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举报
开通vip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社会科学学科研究, 蔺 若 约4008字 摘要“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的面貌。古典园林艺术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使中国古代独特的空间意识和审美观得以充分发挥。古典园林建筑无论在单体设计、群体组合、总体布局、类型及园林环境结合等方面,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 本文从儒,道,佛三家阐述了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古典园林艺术中的体现。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 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S6文献标...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社会科学学科研究, 蔺 若 约4008字 摘要“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的面貌。古典园林艺术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使中国古代独特的空间意识和审美观得以充分发挥。古典园林建筑无论在单体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群体组合、总体布局、类型及园林环境结合等方面,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 本文从儒,道,佛三家阐述了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古典园林艺术中的体现。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 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S6文献标识码:A 有悠久艺术历史的中国有众多哲学流派,各派思想不尽相同,然而有一个基本的东西确是一致的,那就是“天人合一”。追求人与“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追求人与自身及其环境的和谐相处,无论是儒家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还是道家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或者佛家的人与自我的和谐,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推崇这一理念。“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政治与文化,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而古典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受传统美学影响很深,处处都能看到“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子。下面就从儒家、道家和佛家几个方面来谈谈“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是如何体现在园林艺术中的。 1 儒家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是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小到人与人之间,大到人与整个国家民族都应该遵从这种道德原则。因此儒家推崇仁义、礼制,而且有一套严整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受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园林的格局,包括结构的安排、景物的位置、各种建筑物的序列都必须依礼而制,而且要体现一定的乐感。这在皇家园林中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地特别明显,大多数的皇家园林都有一条十分明显的中轴线,而整个园区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这个中心在位置、高度、规划上都统帅着景区的其他建筑,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君臣礼制。如颐和园从后山到昆明湖有一条明显的主轴线,而在这条轴线上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就是佛香阁,从它的位置,规模和高度来说,都是所有景区和景点的统摄,象征着君主对万民的统帅。从形式上来说,儒家讲求中庸之道和尽善尽美的美学思想,因此皇家园林基本都注重万物的和谐、中正、均平、循环,建筑的布局喜欢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方法求得整体的统一性。皇家园林建筑一般都庄重,肃穆,严整,不同于私家园林的随意与灵动,特别是用于祭天的主体建筑,在形式上要求符合“天圆地方”,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对应,如天坛,祈年殿等都是典型代表。在《三辅黄图》中,有这样的描述:“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焉作信宫谓南,已更名信宫为极庙,象天极。”那时的古代建筑已注重与天地四方相对应的建筑秩序,是中国天人合一观的体现。另外,继承易经以来就有的人与自然界同构相通,互相感应的思想,儒家学说认为自然界与人的伦理道德同构相通,形成了以自然之物比君子之德的"比德"文化。古典园林的景物设置受此思想影响,多种植松竹梅兰一类植物,无论是松的遒劲坚韧,竹的清雅刚直,还是梅的迎霜傲骨,兰的孤高淡雅,都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君子人格,不仅在感官上让游人赏心悦目,更重要的是大大丰富了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 2 道家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老子有云:“道法自然”,庄子也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的理想状态应该是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在这种美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是文人园林特别推崇园林自然天成的境界,所谓“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中国古代造园大师在构园过程中,第一步就是要创造出一个生机盎然的、“木欣欣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的自然美意境。上溯历史,古代园林是对大自然真山真水的直接模仿:北齐的华林园,是五岳四渎的仿造;唐安乐公主定昆池叠石,是华山的仿造;唐李德裕平泉山庄叠石,是巫山十二峰和洞庭九派的仿造;白居易履道里造园,是严陵七滩的仿造。这种直接仿造大自然的园林创造,即是生境的创造。中国园林的造景,虽然取材于自然山水,但并不是自然主义地加以机械模仿,而是集中天下名山胜水,加以高度的概括和提炼。来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力求达到“一峰而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神似境界。受道家美学思想影响颇深的写意山水画在宋元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造园艺术也受益匪浅。元代绘画“四大家”之一的倪瓒,参与过苏州狮子林叠山的策划。他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画风不经意地渗透到了他的叠山意匠中:狮子林中的狮子峰、含辉峰、吐月峰,不是老老实实模拟自然山峰的产品,而是飞舞欲举凝聚着自然山峰精神的杰作。私家园林自魏晋以后逐渐成为士人隐逸的处所,在现实中无法实施抱负的文人士大夫们进则儒,退则道,积极入世不成则退守园林,寄情烟霞。园林成了失意士人们的精神寄居之所,他们在一方微小的天地里,“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中国园林讲究可游可居,一个“游”字正道出了中国园林空间艺术的神髓,中国园林艺术使人不但认识到对象的美,而且能够进而与之合一,相互亲近、顾念、抚爱,与之共生共息。在这样的艺术空间中,宇宙与人是和谐一体的,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正是庄子逍遥游的境界。 3 佛家 佛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追求人与自身的和谐,以求得心灵的平静。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久就同中国文化同化,形成其一个重要分支:禅宗。在禅宗看来,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 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一切都来自人心,明心则能见性。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如何看待万事万物,都取决于人的内心。因此,自中唐禅宗美学兴起以来,在审美艺术体验中主体,人心的作用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万事万物如何幻化都是源自人的内心。造园艺术家们把禅宗美学思想融入创作中,把园林艺术从对生境,画境的追求提高到对意境的追求,力求能做到“象外有象,景外有景”,经由有限的空间通达无限渺远的精神境界。因此,带有禅趣的私家园林多是小园, 常常以小见大,所谓“芥子纳须弥”,“壶中天地”人的心灵使园林的空间大了,远了,飘渺了。假山虽无真山之巨,却可以通过石的通透,势的奇崛以及林木之葱茏,花草之铺地,云墙漏窗等周围环境,构成一个生机焕然的世界,从而表现山的灵魂。扬州还有棣园,原名小方壶,古人云棣通太音,一枝芦苇通天地,这样的意趣精神真是微妙极了。就是在这微小的天地中,中国园林艺术家却要收景象于毫芒咫尺之间,写尽天下的意趣。不必华楼丽阁,不必广置土地,引一湾清泉,置几条幽径,起几处亭台,便俨然构成一自在圆足的世界。中唐以后,受佛教思想影响的扩大,园林日趋“小化”。元结诗云:“巡回数尺间,如见小蓬瀛。”刘禹锡云:“看画长廊遍,寻僧一径幽。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小池古木幽径,都是一个微小的世界,诗人就在这微小的世界中安置自己的悠悠广远之思。其次,古典园林追求“淡”与“静”的境界也是受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人生而静”,“静则生彗”,“山静有余趣”,“意贵乎远,不静不远也”,不需要繁复的景物,只要一花一木一眼清泉,只要能心静神宁,则能悟到无尽的意味,以少总多,万取一收。空间有限,而人的心灵无限,越淡越静,越静越远,带来无穷的韵味。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谢眺的诗句:“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无不带有浓浓的禅意和静趣,引人遐思。 4 结语 无论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还是佛家思想都秉承“天人合一”这一基本精神,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中国艺术的精髓。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不象主客两分哲学传统影响下的西方那样,处于一种对峙割裂关系,而是一种融洽统一关系。与宇宙万 物和谐一体的人吞饮了大自然天机流荡、生生不息的生命元气,然后又化身于宇宙大化的生命韵律之中,这就是所谓的与白云、清风同归。是一种最高的,趋于极致的审美境界,遥望着中国艺术意境的最高目标--道。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使中国古代独特的空间意识和审美观念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古典园林艺术的特点是在“城市山林,壶中天地,人世之外别开幻境”中“仰观宇宙之大,俯查品类之盛”,使人们在有限的园林中领略无限的空间,从而窥见整个宇宙,历史和人生的奥秘。它充分发挥了中国空间概念中关于对立面之间的对峙性、变易性和无限性,并通过有与无,实与虚,形与神、大与小、高与低、直与曲等园林空间的组织,创造出无限的艺术意境,使得“修竹数竿,石笋数尺”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从观赏落霞孤鹜,秋水长天而进入“天高地回,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许虚之有数”的意境,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从有限到无限,再由无限而归之于有限,达于自我的感情,思绪,意趣的抒发。而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古典园林的时空意识同中国哲学思想与文化特征息息相关,更是同其思维方式一致。“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曾使我国的空间艺术发出异彩,今日我们对它进行认真思考必然会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基金项目:四川省省教育厅科研课题:关于中国古典园林时空意识的研究课题编号:08SA152 参考文献 [1]陈从周.说园(第二版)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第十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朱良志.曲院风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5]宗白华.美学散步(第六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本文档为【“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965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7-10-12
浏览量: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