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苏(俄)关系

美苏(俄)关系

举报
开通vip

美苏(俄)关系荒野村夫总结 战后国际关系史 美苏(俄)关系 第一节 战后初期,美国对苏“冷战”(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 一.背景 (一)总体形势 随着法西斯力量的崩溃,战时美苏同盟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美苏在战后世界安排和欧洲等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日益尖锐化和表面化。德国投降之后,美苏关系日益恶化。美国已无意同苏联继续进行合作,并竭力阻止苏联在东欧和中欧扩大影响。 杜鲁门坚决反共,他认为苏联是美国战后称霸世界的严重障碍和主要对手。这就不可避免地使美苏关系由战时的合作走向战后的分裂和对抗。 (二)苏联成为...

美苏(俄)关系
荒野村夫总结 战后国际关系史 美苏(俄)关系 第一节 战后初期,美国对苏“冷战”(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 一.背景 (一)总体形势 随着法西斯力量的崩溃,战时美苏同盟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美苏在战后世界安排和欧洲等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日益尖锐化和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化。德国投降之后,美苏关系日益恶化。美国已无意同苏联继续进行合作,并竭力阻止苏联在东欧和中欧扩大影响。 杜鲁门坚决反共,他认为苏联是美国战后称霸世界的严重障碍和主要对手。这就不可避免地使美苏关系由战时的合作走向战后的分裂和对抗。 (二)苏联成为与美国抗衡的世界大国 1.苏联成为政治大国具有强大的政治影响 2.苏联维持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3.苏联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4.苏联坚持意识形态斗争,在国际舞台上高举反帝、维护和平的旗帜 (三)战后初期苏联的对外政策 战后初期,苏联根据变化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提出了两大阵营、两大体系和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并以此为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战后初期苏联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保证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条件;发展同人民民主国家的友好关系,加强社会主义阵营;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政策;实行和平共处,加强国际合作。从整体而言,战后初期的苏联执行了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和平、反对侵略战争政策是苏联外交的主导方面。苏联在联合国的活动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并符合国际进步力量和维护世界和平力量的要求。 1.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政策 2.帮助东欧国家加速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 3.苏联为裁军开展了广泛的斗争 4.按民主原则解决战后遗留问题 5.承认中国革命的胜利 (四)美国的对外政策 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 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是罗斯福在二战期间设计和确立的。该计划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建立联合国组织,二是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及1947年10月建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企图通过这些国际性组织,实现美国领导的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 美国之所以要对苏联实施“冷战”政策,最根本的原因是它要称霸世界,而苏联是一个最大的障隘。二战结束后,美国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力量还是政治影响都是举世无双的。美国还控制着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泛美同盟等国际组织。雄厚的实力使美国领导人的政治野心大大膨胀,认为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的美国世纪已经到来,声称决心担当起领导世界的责任。二战后苏联作为政治、军事强国在欧洲的崛起使欧洲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不同于战前的重大变化。这对于妄想称霸世界的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严重障碍。对此,美国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杜鲁门上台后,加紧推行称霸全球的计划,他摈弃了罗斯福大国合作的和平缓进战略,利用其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对核武器的垄断地位,企图把介于美苏之间的广大中间地带控制在自己手里,于是杜鲁门政府制定了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 (五)美苏在在处理德国、日本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 1美苏在对德政策上的分歧与争夺 二战结束以后,苏联同美、英之间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不同,在处置德国的政策上发生了尖锐分歧,主要集中在德国的非军事化、民主化以及赔款等一系列问题上。美国从一开始就有重新扶持德国的意图,以便把它纳入自己的战略体系,西占区的对德政策显然是按美国的旨意办事,对德国的垄断组织采取既限制又扶植的方针。如放弃让德国赔款的要求(美苏第一次公开破裂)、美英合并占领区、单独的货币改革等。苏联的目标与美国不同,它是要最大限度限制和削弱德国,其主要做法是在苏占区严厉惩办纳粹骨干分子,允许组建民主政党,逐步建立行政管理机构和地方自治机构,解散垄断组织,对私营企业实行国有化,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等。 2.第一次柏林危机 二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 起因是1948年6月,西占区进行货币改革,发行B记新马克,企图分裂德国。此举引起苏占区的混乱,苏联方面也随即采取相应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发行D记马克。战后柏林由美英法苏共管,但被包围在苏联的占领区内。在此之前,苏联已经开始限制西方国家自由出入。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后,苏联便开始对柏林全面封锁,切断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电。杜鲁门认为这是苏联想把美国赶出柏林,他做出了坚守柏林的决定。美国政府动员了大量的空中力量运送物资,虽然美国的反封锁胜利了,但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多名飞行员丧生。在次期间,美苏双方进行了紧张的神经战,谁也不想真的打仗,双方不断试探和谈判,直到1949年5月12日柏林危机才得以化解。 柏林危机给西柏林的人民带来了极大困难,导致他们反感苏联,感激西方,是苏联的失人心之举。而且苏联想以次迫使西方三国取消货币改革,但没能实现目的。因此这次事件是苏联的失着。柏林封锁期间,出现两个柏林市政府,柏林正式分裂成东西两部分,成为德国分裂的先导。 1949年9-10月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相继成立。德国正式分裂 3.美苏在处理日本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 战后美国的对日政策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日本从属美国,使日本受美国控制并为其称霸世界政策服务美国不仅在军事上占领上,还在对日管制问题上排斥盟国,从而实现了它对日本的独占统治。 二.冷战爆发 1.乔治·凯南的“遏止”理论 1946 年 2 月 22 日,美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一份八千字电报,后来又发表了一篇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从而提出了一整套 “ 遏制 ” 苏联的理论和政策。 主要内容:一,苏联行为动机的根源。“根源在于俄国人那种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 。 二,苏联行为的理论根源。凯南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苏联维持国内“独裁制度”和同外部资本主义世界进行斗争的理论依据。 三,苏联的政策目标。是从一切方面致力于提高苏维埃国家的实力和威信,力求分裂和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和影响;在一切认为适时和有希望的地方,努力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 四,美国的对苏政策。 “ 遏制俄国扩张倾向的政策 ” 。 五,遏制苏联的目标。把苏联的影响限制在其本土和东欧之内,遏制苏联势力范围的扩大,并竭力促使其内部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苏联政权饿垮台或逐渐软化。乔治。凯南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苏战略和政策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成为自杜鲁门起美国历届政府的一项基本对外政策。 2.富尔敦演说: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市发表的题为《和平砥柱》的著名反共演说,提出“铁幕一词”,因此又称“铁幕演说”。丘吉尔主张“各英语民族同胞手足一样的联合”,“这种联合就是以英联邦与帝国为一方和以美利坚合众国为另一方建立特殊的关系”。联合的目的乃是反对苏联和受其影响下的日益增长的社会主义革命。丘吉尔鼓吹加强实力,反对所谓“铁幕”后的国家。“铁幕”后来被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代名词。富尔敦演说公开而明确地发出了冷战的信号,表明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把苏联看成是最大的威胁,表明美苏对抗的局势已不可避免。 丘吉尔的演讲,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统治集团因大英帝国日趋没落,企图借助美国在欧洲制衡苏联的心理,也说出了杜鲁门当时想说又不便公开说出的话,符合美国战后企图遏止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需要。美国统治集团理由丘吉尔演讲,制造反苏的紧张气氛。实际上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为杜鲁门主义的公开出笼作了舆论准备。 3.杜鲁门主义 既丘吉尔在富尔顿的“铁幕演说”之后,经过一年多的思想和舆论准备,杜鲁门政府认为公开发动对苏冷战的时机已成熟。1947年2月,英国因经济困难和镇压希腊革命的失败,决定3月底从希腊撤军,停止向希腊、土耳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英国政府照会美国,强调这两个国家军事上和战略上的重要性,希望美国挑起这副担子。美国利用这个机会大力渲染希、土危机的严重性,乘机抛出了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纲领。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声称希、土危机表明“自由世界”受到“极权主义”扩展的威胁,美国的安全也受到危害。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因而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即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要求国会授权向希、土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派文职和军职人员前往希、土参与“重建”。这一咨文在国内外引起巨大震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1947年5月22日,杜鲁门正式签署《援助希、土法案》。 l947-1950年,美国援助希、土两国6.59亿美元。由美国出钱出枪,重新武装和改编希腊政府军队。1949年,在美军军官指挥下扑灭了希腊革命。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杜鲁门主义是处于顶峰时期的美国遏制苏联、独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他把美国政府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战略作为基本国策公诸于众。这是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的重要步骤,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它用援助盟友、遏制苏联代替了大国合作和集体安全,从而使美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盟友变成了敌人。它是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重要标志。此后,美苏之间和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和较量进一步发展,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马歇尔计划: 《欧洲复兴计划》的通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争夺全球战略的重点—欧洲的扩张计划。 战后初期,西欧面临的艰难的政治、经济形势,为美国控制西欧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欧洲是美国全球战略扩张的重点。美国为了给自己“过剩的”商品和资本寻找出路,夺取和占领西欧市场;扶植西欧经济复兴和稳定西欧政局;增强遏止苏联的力量,并进而离间苏联同东欧国家的关系,抛出了援助欧洲复兴计划。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了一篇著名演说,提出欧洲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已极为恶化,急需帮助,如无实质性的外援,任其发展,必然引起社会动乱。这种情况对美国经济必将带来严重后果。因此,美国就应该尽其可能帮助欧洲恢复正常和健康的经济。同杜鲁门的讲话不同的是,马歇尔在讲话中有意不强调反共,只是含沙射影地说:“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在马歇尔的演说中强调的有以下三点:(1)其宗旨不是反对任何国家,而是反对贫困、饥饿和混乱,促使欧洲出现一种政治和社会条件,以使“自由体制”得以继续存在。(2)欧洲的复兴是欧洲人的事,倡议和计划必须来自欧洲,然后美国再根据需要给予帮助;(3)美援不能零散地分配给个别国家,而是要求至少一部分欧洲国家,联合提出一个总的计划,作为美国考虑援助的基础。在此之后,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到1948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经济合作法”,第一年拨款40亿美元援助欧洲,到1952年这项计划结束时,美国共援助欧洲130多亿美元。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计划。 它的作用是:(1)对西欧。首先对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输血”的作用,帮助西欧经济度过了战后最困难的时期,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统治;其次,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起了促进作用(2)马歇尔计划最大的受惠者是美国。首先在经济上促进了美国商品对西欧的输出,缓和了美国国内即将发生的经济危机,并加强了美国对西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其次在政治上抑制了西欧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削弱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党在国内的影响;在战略上讲,促进了西欧和美国在对抗苏联战略上的接近和协调,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增强了遏止苏联的力量,并为西方政治军事同盟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 5.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是美国操纵下的一个政治军事集团,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联盟。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由美、加拿大和十二个西欧国家签订条约,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研制统一战线和行动计划,并就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协调立场。组织机构有:北大西洋理事会、防务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及其常设小组和五个地区性军事计划小组等等。其建立使美国有了向西欧扩张和遏制苏联的工具,在欧洲形成了一个遏止苏联的弧形包围圈,标志着美国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部署已基本形成。 北约既是美欧遏制苏联的工具,也是美国用以从军事上、防备上操纵西欧各国的工具。北约的防务权和指挥权操纵在美国手中,北约的军事战备一直是以美国的军事战略为依据,并随美国的军事战略变化而变化。美国通过这一组织把西欧的防务完全控制在手中。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建立以美国为首的美国为盟主,以西德为支柱的西方军事防务体系,在欧洲长期与华约组织对抗。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和冷战的结束,北约迅速调整战略,以“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通过北约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竭力向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拓展影响,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美欧之间也有矛盾,50年代西欧联盟的军事机构被并入北约后,90年代起,由法德挑头,西欧各国正试图加强西欧联盟的军事力量,加强北约内部的欧洲支柱,争夺独立防卫权和欧洲主导权。总之,北约是美国推行其称霸世界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50年代的美苏抗争 一.美国调整对苏联的政策 1.艾森豪威尔上台以后开始调整对苏政策 首先,对东欧由原来的遏止政策改为解放政策。他承认雅尔塔协定所划定的势力范围,主张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特别是要用和平演变的办法把东欧从苏联的控制中解脱出来。 其次,艾森豪威尔鉴于英国在苏伊士运河时间中的失败、苏联插手这个地区填补真空,提出了艾森豪威尔主义,这意味着美苏开始争夺第三世界。 第三,在军事上,用“大规模包报复战略”取代“军事遏止战略”,奉行“战争边缘政策”,在东亚地区签定了一系列多边和双边军事条约,并于1954年7月直接投入了对印度支那的军事干涉。 第四,对苏联采取两手策略,一方面继续与苏联抗争,另一方面也软化苏联。1959年邀请赫鲁晓夫访美进行戴维营会谈。 二.赫鲁晓夫改变斯大林时期的对美方针 1955年——1964赫鲁晓夫当政的十年间,他的对美政策是“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在第三世界进行和平渗透,简称“三和”政策。 (一)新政策的理论依据 1.世界大战并不是不可避免的。认为帝国主义已经进入没落和灭亡的时期,甚至认为“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已经成熟到了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程度”。世界的和平与反战力量已经超过帝国主义的力量。 2.核武器的出现,任何战争都可以避免。认为一场热核战争会使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同归于尽,“没有胜利者”;而且战争将不分类型,不论任何规模的战争,哪怕“一点火星”也会酿成核大战。 基于以上看法赫鲁晓夫认为采取“三和”政策,是同美竞争的最佳选择。 (二)“三和”政策的体系 1.和平共处 赫鲁晓夫称之为“苏联对外政策的总原则”和“总路线”。他说“和平共处不仅意味着两种制度间不进行战争,而且还意味着两种制度之间在经济方面进行和平竞赛,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进行具体的合作。”不仅是经济竞赛,而且包括在第三世界进行和平渗透竞赛。 2.和平竞赛 指同美国在和平共处条件下进行经济竞赛,赫鲁晓夫认为可以通过这种竞赛拖垮美国。其根据是,苏联拥有比资本主义快得多的经济发展速度。 3.和平渗透 认为第三世界新独立国家在摆脱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之后,在社会主义苏联的“援助”和影响下发展民族经济,就可以使他们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也就达到了苏联向这些国家进行和平渗透的目的。 (三)“三和”政策的落空 赫鲁晓夫的一套思路过于理想化,“三和”政策实际上没有多大的收效。“和平共处”总路线没有得到美国人的响应,艾、肯、约三届美国政府继续奉行对苏冷战,他们只是根据形势在对苏策略上有了一些新改变、而在涉及重大利益的问题上美国丝毫也不让步。赫鲁晓夫想通过经济竞赛拖垮美国也是不切实际的。他想以牺牲别国利益来谋求建立美、苏“合作”体制,其霸权主义行径遭到许多国家的反对。赫鲁晓夫刚愎自用,失信于全党与全国人民,最终与1964年10月被公开赶下台。 三.美苏的对抗与缓和 1.大规模报复战略 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推行的一种军事战略。侵朝战争的失败使美国政府意识到自身力量的局限性,要在世界各地维持庞大的地面部队在经济上力不从心。1953年艾森豪威尔担任美国总统不久即着手制定“大规模报复战略”。1954年1月12日,国务卿杜勒斯发表演说,公开而详尽地对大规模报复战略进行阐述。他宣称,美国目前的基本决定主要依靠一支庞大的报复力量,它能够用我们选择的武器与我们选择的地方马上进行报复。这一战略主要把赌注押在核武器上,主张削减常规兵力,重点扩充导弹核力量和战略空军,在外交上提出要执行比杜鲁门的遏制政策更有利、更主动的“解放”政策,即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出来。该战略建立在美国具有核垄断和核优势基础之上。随着核垄断地位的丧失和苏联核力量的迅速增长,美国自己也被置于核武器的威胁之下。60年代初,该战略为“灵活反应战略”所取代。 2.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 3.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发动了冷战,并加紧重新武装德国。苏联对美国重新武装西德的计划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并于1954年11月联合东欧七国一起在莫斯科举行“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宣布如果西方国家坚持批准联邦德国恢复主权、重建军队、加入北约的“巴黎协定”,与会国将“在组织武装力量和司令部方面采取共同措施”,以保障自身安全。1955年5月5日,巴黎协定批准生效后,苏东国家在华沙举行第二次“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并于1995年5月14日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华沙组织的成立是苏东国家对西德加入北约作出的公开反映,巩固了苏东国家间的军事同盟关系,标志着欧洲正式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1989年东欧发生巨变,华沙条约组织赖以建立和维系的政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基础已经不复存在。1990年民主德国推出华沙条约组织,随即于1991年6月华约6国领导人在布拉格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华沙条约组织解体,从而结束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华沙条约组织原本是对付来自西欧威胁的防御性组织。它对确保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安全、维护欧洲的和平与稳定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华沙条约把苏东各国联系在一起,对形成、加强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是有益的。但是,条约为苏联军队驻扎在东欧各国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苏联外交政策的变化,华沙条约组织以及驻扎在各国的军队则逐步成为苏联干涉他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和手段。华沙条约组织成为由苏联控制与指挥的同北约相抗衡的军事政治组织。 4.戴维营会谈 赫鲁晓夫上台后力求美苏合作共同筑在世界。1957年9月,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他在戴维营举行会谈,会谈涉及到东西关系的各个方面,其中主要问题是的国和柏林问题以及裁军问题。艾森豪威尔在柏林问题和涉及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问题上寸步不让,在戴维营期间,艾森豪威尔环希望何鲁晓夫对中国施加压力,赫不但对中国施加压力环试图制造两个中国,当然遭到反对。戴维营会谈标志着美国开始承认苏联的大国地位。 戴维营会晤没有也不可能解决两国之间存在的根本分歧。虽然赫鲁晓夫同意放宽解决柏林问题的期限,解除了对西方的威胁,但仍然坚持同两个德国签定和约是解决柏林和德国问题的基础。戴维营会谈是战后美苏领导人的首次高级会晤,并就某些问题找到了某种共同点,有益于两国关系和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第三节 60年代的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 一.肯尼迪时期的美国对苏政策新变化 1.肯尼迪的和平战略 60年代国际形势有了很多新发展:日本、西欧重新崛起,向美国的霸权地位挑战;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出现了中苏分裂;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肯尼迪认为美国不但丧失了核力量的优势,而且在同苏联的对抗中处于劣势的落后地位。据此,肯尼迪提出了和平战略, 要点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要点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要点2018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要点新学期教学工作要点医院纪检监察工作要点 是: (1)加强军事力量,推行“灵活反应战略”,取代“大规模报复战略”,提出要打四种战争的战略,即用常规武器打常规战争和特种战争,用战术核武器打有限战争,用战略核武器打核战争。 (2)寻求同苏联的对话。肯尼迪认为美苏在 摆脱军备竞赛的沉重负担、避免核战争、垄断核武器、发展自己的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的萌芽”,应该“集中力量,解决那些可能达成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的问题”。 (3)扩大同东欧国家的来往,进行和平演变。肯尼狄迪认为“解放政策”只是一种幻想,美国要制定具体目标:“采取具体措施”,要“以各种形式的经济援助来减轻东欧国家对苏联的依赖”,希望有更多的国家效仿波兰、南斯拉夫。 (4)以援助开道,向第三世界扩张。建立“和平队”,对落后国家提供技术援助,传播美国的自由民主和生活方式;建立“争取进步联盟”,其目标是在美国的援助下使拉丁美洲和人民享受经济和社会进步;提出与实施“粮食用于和平计划”,实施粮食救灾和促进经济发展;同时继续打代理人战争或直接出兵。 (5)坚定维护西方利益,继续加强同苏联的争夺,在有关德国问题、柏林问题以及处理古巴危机等事件中美国寸步不让。 和平战略的首要目的是维护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战略利益,维护西欧政治和领土的完整。提出了建立平等伙伴关系,多边核力量计划,并要求西欧增加常规兵力。维护西方在柏林的利益,迫使赫鲁晓夫在有利于西方的情况下结束柏林危机。 (6)利用苏中矛盾,同赫鲁晓夫勾搭起来压制中国,在有关核禁试和朝鲜等问题上共同把矛头指向中国。 和平战略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强调用和平的方式加强西方盟国的地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渗透与扩张,确立美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同杜鲁门的遏止战略和艾森豪威尔的解放战略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是强调达到战略目标的途径与手段有所不同。 肯尼迪1963年遇刺后,继任者约翰逊在当政五年内继续执行肯尼迪的方针。 2.灵活反映战略 美国在60年代推行的军事战略。1959年由美国前陆军参谋长马克斯韦尔·泰勒上将倡导,60年代初为肯尼迪政府采纳。由于核垄断地位的丧失,艾森豪威尔政府奉行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对美国造成“瘫痪性影响”。1961年肯尼迪政府上台后制定“灵活反应战略”,抛弃大规模报复战略中片面依赖核武器的观念,规定应当建立多样化的军事力量,即在发展核武器和导弹的时,加强常规兵力,增加在常规战争中使用的空军和海军力量,扩充陆军,以便能打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常规战争、核战争、特种战争、局部战争和世界战争,它以常规战争作为到处挥舞的“剑”,以核力量为“盾”,打算以足够的非核部队同时在欧洲和亚洲分别同苏联和中国打两场大战,并在其他地方对付规模不大的、称为“半个战争”的紧急情况。这就是所谓的“两个半战争”。为了修改灵活反应战略,1965年约翰逊政府提出“逐步升级战略”,它是灵活反应战略的具体化。美国侵越战争的失败,宣告灵活反应战略以及逐步升级战略的破产。 二.苏联的对美政策 见“三和政策”。 三.美苏之间的危机与缓和 1.U2飞机事件和四国首脑会议的流产 1960年5月1日的U2飞机事件是导致四国首脑会议的流产的直接原因。 2.维也纳会谈 1961年6月3日到4日,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维也纳举行会谈。会谈涉及到禁止核试验,柏林问题、老挝、古巴、刚果和联合国等问题。禁止核试验和柏林问题是会谈的重点。 3.第二次柏林危机 第二次柏危机亦称柏林墙事件,是围绕西柏林地位问题苏美之间发生的第二次冲突事件。 发生这个问题的背景是由于冷战形势的发展,美国不断利用西柏林作为对东德和东欧进行间谍和破坏活动的基地,造成东德大量居民外逃,影响东德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1958年11月,苏联提出柏林的占领制度应在半年内结束,美国没有理睬。1961年1月肯尼迪上台后,当年6月美、苏首脑在维也纳进行非正式会谈,苏联方面提出对德议和“不得超过六个月”,届时西柏林成为自由市,它与西德之间的交通将交给东德解决。对词美国方面强烈反对,表示决不能接受苏联的“最后通牒”式条件。维也纳会晤后,美、苏拉开了对抗的架势。1961年7月,苏联方面宣布停止减少军队的计划,增加军队三分之一。为防止人们从民主德国涌入西柏林,8月13日,民主德国在西柏林周围拉起铁丝网,并修筑了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之间的通道。9月初,苏联宣布恢复核试验。美国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增加驻西柏林的部队,追加32亿美圆军事预算,并同样宣布恢复核试验。当时,美、苏的在东、西柏林的坦克相互对峙,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持续三年之久的第二次柏林危机达到高潮。一直到10月17日,赫鲁晓夫在苏共22大上宣布放弃最后期限,再次收回了最后通牒。柏林危机再次缓解。 第二次柏林危机从1958年10月到1961年10月,历时三年。柏林危机的结束确定了德国的分裂局面。美国不愿打一场战争类统一德国,苏联也无力按自己的愿望解决这个问题,双方只好承认现实。期间双方都采取了克制态度,学会了如何最大限度的考验对方的忍耐力,形成了双方都能接受的处理危机的“游戏规则”,即多给对方一点回旋的余地。 4.古巴导弹危机 1959年古巴人民推翻独裁统治建立共和国,古巴成为美国在拉美地区的最大障碍。赫鲁晓夫乘机控制古巴,且图把它作为与美进行交易的筹码。1962年8月29日,美国侦察飞机发现苏在古巴建有导弹发射场。美国表示严重不满,但苏联不承认。随后美国调集大量军事力量开始对古巴进行封锁,要检查苏联驶往古巴的所有船只。美军进入戒备状态,核大战一触即发。同时美国也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最后在美国的强烈姿态下,赫鲁晓夫不得不退却,命令所有苏联船只立刻返航,并在随后的一个月中从古巴撤出导弹和轰炸机。古巴导弹危机标志着苏联已经走上了在全球范围内同美国争霸的战略。 古巴导弹危机使人类面临着一场热核战争的严重危险。在这场核赌博中肯尼迪迫使赫鲁晓夫让步,是首推的赢家。赫鲁晓夫在世人面前丢人现眼。他的所作所为有损苏联的大国形象。但伺候苏联潜心发展核力量,使其在短时间内赢得了对美国的优势。在这场核危机中,古巴只是美苏进行讨价还价的筹码,它的主权受到了严重损害。 5.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 禁止在大气层 、 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的简称。1963 年8月5日美、苏、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同年10月10日生效。至1989 年共有 129个国家参加该条约。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的反核运动蓬勃发展,在联合国和几个核大国之间都举行了一系列禁止核试验谈判 。1958年10月,美、苏、英三国关于停止核武器试验的谈判在日内瓦举行,但未能达成协议。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开创了美、苏在核时代相互协调的先例;法国核试验的成功又促使美、苏在该问题上的立场逐渐接近,使谈判取得进展。1963 年7月25日,美、苏、英三国首席代表在美、英条约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并于8月5日正式签署条约。     条约由前言和正文 5条构成。前言宣布缔约国的主要目的是“按照联合国的宗旨尽快达成一项在严格的国际监督下的全面彻底裁军协定 ”。条约规定 ,缔约国保证在大气层;在大气层范围以外,包括外层空间;或在水下,包括领海和公海;或任何其他环境中禁止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任何其他核爆炸。该条约向一切国家开放签字。条约在所有缔约国批准并交换批准书后生效。条约无限期有效,缔约国如断定与本条约有关的非常事件危及本国的最高利益,有权退出条约。    一些国家认为该条约是企图巩固美、苏、英对核武器的垄断。当时苏联和美国已经完成了大气层核试验阶段,它们可以通过地下核试验发展新的核武器,英国在必要时可以借用美国的试验场。而条约并不禁止地下核试验,因此并不能阻止核武器的发展 。1963 年 7月 31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主张全面、彻底、干净、坚决地禁止和销毁核武器,指出美苏企图通过这个条约,巩固自己的核垄断地位,而把一切受核威胁的国家的手脚束缚起来。法国也反对该条约,中、法两国没有在条约上签字。 6.葛拉斯堡罗会谈 第四节 七十年代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 一.美国战略的大调整 1.尼克松主义 (1)美国面临的外交课题(战略大调整的原因) ①国际局势呈现多样化倾向。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美、苏、西欧、日本和中国五大政治、经济中心。如何对待这种变化和制订相应的外交政策,是尼克松碰到的首要难题。 ②美国惯于用自己的实力和“榜样”来推行外交政策,维持其霸主地位。尼克松当政前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相对下降,政治影响力大大缩小。受越南战争的冲击,美国的榜样作用受到人们怀疑。尼克松的任务是恢复美国的实力和信心,利用有限的手段推行自己的外交战略。 ③尼克松面临着共产主义世界政策的变化和内部的分裂、尤其是中苏的决裂;盟国发展壮大,要求在政治和外交上有更多的独立性;美国自身的相对衰落。因此美国需要同敌手改善关系,以建立一种较少敌意的关系以及重新评价美国对盟国的安全责任。 (2)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 1969年7月25日尼在关岛阐述了他的新亚洲政策,被称为“关岛主义”。1970年2月8日,尼向国会提交了外交政策的国情咨文,把上述政策推广到美国的全球外交。尼对自己提出来的政策主张不断加以补充和发挥,尼克松主义就此形成。 尼克松主义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有效威慑),以谈判为手段。尼的伙伴关系是要加强同北约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在亚洲要加强同日本的以及世界上“自由“国家和独立国家的关系,解决他们共同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对付苏联的扩张。 具体措施: ①加强同北约成员国和日本的伙伴关系。 ②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缓和战略,改善同苏联和中国的关系。美苏签署了相互关系原则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等重要文件,美苏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尼访中,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有利于缓和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③退出越南战争。 评价:尼推行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是美国战后外交的一次重大调整,是必要和成功的。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尼对苏联的估计过于简单,同苏联搞“缓和”,却为苏联所利用,使美国吃亏不小。 2.福特和卡特政府的对苏政策 (1)福特政府基本继承了尼克松的战略方针。 (2)卡特政府的对苏政策 卡特上台初期依然主张同苏联搞“缓和”。1978年在苏联越来越大的扩张攻势面前,美国出台了新政策: ①提高在第三世界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把中东列为与欧洲、远东相并列的三大战略地区之一。促成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和解。 ②军事上,增加军费,在西欧部署新式中程导弹,组建快速反应部队 ③同中国实现关系完全正常化,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提出“人权外交”,以此来改善美国在世界的形象,同时利用人权旗帜支持苏联国内的不同政见者,促使苏联国内的许多犹太人移居国外 ⑤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提出所谓的对苏“新遏止政策”,但为时已晚,整个七十年代苏联占了很大便宜。 (3)卡特主义 卡特政府对外极力推行“人权外交”,试图用政治和经济手段来对抗苏联。然而,随着苏联入侵阿富汗,卡特政府被迫调整了外交政策。美国总统卡特1980年1月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一项对海湾地区的政策声明。鉴于苏联军队于1979年12月侵入阿富汗,卡特在这份咨文中警告苏联不要利用伊朗和阿富汗的动乱作为借口,谋求实现苏联长期以来企图获得一个温水港的目标。他声称:“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这一声明被称作卡特主义。它是对尼克松主义以来美国推行避免卷入局部的地区性冲突政策的一种修正,但未能从根本上扭转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与苏争霸的被动局面。 (4)人权外交 最早是美国卡特政府推行的一种外交政策。卡特政府宣称美国的任务是要在世界塑造一个人道主义的社会,人权原则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为此,美国便公开支持苏联内部持不同政见的人,并在欧安会等场所内用人权向苏联施压,其主要目的是利用人权作为外交工具打击对手,提高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而美国当前所推行的新干涉主义政策便是人权外交与霸权主义结合的产物。美国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个人已经成为国际法的主体,宣扬人道主义秩序,声称美国与义务维护和领导一个和平民主的社会,这些观点均为人权外交在新时期的翻版。此外,美国还常在国际上以人权问题打击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但收获甚微。由此可知,人权外交仍是美国推行其霸权主义的一种手法,这必须引起全世界的防范和警惕。 二.苏联的全球攻势战略 60年代末、70年代初,同美国力量相对衰弱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有了明显的加强。苏联在外交上采取了进攻态势,展开了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角逐。 勃列日涅夫执政以来,苏联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苏联国内政局比较稳定。②苏联的经济发展较快,美苏经济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③苏联的军事力量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核武器急剧增加。④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提出了勃列日涅夫主义,鼓吹有限主权论,积极进行扩张活动。 勃列日涅夫的积极进攻战略有两根支柱,一是力争军事优势的军事战略,二是麻痹西方的缓和战略。 1.和平战略 这是勃列日涅夫向西方发动政治攻势的总战略。1971年勃列日涅夫在苏共24大抛出了六点“和平纲领”,宣称要把“缓和”摆在“巩固和加强苏联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首位”,同美国进行“友好”的对话与谈判。勃列日涅夫从此展开了积极的“缓和”攻势。1972年5月,勃列日涅夫与到访莫斯科的尼克松签订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和美苏相互关系原则等重要文件,确立了美苏战略力量的均势地位,标志着美国接受了“和平战略”,承认了苏联超级大国的地位。随后,1973年勃列日涅夫回访华盛顿,1974年尼克松再度访问莫斯科,勃列日涅夫和福特在海参威会谈,苏联的“缓和政策”走到了“黄金时代”。 根据苏联自己的解释,缓和战略是和平共处政策的发展。缓和战略实际上是地道的政治谋略,苏联领导人把“缓和”看作是进攻性的战略,又是防御性的战略。苏联利用当时美国和西欧都愿意与它搞缓和,有意展开和平攻势,它是利用和平方式发动的攻势战略,同西方继续进行斗争与对抗的一种方式,力求在不使用武力或直接运用军事力量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的目的。 2.军事战略 这是进攻性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勃列日涅夫的军事指导思想是力图称霸世界、压倒美国的一个大构想。为了实施勃列日涅夫的军事战略大构想,苏联在扩充军备方面不惜血本,倾注了大量资金,1972年到1982年的十年间,苏联的军费开支年年超过美国,而当时的经济实力大致只等于美国的三分之二。 在全球攻势战略的指导下,苏联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在“缓和”的掩护下积极推行进攻战略,,加快对外扩张的步伐。第一,同美国进行缓和,谋求大国地位,捞取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好处。第二,实行南下战略,同美国争夺第三世界。苏联利用缓和的时机,打着国际主义的旗号,通过经济、军事援助、友好外交、友好条约和代理人战争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抢占战略要地。1979年出兵占领了阿富汗,全球攻势战略达到高潮。 评价:70年代苏联的全球攻势战略势头很猛,使美国措手不及,战后的美苏争霸在着十年里达到了高峰期。 全球攻势战略为苏联取得了某些成就。它使美国承认了苏联与之平起平坐的地位。苏联俨然以超级大国的形象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它从西方获得了资金,扩大了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和势力范围,加强了它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地位。但是,苏联的攻势的实施最终中断了缓和进程。它暴露了苏联侵略扩张的本来面目,使自己在国际上陷入孤立。军备竞赛和对外援助给本来就已很紧张的国民经济增加了新的负担。苏联的政治和经济逐渐陷入停滞状态。 三.经过 1.美苏战略态势的异位 70年代,美苏较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表面缓和,实际上紧张对抗,它们之间的争霸态势发生了攻守异位的变化。直到60年代末,美国一直处于遏止苏联、对苏冷战的有利地位,70年代则发生了苏联转守为攻美国受到来自苏联方面的强大压力。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的情况。苏联的攻势地位主要表现在: (1)在军事实力方面苏联由劣势转为均势甚至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略高于美国的优势。苏联的战略核力量和常规军事力量总体上都超过美国。 (2)70年代苏联向第三世界发动了规模巨大扩张攻势,置美国于难以对付的地步。 ①建立条约网。加强了苏联对这些国家的控制,使苏联有了更多的机会插手第三世界事务。 ②提供大量军事援助。1965年——1982年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苏联对外提供军援共400多亿美元,70年代后期苏联是世界头号军火商,其军火输出直接服务于向第三世界扩张。 ③进行代理人战争。例如利用古巴插手安哥拉内战,介入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利用这样的方法扩大了苏联的地盘 ④直接占领阿富汗,威胁美国在印度洋和波斯湾的利益。 2.美苏首脑会谈(方P474——P479) (1)1972年莫斯科会晤 (2)1973年华盛顿会谈 (3)1974年莫斯科会晤 (4)1974年符拉迪沃斯托克会谈 (5)1979年维也纳会晤 3.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P479——P482) 第一阶段(SALT1)、第二阶段(SALT2) 4.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与中欧裁军会议 早在1954年,苏联就提出召开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但遭到西方国家的拒绝。到60年代末,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又一再提出召开欧安会的建议。西欧国家对苏联的建议做出了积极的响应。美国起初反对召开欧安会,但在欧洲出现要求改善东西欧关系的强大潮流面前被迫改变态度,以免被置于全欧会议之外。从1973年7月至1975年8月,欧安会分三个阶段举行。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通过了赫尔辛基最后文件。文件包括10项原则、7项条款和3项有关后续措施的规定。最后文件主要反映了东西方在苏联一贯坚持的欧洲各国边界“不可侵犯性”和西方历来鼓吹的“尊重人权”、“人员和文化交流”两个问题上的斗争和妥协。 欧安会的召开以及最后文件的签署,肯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所确立的边界现状,推动了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员等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它有利于欧洲局势的缓和。会议的召开和最后文件的签署是东西方相互妥协的产物,而且也不具备法律效力,对各签字国没有任何的约束力。欧安会是东西方缓和的高潮,从东西方关系发展的态势来看,可以说是20年来欧洲形势发展的一个总结。 欧安会召开期间,1973年10月,除法国、冰岛以外的北约成员国和华约成员国举行了中欧裁军会议。由于双方都不打算也没有采取可行的政策措施来突破谈判的僵局,美苏都指望通过谈判、裁军来削弱对方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而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因而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但它反映了东西欧要求相互接触,关心欧洲地区安全的趋向,也可以作为东西方缓和的一种体现。 第五节 80年代美苏关系的转折 一.里根政府对苏政策的重新调整 1.里根的新遏止政策 于里根的第一个任期提出 里根入主白宫后面临着苏联的严重挑战: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联仍处于进攻态势。里根认为苏联的扩张与军事实力的强大是对美国国家利益的最严重的挑战,是对美国世界霸权的强劲挑战,美国面临的“根本挑战”是“制止苏联的全球野心”。 里根出于两极体系的考虑,把整个世界看作是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基础的秩序,美国在其中占据领导地位。里根政府以是否反苏作为唯一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来确定美国的朋友与敌人。里根主张对苏联推行实力政策、恢复对苏联的遏止,其要点是: (1)扩充美国的军事实力,谋求打破战略均势。美国的核战略方面实施“抵消战略”和“战略防御计划”,目的在于谋求对苏的核优势,把苏联拖如一场新的军备竞赛之中,借此拖跨苏联的经济。注意在增进核威慑的同时,大力加强常规力量。 (2)组建堵截苏联的战略防线。①同中东一些关键国家(如埃及、沙特、以色列)达成防止苏联势力扩张的“战略一致”。②推动中东和平进程,防止给苏联扩张提供机会;③支持巴基斯坦、土尔其等国,把巴基斯坦作为反苏、防苏的前线国家;④继续支持阿富汗的抵抗力量,动摇与抗击苏联占领军;⑤协调与西欧、日本的关系,已协调对苏政策;⑥同中国政府签署了8·17公报,两国关系得以正常发展。 (3)以实力为后盾,执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方针。里根政府迫使苏联按照美国提出的要求找到令美国满意的解决办法。 (4)开展对苏的经济攻势。里根在同苏联的经济贸易关系中推行大棒政策。①实行贸易歧视政策,拒不提供最惠国待遇;②严格控制向苏联的高科技及产品的出口;③实行经济制裁,把两国间本属于正常的经贸关系及活动作为施加政治压力的工具与手段。 (5)通过美苏两极体制的框架来看待第三世界和地区冲突。宣布美国的利益遍及全球,积极插手和干预地区冲突,同苏联进行争夺。 (6)进行意识形态战。反苏宣传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战斗是里根政府对苏政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里根的新遏止政策与过去的不同的是已经超过了势力范围的争夺,是一种更大范围的遏止,过去是防守性遏止,而他是进攻性的遏止。因此,里根时期的美苏争霸态势又恢复到美攻苏守。 2.“星球大战计划” 里根于1983年3月23日在关于国防开支和防务技术的电视讲话中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其基本设想分两部分:一是“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就是在宇宙空间建立多层防御体系,将来袭导弹的飞行轨道分为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防御手段,前级防御层可以减轻后级防御层的压力,后级防御层可以填补前级防御层的漏洞,摧毁穿过前级防御层的来袭导弹,达到全部摧毁来袭导弹的目的;二是“反卫星计划”,就是研制和部署天基与陆基相结合的反卫星武器系统,以摧毁对方的卫星。1985年1月3日,白宫公布了《总统战略防御计划》文件,宣称“战略防御计划是一个集中搞先进防御技术的大力推行的研究计划”,其近期目标是“针对苏联不断大规模扩大反弹道导弹力量的活动”,起“强大的威慑作用”。长远目标是“将成为一种决定性手段……最终甚至可以消除弹道导弹及它们携带的核弹头”。该计划是把战略弹道导弹拦截和摧毁在到达美国国土之前,以求达到消除战略导弹的威胁的目的。基本构想是美国要夺取在空间领域的优势,通过这个计划打破美、苏“核恐怖平衡”,它可以促进美国新一代技术的迅速发展,把科技革命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里根提出战略防御计划是美国推行强硬的军事政策的反映。它标志着美国核战略思想的转变,即从“相互摧毁”转变为“相互确保生存”,以建立一个共同生存的稳定环境。而实际上,这是一项美国力图从军事、经济、科技和政治上全面夺取对苏霸权优势的计划。1987年,美国投入这一计划的认科学家达到近两万人,几乎所有的大公司都卷入这一研究项目。同时美国也希望通过改变军备竞赛的重心,迫使苏联改变其计划,加重苏联的经济负担。 星球大战计划 正式名称“战略防御计划”,美国实施的军备战略计划。1983年3月23日由里根总统根据军事顾问、前美国国防情报局长丹尼尔·格雷厄姆的“高边疆”战略提出。“高边疆”战略认为,未来外层空间将会成为陆海空之外的第四个战场,是必争的战略“高地”;在宇宙间取得领先地位,就将在这块“战略高地”获得决定性的战略利益。1985年1月,美国政府正式公布《总统战略防御计划》。该计划主要目的在于消除苏联战略核武器对美国的威胁,战略防御体系根据来袭导弹的弹道段设置三个拦截层次:首先卫星携带激光制导武器拦截对方刚发射的来袭导弹;再由太空激光武器或地面激光定向武器拦截发射后进入自由飞行阶段的来袭导弹;最后由地面或飞机发射的导弹来拦截突破了第一、二层拦截网的来袭导弹。据推算,经过层层拦截后,全面拦截率可达99.9%。该防御体系分为三个系统:负责发现、识别、探测、跟踪来袭导弹的预警系统;负责摧毁来袭导弹的拦截武器系统;以及指挥、控制、通讯和后勤保障系统。计划设想在30年内分4个阶段完成:1983年至90年代初为基础研究阶段;90年代初至2000年为系统发展阶段;2000年至2005年为全面生产和过渡部署阶段;2005年至2015年为完成部署阶段。整个计划预计耗资8千亿至1万亿美元。该计划的提出和实施,标志着太空军事竞争的重大升级,遭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和拒绝。苏联解体后,该计划失去了主要防御目标,加之现阶段一些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使得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5月13日正式宣布放弃星球大战计划,而代之以建立对付短程和远程弹道导弹的陆基防御体系。在星球大战计划实施的十年间,美国政府为此花费了约300亿美元。 3.里根主义 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环境向美国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会。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各国经济发展进程的中断;发展中国家政治动荡、不稳定性加剧;苏联军事力量膨胀;美国威信下降。里根进驻白宫后,经过仅四年的努力,美国恢复了力量和信心。 里根对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扩张、苏联以代理人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与存在给予了特殊的关注。这是因为第三世界是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和能源和原料的供应地,第三世界对美国来说有着生死攸关的战略利益。里根在1986年3月14日提出的题为《自由、地区安全与全球和平》的外交咨文中,修正了以往美国提供援助以是否反共为标准的做法,提出反对任何形式(不管它来自左的还是右的)暴政的政策。里根认为,苏联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已陷入困境,第三世界的局势发展对美国有利。美国应采取对苏联强硬政策,“以低烈度的战争”方式支持亲苏国家中的反政府武装活动,甚至可以采取军事行动直接介入反政府活动不明显的亲苏国家,支持那里的“自由战士”,以便将苏联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所取得的政治和军事进展“有限地推回去”。对于第三世界中的亲美“独裁政府”,要施加影响,促其实行“民主化”改革,避免因内部动乱而为苏联所用。里根主义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的典型表现,其目标是要在苏联力量衰弱的形势下,与其争夺第三世界。在此项对外政策纲领提出前后,美国促海地独裁者杜瓦利埃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垮台的做法,以及对利比亚总统卡扎菲的空袭,可以看作是里根主义的实施。 作为一般的理解,里根主义就是美国要承担抵抗苏联及由它支持的在世界任何地方的“侵略”,支持反共产主义的起义并击退共产主义,在第三世界建立美国式的民主。作为里根主义的核心就是要把“共产主义的扩张势力”推回去。里根主义是美国里根政府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特别是争夺拉丁美洲的政策,其针对性是极为明显的,这就是抵制苏联和古巴在中美洲的渗透,是为了巩固美国的后院而不让苏联染指。 里根主义是在美国的力量和信心得到恢复和发展之后提出与实施的,它是里根对苏联推行新遏止政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里根主义同杜鲁门主义有许多共同之处: (1)在美国国家实力强大、充满信心的情况下提出,具有明显的进攻性和挑衅性 (2)用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模式以及生活方式改造世界、统治世界 (3)打击目标是苏联以及扩张活动 (4)特别注重意识形态的斗争。 但是里根主义所要遏制的范围更广,里根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进展。 二.布什政府80年代末的对苏政策 “超越遏制”战略 美国总统布什于1989年5月12日在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首次提出了“超越遏止战略”,22日又先后在波士顿大学、海岸警卫学院作了进一步阐述,这两次讲话标志着超越遏止战略的出台。 超越遏止战略是美国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对苏战略,8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1)世界由战后的两极向多极化演变。美苏支配世界政治舞台的局面明显瓦解。(2)美国在里根时期实力有了长足的发展。美苏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美国方面的变化。 超越遏止战略的基本内容有三点:(宫) (1)强调把苏联引入国际社会,使它在国际合作中发生演变。 (2)要苏联保证支持中欧和东欧各国自决,拆除铁幕,拆除柏林墙,建立开放、统一和自由的欧洲。 (3)美国在经济、外交和军事上保持强大是推行超越遏制战略的基础。美国继续坚持以实力求和平的基本方针,坚持威慑战略和联盟战略。 实施超越遏制战略的措施: (1)推进美苏最高级会晤,在政治上支持戈尔巴乔夫。布什先后同戈尔巴乔夫举行了五次会晤。
本文档为【美苏(俄)关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1509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6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哲学
上传时间:2012-08-10
浏览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