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题:实事求是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论题:实事求是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举报
开通vip

论题:实事求是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论题:实事求是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论题:实事求是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系别:智能系 班级: 应电二班 姓名: 王晓兴 学号: 101373050 内容提要: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是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前提~是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论~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切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社会主义本质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关键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 正文 ...

论题:实事求是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论题:实事求是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论题:实事求是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系别:智能系 班级: 应电二班 姓名: 王晓兴 学号: 101373050 内容提要: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是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前提~是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论~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切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社会主义本质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关键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 正文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指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艰难探索中得出的理论结晶。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使全体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实现共同富裕。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在中国的革命及其建设中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艰难探索中得出的理论结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新阶段,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是共产党人最具特色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929年毛泽东在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的种种错误思想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的概念.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其内容已经蕴涵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作的报告中,用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的解释,在延安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中,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它的确立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继承和发展,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全党十分认真贯彻这一思想,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但是1957年的反右倾扩大化、1958年的大跃进、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等严重偏离了这一思想路线,给中国革命和建设造成重大损失。“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通过重新确立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新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批评“两个凡是”,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党在纠正错误、总结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的过程中不但恢复和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发展了这一思想路线。 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思想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建国前,它使我党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它使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使党和国家的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1957年的反右倾扩大化,1958 年的大跃进,1966年开始的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它们都是因为脱离实际、没有实事求是、错误估计形势而造成的,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们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和革命才能沿着正常的轨道运行,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在建设新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让它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保持党的先进性服务。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是我党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历史证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才能少走弯路、少受损失,取得巨大成功。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新时期,我党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创立新的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好、更坚实的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指明了奋斗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基础,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政治路线的依据。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中,我们要以实事求是为准则,以实事求是的应用为平台,以实事求是的理论为指导,以实事求是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为手段,以实事求是的原则为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十二大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实事求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上,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并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具有科学性。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依据。回顾党的历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从根本上说,我们取得的一切胜利,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制定出并贯彻执行了正确的政治路线,从而推进了党的事业的发展和党本身的成熟;而所遭受的一切挫折,或者是因为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没有能够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或者是因为在实践过程中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根本上说就是没有能够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贯彻下去的结果。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 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毛泽东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自觉地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防止脱离群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老老实实做人和老老实实办事,严于律己,接受群众批评和勇于自我批评。 总之,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中,我们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完善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探索和拓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过程,使现代化建设保持快速、稳定、健康发展,人们实现共同富裕。 四、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探索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过程,是邓小平长期坚持和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真谛的结晶,是探索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一系列科学成果 的凝练和升华。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有一个萌芽、产生、形成、发展和升华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形成的不同时期,由于对社会主义有关问题探索的重点不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具有不同的重点和针对性,显示出阶段性的特点。 一、1956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勇气开启了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大门。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萌芽于1956年的以苏联为借鉴,立足中国国情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识社会主义,就是要突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所造成的弊端,突破单一的传统模式,创造适合本国特点和时代要求的新的社会主义模式。1956年,邓小平强调马列主义普遍真理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必须研究本国的特点。离开本国的特点去硬搬外国的东西,这条普遍真理就不能实现”;同时,要探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还必须突破“一大二公”的传统模式。1962年,邓小平提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好”的问题,指出,“黄猫、黑猎,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能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些对于社会主义的探索,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并透视出坚持生产力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寻求社会主义本质的端倪。1975年,邓小平第一次复出后,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重新开始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探索,以不怕再一次被打倒的胆识,提出全面整顿的主张和纲领。邓小平后来说,1975年我主持中央常务工作,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整顿,实际是拨乱反正的开始,是改革的预演。这在“四人帮”假社会主义十分流行的岁月,更显出邓小平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这段时期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开启了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大门,孕育着一个伟大理论的诞生。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邓小平坚持和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进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全面探索 这一时期,主要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开拓新时期、新局面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首先必须从林彪、“四人帮”的假社会主义中解放出来。其次,由于长期传统社会主义思维定势的影响,许多同志往往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原则、某些本本教条式的理解上,或者停留在对社会主义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上,或者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邓小平领导和支持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实现了从根本上的拨乱反正。邓小平高度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思想路线拨乱反正的伟大意义,指出:关于真理标准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问题。“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 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列主义的基本观点。针对人们对社会主义改革的疑虑,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总起来说,第一,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我们过去就是吃„左?的亏。第二,不管你搞什么,一定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只有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随之逐步增加人民的收入。……不能因为有社会主义的名字就光荣,就好。” “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邓小平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思考的特点:第一,强调在对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尊重群众的实践;要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第二, 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个科学的命题。虽然这时邓小平尚未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个科学命题给予具体的界定,但他却引导人们不能拘泥于社会主义这个名词,而要把握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第三,已经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在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中。 三、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邓小平坚持和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逐步发展,形成了整体轮廓。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的不断提出,在不同程度上与传统社会主义观发生矛盾,引起了人们的震撼。邓小平又一次强调“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十二大开幕词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样就使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更加明确。 这时期,邓小平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集中起来就是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时期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的特点是,第一,强调通过社会主义的实践回答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判断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赋予社会主义以科学含义,是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的最重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二,把搞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实事求是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第三,提出公有制占主体,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第四,强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指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显然,这个时期,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更为丰富、深刻,使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初步形成了整体轮廓。 四、从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坚持和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社会主义的本质在“特色理论”形成的基础上凝练和升华,最终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指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发挥和发展的12个理论观点,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十三大”报告特别强调坚持生产力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根本上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各种空想社会主义界限的重要性。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仍然是我们的基本口号。邓小平南方谈话,再一次掀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高潮。他一针见血的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这时,将改革开放十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上的突破综合在一起,升华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时机已经成熟。邓小平胸有成竹地郑重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至此,邓小平以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为核心的新社会主义观诞生了。邓小平强调了“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强调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强调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再次强调“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靠实践,靠实事求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大成果。经过党的十四大,这一成果在全党形成了共识,成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科学指南。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理论上分析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特定社会形态,它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奠基者。邓小平考虑问题的基本立足点是,如何科学地使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为了解决当代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他提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用他的话说,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五、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意义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的重大发展,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上。对改革开放的一些政策调整之所以经常会出现不同的意见,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也是因为离开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孤立地看待是否符合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的特征。搞清楚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对于统一认识,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保证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是十分重要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为判断改革开放的是非得失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有力的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方面是针对过去只着重于关注巩固和扩大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而忽视了更为基本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另一方面针对改革进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少部分富人而大部分穷人的两极分化和其他消极现象。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寻找一种能够从更深层次认识社会主义,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中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最大、能够充分体现出对资本主义优越性的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广阔前景。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邓小平从生产力的高度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无疑是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并且是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实现社会进步的经济根源。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社会主义也一样。长期以来,我们并非不懂得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但实际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却更多地放在生产关系上,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的任务也不甚明了,甚至有存在极大的误解,认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阶级斗争,把阶段斗争的意义提得越来越高,以至发展到“文化大革命”。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提出的要求。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来认识,既从根本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思想,又从根本上纠正了我们过去所犯的错误;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迫切需要,又对当代世界提出的挑战作出了回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当然不在生产力,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却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 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而且,社会主义能够代替资本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能够将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不仅讲发展生产力,而且讲解放生产力。历来,我们党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就主要是发展生产力而不是解放生产力。但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如果有问题,也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就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突出解放生产力问题,而且把它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最有时代意义的内容。 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适应发达的社会大生产建立起来的公有制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使得原来被束缚的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尽管这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也有矛盾,但这种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觉的调节,来不断加以克服,从而保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持续地、正常地发挥作用。社会主义能够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发展。而这正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根据,是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最本质的体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手段。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在社会主义社会,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消灭了贫穷,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一个社会,社会成员的生活贫富差别状况如何,是反映一种社会实质的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的主人、生产资料的主人。这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反映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必然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而达到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富裕。正是由于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所以,邓小平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来坚持。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涵盖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了被学术界称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层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根本途径。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高效率。第二层次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确保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使生产发展成果属于人民,为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开辟道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另一个要求是公平性。第三层次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消灭、消除两极分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论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各有着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突破了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这个奋斗目标。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体现了科学 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这又一次证明邓小平理论在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邓小平的是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从最高的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切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总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条红线,始终伴随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它的精髓和灵魂;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创立,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大成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国长期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邓小平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最终形成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这一闪耀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的理论之花。
本文档为【论题:实事求是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416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0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7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