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Adedeg《风险管理》最新笔记-银行资格认证考试培训(DOC 96页)

0Adedeg《风险管理》最新笔记-银行资格认证考试培训(DOC 96页)

举报
开通vip

0Adedeg《风险管理》最新笔记-银行资格认证考试培训(DOC 96页)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风险管理》最新笔记银行资格认证考试培训 来源:银行资格考试培训中心时间:2008年4月30日9:46编辑: admin 笔记目录 第一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础 3 1.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3 1.1.1风险与风险管理3 1.1.2商业银行风险的基本种类4 1.1...

0Adedeg《风险管理》最新笔记-银行资格认证考试培训(DOC 96页)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风险管理》最新笔记银行资格认证考试培训 来源:银行资格考试培训中心时间:2008年4月30日9:46编辑: admin 笔记目录 第一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础 3 1.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3 1.1.1风险与风险管理3 1.1.2商业银行风险的基本种类4 1.1.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4 1.1.4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4 1.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架构5 1.2.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5 1.2.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6 1.2.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7 1.2.4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7 第二章信用风险控制9 2.1信用风险识别9 2.1.1信用风险识别和概述9 2.1.2单一客户信用风险识别9 2.1.3集团客户风险识别10 2.1.4 个人客户风险识别11 2.1.5组和风险识别12 2.2信用风险评估与计量12 2.2.1客户信用评级12 2.2.2债项评级12 2.2.3压力测试13 2.2.4信用风险基本模型13 2.3信用风险监测与报告15 2.3.1风险监测对象15 2.3.2风险监测的主要指标15 2.3.3风险预警15 2.3.4风险报告16 2.4信用风险控制17 2.4.1控制方法17 2.4.2限额管理18 2.4.3信用风险组合管理19 第三章市场风险管理21 3.1市场风险识别21 3.1.1资产分类21 3.2市场风险计量23 3.2.1基本概念23 3.2.2VaR(value at risk)方法24 3.2.3其他计量方法25 3.3市场风险监测与控制26 3.3.1市场风险监测与控制框架——岗位设置及职责约束26 3.3.2市场风险监测26 3.3.3市场风险控制26 第4章操作风险管理27 4.1操作风险识别27 4.1.1人员因素27 4.1.2内部流程27 4.1.3系统缺陷27 4.1.4外部事件27 4.2 操作风险评估和计量28 4.2.1风险评估要素28 4.2.2风险评估方法28 4.2.3风险资本计量29 4.3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30 4.3.1风险监测30 4.3.2风险报告程序30 4.4操作风险控制31 4.4.1风险控制环境31 4.4.2产品线控制31 4.4.3风险转移途径31 第5章其他主要风险的管理32 5.1流动性风险管理32 5.1.1流动性与流动性风险32 5.1.2流动性的度量和计算33 5.1.3流动性风险的原因和预警33 5.1.4传统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33 5.1.5现代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34 5.2国家风险管理35 5.2.1国家风险评级35 5.2.2国家风险评估35 5.2.3国家风险管理办法35 5.3声誉风险管理36 5.3.1声誉风险管理的作用和主要特征36 5.3.2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做法36 5.4法律/合规风险管理37 5.4.1作用和主要内容37 5.4.2基本做法37 5.5战略风险管理38 5.5.1作用38 5.5.2战略风险管理的基本做法38 第六章银行监管和市场约束38 6.1银行监管(bank regulation)39 6.1.1银行监管的内容39 6.1.2银行监管方法42 6.1.3银行监管规则44 6.2市场约束44 6.2.1市场约束和信息披露44 6.2.2外部审计45 第一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础 1.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1.1.1风险与风险管理 1.风险、损失与收益 (1)风险的含义、特征 l 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 l 未来结果的损益性 l 风险事故发生及风险因素变化的可能性l 风险发生具有一定的扩散型 (2)风险与损失 温馨推荐 您可前往百度文库小程序 享受更优阅读体验 不去了 立即体验 (3)风险与收益 2.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 (1)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2)风险管理能够成为商业银行实施经营战略的手段,极大的改变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 l 从业务指导上升到战略管理,从片面追求收益上升到全面管理,从定性为主上升到定量分析为主 (3)风险管理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政策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上也银行的业务组合 (4)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为商业银行创造附加价值 (5)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不仅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金融监管的迫切需求 l 两大因素决定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资本金规模和风险管理水平 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1)资产风险管理阶段 (2)负债风险管理阶段 (3)资产负债管理阶段 (4)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l 新巴塞尔协议中的三大约束:最低资本金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 l 全新的风险管理模式、管理体系、管理范围、管理过程、管理方法 1.1.2商业银行风险的基本种类 1.信用风险——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金融工具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工具的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工具持有人带来损失的风险 l 属于非系统风险 l 包括违约风险、交易对手风险、信用迁移风险、信用时间风险、可归因于信用风险结算风险 2.市场风险——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银行表内、外头寸遭受损失的风险 l 狭义的指股票市场风险 l 属于系统风险 3.操作风险 l 由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所引发 l 内部欺诈、外部欺诈、聘用员工做法和工作场所安全性、客户、产品及业务做法、实物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失灵、交割及流程管理等7种表现形式 l 操作风险具有非营利性,可转化性(可转化成市场和信用风险),故不好区别 4.流动性风险——无力为负债的减少和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 损失或破产的可能性 l 分为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 l 相对而言,风险产生的因素很多 5.国家风险——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中,由于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简单说,就是赚了钱,汇不回来 l 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 l 发生在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中的所有主体都可能遭受 6.声誉风险 7.法律/合规风险 l 特殊的操作风险 8.战略风险 1.1.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1.风险分散 2.风险对冲 l 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 3.风险转移 l 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 l 只能转移非系统风险 4.风险规避 5.风险补偿——就是对于高风险的客户,提高金融产品价格 1.1.4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 1.资本的作用 (1)为银行提供融资 (2)吸收和消化风险 (3)限制银行过度扩张和风险承担 (4)维持市场信心 (5)为商业银行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提供最根本的驱动力 2.会计资本——账面资本,即所有者权益 3.监管资本与资本充足率 (1)监管资本指监管部门规定的商业银行应持有的同其所承担的业务总体风险水平相匹配的资本 (2)巴塞尔协议 l 监管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l 核心资本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公开储备,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贷款储备以及混合性债务工具 l 信用风险——标准法、内部评级初级法和内部评级高级法、市场风险——标准法、高级计量法、操作风险——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l 整体资本充足率为8%,核心资本充足率4% 4.经济资本——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为了应对未来一定期限内资产的非预期损失而应持有的资本金 l 会计资本应该大于经济资本 l 监管资本呈现逐渐向经济资本靠拢的趋势 1.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架构 1.2.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 1.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核心是在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为妥善解决委托-代理关系而提出的董事会、高管层组织体系和监督制衡机制 (1)董事会成员应称职、应核准战略目标和价值准则并监督实施、应界定自身和高级管理层的权利及责任,并在全行实行问责制、应保持对高管层的监督、董事会和高管层应有效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及外部审计部门及内控部门的总用、应保持薪酬政策与银行文化及长期目标相一致、商业银行应保持公司治理的透明度、了解银行运营架构等八大原则 (2)我国做法 l 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视会、高级管理层的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 l 明确上述人员的权利义务 l 监理健全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监督机制 l 监理完善的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l 监理合理的薪酬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2.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1)目标 l 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l 确保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l 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l 确保业务纪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2)实现目标的5要素 l 内部控制环境 l 风险识别与评估 l 内部控制措施 l 信息交流与反馈 l 监督评价与纠正 (3)原则 l 内部控制要全面,要全员参与 l 应当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l 内部控制应当有高度权威性 l 内控部门应独立并有权直接向董事会、监视会和高级管理层汇报 3.商业银行风险文化 (1)定义:在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风险管理理念、哲学和价值, 通过风险管理战略、风险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以及员工风险管理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企业文化 (2)先进的文化理念 l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创造资本增值和股东回报的重要手段 l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主动地风险管理过程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l 风险管理应支持商业银行的整体战略 l 应充分了解所有风险,并建立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对于不了解或无把握控制风险的业务,应采取审慎态度对待 (3)风险文化的培植 l 是“终身制”的事业 l 向员工广泛宣传 l 通过制度,将文化融入到每一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中 4.商业银行管理战略 (1)定义:在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内部管理状况以及同业比较后,提出的一整套包括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措施的战略 (2)基本内容:包括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两方面 (3)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l 风险管理是银行管理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l 战略目标中包括风险管理目标 l 风险管理过程本事是实现风险管理目标以及整个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 1.2.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 1.董事会:最高风险管理/决策机构 2.监视会:我国特有,负责内部监督 3.高管层:负责实际执行风险管理政策 4.风险管理部门 (1)两个原则:高度独立性、不具有风险管理策略执行权 (2)两种类型:集中型和分散型 (3)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 l 监控各类金融产品和所有业务部门的风险限额 l 核准复杂金融产品的定价模型,并协助财务控制人员进行价格评估 l 全面掌握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状况,保持信息准确性 l 风险管理需要以下四个技能:风险监控和分析能力、数量分析能力、价格核准能力、模型创建能力、系统开发/集成能力 5.其他风险控制部门 (1)财务控制部门 (2)内部审计部门 (3)法律/合规部门 (4)外部风险监督部门 1.2.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 1.风险识别 (1)风险专家调查列举法 (2)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 (3)情景分析法 (4)分解分析法 (5)失误树分析方法 2.风险计量 3.风险监测 l 监控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 l 报告风险的评估结果及采取的措施和质量 4.风险控制 (1)风险控制的目标 l 风险管理战略和策略符合经营目标的要求 l 成本/收益平衡 l 通过对风险诱因的分析,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完善风险管理程序 l 所有风险管理措施所产生的副作用都能得到合理的安排和处置(2)风险控制架构 l 基层业务部门配备风险管理专业人员 l 每个业务领域配备风险管理委员会 l 最高管理层或风险总监直接领导银行最高风险管理委员会1.2.4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1.数据收集(风险信息的收集) (1)风险信息的种类: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 (2)风险信息的特性及系统结构方面的问题 l 精确性 l 及时性 l 系统结构方面的问题:尽量保持最少数量的数据源、注意区分交易系统中真伪信息 l 其他:磨刀不误砍柴工 2.数据处理 (1)处理输入数据/信息,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l 中间计量数据(采用三维存储方式——时间、情景、金融工具)l 组合结果数据 (2)信息储存操作 3.信息传递 (1)一般采用B/S结构 (2)发布风险分析报告(预览——内部看,发布——一起看)4.信息系统 安全管理 企业安全管理考核细则加油站安全管理机构环境和安全管理程序安全管理考核细则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 (1)设置权限 (2)定期更换用户密码 (3)登陆信息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4)防止外部侵入 (5)定期备份 (6)设置灾难恢复和应急程序 (7)建立错误承受程序,以便在发生技术困难的时候,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的完整性 第二章信用风险控制 2.1信用风险识别 2.1.1信用风险识别和概述 1.信用风险识别的定义 2.内容 l 信用风险因素的分析 l 信用风险的性质、可能性及后果的判断 l 信用风险识别的步骤、方法及其效果 3.步骤 l 收集信息 l 分析信息 4.识别办法 l 早期多采用专家分析法 l 目前多采用信用风险分析方法 2.1.2单一客户信用风险识别 1.单一客户的识别和分类 (1)单一客户包括企业单一客户和机构类客户 (2)单一客户的识别(就和上报贷款资料一样的标准) 2.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分析 (1)财务报表分析 (2)财务比率分析 l 资产回报率(ROA)=[税后损益+利息费用*(1-税率)]/平均资产总额 l 利息偿付比率(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所得税) =(净利润+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息税 (3)现金流量分析 l 净营运活动现金流=净损益+折旧+/-非现金的收入、费用项目(摊销、递延税项等)+/-营运资金的变化额 l 企业处于开发期和成长期的时候,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数可以接受 l 经营租赁的收入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融资租赁的支出计入融资活动现金流 3.非财务因素分析 (1)客户管理层 (2)行业分析 (3)生产与经营风险分析 l 总体经营风险 l 产品风险 l 供应风险 l 生产风险 l 销售风险 (4)宏观经济及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4.担保分析 (1)担保方式: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l 抵押物的所有权:在合同中不得规定在债务履行届满,债务人没有清偿债务时,抵押物所有权转移为债权人所有 l 机构类客户的风险有其特殊性,包括政策风险、投资风险、财务风险、担保风险、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差、财务不规范、信用观念淡薄 2.1.3集团客户风险识别 1.集团客户识别与分类 (1)识别 l 被直接控制 l 共同被第三方控制 l 主要投资人(控制10%及以上)、高管层或与其关系密切家庭成员共同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 l 对关联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重大影响 l 自然人的股权比例应该与其亲属的合并计量 l 控制的含义:50%及以上的权益资本、50%及以上的表决权、有权任免多数董事 l 重大影响的含义:20%及以上的表决权股份、董事会有代表、互相交换管理人员、依赖对方的技术资料 (2)分类 l 纵向一体化和横向多元化 l 紧密型和松散型 2.集团客户的信用风险特征 (1)内部关联交易频繁 (2)连环担保十分普遍 (3)财务报表真实性差 (4)风险监控难度较大 (5)系统性风险较高 3.关联交易 (1)关联方的定义 l 共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不列入关联 l 金融控股公司中的商业银行不纳入集团客户管理范畴 (2)关联关系的类型——纵向一体化和横向多元化 (3)集团客户内隐蔽关联方的特征p58页 (4)特别关注 l 多渠道收集信息 l 确保信息资料的真实性 l 集团客户的识别频率与额度授信周期应一致 l 年度识别后,应该随时根据情况变化进行调整 l 每年重新识别 2.1.4 个人客户风险识别 1.个人客户的识别与分类 (1)个人客户的识别 (2)个人客户的分类 中国没有采用模型分析的原因 l 客户群缺乏信用记录 l 银行收集的客户信用资料不齐全 l 发展中国家,客户分类变量很不稳定 (3)步骤 l 收集资料 l 从外部评估资料取得信用记录 l 分析处理 2.个人客户的风险分析 (1)流程:贷款的营销和受理、贷前调查、贷款审核、贷款审批、 贷款发放、贷后及档案管理 (2)分析: l 申请人的基本条件 l 申请人应提交的资料 l 借款人资信情况调查 l 借款人的资产负债情况(我觉得跟上面的相同) l 贷款用途及还款来源 l 担保方式 3.产品分类及风险分析 (1)个人住宅抵押贷款 l 经销商风险 l “假按揭”风险(这个是重点,我以为) l 房产价格下跌,抵押价值不足 l 借款人财务情况变化的风险 (2)个人零售贷款 (3)循环零售贷款 l 贷款是循环的,无抵押,未承诺的 l 针对个人 l 子组合内对个人最大贷款小于或等于10万欧元 l 保留子组合的损失率数据,以便分析 l 银行必须保证对合格的循环零售贷款采用的风险权重函数仅用于相对于平均损失率而言随时率波动性低的零售贷款组合,特别是那 些违约率低的贷款组合 l 循环贷款的处理方式与子组合的风险特征保持一致 2.1.5组和风险识别 1.宏观经济因素 2.行业风险和区域风险 3.风险分散与违约相关性:有两个公式,详见P67 2.2信用风险评估与计量 2.2.1客户信用评级 1.违约风险与违约概率 (1)巴塞尔有规定 (2)我国没有准确规定 (3)违约概率和违约频率 l 违约概率:借款人一年内累计违约概率与3个基点中的较高者,0.03%的下限 l 违约频率EDF(Expect default frequency):属于事后统计,概率属于事前预测 2.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体系 (1)专家判断法(expert system) l 借款人因素:reputation,leverage,volatility of earnings,collateral l 与市场有关的因素:business cycle,macro-economy policy,level of interest rates l 5c体系:character,capital,capacity,collateral,condition l 5ps体系:personal factor,purpose factor,payment factor,portection factor,perspective l camel体系:capital adequacy,asset quality,management,earnings,liquidity (2)信用评分法 l 线性概率模型(linear probability model) l logit模型 l 线性辨别模型(linear discriminant model)两个公式:初期的公式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Z低于1.81,企业很容易破产 l 相关词汇:liquidity,profitability,leverage,solvency,activity l 存在一定问题,仅考虑违约和非违约两个极端;没有考虑中间情况,建立在历史数据基础上,与现实情况有差距;没有考虑一些难以量化的重要因素;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建立符合要求的数据库2.2.2债项评级 1.信贷资产风险分析 (1)五级分类 (2)银行需要做到如下要求 l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l 建立有效的信贷组织管理体制 l 审贷分离 l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l 保障管理层能够及时得到有关贷款的重要信息 l 敦促借款人提供真实准确地财务信息 l 及时根据情况变化调节分类 2.违约损失率、预期损失与非预期损失 (1)违约损失率(Loss Rate Given Default,LGD)指发生违约时债务面值中不能收回部分所占的比例 (2)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预期损失(EL)=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敞口风险(EAD) (3)预期与非预期区别 l 预期损失是一个常数,非预期损失是对均值和预期损失的偏离l 预期损失可用计提准备金的方式补偿,非预期损失要用经济资本金补偿 3.内部评级法下的债项评级——核心是LGD (1)项目因素 (2)公司因素 (3)行业因素 (4)宏观经济周期因素 (5)优先清偿率(seniority)?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因素?企业资本结构 因素 4.巴塞尔协议对违约损失率估计上的一些规定 对于抵押品未认定的优先级公司债,违约损失率50%,抵押品未获认定的次级公司债,LGD75%,全额抵押,则在原违约敞口的违约风险损失率基础上乘以0.15 2.2.3压力测试 金融机构运用不同方法来衡量由一些例外但又可能发生的事件所导 致的潜在损失 2.2.4信用风险基本模型 1.Credit Metrics模型 (1)信用风险取决于债务人的信用状况、而债务人的信用状况用信用等级来表示 (2)信用工具(贷款、私募债券)的市场价值取决于信用等级 (3)从资产组合来看,而不是单一资产的角度 (4)采用边际风险贡献率(marginal risk contribution to the portfolio)2.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 (1)违约率取决于 l 宏观变量的历史数据 l 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冲击和改革 l 仅影响单个宏观变量的冲击和改革 (2)适合投机级借款人,因为该借款人对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更敏感 (3)信用等级迁移矩阵(Transition matrix) 3.Credit monitor模型 (1)将企业与银行的信贷关系视为期权买卖关系,如果偿还债务的成本大于投资,就会选择违约 (2)和Credit Metrics是现在银行最流行的模型 4.KPMG风险中性定价模型 (1)假设金融市场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是风险中立者 (2)违约率=1-(1+国债收益率)/(1+债券收益率) 5.死亡率模型 (1)边际死亡率(MMR1)=等级为B的债券在发行第一年违约的总价值/处于发行第一年的等级为B的债券总价值 (2)存活率(Survival rates)=1-MMR (3)累计死亡率(CMR)=1-SR1*SR2*….SR N 6.Credit risk+模型 (1)在一个贷款组合里面,发生N笔贷款违约的概率 Prob(n笔贷款违约)=e-m х m n/n! 其中,e=2.71828,m为贷款组合平均违约率*100,n为实际未月的贷款数量 (2)存在的问题是,模型假设每一组的平均违约率都是固定不变的,实际变化很大 7.Credit Monitor,风险中性定价模型和Credit Risk+模型的区别(1)理论基础不同 (2)Credit Monitor、风险中性定价模型主要针对单一企业,Credit Risk+则是针对组合 (3)Credit Monitor属于动态分析,另外两个属于静态分析 (4)风险中性定价模型和Credit Risk+采用历史数据进行分析,Credit Monitor采用股票市场价格 (5)Credit monitor适用于上市公司风险分析,风险中性定价模型主要适用于度量发行的债券人的风险,Credit Risk+适用于贷款组合8.信用风险模型面临的问题 (1)相关性的处理(目前比较成熟的估计违约相关系数的方法 l 宏观经济 l 行业因素 l 信用主体之间的关系 l 目前对于相关性的处理流行采用模拟法,即假设信用组合中债务人自查价值服从正态分布,组合价值符合正态分布 (2)信用损失计量方法的选择 l 两种方法Default Model和Mark-to-Market Model l 违约法下,损失为Book Value和可回收现值的差额,Credit Monitor采用的就是违约法,JP摩根采用的是Credit Metrics,是盯市法 (3)贷款估值方法 l 盯市法采用(Discounted Contractual Cash Flow Approach和Risk-Neutral Valuation Approach) l Credit metrics采用合同现金流贴现法,即对贷款合同中规定的未来现金流按照该贷款的信用等级相适应的贴现利率予以贴现,但有问题,比如优先贷款和次级贷款(senior and subordinated loan)的贴现率相同 l Credit Monitor采用的是风险中性评估法,将贷款看作是在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下基于借款人资产价值的一种或有要求权(contingent claim),简单讲,就是债务人资产高于其负债时,违约不会发生(4)模型的参数估计 (5)模型有效性的检验 2.3信用风险监测与报告 2.3.1风险监测对象 1.客户风险监测 (1)客户内生变量 l 基本面指标包括品质类指标、实力类指标、环境类指标 l 财务指标包括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增长能力(2)外生变量 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主要股东、上下游客户、市场竞争者等“风险域”企业持续交互影响的 2.组合风险监测 组合(portfolio) 组合风险监测的方法包括,传统的银行资产组合限额管理方法和模型法 l 组合检测法主要是对信贷资产组合授信集中度和结构进行分析检测 l 模型法包括两种方法,估计各敞口之间的相关性和把暴露在该风险类别下的投资组合看成一个整体,直接估计该组合资产的未来价值概率分布 2.3.2风险监测的主要指标 (1)不良资产率(不良贷款率) (2)预期损失率,=预期损失/风险敞口 预期损失EL=Expected loss (3)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4)贷款风险迁徙 l 正常贷款迁徙率 (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l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l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l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l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5)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不良贷款 (6)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2.3.3风险预警 Early-warning 1.风险预警的程序和主要方法 (1)风险预警程序,信贷信息的收集和传递、风险分析、风险处置、后评价 (2)风险预警的主要方法 l 传统方法,例如5c法 l 评级方法,例如Occ的贷款评级法 l 信用评分方法,例如camel方法 l 统计模型 l 国内,黑色预警法(只考虑预警要素指标的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即波动特征)、蓝色(侧重定量分析,分为指数预警法和统计预警法)、红色(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2.行业风险预警 属于中观层面的预警 (1)行业环境风险因素 l 经济周期、财政货币政策、国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等四个因素 l 风险预警指标:国家财政、货币、产业政策变化;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变化;多边或双边贸易关系变化;政府优惠政策调整 (2)行业经营风险因素 (3)行业财务风险因素 l 行业净资产收益率、行业盈亏系数、资本积累率、行业销售利润率、行业产品产销率、劳动生产率=(截止当月累计工业增加值总额*12)/(行业职工平均人数*累计月数)*100% (4)行业重大突发事件 3.区域风险预警 (1)政策法规发生重大变化 (2)区域经营环境出现恶化 (3)区域分支机构内部出现风险因素 4.客户风险预警 (1)客户财务风险的监测 (2)客户非财务风险的监测 2.3.4风险报告 1.风险报告职责和路径 (1)职责 l 外部监管、内控管理、市场约束 l 重要性 l 报告信息应该全面、相关、及时、可靠、可比、实质 (2)报告路径 2.风险报告的主要内容(以下具体内容请见P109-111) (1)可分为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 (2)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 (3)银监会规定的不良贷款报告 (4)表外业务风险分析 (5)巴塞尔规定的披露内容 2.4信用风险控制 包括三大模块 l 集团与总行层面信用风险管理的战略及规划 l 业务操作层面各环节的信用风险管理 l 整个流程的信用风险控制 2.4.1控制方法 1.流程控制 分广义和狭义,这里仅指狭义,即整个授信业务流程中的风险控制方法 2.授权管理 l 给予每一交易对手的信用须得到一定权力层次的标准 l 集团内所有机构在进行信用决策时应遵循一致的标准 l 项目审批后,任何重要调整,都要得到一定权力层次的批准 l 交易对手风险限额的确定和单一信用暴露的管理应符合组合的统一指导及信用政策,每一决策应建立在风险—收益分析的基础上l 审批人准入资格,并配套考核 3.授信审批 (1)明确两个概念 l 授信审批是在信用分析的基础上,由获得信用授权的审批人在规定的限额内,结合交易对手的信用评级,对其信用暴露进行详细的评估之后做出信贷决策的过程 l 信用风险暴露是指由于交易对手不能履行合约或偿还债务而可能出现损失的交易金额 (2)授信审批的原则 l 审贷分离 l 统一考虑 l 展期重审 4.贷款定价 (1)贷款定价的决定因素:贷款定价=资金成本+经营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 l 资金成本包括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 l 风险成本多采取了标准风险成本(SRCs) l 资本成本指用来覆盖该笔贷款的信用风险所需要的经济成本 (RAROC) RORAC=(贷款的一年收入-各项费用-预期收入)/监督或经济成本(2)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 贷款定价不仅受单个借款者风险的影响,还受银行当前资产组合结构的影响 5.不良贷款的管理 (1)及时发现不良贷款的信号 (2)认真分析原因 (3)积极采取措施 (4)贷款清收 (5)不良贷款的核销 6.业务考核与评价 (1)传统的考核指标是资本收益率(ROE)和资产回报率(ROA),目前主要采用风险调整收益的绩效评估方法(RAPM) (2)风险调整收益的绩效评估方法的通用模型是风险收益/风险资本,最多的还是RORAC即受益除以经济资本 2.4.2限额管理 1.单一客户风险限额:MBC=EQ*LM;LM=f(CCR) MBC(maximum borrowing capacity) EQ(equity) LM(lever modulus) CCR(customer credit rating) F(CCR) CMLQ(customer maximum loss quota) 2.集团客户风险限额 (1)确定对集团的总授信额度 (2)按照单一企业标准,测算各授信主体的最高授信额度 (3)确定集团内各个授信主体的使用额度 (4)注意统一标准,总量控制,主办行牵头,少用保证,多用抵押3.国家和区域风险限额 (1)国家风险限额 (2)区域风险限额 4.组合风险限额 (1)通过设定组合限额,可以防止信贷风险过于集中在组合层面的某些方面 (2)组合限额的分类 l 授信集中度限额 l 总体组合限额 (3)组合限额的设定方法 按某组合的维度确定资本分配权重→根据资本分配权重,对预期的组合进行压力测试,估算组合的损失→将压力测试估算出的预计组合损失与银行的资本相对比→根据资本分配权重,确定各组和以资本表示的组合限额→根据资本转换因子,将以资本表示的该组合的组合限额 转换为以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授信限额表示的组合限额 (4)组合限额的应用和调整 ①应用 l 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超过组合限额 l 如果接近100%,组合管理人员应向审批人员提出建议,如提高限额等等 l 达到80%的时候,系统提示客户经理和审批人员 l 如果超出限额,应该由高管层批准 l 如批准,应尽量申报低风险的业务 l 审批人员应采用多种方式,将授信降低到限额以内 ②调整 l 经济和市场状况的较大变动 l 新的监管机构的建议 l 银行战略重点地变化 l 年度进行业务计划和预算 (5)组合限额维护——确定组合限额的合理性以及在组合限额超过临界值的情况下的处理 详见P124 2.4.3信用风险组合管理 1.贷款重组 (1)贷款重组是当债务人不能按原有合同履行债务时,银行为了降 低客户违约风险引致的损失,而对原有贷款结构进行调整、重新安排、重新组织的过程 (2)应该注意 l 是否可重组 l 为何重组 l 是否值得重组 l 重新评估担保情况 (3)重组流程 l 成本收益分析 l 确定重组方案(重组计划、时间约束、财务约束、各个阶段的评估目标 l 与客户谈判 (4)重组措施 l 调整信贷产品 l 调整信贷期限 l 调整贷款利率 l 减少贷款额度 l 增加控制措施,限制企业经营活动 2.贷款转让 (1)通常指贷款的有偿转让,与贷款销售的区别是,贷款转让仅用于已经发放的老贷款,而贷款销售适用于新贷款的发放 (2)贷款转让的类型 l 贷款笔数,单笔和组合 l 资金流向,一次性和回购 l 是否承担风险,无追索权的转让和有 l 已转让贷款是否参与管理,代管式转让和非 l 新债权人确定方式,定向转让与公开转让 l 大多数贷款转让属于一次性、无追索、一组同性质的贷款(3)目的,分散风险,增加收益,实现资产多元化,提高经济资本配置效率 (4)贷款转让手续 挑选同质的单笔贷款,放在一个组合中→对组合进行评估→为投资者提供信息,以便投资者评估(名义价值的折现值至少要包括预期违约多带来的损失、可能存在的折扣、再融资成本、股权收益率)→确定价格→签署协议→办理转让手续 3.资产证券化 (1)证券化(securitization)是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为证券,进而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从而使此项资产在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上消失(二级证券化) (2)特点,将缺乏流动性的贷款资产转换成具有流动性的证券的特点 (3)分类,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和资产支持证券(ABS)(4)程序 l 建议一个特别目的实体(SPV)来发行证券,SPV要与原始权 益人实行“破产隔离” l SPV购买资产组合 l 请评级机构对资产组合进行评级 l 采用各种方法为组合增级 l 出售 l 将出售收益按和约规定转入原债权人的账户 l SPV负责按期收现,并按约转入投资者账户 4.信用衍生产品——允许转移风险的金融和约,功能对买卖双方是不同的,前者付出一定的权益金来获得违约保护,后者以获得一定的权益金为代价来承担风险 分类 l 总收益互换 l 信用违约互换 l 信用价差衍生产品 l 信用联动票据 l 混合工具 (1)总收益互换——保证贷款的总收益 (2)信用违约互换——保证贷款违约后,对违约损失得到补偿(3)信用价差衍生产品——银行与交易对手签订的以信用价差为基础资产的信用远期和约 l 信用价差=证券或贷款的收益-对应的无风险证券的收益 l 形式为以无风险利率为基准的信用价差(绝对价差)和两种对 信用敏感的资产之间的信用价差(相对差额) l 投资方式包括远期合约方式(线性)和选择权方式(非线性)l 选择权方式包括信用价差买入权、信用价差卖出权、信用联动票据 信用价差买入权——买方有权购买这份差额并从减少的差额中获得 收益 信用价差卖出权——买方有权卖出这份差额并从增加的差额中获得 收益 (4)信用联动票据——将上述过程中引入了一个SPV 5.经济资本配置 (1)银行对本行的各业务单位、各信用组合中可能包含的未预期损失所应当配置的经济资本 (2)作用 l 通过“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汇报率”(risk 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RAROC)来进行投资和风险决策 l 将风险概念引入事后的业绩衡量和薪酬激励,即所谓的风险调整收益的绩效评估方法(RAPM),实现事前硬性的风险限额管理和事后柔性的薪酬激励的结合 (3)原则——在三个前提条件下,可根据自上而下的原则,对经济成本进行分配 l 了解各风险的概率分配 l 区定各类风险敞口的额度,以及这些敞口的损失相关性 l 取得银行的容忍程度 (4)配置方法——详见P134 l 预期损失分配法 l 损失变化分配法 l 矩阵分解法 第三章市场风险管理 3.1市场风险识别 3.1.1资产分类 1.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 (1)交易账户纪录的是银行为了交易或规避交易账户其他项目的风险而持有的可以自由交易的金融工具或商品头寸 (2)交易账户中的头寸 l 在交易过程中,必须不受任何限制 l 具有经高层批准的交易策略 l 具有明确的头寸管理政策和程序 l 具有明确的监控头寸和程序 (3)划分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 l 交易账户按市场定价,银行账户按历史成本计价 l 两个账户之间不能随意划转 2.资产分类的监管标准与会计标准 (1)资产分类,即银行账户与交易账户的划分是商业银行实施市场风险管理和计提市场风险资本的前提和基础 (2)巴塞尔协议规定的金融资产划分 l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fair value through profit or loss) l 持有待售(available for sale assets) l 持有到期的投资(held to maturity investment) l 贷款和应收款(loans and receivables) l 前两类资产按公允价值计价,但对于持有待售资产,其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3.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的分类现状 我国只是规定了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的概念,具体实施完全看银行自身划分 (1)交易账户划分的目的、适用范围、交易账户的定义 (2)列入交易账户的金融工具种类 (3)列入交易账户的头寸应符合的条件 (4)明显不列入交易账户的头寸 (5)交易标识 3.1.2市场风险分类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化而使银行的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1.利率风险 (1)重新定价风险(repricing risk)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期限(就固定利率而言)或重新定价期限(就浮动利率而言)之间存在的差额 (2)收益率曲线风险(yield curve risk)收益率曲线的非平行移动,对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产生不利的变化 (3)基准风险(basis risk)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所依据的基础不同,所以变化的方向和幅度也不同 (4)期权性风险(optionality)一般而言,期权和期权性条款都是在对买方有利,而对卖方不利的时候执行 2.汇率风险 (1)分类 l 外汇交易风险,由于没有及时平盘或银行由于某种预期二持有的外汇敞口头寸 l 外汇结构性风险,银行资产负债由于币种不同而产生 (2)黄金价格波动被归类为汇率风险 3.股票价格风险 4.商品价格风险 3.1.3主要交易产品的风险特征 1.即期——交易的一方按固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额的金融资产, 交付及付款日在合约订立后的两个营业日你完成,即期外汇买卖(spot exchange deals) 2.远期——交易买卖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特定日期,依交易时所约定的币种、汇率和金额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 3.期货 (1)分类 l 利率期货 l 货币期货(以汇率为标的) l 股票指数期货 (2)期货的经济功能 l 可规避市场风险 l 有助于发现公平价格 (3)与远期的区别 l 远期交易采取的是非标准化 l 远期交易的合约持有者面临交易对手的违约风险,期货由交易所承担违约风险 l 远期交易不存在二级市场 4.掉期——交易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时期内互相交换具有相同经济价值的现金流的合约 (1)利率掉期,交易双方事先约定在彼此认可的条件下,相互交换某段期限内的资产和负债,利率掉期交易并不涉及本金的移动,而仅就利息支付方式进行交换 (2)货币掉期,指交易双方用不同的货币进行的掉期交易,货币掉期可以固定换固定,也可以固定换浮动或以浮动换浮动 (3)与利率掉期不同,货币掉期中不同货币本金的数额由事先确定的汇率决定,且该汇率在整个掉期期间保持不变,因此,货币掉期既明确了利率,也明确了汇率 5.期权——买方(buyer)在签订齐全契约时,须支付期权的卖方(writer)一笔权利金后,取得一项可在选择权契约的存续期内或到期日当日(expiry date),以特定的执行价格(strike price)要求与期权卖方进行特定数量标的交割的权利 (1)分类 l 买方期权(call option)和卖方期权(put option)区别就是买方是按规定买入标的还是卖出标的 l 美式期权(american style)任何时候都可以行权,欧式期权(european style)只能在规定时间形权(行权时间tokyo cut—东京15点,new york cut—纽约10点) l 价内期权(in the money),平价期权(at the money),价外期权(out of money),买方执行期权的时候,执行价格优于远期价格—ITM,相等—ATM l 期权费,买方为取得权力而支付的费用 l 期权费由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和时间价值(time value)组成 l 内在价值,执行期权所能获得的收益或利润;时间价值,期权 价值高于其内在价值的部分 l 影响期权价值的因素,市场价格和期权执行价格的关系、期权到期期限、波动率、货币利率 3.2市场风险计量 3.2.1基本概念 1.名义价值、市场价值和公允价值 (1)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根据历史成本所反映的账面价值(book value) l 金融资产买卖后,计算盈亏 l 以此为基础,计算先值(present value) (2)评估基准日,自愿买卖双方在知情、谨慎、非强迫的情况下,通过公平交易资产所获得的资产的预期价值 (3)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可接受的市场价格 l 市场价格 l 用公认模型估算市场价格 l 实际支付价格 l 使用企业特定数据 2.敞口(exposure)——即银行所持有的各类风险性资产余额 (1)单一货币敞口头寸——分为即期净敞口头寸、远期净敞口头寸、期权敞口头寸、其他敞口头寸 (2)总敞口头寸的计算 l 累加总敞口头寸,等于所有外币多头和空头的总和 l 净总敞口头寸,等于所有外币多头总额与空头总额的差距 l 短边法,分别加总每种外汇的多头和空头,然后比较这两个总数,最大的作为银行敞口 3.久期——用来衡量债券的到期时间,以未来收益的现值为权数计算的到期时间 (1)久期越长,资产和负债价值变动的幅度越大,即利率风险越大(2)久期缺口=资产加权平均久期-(总负债/总资产)*负债加权平均久期 (3)总之,久期缺口的绝对值越大,银行对利率的变化就越敏感,银行面临的风险也越大 4.收益类曲线(Yield curve) (1)定义,指零息债券的收益率与其到期日之间的关系,横轴为time to maturity,纵轴为yield to maturity,用以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l 正向收益率曲线,投资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 l 反向收益率曲线 l 水平 l 波动 (2)作用 l 代表性、操作性、解释性、分析性 l 如果预期收益率曲线基本不变,而且目前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则可以买入期限长的;如果预期曲线变陡,则买入短期,卖长期;如 果预期变平坦,买长期,卖短期 5.正态分布、方差、标准差 (1)正态分布,是描述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最重要的一种概率分布(2)σ2是方差,σ是标准差,都是表示与期望的偏离度的 6.投资组合——带有约束的最优化问题 (1)马柯维茨理论是主要基础——均值—方差模型 3.2.2VaR(value at risk)方法 1.VaR方法的基本原理 (1)在一定的持有期和给定的置信水平下,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要素发生变化时可能对某项资金头寸、资产组合或机构造成的潜在的最大风险 例:持有期为1天,置信水平为99%,风险价值为1万美元,则表明该资产组合在1天中的损失由99%的可能不会超过1万美元 (2)主要的模型技术有3种 l 方差—协方差(variance covariance method) l 历史模拟法(historical simulation method) l 蒙特卡洛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 method) (3)巴塞尔协议要求 l 采用99%的置信区间、持有期为10天、市场风险要素价格的历史观测期至少1年、至少每三个月更新一次数据 l 市场风险监管资本=风险价值*乘数因子(multiplication factor), 乘数因子不得低于3 (4)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的局限性 l 不能反映资产组合的构成及其对价格波动的敏感性 l 未涵盖价格剧烈波动等可能会对银行造成重大损失的突发性小概率事件 l 大多数模型不能计算非交易业务中的风险 2.计算VaR值的相关参数选择:置信水平、持有期 (1)置信水平的选择 l 用来决定与风险相对应的资本,置信水平应取高 l 纯粹用于银行内部风险度量或不同市场风险的比较,无所谓(2)持有期的选择 l 使用者是经营者,取决于其资产组合的特性,如果资产组合变动频繁,时间间隔要短 l 监管者,取决于成本和收益,时间间隔越短,成本越高 (3)VaR类型的选择 l 零值VaR,是以初始价值为基准测度风险 l 关注资产价值的绝对损失,用零值VaR l 关注资产价值偏离均值的相对损失,用均值 3.计算VaR值的方法 (1)varianc covariance method l 优点是原理简单,计算便捷 l 缺点是不能预测突发事件、其正态分布的假设条件产生肥尾 (fat tail)现象、不能充分度量非线性金融工具(如期权和抵押贷款)的风险 (2)historical simulation method l 是运用当前资产组合各证券的权重和各证券的历史数据重新构造资产组合的历史数列 l 优点考虑了fat tail现象、没有模型风险 l 缺点单纯依靠历史数据进行度量,将低估突发性的收益率波动、风险度量的结果受制于历史周期的长度、对历史数据依赖性强、在度量大的资产组合风险时,工作量繁重 (3)monta caro simulation method l 步骤,第一步,设定金融变量的随机过程及过程参数;第二步,针对未来利率所有可能的路径,模拟资产组合中各证券的价格走势,从而编制出资产组合的收益率分布来度量VaR l 优点是可以广泛度量各种风险,也考虑了波动的时间变化,fat tail和极端情景等因素 l 缺点是成本高、存在模型风险 3.2.3其他计量方法 1.敏感性分析: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和外汇敞口分析 (1)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单个市场风险要素的变化可能对金融工具或资产组合的收益或经济价值产生的影响 (2)缺口分析(cap analysis)——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影响的一种方法,具体而言,将资产和负债按重新定价的期限划分到不同的时间段,然后将资产和负债的差额加上表外头寸,得到缺口,再乘以假定的利率变动,得出这一利率变动对净利息收入的影响 (3)久期分析(duration analysis)——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经济价值影响的一种方法,具体而言,就是对各时段的缺口赋予相应的敏感性权重,得到加权缺口,然后对所有时段的加权缺口进行汇总,以此估算某一给定的小幅(通常小于1%)利率变动可能对银行经济价值的影响 l 一般而言,金融工具的到期日或距下一次重新定价日的时间越长,并且在到期日之前支付的金额越小,则久期的绝对值越高,表明利率变动将会对银行的经济价值产生较大的影响 l 缺点,仍然不能反映基准风险、对于利率的大幅度变动,由于头寸价格的变化与利率的变化无法近似为线性关系,因此,久期分析的结果就不再准确 (4)外汇敞口分析(foreign currency exposure analysis)——衡量汇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的影响 2.情景分析(scenario analysis)——同时考虑众多因素对风险的影响,多因素分析法 3.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估算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的情况可能造成的潜在损失 4.市值重估:盯市、盯模 (1)盯市(mark to market) (2)盯模(mark to model) 5.事后检验(back testing) 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事后检验结果,决定是否审定附加因子(plus factor)来提高市场风险的监管资本要求,取值范围在0~1 3.3市场风险监测与控制 3.3.1市场风险监测与控制框架——岗位设置及职责约束 1.设定董事会、高管层、具体负责部门三个层次 2.市场风险管理职能与业务经营职能应当保持相对独立 3.3.2市场风险监测 1.报告路径和频度 (1)正常条件下,高管层每周一次 (2)涉及金融头寸的报告,每日提供 (3)风险值和风险限额报告必须在每日交易完成后尽快完成 (4)应高管层或决策部门要求,随时提供风险管理分析报告2.报告的种类和主要内容 (1)国外实践经验,投资组合报告、风险分析“热点”报告、最佳投资组合复制报告、最佳奉献规避策略报告 3.3.3市场风险控制 1.限额管理:交易性限额、风险限额与止损限额、超限额 (1)交易限额(limits on net and gross positions)是对总交易头寸或净交易头寸设定的限额 (2)风险限额是对按照一定的计量方法所计量的市场风险设定的限额(例value at risk limit对内部模型计量的风险价值设定限额、limits on options positions对期权性头寸设定的期权性头寸限额) (3)止损限额(stop-loss limits) 2.经济资本配置: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risk-adjusted rate of return)(1)传统的股本收益率(ROE)资产收益率(ROA)的缺陷是只考虑了企业的账面盈利而未充分考虑风险因素 (2)C=(收益-预期损失)/经济资本(或非预期损失) l EL expected loss l CaR capital at risk l UL unexpected loss 第4章操作风险管理 4.1操作风险识别 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4.1.1人员因素 1.内部欺诈 2.失职违规 3.知识/技能匮乏 4.核心雇员流失 5.违反用工法 4.1.2内部流程 1.财务/会计错误 2.文件/合同缺陷 3.产品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缺陷 4.错误监控/报告 5.结算/支付错误 6.交易/定价错误 4.1.3系统缺陷 1.数据/信息质量 2.违反系统安全规定 3.系统设计/开发的战略风险4.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适宜性4.1.4外部事件 1.外部欺诈/盗窃 2.洗钱 3.政治风险 4.监管规定 5.业务外包 6.自然灾害 7.恐怖威胁 4.2 操作风险评估和计量 4.2.1风险评估要素 风险损失数据收集要遵循客观性、全面性、动态性,标准化的原则1.内部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数据 内部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收集(operation risk loss data collection,LDC)(1)收集内容 l 总损失数据 l 损失事件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单位信息 l 总损失中收回部分 l 损失的原因 (2)损失数据收集的流程 l 覆盖所有的业务领域 l 明确损失所有者 l 找到同一损失的业务单位和法律实体归属 l 对所有财物损失发生的相关损失事件、潜在损失和损失发生日进行描述 l 找出对应的损失发生原因、损失事件和影响度类别 l 对所有部门的操作风险进行集中管理分析、统一管理 (3)损失数据收集的步骤 l 损失事件发生部门的相关业务人员确认损失事件并收集损失数据信息 l 会同本部门操作风险管理人员以及财务部门相关人员何核实失数据 l 损失部门向本部门/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人员提交损失数据信息 l 操作风险管理人员就数据的完整性、合规性作出最后审查 l 操作风险管理人员完成损失数据的录入、上报 2.外部数据 类似内部数据 3.业务环境和内部控制因素 (1)要将因素调整为有意义的风险要素(因基于实际经验、并征求专家意见) (2)在风险评估中,银行对这些因素变动的敏感度和不同因素相对权重的设定必须合理 (3)风险评估框架及各种实施情况,包括针对实际评估做出调整的理由,都应当有文件支持,并接受银行内部和监管当局的独立审查注:美国反欺诈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控制框架”,框架分为5部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 沟通、监督 4.2.2风险评估方法 1.自我评估法——银行对其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一系列可能遇到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且经常通过列出清单、使用工作组的形势来识别操作风险环境的优劣。 2.计分法 (1)影响记分卡: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找出银行潜在的操作风险因素,并对其分类,针对每一种操作风险,设计一套衡量其可能影响的指标,由风险管理专家对其打分,最终估计出每一种潜在操作风险进行分类。(分为三个步骤,自己总结) (2)频率记分卡:用以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频率 3.情景分析法(scenario analysis)——情景分析法指专家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对未来出现的情景进行判断,并判断该情景出现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用于数据不充分的情况 4.2.3风险资本计量 1.基本指标法(basic indicator approach) (1)以单一的指标作为衡量银行整体操作风险的尺度,并以此为基础配置操作风险资本的方法 (2)理由是银行越大,非利息收入越高,操作风险就越大,分配的经济资本就越多 l 操作风险的监管成本=[前三年的总收入*固定百分比加总]/3 l 总收入=净利息收入+净非利息收入,不包括保险收入、银行账户上出售证券实现的盈利 l 固定百分比为15% l 缺陷是按照这一思路,即使奉献管理水平提高,也不会降低银行应对操作风险的资本,除非资产规模和非利息收入下降,这可能还会导致反向激励 2.标准法(standardised approach) (1)将整个业务分成多个条线,度量每个业务线的风险,再把风险加总,如果业务线按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标准来划分,就是standardised approach (2)标准法中银行的产品线:公司融资、交易和销售、零售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支付和清算、代理服务、资产管理、零售经济,巴塞尔设定了每个产品线的β值 (3)采用标准法的基本要求 l 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 l 计量和验证 3.高级计量法 (1)内部度量法(internal measurement approcah,ELA) l 预期损失量(expected loss amount),风险指数(risk profile index,RPI) l 具体讲,产品线分为M种,风险类别分为N种,操作风险就 按M*N来度量,每个产品线和损失类型组合要求的资本用这个组合的ELA,RPI,固定参数γ相乘计算,操作风险需要的总资本是每个产品线和损失类型组合要求的资本的加总。 l 与前两种方法来比,internal measurement approach允许银行使用ELA,而为了计算ELA,要得到EI(敞口指标)、PE(损失事件发生概率)、LGE(特定损失事件)PE*LGE=ELR(expected loss ratio),ELR*EI=ELA l 固定参数γ的校验有两种方法“根据最大损失分析进行的校验 方法”和“根据绝对资本分析进行的校验方法”,前一种确定依据是“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99%),一定时期内(一年),资本要求能涵盖最大损失”,后一种依据“操作风险的监管资本占总监管资本的一定比例” l RPI?1表示银行的风险比典型的银行更集中,其他自己理解(2)损失分布法(loss distribution approach,LDA) l 与internal measurement approach的区别是,LDA直接评估未预期损失,而不是通过假设预期损失和未预期损失的相关性来评估未预期损失,在这个方法下,不用决定乘数因子γ 4.四种方法的比较 巴塞尔允许一家银行对部分业务采用标准法,对其他业务采用高级度量法,但采用高级度量法计算出来的资本要求下限是采用标准法计算出的资本要求的75% 4.3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 4.3.1风险监测 1.风险诱因/环节 从实际来看,比较大的操作风险形成,往往是多种要素共同造成2.关键风险指标 (1)KRI是用来考察银行风险状况的统计数据或指标 (2)选择风险指标的原则 l 相关性 l 可测量性 l 风险敏感性 l 实用性 (3)确定风险指标的步骤 l 了解业务和流程 l 确定并理解主要风险领域 l 定义风险指标并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确定主要的风险指标l 操作风险指标包括人员风险、流程风险、系统风险、外部风险指标 3.因果风险指标 对风险诱因、风险指标和损失事件进行历史统计,并形成相互关联的多元分布,用来确定风险因素和风险的关联度 4.3.2风险报告程序 风险报告的目的在于揭示,银行的主要风险源、整体风险状况、风险发展趋势、将来值得关注的地方。 1.岗位设置和职责 (1)在各个业务条线设置专门的操作风险经理,完善业务线的风险管理 (2)设置独立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3)设立独立的内审部门,负责对操作管理系统的监督 2.报告路径 一般而言,各业务部门负责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并报告至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分析整理后,上报高管层。 4.3.3风险报告内容 1.风险状况 2.重大损失事件 3.成因与对策 4.操作风险资本水平 (1)银行资本分为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成本 (2)按国际惯例,30%给操作风险、30%给市场风险、40%给信用风险,这里指的是增量,指银行需要额外增加的那部门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 4.4操作风险控制 4.4.1风险控制环境 1.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环境 (1)公司治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确保 l 必须明确董事会、监视会、高管层和内部相关部门在控制操作风险的职责 l 内部相关部门包括风险管理部门、业务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合规部、后勤保障部门 (2)内部控制环境 l 内控目标,确保国家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得到充分执行、确保银行战略计划得到实现、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确保业务数据的真实性 l 内控原则是全面、审慎(内控优先)、有效性(内控要有高度权威性)、独立性 2.职业操守 3.信息系统 4.4.2产品线控制 巴塞尔规定了8个产品线 国内银行分为5个业务 1.金融机构业务(商业银行业务) 2.个人业务(零售银行业务) 3.支付和结算业务 4.资金交易业务(交易和销售) 5.代理业务 4.4.3风险转移途径 1.保险 (1)操作风险分类 l 可规避的操作风险 l 可降低的操作风险 l 可转移的操作风险(保险) l 承担的操作风险 (2)国外保险的分类 2.业务外包 第5章其他主要风险的管理 5.1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过程的组成部分,是指银行能够在任何时间里以合理的价格筹措到资金来满总契约或关系债务的过程 5.1.1流动性与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是指银行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获取资金用于偿还债务或增加资产的能力;基本要素包括,时间,成本和资金数量。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包括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 1.资产流动性——指银行在不遭受损失或损失较小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以及银行合理安排资产期限的能力 (1)流动性资产,银行用以为存款和其他负债提供流动性巴塞尔将资产按流动性分为四类 l 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市场操作中可用于抵押的政府债券 l 可在其他市场上交易的证券,如股票和同业借款 l 银行可出售的贷款组合 l 实质上无法进行市场交易的资产 l 抵押给第三方的资产均应从上述资产中扣除 一般而言,包括现金、超额准备金;可在二级市场随时抛售的国债、债券、票据和其他证券类资产;短期内到期的拆放/存放同业款项、贷款、贴现、回购、证券类资产和其他证券类资产;其他短期内可变现的资产 (2)货币市场资产——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短期货币市场基金或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可转让的银行票据 (3)证券投资组合 l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提供流动性,证券到期兑付、中途出售证券、用作抵押 l 证券投资可以分为交易类和投资类 l 交易类按“逐日盯市”法计价,投资类按历史成本计价 (4)回购/逆回购交易 这个看书P222 2.负债流动性——银行能够方便的以较低成本随时获得所需的资金(1)来源 (2)零售负债 (3)批发负债 3.借入流动性 借入流动性的好处 (1)银行在真正需要的时候再借入资金,而不需要在总资产中长期保持 (2)可以保持银行资产规模和构成的稳定性 4.商业银行流动性具有刚性特征 5.1.2流动性的度量和计算 1.流动性比率法——通过按照流动性高低划分资产,计算各种流动性比率来评价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商业银行法》规定,存贷款比率75%,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比例不得超过25% 2.缺口分析法——计算到期的资产(流入资金)和到期负债(流出资金)之间的差额(前面几章有分析) 3.压力测试 5.1.3流动性风险的原因和预警 1.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 (1)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因为银行在资金运作过程中,中长期贷款和投资占比重大,而相对的,融入资金往往是短期的 (2)市场因素导致银行资产负债变化 (3)其他突发性因素 2.流动性风险的预警信号 (1)内部信号——主要包括银行内部的有关风险、盈利和资产质量,及其他将对流动性产生中长期潜在影响的信号 (2)外部信号——主要包括第三方评价、银行发行的股票、债券等的市场表现 (3)融资信号——主要包括银行的负债稳定性和融资能力信号5.1.4传统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分为三个层次 1.设立相应的指标,判断流动性变化趋势 (1)现金头寸指标,(现金+应收存款)/总资产 (2)核心存款比例,银行存款按稳定性分为核心存款(core deposit)和非核心存款(no core deposit),非核心存款也称为易变存款(volatile deposit) (3)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 l 相对而言,贷款的流动性最差 l 贷款提供流动性的途径:证券化和定期偿付的本金、利息 (4)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 (5)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 l 流动资产是指到期期限短(不超过一年),变现能力强的资产(6)易变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 l 受利率等经济因素影响较大的银行资金来源,如大额定期存单、国外存款、回购协议下卖出债券等 (7)大额负债依赖度(large liability dependence) l large liability dependence=(大额负债-短期投资)/(盈利资产-短期投资) 以下指标,大银行比小银行的数据不利,但不能说明大银行的流动性不足 2、3、4、6 2.计算一定时期银行对流动性的需求量 (1)银行负债流动性需求 l 敏感负债,对收益非常敏感,可能随时提取,如证券业存款,银行以流动资金形式储备80% l 脆弱资金,短期内提取的存款,如政府税款、电力等能源费用收入,银行储备30% l 核心存款,除极少部分外,不可能在一年内从银行提取的资金,储备15% l 银行负债流动性需求=0.8*(敏感负债-法定储备)+0.3*(脆弱资金-法定储备)+0.15*(核心存款-法定储备) (2)银行总的流动性需求,在前一个需求的基础上,加上贷款流动性需求,公式就是在前一个的基础上加上1*新增贷款 3.根据现金流量表,计算一定时期内银行预计流动性缺口 将银行资金进行期限划分,从而可以分期限计算各种期限下对银行流动性的需求 预计流动性缺口=最好状况的概率*最好状况的预计头寸剩余或不足+概率最大的状况概率*概率最大的状况预计头寸剩余或不足+最坏状况的概率*最坏状况的预计头寸剩余或不足 5.1.5现代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 1.计量和管理流动性缺口 分为三种情况,来看在有关情况下,选定到期日上资金净余缺的累积量 (1)正常状况,避免在任何一天面临过高的资金需求,也就避免了因市场冲击或对经营状况的疑虑等临时性问题对其负债规模和期限的影响 (2)银行本身的危机,假设银行许多负债无法展期或代替,使得银行不得不相应减少资产,这种时候,银行的信用可以为银行争取到解决问题的时间 (3)某种形式的市场危机,相对而言,大银行受到的冲击较小(4)根据上述三种情况下的分析结果,计量选定时间流动性 2.融资渠道管理——与负债持有人和资产出售市场保持良好的关系 很重要 3.应急计划 (1)银行管理层是否有处理危机的方案 l 管理部门间的协调 l 对资产负债的处置措施,要牺牲部分利益 l 与媒体的公关 l 备用流动性,在紧急状态下弥补现金流量不足的工作程序(2)银行管理层是否设立了测算危机状态下现金量的程序 4.沟通和报告机制 5.对外币的处理 多币种的资产与负债处理方式增加了流动性管理的复杂性,原因如下 (1)外币市场上的债权人,对银行不太了解,无法及时有效辨别消息的真伪 (2)当出现波动时,银行很难采用国内渠道来满总外汇融资要求(3)解决办法,基本上是上收权限到总部 6.资金来源的集中管理 7.资产证券化 8.其他的业务活动 5.2国家风险管理 就是一个主权国家处于某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偿还外国银行的贷款本息,或因国际结算款项、投资收益等汇回受阻,给外国银行造成经 济损失的可能性。 与一般商业风险的区别 (1)是与国家主权关系密切的风险 (2)存在于国际贸易中 (3)由不可抗拒的国外因素形成 (4)源于东道国的法律强制性,无法用合同条款免除 主要形式 (1)债务拒绝 (2)债务重组 5.2.1国家风险评级 1.商业银行的国家风险评级可分为两个层次 (1)对各国风险进行评级 (2)根据结果给予不同的交易额度 2.商业银行的评级方法 (1)外部评级法 (2)内部评级法 5.2.2国家风险评估 1.国家风险的定性分析方法 (1)完全定性分析,指一种非固定格式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分析内容随国家而变化 (2)结构定性分析,指依据包括定义范围和一些统计分析而写出的标准格式的国家报告 (3)清单分析,清单分析为一张需要回答待评估国家风险的统计或问题表 2.国家风险定量分析 把估计一个国家履行债务、清偿的能力的概率作为一套独立变量或解释变量的函数 (1)判别分析法——将给定的客体归在几个可选的总体中的一个(2)LOGIT分析法——适用于国家的LOGIT方法是指是否对国家债务进行重新安排这一二元事件,重新安排国家债务的概率与几个经济变量有关 (3)因变量和显著性解释变量的选择 l 三个主要的因果关系变量,标示债务负担和外债状况的变量组,标示流动性状况的对外贸易变量组,国内经济变量或指标组 5.2.3国家风险管理办法 1.国家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国际投资中,国家风险的考察要优先于单个个体的信用考察,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 2.设定国际基本风险限额 (1)对信贷国家设定放款最大百分比 (2)按资本额设定放款最大百分比 (3)按外债状况设定放款最大百分比 (4)不预先设定,按实际个案情况决定信贷限额3.国家风险控制 (1)寻求第三者保护 (2)采取银团贷款方式 (3)贷款多元化 (4)风险自留 (5)采用金融衍生工具 (6)转贷和债转股方式 5.3声誉风险管理 5.3.1声誉风险管理的作用和主要特征1.作用 2.特征 上述细节详见P241 5.3.2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做法 1.董事会和高管层的做法 2.声誉风险管理流程 (1)声誉风险的识别 (2)评估 (3)检测和报告 (4)内部审计 3.声誉风险的管理方法 需要有资质的人员,合理的流程和现代化的技术(1)强化声誉风险管理培训 (2)确保实现承诺 (3)及时处理投诉和批判 (4)在投诉和批评的过程中积累早期预警经验(5)保持大多数战略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战略一致(6)设定危机应急程序 (7)保持和媒体的良好关系 (8)增加对公众/客户的透明度 (9)将社会责任感和经营目标结合起来 4.声誉危机管理规划 不要采取“辩护和否认”,要采取“化敌为友”(1)预先制定战略性的危机沟通规划 (2)问题管理 (3)危机现场处理 (4)提高发言人的沟通技巧 (5)危机处理过程中要持续沟通 (6)管理危机中的信息交流 (7)模拟训练和演习 5.4法律/合规风险管理 5.4.1作用和主要内容 1.作用 (1)维护市场信心 (2)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3)树立良好声誉,提升金融机构的市场价值(4)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 (5)减少法律纠纷造成的损失 2.主要内容 (1)制定管理的基本原则 (2)关注、制定和定期审核政策和流程(3)评估发生风险的损失 (4)协助司法机构调查 (5)采取适当的危机管理措施 5.4.2基本做法 1.董事会和高管层的职责 2.流程 (1)风险的识别 l 人员 l 流程 l 信息系统 l 外部因素 (2)检测和报告 (3)内部审计 (4)应急方案 3.主要方法 (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2)定期的内部审计 (3)提高沟通人员能力 (4)应关注的风险点 l 避免和管理商业风险 l 应对业务紧急中断 l 正确处理金融产品/服务的质量和责任问题 l 保证金融机构数据/信息安全、合规 l 规范金融机构的内外沟通和文档管理政策、流程l 防止和调查内部欺诈行为 l 避免歧视、骚扰等不公平的劳动关系 l 保障员工健康和工作场所安全 5.5战略风险管理 是一种预防性的管理 5.5.1作用 1.基本假设 (1)可以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有助于避免风险时间或减少损失 (3)如果对风险加以有效管理,风险可能转化为机会2.分为三个层面 (1)战略层面,董事会和高管层 (2)宏观层面,所有业务领域 (3)微观层面,实际处理风险的人员 3.作用 (1)避免风险,降低风险损失 (2)可以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 5.5.2战略风险管理的基本做法 1.董事会和高管层的职责 2.流程 (1)识别 l 存在于微观、宏观、战略层面 l 产业、技术、品牌、竞争者、客户、市场、其他风险(2)评估 (3)检测和报告 (4)内部审计 (5)应急方案 3.管理办法 (1)采取系统化的管理方案,需要高管层的大力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 (2)战略规划要尽量详尽 (3)一个重要工具是经济资本配置 第六章银行监管和市场约束 2004年6月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形成三大支柱 6.1银行监管(bank regulation) 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原理 1.公共性质论 2.利益冲突论 3.债权保护论 4.银行风险论,domino effect 5.适度竞争论 6.1.1银行监管的内容 1.目标和原则 (1)目标 l 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利益 l 。。。增进市场信心 l 通过相关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 l 努力减少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稳定 (2)原则 l 银行监管的基本原则:依法、公开、公正、效率 l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共25项内容,7大方面 (3)银行监管理念和标准 l 监管理念: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 l 良好银行监管的标准: ①促进金融稳定和金融创新共同发展 ②提高我国银行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③监管手段合理,有所为有所不为 ④鼓励公平竞争,反对无序竞争 ⑤对监管者和被监管者,都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⑥高效、节约的使用一切监管资源 (4)风险监管 l 风险监管概述,从审慎监管(safety and soundness supervision or examination)到风险为本(risk-based supervision),目前是风险为本l 风险监管的优点和作用 ①具有前瞻性 ②通过对事前对风险的有效识别,计划、灵活,针对性 ③明确监管的风险导向,提高关注程度和认同感 ④通过风险监控,找出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提高效率 ⑤监控重心在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质量上,理顺了监管者和高 管层的职责 ⑥使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结合得更紧密 l 风险为本的持续监管框架 ①了解机构 ②风险评估 ③规划监管行动 ④准备风险为本的风险检查 ⑤实施风险为本的检查并评价信用等级 ⑥监管措施、效果评价和持续的非现场监测的结合 2.银行风险监控指标体系 (1)概述 应该遵循的原则 l 准确性 l 及时性 l 可比性 l 持续性 l 法人并表 l 保密性 (2)指标体系的类别和定义 l 风险水平类指标——流动性、市场、信用、操作性风险指标l 风险迁移类指标——资产从前期到本期的变化情况 l 风险抵补类指标——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程度、准备金充足程 度 (3)主要风险监控指标的定义、公式和计算依据 l 流动性风险指标 ①流动性比例(流动比例),不低于25% ②核心负债比例=核心负债/总负债,不低于60% ③流动性缺口比例=90天内的表内外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不低于-10% l 信用风险监管指标 ①不良资产率,不高于4% ②不良贷款率,不高于5% ③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单一集团客户授信/资本净额,不超过15% ④单一贷款客户集中度=单一贷款客户贷款/资本净额,不超过10% ⑤全部关联度=全部关联授信/资本净额,不超过50% l 操作风险监管指标——操作造成的损失与前三期利息净收入、非利息收入平均值之比 l 市场风险监管指标 ①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累计外汇敞口头寸/资本净额,不应高于20% ②利率风险敏感度=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的影响/资本净额 l 贷款风险迁徙指标 ①正常贷款迁徙率=正常类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正常贷款,正常贷款包括正常贷款和关注贷款 ②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正常类贷款中变为后四类贷款的金额/正常类贷款;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关注类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关注类贷款 ③不良贷款迁徙率包括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l 风险抵补类指标 ①成本收入比=(营业费用+折旧)/营业收入,不应高于45%; 资产利润率=税后净利润/平均资产,不应低于0.6% 资本利润率=税后净利润/平均净资产,不应低于11% ②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应提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应提准备 ③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风险加权资产,不应低于4%; 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附属资本)/风险加权资产,不应低于8% 3.风险监管的内容和要素 (1)风险状况 l 建立银行风险的识别、评价和预警机制,建立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 l 建立高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判断和救助体系 l 建立对支付危机的处置体系 l 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及金融安全网 (2)公司治理——在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为妥善解决委 托代理关系而提出的董事会、高管层组织体系和监督制衡机制良好的公司治理的特征 l 银行内部有效的制衡关系和清晰的职责边界 l 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 l 与股东价值相挂钩的有效监督考核机制 l 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l 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 (3)内部控制 需要遵循的原则 l 董事会和高管层要明确责任,并在银行内部创造有影响力的内控文化 l 商业银行要对经营中的各种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并持续监控l 商业银行要建立良好的内控制度 l 内部各部门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制度 l 内部要有健全的内部审计、监督和问题整改机制 内容 l 内部控制环境评价 l 风险识别与评估评价 l 内部控制措施评价 l 监督与纠正评价 l 信息交流与风险评价 (4)风险管理体系 监管部门对银行的监管要求 l 董事会和高管层是否尽职 l 银行是否有制度 l 银行的风控制度是否全面、有效 l 内部控制制度和审计工作,是否及时识别银行内控的不足(5)风险计量模型 l 模型原理是否合理 l 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l 是否建立了例外时间的处理机制 l 是否建立了模型修改审查机制 l 风险计量目标、方法、结果的制定,报告体系是否健全l 风险管理人员是否了解模型 (6)管理信息系统 l 系统的开发情况 l 系统的实际利用水平 l 系统的功能 l 系统数据库的数据合理有效 l 系统的安全性 l 银行操作人员对系统的了解 l 银行内部是否建立科学的授权、保密和内部评估制度(7)管理人员素质和人力资源管理 l 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 l 对银行的人事管理进行评估 6.1.2银行监管方法 1.资本监管 (1)资本监管的重要性 l 资本监管是银行监管的核心 l 是提升银行体系稳定性,维护银行业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 l 银行监管是促使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监管手段 (2)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l 资本充足率=(资本-扣除项)/(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资本要求)不得低于8%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除项)/(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资本要求)不得低于4% 12.5的来历:8%的倒数 l 资本的组成 资本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构成 核心资本=股本+税后留存利润中提取的公开储备 附属资本为重估准备最多70%可记入附属资本、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公司债券、长期次级债券(指5年以上的债券) l 资本扣除的有关规定 商誉要全部扣除;对未并表金融机构资本投资应分别从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中各扣除50%;向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投资,也扣除50%;贷 款损失准备缺口也要扣除 l 表内资产风险权重 中央政府(含人民银行),权重0;中央政府投资的公用企业的债权权重50%;省级及以下投资的公用企业权重100% 政策性银行权重0 商业银行之间4个月以内的权重0;超过4个月的权重20%;但商业银行持有的其他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务工具,权重100%;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100%权重 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了处理不良贷款而发行的债券权重0%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权重为50% l 风险缓解的处理,就是抵质押的处理 l 表外项目的处理 等同于贷款的授信业务,包括一般负债担保、远期票据承兑、具有承兑性质的背书,信用转化系数100% 与某些交易相关的或有负债,保函之类,50% 与贸易相关的短期或有负债,跟单信用证20% 承诺,原始期限1年以下,或1年以上但随时可以撤销的0%,其他的50% 信用风险仍在银行的资产销售与购买协议,如资产回购,100% l 市场风险资本要求 市场风险可分为利率风险、股票风险、汇率风险和商品风险 我国银行主要的风险是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3)资本监管的要点 l 有效资本监管的起点是商业银行自身严格的资本约束 l 监管部门应对银行资本管理程序进行评估 l 监管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个案性的要求银行持有高于最低标准的资本 l 纠正措施包括:对股东纠正;对董事会和高管层纠正;对商业银行机构进行纠正 l 银行董事会负责资本充足率的披露,没有董事会,由行长负责2.市场准入 (1)概念:包括机构准入、业务准入、高级管理人员准入 (2)市场准入监管的必要性 l 银行是一种含有复杂风险体系的行业 l 银行具有特殊的资产结构 l 银行具有很强的公众性 l 存款人挤兑是很大威胁 l 银行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再分配有重大影响 l 银行业具有很强的竞争性 (3)市场准入监管的目标 l 保证进入市场的银行资质良好 l 维护银行市场秩序 l 保护存款者的利益 (4)市场准入的范围和标准 l 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 l 合作金融机构行政许可 l 外资金融机构行政许可 3.风险评级 (1)概述 (2)作用 l 提高金融监管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l 提高金融监管的持续性 l 提高金融监管的针对性 (3)原则和程序 l 全面性、系统性、持续性、审慎性 l 收集评级信息、分析评级信息、得出评级结果、制定监管措施、整理评级档案 4.风险评级的主要方法 (1)CAMELS评级 Capital adequacy,asset quality,management,earnings,liquidity,sensitivity to market risk 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盈利、流动性、市场风险敏感度; 共分为5个级别,详细内容见P295-296 (2)其他方法 ROCA方法,考虑到外资行的分行和代理行不是独立的法人,risk management; Operational controls; compliance; asset quality SOSA方法,strength of support assessment,这个是指对外国银行进行有效经营和背景支持的评估 5.监督检查 (1)非现场监管 l 程序包括7步,制定监管计划,监管信息收集,日常监管分析,风险评估,现场检查立项,监管评级和后续监管 l 要注意的问题,会计准则、监管信息报告的范围和频率、监管信息的准确性、监管信息的保密性、信息披露 (2)现场检查 l 程序5步,检查准备、检查实施、检查报告、检查处理、检查档案管理 (3)风险处置纠正 l 纠正 l 救助 l 市场退出 6.1.3银行监管规则 1.银行监管法律体系 分为三个层次,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具体的看P303-305 2.有效银行监管的要求和原则 (1)有效银行监管的前提条件 (2)市场准入监管的条件 (3)审慎监管的标准和要求 (4)持续监管的手段 (5)对监管信息的要求 (6)对问题机构的处理 (7)对跨境银行业的监管要求 6.2市场约束 6.2.1市场约束和信息披露 6.2.1.1市场约束机制及各参与方的作用 1.市场约束的作用方式 (1)市场约束的含义 需要的前提条件 l 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l 减少政府的监管 l 坚持严格的市场退出机制 (2)市场约束机制的运行机理 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包含以下意思 l 银行提供及时和有意思的信息 l 银行、银行的债权人和所有者需要对之作出理性反应l 银行具有良好的治理机构 l 要有对管理层进行奖惩的适度财务刺激 2.市场约束参与方及作用 (1)存款人的市场约束作用 (2)股东 (3)债券持有人 (4)评级机构 (5)其他团队,包括审计师、银行业协会、监管机构6.2.1.2信息披露 1.信息披露的定义、作用 2.信息披露的原则——真实、全面、及时、准确 3.专有信息和保密 4.披露要求——并表披露、信息要有用、披露信息要及时、信息要如实反应情况、要有可比性、要对重大事件进行充分披露6.2.1.3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管理 1.银行信息披露要求的演变 2.银行信息披露的法律框架 3.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管理措施 (1)明确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 (2)完善管理法规和办法 (3)完善银行会计体系和会计财务信息披露 (4)强化表外信息披露 (5)落实监控制度 6.2.2外部审计 6.2.2.1外部审计的作用 1.外部审计的必要性 2.外部审计的作用 6.2.2.2外部审计的基本要求 1.外部审计的法律规定 2.外部审计的范围,一共8点,看书 3.外部审计机关的权限,一共5点,看书6.2.2.3外部审计与信息披露的关系 1.进行外部审计有利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1)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信息披露内容不够深入和全面 会计体系不完善 风险披露不足 l 表外信息披露不足 (2)外部审计有利于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 2.信息披露对外部审计的影响 (1)透明的信息披露可以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2)反之,增加审计风险 6.2.2.4外部审计与监督检查的关系 1.外部审计和监督检查统一于现场检查 2.外部审计与监督检查相得益彰 监督检查有不足,必须用外部审计补充 (1)现场检查成本高 (2)现场检查缺乏连续性 (3)没有针对不同银行和不同地区银行业务的风险特点来确定检查重点和检查力度
本文档为【0Adedeg《风险管理》最新笔记-银行资格认证考试培训(DOC 96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6376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3-05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