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堂教学反思报告

课堂教学反思报告

举报
开通vip

课堂教学反思报告教学反思2 Teaching refle  据了解,对于学生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大多数教师都归因于学科内容难、学生素质差、家庭教育环境不良等教师以外的因素。只有极少数教师认为是自己教得不好。而学生却认为,自己学习有困难,大约三分之一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有人更是提出这样的观点,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些充分表明,老师在学生学习困难形成过程中是有一定责任的。所以作为老师,应该深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减少学生学习困难的产生。在数学教学中,反思是发现问题的源泉,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好...

课堂教学反思报告
教学反思2 Teaching refle  据了解,对于学生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大多数教师都归因于学科内容难、学生素质差、家庭教育环境不良等教师以外的因素。只有极少数教师认为是自己教得不好。而学生却认为,自己学习有困难,大约三分之一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有人更是提出这样的观点,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些充分表明,老师在学生学习困难形成过程中是有一定责任的。所以作为老师,应该深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减少学生学习困难的产生。在数学教学中,反思是发现问题的源泉,是优化教学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是促进认识升华的可靠途径。我国古代的先哲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那么课后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呢?以下就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反思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在该节课学生需要理解的概念、掌握的方法、熟悉的技巧、领会的数学思想等,是教师进一步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必具条件。.如本节课的“频率”概念是不需要学生过多理解,是一个规定的命题,是一个命令的命题,只需要在适当的时机直接给出就行了. 而“频率”的计算虽然也是直接给出的,但是几种变形则需要有一定的问题情景学生才能很好的掌握.“频数”与“频率”的应用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比较多问题来衔接.这些要点在课前教师就要事先想到. 二、反思课堂 要知道教学目标和基本方法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等。首先我们必须留意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如果上课学生精力集中、反映积极、动作迅速、心情愉快等,则意味着学生态度热情、主动参与、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如果上课学生无精打采、置若罔闻、拖拉疲塌、焦头烂额等则意味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很吃力,效果欠佳。其次检查学生做课堂练习的情况。若多数同学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正确完成规定的题目,则教学目标可以说基本达到;若多数同学迟迟动不了笔或只能做题目的某些步骤或即使做了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则说明学生对本节内容没有真正弄懂,知识技能没有过关。再次是批阅学生课后作业情况。如果学生做题思路清晰、推理有据、定理公式运用得当、计算准确、步骤有详有略,说明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相反如果学生做题颠三倒四、乱套公式、乱用定理、计算错误不断等说明学生基础知识不过关、技能不过关。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方法手段,找出问题所在,思考补救的措施。该补充的就一定要补充,该纠正的错误一定要纠正;该集体强调的一定要集体强调,该个别辅导的就要个别辅导。将当堂课内容补起来,以便进行下面的学习。为了体现以上这些思想我在上课开始“知识回顾”的阶段为了节省时间就把三个问题压缩成一个问题.平时我在上课的时候也经常碰到一节课45分钟来不及的现象.这节课通过改进还算顺利.在新课一开始就把“合作学习”改成以旧迎新、承上启下的方式利用上节课的表格直接引出“频率”的概念.大大节省了时间.在给出“频率”的公式后,设计了两个问题分别得到两个公式变形,我觉得是多快好省的方法.另外在例2的“组中值”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过程也是一个“亮点”.当然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如:例2还是按书本为好,不要改动.课堂小结中背景颜色过深影响了学生的视觉效果.还有其他许多地方需要改进,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现代教育不是要教出一群书呆子,不是要教出一群高分低能儿,而是要为学生未来着想,为他们丰富多彩的人生作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知识是死的,不知道是可以从书本上学到,而能力素质却是无形的、是无法教会的。一个人的素质决定了他的生存能力和发展前景。归根结底,教学的价值在于塑造人,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交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自我发展的基本素质,让他们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反思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铜山县大许实小:董惠惠 一、 问题的提出 课改来了,课改的名字已深刻在每人的记忆中,但课改的理念依然是浮光掠影,还远未曾为人所深知。走进一些老师的课堂,就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追崇新鲜名词的居多:这些老师始终跟着教育的步伐不落伍,一会儿“万事表扬”,一会儿“创新教育”,一会儿“合作学习”,一会儿“自主学习”等等新鲜名词不断,盲目模仿,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孩子的童真,失去了教学的纯真。 2、课堂浪费的居多:老师不能准确地为课文“把脉”,不能科学地为课文“抽脂”,引然了“话语霸权”、“集体失语”等怪现象,教师教得疲劳,学生学得费劲。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常常无意识地发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重复,逐渐产生固定的框子,形成一定的教学定势。如果教师不注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合理地分析、细致地反思,那就很可能停滞不前,教学也就成了例行公事。如果能经常全面地、客观地分析和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地自我反思,就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也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研究目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强调指出:教师的成长公式为:成长=经验+反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通过深入实际的反思才能提升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平,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实践体系。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其研究目的主要有如下两点: 1、让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将相关的教育理念融入到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之中,帮助教师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专业化发展之路,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2、让教师在不断研究中养成反思习惯,增强反思意识;掌握反思途径,提升课堂教学行为;知晓反思方法,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如此循环往复,在教师反思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课堂教学行为也会得到最优化:从强化应试转变为提高学生素质,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习,培养创新能力,从“本本”转化为“人本”。 三、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低、中、高年级各选2个班级,围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进行跟踪实验,以“听课、评课”为主线,以“课堂行为量化表”和“反思评定表”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测评、反思,再提高,为课题的研究及时地提供反馈意见。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以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调查、研究。 3、文献法: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渠道搜集关于课堂教学的史实材料,提高教师的理论内涵,也为反思性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不断完善课题研究。 4、个案研究法:确定4位教师为个案研究对象,对他们随机听课,并且把教学情况以“课堂实录”的形式展示出来,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反思、谈体会,更好地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佐证。 5、经验总结法:坚持“月总结”,每月的最后一周,组织实验教师对前期的研究成果或困惑进行交流,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新的教学流程与行为,为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开辟道路;在课题研究的中期及收尾阶段进行全方位的经验总结,积累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量化课堂行为表现,把研究过程的琐碎体验进一步提炼,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积极有效地面向全校教师推广。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 教师课堂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针对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对全镇100位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如下: 在平时教学中,你都能精心准备吗? a能 b偶尔会 c不能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你刻意提炼过自己的教学语言吗?a经常 b顺其自然 c无所谓 你知道自己在教学方面最大的障碍吗? a知道 b不太明确 c不知道 你对“反思”这一概念了解多少? a非常了解 b听说过但没做过 c不清楚 每一节课结束后,你能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吗?a经常 b偶尔 c 没有这种习惯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教学理念上的转变呢?a经历多见识广 b 自我反思,总结提升 c向别人和书本学习 d 好象没有什么变化 你反思教学行为的方法是什么呢?a写教后记 b 在头脑中简单回顾 c没有固定方法 d其他 你喜欢别人听你的课吗? a喜欢 b不喜欢 c无所谓 你喜欢听别人的课吗? a喜欢经常听 b喜欢但无时间听 c 无所谓 当你的一节公开课非常成功地结束了,你会怎么做? a很开心 b及时总结成功经验 c很平淡地就过去了 当你的一节公开课非常失败,你会怎么做呢? a非常不好意思见领导和同事,会影响自己很长时间不敢再开课 b 及时宽慰自己,吸取经验教训 c勇敢地走进别人,和别人多交流,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不足,找出自己的差距 调查结果分析: 一)、跟着感觉进课堂 这部分教师约占38%,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公开课除外),他们不能够做到深思熟虑,只有一些相对认真的老师会梳理出一个简单的课堂框架,而那些细节性的问题则全凭课堂的临场发挥。还有一些教龄比较长的老师则会沿袭着固有的教学方式,遵从着如潭水一般平静的教学模式。 二)、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部分教师约占35%,他们从内心深处渴望成长,期待优秀,也想听听名家的课、听听同事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苦于没有时间和机会,繁重的课务与作业只能让他们选择“闭门造车”,可以说,这是“觉醒”了的一部分,只要时机成熟,他们则会一展风姿。 三)、不解“反思”之风情 这部分教师约占25%,在领导的政策管制下也跟随着大家写教后记,写教育日记,也知道要反思才能成长,可是怎样反思、有哪些反思的捷径可循,他们只是一脸茫然。 还有为数极少的一部分老师正践行着“吾日三省吾身”的诺言,他们正行走在反思的道路上。 二、教师课堂教学实地观摩调查 课堂教学教学行为时间分配表 引入 新课展开与练习 巩固 占时 提问数 教师讲解 师生问答 合作学习 学生自学 非教学 时间 合计 时间 占课时数 主要课堂教学行为时间分布 教师讲解 师生问答 知识方面 学生活动 教学时间 时间 占总课时数 通过对具体的课堂教学进行跟踪观察,对某一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连续听课,归纳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缺点连续性 即教师习惯性的错误难于改正,如看到不认真听讲的同学立即停下来大声呵斥、说话带口头禅、不善于等待等。如一位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不会指导学生深入地感受课文,把品读课文视为简单的遍数重复。课后交流时,我们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这一问题,但几节课下来,这位老师仍没有改观,这不得不说这位老师没有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习惯成自然了! 二)、教学盲从性 表现在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全盘接受别人的意见,特别是一些学校“当家人”的意见。有一位六年级的老师执教《碧螺春》,第一次失败了,教导主任指出了他的错误并提示了一些改正的方法,这位老师即全盘接受,结果又一次地失败。原因何在?他心中无生。不注重从自身和学生实际反思失败原因,只是照葫芦画瓢,怎能成功? 三)、话语霸权性 很多教师惟恐学生听不懂听不明白,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统计数字表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时间几乎超过了60%。只注重自己反复讲过了,没想到学生是否反复听懂了呢?我们的话语霸权严重干扰了学生的大脑思维和动手能力。 从问卷调查和课堂追踪两个方面就可以看出老师们在世袭着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逐渐产生固定的框子,形成了一定的教学定势。他们只是靠着经验的累加促使自己的成长,如背壳的蜗牛踽踽独行。在此情况下,反思的提出就显得特别有必要。只有促使教师反躬自问,才能加快教师成长步伐,创建和谐课堂。 五、措施和建议 布厄迪是反思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社会学的“元”科学性质,始终应当是针对它自身来说的,它必须利用它自身的手段,对自己进行反思,确定自己是什么,正在干什么,努力改善自己的立场。他认为反思能够增强科学的自主性;反思能够推动科学的进步和知识的增长,反思能够祛除幻想。黑格尔认为反思就是自我意识,所以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势在必行,是促进自我成长的一条捷径。如何反思,怎样让反思更有价值?不得不提到反思的途径与方法。 一、以反思的手段为标准: 1、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借助教学过程中的某个方面含有丰富信息和意义的一个事例,用比较详实的语言叙述具体的教学情节,向人们提供人物、场合、过程、结果,引发大家的思索。案例研究呈现特定的问题情境,探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作一定的分析和反思,从中体现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教师研究特有的话语系统,是教师实践反思的最好形式,教师从案例研究中能够感悟理念,学会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来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要想进行有价值的案例研究就必须选择有实用价值的教学案例。关于教学案例的选择我们提供几点建议: ——是课堂中真实的故事; ——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 ——是足以引发教师思考和讨论的事件; ——是蕴涵着教育理论的典型事件。 2、叙事研究法: 叙事研究又称“故事研究”,是一种研究人类体验世界的方式,通过讲过去的故事,使生活经验获得意义,达到为今后行动找到新对策的目的。它是不断反思自身教育生活与实践的专业能力和对经验理解、重组以及提供意义诠释的过程。目的通过写“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要以新的教学理念的眼光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叙事的反思,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生实质性变化 ,即便是对错误的反思也能使自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成为以后的借鉴,从而达到教学行为转变的目的。 具体表现为: ——写反思日记。通过专业日记的写作,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对话,了解自我、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逐步形成教师的自我意识,也可以通过专业日记的交流,从同事及其他专业人员的批评与分析中,从他人的目光中,“越来越真实、越来越深刻地了解自己”。 ——讲教育中的故事。以办公室或教研组为单位集中,每人都讲述自己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麻烦和困惑,谈谈自己的处理办法,其余老师互帮互助共同探讨,互相提升。 ——参与式观察。参与其他班级的教学活动,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所看所想,并同更多的人进行讨论分析。 ——自传和传记。为自己的教学生涯写传记,是有助于反思个人实践知识的工具。 ——写信和网上交流。同行业的几个人互相写信交流教学心得。或通过网上聊天的方式互诉衷肠,都是一种有助于提升自我的方式方法。 3、录象反思法: 即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过程进行录制,通过反复地观看进行反思活动的方法。这种反思方法快捷有效,但需要一定的条件。 3、录音反思法: 这是一种专门针对教师的教学语言反思而运用的方法。在实践中发现教师教学语言不简洁、不准确都可以选用此种方法。通过录音的重放功能,进行语言的分析与反思,以改进自己的教学语言。 二、以反思的时间为标准: 1、教学前的反思: 教学前的反思即在实践前(备课阶段)的反思。就语文教学来说,大到文章总体结构、深层寓意,小到字词标点的把握;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现状、接受能力、学习水平、学习习惯进行仔细地揣摩、细微地梳理,慢慢地推敲,逐渐地形成一套完整的备课体系。 2、教学中的反思: 教学中的反思(边实践边反思)是对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反思,可以是对教学现状的反思,可以是对学生表现的反思,可以是对教学时间安排的反思,也可以是对教学方法的使用适当与否的反思。在这种边实践边反思的过程中,及时地调整教学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以便对症下药,提高教学实效。 3、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实践后的反思)就是在教学进行中反思教学的组织、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效果,进一 步明确课堂教学理念,促进教学的提高。 ——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反思。把眼光放远放长,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成功教学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反思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与学生的交流中来反思。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问题的答案,自己做出总结。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一日思”、“周后思”、“单元思”、“月后思”、“期中思”、“期末思”、“假期思”……思考时时刻刻伴我们随行,我们的教育行程就拥有了一面铁面无私的铜镜,时刻指点我们的教学思想,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三、以反思的主体为标准: 1、集体反思法: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一种反思方法。即教师集体共同听课,共同研讨,以所制定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对课堂教学的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是否合理进行的反思。借助共同体的力量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 2、对话反思法: 一般是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小范围的研讨。采用一对一的方式,以访谈的形式进行对话交流、相互切磋。 3、个人反思法: 是教师依据自身的教育理论修养和水平以及教学经验进行的个别行为的反思方法。 四、以反思的内容为标准: 1、专题反思法: 所谓专题反思法,就是教师或教研组围绕一个教学研究主题进行研讨、交流、反思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课题研究,它有比较明显的专题指向性,能够在短期内提高教师某一方面的专业水平。 2、综合反思法: 所谓综合反思法没有一定的研究专题,大面积、广范围,流动性、随意性更强,旨在提高教学的综合效益,着眼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研究交流反思活动。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反思型”实践已成为当代优秀教师的标准。一套再好的课程方案,只是一个平面的蓝图,只有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才能变成鲜活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课程。身为一位教师,身处改革热潮,我们必须积极实践,锐意进取,做完善课程的促进者。 自我教学课堂教学反思报告   “乘法的估算”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报告   估算是一种数学思想。“乘法的估算”就是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数学思想,具有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思维习惯和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从而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学习不同的估算策略,并能运用自己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教学: 师:“同学们,谁能准确说出我们班学生的人数?” 生异口同声:“37人。” 师:“谁能估计一下我们三年级学生的人数呢?” “大概有300多人吧!”一生说。 “我觉得在320左右。”一生补充说。 师:“你是怎么估计的?” 生:“我们班有37人,我们三年级有8个班,每个班的人数差不多都是37人,也就是说接近40人,8个40就是320。所以我认为三年级的人数在320左右。” “对。象这样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都会用到估计,你估计的非常好。”老师说。“谁能估计一下我们小学部的人数呢? 学生们都纷纷举起手来。 一生说:“我估计有1800左右。”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 “根据刚才的估计,三年级的总人数在320左右,那其他年级差不多也在三百人左右,六个年级就是6个300多,也就是1800多了。” 师:“知道准确的人数吗?” 一生说:“在二年级的时候您说过,我记得好像是1850多。” 师:“你记得很清楚,上学期是1850多。” 另一生说:“我觉得应该比1850多。” “为什么?” “这学期有插班生呀。” “那你认为现在的人数大约有多少呢?” “咱们班有一个,照这样每个班插1人的话,全校每班合起来也有一个班的学生了。我认为现在应该有1900人左右。” 另一生又说:“我觉得应该比1900多。”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咱们上二年级的时候只有7个班,三年级的时候是8个班,多出了一个班,也就差不多多出40多人。而且有的班插班生也不止一个,我觉得全校的人数应该在1950左右,或者还会多出来。” “我想也是。”师说。“咱们一起去看看学校准确的人数好吗?” “老师,您也不知道呀?” “到哪里可以看呀?” “上网。”师打开学校网页中的小学部的学校概况:现有50个班1960人。 学生们高兴的鼓起掌来。 “为什么鼓掌?” 生:“我们估计的很接近。” 另一生说:“不仅接近,而且是越来越接近。”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1:“估计的数字和准确的数字相差不远。” 生2:“估计的数字和准确的数字相差的太远的话,说明了估计的就不准确。” 生3:“估计的数字可能比准确的数字多一点,也有可能比准确的数字少一点。” 生4:“就是说估计的数字大约在准确数字的左右,不能多出来很多,也不能少的太多。” 生5:“估计的数字不论比准确数字多还是少,我觉得要越接近越好。” 师:“谁能估计一下,下学期我们小学部的人数呢?” 生1:“应该可以达到2000吧。我是这样想的,咱们学校有的班比四十人多,有的少,现在还有很多同学想到我们学校来,我想学校还会收一些插班生,一个班平均插一个学生,总人数就可以达到两千人。” 生2:“我觉得可以达到2050人。我是这样想的:现在全校就咱们三年级的班级是八个班,其他年级都是9个班10个班的。或许学校会考虑在咱们三年级再插一个班。这样的话,总人数很有可能达到2050人。”       …… 师:“同学们对估计理解的非常准确。所以我们在运用估计求出的数字不是准确的数字,它是一个近似数。比如刚才同学们说的320可以看做300来估计。它们之间怎么表示呢?” 生:“是呀,肯定是不能用‘=’。” 一生:“我知道,应该用约等号。”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提前看书了。” “你会写吗?” 生上黑板写出了“≈”。 师:‘≈’和‘=’有什么不同? “约等号象波浪一样,等号是直直的两个短横。” “我觉得约等号象飘扬的国旗。” “我觉得约等号象是等号喝醉了酒一样,歪歪扭扭的。” 孩子们不由的笑了起来。 师: “很有想象力,也非常的形象。” 师:“开始在估计三年级人数的时候,同学们用到了乘法算式‘37×8’,回忆一下这里怎么用近似数的方法表示出来呢?” 生1:“刚才是先求出37的近似数40,然后用40×8得到320的。” 生2:“37×8不能等于320,应该用约等号连接。” 师板书:37×8≈320 ……   反思报告: 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大胆改变教材内容。 乘法的估算,学生以前并没有接触过。在这节课上,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的内容作了一些调整,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所学习的新内容自然的融合到一起,这也正是新课程、新课改追求的一种理念。 对于乘法的估算,《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规定的:“能结合具体的情景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教材中设计的课例是有关购物的环节,开始我也考虑过给孩子们设计一个有关购物的场景。但是我校学生一直生活在寄宿的环境中,单独的购物活动是他们生活中的薄弱环节,很多孩子难得有机会单独去买自己想要的物品。对于学校的生活中的数字孩子们却可以做到津津乐道、侃侃而谈。所以我就放弃了购物的生活场景,选择了学校生活中的实例。 二、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可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孩子们怎么想的,只有通过他们的言语得以表现。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完全的放松和充分的尊重,这样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才得已尽情的流露和表述,不同的看法和结论才可以在一步步的表达中得已完善,每个孩子的思维和情感也得到了发展。而这一点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这节课在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新知的学习和探讨。知识的获取不是老师硬塞给孩子们,而是孩子们在具体的情景中积极的思考,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课堂上我在担当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引导者的同时,更注意去做好他们表达看法的倾听者,在这样的环境下,生生、师生的交流和谐而又自然的融为一体,思维的碰撞不断燃起知识的火花,孩子们的学习欲望自然高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以充分的发挥。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叙事研究又称“故事研究”,是一种研究人类体验世界的方式,通过讲过去的故事,使生活经验获得意义,达到为今后行动找到新对策的目的。它是不断反思自身教育生活与实践的专业能力和对经验理解、重组以及提供意义诠释的过程。目的通过写“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要以新的教学理念的眼光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叙事的反思,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生实质性变化 ,即便是对错误的反思也能使自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成为以后的借鉴,从而达到教学行为转变的目的。 具体表现为: ——写反思日记。通过专业日记的写作,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对话,了解自我、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逐步形成教师的自我意识,也可以通过专业日记的交流,从同事及其他专业人员的批评与分析中,从他人的目光中,“越来越真实、越来越深刻地了解自己”。 ——讲教育中的故事。以办公室或教研组为单位集中,每人都讲述自己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麻烦和困惑,谈谈自己的处理办法,其余老师互帮互助共同探讨,互相提升。 ——参与式观察。参与其他班级的教学活动,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所看所想,并同更多的人进行讨论分析。 ——自传和传记。为自己的教学生涯写传记,是有助于反思个人实践知识的工具。 ——写信和网上交流。同行业的几个人互相写信交流教学心得。或通过网上聊天的方式互诉衷肠,都是一种有助于提升自我的方式方法。 3、录象反思法: 即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过程进行录制,通过反复地观看进行反思活动的方法。这种反思方法快捷有效,但需要一定的条件。 3、录音反思法: 这是一种专门针对教师的教学语言反思而运用的方法。在实践中发现教师教学语言不简洁、不准确都可以选用此种方法。通过录音的重放功能,进行语言的分析与反思,以改进自己的教学语言。 二、以反思的时间为标准: 1、教学前的反思: 教学前的反思即在实践前(备课阶段)的反思。就语文教学来说,大到文章总体结构、深层寓意,小到字词标点的把握;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现状、接受能力、学习水平、学习习惯进行仔细地揣摩、细微地梳理,慢慢地推敲,逐渐地形成一套完整的备课体系。 2、教学中的反思: 教学中的反思(边实践边反思)是对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反思,可以是对教学现状的反思,可以是对学生表现的反思,可以是对教学时间安排的反思,也可以是对教学方法的使用适当与否的反思。在这种边实践边反思的过程中,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以便对症下药,提高教学实效。 3、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实践后的反思)就是在教学进行中反思教学的组织、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效果,进一 步明确课堂教学理念,促进教学的提高。 ——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反思。把眼光放远放长,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成功教学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反思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与学生的交流中来反思。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问题的答案,自己做出总结。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一日思”、“周后思”、“单元思”、“月后思”、“期中思”、“期末思”、“假期思”……思考时时刻刻伴我们随行,我们的教育行程就拥有了一面铁面无私的铜镜,时刻指点我们的教学思想,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三、以反思的主体为标准: 1、集体反思法: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一种反思方法。即教师集体共同听课,共同研讨,以所制定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对课堂教学的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是否合理进行的反思。借助共同体的力量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 2、对话反思法: 一般是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小范围的研讨。采用一对一的方式,以访谈的形式进行对话交流、相互切磋。 3、个人反思法: 是教师依据自身的教育理论修养和水平以及教学经验进行的个别行为的反思方法。 四、以反思的内容为标准: 1、专题反思法: 所谓专题反思法,就是教师或教研组围绕一个教学研究主题进行研讨、交流、反思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课题研究,它有比较明显的专题指向性,能够在短期内提高教师某一方面的专业水平。 2、综合反思法: 所谓综合反思法没有一定的研究专题,大面积、广范围,流动性、随意性更强,旨在提高教学的综合效益,着眼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研究交流反思活动。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反思型”实践已成为当代优秀教师的标准。一套再好的课程方案,只是一个平面的蓝图,只有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才能变成鲜活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课程。身为一位教师,身处改革热潮,我们必须积极实践,锐意进取,做完善课程的促进者。 自我教学课堂教学反思报告   “乘法的估算”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报告   估算是一种数学思想。“乘法的估算”就是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数学思想,具有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思维习惯和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从而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学习不同的估算策略,并能运用自己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教学: 师:“同学们,谁能准确说出我们班学生的人数?” 生异口同声:“37人。” 师:“谁能估计一下我们三年级学生的人数呢?” “大概有300多人吧!”一生说。 “我觉得在320左右。”一生补充说。 师:“你是怎么估计的?” 生:“我们班有37人,我们三年级有8个班,每个班的人数差不多都是37人,也就是说接近40人,8个40就是320。所以我认为三年级的人数在320左右。” “对。象这样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都会用到估计,你估计的非常好。”老师说。“谁能估计一下我们小学部的人数呢? 学生们都纷纷举起手来。 一生说:“我估计有1800左右。”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 “根据刚才的估计,三年级的总人数在320左右,那其他年级差不多也在三百人左右,六个年级就是6个300多,也就是1800多了。” 师:“知道准确的人数吗?” 一生说:“在二年级的时候您说过,我记得好像是1850多。” 师:“你记得很清楚,上学期是1850多。” 另一生说:“我觉得应该比1850多。” “为什么?” “这学期有插班生呀。” “那你认为现在的人数大约有多少呢?” “咱们班有一个,照这样每个班插1人的话,全校每班合起来也有一个班的学生了。我认为现在应该有1900人左右。” 另一生又说:“我觉得应该比1900多。”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咱们上二年级的时候只有7个班,三年级的时候是8个班,多出了一个班,也就差不多多出40多人。而且有的班插班生也不止一个,我觉得全校的人数应该在1950左右,或者还会多出来。” “我想也是。”师说。“咱们一起去看看学校准确的人数好吗?” “老师,您也不知道呀?” “到哪里可以看呀?” “上网。”师打开学校网页中的小学部的学校概况:现有50个班1960人。 学生们高兴的鼓起掌来。 “为什么鼓掌?” 生:“我们估计的很接近。” 另一生说:“不仅接近,而且是越来越接近。”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1:“估计的数字和准确的数字相差不远。” 生2:“估计的数字和准确的数字相差的太远的话,说明了估计的就不准确。” 生3:“估计的数字可能比准确的数字多一点,也有可能比准确的数字少一点。” 生4:“就是说估计的数字大约在准确数字的左右,不能多出来很多,也不能少的太多。” 生5:“估计的数字不论比准确数字多还是少,我觉得要越接近越好。” 师:“谁能估计一下,下学期我们小学部的人数呢?” 生1:“应该可以达到2000吧。我是这样想的,咱们学校有的班比四十人多,有的少,现在还有很多同学想到我们学校来,我想学校还会收一些插班生,一个班平均插一个学生,总人数就可以达到两千人。” 生2:“我觉得可以达到2050人。我是这样想的:现在全校就咱们三年级的班级是八个班,其他年级都是9个班10个班的。或许学校会考虑在咱们三年级再插一个班。这样的话,总人数很有可能达到2050人。”       …… 师:“同学们对估计理解的非常准确。所以我们在运用估计求出的数字不是准确的数字,它是一个近似数。比如刚才同学们说的320可以看做300来估计。它们之间怎么表示呢?” 生:“是呀,肯定是不能用‘=’。” 一生:“我知道,应该用约等号。”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提前看书了。” “你会写吗?” 生上黑板写出了“≈”。 师:‘≈’和‘=’有什么不同? “约等号象波浪一样,等号是直直的两个短横。” “我觉得约等号象飘扬的国旗。” “我觉得约等号象是等号喝醉了酒一样,歪歪扭扭的。” 孩子们不由的笑了起来。 师: “很有想象力,也非常的形象。” 师:“开始在估计三年级人数的时候,同学们用到了乘法算式‘37×8’,回忆一下这里怎么用近似数的方法表示出来呢?” 生1:“刚才是先求出37的近似数40,然后用40×8得到320的。” 生2:“37×8不能等于320,应该用约等号连接。” 师板书:37×8≈320 ……   反思报告: 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大胆改变教材内容。 乘法的估算,学生以前并没有接触过。在这节课上,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的内容作了一些调整,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所学习的新内容自然的融合到一起,这也正是新课程、新课改追求的一种理念。 对于乘法的估算,《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规定的:“能结合具体的情景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教材中设计的课例是有关购物的环节,开始我也考虑过给孩子们设计一个有关购物的场景。但是我校学生一直生活在寄宿的环境中,单独的购物活动是他们生活中的薄弱环节,很多孩子难得有机会单独去买自己想要的物品。对于学校的生活中的数字孩子们却可以做到津津乐道、侃侃而谈。所以我就放弃了购物的生活场景,选择了学校生活中的实例。 二、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可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孩子们怎么想的,只有通过他们的言语得以表现。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完全的放松和充分的尊重,这样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才得已尽情的流露和表述,不同的看法和结论才可以在一步步的表达中得已完善,每个孩子的思维和情感也得到了发展。而这一点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这节课在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新知的学习和探讨。知识的获取不是老师硬塞给孩子们,而是孩子们在具体的情景中积极的思考,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课堂上我在担当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引导者的同时,更注意去做好他们表达看法的倾听者,在这样的环境下,生生、师生的交流和谐而又自然的融为一体,思维的碰撞不断燃起知识的火花,孩子们的学习欲望自然高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以充分的发挥。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本文档为【课堂教学反思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194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0KB
软件:Word
页数:1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