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游记》中的神话原型解读

《西游记》中的神话原型解读

举报
开通vip

《西游记》中的神话原型解读《西游记》中的神话原型解读 《西游记》中的神话原型解读 2OO6年第5期山东教育学院总第117期 《西游记》中的神话原型解读 李姗姗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西游记》作为中国一部完整的神话小说,有着无限阐释的可能.本文即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分析《西游记》中"乐园" 这一神话原型意象,并重点以《圣经》中的"乐园"模式为基础进一步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分析孙悟空的"得乐园","失乐园", "复乐园"这一神话模式.以发现一些新东西来加深对这一部着作的理解. 关键词:西游记;原型;乐...

《西游记》中的神话原型解读
《西游记》中的神话原型解读 《西游记》中的神话原型解读 2OO6年第5期山东教育学院总第117期 《西游记》中的神话原型解读 李姗姗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西游记》作为中国一部完整的神话小说,有着无限阐释的可能.本文即从神话原型的角度,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西游记》中"乐园" 这一神话原型意象,并重点以《圣经》中的"乐园"模式为基础进一步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分析孙悟空的"得乐园","失乐园", "复乐园"这一神话模式.以发现一些新东西来加深对这一部着作的理解. 关键词:西游记;原型;乐园 中图分类号:C,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16(20o6)05—Oo78—02 神话原型批评是二十世纪一个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 这一批评理论是加拿大的文艺评论家弗莱以荣格的精神分 析学说和弗雷泽的人类学为理论依据,建立了以原型为核 心的原型批评理论,认为文学的价值在于体现了种族的乃 至整个人类的潜意识和深层心理需求.这里所谓"'原型' 就是反复出现的典型意象的指称."…人类的精神活动是一 个延续的过程,那些反复出现的典型意象浓缩成文化的核 心内涵,而神话原型作为原始人类思维的结晶,在中西方是 有着许许多多的共通之处的.但由于中西方哲学,文化,历 史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因而二者既相通,又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就将从西方"乐园"这一原型来探讨中国神话小说《西 游记》中的神话原型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中西方神话在表现 "乐园"这一人类共同的主题上的不同之处. 作为一部系统完整的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一个重要 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其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西游记》中最具 特色的人物形象当属孙悟空了.孙悟空这一形象在中国真 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随着世界各国的文学交流的 发展,孙悟空也随着《西游记》在各国的翻译而成为世界文 学中一个经典的文学形象.本文即从孙悟空这一神话形象 入手,以西方典型的"乐园"神话原型来分析《西游记》中孙 悟空得乐园,失乐园,复乐园这一神话结构.同时分析这一 西方的神话原型模式在中国的变体.首先从"乐园"原型的 主体来看,在《圣经》中亚当与夏娃是上帝的创造物,与"乐 园"一样都是上帝的杰作,所以它们之间有着一种东方式的 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同样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也是"受天 真地秀,Et月精华"为天地所育.孙悟空与花果山同为天地 所孕育,这种"乐园"的组合方式,也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 的显现.二者虽然都表现出"乐园"这一人类的原始意象, 但东西方文化中的"乐园"形象却是不尽相同的.这种不同 之处就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从表面上看在伊甸园与 花果山上的主体都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在《创世纪》中 上帝许诺人"凡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都必惊恐,惧怕 你们,连地上的一切昆虫并海里的一切的鱼,都交付你们的 手.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做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都赐给 你们,如同菜蔬一样."(《创世纪》9:2—3)这里强调的是人 对自然的主宰与享用的权力.这与《西游记》里孙悟空与群 猴"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 冬觅黄精度年华"相比,孙悟空所处的"乐园"似乎与自然的 关系更和谐一些,不带有任何的主宰的成分在里面.这也 体现出中国典型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与西方人的相信世 界中的一切都是一种外部力量或终极原因所创造的宇宙观 不同,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种独立自足的,自我发生的,能 动的过程,它的各个部分在一个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中互 相作用.人则被认为参与了宇宙的创造过程,构成天,人, 地的三合一."_2在《旧约?创世纪》中伊甸园作为上帝为人 类创造的乐土象征着安详,平和,幸福和欢乐.同样在《西 游记》中孙悟空出世不久就带领群猴找到了"花果山福地, 水帘洞洞天"从此"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独自为王. 不胜欢乐."但是这种乐园般的生活无论是在《圣经》还是在 《西游记》中都不长久.西方基督教的教旨说"人类的始祖 亚当犯了原罪,失去乐园,后来耶稣下凡为人,死在十字架 上,为人类赎罪,恢复乐园."_3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受到了 蛇的诱惑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从而被上帝驱逐出乐园. 可以说亚当和夏娃"失乐园"的原因更多的带有一些客观的 原因,而不是由他们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在《西游记》中 孙悟空却是由大闹天宫被佛祖压于五行山下,从此失去乐 园.一开始孙悟空与群猴嬉戏于花果山,享乐天真.却于 欢乐之中生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于是拜师学艺,学成之后 先销生死簿,后入天宫做官,嫌官小,自封为齐天大圣.后又 扰乱蟠桃宴,大闹天宫.可以说孙悟空"乐园"的丢失,并不 是受人诱惑,尝了禁果,而是源于内心无限的欲望,带有更 多的主观成分.起先向往长生不老,后贪念天宫的职位,得 收稿日期:200_o? 作者简介:李姗姗(1981一),女,山东烟台市人,山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研究生. 总第117期山东教育学院?79? 知自己是"弼马温"官小位卑后,自立为齐天大圣,又因挣赴 蟠桃宴的名分,大闹天宫,要"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在 这个过程中,孙悟空的欲望不断地得到满足,访仙问道,学 得仙术,大闹阴曹地府,从生死簿上除名,又"高迁上品天仙 位,名列云班宝篆中",但是随着欲望的满足,孙悟空的野心 也越来越大,正如第四回题目所说"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 齐天意未宁."孙悟空失去花果山这一"乐园",就在于"心不 足""意未宁",归根结底就在于欲望的膨胀.欲望越大,离 "乐园"越远.《圣经》认为,人类带着原罪被逐出伊甸园后, 上帝从未停止过给人类提供各种悔过的机会.在基督教 中,关于"乐园"的恢复是通过耶稣基督这一牺牲者的形象 来完成的,这一"替罪羊"的原型也在以后的文学作品中不 断的被后人所关注.耶稣替犯了原罪的人类赎罪,被钉于 十字架上.从而实现人类"复乐园"的梦想.在《西游记》 中,孙悟空则是通过保唐僧取经,取得正果来完成"复乐园" 这一程式的.更多的是带有"个人做事个人当"的意味.这 种个人自我选择,自我面对,个体承担的自我意识在中国文 学中是不常见的.在《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 踪"一章中,受观音菩萨指点的孙悟空拜唐僧为师,开始了 艰难的复乐园的历程,在这以后直至全书结尾孙悟空陪伴 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历经艰险,取得正经,修得了正 果.虽然耶稣也在人间显示圣灵,拯救众生,但基本上还是 以赎罪者的身份在世间奔走的."圣经感兴趣的是'基督生 平与受难史"与耶稣相比孙悟空在取经的过程中,却扮 演了一个拯救者的形象,如在乌鸡国中除妖王,车迟国打败 三妖,祭赛国中镇龙妖,朱紫国解救金圣宫等等.在这里我 们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中基本上是没有宗教观念和赎罪意识 的.这里我们可以从文化源头上探究其原因,早先的华夏 民族和其他古老的民族一样,都有其宗教的信仰,但是"只 是由于文化的早熟,政治技术高明,能够融天地人神,政德 君宗为一体,使宗教回归现实,在周孔教化之下,化于国家 伦理中,以道德代宗教了."_5再加上中国历来就讲究"乐 生",自然也不会有什么赎罪意识.孙悟空"乐园"的丢失, 除了他自己的苦楚以外并不承担任何的责任,但亚当和夏 娃却犯了原罪,使得整个的人类堕落,致使人类去承受本不 属于他们的罪过.于是在亚当那里"乐园"的失去就不仅仅 是他和夏娃的痛苦了,这其中有带给人类的西绪福斯一样 的永恒的苦难.故此耶稣基督的赎罪也就有了更宽广意义 上的宗教的牺牲.这种赎罪无论是从文学上还是从宗教范 畴上带给世人的震撼都是巨大的.相比之下孙悟空的赎罪 更多的表现为拯救,这种行善去恶的行为方式更多地体现 出佛教的"轮回"观念.佛教传人中国之后,对中国人的生 活方式和文化观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流派之多,对社 会影响之大,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所无法比拟的.佛 教传人中国在世俗文化中影响最深的两处就是"轮回"之说 和"因果报应"的观念了,《西游记》这部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的小说也深刻地将这一观念体现得淋漓尽致.以至最后孙 悟空一行人都功德圆满,得到正果.这正是典型的佛教"善 有善报,恶有恶报"式结局. 纵观《西游记》中孙悟空所经历的得乐园,失乐园,复乐 园三步,我们就可以看出在《西游记》中也同样存在着诸如 《圣经》中的"乐园"的神话隐喻.孙悟空从被西方佛祖压于 山下,失去花果山,再到加升为斗战胜佛,享西天极乐.这 中间的过程与《圣经》中的人类从伊甸园堕落,最终耶稣替 世人赎罪,人类获得拯救的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瑞士心 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每个原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命运的 一 块碎片,都有着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 和悲哀的一点残余,并且总的来说始终遵循同样的路 线."但是仔细分析我们也发现,同样的"乐园"的神话模 式,在东西方却有着不同的意蕴.同一个神话原型的置换 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表现人类共同的人生经验与情 境的同时,渗透进不同的文化特质,同时不断的丰富这一原 型,使之丰满而富有历史感.可见神话原型的分析既能体 现出作品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又能让我们洞见 不同的文化传统,让我们在相同的原始思维的模式下,体验 不同的文化.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比较文学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O05,344. [2]林顺天.小说结构与中国宇宙观[A].见李达三,罗钢.中外 比较文学的里程碑[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343. [3](英国)弥尔顿.失乐园[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3. [4](加拿大)弗莱.伟大的代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72. [5]刘红星.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M].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99,77—78. [6](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上海:三联书店,1987,121. 一 ArchetypeofJourneytotheWest "Shanshan (SchoolofLiberalArts,ShandongNormalUniversity,Jinan250014,China) Abstract:AsregardedallintactmythicalnovelinChina,JourneytotheWestexplainslimifiess ly.Thistextanalyzesthemyt}广Archetype in1agein"paradise"ofJourneytotheWest,andthefocalpointiswith"paradise"modeoftheH olyBible.totaketheChineseandWest- ernculturecomparewithfurther,Inordertostrengthentheunderstandingofthisworkbyfindi ngsomenewthings. Keywords:JourneytotheWest;Archetype;paradise
本文档为【《西游记》中的神话原型解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3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05
浏览量: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