成。 126、书画同源:中国书法和绘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密不可分,书画合一。所谓“书中有画,画中有书”,尤其是以后的文人画,将诗、书、画合为一体,同时展现于一幅作品之中,集诗人、画家、书法家的全面功底智能于一纸,以其独特的透视法则,巧妙的构图方式,熟练地运笔技法,方寸之间,营造出一片美好的世界。 八分书:秦时除篆、隶之外,还有一种八分书,有人认为,八分书与篆书的区别在于“笔有波折,左右分开”,所以称为八分,总之,它是介于秦篆和后来的汉隶之间的一种书体。 127、王羲之:(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故人称“王右军”。年少时曾师从卫夫人学书,后又广学张芝、钟繇等名家。融会贯通,推陈出新,自成一家,被称为“书圣”。 128、唐四家:欧阳询 初学“二王”,吸收汉隶和魏晋以来的楷法,别创新意,笔力刚劲,瘦险,结字精密俊逸,自成“欧体”。褚遂良尤工隶楷,其书俊逸,笔画瘦而意实力足,结体形疏实紧。颜真卿晚唐楷书大家,同柳公权并称“颜柳”。其书端庄大方,点画肥厚,结构规整疏朗,大处安排具妙思,出新型,极有大家气派。柳公权晚唐杰出书家,曾师法颜真卿楷书, 9 但创造新意,自成“柳体”,与颜并誉为晚唐大家,“颜筋柳骨”,影响深远。 129、怀素:晚唐人,幼时出家,为玄奘门人。以狂草得名,嗜酒,一日九醉,人称“醉僧”,与张旭并称为“张颠素狂”。 130、张颠:字伯高,吴(今苏州)人。精通楷法,然以草书名世,人称“张长史”,性嗜酒,每饮醉,则草书,挥笔大叫,或以头浸墨而书,醒后自视,以为神奇,故世人谓之“张颠”。 131、宋四家:蔡襄(1012—1067) 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人),宋书法名家。 苏轼(1036—1101) 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为宋书、画名家,书善行楷。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善行草,其书以侧险取势,纵横奇绝。 132、米芾(1051—1107) 字元章。人称“米南宫”因性情狂放,故有“米颠”之称。 133、赵孟頫:元代杰出书、画家,字子昂,号松雪。赵氏传世书法较多,世存墨迹大都为楷、行、草书,篆书多见于所书碑额,分隶极少。 134、鲜于枢:元代名书家,字伯机。善行楷。 135、董其昌:董其昌(1555—1636) 字玄宰,号思白,晋光居士。明末著名书画家。 136、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又号蒿樵。河南孟津人,人称王孟津。清代著名行草书家,其书笔法精绝、风格独特。 137、金农:字寿门,又字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扬州八怪”之一,其隶书凝重古朴,颇得汉隶风范。 138、邓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书印皆长、开宗立派,为清代碑学巨擘,书法四体皆工,尤以篆法胜。 139、伊秉绶:字组似,一字墨卿,晚号默庵。福建汀州人,故人称“伊汀州”,书法以隶书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140、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湖南道州人。为晚清碑学大师、书法四体皆精,尤工行草,取法广泛,熔碑帖于一炉。 141、赵之谦:字扌为 叔、号悲庵,浙江会稽人,才华横溢,金石书画无所不精,特别是其“北魏书”可谓一绝。 142、王维:唐玄宗时人,字摩洁,人称王右丞。虽无墨迹传世,但东坡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实开中国文人画之先河,并被尊为画坛南宗之祖。 143、李思训:唐代人,其画风与王维迥异,以金碧山水名世,开唐代山水画北宗之法门。亦无墨迹存世。 144、韩幹:盛唐著名画家。善画肖像、人物、花鸟,尤以画马而著称,传世作品有《照夜白图》等。 145、韩愰:字太冲,唐代名画家,现存作品仅有著名的《五牛图》,此卷为纸本着色,藏故宫博物馆。 146、荆关董巨:荆浩 五代人,字浩然,自号洪谷子。画以山水见长。又一说他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关仝 五代山水画家,初学荆浩,后参以王维清远之趣,时称“关家山水”,与宋人李成、范宽并称为三大山水画家。相传《关山行旅图》为关所画,此轴为绢本,藏台北故宫博物馆。董源 字叔达,南唐画家,有人评其画:“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宋以后,与其门人巨然被尊为南派正宗,巨然 南唐僧人,其画师法董源、深得精义,传世作品有《秋山问道图》,此轴为绢本水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147、顾闳中:南唐画院待诏,善画人物,传世作品有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此卷为绢本着色,藏故宫博物院。 148、黄筌:字要叔,成都人,五代时任西蜀画院“翰林待诏”并主持画院,花鸟、山水、人物皆精,尤以花鸟为上,传世作品有著名的《写生珍禽图》,此卷为绢本着色,现藏故宫博 10 物院。 149、范宽:字中立,北宋前期山水画家,历代鉴赏家把他与董源、李成并称为山水三大家,传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此轴为绢本墨色,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雪山萧寺图》也传为范宽的作品,此轴绢本着色,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150、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博学多才,绘画以人物、鞍马见长,传世作品有《五马图》,此卷为纸本墨笔,现藏日本东京末次之次。《临韦偃牧放图卷》,此卷为绢本着色,现藏故宫博物院。 151、赵佶:即宋徽宗,善书画,画以花竹水墨为长,传世作品有《祥龙石图》、此卷为绢本着色,藏故宫博物院。《听琴图》,此轴为绢本着色,藏故宫博物馆。《芙蓉锦鸡图》,此轴为绢本着色,藏故宫博物院。《够鹆图》,此轴为纸本墨色,藏南京博物院。 152、张择端:宋人,传世著名作品《清明上河图》,此卷为绢本着色,藏故宫博物院。 153、马远:号钦山,南宋四家之一,传世作品有《寒江独钓》,此册为纸本水墨,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四皓图》,此卷为纸本,现流于民间。 154、夏珪:南宋院体山水画代表,存世作品有《西湖柳艇图》,此轴现下落不明,《松崖客话图》,此册页为绢本着色,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155、元四家:黄公望 字子久,号一峰道人,又号大痴道人。后人把他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四家”,其传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此卷为纸本水墨,藏台北故宫博物馆。吴镇 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元四家”之一,传世作品有《双桧平远图》,此轴为绢本水墨,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渔父图》,此轴为绢本水墨,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倪瓒 字元镇,号幼霞,别号极多,传世作品有《安处斋图》,此卷为纸本水墨,现下落不明。《渔庄秋霁图》,此轴为纸本水墨,藏上海博物馆。《梧竹秀石图》,此轴为纸本水墨,藏故宫博物馆。 王蒙 字叔明,号香光居士,又号黄鹤山樵,传世作品有《青卞隐居图》,此轴为纸本水墨,藏上海博物馆。《春山读书图》,此轴为纸本淡色,藏上海博物馆。 156、明四家: 沈周 字启南,号石田,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此轴为纸本淡色,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沧洲趣图》,此卷纸本着色,藏故宫博物院。唐寅 字伯虎,又字子畏,自号六如居士,传世作品有《孟蜀宫妓图》, 文征明 原名壁,字征明,号衡山。明四家之一。传世作品有《湘君湘夫人图》,此轴为纸本,藏故宫博物院。《寒林钟馗图》,此轴为纸本,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仇英 字实父,号十洲,为“吴门四家”之一,传世作品有《桃源仙境图》,此轴为绢本着色,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秋江待渡图》,此轴为绢本,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徐渭: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青藤,或名“田水月”,长于水墨大写意花卉,对后世影响颇深。传世作品有《葡萄图》,此轴为纸本水黑,藏故宫博物院。《杂花图卷》,此卷为纸本水墨,藏南京博物馆。 157、清四王: 王时敏 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西园主人等,与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格同被称为“清初六大家”。其作品传世的有《夏山飞瀑雨》,此轴为纸本着色,藏南京博物院。《云壑烟滩图》,此轴现藏上海博物馆。 王鉴 字圆照,号湘碧,自称染香庵主,清初画坛巨匠“四王”之一,“画中九友”成员,代表作有《梦境图》、《夏山图轴》,藏故宫博物院,还有藏南京博物馆的纸本水墨浅色的《烟浮远岫图》等。 王翚 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又号剑门樵客等,清初“四王”之一,传世作品有仿王蒙的《秋山草堂图》,此轴现藏故宫博物院。《小中见大册》,此册藏上海博物馆。《秋树昏鸦图》, 11 此轴藏故宫博物院。 王原祁 字茂京,号麓台,王时敏之孙,清初画坛巨匠,四王之一,传世作品较多,有《富春山居图》,仿大痴,此轴藏故宫博物馆。《华山秋色图》,此轴为纸本着色,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云山图》,此轴为纸本着色,藏上海博物馆。《清溪绕屋图》,此轴为纸本着色,藏南京博物院等。 158、恽寿平: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别号白云外史等。传世作品有《出水芙蓉图》,此轴纸本着色,藏故宫博物馆,《落花游鱼图》,此轴纸本着色,藏上海博物馆,《花卉图》,此册有二,分别藏于故宫和上海博物馆;《五清图》,此轴为纸本上墨,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159、原济:本姓朱,名若极,出家后改名原济,字石涛。别号甚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清“四僧”画家之一,传世作品甚多。《山水册》,此册藏故宫博物院。《观音图》,此轴藏上海博物馆。《山水钓客图》,此图纸本水墨浅色,寒松阁主藏。《墨荷图》、《蕉菊图》,均藏故宫博物馆。 160、朱耷:他的字号极多,“四僧”之一,还俗后多用八大山人。传世作品有《古梅图》,此轴为纸本水墨,藏故宫博物院。《杨柳浴禽图》,此轴藏故宫博物院。《松柏同寿图》,藏上海博物院。 扬州入怪:清朝扬州地区有一批不拘古法,敢于创新的杰出画家,他们在技法、立意等方面都有极为鲜明的个性,郑燮、金农、黄慎、李鱓、汪士慎、李方膺、高翔、罗聘等人。 161、高其佩:字韦之,号且园,铁岭道人等,以指画名世,传世作品有《钟馗图》,此轴纸本着色,藏沈阳博物馆。《庐山瀑布图》,为绢本浅色,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虚谷:本姓朱,名虚白,字怀仁,号紫阳山民。“海派”画家之一。传世作品有《菊鹤图》,藏故宫博物院。《紫藤金鱼图》,为纸本着色,藏故宫博物院。《松鹤图》,为纸本着色,藏上海朵云轩。 162、三石两鸿:指中国近现代五位国画大师。三石指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两鸿指徐悲鸿和黄宾虹。 163、张大千:名张爰,字大千,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大师,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能。早期学石涛,晚期创泼墨、泼彩山水,其画价创当代中国画之最。晚年移居台湾及欧美,有大量作品流传于世,赝品亦多。 164、手卷:这种形式是横幅书画,其长度较大,不便于悬挂,所以平时多卷起来存放。这本来是宋朝以前的书籍形式。宋以后,由于这种形式不便于阅读观赏,所以这种书画形式较为少见。 中堂:即立轴,顾名思义,中堂即是悬挂于堂中墙上的书画样式。这种形式起源于什么时候现在不太清楚,但大体上可以推测出,中堂样式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中堂”这一名称的出现,是在明以后了。 165、册页:书、画分面装璜成册就称册页。唐时,因手卷展阅不便,遂出现了分页,但分页翻阅久后容易破损更容易前后混乱,于是很自然就有把分页装璜成册的册页出 166、笔毫:用来制作毛笔笔头毫毛的材料称之为笔毫。 167、兔毫:兔毫是取山兔背部紫黑和白色的毛,这种毛比其他部分的毛要长,叫做“箭毫”或“枪毫”。紫黑色的为“紫毫”,它的弹性很好,用来制笔最好。 七紫三羊:属于兼毫的一种,即是以七份紫兔毫和三份羊毫合成的笔豪,具有刚柔相济的特征。 168、湖笔:湖州善琏镇为湖笔发源地,元代以后,宣笔被湖笔所取代,湖笔向来以毛料精 12 细纯净,工艺精美考究,毫性刚柔相济,挥洒舒敛称意而著称。 169、松烟:即是以松树枝燃烧之后的烟尘制作而成的墨。其墨色沉稳而无光泽。 170、油烟:即是以桐树枝燃烧之后的烟尘制作而成的墨。其墨色凝厚而光亮。 171、彩墨:“彩墨”又称“色墨”,是古人用于绘画的颜料,其色有红、黄、绿、青、蓝、赭石、白等。是采用天然原料制成墨锭,在砚石上研磨成汁,用毛笔进行绘制。 172、套墨:除了单一的墨锭外,将不同名品聚订成套,专供赏玩的丛墨也应运而生。 173、宣纸:中国书画用纸,到了宋代,徽州、池州、宣州之地的造纸业渐渐转移集中到了安徽的泾县,现在通常所说的“宣纸”就是源于泾县生产的纸。附近的宣城、宁国、太平、旌德等地也产这类纸张,这些地方都属于宣州府管辖,这种纸又在宣城集散,故称宣纸。 174、澄心堂纸:南唐后主李煜,诗文书画无所不通,他曾命人在池州监造纸张,以供御用,这种纸细薄光润,洁白如玉,这就是著名的“澄心堂纸”。 175、羊脑笺:明宣德年间始造,用羊脑和顶烟墨暗存久后取出涂于磁青纸上,砑光成笺,墨如镜,用泥金写经,可历久不坏,虫不能蛀。 176、还魂纸:一种用废纸再加工而成的纸,故又称“再生纸”。宋代已有生产,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北宋乾德五年写本《救诸众生苦难经》,北京图书馆藏南宋嘉定年间刻本《春秋繁露》等,都是较早生产的还魂纸的实物。 177、陶砚:即用陶土烧制的砚台,属于早期砚。在汉代至唐代较为普遍。 178、瓦砚:用古瓦雕制而成的砚台或以泥土烧制而成的瓦型砚台。 179、澄泥砚:陶砚中的名贵品种,唐代开始生产,当时的主要产地是虢州(今河南灵宝),后来转到山西绛县。制法颇费功夫,其质地坚硬细密、发墨其不伤笔头,排四大名砚之首。 180、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其原料石材取自市郊与高要县金渡区的斧柯山(又名烂柯山)端溪水一带。肇庆古称端州,此处石料制成的砚因而叫端砚。端砚石质优良、细腻嫩爽、滋润,具有发墨不伤笔头,呵气可研墨的特色。 181、歙砚:砚石产于江西婺源(古时山安徽歙州治)龙尾山一带的溪中,故又称为“龙尾砚”,我国“四大名砚”之一。 182、红丝砚:产于山东益都县一带。石质发墨性好,色泽赤黄,有丝纹曲折盘绕,所以称红丝砚。 183、洮河砚:我国“四大名砚”之一,洮河石因产于甘肃省洮河沿岸而得名,一般史籍记载为甘肃省临洮县,即现今临洮县地南的岷县。石质优良,颜色有“红洮”和“绿洮”,另外还有少量带黄标的。 184、流青竹刻:这是一种在江南广为盛行的刻竹类型,因用“铲簧留筠”为基本技法,故名“留青竹刻”。留青又称留青皮刻,是用竹子秀面一层青皮雕刻文字图案,剔铲多余部分,露出皮下竹肌作底 185、翻黄竹刻:也叫“贴簧”、“竹簧”、“反簧”、“文竹”等,系将毛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分层开片,翻出竹簧,经煮、晒、压、胶合和镶嵌在木胎、竹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书画纹饰。 186、朱鹤:明隆庆、万历年间嘉定(今属上海)人,为明代竹雕著名流派嘉定派创始人。工诗善画,艺术修养极高,因而他能在很小的竹面上刻出美妙传神的山水、人物、花鸟、楼阁,尤其善雕松树竹筒。 187、朱缨:字清父,号小松,嘉定人。朱松邻之子。他能制作古朴而秀美的盆景。因此,嘉定的盆景和竹刻一同名扬天下。 188、朱雅征:号三松,小松的次子。继承家法,并发扬光大。朱氏竹刻,传到三松,已有三代,技艺也达到了高峰。 189、吴三璠:清代嘉定人,字鲁珍,号东海道人。初学嘉定派朱氏技法。后自创嘉定派中 13 一支脉。即薄地阳文竹雕,流传于世的作品多为人物、花鸟笔筒及行草书法臂搁。 190、张西黄:清江苏江阴人。精于刻竹,创造了去地阳文留青竹雕,风格独特。善于运用竹筠色泽的对比变化,表现画面的晕染浓淡,极有意趣。 191、东阳木雕:浙江东阳是木雕的传统产地,被称为“雕花之乡”。东阳木雕在宋代已有制作,水平已相当高。东阳木雕,系以樟木等木材为原料,雕成用于建筑、家具、用具的各种装饰及艺术欣常品。具有浓厚的传统风格,注意表现人物形象与思想感情,技法精巧多样,如多层镂空高浮雕及优美的浅浮雕。 192、福建木雕:明清时期,福建木雕工艺即较有名。明末清初,长乐人孔氏,曾利用天然疤痕的树根进行雕刻,利用其自然生长形成的各种形状外观,因势利导,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木雕作品。 193、广东金漆木雕:其制作是在业经完成艺术创作的木雕制品表面,上漆并贴饰金箔。前者的作用在于防潮防蛀,并为贴金创造条件,后者则为了增加艺术效果,达到金碧辉煌的程度。 194、乐清黄杨木雕:产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黄杨木生长极慢,俗称“千年矮”,然而质地坚韧光洁,纹理细密,色泽黄润,类似象牙,年久色愈深,古朴美观。但因木材体积较小,直径在15厘米以上者,极不易得,故以雕刻小件为主,供案头摆设。 195、上海红木雕:始于明代,为上海传统木雕,采用名贵的红木为材料,运用镂空雕、圆雕、深浅浮雕、镶嵌、阴刻等手法,以山水、花鸟、瓜果、虫鱼为题材,适当夸张变形,使之更加鲜明生动,玲珑剔透、线条明快流畅。始于明代,为上海传统木雕,采用名贵的红木为材料,运用镂空雕、圆雕、深浅浮雕、镶嵌、阴刻等手法,以山水、花鸟、瓜果、虫鱼为题材,适当夸张变形,使之更加鲜明生动,玲珑剔透、线条明快流畅。 196、夏白眼:明宣德年间人。他能在乌橄榄核上雕刻16个孩儿,身体只有米粒大小,然而情态却非常生动,技艺极为高超,有“二百年中,只此一人”的赞誉。 197、丘山:常州人。精于细致的木雕,所雕制的胡桃核坠,其上刻有山水、人物、树木,毫发毕具。常有渔家乐、东坡游赤壁,百花篮等题材。 198、核雕:这是用桃核、杏核、橄榄核以及核桃等为原料,经精雕细琢而成的精细小工艺品。各地都有,但以山东潍坊的核雕最为有名。 199、柯传灿:福建象园人,象园派木雕的代表人物之一,制作的天然树根雕,曾风靡一时。 200、厉明火:浙江东阳县人,著名木雕艺人,有“木雕状元”之称。 201、郭凤熙:浙江东阳人,道光年间东阳派木雕著名艺人,在当时名声极高。 202、贝币:在我国历史上,谷粟、布帛、牲畜、生产工具以及龟、贝等许多实物商品都曾被用作实物货币,为是一种原始形态的货币。当然主要是海贝化石。贝也有其他质料的,如骨、石、陶、蚌、金等,称为仿贝。 203、刀币: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四大货币体系,东部的齐、鲁、燕等国家使用的一种青铜质刀型货币。 204、蚁鼻钱: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四大货币体系,楚国用铜质的贝形币,钱上有一两个字,叫“蚁鼻钱”,或曰“鬼脸钱。” 205、半两钱:秦国货币是圆钱的代表,采用铢、两等重量单位。秦方孔圆钱成为货币的主要形状,所以货币历来又得一“孔方兄”的别名。秦钱上铸有“半两”二字,秦统一货币后,实际上是把自己原有的货币制度推行到全国,废刀,布,铜钱由政府垄断铸造,以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铜钱为基本形式。这种衡制单位和造型在历史上被长期延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6、五铢钱:汉代基本上承袭了秦的货币制度,但也有变化。西汉初仍有半两,但较秦半两为轻薄,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行五铢钱。从此到西汉末,币制没有改变。 14 207、新莽钱:新莽复古,又造刀、布及大泉五十、货泉等圆钱。半两、五铢及大泉五十、泉货等钱的钱范传世品颇多,近年又不断发现。 208、交子:北宋的“交子”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币,纸币的出现是由于经济发达,便于流通之需要。后来“交子”的发行由政府进行,铜版彩印,上面印有鸟兽花纹图案以及故事,印制颇精美。 209、铁钱:铁钱最早始于西汉,考古曾出土过四铢半两铁钱实物。文献中铸铁钱的最早记载是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北宋时,铜钱和铁钱并用,但有区域限制。 210、画像砖:画像砖是古人用于墓室的建筑材料。由于砖上刻有各种题材的精美图画,因而除实用外,还能起很好的装饰作用。砖上的图画是一种雕刻作品,本身即表现着古人的艺术创作水平,因而历来就有画像砖的收藏家,画像砖成了一种能引发思古之幽情的古玩。 211、四灵:汉代以四种动物作为代表东南西北的神兽,即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乌龟)。 212、博物馆: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13、仰烧——瓷器烧成的一种方法。匣钵内放置垫饼或耐高温的细砂,器物正装焙烧,称为仰烧。 214、叠烧——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即将多件器坯叠在一起装烧,器物间隔以垫烧物。可分为: (1)支钉叠烧,古代多用此法。(2)支圈叠 烧,如定窑。(3)重合叠烧或刮釉叠烧,即在器物内心(以盘碗为多)刮去一圈釉,然后将叠烧器物底足(无釉)放置其上,一般10件左右逐层重叠,金代产品盛行此法。它的优点是产量高,成本低;缺点是器物内量一圈无釉。 215、 素烧——指需二次烧成的陶瓷器,即先入窑以低温(750,950?左右)将器坯烧一次,称素烧,然后,施釉再次入窑烧成。可增加坯体强度,提高正品率。 216、涩圈——瓷坯叠烧前,将器物内心刮去一圈釉,无釉处即称“涩圈”,流行于金代和元代。 217、 浸釉——又称“蘸釉”,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浸釉时手拿器坯底部浸入釉缸内,使其表层挂釉,然后取出,浸釉质量的好坏与器坯浸入时间长短与操作得当与否有直接关系。 218、吹釉——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用竹筒蒙上细纱,蘸釉后用口吹,吹釉的遍数视器 物大小而定,多至17,18遍,少则3,4遍。其优点使器物内外着釉均匀一致,凡大型器物、薄胎及色釉制品等多采用此法。明代景德镇首创。 219、浇釉——大型器物的一种上釉工艺,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操作时两手各执一碗或勺,舀取釉浆,向坯体上交相泼浇。 220、荡釉——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操作时把釉浆倒入器坯内部,然后晃荡,使上下左右均匀上釉,多余的釉浆倒出即成,这种方法适合于瓶、壶等琢器。 221、支圈——一种适应覆烧法的特殊工具。创始于宋代定窑。使用支圈烧一窑瓷器,用同样的燃料、同样的时间,比使用其它类型匣钵产量增加数倍,定窑支圈先后为其它瓷窑仿效。 222、火照——又称“火标”,烧窑时用以检验窑内温度和坯件成熟情况的一种试片。火照一般利用碗坯改做,上平下尖,中间挖一圆孔,一般呈“〓”形。置于窑膛,当要检验窑温时,用长钩勾出火照观察。每烧一窑要验火照多次,每个火照只能使用一次。 223、龙窑——我国传统窑炉的一种形式。战国已普遍采用,东汉时有所改进,以后南方各瓷窑广泛采用。龙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窑长在30—80米之间,形状似长龙,故称龙窑。因其本身有一定的高度差,故具有自然抽力。龙窑的特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生产周期短,产量大,烧成成本低,对我国古代瓷器的发展起很大作用。 224、阶级窑——我国传统窑炉的一种形式。在坡地10度—20度倾斜度砌筑而成,窑长在15—30米之间,一般分5—10间窑室,以墙隔开,一室高于一室,有如阶级,故称阶级窑。室与室之间的墙下部有通火孔,火焰可依次通过各室,既可节省燃料,又可烧还原焰。阶级窑始于宋代的分室龙窑,完善于明代,最早出现于福建地区,对日本窑的设计有很大影响。 225、馒头窑——我国传统窑炉的一种形式。这种窑的特点是火膛和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故称馒头窑。它利用夹墙竖烟道产生的抽力来控制一定的空气进窑,温度可达1300?。 15 北方的耀州窑、钧窑等都采用馒头窑。 226、蛋形窑——我国传统窑炉的一种形式。像一个平卧在地的半个鸭蛋,前大后小,故称为蛋形窑。全长约18—20米,高近6米。这种窑有一个与窑长相等的烟囱,抽力大,烧成时间短,产量高,热耗低,适宜烧还原焰,对于白瓷、青花瓷、颜色釉瓷等釉面呈色良好。景德镇即采用蛋形窑烧瓷,这种窑对欧洲有很大的影响,英国的纽卡斯特尔窑,德国的卡塞勒窑都是仿照景德镇蛋形窑设计的。 227、 红炉——烘烤釉上彩的低温炉。景德镇创用。红炉亦称暗炉,炉径、高各1米左右。周围夹层贮炭火,下留风眼,烘烤时将绘彩的瓷件装入炉膛内,炉顶用匣钵土制的薄片覆盖,中留小孔,以便察看火色,然后点燃木炭,炉温约在800?左右。红炉内烘彩属第二次烧成。 228、氧化焰——又称“氧化气氛”,即在烧窑时窑内空气供给充分,在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 生的一种火焰气氛。我国北方各瓷区烧窑一般都采用氧化焰烧成。 229、还原焰——又称“还原气氛”即在烧窑时窑内空气供给不充分,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火焰气氛。我国南方各瓷区烧窑一般都采用还原焰烧成。 230、琢器——景德镇制瓷专用术语。指不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如瓶、尊、罐 等。 231、圆器——景德镇制瓷专用术语。指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瓷器,如碗、盘、碟等。 232、博山炉——炉的一种式样。盛行于汉、晋,系仿铜熏炉烧制。因其炉盖高耸,象征海上蓬莱三山,故名。使用时,燃香料于炉中,香烟从盖上镂孔冒出,有如云雾缭绕。汉代一般为陶 质,南北朝时有青瓷博山炉。 233、谷仓——一种陪葬物。下部为罐形,上部堆塑楼阁、人物、家畜、粮仓等,故名。三国至东晋时期浙江地区烧制,多为青釉。 234、耳杯——杯的一种式样。亦称“羽觞”。酒具。系仿汉代漆制羽觞,器身呈椭圆形,两侧有对称的小耳,故名。流行于东汉至两晋、南北朝,品种有绿釉陶、青瓷等。 235、压手杯——杯的一种式样。口平外撇,腹壁较直,自腹壁处内收,腹壁渐厚,圈足。握于手中有凝重之感,稳妥合手,故称压手杯。以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最为著名。 236、鸡缸杯——一种洒具。敞口,浅腹,卧足。杯上以斗彩绘画雌、雄鸡及雏鸡,间以山石、兰草、牡丹,故名鸡缸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曾名噪一时,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时所仿最佳,几可乱真。 237、爵杯——杯的一种式样。酒具。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翘,下承三高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的立柱,一旁有〓。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 等品种。 238、高足杯——杯的一种式样。酒具。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高足有竹节形,圆柱形、四方形等。明、清两代均有烧造,品种有青花、斗彩等。 239、高足碗——碗的一种式样。造型与高足杯相同,略大。元代龙泉窑、景德镇窑盛烧,明清继续烧造,品种有青釉、卵白釉、青花、釉里红等。 240、宫碗——碗的一种式样。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故名。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 241、净水碗——碗的一种式样。佛前供器。侈口,下腹宽圆,圈足,有的饼形足或高足。明末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题有信士弟子名称,乞求内容、施舍时间等。品种多为青花。 孔明碗——碗的一种式样。由两只碗粘合而成,两碗间中空,外碗底心有一孔,故称孔明碗,亦称诸葛碗。始于北宋龙泉窑,明代景德镇有烧制。 242、斗笠碗——碗的一种式样。广口,斜腹壁呈45角,小圈足。因倒置过来形似斗笠,故名。宋代始烧,此后历代均有烧制。 243、折腰碗——碗的一种式样。敞口,圈足,碗下腹部硬折,故称折腰碗。最早见于五代,元代销行最广。 244、鸡心碗——碗的一种式样。深腹,小圈足,碗底心有鸡心状突起,故名。明永乐、宣德两朝烧制较多,以青花瓷器为多。 245、卧足碗——碗的一种式样。浅腹,碗底心内凹,以碗壁充当圈足,故 称卧足碗。多见于明清两代。 246、注碗——碗的一种式样。温酒具,与注子配套使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体呈莲花形,使用时碗内放适量热水,注子内盛酒置于碗中。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南方居多。 16 247、玉壁底碗——碗的一种式样。流行于唐代中后期,明清亦有少量烧制。圈足宽大,中有脐,似玉壁,故名。 248、圹碗——指明代墓葬出土的民窑青花小碗。明末多见,工艺粗率,绘画豪放潇洒,多绘山水、花鸟、梅竹、蔬果等。 、蟠龙瓶——瓶的一种式样。明器。因瓶的颈、肩处堆塑一条蟠龙,故名。亦称“扳依249 瓶”或 “招魂瓶”长颈,有盖,盖顶钮塑成虎、凤、鹤等各种形式,圆腹、圈足。常见于宋、元明各代。 250、多管瓶——瓶的一种式样。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直口,上有花形钮盖,瓶身有圆筒式和多节葫芦式。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龙泉窑制品较多,一般为五管。北方磁州窑系也烧制,瓶体短而浑圆,肩部有直立六管,管粗短。 251、梅瓶——瓶的一种式样。小口、短颈、丰肩,至足胫部稍狭,因口径之小只能插梅枝,故名。宋代创制,元、明、清各代均有烧造,但梅瓶之名始于清代。 252、花口瓶——瓶的一种式样。细颈微撇,圆腹,撇足,因瓶口有如开放的花瓣,故名,宋代景德镇、磁州窑、耀州窑均有烧造,明清亦仿制。 253、琮式瓶——瓶的一种式样。仿周代礼器玉琮烧制。圆口、方身、圈足,器形四面以凸起的线纹为饰,口与足大小相若。宋代创制,以龙泉窑、官窑多见,元、明清仍有烧制。 254、玉壶春瓶——瓶的一种式样。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撇口、细颈、圆腹、圈足,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的瓶体。宋代创制,定窑、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均有烧造。元 、明、清景德镇仍烧造,品种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是中国瓷器造型的典型器物。 255、宝月瓶——瓶的一种式样。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清代雍正、乾隆仿制,多为青花。 256、天球瓶——瓶的一种式样。直口、长颈,腹浑圆,似圆球,故名。明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创制,多为青花。清代雍正、乾隆又烧制青花釉里红、粉彩等品种。 257、象腿瓶——瓶的一种式样。广口外撇,短颈,身如直筒状,平底,造型如粗壮的象腿,故名。多见于清初顺治、康熙两朝,品种有青花和彩。 258、胆式瓶——瓶的一种式样。直口,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故名。宋代哥窑、钧窑烧造此式,清代景德镇窑多见,大多为单色釉。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 259、辟邪——一种文房用具。辟邪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似狮而有翅翼,能驱邪。青釉辟邪造型似狮而有翅翼,背部立有小圆管,可注水。两晋墓葬中出土青釉辟邪较多。 260、军持——一种佛家用水瓶。原是印度语“knudika”的译音,又译作“君持”、“君雅迦” 等,意思是“水瓶”,为佛家饮水或净手之器。喇叭形口,直颈,扁圆腹,肩一侧有一个上细下粗的流,壶口与注口均有盖,便于保持卫生。军持始于唐,盛行于宋元,福建沿海地区瓷窑大量烧造,明清时景德镇窑亦有烧造,品种有青白釉、青花及五彩等。历代产品大多外销。 261、花浇——一种浇花用具。明永乐、宣德时景德镇窑烧制的花浇大口,粗颈,圆腹,一侧有曲柄。清代雍正时造型有所变化,口部作窄流,细颈,浅圈足。品种见有青花。 262、花觚——一种陈设瓷器。系仿古青铜器式样,侈口外撇呈喇叭状,长颈,腹部微鼓,广底。明清景德镇窑均有烧制,品种有青花、五彩、古铜彩等。宜兴窑、德化窑烧制有紫砂、白釉花觚。 263、渣斗——一种日常用具。因用来专门盛放兽骨鱼剌等渣滓,故名。敞口,鼓腹,圈足外撇。晋代开始制作,品种有青釉和白釉等。 264、象生瓷——以动植物形象为造型的捏塑瓷,故名,明清之际,江苏宜兴窑制作有象生紫砂器。清代乾隆时景德镇窑烧制成石榴、花生、桂圆、螃蟹、海螺等象生瓷,形态逼真,艺术价值很高。 265、印花——陶瓷器的一川装饰技法。用刻有装饰花纹的印模,在坯体尚未干透时印在坯体上,故名。春秋战国时印纹硬陶已广泛采用,此后,成为我国陶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宋代 定窑印花瓷器最具代表性。 17 266、划花——瓷器的一种装饰技法。用尖状工具在瓷坯上划出线条装饰花纹,故名。宋代盛行,花卉、禽鸟、人物、龙凤各种图案俱有。 267、刻花——瓷器的一种装饰技法。用刀具在瓷坯上刻出装饰花纹,故名。其特点是用力较大,线条较划花深而宽。宋代盛行,以北方耀州窑刻花器物最为著名。 268、剔花——瓷器的一种装饰技法。在划出花纹的瓷坯上,将花纹以外的部分剔除,使花 纹凸起,故名。始于宋代北方磁州窑系,以褐地白花最具特色。金元时期山西地区瓷窑亦颇流行,黑釉剔花独具一格。 269、珍珠地划花——瓷器的一种装饰技法。在划花瓷坯上,于空隙处填刻又细又密的珍珠纹,故名,始于晚唐河南密县窑,宋代流行河南、河北、山西诸瓷窑,以河南登封窑产品最具特色。 270、贴花——陶瓷器的一种装饰技法。采用模印或捏塑等方法,以胎泥制作成各种花纹图 案,然后贴于坯体上,故名。唐代和沙窑的青釉褐斑贴花物,以及河南巩县窑唐三彩贴花装饰均闻名一时。 271、剪纸贴花——瓷器的一种装饰技法。剪纸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将剪纸花样移植到瓷器装饰上,故名。宋代江西吉州窑独创,在黑釉茶盏器内,装饰有梅花、木叶、鸾凤、蛱蝶等纹样,剪纸效果显著,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272、开光——瓷器的一种装饰技法。在器物的显著部位,钩勒出长、方、圆、菱形、云头、花瓣 等形的栏框,内绘花纹,突出主题纹饰。此法犹如屋内开窗见光,故名。宋代吉州窑采用锦地开光绘画手法,取得良好的装饰效果。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上普遍使用;明清时期瓷器上的开光装饰更加丰富多彩。 273、化妆土——美化胎色的一种方法。为弥补瓷胎色泽的影响,在胎坯上敷一层白色瓷土,使胎面光滑洁白,用以提高釉的呈色,此法所用瓷土即称化妆土。化妆土始于西晋时浙江婺州窑青瓷,隋唐两代北方白瓷广泛采用,宋代磁州窑系瓷器使用也很普遍,尤以剔花品种使用较 多。 274、描金——陶瓷器的一种装饰技法。以金彩描绘在陶瓷器上,再烧成,故名。宋代定窑有白釉描金和黑釉描金器传世,据文献记载,宋代定窑“用大蒜汁调金描画”。此后辽、金、元、明、清瓷器上描金彩绘时见。 275、紫口铁足——瓷器的一种装饰特征。南宋官窑、传世哥窑及宋代龙泉窑个别品种,因为胎骨 含铁量较高,在还原气氛中烧时,器口釉水下流,釉层薄处胎色微露便呈紫色;足部露胎部 分呈铁黑色,即所谓“紫口铁足”。 276、金丝铁线——瓷器的一种装饰特征。传世哥窑瓷器,由于烧制时胎釉膨胀系数不同,形成釉面开片,大纹片呈现黑色,小纹片呈现金黄色,一黑一黄,即所谓“金丝铁线”。 277、开片——亦称“冰裂纹”。因烧制时胎釉膨胀系数不同所致,宋代官窑、传世哥窑及龙泉窑个别品种均有开片特征。宋以后景德镇窑亦有仿烧。 278、出筋——瓷器的一种装饰特征。南宋龙泉窑青瓷,制作时某些部位作条状凸出,施釉时该处的釉特别薄,颜色因而浅淡,形成对比,即所谓出筋。 279、蚯蚓走泥纹——瓷器的一种釉面特征。瓷坯施釉后晾坯时,使釉层产生裂痕,烧制过程中釉流动使裂痕弥合,产生犹如蚯蚓走泥蠕动后遗留痕迹,故名。为宋代河南禹县钧窑瓷器独有的特征。 280、蟹爪纹——瓷器的一种釉面特征。因器物施釉,釉厚下垂形成似落泪后留下的痕迹,故名,是宋代定窑白瓷釉面特征之一。 281、篮纹——新石器时代陶器装饰纹样之一。因花纹形状如竹篮的条纹,故名。用刻有篮纹的陶拍在尚未干透的陶坯上拍打,烧成后器物表面上留有篮纹。 282、绳纹——新石器时代陶器装饰纹样之一。因花纹形状如编结的绳纹,故名。用缠绕绳子或刻有绳纹的陶拍在尚未干透的陶坯上拍打,烧成后器物表面上留有绳纹。 283、几何纹——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以点、线、面组成多种有规则的几何图形,故名。如三角纹、网格纹、方格纹、锯齿纹、圆圈纹、菱形纹、曲折纹、云雷纹、回纹等。 284、垂幛纹——新石器时代陶器装饰纹样之一。以连续下垂的圆弧线条画成犹如垂挂的网幛,故名。它是马家窑文化彩陶独特的装饰纹样。 285、篦纹——陶瓷的一种装饰纹样。指用篦状工具刻、压出篦状纹,故名。商周陶器上多见,瓷 器上大量采用则是宋元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的瓷窑,青瓷和青白瓷器物上最为多见。 18 联珠纹——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以莲花花瓣为装饰纹样,故名。南北朝时出现,宋代以后盛行,有浮雕、刻花、划花、印花、绘画等技法,历代莲瓣纹风格有所变化。 286、缠枝花纹——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枝茎缠绕,呈连续的波状线,枝茎上填以花叶,构成缠 枝花,故名。如缠枝芝、缠枝牡丹等纹样,是我国传统瓷器装饰纹样之一,明清尤为盛行。 287、折枝花纹——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在器物的显著部位绘画一枝折下的花卉,故名。宋以后 流行,元明清瓷器上常见,如折枝牡丹、折枝梅、折枝桃等纹样。 288、把莲纹——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将莲花、莲蓬、荷叶以带系成一把组成画面,故名。始于北宁耀州窑,在青瓷碗内饰有三束“把莲纹”,并印有“三把莲”三字。明代宣德时景德镇窑烧制的青花把莲纹瓷盘,较多见。 289、卷草纹——瓷器的一种辅助纹样。以柔和的波曲状线组成连续的草叶纹样装饰带,故名。唐代已十分流行,日本人称之为“唐草”。宋元明清许多瓷窑产品上广泛采用。 290、蕉叶纹——瓷器的一种辅助纹样。以芭蕉叶组成带状纹饰,故名。宋代定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常用的纹饰题材,明清时更为盛行,青花、釉里红、彩瓷上广泛采用,一般装饰在器物 的颈部或近底部。 291、回纹——瓷器的一种辅助纹样。因纹样如“回”字,故名。有单体、一正一反相连成对和连 续不断的带状形等,多于饰器物的口部或颈部。宋代吉州窑、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广泛采用,元明清沿用。 292、璎络纹——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璎珞原是观音菩萨颈项或胸前的佩饰,如串缀的珍珠。元代移植于瓷器装饰上,或用瓷泥小圆珠直接粘贴在瓷坯上组成璎珞图案,或用瓷泥细条粘贴后刻划横段而成,立体感强,有很好的装饰效果,是元瓷断代的重要标志。入明以后以笔绘画璎珞纹,明嘉靖时最为多见。 293、八吉祥——瓷器的一种辅助纹样。即用八种佛教法物:宝轮、法螺、宝幢、伞盖、莲花、宝瓶、金鱼、吉祥结构成的一组图案,含有吉祥之意,故名。最早见于元代龙泉青瓷和景德镇窑卵白釉瓷上,明清两代青花和彩瓷上常用,清代乾隆时景德镇窑烧制有粉彩入吉祥形供器。 294、杂宝——瓷器的一种辅助纹样。是古代一些常用的吉祥物品,如珠、钱、磬、方胜、如意、犀角、锭、灵芝、元宝、珊瑚、鼎、书、画、笔等,器物繁杂,故名。如选取其中八 种组成图案,称为八宝。始见于元代,明清瓷器上普遍使用。 295、八仙图 ——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八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他们是李铁拐、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曹国舅、韩湘子。有的图案仅画八仙所持的葫芦、扇子、鱼鼓、笊篱、横笛、宝剑、阴阳板、花篮八种宝器,称为“暗八仙”。是清代景德镇窑瓷器的常见纹饰。 296、刀马人图——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描绘战争或习武场面的人物、坐骑、弓刀,故名。如火 赤壁、曹操大宴铜雀台、五霸战争等历史人物故事。清代早期景德镇窑瓷器大量采用,构图复杂,人物生动。 297、三阳开泰——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取材于《易经》:“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否去泰来,有吉祥含意。明清瓷器上往往画三只羊,取羊同阳谐音,故名。如画九只羊,则谓“九阳启泰”。 298、五蝠捧寿——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以四只蝙蝠环绕寿字,寿字中间又画一蝙蝠,蝠与福谐音,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瓷器上始有,以后历朝有烧制。 299、洪福齐天——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在器身上画许多满天飞舞的红蝠,谐音“洪福齐天”。清代瓷器上常见,是吉祥图案。 300、福禄寿——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在器身上画蝙蝠、鹿和松鹤蟠桃,因蝠与福、鹿与禄谐音,蟠桃松鹤代表寿,故名。清代瓷器上常风,是吉祥图案。 301、吉庆有余——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在器身上画兵器戟、乐器磬和鱼纹,取戟与吉、磬与庆、鱼与余谐音,故名。多见于清代粉彩器物上,是吉祥图案。 302、一路连科——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在器身上画一只鹭鸶和莲花,取鹭与路、莲与边谐音,故名。一路连科是对科举时代应试考生的祝颂语,清代瓷器上多见,是祥图案。此外,画鹭鸶芙蓉寓意“一路荣华”,画鹭鸶花瓶寓意“一路平安”等等。 303、安居乐业——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在器身上画鹌鹑落在树叶上,取鹌与安、落与乐 19 谐音,故名。清代瓷器上多见,是吉祥图案。 304、平升三级——瓷器的一种饰纹样。在器身上画瓶、笙,瓶内插三支戟,取瓶与平、笙于升、三戟与三级谐音,故名。清代瓷器上多见,是吉祥图案。 305、岁寒三友——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在器身上画寒冬常青的松、竹、梅,故名。元代景德镇窑瓷器上始见,明清沿用。 306、釉上彩——指在已烧好的素器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600—900?的温度烘烤而成,因彩绘在釉上,故名。最早见于宋代,明清景德镇窑釉上彩广泛应用,品种有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等。 307、釉下彩——指在胎体上彩绘之后,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釉,入窑经高温(1300?左右)一次烧成,因彩绘在釉下,故名。釉下彩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色彩绘瓷器,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釉里红瓷,使釉下彩工艺更臻完美,明清两代青花成为瓷器生产的主流。 308、青釉——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釉中含有,1%,2.5%范围的铁量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焙烧,便呈现青色,故名。商周原始青瓷是青釉的始创期,汉代趋于成熟,宋代达于高峰,出现了粉青、梅子青等名贵品种。 白釉——釉料中的含铁量降低到0.75%以下,施于洁白的瓷胎上,入窑经高温烧制,309、 就会产生白釉。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白釉,是东汉墓葬出土的白瓷。唐代邢窑白瓷、宋代定窑白瓷、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明代永乐甜白釉、明清德化窑象牙白釉等都是有名的白釉品种。 310、黑釉——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釉中含有5%以上的铁量在高温中焙烧,便呈现黑色,故名。东汉时早期越窑已烧制出黑釉,但黑釉不纯。东晋到南朝初的浙江德清窑,烧制的黑釉瓷釉面光泽,色黑如漆。唐宋时期由于饮茶的盛行,黑釉茶盏风靡一时,把黑釉瓷的制作推向新水平,成为我国传统的瓷器品种之一。 311、红釉——釉料以铜为主要着色元素,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焙烧,便呈现红色,故名。宋代钧窑、元明清景德镇窑釉里红、鲜红、郎窑红、豇豆红等,都是铜红釉的名贵品种。 312、青白釉——又称影青。以含铁量很低的氧化铁为着色元素,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白中泛青,青中有白,故名。宋代景德镇窑始烧,胎质洁白细腻,刻、印暗花。安徽、福建、湖北等地瓷窑亦都有烧制,形成南方“青白瓷系”。 313、卵白釉——釉呈失透状,色白微青,好似鹅卵色泽,故名,元代景德镇窑始烧,元代军事机关枢密院在景德镇订烧的卵白釉瓷,在印花花卉间印有对称的“枢府”二字款,故又称“枢腐瓷”。卵白釉瓷延烧到明初。 314、甜白——白釉的名贵品种之一。明代永乐景德镇窑创烧,在有暗花纹饰的薄胎器物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给人以一种“甜”的感受,故名。器物见有有小盘、小罐等。 315、粉青——青釉的品种之一。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施釉较厚,入窑后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釉色青绿之中显粉白,有如青玉,故名。粉青釉为南宋龙泉窑制,清代雍正景德镇窑的粉青釉产品十分成功。 316、梅子青——青釉的品种之一。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采用多次施釉法,釉层比粉青更厚,入窑后经高温强还原焰烧成,釉色莹润青翠,犹如青梅,故名。梅子青是南宋龙泉窑创制的杰 出青釉品种。 317、兔毫釉——黑瓷的名贵品种之一。在黑釉器上透出黄棕色或铁锈色条纹,状如毫,故名。其成因是由于高温下釉料中金属的饱和溶液在缓冷过程中析出的晶体而形在宋代福建建窑烧制的毫盏最为著名,江西、四川、山西等地瓷窑也有烧造兔毫盏的。 318、油滴——黑瓷的名贵品种之一。在黑釉器上布满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形如油滴,故名。其成因是由于烧成时铁的氧化物富集某处,冷却时这些局部形成饱和状态,从赤铁矿和磁铁矿中析出晶体而成。盛烧于宁代,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瓷窑都有烧制,以山西临汾窑为多.相配描绘龙凤、人物、花卉等各种纹饰,画工精细,色彩鲜艳。 319、珊瑚红——铁红釉品种之一。以氧化铁为着色元素,经低温烘烤而成,因釉公可与天然珊瑚媲美,故名。清代景德镇窑烧制,康熙、雍正两朝,多以珊瑚红作地色,上面绘以五彩或粉彩。乾隆时多在珊瑚红上描金,或用其来装饰器耳。 320、胭脂红——低温颜色釉品种之一。在烧成白瓷上,吹上一层以金为着色剂的釉料,再经800 ?低温烘烤而成,釉汁匀净,色如胭脂,故名。始于清康熙景德镇窑,精于雍正、乾隆之间,器物造型小巧秀美,如小碗、小盘和小瓶等。 20 321、孔雀绿——低温颜色釉品种之一。因色如孔雀尾翎上的翠绿羽毛,故名。元代已有烧造,成化时有绿釉下画青花鱼藻纹饰,十分名贵。清代亦有烧制,器物以盘、碗、瓶等为主。 322、洒蓝——又称“雪花蓝”。以钴为着色剂,经高温烧成后,浅蓝色地的釉面上呈现深蓝色斑点,犹如洒下的雪花,故名。明宣德景德镇窑创烧,清康熙时最精,洒蓝描金装饰较多见。 323、青花釉里红——在一件瓷器上同时用青花和釉里红两种色彩装饰,故名。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由于烧成难度大,一直被视为我国古瓷的名贵品种。明清时色彩更加绚美,所绘龙、凤、缠枝花卉等,十分绮丽。 324、五彩——釉上彩的一种品种。亦称“硬彩”。在烧好的白瓷上用红、黄、绿、蓝、紫五种基本彩料绘画,再经低温烘烤而成,故名。明清两代景德镇窑均有烧制,约在明宣德年间出现,嘉靖、万历时普遍应用,至清代康熙时最负盛名,以民窑多见。纹饰画笔生动,色彩缤纷。 325、茄皮紫——以叫珠料(含锰量较高的钴土矿)为着色元素的釉料,经低温烧成后呈现如茄皮一般的紫色,故名。清康熙景德镇窑最为流行,器物以瓶居多。 326、鳝鱼黄——结晶釉的一种品种。釉料中含铁、镁和硅酸,经高温氧化焰烧成时析出结晶,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黄褐色斑点,犹如黄鳝皮色,故名。清雍正景德镇窑为著名。 327、茶叶末——结晶釉的一种品种。釉料中含铁和锰,经高温还成焰烧成时析出结晶,釉呈失透的黄绿色,在黄绿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如细末的黄褐色细点,故名。宋代耀州窑已有烧制,以清代雍正、乾隆时景德镇窑制品最多最精。 328、釉里红——釉下彩品种之一。以氧化铜为着色元素,在瓷胎上彩绘,施釉后经高温焙烧而成,白地红彩,红彩在釉下,故名,始于元代景德镇窑,明清时产品更为绚丽。 329鲜红——铜红釉品种之一。以氧化铜为着色元素,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焙烧而成,由于这种红具有鲜艳的红色,故名。明代永乐景德镇窑的鲜红产品,红艳匀润,极为珍贵。 330、宝石红——铜红釉品种之一。因釉色中闪烁出红宝石一样的色泽,故名。又因这种釉色常作祭祀用器,又称“祭红”。创烧于明代宣德景德镇窑,品种有盘、碗、洗、高足碗等。 331、郎窑红——铜红釉品种之一。清康熙时督陶官郎廷极,在景德镇仿照明永乐、宣德红烧制的新品种,以其姓氏命名。釉色红艳夺目,釉面除大片裂纹外,还有不规则的牛毛纹。器物口部呈淡白色,器物底边由于釉汁的流垂凝聚,但又不流至底足,故世有“脱口垂足郎 之说。品物以厚胎大件瓶、尊为主。 不流” 332、豇豆红——铜红釉品种之一。在浅红色釉中有深红色晕点和绿色苔点,釉色似红豇豆,故名。清康熙时景德镇窑创烧,器物多是小件文房用具,如柳叶瓶、大白尊、水丞、印盒等。清末至民国时,有仿品,但很粗劣。 333、矾红——铁红釉品种之一。以氧化铁为着色元素,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虽没有铜红釉艳丽,但呈色稳定,烧造工艺较简单。同时它也作为红色彩料广泛应用,如明清景德镇窑多用矾红与多种色彩. 334、橄榄瓶——瓶的一种式样。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故名。宋代河南登封窑创制,清代仍有烧造,造型略有变化,颈部稍长 ,匀称秀美。 335、凤尾瓶——瓶的一种式样。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略似凤尾,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产品多为民窑,品种有青花、五彩等。 336 、蒜头瓶——瓶的一种式样。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故名。系仿汉代铜瓶式样,宋代始烧,明清景德镇窑常见,品种有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等。 337、牛头尊——尊的一种式样。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蟠螭耳、戟耳或兽头耳,器形似牛头,故名。据记载,明末景德镇窑已经烧制。清代乾隆时流行,品种以青花为多。 338、观音尊——尊的一种式样。侈口,长颈,丰肩,腹下渐收,至底外撇,器形似观音手中所持瓶式,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有郎窑红、青花、五彩等。 339、天字罐——罐的一种式样。口大,短颈,圆肩,腹略收,浅圈足,底部青花楷书“天” 字,故名,明代成化景德镇窑创制,为斗彩器,系宫廷用瓷。 340、将军罐——罐的一种式样。直口,短颈,丰肩,鼓腹下收,平底或浅圈足,因宝珠纽 21 盖形似将军头盔,故名。清初景德镇窑流行,多为青花、五彩器。清末民初仿品甚多。 341、唾壶——壶的一种式样。卫生用具,吐唾液的容器。洗口,短颈,鼓腹平底。三国时吴、晋初越窑已大量烧造青瓷唾壶。宋代龙泉窑、定窑亦烧造,造型有所变化,上部洗口增大,浅圈足。 342、郢爰—古代黄金货币。又名印子金,或称金钣、龟币。印子金是因金钣上铸有方形的戳子而言。 343、轺车——汉代最常见的车,是四面敞露的通常为一马所驾的最简单轻便的车。也为奉使者和朝廷急命宣召者所乘的车。 344、深衣 :古代服饰。朝服之次等服,亦为庶人之吉服。 345、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铜、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 346、博物馆基本陈列:由比较稳定的主题、内容、展品(馆藏文物标本)和较完美的艺术形式构成的陈列体系。 347、简牍:实际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48、镇 :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亦称“镇纸”,“压尺”。 349、承尘:承受尘土,也指古代承接尘土的帐子或小帐幕。?藻井,天花板:默投金于承尘上,后葺理屋宇,乃得之,彩饰承尘。 350、研子:又称研杵,中国古代磨墨的工具,常为圆锥形、半球形、扁平块状等。云梦睡虎地秦墓的出土秦砚就附有研子,汉代仍有,多为石质,但有木质、玛瑙质或陶质。 351、六器:是指古人在祭祀、朝会、交聘等礼仪场合使用的玉器,常简称为“礼器”或“礼玉”,据《周礼》,主要是指璧、琮、圭、璋、琥、璜六种玉器,形状各异。 石经:中国古代刻于石碑、摩崖上的经典,称为石经。石经依内容可分3种:一种是儒家经典;一种是佛教经典;一种是道家经典。 352、三体石经:建于公元241年(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名。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三体石经》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53、殷墟卜辞》,是将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汇编起来的关於卜辞的书。 在商朝时期,商王有什麽事情要决定,是通过占卜来看吉或者凶。 354、青州佛教造像:中年代最早的是北魏晚期的作品,绝大多数带有背屏,这是最早从中亚传入的中国造像样式之一。青州的佛教造像,都是用当地盛产的称为小青石的石灰石雕刻而成。青石质地细腻、硬度适中,特别适合制作精美的雕像。 355、买地券:“买地券”(亦称冥契、幽契)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唐宋以降传布于大江南 北。“买地券”最初只是作为死者领有阴间土地的凭据,通常附有道教的制鬼符篆,券文刻写或笔写于砖、铁、铅板、石板等硬化的物品上,以便于墓中久存。文字主要内容是为死者买阴间宅地一处,要求幽冥各级官吏不要侵害死者灵魂,阴阳殊界,死者鬼魂也不要回到人间作祟,复连生者。 356、元谋人:元谋人,学名元谋直立人或称元谋猿人,是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共计左右门齿两颗。后来还发现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迹的动物肢骨等。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 357、后冈三叠层:由梁思永在殷墟第四次发掘中发现并创立,开创考古层位学的先河。他在错综复杂的地层堆积中,明确了仰韶、龙山和商代文化的叠压关系,首次判断出这些文化的发展序列,这就是后冈三叠层,它建立了中国考古学的典范,成为中国近代考古学进入成熟阶段的典范 22 358、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对早期人类历史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出现人类到铜器的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6000至4000年左右。这一时代是人类从猿人经过漫长的历史、逐步进化为现代人的时期。 359、西阴村,属山西省夏县尉郭乡。相传为嫘祖的故乡。嫘祖,传为西陵氏之女,黄帝之妻,为我国养蚕织丝的发明者。1925年清华大学在此发掘了遗物丰富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日寇侵占时亦曾进行发掘并盗窃文物。 360、三星堆: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 361、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362、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其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关于其年代的争议较大,一般认为约在距今50万年前。而最近一项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应用Al/Be测年法的结果则把这一年代上推至68-78万年前。另现代意义上的北京人,泛指居住或生活在北京的人。 363、丁村人:中国北方的早期智人(见尼安德特人)化石之一。包括1954年发现的3 枚小孩牙齿和1976年发现的一块小孩顶骨残片。丁村遗迹在山西省襄汾县南约 5公里的丁村南的同蒲铁路两侧。1954年进行大规模发掘时在汾河东岸共发现十个石器地点,1976年又在汾河西岸发现了新的石器地点。 364、金牛山人: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智人,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据测定,金牛山人生活在距今约28万年前,有些学者将他判定为直立人,也有些认为金牛山人当属早期智人。 365、二里头遗址: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位于伊、洛二水之间,距离洛阳市约18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时代约距今,,,,,,,,,年,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夏、商王朝时期。新中国三代考古学者曾对这一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考古发掘和研究情况表明,这里是公元前二千纪前半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聚落,它拥有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青铜冶铸作坊,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 366、姜寨遗址:中国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位于陕西临潼临河北岸。1972,1979年发掘。发现半坡类型(母系氏族公社)的原始聚落遗迹。 367、白沙宋墓:北宋末赵大翁及其家属的3座墓葬。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白沙镇北。1951年12月发掘,报告由宿白编写,题名《白沙宋墓》,因而习称这3座墓为白沙宋墓。白沙宋墓是北宋末期流行于中原和北方地区的仿木建筑雕砖壁画墓中保存最好,结构最为复杂,内容最为丰富的一处。同时出版的《白沙宋墓》一书也是我国田野考古纪实的奠基之作。 368、陨县人1975年在陨县东北30千米的梅铺杜家沟的龙骨洞中曾发掘到3颗猿人牙齿化石和经过人工打击的石器,其中还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的若干化石。1989年和1990年两次在湖北陨县曲远河口发现的两个比较完整的35万年前的人类头骨化石及其非富的动物群化石。这两个头骨化石比较大,整个脸面短而宽,上脸部和中脸部扁平,上颌体不鼓胀,上颌骨与颧骨成角较锐。 23 369、陶寺: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存。位于山西襄汾县陶寺村南,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经过研究,确立了中原地区龙山文化的陶寺类型;年代约公元前2500,前1900年。 370、盟誓制度:是吐蕃最古老的制度之一,源于诅誓咒语,组织形式称“盟会”。多在春、夏、冬三季举行,故又称“春盟”、“夏盟”、“冬盟”。 371、仿铜陶礼器:仿铜陶礼器,种类主要包括鼎、盒、壶、钫、盘、匜、角等几类 372、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物,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由作器人毛公得名。铭文32行499字,乃现存最长的铭文:完整的册命。共五段:其一,此时局势不宁;其二,宣王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其三,给毛公予宣示王命之专权,着重申明未经毛公同意之命令,毛公可预示臣工不予奉行;其四,告诫勉励之词;其五,赏赐与对扬 373、藏品编目:是将收藏的文物分类编组后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成目录,为陈列、研究等提供检索资料。 374、“三部一室制”—— 仿照苏联博物馆模式,采用三部一室制,设立保管部、陈列部、群工部、办公室。保管部,负责藏品的征集与典藏,陈列部,负责展览设计与制作,群工部,负责宣传教育与推广,外加一个办公室,行政管理与后勤服务。 375、尊彝:古代青铜尊彝,均为古酒器名。也泛指祭祀的礼器。尊为盛酒、醴以献祭之器的统称,或曰小共名。基本形制是:口较大,容量多,足座实。彝为盛郁鬯以祼祭之器的总称,亦可曰大共名;为宗庙之常器,属礼器之地位较高者,基本形制是:有流,有鋬,或有可把握之提梁,四足或圈足。 376、块炼铁:是铁矿石在较低温度(1000?左右)的固体状态下用木炭还原而得到的含有较多夹杂物的铁。这种铁为海绵状固体,杂质较多,含碳量低,质软,只能锻,不能铸。 377、轺车:汉代最常见的车,是四面敞露的通常为一马所驾的最简单轻便的车。也为奉使者和朝廷急命宣召者所乘的车。亦指代使者。 378、里坊制:里坊制的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即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和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379、博物馆教育是社会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由承担社会教育责任的社会文化机构—mu—为满足观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而组织的非强制性教育。 380、料器: 料器又称"玻璃器",中国的料器生产约始于元末明初(14世纪中叶)。料器制作工艺是中国明清时代(公元1368,1911年)普遍使用的工艺品制作工艺之一。 381、碑帖:过去俗称“黑老虎”,它既是一种有文化历史内涵,又有艺术品位和工艺加工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品。 把文学形式和书法家的手迹经过名匠刻手,刻凿在悬崖和石碑上,因此碑石就有多重性的艺术内容,还经过裱装成轴或册页,这样就成了碑帖。 382、碑与帖的区别:碑帖是碑和帖的合称,实际“碑”指的是石刻的拓本,“帖”指的是将古人著名的墨迹,刻在木板上和石上汇集而成。 碑的称谓最早始于汉。据清代《说文》学家王筠的考证,最早的碑有3种用途,即宫中之碑,竖立于宫前以测日影;祠庙之碑,立于宗庙中以拴牲畜;墓冢之碑,天子、诸侯和大夫下葬时用于牵引棺木入墓穴。由于这些实用的目的,最早的3种碑上都是没有文字图案的。 帖最早指书写在帛或纸上的墨迹原作。后来写得优秀的墨迹难以流传,于是把它们刻在木头、石头上,可以多次拓制,这样就把刻于木石上的这些原来的墨迹作品及其拓本统称为帖。 24 383、元谋人 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它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早的直立人。1965年5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发现。元谋人的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据古地磁断代,年代为距今170万年 384、买地券:“买地券”(亦称冥契、幽契)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唐宋以降传布于大江南 北。“买地券”最初只是作为死者领有阴间土地的凭据,通常附有道教的制鬼符篆,券文刻写或笔写于砖、铁、铅板、石板等硬化的物品上,以便于墓中久存。 385、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为主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386、列鼎制度:“列鼎”是指在一个墓葬中发现的一组形制相同,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的鼎的组合。这种用鼎制度最早萌芽于西周早期,西周中期用鼎制度趋于成熟,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用鼎制度最为盛行。初期,用鼎的数量与墓主人的身份是一致的。 387、石片:指从石块上打下的石片经过加工而获得石器。如刮削器、尖状器等,通常具有兵器初工具双重作用。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生产和作战的主要器具。 388、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书,是中国古籍中最完整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营造法式》全书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名例”,规范和解释建筑术语。二是“制度”,指出泥作、瓦作、木作、雕作等13个工种的任务和技术标准。三是“工限料例”, ”,绘出建筑样式和各种构件的详细图纸。 制定施工人数和材料的定额。四是“图样 25
本文档为【文物博物专业考试名词解释388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6KB
软件:Word
页数:5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5-12
浏览量: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