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之临摹《中国成人教育》2005第3期6120字

论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之临摹《中国成人教育》2005第3期6120字

举报
开通vip

论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之临摹《中国成人教育》2005第3期6120字论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之临摹 曹鸣喜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连云港 222006) 摘要:人人都想写一手漂亮的字,可是很多人又苦于写不好,究竟如何才能写好字呢?要想掌握学习书法的方法和技巧,重要的学习途径就是临摹。 关键词:学习书法;重要途径;临摹 概述:书法,简单的理解就是书写的方法,中国的书法就是中国汉字的书写方法。作为中国人(包括部分外国人)都要学习汉字或者都需要书写汉字,因为它是人们思想和语言交流的一种工具。俗话说:“字如其人”,“字是人的脸面”。人人都想写一手漂亮的字,可是很多人又苦于写...

论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之临摹《中国成人教育》2005第3期6120字
论学习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法的重要途径之临摹 曹鸣喜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连云港 222006) 摘要:人人都想写一手漂亮的字,可是很多人又苦于写不好,究竟如何才能写好字呢?要想掌握学习书法的方法和技巧,重要的学习途径就是临摹。 关键词:学习书法;重要途径;临摹 概述:书法,简单的理解就是书写的方法,中国的书法就是中国汉字的书写方法。作为中国人(包括部分外国人)都要学习汉字或者都需要书写汉字,因为它是人们思想和语言 交流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班主任工作中的交流培训班交流发言材料交流低压配电柜检验标准小王子读书交流分享介绍 的一种工具。俗话说:“字如其人”,“字是人的脸面”。人人都想写一手漂亮的字,可是很多人又苦于写不好字。有的人为把字写好,下了很大的工夫,到后来还是埋愿自己,写来写去不见效果,越写就越觉得不会写,甚至惧怕写字了。有的人是照着字帖能够写得一模一样,可离开字帖又写不出来了,或者说遇到字帖里没有练过的字也写不好了。究竟如何才能写好字呢?这里就书法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针对学习书法的途径和方法,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尤其是进入高科技时代的二十一世纪,随着家用电脑的普及,人们对于文字的处理应用既方便又快捷,手写的时间或机会也会越来越少。但是,作为传统的思想交流和传递信息方式之一的手写文字,并不会被完全取代,或者说永远也不会被抛弃。特别是具有欣赏价值的书法艺术,它将永远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我们认为写字和书法是一回事情,书法只是在写字的基础上高度发挥的艺术作品。我们理解写字要写得对,要写得美,美到了一定程度,便进入了艺术的领域,便上升到了可以为之法的‘法书’,这便达到了‘书法’的要求。”[1]古代书法家的作品大多是为了实用,当时并不是作为艺术创作来完成的,而是后人为了提高书法水平,把他们的作品作为 范本 协议范本下载族谱范本下载临帖范本下载公司章程范本下载监理月检范本下载 来学习,逐步被珍藏而成为艺术品。如王羲之的《丧乱帖》、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前者是反映作者对先辈深深的怀念和“痛贯心肝”的“临纸感哽”之情;后者却体现了作者对失去亲爱的兄长和侄子,抒发其“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的“震悼心颜”。再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在“癸丑暮春之初”、“惠风和畅”的日子里,文人墨客相聚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山阴之兰亭”,他们在“曲水流觞”、“畅叙幽情”的氛围中,尽情地饮酒或赋诗,“放浪形骸”,完全忘却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年龄,“不知老之将至”,“所以兴怀”。由于王羲之也置身于这种氛围中,记录下了当时的盛况,他最后还没有忘记,“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综上所述,这些作品不过是相当于现在的日记、大事记,都是作者在情绪非常激动或兴奋之时,即兴完成的笔记,也即是他们书法水平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自然流露,决没有丝毫娇柔造作。又因为作者情绪激昂,以至于出现错别字或某些涂改之处,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作品整体的美,反而变成了更能够打动读者的绝妙之处。 以上要说明的是,写字贵在自然。每个中国人都在写汉字,虽然是同样的笔画,或者是同样的字,但是写出来的效果又都不一样,否则像公安部门破案时查笔迹就没有必要了。每个人在书写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书体、风格和特点。如欧、颜、柳、赵等历代书法家,同样写的是楷书,却各有个性,又都写得很美。 1 那么,到了我们的手上,写出的字怎么就不好看了呢?这就需要学习书法家的书写方法,研究和掌握书法家的书写技巧和规律。不是经常听说书画市场会有许多赝品吗?他们的作品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甚至一般的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是分辨不出真假的,这就是说明有的人把某个书法家的作品模仿得非常逼真,所以有时候他们也能以此来骗取钱财,可它们是逃不过高水平的书画鉴定家的火眼金睛的。自古学书多临摹,而且有很多临摹高手,光《兰亭序》临摹本就有数十个版本,如“神龙本”《兰亭》(唐冯承素摹本)、“宋拓定武本”《兰亭》(清人藏本)、唐虞世南临《兰亭》、唐褚遂良临《兰亭》、元赵孟頫临定武《兰亭》等。 当然,光靠临摹是不够的,临摹仅仅是学习书法的一个过程,或者说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但不是目的。我们最终要达到的要求不是把某个书法家的字临摹得如何之像,而是要做到自己的实际书写能力真正达到或接近书法家的水平。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学以致用,如果学了用不上,不如不学,这就牵涉到一个学用结合的问题。近些年来,各种书法展览比赛层出不穷,爱好书法的人尤其之多,老年的书画大学、少儿的书画考级,各种书法班数不胜数,学习书法已经形成热潮,各种字帖、书籍更是眼花缭乱。这里不再重复深奥的书法理论,同时不去赘述一般的书法知识,诸如书写工具、书写姿势、执笔方法、运腕方法、运笔方法、结字方法等。只用浅显实用的方法让学书者尽快地迈进书法艺术的殿堂,从而去领略那书法艺术的奥秘。 一、惟妙惟肖是临摹的基础。 学习书法首先要临摹,这一点已经是无可争辩的共识。所谓临摹就是要把历代书法作品中的精华拿到我们自己手里,再变成书写者独具个性的面貌。学习前人首先要毕恭毕敬,他怎么写你就怎么写,要弄懂它的含义,学习它的形态。一是不要有私心杂念,要抛开自己习惯的写法,一笔一画地依葫芦画瓢;二是不要随便乱造,不要自认为某一笔画不好看,给他改一下吧。记得多年前,某单位请林散之先生写了几个招牌字,一位领导拿过毛笔将其中一个笔画根据自己的意向作了修改,令在场的人为之乍舌。 临摹还应该注意方法,不能死临,熟能生巧这句话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来说是可以的,但对艺术来讲是不合适的。我们需要熟练,但不能“俗”,熟能生“俗”,熟能生“死”。曾经见过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先生,酷爱王羲之的《兰亭序》,且临池不辍,所临书稿简直可以乱真。可是再看他的创作书稿,一点《兰亭序》的影子都没有了,而且是俗不可耐。所以,要带着脑子去临摹,确切地说要“带着‘贼’脑子去临摹,做人要诚,做艺术要‘贼’!”(书法家孙伯翔语)不能认为只要天天写、天天练,写来写去就能写好了,不见得!多写固然是写好字的因素之一,但是,如果不用心去揣摩,将永远被拒之于艺术殿堂的门外,古人强调‘心摹手追’、‘字为心画’的道理大概就在于此吧。 在临摹的同时就可以与创作结合,有目的地去临摹。如古人的集字、集联,现代人集书法家的字作为报刊名称,或单位招牌、匾额等。这些形式的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一件件书法艺术作品了。“赵孟頫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所谓不易者,是指用笔总的原则不变;所谓因时相传者,是指结构布置是受每个时代、每个书家的风格影响而变。因而临学古帖,只要掌握用笔总的原则,随各家而学其结构布置,则既可学宗一家,而兼及诸体。又可兼学数家,而化成一体。临习与创造,随功力而相互促进,掌握了正确的临帖方法,学思俱到,书艺自成,不是今人不能胜过古人。”[2]学习书法最忌不加思考,不去分析研究书 家的风格和特点,不认真临习点画用笔,盲目乱写,终无提高。 二、形神兼备是临摹的关键。 形神兼备就是不仅笔画写的像,就连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通篇气势都写的像。要处理好笔画与结构关系,首先应从前人那里得到它,再从前人那里变化它。要做到这一点,第一重要的就是点、线、笔画,点线过关,笔画得法,从点画至结构,从形到神。(古人一贯强调以形写神,如果形都不像,又何从谈神似?)往往初学书法的人会有这种情况,第一个字写的比较像,第二个字写的有点像,第三个字写的不太像,第四个字写的更不像,第五个字就一点也不像了。 要想结构好,一定要先在点画上下功夫,达到精熟的程度。就是要作到落笔成形,这些都要建立在兴趣和爱好上,只有酷爱才能去追求!庖丁解牛,他天生就爱解牛,他不是把牛看成整牛,而是把牛看成是每个大小不同零件的组合,所以,他对每个部位的骨骼都很熟悉,达到游刃有余的地步。我们也要把每个字的笔画看作是合格的零件,创作时灵活运用,想要他怎么样就怎么样。通过临摹练习后,争取做到第一个字写的不太像,第二个字写的有点像,第三个字写的比较像,第四个字写的非常像,第五个字写的就分不出你和他了。还要背临,就是合上字帖也能写的和他一个样,才算是基本掌握了。 我们经常会看到书法水平较高的人,无论什么字,经他们的手写出来总是好看的,这与点画的精熟以及深谙结构安排是分不开的。点画写得是否到位、准确,首先看用笔,用笔的关键在那里呢?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两个字,那就是‘提’和‘按’,初学者往往不是按得太重,就是提得太多。所谓提按是有分寸的,也就是细的笔画提着笔写,粗的笔画要将笔按下去,提多高、按多重,要根据点画的粗细特点,以及纸上所出现的点画形态来确定,它完全靠书写者对点画的分析、观察和理解。其次,提按的动作基本上是贯穿在所有点画书写过程中的,而非原地不动地按或提。有的笔画是先提着写,再逐渐向下按,整个动作都是在行走过程中,边按边走,如捺的写法,但是收笔处的捺脚又要提着笔写;有的笔画恰好相反,如撇的写法,是由重到轻完成的。 三、碑帖选择是临摹的根本。 初学书法选什么碑帖?这要看自己的喜好,中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生也可以由老师帮助选择。选择什么碑帖也就意味着学习那一家书体,也就意味着学习或将要继承某一书法家的风格。如著名女书法家萧娴,曾受教于书法家康有为,她的书风就很像康有为的风格,书法家舒同曾入手于清代书法家何绍基,他的书风就像何绍基的风格。当然,也有一些书法家在学习和掌握前人书风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但绝大多数或多或少会流露出继承自哪个碑帖或某个书体,还没听说过(恐怕根本也找不到)哪一个人没有临摹过碑帖而成为书法家的。相反,凡是著名的书法家都是临摹碑帖的高手,历代临摹《兰亭序》成就为书法家的人不计其数。选择好碑帖后,就要脚踏实地的学习,有一句话叫做‘咬住青山不放松’,盯住一家碑帖练习,一定要真正掌握后,再换换其它碑帖临写,吃透一家终身受益,做到精致就不错了,切不可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有人说过,先临百家,后成一家,听起来不无道理,可是,不要片面地理解为临了一百家以后,就成为书法家了。历代流传至今的碑帖都是经过几百年、几千年大浪淘沙的瑰宝,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临写,不要人云亦云,欧、颜、柳、赵、褚各家皆好,又各有特色,任选一家都可以,既不要尊柳贬颜,也不要尊碑贬帖。书法家林散之在《自序》中写到:“余学书,初从范先生,一变;继 从张先生,一变;后从黄先生及远游,一变;古稀之后,又一变矣。唯变者为形质,而不变者为真理。审事物,无不变者。变者生之机,不变者死之途,书法之变,尤为显著。由虫篆变而史籀,由史籀变而小篆,由小篆而汉魏,而六朝,而唐、宋、元、明、清。其为篆、为隶、为楷、为行、为草。时代不同,体制及随之而易,面目各殊,精神亦因之而别。其始有法,而众无法,无法即变也。无法而不离于法,又一变也。如蚕之吐丝、蜂之酿蜜,岂一朝一夕而变为丝与蜜者。颐养之深,酝酿之久,而始成功……。”[3] 四、继承创新是临摹的目的。 临摹好比战士演习,摸爬滚打,每一项战术要领都要掌握,否则到打仗时再去瞄准就来不及了。学习书法,每一点画都要精到,竖要竖到家,捺要捺到位,学龙像龙,学虎像虎,学习颜真卿就要像颜真卿,如果写的不像还谈什么继承。要“脱胎换骨”,就是把自己的写法甩掉(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完全按照碑帖中写法练习。更要紧的一点是运用,上面说的那位老先生为什么创作的作品就没有《兰亭序》的影子呢?那就是把临摹和运用割裂开了,学用不能很好地结合。 很多学习书法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学来学去仍然写不好。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不能把碑帖里学的写法用到具体创作作品中去。那就是要做到,离开字帖你也能写出和字帖一样的字体来。否则你守着自己的写法不放,又如何能够学到别人的东西呢?另外,还应多读帖,认真研究所学碑帖的特点。读帖和临帖起码各占百分之五十,甚至是六比四,通过读帖悟出其中的奥妙,从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据传,毛泽东的案头经常摆放一些历代书法家字帖,可他日理万机的事务不可能有时间临帖,但是他那气势磅礴、独具风格、带有醉怀(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体貌的堪称一绝的毛体草书,无不是从读帖中悟到的真谛。 总之,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够创新,才能够逐步形成自己的面貌或风格,不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林散之在自叙中还写到:“学书之道,无它玄秘,贵执笔耳。执笔贵中锋,平腕竖笔,是乃中锋;卧管、侧笔,非中锋也。学既贵专,尤贵于勤。韩子曰“业精于勤”,岂不信然。又语云:‘学然后知不足。’惟有学之,方知其难。盖有学之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余初学书,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清,皆所摹习。于汉师《礼器》、《张迁》等;于晋学阁帖;于唐学颜平原、柳成悬、杨少师、李北海,而与北海学之最久,反复习之。以宋之米氏、元之赵氏、明之王觉斯诸公,皆力学之。世称右军如龙,北海如象,又称北海如金翅劈海,太华奇峰。诸公学之,皆能成就,实南派自王右军一大宗师也。余十六岁始学唐碑;三十以后学行书,学米;六十以后学草书。草书以大王为宗,释怀素为体……。”[4]从中可以看出书家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是何等的用功。 所谓书法创作,就是指独立完成书法艺术作品的一种创造性劳动过程。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认识,一是在充分临摹优秀作品并纯熟掌握一定的技巧、法则的基础上,自己组织内容所进行的创作。例如选一首唐诗、一篇宋词或一副对联作为内容,运用所学书体将它书写成完整的书法作品。 这就需要作者将学习的方法用到具体实践中去,能否用得好,决定了是否真正掌握所学书体的规律。如果你创作的作品拿出去让专家看了,能说出你学的是哪一家书体,就说明你基本上成功一半。可是不少初学者到了这个环节就被卡住,总觉得难以得心应手。这要有一个过程,不要盲目地去乱写,要有意识地带着问题去写,遇到不会写或心里没有底的字,可以到字帖里去找,还可以到书法字典 里查一下,弄明白了再写,因为某位书家的某一本字帖不可能包括所有的汉字。最可怕的是创作时全然不顾法则,将所学书体完全抛到脑后,信笔疾书,任意成体,还自鸣得意,以为自成一家了。我们经常发现个别学书者,立足未稳就想飞跑,图个一时痛快,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金钱,到头来还一事无成。二是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运用笔墨技巧及线条的造型和章法的法则,通过自行构思,来表达书写者的思想、情操、审美意趣,形成独特风貌的艺术劳动。在第一阶段坚实的基础上,“通过长时间的积累,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创作经验,不断向书法的深度、广度拓展,久而久之则水到渠成。到那时便可以脱身于临习的碑帖,少受或不受碑帖的束缚,达到驾轻就熟的地步,随心所欲的进行创作,使自己逐步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5]这两类创作,是从事书法创作所经历的两个阶段,前者是初级阶段,还有一定的依赖性。后者是高级阶段,主动性、积极性很强,带有自我的创造意识。 要学好书法,除了以上这些方法,还应具备多方面的修养,时刻注意观察生活。如历代书家有观夏云、飞渡、摇橹、舞剑……,从大自然中发现美,做到落笔成型,成竹在胸,随心所欲。只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甘寂寞,自然会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 欧阳中石,徐无闻:《书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序言1. [2]《书法自学丛书——篆隶》(上)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7. [3]、[4]《林散之书法选集》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5]钱建华:《书法欣赏与创作》[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 (本文发表于《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第三期第93-94页 作者简介:曹鸣喜(1952——),男,江苏海州人,连云港师专艺术系副教授,东南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艺术美学。
本文档为【论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之临摹《中国成人教育》2005第3期6120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21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管理学
上传时间:2019-09-12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