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雨霖铃柳永教案_0

雨霖铃柳永教案_0

举报
开通vip

雨霖铃柳永教案_0雨霖铃柳永教案_0 精品文档 雨霖铃柳永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写景的妙处。 3( 感受词中凄凉孤寂的意境和抒情主人公飘零凄苦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及写作思路;揣摩意象,体会意境。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品味诗词语言,感受艺术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伤离别、重真情。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品味词的意境。 2(引导学生体味本...

雨霖铃柳永教案_0
雨霖铃柳永教案_0 精品文档 雨霖铃柳永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力的语言,体会写景的妙处。 3( 感受词中凄凉孤寂的意境和抒情主人公飘零凄苦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及写作思路;揣摩意象,体会意境。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品味诗词语言,感受艺术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伤离别、重真情。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品味词的意境。 2(引导学生体味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在了解这首词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1 / 30 精品文档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质疑法、点拨法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我们常说,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宋词,作为一代之文学,和唐诗、元曲一样,代表着一种难于企及的高度和不可再现的辉煌。可有多少人知道,词曾经只是一种边缘文学,被称为“诗余”,即诗的陪衬和补充,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不被正统文坛所重视,仅仅活跃在民间,难登文学大雅之堂。它能在宋代兴盛并最终成为一代之文学,靠的是广大文人的大力推动和参与。可以这么说,没有文人的参与就没有宋词的辉煌,而反过来宋词的辉煌也成就了一大批文人,使他们因写词而扬名。在那个时代的词坛,俊杰辈出,星光璀璨,有很多名字,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仍然光芒四射,深入人心。 按照传统的提法,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典范;苏轼、辛弃疾则是豪放派的代表。评论者总是将苏、辛并称,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但苏轼也写婉约词,柳永也有豪放词。《望海潮》和《雨霖铃》的比较。《望》写景壮伟、声调激越;《雨》哀怨缠绵、冷寂幽清。 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2 / 30 精品文档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二、作者和背景 1.柳永简介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改名柳永后,47岁才考中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也叫“柳郎中”。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妓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 柳永只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遂落第。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竟由群妓合金而葬。 “柳氏三绝”——与兄三复、三接都有文名 成名原因 ? 政治上的抑郁失志 ? 生活上的特殊经历 ? 博学多才,妙解音律 ? 写出好作品 2.背景及释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背景:当时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郁闷,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这是他离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作品,本词正是他当时心境的体现。 释题:“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斜口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制此曲。 3 / 30 精品文档 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即指此事。 三、教学过程 1、播放邓丽君唱的《雨霖铃》歌曲 2、听录音,可以跟着默读,边听边圈画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心绪的一句话 教师引导:作者的心情在词的下片表露无疑,那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四、诵读指导 1(思考: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本词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词,感情基调格外低沉悲戚。 2(诵读点评 诵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注意字音、语调、节奏。 ?寒蝉凄切——“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字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凄切之情。 ?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 晓风残月,就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更那堪——稍重、稍停,拖音。 ((( 4 / 30 精品文档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稍重、稍停,拖音 3(指名 朗诵 朗诵比赛活动流程诗朗诵英雄英雄碑颂朗诵稿听听秋的声音配乐朗诵载着使命前行朗诵稿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感受情感氛围 雨霖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齐读——单读——师读——生品读 四、整体感知,设疑启发 1.“好诗一半画”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同学们品诗构画,发挥想象,本词能构几幅画, 离别前的饯别——都门帐饮 离别时的难舍——执手相看 离别后的想象——晓风残月 2.披文入情,感受诗人情感 凄切、无绪——黯淡、低落 催发、执看——难舍、痛苦 酒醒、分离——凄凉、孤独 5 / 30 精品文档 五、重点探究 1、柳永和爱人的离别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词的上片,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边读边标示出词中的意象。 明确: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烟波、暮霭、楚天 2、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明确:凄凉、沉寂 3、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那么,这些意象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明确:不全是实写,“烟波、暮霭、楚天”是作者的想象语。 4、作者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借以表达内心“伤离别”的心情。我们要了解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也是诗词创作常用的手法。上片有一句典型的“情语”,你找到了吗, 明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8、文学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真实,这是一处经典的细节,值得我们用心品味。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品味。 、一个“竟”字,突出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明确:一个人将另一个人的手放在自己手中,相互看 6 / 30 精品文档 着时泪眼婆娑,竟然是被泪水给噎住而说不出话来了~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离别依恋痛苦的心情,缠绵悱恻,淋漓尽致。 、把“执手”换成“牵手”“握手”好吗,为什么, 明确:“执手”感觉很慎重,很郑重,而“牵手”和“握手”不能充分表达那种凝重感和气氛。 、此时无声胜有声,说是“无语”,实际上有千言万语。此时柳永和恋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悲痛得说不出话来。你能否试着代他说两句,展开想象写一写,和大家分享。 9、文学是想象的艺术,大家丰富的想象填充了柳永留下的艺术空白。那么,与恋人离别后,作者的痛苦有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呢,请位同学为大家朗诵词的下片。 10、思念是一种说不出口的痛,而柳永又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哪句最能代表柳永的心声呢,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作者直抒胸臆,把离别后的痛苦酣畅淋漓地说出来了~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借景抒情,“酒”“杨柳”“风月”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作者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 7 / 30 精品文档 月。”“酒”无味,“柳”留人,“晓风”秀丽,“残月”凄迷,作者的心却是悲苦的。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尘万丈,我非你不爱。恋人离开,百无聊赖。正可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有一种“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无奈与孤寂在里面。以问句作结,引人思考,余味无穷。 六、综合领悟 这首《雨霖铃》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假设让你为它取个题目的话,你会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呢,请说明理由。 秋别。因为这是一个发生在秋天的关于离别的故事。 伤别。因为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就是“伤离别”。 思念。因为词人对恋人的思念无处不在,我觉得用“思念”比较好。 相思。 七、点拨内容,归纳艺术手法 1.串讲拓展 问题探究:词的上下阕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和氛围, 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词融情入景和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试着体会全词的意境。 分析:《雨霖铃》抒写的是饯别时黯然、低落的心情, 8 / 30 精品文档 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了“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助。 词的上阕在凄冷环境衬托下,主要实写离别时的情景,下阕是对别后思念和 《雨霖铃》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回顾词的相关知识,了解作家。 2(理解词意,感受词中浓浓的别情,把握词的意境。 3(掌握虚实结合、情景交融、铺叙、白描的手法。 二、能力目标 1、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正确认识该词的情调,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理解词意,把握词的意境。 2、学习该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铺叙、白描的手法。 教学难点:把握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探究法 9 / 30 精品文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别离在诗歌是一种历写不衰的主题。请大家想想以前学过哪些描写别情的诗。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与其亡妻之间的“梦别”。 形形色色的分别,无不贯穿着一个主题:分别痛苦。真是“别”有滋味 在心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雨霖铃”。看看他又是怎样写“别”的呢, 二、了解背景,学会“知人论世”。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其词多是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善于抒写离情别绪。创作慢词,铺叙白描,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之一。他的词,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著有《乐章集》。 10 / 30 精品文档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妓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酌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所传诵的一首,被称为“宋金十大曲之一”。 当时,词人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这首词就是抒写他和一位红颜知己的离情别绪。 三、整体感知 1、录音朗读 提问:录音的朗读者的感情基调怎样, 明确:感情基调低沉。 2、学生齐读。 3、疏通词意 4、概括次的上下片的内容。 明确:词的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词的上片写离别后的设想。 5、既然这首词写得是离别,那么哪句能表现该词的主题, 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四、鉴赏分析 11 / 30 精品文档 鉴赏上片 ?男生读词的上片,让学生回顾词的上片的内容。 ?提问: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着怎样的特点,蕴涵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要点如下: 上片:离别时的情景 寒蝉 长亭 骤雨 无绪 留恋 景语情语 烟波 暮蔼 楚天 泪眼 凝噎 鉴赏下片 ?女生读词的下片,让学生回顾词的下片的内容。 ?找出文章的过渡句。 ?提问:词的下片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着怎样的特点,蕴涵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要点如下: 上片:离别后的设想。 良辰好景——虚设 景语杨柳 晓风 残月 情语 千种风情——无人说 学生齐读,再次感悟其中的意境。重点鉴赏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参考:词的意境缠绵凄恻,凄凉凄清。 五、总结写作特点: 12 / 30 精品文档 1、虚实相生 2、情景交融 六、名句鉴赏: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七、 练习 飞向蓝天的恐龙练习非连续性文本练习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练习呼风唤雨的世纪练习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后练习 巩固: 对《雨霖铃》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词的起三句,点明时间、地点、景物,为全词奠定了基调。 B、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全是写景,实际上含的都是情,景无边而情无限。 C、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人物语言。以冷落的秋景来衬托词人与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D、下片是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这是虚写。虚写中所着意描绘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连“良辰好景”也不能为他排遣痛苦。 八、背诵: 2教学过程 一、 情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 听乐曲说出曲名《送别》 13 / 30 精品文档 2、 导入 别离之情诗词中历写不衰的主题,如我们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今天来学习一首关于离别的词《雨霖铃》 二、 走近作者 1、 学生介绍柳永概况。 2、 教师补充: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他对北宋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与影响,第一他制作了大量慢词长调,对宋代 慢词的发展颇有影响;第二他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善于铺叙、写景、抒情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易懂,音韵和谐美。柳词在宋代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处,既能歌柳词。” 三、 背景资料 柳永虽然才情卓著,但一生任途坎坷。这首词写的就是他任途失意心情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又不得不和心爱的人痛苦分离的思想感情。 四、 重难点解决过程 齐诵《雨霖铃》 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和语调 学生随录音带自由读全词理解词义,在音乐中进入词所描绘的情境,并使词的意境在头脑中浮现出来,从而把握 14 / 30 精品文档 词的景与情领悟意境。 赏析词的意境 1、 让学生把上下篇内容生动地描述出来。 2、 教师示范:一个秋天的傍晚,一场暴雨刚刚停歇,蝉凄切地鸣叫不已,词人面对着长亭,心情更觉悲凉。京城门外,长亭边,一个临时搭建的蓬帐里他的心爱之人为他送行,两人面对美酒佳肴却毫无心情,正在恋恋不舍之际,船夫催促着“开船喽——开船喽——。”两人双手紧握,泪眼相对,有千言万语要说却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来。词人想在即将踏上的旅途中只有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霾,空旷的天空。 小结:上篇写的是一个秋天的傍晚,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在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篇紧承上篇:是词人想象别后的情状,小船临岸,词人酒醒只见习习晓风吹拂杨柳,一弯残月挂在天空。词人现在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总结:全词凄凉的意境让我们感觉的浓浓的别离之情。 过度:我们的生活里也有别离的苦痛,如何把它用文字表达出来。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雨霖铃》的写法。 鉴赏要点 1、融情入景的写法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5 / 30 精品文档 “寒蝉” “长亭” “骤雨”词人一开头就捕捉到有特征的秋景来渲染气氛,“寒蝉”透着秋意,而蝉的叫声更让人感觉的悲凉,骤雨过后天气陡然变凉,更使人感到凄切冷落,所以这首词不仅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更是在写心情。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字表明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虚构的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空阔的楚天这些景物在南方是很平常的。可是这些平常的景物注入深沉的情感之后就变得不平常不了。那浩渺的烟波,另人惆怅;沉沉的暮霭让人压抑忧伤,那空阔的楚天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词人对景物的描写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一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有人拿它代表柳词。这没有一个字写情,而没有一个字不写情。李白诗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后,杨柳和离别就似乎有必然的联系了。借杨柳抒离情成了常用的手法。如白居易“杨叶比愁眉,愁长比柳丝。”因为有这种习俗的存在,所以离别的人一看杨柳就会涌起离愁别绪,因而“杨柳岸”三个字明写前景,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韵味。词中“晓风残月”也是最能触动人的感情的事物,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里曾写过:“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曹植也曾写过 16 / 30 精品文档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秋月的风是凉的,秋日的早晨的风更凉;月光是清冷的,残月的光更加清冷,而早晨残月就显得特别凄凉。所以晓风残月给人一种特别浓重的凄凉冷落之感。 这样在短短的两句词里,作者集中写了一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而这幅凄清的画面又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 酒醒之后的惆怅和眼前最能触动离愁的景象交融在一起,这情景是多么的凄凉难耐的啊~ 2、虚实相济 词的上片除“念去去”二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已经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不忍分别而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了。虚写中所着意描写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连良宵好景也排遣痛苦。读完下片回过头来看上片,便会懂得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的确是难舍难分啊~ 再次齐背《雨霖铃》 五、 布置作业 比较阅读《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 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云“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 17 / 30 精品文档 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六、 板书设计 寒蝉 长亭 骤雨 实 烟波 暮霭 楚天 虚 杨柳 晓风 残月 虚 教学目标:1、体会本词的思想感情 2、欣赏本词的艺术风格 3、学会比较鉴别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作者融情于景,善用点染的艺术手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回忆李商隐《无题》中的首句,引出本课的主题——离别。并与学生一道回忆关于“离别”的诗句,如:“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 以江淹《别赋》中的“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作结,产生共鸣,烘托气氛。 二、 简介作者 18 / 30 精品文档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曾以词诣宰相晏殊,却不为晏殊所喜,失意无聊流连坊曲,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闻而使之落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 师:邓丽君深情、甜美的演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那么是谁为她作的词呢,。 师:对啊~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凡有井水处都唱柳词”。他的歌覆盖了当时所有的官家和民间的歌舞晚会,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征服了所有的歌迷。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烟云,回到宋朝,去聆听柳永的歌曲吧~这节课我们主要“品鉴意象、体味情感”。 二、整体感知 师:《雨霖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以至于邓丽君和柳永穿越时空合作了这首歌曲呢,我们走近文本,触摸一下柳永的情感脉搏吧~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听录音范读,可以跟着默读,边听边圈画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离别心情的一句话。 师:那么,词中哪句话集中表现了作者和恋人离别的心情呢,请大家找出来。 生1:多情自古伤离别。 生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大家听得很用心,也很善于动脑,作者的心情在 19 / 30 精品文档 词的下片表露无疑,那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大家齐读一下这句话。 师:这句话表露出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伤心,凄凉。 师:是啊~佛言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悔、爱别离、求不得。其中最苦是“爱别离”。“多情自古伤离别”就是对这种心情的经典概括。我们还学过哪些表现离别的名言呢,请同学回忆,举几个例子。 生1: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生2: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生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生4: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师:很好~大家的知识面很广。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多情之人因离别而感伤的心情是非常普遍的。而柳永的这种“伤 离别”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我们投入感情再来读读这句话,品品柳永独特的离别情。 师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大家品出柳永与众不同的情感来了吗,想好了,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觉得柳永的“伤离别”比一般人更重,“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明柳永的离别是在凄冷的秋季。文人 20 / 30 精品文档 感秋则悲,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场景下和心爱的人离别呢,真是双重的痛苦啊~ 三、重点探究 \四(诵读指导 1(选学生代表朗读,另外的学生进行评点。. 教师指导 ? 寒蝉凄切——“凄”字要读得长,“切”字要短促,要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 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 ?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 ?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 (再请学生试读(教师稍做提点,再聆听录音,学生思考三个问题。 五(整体感知 播放《雨霖铃》MTV,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这首词,并谈谈观看后的一个整体感受。 1(你觉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词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个内容呢, 六、词句鉴赏 分析上阕的情与景的关系,重点鉴赏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1、教师:写景抒情诗的最大特点是“情 21 / 30 精品文档 景交融”,俗话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在作者笔下,一景一物,一举手一投足,无不饱含着离别的无奈和伤感。大家讨论几分钟,试以上片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来准确传情的。同时,作者在人物形象上也进行了细腻的刻画,试举例说说。、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 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 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教师点拨名句,深化学生理解,重点从朗读的角度分析: 例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开首三句,简单看,只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心留意,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爱,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这样,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柳永《雨霖铃》导学案 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见这里侧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这句要读得凄凉、落寞。总之,这三句描写景物,渲染了分别的气氛,融情入景,准确地传达了一种凄凉的况 22 / 30 精品文档 味。 例二:“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两句是实写不忍别离又不能不别的情况。“都门”是指汴京门外。“帐饮”是说搭起帐篷请行人吃酒,古人离别饯行离不开酒。“无绪”是当时心绪非常不安,不知所措的表现。“无绪”是因为词人的思绪还专著与恋人,浓情时,“留恋处”,却“兰舟催发”。这六个字明显地写出地点、动作和情绪,是高度压缩的精练的写法。“留恋处,兰舟催发”,是说正在留恋不舍的当儿,舟子已经催促他出发了。从“催发”中可以看出他们多么依依不舍。从这种依依不舍的情况中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无绪”是已经达到了“黯然魂销”的程度。这里要读得泪眼朦胧,难以割舍,不忍放手。 例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进一步刻画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在这时候,真是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喉咙噎住说不出口了。只有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而已。这一形象的刻画,看来似很简单,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很真挚动人的。这句要读得“哽咽”欲哭,欲言又止。 例四:“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心情更加暗淡,移情入景,水色天光便披上了阴影。这句要读出苍茫、孤独味来。、教师示 23 / 30 精品文档 范朗读一遍,将所储备的感情传染给学生。、学生深情背诵上片。 师:说得真好啊~说你是柳永的知音也不为过啊~那么柳永和爱人的离别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词的上片,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边读边标示出词中的意象。 生: 师:好~大家读得很认真。词的上片作者描写了哪些意象呢, 生: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烟波、暮霭、楚天 师: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似蝉而小,入秋始鸣,深冬方歇。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秋生冬死。这里用生命短暂的蝉开启全篇,奠定了整首词的凄凉的情感基调。骤雨,指阵雨。)都门帐饮,指在京都城外设帐饯行。无绪,指没有好的情绪。兰舟,指木兰舟,木兰木质坚固,适宜做舟楫。先传鲁班曾刻木兰为舟,古典诗词便借用“兰舟”作为舟楫的美称。 凝噎,气结生阻,指因悲伤而说不出话来 暮霭沉沉,指黄昏时云气浓重。楚天,指楚地天空。古时楚国占有江南,后来泛指江南的天空为楚天。)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生:凄凉、沉寂。 师: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 24 / 30 精品文档 物皆着我之色彩”。那么,这些意象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生:不全是实写,“烟波、暮霭、楚天”是作者的想象语。 师:作者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借以表达内心“伤离别”的心情。我们要了解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也是诗词创作常用的手法。上片有一句典型的“情语”,你找到了吗, 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师:文学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真实,这是一处经典的细节,值得我们用心品味。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品味。 1、一个“竟”字,突出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2、把“执手”换成“牵手”“握手”好吗,为什么, 3、此时无声胜有声,说是“无语”,实际上有千言万语。此时柳永和恋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悲痛得说不出话来。你能否试着代他说两句,展开想象写一写,和大家分享。,《诗经?邶风?击鼓》中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句子,此处的“执手”写出了两人“不舍”,更表达了作者内心让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 生: 师:文学是想象的艺术,大家丰富的想象填充了柳永 25 / 30 精品文档 留下的艺术空白。那么,与恋人离别后,作者的痛苦有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呢,请位同学为大家朗诵词的下片。 生:诵读。 师:好,读得很有感情。思念是一种说不出口的痛,而柳永又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哪句最能代表柳永的心声呢,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生1:我认为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作者直抒胸臆,把离别后的痛苦酣畅淋漓地说出来了~ 师:前面我们分析了,这句最能体现作者的离别情绪。 生2:我认为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作者借景抒情,“酒”“杨柳”“风月”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作者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 师: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经你一分析,当之无愧啊~“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酒”无味,“柳”留人,“晓风”秀丽,“残月”凄迷,作者的心却是悲苦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直为人所传诵。杨柳和别情有关。“年年柳色,霸陵伤别。”自从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后,杨柳和离别就似乎有了必然性的联系了。“晓风残月”是天还未亮时的景象,古人出远门都在此时动身,所以也在此时送别。“杨柳岸晓风残月”写出了离别时的悲情。 26 / 30 精品文档 生3:我认为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尘万丈,我非你不爱。恋人离开,百无聊赖。正可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师:非常有文采的见解啊~谢谢你和大家分享~ 生4:我就说说对最后一句的理解吧~“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有一种“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无奈与孤寂在里面。以问句作结,引人思考,余味无穷。 师:能用所学知识相印证,并有自己的感悟。很好~我们无论选哪一句,都能体味到柳永那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的相思苦和离别情。带着柳永的离情别绪,我们再一次来齐读这首词吧。 四、综合领悟 师:这首《雨霖铃》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假设让你为它取个题目的话,你会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呢,请说明理由。 生1:秋别。因为这是一个发生在秋天的关于离别的故事。 师:很切题,好~ 生2:伤别。因为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就是“伤离别”。 师:能扣住情感拟题,读的深入。 生3:思念。因为词人对恋人的思念无处不在,我觉得用“思念”比较好。 师:不错。我给你改一个字,改成“相思”是不是更 27 / 30 精品文档 好呢,我觉得柳永和恋人是彼此思念,这样更能说明两人情深意长。 五、拓展应用 师:词还有个别名,大家知道叫什么吗, 生:“诗余” 师:对,“诗余”。可见诗词本是一家,那么大家能不能选取《雨霖铃》中的意象,把这首词改写成诗呢,试试看吧~ 示例1: 别佳人 帐饮都门外,相望兰亭边。凝噎留意处,执手望泪眼。 晓风杨柳岸,良景徒虚年。纵有千番情,更与何人言。 示例2: 长亭别 寒蝉凄切骤雨歇,执手相望语凝噎。 杨柳晓风残月夜,那堪冷落清秋节。 生: 师: 师: 我曾在《忆柳永》中这样写道:“忍把浮名换浅唱,只为儿女道情长。烟花巷陌君常在,倚翠偎红平生畅。奉旨填词无冕王,井水歌罢美名扬。多情最是雨霖铃,至今想念柳七郎。” 什么是经典呢,我想应该是指那些历经时光打 28 / 30 精品文档 磨和岁月淘洗而依然名之为典范的作品。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读这首词,我们知道,人世间有一种情感叫离别,有一种感觉叫心痛,有一种心情叫相思。字里行间弥漫的是柳永说不尽的离别情,道不尽的相思苦。在这样的经典里沉醉千年又何妨~让我们投入地走进《雨霖铃》,用我们的深情诵读向那位伟大的词人柳永致敬吧~ 七、技法探究 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的手法。 其实,点染是画家手法,有些处加点,有些处渲染。这里借来指有些处点明,有些处烘托,点明后用景物来烘托,更有意味。 诗歌中的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如: 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空阔,三样景物来烘托,衬出远别的离情。 请同学们再在《雨霖铃》里再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和效果。 明确: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多情自古伤离别”是“点”,先说出离别之苦自古如此,紧接着就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来渲染自己的离别 29 / 30 精品文档 之苦是超越了古今所有人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酒醒何处”写出了离别之苦,用杨柳岸、晓风、残月三样意象渲染了一种更加凄清的环境,来烘托在清秋节伤离别的感情,从而让人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词人的离愁别绪。 作用:先点明,后用景物渲染,烘托感情,使得情与景直接交融,即事言情,情由景生,抒情与叙事相结合,收到情景相生的效果。 六、布置作业 阅读柳永的《蝶恋花》,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鉴赏短文。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30 / 30
本文档为【雨霖铃柳永教案_0】,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92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7KB
软件:Word
页数:26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09-01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