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举报
开通vip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一. 《鹿鸣》 1. 本诗选自《诗经~小雅》。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305篇,另 有6篇笙诗。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有160篇,分15国风;雅共105篇,分大小 雅;颂共40篇,分周、鲁、商颂。风,即音乐曲调;十五国风,即各地区的曲调。雅,即正,指 朝廷正乐。颂,宗庙祭祀之乐。 2. 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献诗”、“采诗”、“删诗”之说,透露了《诗经》作品的来源和编定的一些信 息。 3. 诗经中作品有两个作用:一是用于典...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一. 《鹿鸣》 1. 本诗选自《诗经~小雅》。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305篇,另 有6篇笙诗。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有160篇,分15国风;雅共105篇,分大小 雅;颂共40篇,分周、鲁、商颂。风,即音乐曲调;十五国风,即各地区的曲调。雅,即正,指 朝廷正乐。颂,宗庙祭祀之乐。 2. 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献诗”、“采诗”、“删诗”之说,透露了《诗经》作品的来源和编定的一些信 息。 3. 诗经中作品有两个作用:一是用于典礼、讽谏、娱乐;二是教化、教育。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 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 4. 《周礼》把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类。燕飨诗可分为飨礼诗、燕礼诗、 乡饮酒礼诗三种。 5.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dān,同“耽”)。我有旨酒, 以燕乐嘉宾之心。 6.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苹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嬉娱任逍遥。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心中乐陶陶。 二. 《山鬼》——屈原 本篇选自《楚辞 九歌》(《九歌》共11篇) 楚辞与《诗经》并称“诗骚”。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1、默写: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2、披着石兰啊结着杜衡,折枝鲜花啊聊寄相思。 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红颜凋谢啊怎能永葆花季, 抱怨公子啊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啊却没空到来。 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 3、分析山鬼形象。 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 故仍称山鬼 。本篇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山鬼是一位美丽的女山鬼,是一个多情、痴情但却失恋的美女,她深感孤寂,饱含凄婉,内心忧愁,是一个失意与哀怨交织的形象。 联系作者的经历,山鬼其实是屈原的写照。前者无法得到美好的爱情,后者无法实现远大的理想。 三. 《燕歌行》---曹丕 A.乐府题目上冠以地名,是表示曲调的地方特点。“燕”是北方边地,征戍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写离 别之情。 B. 曹丕的《燕歌行》共二首,这是第一首,写妇人秋夜思念在远方的丈夫。它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C. 《燕歌行》是如何围绕着“思”字进行描绘的, (1)对远方丈夫的思念; (2)对远方丈夫的担忧; )思妇的无奈与无聊; (3 (4)思妇的哀伤。 四. 《明妃曲》---王安石 1. 咏王昭君事。 五. 《圆圆曲》---吴伟业 1. 吴伟业,号梅村,和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叙事诗反映家国兴亡之大事,抒情诗述说 身世荣辱的哀怨及屈节仕清的悔恨。歌行体被人称为“梅村体”,并有“一代诗史”之誉。著有《梅 村家藏稿》。 2. 《圆圆曲》是歌行体长诗。袁枚评价全诗“用元白叙事之体,拟王骆用事之法,调既流转,语复奇丽, 千古高唱矣。” 3.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代红妆照汗青。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4. 作者对主人公陈圆圆抱着怎样的态度, 陈圆圆——幼年丧母,为苏州名妓?被强征入宫,遭冷遇?入田府为歌伎?被吴三桂娶为妾?被刘宗敏掳获 ?复为吴三桂所得?遭正妃悍妒,独居别院,后乞求削发为尼?自沉池水。从一个民间的采莲女到富贵荣华的平西王妃,命运跌宕起伏;引发明清易代的历史剧变,阴差阳错,都是身不由己。关山漂泊,辗转流落,完全无法自主,她的命运正像“狂风”中被吹扬的“落花”。 作者对陈圆圆寄与了深切的同情。 5. 吴三桂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赞赏他对爱情忠贞,有人谴责他断送了大明江山,还有人认为他的人生历程根本就是一个悲剧。对这些,你有何看法, 作者对引狼入室导致明清易代的吴三桂,肯定有憎恶之情;吴三桂作为清朝新贵,诗人不得不投鼠忌器,婉转隐约 闪烁其辞;而作为一代文学家,对于吴三桂的悲剧性人生处境又不免同情,吴不能忍受所爱之人被人强占的耻辱,冲冠一怒,而由此付出的代价,是包括父亲在内的全家的毁灭。 所以吴伟业对于吴三桂的态度是很令人寻味的,不是明确的,而是含混的,不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似乎有嫌恶之情,又有婉曲的嘲讽,却又不时流露出同情。 6. 梳理全诗的叙事线索。 答:帝死,降清,初识,入宫,遭弃,相恋/为妾,(分别),再遇,随军 六. 《洛神赋》----曹植 1. 曹植借助于神话传说和美丽想象,创造的人神恋爱的赋为《洛神赋》。 七. 《牧誓》 1. 选自《尚书》,原只称《书》,汉代叫它《尚书》,又称《经书》,为“五经”之一。 2. 汉代经学分为两派,一派是今文经学,一派是古文经学。 3. 《尚书》记载的是上起于尧、下迄春秋中叶秦穆公伐郑之事。全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 《周书》四部分。 4. .《牧誓》选自《尚书》,记载了武王在牧野战前誓师之词。 八. 《苏秦始将连横》 1. 选自《战国策》。 2. 《战国策》,有《国策》《国事》《短长》《长书》《事语》《修书》等称呼。西汉末年 (《战国策》)刘向整理宫中图书 编辑成33篇。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3. 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因此苏秦在赵国当了相,而函谷关被封闭了。 4. 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当今如果想吞并天下,凌驾大国之上,威震敌国,控制海内,统治黎民,臣服诸侯, 就非用武力不可!. 5.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 ,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译文:秦王说:“我听人说的是,羽毛不丰满的鸟不可以高飞,法令不健全的国家不能用刑罚,道德不高尚的君主不能役使民众 政教不顺畅的国王不能劳烦大臣。今天先生郑重其事地不远千里来到庭上想要指教我,我愿意以后再请教。” 6. 《苏秦始将连横》反映了纵横家怎样的人生价值观, 《战国策》突出表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反映了纵横家独具一格的人生观。纵横家重利轻义,渴望个人成功,追求功名利禄,崇尚奇谋权变,因而朝三暮四之为仕,鸡鸣狗盗之行径,于儒家来说是不大当,于纵横家来讲却是实现自己人生目的的必需。 九. 《李将军列传》----司马迁 1.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桓、灵之世始称《史记》。《史记》首创史书的纪传体体例,分为 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中国古 代3000的历史。 2. 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翻译: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仗着自己有本领,屡次和敌人正面作战,恐怕会失去这元大将。 3. 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翻译:李广治军简单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他就无法阻挡了。而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乐,都甘心为他去死。 4. 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翻译:李广身材高大,臂膀像猿一样,他射箭的本领也是天赋。虽然有子孙或他人向他学习,但谁也不能赶上他。 5. 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 军亦至,匈奴军亦解去。汉军罢,弗能追。 翻译:这时天刚黑,将吏士兵都面无人色,而李广意气自如,更加努力整顿军队。军中从此更佩服他的勇气了。第二天,再奋力作战,博望侯的军队也来了,匈奴军队因此解围而去。汉军因疲劳,不能追击。 6. 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 翻译:我过去做陇西太守时,羌人曾经反叛,我诱降了他们,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诈的方法在一天里把他们杀死了。 7.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翻译:大将军卫青也是密受武帝的告诫,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要派他与单于对敌,怕达不到原来的期望。 8.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翻译:太史公说:《论语》说,“本身行为正,不下命令,人们也奉行;本身不正,下命令,人们也不会奉行。”这说的是李广啊。 9. 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走,现在都解鞍就表示不走,可以使敌人更加坚持认为我们是来诱敌的错误判断。 十. 《徐文长传》-----袁宏道 1.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人,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时称“公安三袁”。 2. 袁宏道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这种重个性、 贵独创、强调表现自我的性灵说,是公安派散文的核心。 3. “公安派”提出“世道既变,文亦因之”主张文学作品要随着时代改变而改变。 4. 徐文长一生充满悲剧色彩,你对此如何看待, 文章所记内容较为丰富,但作者的旨意主要着落于徐文长“才奇”与“数奇”之间的矛盾这个重心。 作者高度称赞徐渭才气超人,术有专攻,业有专精。但在科举考试中,徐文长却“不得志于有司”,一再落选。长期怀才不遇的遭际,使他精神压抑、性情乖张,以致发为狂疾,抱愤而卒。对此,作者既深表同情,叹息“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更怀抱不平,感慨徐渭之所以命途多舛,是因为他的才能过于杰出。 5. 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翻译:因此胡宗宪更加看重他,一切奏疏、公文等,都请他代作。 6. 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 我说文长是没有什么不奇异的人。正因为没有什么不奇异,因此没有什么是顺顺当当的。 7. 袁宏道《徐文长传》是怎样以“奇”立文, 可大致归结为三个方面:(1)才能奇异。一是有经世济时之才,所谓“纵谈天下事”、“好奇计,谈兵多中”,胡宗宪因而慕名延其为幕僚,且甚为信任;二是有文艺才能,诗赋书画无施不可,且有个性。(2)性情奇怪。早先“自负才略”,“眼空千古”,“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寄人篱下之时,谒见上司,每“葛衣乌巾”,长揖不拜;科场落第之后,则“放浪而乐,恣情山水”,将英雄失意之悲寓托于诗。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兴来饮酒,则“呼下隶与饮”,甚至以斧银白戕。(3)遭际奇特。徐渭虽怀旷世之才,然“大试辄不利”,“不得志于有司”,“数奇”,终生与功名无缘,“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综上所述,可见作者的意图非常明确,他既以“奇”字为绳墨来取舍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又以“奇”字为骨架来结构文章,因而尽管所记事例纷杂,但文章却显得骨力劲健,神气凝聚。 十一. 《霍小玉传》----蒋防 1. 唐代传奇是唐代的文言小说,源于六朝志怪小说。唐传奇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小说成为一种独立 的文学样式,标志我国小说进入成熟期。 2. 蒋防,中唐时人,他的成名之作是传奇《霍小玉传》,明人汤显祖曾据此篇小说作有戏剧《紫箫 记》和《紫钗记》。 3. 今亦便令永奉箕帚。 今天就让她永远来服侍您。 4. 你如何理解《霍小玉传》里霍小玉的爱情悲剧, 李益的懦弱、唐代门阀制度的罪恶。 5. 本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两条线索、三个层次。李益是一条线索、小玉是一条线索,两条线索时分时合。三个层次即定 情、负心、死别。 6. 试析霍小玉、李益的人物形象 第一,小玉的出身是低微的,这就决定了她不会再有更好的命运。第二,她是清醒的,尽管是 不彻底的。第三,她是痴情的,对爱情忠贞不渝。第四,小玉是有反抗的,尽管这种反抗是有 限的。而李益无疑是一个负心人的形象,与小玉形成鲜明的对比。 7. 试析作品主题思想的深刻性 它最深刻、最尖锐、最无情地揭露了唐代门阀制度的罪恶,为被压迫、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 提出了血泪控诉。 8. 但至曲头觅桂子,即得矣。明天午时,只要到巷口找到一个叫桂子的婢女,就可以了。 十二. 《治国》-----管仲 1. 管仲,即管敬仲,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政治家、思想家。帮助齐恒公以“尊王攘夷”为口 号,使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 2. 选自《管子》第四十八。《管子》是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著述总集。《管子》分《经言》《外言》《内 言》《短语》《区言》《杂篇》《管子解》《管子轻重》8类。 十三. 《预言》---何其芳 1. 何其芳(1912—1977),四川省万县人,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收集有《预言》、《画梦录》、《刻 意集》等,是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并因与李广田、卞之琳合出《汉园集》而被称为“汉园 三诗人”。 2.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3. 诗歌所表达的思绪和情怀 一方面流露着抒情主人公辨别不清前行方向的怅惘,另一方面又暗示出企盼获得某种超现实力量伴行、引导的夙愿;但希望最终不愿驻足,与之擦肩而过,留下的只有无奈与空寂。 4. 诗歌的艺术手法 A. 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 B. 意境朦胧恍惚、扑朔迷离,但是抽象的情思却具体可感。 C. 遣词用语细腻、缠绵。 D. 语言上,形式整齐一致,富于音乐性,全诗六节,每节六行。每行的长短也落差不大。六 行大体押韵,属于半自由半格律诗体。读起来使人产生平和、愉快的感觉。 5. 何其芳《预言》里“年轻的神”是什么的化身与象征, 《预言》运用了女性特征的象征性意象,描绘了一位来自“温郁的南方”,有着“银铃的歌声”的“年轻的神”。《预言》中把爱情拟为“年轻的神”,“我”热切地盼望她来临表露爱恋,可她却“无语而来”又“无语而去”,消失了骄傲的足音,空留下“我”之感叹与失望。这种爱尽管略显飘渺,却也是一首真挚炽热的向往的梦之歌。 十四. 《手推车》----艾青 1.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2. 思想内容 全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围绕手推车的 “尖音”进行艺术渲染,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呼应。第二部分紧扣手推车留下的“辙痕”进行铺陈,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交织,从听觉到视觉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思想内容:诗中的手推车是一种象征的意象。作者通过它刻画了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深重灾难, 表达了对民族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也蕴涵着对保守呆板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悲哀。 3. 《手推车》的审美特征(艺术特征) 颜色、声响与线条的有机调配,是诗作最突出的艺术创造。诗人本有的绘画根底赋予作品以白、灰、黄相间的色彩浸染,使文本具备了鲜明的画面感,再辅之车轮尖音的描摹、交错辙迹的刻画,令人获得了多种审美感受。而贯穿其间的诗人独有的忧郁,更令人感到韵味的沉厚、绵长。 语言方面,单片句子错落有致,上下两片之间则形成对应、对称,别显出一种整齐、和谐与工稳、凝练。 4. 为什么说艾青标志着我们民族有了自己成熟的诗人, (1)当时已完全站在先进阶级立场上的诗人,进一步深入到现实生活当中发掘创作宝藏,用自己的诗歌思索着民族的命运,传达着人民的心声。在这篇作品里,诗人以飞扬的神思在作鸟瞰,北国严冬下的肃杀与阴冷、干涸与荒凉被尽收眼底;进而把生成的思绪汇聚在一架落后的却又是北方人民最常使用的运载工具手推车上,景象与物象随即融为一体,营造出诗歌厚重的思想内涵:这块肃杀、阴冷、干涸、荒凉的土地,何不是我们古老、贫穷祖国的缩影呢,手推车承载的则是存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我们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悲戚——只有一个轮子的它所负太重了,以至于轮轴都发出刺耳的尖音,过后留下深深的碾痕~ (2)独特的艺术创造。 十五. 《铸剑》-----鲁迅 1.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1898年更名为周树人,字豫才。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等。 2. 《铸剑》取材于古籍中关于干将莫邪的传说,是《故事新编》中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初发表时题为《眉间尺》。 3. 黑色人(宴之敖者)的形象分析 (1)貌如其人:黑(夜的颜色、冷峻、庄重、死亡的颜色、复仇者的颜色),瘦得如铁,表现出坚定有力。 (2)善于复仇:设计了“诱敌深入”的复仇方式,不仅有复仇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而且十分懂得复仇的策略和方法。 4. 复式主题结构(复仇、批判国民性) (1)艺术地再现折射了20世纪初期中国现实的世界,主要人物宴之敖者不仅具有现实人生的依据,更具有鲁迅的人格烙印和精神风范,表现了鲁迅的向害人者、害人社会的坚决复仇的思想。 (2)状写出悲壮、崇高的复仇却终究被“庸众”、“看客”消解为无。体现了鲁迅一以贯之的对国民性的批判的现代思想。 5. 对鲁迅复仇精神的理解 从现实背景来看,《铸剑》为何写得这样酣畅淋漓、大快人心,这就不仅有赖于鲁迅非凡的文学才华,而更得力于他的半生血火交织的斗争经历了。在回顾自己的半生经历时,他曾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怀疑什么,怀疑的就是那些假革命的反革命者,他们假借革命的名义,杀害了多少无辜的革命者。辛亥革命实际上的失败、秋瑾的被杀、袁世凯的大杀“革命党人”、“五卅惨案”、“女师大事件”直至 1926 年“三一八惨案”,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血腥屠杀手无寸铁的请愿学生,鲁迅的学生刘和珍等倒在血泊中„„这些“血的游戏”把鲁迅压抑得喘不过气来,也激发了他的反抗的、复仇的怒火。《铸剑》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的,它是鲁迅革命的复仇主义的艺术结晶。 6. 《铸剑》的艺术特色 (1)超凡的想象力,荟萃了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段。浪漫、写实、象征被间或运用,奇谲、怪异、魔幻被融为一体,使得作品具有怪诞的意象和神秘的气氛。 (2)令人品味到刻意的调侃,辛辣的嘲弄、讥讽,乃至冷酷的“黑色”幽默。 十六. 《桃园》-----废名 1.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京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第一本小说集《竹林的故事》。 十七. 《致橡树》----舒婷 1. 舒婷,原名龚佩瑜,福建厦门人,是中国当代诗歌流派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2. 舒婷《致橡树》通过橡树和木棉两个中心意象抒发了诗人的爱情观。 3. 在舒婷《致橡树》中,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1)、平等独立 (2)、心心相印 (3)、祸福与共 (4)、相知相依 十八. 《春暖花开》----海子 1. 海子,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县人。 结合海子全诗,你怎样理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诗, 2. 大海是海子诗中的核心意象,广阔浩荡,心旷神怡,生机勃勃,是安魂之乡,是搏斗之乡,是理想之乡,是海子作为“海之子”的精神归宿,是他可以找到真正的幸福感的地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然是一种海市蜃楼,然而这是海子所能感受到的一种明丽的幸福感受。 这个题目的意蕴张力在于,它将我们现实中的思维定势扯得七零八落,然后万花筒式地重组,用自己强烈的主导意念使它明丽起来。如“春暖花开”至少有(1)房子的布置(2)周围的景色(3)诗人的心情等日常意蕴,然而在这里被海子泛化为一种幸福感了,从而让我们处于一种扭曲的快乐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对其追求的理想生活的一种描述。文革以后,人们精神上缺少依托,这也可以看作是海子对精神神生活的追求。 十九. 《乡愁四韵》----余光中 1. 余光中,台湾十大现代诗人之一,被称为“乡愁诗人”。 2. 用来表达乡愁的感受的四种意象之间的关系 长江水——比起黄沙沉沉的黄河水来,长江取于天上,让人感到神圣,从而显示了对祖国思念不是普通的思念,是高于其他思念的一种情感。 海棠红——海棠是中国民间居家庭院的常见景物,而今,家乡的海棠依旧,游子却只能在异地的思乡之情中默念。诗人倍受思乡之情的折磨,经受着“沸血的烧痛”。同时,一张“海棠红”还有另一重含义,作为一个生活在特殊背景下的诗人,祖国在他的心中是“一张海棠红”,(注:中华民国的版图包括现在的蒙古,大陆部分形似海棠叶)诗人面对完整的故国版图,却流落在这张“海棠叶”之外,国土的分裂使诗人愤激不已,心如泣血。 雪花白——诗歌一二两章选取“长江水”、“海棠红”两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土和传统文化深深的依恋与愿望无法实现的痛苦心情。第三章选取了“雪花白”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意象。这是诗人由炽热的追求跌到冰冷的现实之后的一种反思。雪花是自由的,它不受限制,可在空中自由飞翔。这里的“雪花白”实际上是诗人的化身,体现了诗人纯洁的心愿。诗人愿作两岸交往的使者,为两岸的统一而努力。 “家信的等待”说明割断多年的乡情与亲情,在倍感严寒的季节最温馨的是家书的问候。 腊梅香——“腊梅香”预示着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暗示了大陆与台湾关系的改善。统一毕竟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母亲对游子永远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游子思念母亲,心中充满了温暖,这正是诗人正视现实而又能执着追求的心理源泉——亲情、乡情、爱国之情的强大的召唤力和凝聚力。 3. 诗歌的艺术特色(五点) A、意象独特,寓意深远。诗人将富有民族特色的“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四组意象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用来表达思乡爱国之情。以象征中华文明的“长江水”为第一意象,并由此延伸到居家常景的“海棠红”,构成对家与国的整体思念。然后,由实到虚,渴望一片“雪花白”,“一朵腊梅香”,构成了全方面的思乡之情。 B、联想自然,环环相扣。《乡愁四韵》围绕中心展开层层联想。第一节第一层联想把“长江水”比作“酒”,凸现乡愁孕大含深,至真至醇;第二层联想由“酒”到“醉酒的滋味”则顺理成事,展示了乡愁撩人情思、令人心醉的特点;第三层联想把“乡愁的滋味”类比“醉酒的滋味”,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浅显。其余三节的联想扩展作用与此类似。 C、选词用语,别出心裁。作者不说“一张红海棠”、“一片白雪花”、“一朵香腊梅”,而偏说“一张海棠红”、“一片雪花白”、“一朵腊梅香” 。诗人的匠心在于:用“一张海棠红”来强调“红”,以 突出“红”的鲜艳灿烂,而这“红”又与后文的“血”自然相连;用“一朵雪花白”来强调“白”,白得晶莹剔透,纤尘不染,而这“白”字又与后面的“信”紧密相连;用“一朵腊梅香” 来强调“香”,以突出腊梅的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而这“香”字又与下文的“母亲”相连接。相反,如果说“给我一张红海棠”,“给我一片白雪花”,“给我一朵香腊梅”,后面随文就势的联想就无法展开。 D、一咏三叹,感情浓烈。每章首尾两长句反复吟诵,遥相呼应,使夹在中间的三个短句显得更为紧迫,充分显示了愿望的迫切程度。而每一章的韵脚仅为两字,换韵之少,更显示了这种感情的凝重。 E、运用了比喻、反复、通感的修辞手法 总结: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他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依恋和认同,是诗人长期在香港台湾美国等地漂泊,对大陆故土的一种怀恋。 二十. 《夜航船》----余秋雨 1. 余秋雨(1946年—),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戏剧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以散文集《文 化苦旅》震动文坛,从此打出“学者散文”(或曰“文化散文”)的旗帜,其作品沉静而具有文 化底蕴,有人称他“左手写散文,不落其浅薄,右手著理论,也不失其艰涩难明”。本文选自《文 化苦旅》。 2. 余秋雨《夜航船》取名于明代文学家张岱的同名著作。 二十一. 《公园里》-----普利维尔 1. 巴黎是地上一座城,地球是天上的一颗心。 2. 主题:永恒的爱 诗歌通过瞬间的一个吻,表达了永恒的(超越时空的)爱。在时间的维度里,一个人的生命 是短暂的,吻只是一瞬间的,但是人因为有了爱情,瞬间便变为永恒。所以诗人将两个时间进行 在空间的维度里,公园是微小的,人只是处在公园的一个角落。对比:一千年一万年,瞬间的永恒. 但是公园因为有了人类的爱情,微小也就变得伟大。所以诗人将两个空间进行对比:天上,公园 的伟大。 3. 巧妙的构思: 一千年一万年——瞬间 蒙苏利公园——巴黎——地上——天上 4. 问题:为何采取这样的层次, 全诗只有一个特写的瞬间——情人间的亲吻,这一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朽。小诗先用时 间来对比,再用空间来衬托,时间上由远及近,空间上又由近及远,以至于无穷。亲吻这一场景 定格后被迅速推远,这一戏剧化的视角变化,使得这个永恒的瞬间的重要性得到足够的表现,这 一手法还给予这首隽永的小诗某种装饰性。 二十二. 《窗前晨景》------艾略特 1.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出生在美国,后期象征主义的 杰出代表。作品有《荒原》(1922) 《四个四重奏》(1935,1941)等,强调通过“客观对应物”, 即用象征和暗示的方法来表达内心世界的真实,《荒原》揭示了西方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已干 涸如“荒原”,被西方评论家称为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2. 艾略特《窗前晨景》描写现代城市怎样的病态征象, 刻画了现代城市生活的无意义与沮丧。艾略特悲观地看到,欧洲文明在物质生活的欲望中日 益崩溃,人们精神世界庸俗、空虚如同一片荒原,价值观念的破灭造成了心灵的异化。 3. 请体会分析诗歌意象(“潮湿的灵魂”“沮丧地发芽”“撕下一个空洞的微笑”等)的表达效果。 《窗前的清晨》奇特的意象之中寓含着颇为深刻的内涵。作者选取了清晨时刻似乎毫无关联的两幅画面,一是女仆在地下窒的厨房里准备早餐,一是街头一个过路人被掠入作者视线时那一刹那的印象。全诗基调十分阴郁,即使那有着一丝亮色的“微笑”都是“茫然的”,况且还是“扯来的”,勉强至极。艾略特主张用客观对应物间接地暗示作者的情感,以引发读者的情感。第一节那在伦敦 地下室厨房里劳作的女仆终年不见阳光,她们接触到的外界惟有地下室透进的光线与空气。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甚至连灵魂都被渗透成阴湿状态~她们内心残存的某些希冀与切盼,如种子般还在想方设法地抽出幼苗,但却是如此忧郁、沮丧甚至绝望~刻画出物质世界里现代人心灵的贫瘠。“灵魂发芽”这一表述就是一个典型的客观对应物,也是艾略特创造的奇迹而形象的意象之一,第二节描写了一个在伦敦大雾中走过的身着泥污的裙子过路人。她茫然地、麻木地向别人挤出笑意。这微笑轻飘飘的,没有重量,它只在空中浮了一会儿便消失于视线之外。诗人把个人情感系在这场雾之中,雾如棕色的浮波,不是人们想象中那种纯洁的白色,它显得很不洁净,不仅阻碍了视线,而且隔绝了人与人的相互沟通,给人心灵抹上一层阴影。 二十三. 《禽兽为邻》-----梭罗 1. 梭罗的口头禅是“简朴”,他是自然随笔的创始者,被公认为生态主义哲学家。 2. 《禽兽为邻》一文选自梭罗的散文集《瓦尔登湖》,本文是作家徐迟翻译的。 3. 描写潜水鸟一段,作者的描写有什么特点, 潜水鸟的表演,被描写得精彩绝伦。演出以瓦尔登广阔的湖面为舞台,作者以寥寥数笔勾勒出潜水鸟的形态美:“姿态堂皇”“身段矫健”“胸羽雪白”。作者更以大量笔墨渲染潜水鸟最显著的特征——一种奇特的叫声:“奔放的笑声”、“狂笑一阵”、“恶魔般的狞笑”、“怪笑”„„ 它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潜泳,作品对此做了重点描述。最有意思的是,作品中出现了一人一鸟在湖面追逐斗智的场面。在捉迷藏的游戏中,表面上看起来呆头呆脑的潜水鸟,却意想不到地机灵,给文章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形象生动而富有情趣。 4. 梭罗笔下的鸟类与鸟类科学报告有怎样的区别,作者叙述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情景,字里行间是怎样的一种态度和情感, 《瓦尔登湖》一书中有许多篇幅是关于动物和植物的观察记录。以至于同时代的人误将此书理解成一本有关自然的文献,而忽略了其中关于哲学的内容。其实,梭罗的贡献是建立在这两方面之上的。 在自然观察方面,但是只有当梭罗的著作出版后,大家承认他才是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在他之前描写自然界的作品,只是以“书信”、“插叙”和“杂志文章”的形式出现,报道他们对于自然界的发现。是梭罗使自然散文独立门户,赋予了它新的概念。梭罗是自然随笔的创始者。 在哲学思考方面,如果我们把梭罗《瓦尔登湖》中关于鸟的段落与奥杜邦《美国的鸟类》一书加以比较,不难发现奥杜邦的书仅仅是科学报告,而梭罗的文章则是关于自然的艺术创作。把关于自然的观察与体验详细地记录下来,并赋予通俗的哲学意义。积极倡导一种生活观念,一种与现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立的简朴的生活方式。 二十四. 《西西弗的神话》----阿尔贝?加缪 1. 阿尔贝?加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和评论家,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1957年,因 “以明彻的认真态度阐明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良知的问题”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加缪的作品对 后期的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影响很大。 2. 小说《局外人》是存在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哲学散文《西西弗的神话》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 理论著作。 二十五. 《舞会以后》---托尔斯泰 1. 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里程碑)、《安娜卡列尼娜》《复 活》等。 2. 托尔斯泰主义:“勿抗恶”“道德自我完善”。
本文档为【大学语文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66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1KB
软件:Word
页数:2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10-01
浏览量: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