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导读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导读

举报
开通vip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导读《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导读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导读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写于1916年上半年,发表于1917年4月。 这本书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重要文献。 这本书包括两个序言(即《序言》、《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和十章正文。全书的结构大 致如下: 在第一至六章中,列宁分别阐述了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 章 次 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 第一章《生产的集中和垄断》 生产和资本的积聚已经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 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 第二...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导读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导读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导读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写于1916年上半年,发表于1917年4月。 这本书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重要文献。 这本书包括两个序言(即《序言》、《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和十章正文。全书的结构大 致如下: 在第一至六章中,列宁分别阐述了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 章 次 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 第一章《生产的集中和垄断》 生产和资本的积聚已经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 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 第二章《银行和银行的新作用》第三章《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融而为一,在这个财政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财政寡头 第四章《资本输出》 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五章《资本家同盟分割世界》 分割世界的资本家的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第六章《列强分割世界》 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 其它各章的主要内容: 章 次 主 要 内 容 第七章《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 关于帝国主义的定义 第八章《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对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的阐述 第九章《对帝国主义的批评》 批判在帝国主义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上的各种错误观点(特别是考茨基主 义) 第十章《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论述帝国主义的垂死性 在《序言》中,列宁指出:“我希望我这本小册子,能够帮助读者去理解帝国主义的经济 实质这个基本的经济问题。不研究这个问题,就根本不会懂得如何去估计现在的战争和现在 的政治”。 在《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中,列宁指出:(1)在生产资料私有制还存在的这种经济基 础上,帝国主义战争是绝对不可避免的;(2)和平主义和一般“民主主义”在世界上还十分 流行,也在掩盖帝国主义矛盾的深刻性和帝国主义产生革命危机的必然性。所以,无产阶级 政党必须同这些思潮作斗争,把受资产阶级愚弄的小业主和程度不同地处在小资产阶级生活 条件下的千百万劳动者,从资产阶级那里争夺过来。 全球化寡头垄断的出现,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竞争,因为竞争和垄断永远是相伴随的, 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就是不断地攫取垄断地位;没有一定的垄断地位,资本家也绝不 可能去参与竞争。列宁在第一章《生产的集中和垄断》中揭露了“那些对资本帝国主义作市 侩式的反动批评的人”,想要恢复“自由的”、“和平的”、“诚实的”竞争。这种“竞争”,实 际上并不存在,它只是垄断资产阶级用来欺骗群众的一种虚幻的海市蜃楼。 在第一章中,列宁还批驳了“用卡特尔消除危机”的谬论。既然寡头垄断不可能消除竞 争,也就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列宁指出,“所谓用卡特尔消除危机,这是拼命替资本主义粉 饰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谎话。相反,在几个工业部门中形成的垄断,使整个资本主义生产 特有的混乱现象更加厉害、更加剧烈。 从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就进入了寡头垄断的时代。从这个时间开始到现在,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不是减少了、消除了,而是愈演愈烈了。1930年代欧洲的大危机,1970年代欧洲、北美的经济危机,美国在二战后的5次经济危机,以及晚近的拉美经济危机和东南亚危机, 都是充分的证明。只不过,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实施了转嫁危机的策略,现在的经济危机更多 地不是体现在帝国主义国家,而是体现在第三世界国家。与此同时,经济“滞胀”成了经常 碰到的“发烧感冒”,使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及其附庸国同病相怜。 列宁在这一章中还指出,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变得更加严重了。这一点, 我们今天也是深有体会的。不仅第三世界国家农业凋敝,连法国、日本的农业也不断受到冲 击。 第二章《银行和银行的新作用》和第三章《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主要向我们阐释了这 样一系列真理:在全球化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已经融合为一,起决定性 作用的不再是产业资本,而是金融资本;在这个历史阶段,金融寡头统治一切,形成了食利 者阶层(即金融资本家)和食利国。当今世界,美元的统治地位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 利国。 在第三章《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中,列宁批判了所谓“股票占有民主化”的谬论。这 种谬论鼓吹小额股票的发行会造成“资本的民主化”,会“加强小生产的意义和作用”,表明 “资本所有权已经分散”,“劳动人民已经成为资本的所有者”,股份制是“落实公有制的形式”。 列宁尖锐指出:“其实经验证明,只要占有40%的股票就能操纵股份公司的业务,因为总 有一部分分散的小股东实际上完全不可能参加股东大会等等。所谓股票占有权的‘民主化’, 虽然资产阶级的诡辩家和机会主义的所谓‘社会民主党人’希望(或者硬要别人希望)它会 造成‘资本的民主化’,加强小生产的作用和意义等等,可是实际上它不过是加强财政寡头实 力的一种手段而已”。 列宁指出:“因此,在比较先进或比较老的和比较‘有经验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法律准 许发行票额较小的股票。德国法律不许发行一千马克以下的股票,所以德国金融巨头看见英 国法律准许发行一英镑的股票,就羡慕不已。1900年6月7日,德国最大的工业家和‘金融 大王’之一西门子,在德国国会中声称‘一英镑的股票是不列颠帝国主义的基础’”。列宁指 出,这个商人对于什么是帝国主义这一问题的理解,比机会主义者要深刻得多、“马克思主义” 得多。 金融寡头垄断时期的资本主义,不仅表现出产品的相对“过剩”,还表现出资本的相对“过 剩”。旧殖民主义剥削殖民地的主要形式是向殖民地倾销商品,而新阶段的资本主义——帝国 主义剥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形式是“资本输出”。这是第四章《资本输出》告诉我 们的主要观点。 “资本输出”又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生产资本的输出,即垄断组织直接投资,在国外开办 或收购各种企业;第二种是信贷资本的输出,即由政府或私人垄断组织出面,贷款给外国的 政府或企业。 垄断组织将资本投到第三世界国家,可以达到如列宁所说的“资本少、地价比较贱、工 资低、原料也便宜”的目的。当今世界,“资本流向世界、利润流向西方”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剥削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形式。 帝国主义国家向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本输出,往往打着“经济援助”的幌子。这种“经济 援助”不仅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资本相对“过剩”的难题,还能够作为向第三世界国家加强 经济政治渗透和控制的手段。 这种所谓的“经济援助”,除去投资办厂以外,更多的是采取贷款的形式,使第三世界国 家背上沉重的债务。这些债务美其名曰用来帮助受援国发展经济,实际上使受援国背上了沉 重的负担,反而抑制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当今意识形态领域有一股思潮,就是极力美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说外 资给我们带来了发展、带来了机遇、带来了幸福,所以我们不仅不应拒绝外资,而且还应主 动吸引外资、和人家“接轨”。实际上,帝国主义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输出资本,虽然可 能给输入国经济带来短期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不是良性的发展,而是混乱的、不健康的发 展,它必然加深输入国各种经济政治矛盾,并给输入国的经济发展埋下长期隐患。正如毛泽 东同志所指出的:“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 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列宁在第四章中指出,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和国家的坚 实基础”,是“极少数最富国家的资本主义寄生性的坚实基础”。 第五章《资本家同盟分割世界》指出,分割世界的资本家的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但 这是不是说帝国主义全球化体系当中已经是铁板一块、没有矛盾了?考茨基就认为“国际卡 特尔作为资本国际化的最明显的表现之一,给人们带来了在资本制度下各民族间可以实现和 平的希望”。 列宁指出:“这种意见在理论上是绝顶荒谬的,在实践上则是一种诡辩”。在国际垄断同 盟形成以后,各个垄断集团仍然要“按资本”、“按实力”去分割世界,它们相互斗争的形式 可能与过去有所不同,它们之间的斗争可能采取冲突形式或者暂时达成协议的形式,但是它 们之间的斗争是不会消失的。列宁指出:“拿资本家同盟互相进行斗争和达成协议的形式问题, 来偷换斗争与协议的内容问题,就等于堕落成诡辩家”。 不管世界怎样变化,帝国主义时代的矛盾是不会消失的,也是无法调和的。认为当今时 代帝国主义矛盾可以消失,认为“和平与发展”成了当今世界的主题,这种说法不是骗人的 诡计,就是白痴的梦呓。现实的矛盾将不顾这些白痴的梦呓,按着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考 茨基、赫鲁晓夫、邓小平等一切机会主义者,幻想在不消灭帝国主义的前提下就获得永久和 平。针对他们的白痴梦呓,毛泽东同志给予的回答是“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第六章《列强分割世界》中,列宁指出“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 完毕”。这就是说,世界上已经没有一块地方,没有被卷进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大潮;世界上已 经没有一块地方,能够成为躲避全球化资本主义风暴的避风港。 但是,列宁同时指出:“所谓分割完毕,并不是说不可能重新分割了,——恰巧相反,重 新分割是可能的、不可避免的”。 在第六章中,列宁还指出了帝国主义时代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不同类型和性质。他说:“这 个时代的典型国家形式不仅有两大类国家,即殖民地占有国和殖民地,而且有各种形式的附 属国,它们在政治上、形式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却被财政和外交方面的附属关系的罗网包围 着”。列宁的一论述,给了我们两个方面的启示。 首先,列宁把我们这个时代的典型国家形式分为殖民地占有国和殖民地两大类,而且列 宁在其它场合还曾把殖民地占有国称为“宗主国”,这样就为后来的“中心——外围”理论奠 定了基础。 其次,列宁还专门指出了“附属国”这样一种国家形式。他说:“财政资本是一支巨大的 力量,可以说是经济关系和国际关系上起决定作用的巨大力量,甚至能够支配而且实际上已 经支配了一些政治上完全独立的国家。不过,对于财政资本最‘方便’最有利的当然是这样 支配,就是使从属的国家和民族丧失政治上的独立。在这一点上,半殖民地国家是典型的‘中 间’形式。在财政资本时代,在世界上其它地方已经瓜分完毕的时候,争夺这些半独立国的 斗争当然会特别尖锐起来。”。 这对于我们认识今天的世界形势,有着很大的帮助。二战以后,旧殖民主义体系土崩瓦 解,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获得了政治独立。但是,独立以后的国家,有不少国家在财政上、 经济上、外交上、政治上又重新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国,尽管这些国家还享有表面上的政治 独立。帝国主义通过大量的资本输出,力图在经济上控制这些已经独立的国家,使它们变为 实际上的殖民地;在意识形态上极力推行一套骗人的价值观念,从思想上、文化上瓦解这些 国家的上层建筑;在政治上插手别国事务,到处培植傀儡政权;如果达不到目的,就不惜动 用武力对别国实行颠覆和肢解。这就是今天的新殖民主义。 在第七章《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中,列宁为帝国主义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国际托拉斯开始分割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分割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 主义”。 按照列宁所指示的思路去认识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就可以得出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和 “资本主义社会”这些概念的新认识。过去我们总是习惯于把西方发达国家称为“资本主义 国家”、把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称为“资本主义社会”。实际上,在经济上、财政上、外交上、 政治上依附于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附属国,它们的社会制度也是资本主义,而不是有些“理 论家”杜撰出来的什么“前资本主义”。只不过殖民地或附属国的资本主义,是依附性的资本 主义,它们同属于全球资本主义的大体系。而且,由于世界资源和世界市场已经被帝国主义 列强瓜分完毕,殖民地或附属国想要成为新的宗主国,几乎是不可能的。殖民地或附属国想 要强大起来,唯有切断全球资本主义循环的链条,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近代中国一批批仁人志士,都曾经以西方国家为老师,想把 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都没有成功,西方国家总是不让我们学习它们;中 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找到了十月革命的道路。 第八章主要叙述了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这一点,我们在今天的生活中也可以亲 身感受到。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20:80的世界里:全世界20%的人口,消耗着世界上80%的资 源;全世界20%的富人,占有着世界上80%的财富。 机会主义的庸人们,他们只看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豪华住房和漂亮汽车,没有看到在 发达国家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分化,没有看到在发达国家也有无家可归的人;他们只看到发达 国家消费水平高,没有看到发展中国家饿殍遍地。他们看不到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这两者 之间的内在联系。智利左派政治家阿联德曾经说过:“他们的富,是因为我们的穷;我们的穷, 是因为他们的富”。 第九章《对帝国主义的批评》首先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能不能用改良主义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来 改变帝国主义的基础呢?是前进,使帝国主义所产生的种种矛盾更加尖锐、更加剧烈呢?还 是后退,去缓和这些矛盾呢,——这些问题是对帝国主义的批评中的根本问题”。 对待帝国主义的批评,有各种各样,它们都是错误的或者糊涂的观点。在各种错误观点 中,列宁重点批判了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考茨基说:“现在帝国主义的政策难道不会 被一种新的超帝国主义的政策所排除吗?这种新的超帝国主义的政策,将以实行国际联合的 金融资本共同剥削世界,来代替各国金融资本的相互斗争。不管怎样,资本主义的这一阶段 是可以设想的。” 针对考茨基的观点,列宁指出:考茨基的“这种批评恰恰回避和掩饰了帝国主义最深刻、 最根本的矛盾”。 从我们今天的情况看,美帝国主义正在努力建设它一家独大的世界格局,帝国主义争霸 似乎不存在了,“国际联合的金融资本共同剥削世界”的局面似乎已经形成了。但是,帝国主 义时代的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和帝国主义同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丝毫没 有缓解。金融危机、政治动荡、局部战争愈演愈烈。 在第九章中,列宁针对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指出:“试问,在保存着资本主义的条 件下(考茨基正是以这样的条件为前提的),‘可以设想’这种联盟不是暂时的联盟吗?‘可 以设想’这种联盟会消除各种各样的摩擦、冲突和斗争吗?”“只要清楚地提出这个问题,就 不能不给以否定的回答。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分割势力范围、分享利益和分割殖民地等 等,除了以分割者的实力,也就是一般经济、金融、军事等等的实力为根据外,不可能设想 以其它的东西为根据。而这些分割者的实力的变化又各不相同,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 个企业、各个托拉斯、各个工业部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是平衡的。如果拿半世纪以前 德国的资本主义实力同当时英国的实力相比,那时德国还小得可怜;日本同俄国相比,也是 如此。能不能‘设想’一二十年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的实力对比依然没有变化呢?绝对不能”。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现实中‘国际帝国主义的’和‘超帝国主义’的联盟,不管形式如 何,不管是一个帝国主义联盟去反对另一个帝国主义联盟,还是一切帝国主义强国结成一个 总同盟,都不可避免地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中间的暂时休战。和平的联盟准备着战争,同时 也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这两者互相制约,在同一个基础上,即帝国主义联系、世界经济 和世界政治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着和平斗争与不和平斗争形式的彼此交替的情形”。 列宁在另一篇文章中针对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观点指出:“抽象地设想这种阶段是可 以的。毫无疑问,现在正在朝着一个唯一的、世界性的、囊括一切企业、一切国家的托拉斯 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在这样的条件,这样的速度,这样的矛盾、冲突和动荡—— 绝不只是经济的,还有政治的、民族的等等——之下进行的,在还没有出现一个世界托拉斯, 即各财政资本的“超帝国主义”的世界联盟以前,帝国主义必然要崩溃,资本主义一定会变 成自己的对立物”。 第十章《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指出帝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过渡时期,它自身的各种无 法解决的矛盾必然使它走向反面,使人类向着更高级的社会制度过渡。列宁指出:“很明显, 私有经济关系和私有制关系已经变成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外壳了;如果人为地拖延消灭这个外 壳的日子,那它就必然要腐烂,——它可能在腐烂状态中保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万一机会 主义的脓疮迟迟不能治好的话),但还是必然要被消灭的”。这种观点,同福山的“历史终结 论”针锋相对。 所以说,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现在有些人不相信列宁 这一套,说什么帝国主义“腐而不朽”、“垂而不死”。列宁回答说:“垄断制、寡头制,代替 了自由趋向的统治趋向,极少数最富强的国家剥削愈来愈多的弱小国家,——这一切便产生 了帝国主义的一些特点,使人必须说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趋势 之一,即形成为‘食利国’、高利贷国的趋势愈来愈明显了,这种国家的资产阶级愈来愈靠资 本输出和‘剪息票’为生了。如果以为这一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 不,在帝国主义时代,个别工业部门、个别资产阶级阶层、个别国家,不同程度地时而表现 出这种趋势,时而又表现出那种趋势。整个来说,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从前要快得多,但是这 种发展不仅一般地更不平衡了,而且这种不平衡还特别表现在资本雄厚的国家(英国)的腐 朽上”。在今天,我们把这里的“英国”换成“美国”,再合适不过了。 在第十章里,列宁再一次分析了机会主义同帝国主义之间的联系,明确提出:“反对帝国 主义的斗争,如果不同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密切联系起来,就是一句骗人的空话”。 跋言 从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发表到现在,已经过去将近一百年了。 一百年来,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列宁在书中引用的大量客观材料,也同现在各国的经 济发展情况有所不同。列宁在书中引用的各种观点,也同现在流行的观点有所不同。但是, 列宁在分析帝国主义问题时给我们留下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却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进一步搜集各国经济发展的最新材料。时下国内外不少为帝国主 义涂脂抹粉的“学术”观点,也在不断引用各种材料;但是他们是用片面和表面的方法对材 料信息进行处理,以便能够欺骗群众。我们的任务是用科学的方法搜集和整理材料,把一切 歪理邪说批倒。所以我们首先要全面地掌握和研究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 济发展情况。列宁教导我们说:“对于‘超帝国主义’这一死板、抽象的概念的最好回答,就 是拿现代世界经济的具体经济现实来同它对立”。 『经济论坛』 [理论研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转载) 作者:holypapa 提交日期:2009-4-30 11:50:00 访问:366 回复:3 1916年出版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一书。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 的特殊历史阶段。这个特点分三个方面:1、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量、帝国主义是寄生 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3、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生成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 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帝国主义有五个特征:1、生成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至造成了在经济生 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 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的形成大大改变了银行和工业企业之间的关系。 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日益密切地结合起来。银行通过购买股票、债券、和创办 企业,控制工业商业等部门;工业垄断组织液通过购买银行股票、债券或者创办金融机构, 渗透到银行业。于是,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就结合起来银行巨头和工业巨头也实现 了“个人联合”,一身二任,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资本级金融资本,一种新型的资本家即金 融寡头。 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一方面没垄断资本获取了高额利润,特别是少数最富有的帝国 主义国家凭借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获取了巨额利润,从而积累了大量资本。另一方面, 垄断资本的统治,加剧了本国劳动人民的贫困,同时加剧了资本的竞争,从而限制了在国内 的投资。因此,在帝国主义大众中,能够获取垄断利润的投资场所已经不够了,就迫切需要 大量向外输出资本。 资本输出的可能性在于:世界上许多落后的国家已经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流转,主要的 铁路线已经建成或已经开始兴建,发展工业的起码条件已有保证。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落后国 家里,利润通常都是很高的,因为那里资本少,地价比较贱,工资低,原料也便宜。 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借贷资本的输出,即由帝国主义国家的银行、企业或 者由政府出面,向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或者私人企业高利贷款;另一种是生产资本的输出, 即垄断资本家输出资本到国外直接投资,或建立独资企业,或参入、控制当地企业,利用当 地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获取垄断利润。 通过资本输出活的惊人利润,这就是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世界上大多数民主和国家的坚 实基础,这就是极少数最富有国家的资本主义寄生性的坚实基础! 我们引进外资就是欢迎各帝国主义来华资本输出,然后抽完血走人! 列宁的《国家与革命》 《国家与革命》的基本主题就是破坏性的暴力行动的革命的主题,它牢牢地铭刻于人们 的记忆之中,人们只要一想到这部著作,这个主题立刻就会在心灵中呈现出来。革命不能只 限于夺取政权,还必须破坏旧的国家。列宁说:“问题的本质在于:是保存旧的国家机器„„ 呢,还是把它破坏”。(《国家与革命》中文版单行本第103页)炸毁、打碎、破坏、粉碎:这些词汇是该文的基本语调。列宁并不是在驳斥那些不希望夺取政权的人。他攻击的对象不是 改良主义。恰恰相反,列宁驳斥的是那些要求夺取政权、但又不希望破坏旧的国家的人。他 所针对的作者是考茨基。但要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的是,列宁所针对的考茨基并不是1917年后出场的考茨基(例如,以《恐怖政治和共产主义》一书出场的考茨基),而是致力于对机会主义进行笔伐的 考茨基。当时的考茨基要求革命,但并不希望破坏旧的国家机器。 《国家与革命》给人的最初印象似乎是一种不可调和的但思想偏狭的评论,主要沉湎于 “亚洲人的愤怒”之中——一首“为了暴力而暴力”的赞美歌。看上去它所表现出的是将革 命简化为它的最基本的和外部的特征:占领冬宫、焚烧内务部、逮捕和处决旧政府的政治官 员。正是由于对《国家与革命》的这种理解,才保证了它在从1928年到1953年四分之一世纪强的整个斯大林时代的成功,不仅在苏联是这样,而且在世界各国共产党都是这样。革命 就是暴力。考茨基不希望暴力,因而是一个社会民主党人。一个人的目的如果不是暴力夺取 政权,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共产主义者。直到1953年,在一个共产党中(包括意大利共产党), 任何胆敢怀疑暴力的必要性的战士都会发现自己处于如同今天那些表示怀疑“和平、议会道 路”的人一样的窘境。 我并不那么愚蠢,以致会提出列宁是反对暴力的。正如在1917年6月列宁支持革命的和平发展一样,他也支持武装起义。根据情况,列宁或者支持这一面,或者支持另一面。但在 一点上他的思想是不变的:即在每一种或所有情况下,都必须破坏国家机器。 进行革命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偶然的:这些方法以一些事先无法讨论的事件为依据。 而且流血的数量本身也并不说明革命过程的彻底性。革命的关键是破坏,这是不容放弃的(而 且对于破坏来说暴力本身并不是一种充分保证),而破坏只是破坏脱离和反对人民群众的资产 阶级国家这样一种政权,并以新型的政权取而代之。这是革命的关键。 按照列宁的观点,由于资产阶级国家依赖着人民群众相脱离和异化的权力,因而必须破 坏旧的国家机器。在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充其量也要“始终受到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狭窄框子 的限制”。“大多数居民在通常的和平局面下被排斥在社会政治生活之外。”(同上书第77页) 所有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都是“把穷人排斥和推出政治生活之外,使他们不能积极参加民主 生活”的机构。(同上书,第78页)一种社会主义革命如果保留资产阶级国家,就会仍然使 人民群众和权力相脱离,使人民群众依赖和隶属于政治权力。 如果生产资料的社会化指的是,生产资料从资本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社会成为自己的主 人,使生产力受社会自觉的、有计划的控制,那么,达到这种经济解放的政治形式只能是一 种以生产者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为基础的政治形式。 这样我们就掌握了《国家与革命》的真正的基本主题。破坏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不是焚烧 内务部,内务部并不是障碍。这类事情是可能发生的,但不是革命的关键。革命的关键是消 除使工人阶级与政权相分离的隔膜,工人阶级获得解放,自己决定自己,政权直接转到人民 手中。马克思说:公社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 己的目的”。(同上书第33页)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不是“把官僚军事 机器从一些人的手里转到另一些人的手里,”(同上书第34页)而只能是直接转到人民的手里——如果不首先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这是不可能的。 这几条路线需要进行最严肃的思索:社会主义革命并不在于把官僚军事机器“从一些人 手里转到另一些人手里”;破坏官僚军事国家机器在马克思看来是“任何一次真正的人民革命 的先决条件”(同上书第34页)。列宁解释说,人民革命是一种这样的革命,在革命中,“人 民群众,大多数人民,遭受压迫和剥削的社会最‘底层’,都自己站起来了,给整个革命的进 程打上了自己的烙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自己尝试着按照自己的方式建设新社会来代替正 在破坏的旧社会。”(同上书第36页) 这一段的意思是清楚的,破坏旧的国家机器是消除资产阶级国家对民主的限制。这是由 一种“狭窄的、被限制的”民主走向完全民主的道路。列宁又说,“完全民主与不完全民主在 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那种看起来是形式上的量的差别背后,实际上至关紧要的是“一次大更 替,即用一些根本不同的机构来代替另一些机构。”(同上书第38页) 在这里同考茨基辩论的意义也表现出来了。列宁同考茨基的辩论是重要的,因为这一辩 论暴露了一个难题,它在列宁以后成为整个工人运动经验的难题。考茨基希望夺取政权,但 不希望破坏国家。他说,本质的东西在于完全地占有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实现自己 的目的。任何人只要思考这两种说法的差异就会发现,在单纯的词句不同的背后包含的是更 本质的,更深刻的分岐。在列宁看来,革命不仅仅是把政权从一个阶级转到另一个阶级,而 且是从一种类型的政权走向另一种类型的政权的道路。列宁认为,这两种事情是结合在一起 的,因而夺取政权的工人阶级就是管理自己的工人阶级。然而,在考茨基看来,夺取政权并 不意味着建立新型的政权,而只是促使运用那些本身不是工人阶级而又代表工人阶级的政治 人员组成的旧政权。对于前者,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的自我管理。列宁说,在社会主义社会, “人民群众„„站起来了,不仅自己来参加投票和选举,而且自己来参加日常管理。在社会 主义下,所有的人将轮流来管理。因此很快就会习惯于不要任何人来管理。”(同上书第104 —105页) 对于后者,社会主义是以群众的名义管理政权。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必须破坏旧的 国家,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必须清除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差别。考茨基认为,不应该破坏 国家以及国家的官僚政治设施,这是因为官僚政治,即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差别不能消 除,将始终存在。列宁认为,革命是所有统治者的末日,考茨基认为,革命只是新统治者的 来临。 我再说一遍,列宁的辩论所针对的考茨基仍然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因为他坚定地坚持 国家的阶级观念。确实,考茨基的政治见解具有一种难以改变的工运中心主义的倾向。正如 所有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样,事实上,考茨基的阶级观是那样地严肃,以至于经常变 成一种狭窄的工团主义。为了反对普列汉诺夫等人,列宁所写的论马克思的人民革命概念的 话也能很容易地扩大到考茨基身上。 然而,尽管考茨基有这种严格的阶级观,但他的政治观已经包含了所有后来他的思想发 展的胚胎。那种没有必要破坏,只能接收并使之转向自己的目的的国家,那种不应该拆除, 而只应该“从一些人手里转到另一些人手里”的官僚军事机器,已经是一种萌芽状态的具有 阶级中立性质的国家:是一种技术的或“中性的”工具。一种仅仅是根据掌握和运用它的人 的需要而行善或作恶的手段。 因此,仅仅夺取政权,而不同时破坏改造政权的理论,包含了一种关于国家介于阶级之 间的理论的胚胎。或者说它是一种两极间的永久摇摆:一种把革命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看成是 促成那些特殊的政治人员组成政权的轻率的主观主义——正如我们知道的,这些政治人员是 党的官僚——一种关于国家介于阶级之间的看法。一极产生所谓拉科西型政体:法定的“无 产阶级专政”,而后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发展为“全民国家”的概念。另一极产生社会民主官僚 政治的官吏:谢德曼、莱昂?布兰姆、莫里特、为尔逊,当他们在为资产阶级国家服务时, 并且正是由于他们在为资产阶级国家服务,他们因此认为他们正在为整个社会的利益服务, 正在为“普遍的”和“共同的”利益服务。 考茨基写道,我们政治斗争的目的,是“以取得议会中多数的办法来夺取国家政权,并 且使议会成为驾于政府之上的主宰”。(同上书第106页)显然,至今存在的议会,在以后将 继续存在,的确必须永远存在。议会不仅独立于各阶级,而且独立于各历史时代。这是阶级 合作主义(inter-classism)的极点。考茨基的理论(以及考茨基的现代摹仿者的理论)甚 至没有提出这样的假设,即议会政体可能以某种方式同资产阶级的社会结构相联系。这个理 论使得整个马克思对于现代代议制国家的批判荡然无存。而且就它准备承认议会政体具有任 何阶级的所有特性而言,它看到了这一点,并不在议会政体本身中,而是从议会政体的滥用 中,选举的舞弊、trasformismo,(是使对抗力量以及他们领袖都为占统治地位的杰出人物所 吸引的过程。)“政治分肥”。sotto- governo(是流行于意大利的作法。按照这种作法,执政 党通过建立直接依赖自身的同样的官僚政治机构而对国家行政部门置之不理)等等。这个理 论之所以更愿意强调这些弊端,是由于这些“异常”现象使得它求助于所谓“真正的议会”、 “国家的真正的镜子”这种陶里亚蒂也预言过的乌托邦主义:只有“老狐狸”才想象的乌托 邦主义。 要获得议会的多数,变议会为政府的主宰,在考茨基看来实质的问题是谁控制议会。这 种变化即使是一个根本的变化,也仅仅是政府政治成员的变更。再进一步是可能的,也是必 然的,即关键确实在于消除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差别——考茨基甚至不能设想这样的事 情。考茨基的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是议会是“政府的主宰”,列宁的公式是人民是“议会的主宰”——即对议 会本身的控制。 我们确信我们正确地理解了这一列宁主义对于议会制的批判。它并不是幼稚的和思想偏 狭的批判,不是波尔迪加式的苍白无力的批判,斥责议会是“舞弊”,痛骂政治民主是“欺骗”, 如此等等。后者曾是共产主义传统中历史地流行的批判。这只是一种初步的批判,既不能对 自由民主以阶级分析,也不能抓住同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相联系的自由民主发展的有 机的道路,而是根据主观主义把议会和代议制国家指责为好象是统治阶级为了愚弄人民而故 意地“发明的”一种制度(更象伏尔泰所说的宗教是教父的发明)。只要我们不忘记由这种批 判流传下来的对一个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政权结构问题的虚无主义的轻蔑态度弥漫到今天的整 个斯大林主义和后斯大林主义政治界的全部经历,那么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出这种批判的肤浅 和无力。相反,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对议会的批判第一次成功地恢复了马克思对现代 代议制国家批判的一些基本线索——要记住,在列宁自己的思想中这是第一次(因此这部著 作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性,无疑地是列宁政治理论的最大的贡献)。结果是,正象在政治实践 上《国家与革命》同列宁首次真正领悟和发现苏维埃的意义相一致(苏维埃很早就出现了, 是在1905年革命期间,但列宁在很长时间里未能理解它),在政治理论上《国家与革命》同 列宁发现“无产阶级专政”不是党的专政,而是巴黎公社式的专政相一致,甚至到1917年初, 列宁还仍然认为巴黎公社虽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种极端形式,但也只是一种形式。 两种观点之间的差别是如此地带有根本性质以致于:在前者对于议会的批判成了对于民 主的批判,相反,在列宁那里,对议会的批判,即对自由的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批判,就是对 议会的反民主本性的批判——一种为了无限地更“完全”的民主(因而质上是不同的)为了 苏维埃的民主而进行的批判,只有苏维埃的民主才应享有社会主义的名称。 从马克思以来的马克思主义的文献中,甚至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和《国家与革命》中所包 含的对议会批判的严肃认真相比拟;同时,也没有任何东西象列宁的这部著作一样充满着一 种深远的民主精神,从始至终生气勃勃。“强制的命令”,议员可被他们所代表的人经常地不 断地撤换;需要一种这样的立法权,这种立法权将不是议会式的机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立 法和行政的工作机构”;(同上书第42页)因此,在这种机构中,议员“必须亲自工作,亲自执行自己通过的法律,亲自检查在实际生活中执行的结果,亲自对选民负责”。(同上书第43 页)所有这些都不是对“议会”的改造(象一些小宗派的过激分子的传言所想象的一样,这 些小宗派是政党官僚政治的牺牲品,然而他们对列宁所设想的议会制度的斥责是“毫不留情 的”!);而是对议会的压制,是由一种“委员会”或者“苏维埃”式的代议机构代替议会:照 列宁自己的话说,是“一次大更替,即用一些根本不同的机构来代替另一些机构”。(同上书 第38页) 因此,破坏旧的国家,用“无产阶级民主”机构来代替,即用劳动群众的自我管理来代 替。列宁的思路是如此地严密,以致他毫不犹豫地由此得出了最极端的结论:就社会主义(即 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仍然需要国家而言,社会主义国家本身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残余。 国家正在消亡,因为资本家已经没有了,阶级已经没有了,因而也没有什么阶级可以镇 压了。但是,国家还没有完全消亡,因为还要保卫容许在事实上存在不平等的资产阶级权利。 (即“按劳分配”的原则而不是“按需分配”的原则)(同上书第84页) 因此,“在第一阶段,共产主义在经济上还不可能是完全成熟的,还不可能完全摆脱资本 主义的传统和痕迹。由此就产生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保留着‘资产 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既然“在消费品的分配方面存在着资产阶级的权利,那当然一定要 有资产阶级的国家,因为如果没有一个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权利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机构,权利也就等于零。” 列宁总结说:“可见,在共产主义下,在一定的时期内,不仅会保留资产阶级权利,甚至还会 保留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同上书第38页) 正如我们所知,在这里社会主义的发展水平是由民主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国家消亡的 进程越快,人民群众自我管理的范围越大,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化发展也就越快。共产 主义不是伏尔加——顿河运河加国家。不是“防风林带”加警察、集中营和官僚的无限权力。 列宁具有一个与此不同的观念。然而,正因为这种观念直到今天也仍然仅仅是一种观念,我 们应该抛弃所有的禁忌,坦白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国家与革命》写于1917年8月至9月革命高潮时期。列宁的任何著作都没有“沉思”的特征。《国家与革命》的情形更是如此。为了决定在那行将到来的革命中做些什么,列宁写 作了这部著作。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不相信“灵感”,不相信政治的逢场作戏,而是热望 着以对他所从事的事业的充分认识来行动。这就是《国家与革命》产生的时刻和背景。然而, 我们今天只有观察一番,才能认识到这种社会主义的观念和社会主义现实之间的关系同摩西 在山上的说教与梵蒂岗之间的关系并没多大差别。 我们必须承认的答案是大家都知道的答案,我们应该深思熟虑地、冷静地、不带戏剧色 彩地得出这个答案:我们所称之为社会主义的国家都只是在隐喻上是社会主义的。它们是那 些不再是资本主义的国家,它们是将所有的基本的生产资料国有化和为国家所有的国家,但 不是生产资料社会化的国家,国有化和社会化是非常不同的。它们是世界资本主义链条的断 裂的“环节”(到目前为止,这个链条断裂的只是它的最薄弱的环节),中国就是这样,“人民 民主”就是这样,更不用说苏联了。这些国家都不是,也不可能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主 义不是一个民族的过程,而是整个世界的过程。这个巨大的过程——在今天首先是资本主义 体系的解体 ——是我们正在生活于其中的确实的过程,仅仅就它的史无前例的规模而言,显 然不可能在一天里达到目的地。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这个过程。社会民主党认为这个过程在任 何时候都可以实现,只有社会民主党的这种半盲目的“具体性”才会给自己找大量的口实来 无视这个过程。这一社会民主党的幻想就是所有认为《国家与革命》过了时的人的命运。几 乎没有什么著作比这部著作更及时和更中肯了。列宁没有过时的。国家社会主义、“在一国建 成社会主义”这些是过时的。马克思说,共产主义不能作为一种“地域性的事件”而存在, “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象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般只有作为‘世 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见《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卷第40页) 译自科莱蒂《从卢梭到列宁》(From Rousseau to Lenin)纽约、伦敦每月评论出版社 1972年版,第219—227页
本文档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导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997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7KB
软件:Word
页数:33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