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9年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真题及答案

2009年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真题及答案

举报
开通vip

2009年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真题及答案2009年国关综合科目 第一部分政治科学基础(9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 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内含三个层面的关系:第一,也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是利益关系,这是由人们的需求引起的,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利益关系;第二,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在社会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结成特定的社会政治力量,并在这种力量对比关系中形成了政治权力关系; 第三,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权力确认和...

2009年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真题及答案
2009年国关综合科目 第一部分政治科学基础(9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 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内含三个层面的关系:第一,也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是利益关系,这是由人们的需求引起的,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利益关系;第二,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在社会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结成特定的社会政治力量,并在这种力量对比关系中形成了政治权力关系; 第三,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构成了政治权利关系。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社会前提,为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特性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并且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而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关系,则是人们试图以权威强制和合法资格的方式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实现利益的途径。 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政治的一般本质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其他政治现象则是政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也必然要表现为人类社会政治的发展和变化。 2. 政治沟通 政治沟通是指构成政治关系的各个主体之间的政治信息的流动和传输,政治沟通分析就是对构成政治关系的各主体之间的信息的传输、获取、储存、分析、处理和利用的状况进行的研究。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包括五个构成要素: (1)沟通者。沟通者即一个沟通行为的发动者,它是信息的发送者,是沟通过程的起点。 (2)信息接受者。沟通中信息的接收者是沟通信息传输所指向的对象,或者无意拦截他人信息者。 (3)政治信息。政治沟通的基本内容就是政治信息的传送。 (4)政治通道。即政治信息的传送渠道。 (5)信息反馈。政治沟通中的反馈是沟通过程中的接收者接到传来的信息后向沟通者发出反应信息的过程。 3. 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了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根据政治参与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政治参与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从参与的主体来看,其具有非职业性。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不包括政府官员 和职业活动家,也不是全体社会成员。 (2)从政治参与的客体来看,它不只是限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3)从参与的途径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影响政治的合法手段,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政治参与从本质上看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4.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持久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的政治认识、政治情感和价值判断等内在的主观因素。 政治文化是作为一种观念形式而存在的,它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关系作用于大脑的产物。特定政治文化的性质是由特定的政治关系决定的。因此,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现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形成以后,就绝对不会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无所作为。它总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持之以恒地对政治体系发生着影响。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形态两个层次构成,政治心理是表层、感性的政治文化,政治意识形态是深层、理性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通过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来传承和发展,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 5. 政治改革 政治改革是政治体系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满足特定的政治要求,巩固政治统治而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自我调整和变革。政治改革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它来自于社会普遍而强烈的变革要求,而社会的变革要求则来自于一个社会内在的和外在的矛盾运动。就其内部而言,政治改革主要根源于利益关系中的共同利益的要求和不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性。就其外部来说,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外关系的变动、外来文化的冲击、国家利益矛盾的发展以及政治秩序的变化等等,也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关系发生影响,使政治改革得以发生。就其特点来说,社会共同利益的变化和利益矛盾的运动并未达到计划和对抗的程度,它们仍然处于政治统治者控制的范围之内。就其实质而言,政治改革是统治集团对政治关系的调整。在利益关系方面,一方面,它调整通知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阶层、集团和政党等方面的利益关系,以重新确定共同利益的内容、形式、实现方式和要求,阶级它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另一方面,它也调整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关系,通过对呗统治阶级作出一定的让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利益要求,以缓和阶级矛盾和冲突。 二、简答题(30分) 1. 简述政治决策的含义和特征 (1)政治决策的含义:如果说政治是各种公共权力主体为实习其特定的政治利益而围绕公共权力进行的谋权谋利的活动,那么政治决策就是这种活动的中枢,也是政治过程进行利益分配的实质性阶段。政治系统分析理论认为,政治决策是政治系统对各种政治信息和需求进行接收、存储、加工和处理的过程,政治决策过程是各种政治主体之间、政治系统与政治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互相交动的现实政治和社会过程。从现代政治决策的实际过程来看,政治 决策的含义可概括为,政治决策是政治行为之一,指政府、政党、政治集团、政治领袖或者公民个人直接或者间接参与或影响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的政策制定、选择、执行、评估和监督的过程。 (2)政治决策的特征: 首先是公共性。政治决策涉及社会公共政治生活,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是一种全局性的决策行为。公共性也是政治决策不同于个人和企业决策的地方。 其次是权威性。政治决策以国家政权组织及相关的执政党和政治领导者为主要决策主体,体现了其权威性。政治决策的结果往往以政府制定的法律、法令、法规或者条例等形式出现,它们对社会的影响力具有公共权威性。 第三是指导性。政治决策涉及公共利益的再分配和政策的蓝图设计和选择,是一种政治行为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或规则的制定过程。政治决策所指定的一系列法律、法令、法规和条例,对政治过程中的利益再分配和调整,都具有政治指导性。 第四是强制性。政治决策是按照法定政治程序制定的,政治决策的结果是政府的各项公共政策具有公共权威性和政治合法性,也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因此,具有强制性,要求政策目标团体或个人必须服从并加以执行。 2. 简述政治稳定的内容及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政治稳定包含六个层次的内容:一首国家主权的稳定;二是政权的稳定;三是政府的稳定;四是政策的稳定;五是政治秩序的稳定;六是社会政治心理的稳定。 (1)国家主权的稳定指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没有外来侵略,也不因为内部冲突导致分裂。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政治稳定。 (2)政权的稳定指政权性质、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不发生质变。 (3)政府稳定指政府合法性不受到怀疑,政府机构之间的平衡关系得以维持,政府成员的更换有序进行,合理的政治权利结构不受到破坏。 (4)政策的稳定指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具有相对的连续性。 (5)政治秩序的稳定 (6)社会政治心理的稳定。它具体包括:社会公民形成一致的政治共识、政治认同感和支持感;对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承受心理等。它是一种潜在的力量,能使政治稳定的其他方面更加有利和持久。 上述各层次稳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个层次发生不平衡,都会影响到其他层次的平衡。只有各个层次都相对稳定并处于良性运行状态,才能有整个政治系统的稳定。 一个国家能否保持长期的政治稳定,不是经济的或政治的某个单个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多个因素交织在一起作用的结果,影响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受到怀疑。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存在于公民对领袖和政府的认同和服从之中。政治权威是统一社会意志与行为的重大精神支柱,是政治功能运转正常的重要保证。如果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受到公民的怀疑,社会政治谣言四起,法律和政策难以贯彻,社会秩序混乱就会发生。 2)社会期望值与社会满足能力之间差距扩大。社会期望值是社会成员根据经验判断一定行为能否导致某种结果和满足某种需要的概率。社会期望值和社会满足能力之间是一种变量关系,一般表现为同时增长,但不同步,后者总是落后于前者,存在一定差距,一定限度内,这种差距可以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3)财富分配不均。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是导致政治不稳定的经济原因。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是导致政治不稳定的经济原因。各个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往往也是产生经济部平 等的高发期,容易产生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一极是政策失误和政府调控不力而形成的百万富翁阶层;另一极是大多数以低工资维持生活的普遍群众。这样必然使多数贫困的群众产生心理不平衡,从而造成多数人对政府的不满情绪。 4)政治制度化不能适应政治参与规模的扩大。民主政治既要求政治参与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不仅是少数社会精英人物参与政治,广大社会成员也能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同时,也要求政治制度不断改革,以适应经济、政治发展和政治参与与规模扩大的需要。政治安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制度化对政治参与的适应发展。 5)国际性政治事件和政治问题影响一国的政治稳定。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和联系日益加强,各国的政治态势不仅受到本国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而且越来越受到相关国家政治事件和政治问题的影响与制约。 三、论述题 论述恐怖主义的特征,产生的原因和如何预防、打击、和消除?谈谈你对以上问题的看法。(30分) (1)恐怖主义:由于恐怖主义表现形式复杂多样,而且持不同政治态度的人必然会基于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对其作出不同的判断和认定等原因,人类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尽管如此,人类对恐怖主义的主要特点或特征有一个大致相同的认识: ①使用爆炸、袭击、投毒、暗杀、劫机、绑架人质、进行武装袭击或生化袭击等暴力手段或以暴力相威胁,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②采取密谋的方式,其袭击目标既对准政府也对准平民; ③恐怖主义的形式至少包括国内恐怖主义,国家恐怖主义以及国际恐怖主 ④在当代国际政治中,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暴力行为,无论就国家而言还是就非国家行为体而言,都是一种非法的手段和犯罪行为。 (2)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①从社会原因来说,恐怖主义是恐怖主义者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现状的不满,对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绝望情绪和不满情绪,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社会矛盾积怨已深,出现了社会危机的产物。 ②从政治原因看,恐怖主义大多是强者压迫弱者的产物,或者说是弱者反抗强者的产物,当弱者不能以合法手段改变现状的时候,它只能诉诸非法的乃至极端的手段。 ③从政治系统的原因看,恐怖主义是政治系统出现故障的产物,即现有的国内或国际政治制度、机构和组织不能够满足恐怖主义者提出的要求,解决面临的危机。 ④从心理的原因看,恐怖主义者对自身的生活与成就的不满,会造成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即他们存在的理由就是献身于恐怖主义活动,渴望通过暴力释放自己永恒的愤怒。 ⑤现代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和高科技成功的推广与普及,为恐怖主义分子的突袭、转移、脱身、传递信息和制造恐怖效应等,提供了方便、快捷和隐蔽的手段。 ⑶打击、预防和消除恐怖主义,是世界各国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首先,由于恐怖主义常常是跨国犯罪,涉及的范围广泛,因此打击恐怖主义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团结有效地反恐国际合作必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对待恐怖主义不能搞双重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其次,为了克服在打击恐怖主义过程中以暴制暴的方式带来的恐怖分子的报复和恐怖活动的不断升级,必须着眼于预防性防御,其中包括制定有关的反恐立法,建立各种反恐机 制,增强政府职能部门和全社会应对恐怖袭击的能力,积极发展反恐技术和战术,加强全社会的反恐参与与合作等。 此外,要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这些根源有:国家与地区贫困与社会动荡,国际间南北差距扩大,民族、宗教、领土矛盾积重难返,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等等。只有在打击和预防恐怖主义的同时,从根本上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消除恐怖主义。 第二部分、国际关系理论(60分) 一名词解释(20分) 1. 体系 体系是一个科学术语,泛指相同或相类似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在国际关系学中,国际体系是由诸多相互作用的国际行为体组合而成的整体。沃尔兹将体系界定为“一组互动的单位,由结构和互动的单位构成”,其中包含了体系和体系单位两个基本因素。 2. 洛克 洛克是启蒙时期英国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主要著作有《政府论》、《人类理解论》、《基督教的合理性》。洛克处于一个战争和国际秩序重建的时代,但同时又是一个伟大的启蒙运动时代。洛克是西方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主要贡献在于他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开拓和政治理论的发展,其中最突出的是对个人自由和有限政府权力的论述。他为自由主义奠定了两大基础,即个人享有自然权利和政府必须基于被统治者的同意。洛克在《论宽容》中就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是自由平等的,没有人能够具有完全的智慧支配他人。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和重要原则都有着洛克影响的痕迹,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洛克关于自然状态的讨论和关于个人在政治生活中地位的论述。而他对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更为重要的影响在于他的个人主义政治观。他在强调在政治生活中个人高于国家的观点,个人是第一位的,国家是第二位的;个人是本源,国家是派生的;个人是目的,国家是手段。个人先于集体存在,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任何集体的最终目的都应该是为保护和实现个人利益而成立和发展的。所以,作为集体形式的权力,包括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个人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自然权利而转让的部分权利,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个人的安全就没有任何团体,包括国家的安全而言。 3. 新安全观 冷战结束以来,安全观念正经历着一次历史性的转变,各国都在探索新的国际安全模式,以适应冷战后的新安全环境。1997年3月,中国在东盟地区论坛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新安全观。在200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全面阐述了新安全观,即国际社会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国际和平环境。各国应加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目的。新安全观有几个重要内涵: ⑴首先,新安全观主张综合安全,即不仅包含传统的军事安全,而且包含经济、科技、环 继续阅读
本文档为【2009年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真题及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69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9-03-26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