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文白对照《清凉山志》

【doc】文白对照《清凉山志》

举报
开通vip

【doc】文白对照《清凉山志》【doc】文白对照《清凉山志》 文白对照《清凉山志》 文白对照《清凉山 明镇澄撰 今苏知译注 菩萨显应 事彻形识之封,随时即显;理悬生灭之 表,触类而彰.月印千江,示有感必通之旨; 日明万国,吐无微不烛之光.故大圣示生, 心期利物;至人(1)阐化,愿在转凡.东涌西 没,西涌东没,浑如大火聚燎却面门;看即 有形,觅即无迹,何异弄潮儿滚成毡路.见 说婆罗门白发曳杖,忽然睹面正逢渠;将谓 金刚窟苎服牵牛,认着依前还不是.真诠(2) 当谛信,不假沉吟;大道断攀援,宁容伫想. 志显应. 《经》云:众生如梦,世界...

【doc】文白对照《清凉山志》
【doc】文白对照《清凉山志》 文白对照《清凉山志》 文白对照《清凉山 明镇澄撰 今苏知译注 菩萨显应 事彻形识之封,随时即显;理悬生灭之 表,触类而彰.月印千江,示有感必通之旨; 日明万国,吐无微不烛之光.故大圣示生, 心期利物;至人(1)阐化,愿在转凡.东涌西 没,西涌东没,浑如大火聚燎却面门;看即 有形,觅即无迹,何异弄潮儿滚成毡路.见 说婆罗门白发曳杖,忽然睹面正逢渠;将谓 金刚窟苎服牵牛,认着依前还不是.真诠(2) 当谛信,不假沉吟;大道断攀援,宁容伫想. 志显应. 《经》云:众生如梦,世界如花,故得染 净(3)融通,圣凡交彻.不离当处,岂隔纤尘, 蝶蝴庄周,蘧然(4)成异.是以澄神之士入清 凉者,或睹真容,或窥妙域.神光化烛,烁破 钧天,仙梵灵钟,冲开广乐.故知菩萨圣境, 初不远人.若能念念忘机.管取头头示现. 如斯灵宇,不唯兹山.若天台之方广,鼓山 之竹林,终南之棕榈,白鹿之灵隐,神境显 彰,载诸传记,信不诬矣.《楞严》云:"如此 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 世间粗人,所不能见."故今略录见圣境者, 以显心净则圣应,诚极则感通耳. 注释: (1)至人:释迦如来之尊号也.《资持记》 日:"释迦如来,道成积劫,德超三圣.化于 人道,示相同之.是以且就人中美为尊极, 故日至人." (2)真诠:显示真理的文句. (3)染净:染,即烦恼污秽之义.净,即远 离烦恼,清净之义,爱着之念及所爱着之 法,谓之染,解脱之念及所解脱之法谓之 净.盖染者无明之法,净者法性之法也. (4)蘧然:惊喜的样子,《庄子?大宗 师》:"蘧然觉." 【译文】 事物穿透形体与意识的封闭,随时就 能显现;道理摆在生与死的面前,触类便很 明了.月亮影投千江,表示有感必通的意 思;太阳辉映万国,吐出无微不照的光芒. 所以菩萨显现,心里想的是利益众生;佛祖 阐扬教化,希望在转凡为圣.东边涌起西边 淹没,西边涌起东边淹没,好象是大火炬燎 却面门;看上去有形,寻觅时无迹,与弄潮 儿滚成毯路无异.见说有白发婆罗门曳杖 而行,忽然见面正遇他;将要说金刚窟粗麻 衣人牵牛来到,认到面前还不是.真诠应当 认真相信,不假思索;大道断绝攀援之路, 怎能伫想.记菩萨显应. 《经》说: 众生如梦,世界如花,所以能够执着的 和解脱的融合,圣人和凡人混杂.不离当 2009年第11期 圈 处,不隔纤尘,蝶蝴庄周,蘧然变异.所以志 澄神净的人到清凉山的,有的看到文殊菩 萨真容,有的看到化寺的妙境.神光变化照 耀,闪烁遍整个天空,仙梵灵钟,冲开广果 天的音乐.所以知道菩萨圣境,本来就不拒 绝凡人.如果能念念忘掉机根,一定会处处 示现.像这样的灵区寺院,不独这座山有. 比如天台山的方广寺,鼓山的竹林寺,终南 山的棕榈寺,白鹿的灵隐寺,神境显扬,记 载在各种传记里,相信不是骗人.《楞严经》 说:"比如这个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都 是阿罗汉所住持,世间粗人,是看不见的." 所以现在简略记录那些见到圣境的人,以 显示心净就会有菩萨应现,诚极就会感通 佛圣. 五髻仙人传:汉明以前,声教(1)未至, 台山圣境,闻者尚稀,况造者乎?当是时,五 百里内,林木茂密,虎豹纵横,五峰无路,人 迹罕通.其川原之处,皆黄冠所居.每望五 峰之间,祥光焕发,神灯夜流,皆以为神人 之都.自古相传,有仙人者,发结五髻,衣挂 三铢.或独一无侣,或群儿相逐,游行五顶 ,近之则失.或出或入,人莫追 间,望之俨然 寻.或云周时即在此山,或云莫穷其始.后 来人迹渐繁,其出渐少.当时黄冠,目为素 衣仙.及腾,兰开山后,遂不复现.《三晋异 记》云:"无恤登常山,西瞻紫云之瑞,疑雁 代间有王气.因猎于五台之阿,倏尔云淡若 水,见神人焉.衣素,容若金,俨若熙若.占 之,蔬祭吉,遂罢猎而返."后《宝藏经》至, 乃知五髻童子,文殊化身也. 注释: (1)声教:教法由音声而宣说,故称声 教.佛有六尘说法,此即为声尘说法.《摩诃 止观》卷七下:"即是渐,顿,不定,秘密,藏, 通,别,圆,若得此意,声教开合,化道可 知." (2)三铢:天人之衣轻妙而其重仅三铢. 《璎珞本业经》下日:"梵天衣重三铢." 【译文】 东汉明帝以前,佛教还没有传到中 国,台山圣境,听到的也很少,更何况拜访 的?那时候,五百里以内,林木茂密,虎豹纵 横,五峰无路,人迹罕通.山里的平地开阔 之处,都是道士所居.常常望见五座峰顶之 间,祥光焕发,神灯夜流,都认为是神仙的 仙都.自古相传,有个仙人,头发结成五个 发髻,仙衣飘飘轻若无物.有时独自一人, 有时和众小孩互相追逐,在五顶之间来往, 望之俨然,走近就消失了.或出或入,人不 能追寻.有人说周朝时就在此山,有人说最 初何时来已无法考究.后来人迹逐渐稠密, 他出来就渐渐少了.当时的黄冠道士,称他 为素衣仙人.等到摩腾,竺法兰开山立寺 后,就再没出现.《三晋异记》说:"赵简子登 常山,向西瞻望到紫云的祥瑞,怀疑雁代之 间有王者之气.因此在五台山狩猎,倏忽问 云淡如水,看见有个神人,穿着白色衣,金 色面容,俨然好像熙若.占b的结果是用果 蔬祭祀吉利,于是停止狩猎回去了."后来 《宝藏经》传进中国,才知道五髻童子是文 殊菩萨的化身. 贫女乞斋传:元魏大孚灵鹫寺,每春 三月,设无遮斋.不简道俗.不别贵贱男女 乞儿,悉令饱足.于食等者,于法亦等.有穷 女,莫知所从,携抱二子,一犬随之.身无余 资,剪发以施.未遑众食,告主僧日:"吾有 急务,遽就他行,请先分我食."僧可之,与 馔三分,意令二子俱足.女日:"吾犬亦当得 食."僧勉强与之.女日:"我腹有子,更须分 食."僧怒日:"汝求僧食无厌,在腹未生,若 为须食?滥饕之心,乃至此乎!"贫女被诃, 即说偈日:"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三 界无着处,致使阿师嫌."即踊身虚空,化菩 萨相,犬为狮子,儿为二天童子,云光缥缈. 复说偈日:"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 俱舍尽,其如憎爱何!"时会千人,悲泣向空 日:"大圣,愿示平等法门,我等奉行."空中 偈日:"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风.无二无分 2009年第11期? 另U,究竟如虚空."会主自恨不识真圣,取刀 欲剜其目,众遮乃止.即以贫女所施之发, 于身起处建塔供养.万历初,主僧圆广重加 修饰,塔下掘得圣发数络,其色如金,视之 不定.塔在大塔院寺东侧. [译文】 南北朝北魏时,大孚灵鹫寺每到春三 月设无遮斋.不管是僧人俗人,不分别贵贱 男女乞儿,都让吃饱喝足.在食物上平等 的,在佛法上也平等.有个穷女人,不知从 何处来,携抱二个孩子,身后跟着一条狗. 身上没带钱,剪下头发布施.没等众人来吃 饭,对主僧说:"我有急事,马上要到其它地 方,请先分给我吃的吧."主僧同意,给了她 三份饭,意思让两个孩子都够吃.贫女说: "我的狗也应该吃."僧人勉强又给了狗一 份.贫女说:"我肚里怀着孩子,也必须给一 份吃的."主僧恼怒地说:"你求僧食没有满 足,在肚里的孩子还没有生下,哪里需要吃 饭?贪食的心,怎么到这个地步呢!"贫女受 到诃责,就说偈日:"苦瓠连根苦,甜瓜彻 蒂甜.三界无着处,致使阿师嫌."随即腾身 空中,化文殊菩萨相,狗是狮子,孩子是两 个天童子.云光缥缈中又说偈日:"众生学 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俱舍尽,其如憎爱 何!"当时会上有上千人,悲泣地对空中说: "大圣,愿告给我们平等法门,让我们奉 行."空中说偈日:"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 风.无二无分别,究竟如虚空."会主自恨不 识真圣,取刀要剜自己的眼睛,众人拦住才 停止.就拿贫女所施头发,在菩萨腾身飞起 的地方建塔供养.明朝万历初年,主僧圆广 重修发塔,在塔下掘得圣发数络,其色如 金,视之不定.塔在大塔院寺东侧. 三沙弥见圣传:元魏大孚灵鹫寺有三 沙弥,闻山多仙灵,相与裹粮而访.深林大 壑,靡幽不至,糇尽不归,采叶而食,誓以睹 圣为期.游三月,偶息树下,有大人沿岭而 来,身黑如漆,而有光明.沙弥跪遮其前, 日:"圣者,愿遗道术."其人大骂,排突而 去.沙弥追之数里,见石窟,即投入焉.沙弥 相与坐于窟旁,忽见云间飘然而下,乃一丈 ,招三沙弥,同入穴中.入数十 夫,颜色鲜白 步,视之,碧琉璃色,广大穹窿悬明月珠,光 逾皎日,中有数十宝窟.沙弥从丈夫乞道 术,丈夫与之碗酒,日:"饮之得度."沙弥不 受,曰:"师有戒诲,不得饮酒."丈夫日:"汝 既不饮,仙不可得."沙弥欲辞归,丈夫日: "天色已晚,留此一宿."三人各宿一窟,以 女子事之.各念求仙未得,反遭魔妖,遂各 潜出.既出,已行数十里,有天童飞来日: "大师见汝奉戒坚贞,故以神药赠之."人各 一 茎,其色如玉.食已,飘然而举.归而辞 师,未知所往. 【译文】 南北朝北魏时,大孚灵鹫寺有三个沙 弥,听说山里多有仙灵,共同背干粮去寻 访.深林大壑,没有没到过的深幽之处,干 粮吃完还不回去,采上树叶吃,发誓不见到 仙圣不回.三个月后,偶然在树下休息,有 个大个子顺着岭走来,身上好象黑漆,但 有光明.沙弥跪着拦在他前面,说:"圣者, 希望教给我们道术."那人大骂,推开他们 走了.沙弥追赶数里,见有个石窟,那人跳 进里面去了.沙弥共同坐在窟旁,忽见云间 有个男子汉人飘然而下,衣服颜色鲜白,招 呼三沙弥,一同下到穴中.走了数十步,看 时,只见四面碧琉璃颜色,宽大的洞顶穹窿 上悬挂着明月珠,光芒超过太阳,中间有数 十个宝窟.沙弥向那个男子汉请求道术,丈 夫给他们一碗酒,说:"喝下去就能得到度 化."沙弥不接受,说:"师父有戒诲,不能饮 酒."丈夫说:"你们如果不喝,就成不了 仙."沙弥打算告辞回去,丈夫说:"天已晚 了,在这里住一夜吧."三个人各住一窟,让 女人陪伴他们.三沙弥各自想求仙没得到, 反而遭遇妖魔,于是各自悄悄逃出.出来 后,已经走了数十里,有个天童子飞来说: "大师看到你们奉戒坚贞,所以拿神药赠 送."每人一颗,颜色好象玉石.吃完后,飘 ?2009年第11期 固 然飞升.回去辞别了师父,不知到了什么地 方. 明勖值圣传:高齐释明勖,定州人,少 怀倜傥,志概凝峻.尝阅《华严》,知清凉乃 文殊所居,遂负笈来游.深林幽谷,靡不询 历.偶值异僧,容貌甚奇,乃相作礼,各云大 圣,愿度愚蒙.俱困良久,始问方来,各言所 居.勖遂不疑,忻得同志,相随三日,至东台 半簏,见一敝屋,中有数僧,容貌鄙陋,威仪 疏野,勖意慢之.日色已曛,遂就寄宿.中 夜,伴僧疾作,困笃难堪,呻吟至旦,臭秽莫 近.伴谓勖日:"我病且沉,汝当先行,勿相 滞也."勖日:"吾游礼毕,当复相顾."遂辞 而去.离庵数步,忽闻其后,铮然有声,回顾 宿庵,倏焉俱失.方悟圣为.自慨愚暗,崩号 痛绝,几至灭身.恳求旬余,更无所见.既 归,白之耆宿(1).耆宿日:"公之罪有二焉, 见僧生慢,伴疾弃行,由斯虽入圣丛,如隔 山岳也."勖承斯诲,终身持敬,以事病为行 焉. 注释: (1)耆宿:年高而有道德学问的人. [译文】 南北朝北齐时释明勖,定州人,少年 时倜傥洒脱,气概凝峻.曾读《华严经》,知 道清凉山是文殊住处,于是背着书箱来游. 深林幽谷,没有不探访的.偶然遇到一个异 僧,容貌非常奇特,于是互相行礼,各自向 对方说:大圣,希望度化我这愚蒙之人.两 人都说累了,才互相问从哪里来,各自说了 自己的居所后.明勖不再怀疑,欣喜得到志 同道合的人,相随了三天,到东台半山腰, 看见一所破旧房屋,屋中有僧数人,一个个 容貌粗陋,气度疏野,明勖心存轻慢.天色 已晚,只好将就寄宿.半夜时,同伴的僧人 得了病,疼痛难忍,呻吟到天亮,臭气污秽 不能走近.同伴对明勖说:"我病得沉重了, 你先走吧,不要因我留滞."明勖说:"等我 游历礼拜完,我会再来看你."于是辞别而 去.离开庵屋没几步远,忽然听到身后铮然 有声,回头看住的庵屋,倏忽间消失了.这 才清楚是菩萨点化.自己痛恨自己的愚蠢 暗昧,嚎哭着痛苦到极点,几乎死去.恳求 十多天,再没见到什么.回去后,把这事告 诉年高长者.长者说:"你的罪过有二条,一 条是看见僧人生轻慢之心;一条是同伴得 病扔下不管.有这两条就是进人菩萨群中, 也像隔着山岳."明勖听从这个教诲,终身 持敬,以侍候病人作为自己的 责任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8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安全责任状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 西来化僧传:字文周时,有梵僧自天竺 来,云礼迦叶佛说法处,及清凉山文殊住 处.适关西僧道信等数十人随来,至菩萨 顶,中夜入火光三昧,现文殊像,夜尽方殒, 了无遗物.随者乃知文殊化身也. 注释: (1)火光三昧:出火之禅定,即第四禅 定.《西域记》记阿难之入灭日:"即升虚空, 入火光定,身出烟焰,而入寂灭."《本行集 经》四十:"如来尔时,亦入如是火光三昧, 身出大火." 【译文】 南北朝北周时,有个梵僧从印度来, 说是礼拜迦叶佛说法处和清凉山文殊住 处.碰到关西僧人道信等数十人相随而来, 到菩萨顶,半夜进入火光三昧,现出文殊菩 萨像,夜尽才消失,没有任何遗物.随行的 人这才知道是文殊菩萨化身. 道明入圣域传:宇文周娑婆寺僧道明, 志业禅观,探求圣境,携一沙弥,至东台东 花林山.入谷,偶闻仙药奇香,顾之,见石 臼,方捣药讫.谓其徒日:"吾求圣境日久, 仿佛在兹矣."踊躅间,忽二丈夫,深林而 出,形容光伟,师即稽首求度.丈夫日:"且 止,待我白众."有倾,一人来召,谓沙弥日: "汝且勿随,恐触清众."沙弥强随,行数十 步,忽见茂林清泉,堂阁殊丽,俨若天宫.清 众穆穆,具大人相(1),瞻仰无厌.有一长者, 顾谓师日:"此众真实,安容繁琐.汝速送沙 弥出,更来就座."师如命,方出数步,回首 俱失,唯见山麓焉.师徒叹恨而归.古云: 2009年第11期◎ 五毒山 "修安乐行者,不将沙弥.修远离行者,不带 眷属."恐妨白业(2),难预圣流,其见于此 乎? 注释: (1)大人相:佛是一切众生中最尊最大 的人,所以佛的相,称为大人相. (2)白业:相对于黑业而言,总称善业. 以善为清白之法.《大乘义章》七:"善法鲜 净,名之为白."《毗奈耶杂事》八:"大王当 知白业白报,黑业黑报,杂业杂报.是故应 舍黑杂二业,当修白业." 【译文】 南北朝北周娑婆寺僧人道明,立志禅 观,探求圣境,携带一个沙弥,到东台东花 林山.进入谷中,忽然闻到仙药奇香,看时, 见有个石臼,像是刚捣完药.对沙弥小徒弟 说:"我寻找圣境日子长了,仿佛就在这里 了."来回走动中,忽然有二个男子,从深林 中走出来,形状容貌光辉高大,道明随即叩 头请求度化.男子说:"且停一下,等我告诉 大家."过了一会儿,有一个人来叫,对沙弥 说:"你不要跟着,恐怕触犯清修的人们." 沙弥硬要跟随,走了数十步,忽见茂林清 泉,殿堂楼阁异常美丽,俨若天宫一样.清 修的人们肃穆安详,具有佛相,百看不厌. 其中有一长者,看着道明说:"这里众人都 真实不虚,那里能容繁杂.你赶快送沙弥出 去,再来就座."道明听命而出,方走出几步 远,回头看时都消失了,看到的只有山麓. 师徒叹恨而归.古时说:"修安乐行的,不带 沙弥.修远离行的,不带眷属."恐怕妨碍善 业,难以见到菩萨,说的就是这类事吧? 高节见海云传:隋高节,并州人,学语 之岁,称南无佛,他语不道.年十七,忽厌尘 劳,志求解脱.父母以其不勤业,亦欲舍之. 一 日辞亲,由代郡入台山,不避虫兽,志入 幽深.于北台后谷,见一头陀,苫茅为居,草 根木叶以为其食.节见即喜,生难值想,长 跪,愿得度脱,随师执侍.僧日:"汝能食我 食,而后得度."节即采叶而食,汲泉而饮, 居数日,初无厌难.复欲求度.僧日:"能诵 《法华》,而后得度."节经七夕,《法华》成 诵.复欲求度.僧日:"汝能摄念,一坐七日, 必当得度."节即饱食木叶,涧漱已,一坐七 日.起已,但觉身心清利,法喜无量.长跪白 师曰:"至哉大师,我得法力,愿以大慈,度 我出家."僧日:"我年老矣,不能令汝至道, 今长安开度,汝可速往,彼有卧轮禅师.汝 当依之."节日:"请和尚道号,弟子受持." 师日:"我名海云,汝善受持."节求度不遂, 泣拜而去.至长安,乃询轮所,而往见焉.轮 问所来,答日:"弟子自台山来.和尚遗语, 今故投师."轮日:"汝和尚名谁?"答日:"我 师海云."轮大惊日:"海云,即《华严经》中 善财所参第三知识,非万劫积德,莫能一 遇.汝弃此大圣,而来从我,何其误也!"节 方悟,恨不碎身,遥望五台,犹希再睹.辞伦 而返,及至旧处,唯存荒麓焉. 注释: (1)法喜:闻法或味法而生喜,是日法 喜.《法华经?宝塔品》日:"闻塔中所出音 声,皆得法喜."法喜者,亦谓见法生欢喜 也.苏轼诗日:"虽无孔方兄,幸有法喜妻." 【译文】 隋朝高节,并州人,刚学会说话,就称 南无佛,不说其它话.十七岁时,忽然厌恶 了尘世劳碌,希望得到解脱.父母因为他不 勤劳,也想把他舍给寺院.一天辞别双亲, 从代州到台山,不躲避毒虫猛兽,发誓进入 幽深之处.在北台后谷,见到一个头陀,苫 茅草当住室,草根树叶作食物.高节看见很 高兴,认为终于找到要找的人了,长跪不 起,希望得到度脱,跟随侍候师父.僧人说: "你只要能吃我吃的这些,然后就能得度." 高节就采树叶吃,打泉水喝,住了几天,丝 毫没有厌恶难受.又请求度.僧人说:"能诵 《法华经》,然后可以得度."高节经过七夜, 《法华经》就能背诵.又一次求度.僧人说: "你如果能不思不想,一坐七天,一定会得 度."高节就饱饱吃了顿树叶,在溪涧里洗 ?2009年第11期 囤 漱罢,一坐七天.坐完起来后,只感觉身心 清利,法喜无量.长跪告诉师父说:"至尊的 大师,让我得到法力,希望发大慈悲,度我 出家."僧人说:"我年纪老了,不能让你到 彼岸,现今长安开度,你可以赶快去,那里 有个卧轮禅师.你要归依他."高节说:"请 问和尚道号,弟子受持."师父说:"我名叫 海云,你好好受持."高节求度不遂,泣拜而 去.到长安,问到卧轮禅师住所,前去拜见. 卧轮问他从何处来,高节回答说:"弟子从 五台山来.按照和尚吩咐的话,所以现在来 投师."卧轮说:"你那个和尚是谁?"回答 说:"我师父是海云."卧轮大惊说:"海云, 就是《华严经》中善财所参的第三知识,如 果不是万劫积德,不能遇见一次.你离开这 样的大圣,而来跟随我,这是怎样的失误 啊!"高节这才醒悟,恨不能粉身碎骨,遥望 五台,还希望再次看到.告辞卧轮返回台 山,等回到原来的地方,只有荒野山麓还在 那里. 解脱和尚见圣传:隋解脱和尚,代州邢 氏子,H岁(1)辞亲,于台山昭果寺披剃.及 具戒,从抱腹山志昭禅师学出世道(2),昭深 器之,一日告众日:"解脱禅习冲明,非尔曹 所及,勿同常辈令执役也."未几,返昭果, 昼诵大乘,夜则禅观.尝于东台麓,见草衣 比丘,跏趺石上,即前叩首日:"欲求文殊, 乞为指示."比丘指金莲花,解脱顾之,比丘 即失.脱于石畔,哀慕顶4L(3),日夜无息,精 苦弥励.久之,于台麓间再睹比丘,于圆光 中现半身,语日:"夫解脱者,当求诸己,而 由人乎?"言讫不见.于是,狂机顿歇,深契 无生(4),得大法喜.即发愿言:"我得此法, 不应独善,愿与一切含灵(5J共之."说是语 已,即入三昧.于三昧中,诸佛即为现形,说 偈言:"诸佛寂灭甚深法,旷劫修行今乃得. 汝能开晓此法眼,我等诸佛皆随喜."解脱 问日:"寂灭之法,若为可说,得教人耶?"诸 佛报曰:"方便智为灯,照见心境界.欲究真 法性,一切无所见."州牧请师适州传戒,事 毕,东归.途中日暮,自念不得烧香供养,踌 躇惭愧,忽闻空中声日:"合掌以为华,身 为供养具.善心真实者,赞叹香烟布.诸佛 闻此香,时复来相度.汝今勤精进,终不相 疑误."自尔德云弥布,法泽普沾,参玄之 士,无不就焉.得成禅业者十余人.盛化五 十余年,后莫知所终.彼时虽台衡盛化,未 有加于师也. 注释: (1)II岁:}J,古I,~JL童束发成两角的样 子,岁,即总角之龄. (2)出世道:指出离有为迷界之道.即菩 提道,乃除灭烦恼,趋向涅槊之无漏正道. 又指佛陀于成道之初所宣说之八正道,即: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 念,正定. (3)顶礼:头顶着地礼拜于尊者之前,是 一 种最敬礼节. (4)无生:不生不灭的意思,也是涅粲的 道理. (5)含灵:含灵魂者,同于含识,含生,有 情等.《大宝积经》:"假令三界诸含灵,一切 变为声闻众." [译文】 隋朝解脱和尚,代州邢氏子,总角之龄 就辞别双亲,在五台山昭果寺出家.到受具 足戒后,跟随抱腹山志昭禅师学出世道,志 昭禅师很器重他,一天告诫众徒弟说:"解 脱禅习冲淡明了,不是你们能赶上的,不要 让他像别人一样执杂役."不久,返回昭果 寺,白天念诵大乘经典,黑夜禅观入定.曾 在东台山脚下,见到一个穿草衣的僧人,盘 腿坐在石上,就到面前磕头说:"想见文殊, 请为指示."僧人指着金莲花,解脱回头看 时,僧人消失了.解脱在石旁,悲哀恋慕跪 着顶礼,II夜不休息,精苦更加坚定.很长 一 段时间后,在东台山麓间再一次看到比 丘僧,比丘僧在圆光中现出半身,说:"求解 脱,应当向自己求,这能由别人吗?"话说完 就不见了.于是,狂妄的念头顿时消散,深 2009年第11期 五毒山 深契合无生,得到大法喜.就发誓说:"我得 到无生法,不能独善自身,愿与一切有灵魂 的共同拥有."说完这话,就进入三昧境界. 在三昧中,诸佛就为他现形,说偈言:"诸佛 寂灭甚深法,旷劫修行今乃得.汝能开晓此 法眼,我等诸佛皆随喜."解脱问道:"寂灭 之法,怎么才可以说出,能够教给别人?"诸 佛回答说:"方便智为灯,照见心境界.欲究 真法性,一切无所见."州牧请解脱和尚到 州城传戒,事完后,向东走.途中太阳下山, 自念不能烧香供养,踌躇惭愧,忽然听到空 中有声音说:"合掌以为华,身为供养具. 善心真实者,赞叹香烟布.诸佛闻此香,时 复来相度.汝今勤精进,终不相疑误."从此 后德云遍布,法泽普沾,参玄的人们,无不 到他这里来.弟子们成就禅业者十余人.教 化盛况五十余年,后不知所终.那时候虽然 天台山智颤,衡山慧思的教席之盛,没有超 过解脱禅师的. 杜顺和尚传:唐法顺和尚,长安万年杜 氏子,亦称杜顺,如晦族长也.少为隋文帝 钦重,给月俸供之.有病者,师对之危坐,少 顷,即愈.或生而聋者,顺召之与言,耳即 聪.或生而哑者,顺就之与语,即能言.或狂 而颠者,顺使人领住,向之禅定,少选,彼即 得心,谢而去.又尝临溪,随侍者惧不可济, 顺率同涉,水即断流.其神迹类如此.而顺 随然,初不以介意.尤邃《华严》宗旨,帝素 敬重之.尝引入宫禁,导迎善气.妃主戚里 诸贵奉之,有如生佛.唐太宗召谓之日:"朕 苦劳热,师之神力,何以蠲除?"师日:"圣德 御宇,微恙何忧,但须大赦,圣躬自安."上 从之,疾遂瘳.因锡号日"帝心".作法界观 门(1),专弘《华严》.弟子智俨尊者,传其教, 是为三祖.弟子智冲,辞往五台,礼文殊去. 师以简缄而付之,日:"若见文殊,当开视 之."及至台山,深林幽谷,罔不悉至.偶见 山翁,语冲日:"子奔驰憔悴,欲何求耶?"冲 日:"求见文殊,未知何在?"叟日:"文殊久 化长安,未归,此何求耶?"冲日:"为谁是 也?"叟日:"法顺和尚是也."冲方旋踵,老 人即隐.开缄视之,有偈云:"游子漫波波, 台山历土坡.文殊祗这是,何更问弥陀."冲 急归长安,顺已仙化焉.时贞观十四年五月 也. 注释: (1)法界观门:(书名)一卷,华严初祖终 南杜顺着.明三重之法界观,是华严宗观门 之创始.文日:"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 略有三重:真空第一,理事无碍第二,周遍 含容第三." 【译文】 唐朝法顺和尚,长安万年县杜氏子,也 称杜顺,是杜如晦家族里的长辈.少年时受 到隋文帝的钦慕看重,每个月发给俸禄供 养他.有得病的人,杜顺对着病人端坐,不 一 会儿,病就好了.有生下来就是聋子的, 杜顺叫过来和他说话,耳朵就能听见.有生 下来就是哑吧的,杜顺到他面前和他说话, 就能开口说话.有发疯颠狂的,杜顺让人按 住,对着疯子禅定,不一会儿,疯子就找回 了心,拜谢而去.又曾来到河边,跟随侍从 的人害怕不敢过,杜顺带着他们一同涉水, 水即断流.他的神迹都像这样.而杜顺平平 和和,从来都不介意.尤其精通《华严》宗 旨,隋文帝向来敬重他.曾经引他进入内 宫,导迎善气.妃嫔,公主,皇戚众贵人敬奉 他,敬如活佛.唐太宗召见他对他说:"我苦 于劳热,大师的神力,怎么替我免除?"杜顺 说:"圣上以德治理天下,小小病疼有什么 忧虑的,但应该大赦天下,圣上的身体自然 安康."唐太宗听从了他,病就好了.因赐他 封号日"帝心".着作《法界观门》,专门弘扬 《华严经》.弟子智俨尊者,传其教,是为三 祖.弟子智冲,辞别师父到五台山,去礼拜 文殊菩萨.杜顺师写信封好后交给他说: "如果见到文殊,就能拆开看了."等到了五 台山,深林幽谷,无不都到.偶然见到一个 山里老翁,对智冲说:"你奔走憔悴,想求什 么呢?"智冲说:"求见文殊,不知道在什么 ?2009年第11期 l圆 地方?"老叟说:"文殊菩萨长久化身在长 安,没有回来,在这里能求到什么?"智冲 问:"谁是文殊化身?"老叟说:"就是法顺和 尚."智冲转了下脚跟,老人就不见了.智冲 打开信看,信上有偈说:"游子漫波波,台山 历土坡.文殊祗这是,何更问弥陀."智冲急 忙回到长安,杜顺已仙化了.时间是贞观十 四年五月. 波利入金刚窟传:唐佛陀波利,北印度 厨(ji)宾国人.亡身徇道,遍探灵迹.及闻震 旦有文殊住处,远涉流沙,特来礼谒.以仪 凤元年,达此土.至台山南蹑厩阳岭,俯仰 之间,林木干云,名花匝地,翘首五峰,生大 欣慰.五体投地,向空白云:"如来灭后,众 圣潜灵,唯大圣文殊师利,大悲无尽,于此 山中,激引群生,教诸菩萨.某痛恨生遭世 难,不睹圣容.远涉流沙,故来瞻礼,伏望大 慈,令我暂识真容,聊接慈语."言已,悲泣, 向山顶礼.忽见老人,自谷中出,作婆罗门 语,谓波利日:"汝谓情存至道,远访圣踪, 汉地众生,多造罪业,出家之士,多犯戒律. 西土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能灭众生重 恶业垢,汝持来否?"波利答日:"贫道直来 礼谒,不将经来."老人日:"既不将经,徒来 何益?纵见文殊,岂能识之?汝当速返,取此 经来,利济此土多苦众生,即是面见诸佛. 亲奉供养,岂一文殊不能见哉!"波利闻已, 不胜欣庆,礼老人足.未举头顷,忽然不见. 悲喜交切,倍更虔诚.毕志捐生,复还西土, 求《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于弘道元年,回至 长安,具事上闻.高宗大悦.命日照三藏与 波利参译.已而上赐波利绢三千匹,经留于 内.波利泣奏日:"贫道委命取经,为济群 品,非以宝贵也.愿陛下开一视同仁之心, 而流布焉."上闵其志,乃留唐本,还其梵 文.波利将诣西明寺,与沙门正顺等再译. 译讫,波利持其梵本,往诣五台山,人金刚 窟,竞不复出.或云,既人窟已,见光网庄 严,圣真穆穆,顾同行在外,复出召之.未旋 踵间,圣境即失,唯山穴存焉.波利遂于岩 畔坐脱.其尊胜咒盛行于世. 《华严》云:"华严世界所有尘,一一尘 中见法界.宝光现佛如云集,此是如来刹自 在."故知金刚窟者,诚不可以圣凡境界而 思议也.若波利入而不出,则是诸圣化身, 权彰斯应耳.既出而坐脱,则谢斯凡累,入 彼圣流矣. 【译文】 唐朝佛陀波利,是北印度厨(ji)宾国 人.殉道忘身,到处探访灵迹.听说震旦有 文殊师利住处,远从沙漠跋涉而来,特地来 礼拜访问.于唐高宗仪凤元年到中国,到五 台山南面,翻越思阳岭,俯仰之间,只见森 林耸入云霄,遍地都是名花.抬头望五座台 顶,内心喜悦欣慰,五体投地,对着空中磕 头说:"如来逝世后,众神圣都潜隐灵迹,只 有大圣文殊师利在此山中救拔引渡群生, 教导众菩萨.波利恨只恨自己生逢八难,没 有见过菩萨圣容,所以远涉流沙,前来礼 谒,跪求菩萨慈悲普遍覆荫,让我见一见圣 容.说上几句话"说罢,流泪悲切,跪下朝山 上行礼.行完礼,忽见一个老人从山中出 来,用梵语对波利说:"你说是情存至道,远 访菩萨踪迹.然而汉地众生,罪业实在造得 太多,甚至出家之人,也多犯戒律.西方国 土有本《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能消除众生 恶业.不知师傅可带得这本经来没有?"波 利回答说:"贫僧只是来礼拜访谒,不曾带 得经来."老人说:"既然没有带经,空手来 了又有何益,纵然见到文殊怎么能认识.你 应该马上返回去,取这本经来,给这块土地 上多苦多难的众生以利益,就是面见诸佛, 亲奉供养.难道一个文殊还不能见吗?"波 利听了这番话,不胜欢欣喜庆,拜倒在老人 脚下,还没抬头,不见了老人.波利悲喜交 集,倍加虔诚,拼着性命又返回西域,求到 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唐高宗弘道元年, 返回长安,把以上的事情详细奏报,高宗十 分高兴,命日照三藏和波利参预翻译.完成 后高宗赏赐丝绢三千匹,把《佛顶尊胜陀罗 2009年第11期? 尼经》留在宫里.波利哭着上奏说:"贫道舍 生忘死取经,愿望是普济群生,不是为了富 贵,希望陛下能开一视同仁之心,让它流行 传布."高宗怜悯他的志向,于是留下新翻 的唐本,将梵文原本还给波利.波利于是带 着梵本到西明寺,与僧人顺正等再译,译完 后,波利带着梵文经本,到五台山,进入金 刚窟,竟然没有再出来.有人说,波利进入 金刚窟后,看见光网庄严,菩萨真容穆穆, 想到一同来的还在外面,又出去招呼他们. 没转过身来,圣境就消失了,只有山洞还 在.波利于是在山岩下坐着去世.他所传的 尊胜咒盛行于世. 《华严经》说:"华严世界所有微尘,每 一 粒微尘中都现出法界.宝光中出现的佛 如云而集,这是如来的土地自在的原因." 所以知道金刚窟,是不可拿圣凡境界思议 的.如果佛陀波利进去后没出来,那就是菩 萨的化身,出来只是为彰明这次应现.出来 后坐化,那就是辞别凡间劳累,进入菩萨队 里了. 普明见圣授长松传:唐释普明,济州赵 氏子,始剃,依泰山灵岩寺.欣闻清凉,荷锡 来游,于南台之北凿龛修业.有异僧时来, 相与言论.每言烦恼未伏,生死莫度,言辞 激切.周旋久之,但云"努力".偶群贼至,明 意坦若,无惧无惜.僧至,明向言之,僧称善 焉.后有猛虎,哮吼而入,明亦自若.虎去, 僧至,明复白之,僧大嘉叹,复言"努力".无 何,风雪驶飘,俄深数尺,寒凛倍常.暮有女 子,仪容婉妍,冻色苦甚,求寄室中,悯而许 之.女衣竦薄,更深寒逼,呻吟转剧,求寄禅 床.明初不许,夜半声绝.明起抚之,身冷气 微,恐致殒命,引使登床,解衣覆之.有顷, 更触,暖滑无喻,欲情瞥起,如火之炽.方欲 就之,女已下床,以手援之,倏焉而失.明于 是身肉绽烂,眉须堕落,痛不可言,悔责无 地.日夜哀泣,忏谢往愆,如是辛勤,俄经三 月.闻空声日:"汝无禅行,不可度脱.当服 长松,除患得仙."明虽庆跃,自恨不知长松 所在.弥加恳侧,复经七日,空声报日:"长 松在汝庵前,状色若何."明依言取服,身疮 即愈,神气轻明.时永昌元年八月,辞其友, 具陈往事,羽化而去. 【译文】 唐朝释普明,济州赵氏子,刚出家时, 在泰山灵岩寺.听说清凉山后,扛着锡杖来 游,在南台的北面凿了个IlJ洞修行.有个奇 怪的僧人经常来和他谈论.每次谈到烦恼 没有收拾,生死难以预料,总是言辞激切. 相谈时间长了,只说"努力".偶然有一群盗 贼抢劫,普明十分坦然,不害怕也不可惜被 抢.异僧来后,普明对他说了贼来事,异僧 称:"善哉".后来又有猛虎咆哮着进洞,普 明也坦然自若.虎离开后,异僧到了,普明 又告诉他,异僧大加赞叹,又说"努力".不 多久,风吹雪飘,很快就积雪数尺,寒冷几 倍于平时.天黑时有个女子,举止容貌美丽 动人,冻得十分痛苦,请求寄宿洞室里,普 明可怜她便答应了.女子衣服单薄,夜深寒 逼,呻吟不断,请求睡在禅床上.普明开始 不允许,半夜时呻吟声没有了.普明起来抚 摸她,身体冰冷气息微弱,害怕她会死去, 扶她上了禅床,脱下自己衣服给她盖在身 上.过了一会儿,再一次触摸,女子身上又 温暖又柔滑,普明顿时欲火中烧,按捺不 住.正要挨近,女子却下了床,普明拉那女 子,女子忽然问消失了.普明于是浑身肉 烂,眉毛胡须脱落,痛苦无法形容,不断悔 恨自责.日夜哀哭,忏悔所犯罪孽,像这样 辛苦三个月后.听到空中有声音说:"你没 有禅行,不可度脱.只要吃了长松,就能除 病成仙."普明虽然庆幸欢欣,却又自恨不 知长松在什么地方.更加恳切悲恻地祷告, 又过了七天,空中的声音告诉他:长松就在 你的庵前,形状颜色如此这般.普明依言取 上服用,身上的烂疮就痊愈了,并感到神气 轻明.武则天永昌元年八月,辞别朋友时, 一一 说了以上的事,羽化登仙走了. ?2009年第11期
本文档为【【doc】文白对照《清凉山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743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30
浏览量: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