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草莓种植技术

草莓种植技术

举报
开通vip

草莓种植技术草莓种植技术 草莓 草莓屬于蔷薇科、草莓屬,大約有50个种。主要有野生草莓(Fragaria vesca L.)、东方草莓(Fr.orientalis)、北美草莓(Fr.virginiana Duch)、智利草莓(Fr.chilioensis Duch)、风梨草莓(Fr.ananasica、Duch)、綠色草莓(Fr.viridis Duch)。目前栽培的大果草莓大多来源于北美草莓、智利草莓和风梨草莓三个种。世界上栽培品种达数千个以上。我国栽培的品种系引自苏联、欧美和日本,除解放以后由苏联引进的一些品种外,旧...

草莓种植技术
草莓种植技术 草莓 草莓屬于蔷薇科、草莓屬,大約有50个种。主要有野生草莓(Fragaria vesca L.)、东方草莓(Fr.orientalis)、北美草莓(Fr.virginiana Duch)、智利草莓(Fr.chilioensis Duch)、风梨草莓(Fr.ananasica、Duch)、綠色草莓(Fr.viridis Duch)。目前栽培的大果草莓大多来源于北美草莓、智利草莓和风梨草莓三个种。世界上栽培品种达数千个以上。我国栽培的品种系引自苏联、欧美和日本,除解放以后由苏联引进的一些品种外,旧有品种的来源和原名大多不易查考。 草莓的生物学特性 1、根、及根系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根为须根系,由新茎和根状茎上发生的不定根组成,主要分布于0—30厘米的土层内。草莓新根的寿命通常为1年,根系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36?,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5-23?。在露地环境条件下,一年当中一般有3次发根高潮。分别在2-4月、7-8月、9月中-11月,以第三次发根最多。草莓根系既不抗旱、也不耐涝,喜欢有机质含量高、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 -6.5)、的壤土或沙壤土。 灌溉便利、微酸性(PH值5.6 2、萌芽、展叶对主要环境条件的要求:草莓叶片发生于新茎上,呈螺旋状排列。叶为三出复叶。露地栽培条件下,春季气温达5?时,草莓植株开始萌芽生长,其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为20-26?。在20?条件下,约8天即可展开一片叶,1个月大约可发生4片叶,1株草莓年展叶20-30片。叶片寿命一般为80-130天。新叶形成的第40天前后同化能力最强。秋季长出的叶片,越冬保护的好,其寿命可延长至200-250天。从定植后至休眠前植株的生育状况与翌年的产量密切相关,叶片数量达8-10片时,其花果数量可显著增加。 光照不良,则叶柄细长、叶片薄、叶色变淡,植株虚弱。光照过强,叶片变小,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成片死亡。 3、茎、与茎的生长:草莓有新茎、根状茎、匍匐茎。前两种属地下茎,后者为沿地面延伸的一种特处地上茎。 当年萌发或一年生的短缩茎为新茎,呈半平卧状态,节间密集而 1 短缩,其上密集轮生着叶片。新茎顶芽和腋芽都可分化成花芽。腋芽当年可萌发为匍匐茎、或成为新茎分枝。新茎下部着生不定根,第二年新茎成为根状茎。 根状茎是营养贮藏器官,其上也发生不定根。2年生以上的根状茎逐渐衰老死亡,其上不定根也随着死亡,根状茎越老,地上部分生长越差。 匍匐茎由新茎腋芽萌发形成,匍匐茎有2节,第2节生长点能分化叶片、发生不定根、形成一代子株,子株可抽生二代匍匐茎、产生二代子株,二代子株由可产生三代子株,依次类推,可形成多代匍匐茎和多代子株。 4:、匍匐茎的发生要求长日照和较高的温度条件,在16小时的日照条件下,14?以上温度时可发生;12小时的日照条件系,须高于17?温度时方能发生;8小时日照条件下,匍匐茎完全不发生;温度低于10?时,即是16小时日照也不发生匍匐茎。 叶面喷洒30-50毫升/公升的赤霉素(920)1-2次,能促进匍匐茎的发生。叶面喷洒2次250毫升/公升的多效唑,能够抑制匍匐茎的发生。 5、开花与结果:草莓的花序为聚伞状花序,花序有顶花序和腋花序,单株花序约2—8个。花为完全花,由花柄、花托、萼片副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在露地条件下,越冬后,日平均温度达10?以上时开始开花。草莓1朵花能开放3-4天,雌蕊在开花后7-8天内均有受精能力。 草莓的花期很长,在露地条件下,整个花序全部花期约20-25天,正株花序的花期可长达40余天。在设施保护栽培条件下,因其日照时间短,夜温低,温差大,草莓在结果的同时可以不断的分化花芽,其开花时间可长达4-5个月。 草莓花药开裂最低温度为11.7?,温度适宜范围为13.8-20.6?。湿度大于94%,花药不能开裂,致使不能授粉受精。花粉粒发芽最适宜温度为25-27?,20?以下、40?以上时发芽不良。 2 果实发育果实为聚合果,由花托肥大发育而成。开花后至15天果实发育缓慢;花后15-25天迅速肥大。 草莓果实的大小和种子数量与温度关系密切,授粉充分、种子数量多果个大,反之果个则小,畸形果多。 温度对果实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温度低有利于果实的膨大,据日本伊东研究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昼夜温度在9?时,果实发育期长达102余天,果实最大。在30?条件下果实发育期只需20天,果实小。 长日照、和较强的光照可以促进果实成熟,低温管理配合强光照能提高果实品质,获得香味浓郁的果实维持土壤湿度,小水勤浇灌,随水间隔冲施适量腐熟粪稀,可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 6、花芽分化:草莓花芽为混合芽。据研究,草莓的花芽分化受温度和日照的共同影响。在10-24?的温度条件下,经12小时以下的短日照诱导,开始进行花芽分化。温度高于30?时,不管日照长短,花芽均停止分化。温度低于17?,日照短于12小时,花芽分化进程快,低于5?时,花芽分化受抑制 草莓植株的健壮程度,对花芽影响较大,生长健壮,叶片数量多的植株,花芽分化早、分化速度快、花数多。6叶大苗可比4叶苗提前7天进行花芽分化,且花数多。 氮肥施用量过多、营养生长过旺,不利于花芽分化,适当控制氮素肥料的供应,有利于花芽分化。 农业技术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可影响花芽分化,移栽、适当断根、摘叶、苗子降温冷藏处理可促进花芽分化。 分化后的花芽发育所需条件,与花芽分化所需条件恰好相反,适宜的高温、长日照能促进花芽的发育。分化后,及时适当追施氮素肥料,能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和花芽的发育。 7、休眠:露地环境条件下,晚秋以后,日照变短,气温下降,草莓进入休眠状态。表现为新叶叶柄短,叶片小,着生角度与地面平行,停止生长匍匐茎,植株矮化。 致使草莓休眠的主要因子是短日照、低温等环境等环境条件,试 3 验表面短日照比温度对休眠的的影响大,在短日照条件下,21?即可进入休眠,而在长日照条件下,15?也难以进入休眠。 不同的品种完成休眠的需低温量不同,春香仅需低于5?温度的时间50小时,达娜却需500小时。绝大多数品种需低温量在400小时左右。低温量不足,休眠打破不完全没,植株生长矮小,影响开花结实。 打破休眠,需低温与长日照,赤霉素具有与长日照类似的效果,冬季温室栽培用电照延长草莓光照时间3—4小时,或用8—10毫克/升赤霉素药液喷洒植株,可打破休眠。 草莓育苗技术: 假植育苗:为了培育合格的壮苗,在7月份进行假植。假植床要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栽植茄科蔬菜的地不宜做草莓假植圃。假植床不要深翻,以15厘米为好。假植床做好后,就可起苗移栽。起苗前一天繁殖圃必须浇透水,以减少伤根。每株小苗靠母株一侧的匍匐蔓留2,3厘米长剪断,另一侧则齐根剪断。最好是边起苗边假植。假植密度15厘米×15厘米,假植深度以埋入根茎为宜。假 ,5天内,每天浇水1,2植后立即浇水,有条件最好遮荫。假植后的1 次。 假植后的第一个月内,可以大水大肥管理,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 70,, 80,左右。经常除去匍匐蔓和老叶。假植一个月后,要减少浇水,少施氮肥,使土壤含水量降到60,左右,以增加体内细胞的浓度,促进花芽分化。在气温较高、雨水较多的地区,花分化困难,可采取断根的办法促进花芽分化。其方法是采用平面铲将苗的两侧或三侧的须根切断一些,切口离苗5厘米左右。定植时苗子应具有5,6片健壮展开叶,根系粗,白色,单苗重30,40克,根茎粗达到1(0,1(5厘米。 ?草莓死苗原因: 1、移栽大田严重缺钾肥,导致叶片、叶柄呈黑褐色灼伤状,继而干枯坏死; 2、移栽时气温过高,蒸发量大,灌水不及时,成活率低; 4 3、移栽后田间湿度过大,排水不良,烂根死亡; 4、用水浸泡过的幼苗不易成活; 5、连茬带菌基地未经消毒种植,造成感病死苗; 6、移栽深度过深,生长点被土埋,造成烂芯死苗; 7、栽植过浅,根茎外露,难以产生新根,造成干枯死苗。 防治措施: 1、施肥:由于草莓对钾肥甚为敏感,因此在基肥中增施钾肥,一般每亩增施15-20公斤; 2、确保幼苗质量,一是利用无病虫侵染的苗,二是幼苗叶柄粗短,用四片新叶展开的新叶,新根发育良好,叶色浓绿,三是鲜苗重要达到30克以上,四是忌用叶柄过长的徒长苗,五是不要使用浸泡时间过长的苗。 3、适度移栽幼苗,一是土壤要精细耕,做到土松草净,下实上虚,二是苗芯的的基部与地面持平,苗芯不被土淹埋,三是注意种植的深浅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做到深不埋芯,浅不露根,四是将细土压紧,使根土紧贴,防目吊气生理失水死苗。 4、加强栽后管理,避开高温时间栽苗,及时浇水,查苗补苗等工作,注意大田水肥管理。 促成栽培管理技术: 1、所谓促成栽培,就是在草莓进入自然休眠之前进行保温,阻止其休眠,使植株连续生长、开花结果,以达到极早熟(12月中下旬采收)的一种保护地栽培方式。促成栽培需选用休眠期浅的品种如丰香、春香、秋香、静香、丽红、爱莓、女峰。 2、定植: 9月上中旬,选择有5,6片展开叶、根茎粗1.3厘米以上、根系发达、重25,30克以上的健壮苗作为定植苗。栽后2,3天,每天浇1,2次水,以后每天喷一遍水,直至秋苗返青。缓苗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及时锄草松土,喷布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以防病害。盖棚前每半月喷一遍药,共喷3次。 3、盖棚:地膜及棚膜覆盖时间分别在11月初和11月中下旬,地膜早 5 于棚膜半月覆盖。盖棚过早或过晚都不好,最好在当地气温下降到15?,16?时进行。盖棚初期白天的温度应保持在28?,30?,夜间保持在5?,10?,当夜里温度低于5?时要采取保温措施,空气湿度应控制在85,,90,。花期对温、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最高不超过30?,夜间温度控制在10?左右,不低于8?,空气湿度控制在50,,60,。果实膨大和成熟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控制在8?,10?,空气湿度控制在60,,80,。 4、肥水:在施足底肥(每亩施农家肥5000千克)的基础上,配施复合肥20,25千克。盖棚期间要进行4次追肥,第1次在顶花序吐出花蕾后,第2次在果实膨大期,第3次在顶果开始采收时,第4次在顶果采收盛期。一般每20天追肥一次,并结合灌水进行。 5、摘茎:一般具有3个芽的植株通常能抽出3,5个花序及大量葡萄茎,应保留功能叶10,13个,及时摘除葡萄茎、老叶及病叶,可防止养分消耗,利于通风透光。 、授粉:一个温室栽2,3个品种,花期互相授粉或用毛笔进行人工6 点授。也可每1000平方米设置一个蜂箱,利用蜜蜂或其他昆虫传粉。 7、植株管理: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应及时摘除葡匐茎和黄叶、枯叶、病叶;顶花序抽出后,选留1-2个壮掰腋芽,其余掰掉;结果后的花序及时去掉;及早疏花疏果,红颊草莓顶果优势明显,疏查有利于顶果膨大,每个花序保留6-10个果实。 植株管理 摘叶和除匍匐茎: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一般每株留功能叶10,12片,应及时摘除葡匐茎和黄叶、枯叶、病叶,可防止养分消耗,利于通风透光。 掰芽:在顶花序抽出后,选留1个,2个方位好而壮的腋芽保留,其余掰掉。 疏花疏果:花序上高级次的无效花、无效果往往不能结实要及早疏除,每个花序保留7个,12个果实。 6 8、肥害、药害: 草莓植株有气肥害发生,就视为害程度可揭掉地膜,排除草莓株行间的氨等有害气体,同时还须做好揭开大棚膜进行通风换气等工作。对根肥害轻的,应停止施肥,尽可能推迟大棚膜和铺地膜时间,通过下雨时雨水冲洗或灌水冲洗土壤,降低盐类浓度,减轻为害。 除草剂药害和三唑灯农药药害。草甘膦药害:受害株心叶从近叶尖两侧首先开始褪绿变黄,严重时发白,扭曲、畸形、叶变小,病健无分明边界。植株下面老叶,症状表现多不很明显。草甘膦传导作用极强,可由匍匐茎相互传导,也可传导至根部,引起全株死亡。三唑类农药:被害植株,株型矮小,老不生长;叶片变厚,皱缩,叶色变深,影响开花结果。 9、激素处理:保温20天后,喷施10ppm的赤霉素液。赤霉素具有促进植株生长、打破休眠和使其提早成熟的作用。当花蕾出现35,时,再喷一次5ppm的赤霉素液。喷雾要均匀,心、叶要重喷,以促使顶花芽提前开放。 、大棚草莓畸形果的发生与预防对策 10 ?室温过低是造成畸形果的常见原因。草莓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0?,25?。开花结果期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如果温度在5?以下会严重影响草莓的生长和授粉,易导致畸形果的出现,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授粉不良是结畸形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严寒季节,即使室温高于5?,草莓也常因授粉不良而结畸形果。其原因是在寒冷季节,室外气温低,温室放风口小,放风时间短,温室内处于无风状态,外界处在寒冷季节,无昆虫进入室内,草莓不能借助风力和昆虫来授粉。 预防对策是进行人工授粉或蜜蜂授粉。草莓从开花到落花一般需要4,5天。开花期间可用毛笔进行人工授粉,也可用吹风或扇风的方法辅助授粉。经人工授粉的花朵落花快(一天时间即落花),可以减少养分消耗,从而加快果实发育。人工授粉的果子长得大、产量高,成熟期可提早7,10天。目前采用的蜜蜂授粉,其效果要好于人工授粉, 7 且能节省大量的人力,但在过低温度条件下,蜜蜂活动少。 ?水肥供求失调是导致畸形果的又一重要原因 。棚内土壤过干、过湿、缺肥或施肥不当,就会造成水分和养分供求失调,导致果实发育不良而形成畸形果。墒情不足时要及时浇小水。如果缺肥,应结合浇水进行追肥。应增施磷、钾肥,不要追施碳铵,宜追施三元复合肥。把化肥用水化开后,通过滴管或打孔追施效果更好。追肥后若墒情不足,应及时浇水,做到以水促肥,以满足草莓正常开花结果的需要,防止畸形果的发生。 常见畸形果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 ?乱形果:由第一花序伞状花集合成扫帚状,顶端产生鸡冠果或双子果等乱形果。其原因是:氮素过多或缺硼,生长点中植物生长素含量高,花芽分化前生长点呈带状扩大,花芽分化时两朵花或两朵以上的花同时分化,现蕾时伸出的2-3枝花梗同时开放,就形成鸡冠果或双子果等。防治方法:适当控制氮素营养,增施硼肥,特别在花芽分化前30天左右,不宜追施氮素肥料。 ?不受精畸形果:部分果面上没有受精发育的种子,其周围果肉不膨大,果面凹陷成畸形果或凹凸果。发生原因:品种间育性有差异,明宝、宝交、早生等品种自花授粉能力强,育性好,不易发生畸形果;而女峰、丽红等品种自花授粉能力较差,育性差,易发生畸形果。35?以上的高温或0?以下的低温易使花粉发芽受阻,且低温时又缺乏媒介昆虫。此外,花期喷药不适当,不仅会杀死传粉昆虫,而且有些农药对花粉发育也有影响。防治方法:选用适宜品种,如明宝、宝交、早生等育性好的品种。开花期防高温和低温,使温度控制在白天23?-25?,夜间5?以上。同时控制棚内湿度。放养蜜蜂传粉,花期尽量少喷洒农药,若喷洒农药,应选择对蜜蜂无毒或毒性小的农药种类。 ?顶端软质果:果实顶端不着色,呈透明状。大棚草莓12月至翌年2月最易发生。发生原因:田间光照条件差、湿度大、结果期温度低等环境条件均会造成顶端软质果。防治方法:合理密植,经常摘除老叶和疏除腋芽,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结果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3? 8 -25?,夜间5?以上;注意控制土壤水分和棚内温度。 ?种子浮出果:草莓的种子大部分凸出浆果表面,且果形偏小。发生原因:浆果发育过程中,遇高温干旱,生长发育受抑制,果形变小;从青果期至着色前,由于土壤缺水,浆果不能充分膨大。防治方法:合理密植,促进根系发育;高温干旱及时补水;开花结果多的及时疏除一些弱势蕾。 ?聚合果。即鸡冠状果实。聚合果的发生,容易使草莓植株的负担不均匀,增加小果的比例,相应降低草莓果实的整体品质。在草莓花芽分化过程中(10月上中旬),日照时间短,生长过旺,是形成聚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栽培管理上,首先要避免花芽分化期过量施用氮素肥料,防止植株旺长;其次要在花芽分化时期,尽量使草莓植株多接受光照,积累营养物质,防止聚合果的发生。 怎样减少大棚草莓的畸形果 冬暖大棚栽培的草莓一般在元旦前后开始上市,经济价值较高。但大棚栽培的草莓畸形果的产生比露地严重,有的可达30%以上,影响了大棚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其经济效益。怎样减少大棚草莓的畸形果呢, ?正确选择品种 大棚草莓栽培是在草莓尚未进入休眠期就开始保温的栽培方式。栽植上应选择需热量低、休眠浅、耐寒性强、花粉多而健全的品种,如丰香、春香、女峰等。同时草莓株龄3-4年后就会退化衰老,导致畸形果增加,因此应根据园地的情况对退化衰老的植株进行更新。选健壮无病的草莓苗作为繁殖用的亲本苗,培育有5片以上叶片、根颈处直径1厘米左右,根系完整的健壮苗进行定植。 ?促进花芽充分分化 草莓花芽分化是否充分是影响大棚草莓产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花芽分化好,则花多、果个大、畸形果少。一般在定植前2周开始进行断根、遮阴、控氮、去老叶等方法来促进花芽充分分化。 ?科学进行花期管理 9 草莓花期授粉充分是减少畸形果的关键。因此科学进行花期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温度 草莓的花器对低温反应敏感,如花期遭遇-2摄氏度的低温1小时雌蕊变黑。因此应提高大棚设施的保温性能,白天大棚温度保持20-25摄氏度、夜间8-10摄氏度;地温保持在18-22摄氏度,若此期温度低花药不能开散,会增加畸形果的比例。 湿度 草莓花药开裂的最适湿度为30%-50%,柱头受精和花粉发芽的最适湿度为50%-60%,湿度过低会过高均不低于正常的授粉受精。草莓大棚内因环境密闭,若不及时通风换气,往往造成湿度过高,甚至达到饱和,生产中可采用无滴棚膜、高垄地膜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中午短时间放风等方法来降低大棚内的空气湿度。 放蜂 草莓花虽为两性花但大棚栽培草莓开花正是严冬寒冷季节,常因大棚内气温低、湿度大、昆虫少和易造成花粉不能飞散。导致授粉不良而产生畸形果。因此可采用大棚内花期放置蜂箱,利用蜜蜂辅助授粉,以减少畸形果。 严禁打药 草莓开花期应严禁喷布药剂,防止花粉的发芽力降低而引生畸形果。因此在草莓开花前应彻底防除病害,开花后要及时拨除病株,摘除病叶及花序来控制病害蔓延。 11、不时出蕾现象 在温室中有的草莓植株正常开花结果前,不时有出蕾现象,这将影响下个生产周期的产量。“不时出蕾”现象多由下列原因造成: ?品种特性。某些花芽分化早,解除矮化所需负积温少的品种,如宝交早生、丽红等极易出现“不时出蕾”现象。 10 ?假植育苗时管理不善,如假植苗小,假植过晚、苗老化和苗床过干、过湿、缺肥等均可使花芽出现过早,定植后易出现“不时出蕾”现象。 ?天气和温度影响。秋天低温比常年来得早,或扣棚过早,温度回升过快,放风不及时,也会出现这一现象。 针对以上原因,在假植育苗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科学管理。扣膜要适时,既要防高温又要注意保温。对个别出现“不时出蕾”的植株,应单独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腋花芽分化,减少损失。 三、草莓病虫害防治: ?红中柱根腐病和根腐病,两种病害的病原菌均是一种低温型真菌疫霉菌。在气温低、雨水多、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多。主要危害根部,常见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多在春夏两季发生,雨后叶尖突然萎凋,不久呈青枯状,引起全株迅速枯死。慢性型定植后至冬初均可发生,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根的中心柱呈红色。定植后在新生的不定根上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 ,5毫米长红褐色至黑褐色梭形长不定根的中间部位表皮坏死,形成1 斑,病部不凹陷,病健交界明显,严重时病根木质部及髓坏死褐变,整条根干枯,地上部叶片变黄或萎蔫,最后全株枯死。红中柱根腐病发病初期根的中心柱呈红色或淡红色,然后开始变黑褐色而腐烂。地上叶片由于缺乏肥水供应,基部叶边缘开始变为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死亡,叶色仍呈绿色。根腐病的根部发病症状与前者相似,但未腐烂的根部中心柱仍呈红色。地上叶片先变褐色,后逐渐向上萎缩枯死。据了解,红中柱根腐病已在一些草莓种植较多的地区上升成为一种重要病害,局部地方已发生毁灭性为害。本病为低温域病害,病原菌在25?以上的土温条件下不能蔓延,生产上利用这个弱点,可在夏季将发病区段的土壤翻耕,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实,使其超过50?,能起到杀灭病菌的作用。 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现已育成并具有较好抗性的品种有群星、三星、 11 早光、戈雷拉、红岗特兰德等,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抗病品种。草莓品种,一要经常更新;二要进行检疫,不从疫区引种;三要选用健壮幼苗;四要对非抗病的幼苗进行药剂处理。 2、合理轮作。新种草莓的耕地,第1,2年不发病或很少发病。凡有条件的地方,应勤轮作换茬,特别是实行水旱轮作更加有效。新植地要能排能灌,通透性良好。 3、加强栽培管理。清洁果园,草莓生长期和采收后,将地里的草莓植株全部挖除,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和病残体,集中烧毁或土壤热力消毒。在草莓采收后,将地里施入大量有机肥,深翻土壤,灌足水,在光照最充分、气温较高的夏季7、8月份,地面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10天以上,利用太阳能使地温上升消毒土壤。高垄地膜栽培,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草莓施肥的原则是适氮,重磷、钾,施肥应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施足基肥。科学灌水,对草莓田灌水要及时、适当,掌握“头水晚,二水赶”的原则。一般栽培后及时浇水或叶面喷水可提高成活率,缩短缓苗期。开花后至果实成熟期间,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严禁大水漫灌,避免灌后积水,有条件的可进行滴灌或渗灌。小水浅灌,灌水时间以早、晚进行为好。 4、化学防治。防治草莓根腐病关键是要抓“早”,从苗期抓起,从外地引进的种苗应及时摊开防止发热烧苗,栽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浸洗后,摊开晾干水分后种植。定植成活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代森锰锌600,800倍,连喷2次,每隔10天一次;开花前防治,盖膜前,行间撒施石灰,喷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有发现病株的田块采用淋根。注意轮换交替用药,加强根线虫的防治。 ?草莓炭疽病 叶片、叶柄、匍匐茎、花瓣、萼片和浆果都可受害,株叶受害大体可分为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两类症状。局部病斑在匍匐茎上最易发生,叶、叶柄和浆果上也常见。茎叶上病斑长3,7毫米,初为红褐色, 12 后变黑色,溃疡状稍凹陷,病斑包围匍匐茎或叶柄整圈时,病斑以上部位枯死。萎蔫型病株起初病叶边缘发生棕红色病斑,后变褐色或黑色,发病较轻时,叶片白天萎蔫,傍晚时能恢复,发病严重时几天后即枯死。掰断茎部的症状是由外向内逐渐变成褐色或黑色,拔起植株,细根新鲜,主根基部与茎交界处部分发黑。 与茎腐病、红心根腐病、草腐病的区别在于这些立枯病死亡病株根腐霉烂易拔起,而炭疽病根系新鲜难拔起。与黄萎病的区别在于黄萎病新抽幼叶表现畸形,3片小叶中有1,2片变狭小,呈舟形,叶色变黄,表面粗糙无光泽,然后叶绿变褐向内凋萎枯死,根系变黑褐色,而炭疽病幼叶正常,不变黄,无畸变。与青枯病的区别在于青枯病的病株横切根茎可见维管束环状褐变,并有白色混浊粘液溢出,而炭疽病根茎横切面可见自外而内的棕红色或黑褐色病斑。侵染循环病原菌主要以土壤中的病茎叶,匍匐茎等病残体越冬,并成为初侵染源。病原菌形成孢子后随雨水飞溅到草莓上引起再次侵染和扩展。 发生因素 ,32?,属高温性病害,凉爽干燥的病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8 气候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宝交早生、早红光抗病性强,丰香中抗、丽红、女峰、春香均易感病。 ?灰霉病 症状:花器染病时,花萼上初呈水渍状针眼大的小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形较大病斑,并由花萼逐步延伸到子房及幼果,最后导致幼果湿软腐烂,棚内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褐色霉状物。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初果顶柱头呈水渍状病斑,继而演变成灰褐色斑,同时病菌向果肉内纵深侵染,空气潮湿时病果湿软腐化,天气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最终造成果实坠落。叶片受害,一般是靠近叶柄部的叶基处先发病,初呈水渍状小斑点,后向外扩展成近椭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大病斑,最后蔓延到叶柄,最终受害部湿腐,叶片枯死,病部着生灰褐色霉状物。 发病条件:该病菌发育最适宜温度为18―23?。空气相对湿度达 13 80%以上有利发病。如寒潮频繁、阴雨连绵天气、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处于90%以上、田间积水、种植过密、通风换气不当等,都会加重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增强草莓的抗病能力,控制灰霉病发生条件,限制病害发生蔓延,其主要措施如下。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品种,全明星和新明星综合表现较好,适宜推广种植。其突出特点是抗病、植株紧凑、有利于通风透光、商品果实硬度较大、色泽鲜艳、高产优质。 (2)平衡施肥:根据草莓生长发育所需的氮、磷、钾数量按比例进行肥料供应,避免施用氮肥过多。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在植株迅速生长期每亩追施磷酸二铵20公斤,开花结果期每亩追施含氮、磷、钾的复合肥30公斤即可。一般不单施氮肥。 (3)高垄栽培:改变原来平畦种植习惯,定植前把地整成高10厘米、宽35厘米的垄或沟宽30厘米行带,每垄两边各种一行。高垄栽培改原来的平畦大水漫灌为顺沟小水轻浇,减少浇水量,降低土壤湿度,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降低棚内湿度。 (4)定向栽培:草莓结果部位有一定的规律性,即朝向弓背的一面。栽植时,秧苗弓背朝向宽行一侧,使果穗置于垄沟通风透光条件下,增强抗病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田间管理。 (5)地膜覆盖:采用地膜覆盖,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避免感染病害;提高地温,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降低果实周围的空气湿度,促使果实正常生长。 (6)严格棚内温、湿度:严格掌握棚室内的温度、湿度是防止草莓灰霉病发生的主要措施之一。草莓进入开花期至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在20―25?以上,夜间在8―12?以上时,尽量延长放风时间,使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当外界气温白天在20?左右夜间不低于8?时,应昼夜不关闭放风口。 (7)轮作倒茬:草莓和禾本科作物进行三年以上的轮作,尽量少 14 选或不选择黄瓜、番茄等。 (8)摘除病残果叶:经常剔除烂果、病残老叶,并将其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菌的再侵染。 (9)其他措施:适当降低密度,选择透气,排灌方便的沙壤土;选用长寿无滴膜。 2、化学防治: (1)土壤处理:定植前每亩撒施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6公斤,而后耙入土中。 (2)浇水前后降雨后喷药。空气相对湿度高的条件下要喷药防病。 (3)防治时期与标准:当草莓进入开花期后要定点观察,当病果率达1%时,开始用药防治。每7天喷药1次,连喷3―4次。 (4)农药品种:50%速克灵800倍液,速灭霜1支加水10公斤,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霉清800倍液,50%多菌灵600倍液等,也可用百菌清、速克灵烟雾剂或克霉灵粉尘剂等,采用轮换用药的方法可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实践证明,采取以生态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能使草莓灰霉病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草莓的增产丰收。 ?白粉病 病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草莓叶片、叶柄、花、梗及果实。叶片受侵染初期在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叶缘也向上卷曲变形,叶质变脆,最后病叶逐渐枯黄。花蕾受害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其表面明显覆盖白粉,严重影响浆果质量。 侵染循环及发病因素 侵染循环 草莓白粉病是由一种白粉病菌引起,属于囊菌亚门真菌。该病菌不存在越冬问题,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寄主上一代接一代地完成周年的侵染。当环境适宜时(空气相对湿度大,温度20~25?),病菌的分生孢子主要随气流传播到寄主叶片上,然后萌发并直接从寄 15 主表皮侵入危害。由于该病的的潜育期很短,病菌又可以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发病因素 ?由于大棚内温度高,空气相对湿度大,光照差,通风不良,白粉病较露地草莓发病早而严重。一般10月上中旬(盖膜前)初发,至12月下旬盛发。 ?基肥不足,土壤缺水,造成植株生育衰弱;或浇水过多,氮肥过量,植株徒长,均有利于白粉病发生。 ?品种单一,且多年种植,都容易造成白粉病发生流行。 综合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引进具有较强抗病性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轮换种植。 2、加强栽培管理措施 ?移栽前草莓田要深耕翻土,并进行大棚、土壤、移栽苗等消毒,以减少初菌源;覆地膜前应除草,以减少杂草作为白粉病中间寄主的作用;草莓生长期间应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和病果,及时拔掉病株,并清除田边腐枝烂叶,一起带出棚外集中销毁,避免病菌随雨水和气流进行再侵染。 ?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保证适宜株、行距;施肥要施足腐熟有机肥作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搞好大棚通风透光,雨后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原菌侵染。 ?改革栽培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实行一年一栽制。 2、药剂防治 应在发病初期进行,药剂可选用10%世高WG1000~1500 倍、50%腈菌唑EC2000~3000倍、12.5%力克菌WP15~25克等每周 喷雾1次,连喷3次即可,注意几种药剂最好交替使用,以减少病 菌抗药性。 16 ?草莓蛇眼病 分布为害:蛇眼病分布较广,常与叶部病害混合发生,保护地和露地均可发生。严重时发病率可达40,,60,。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果柄、花萼。叶片染病后,初形成小而不规则的红色至紫红色病斑(图14-5),病斑扩大后,中心变成灰白色圆斑,边缘紫红色,似蛇眼状,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小黑点(图14-6)。果柄、花萼染病后,形成边缘颜色较深的不规则形黄褐至黑褐色斑,干燥时易从病部断开。 病原:Ramularia tulasnei称杜拉柱隔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丛生。分枝或不分枝,基部子座不发达。分生孢子圆筒形至纺锤形,无色,单胞,或具隔膜1,2个。 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斑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进行传播和初次侵染,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苗和表土上的菌核是主要传播载体。秋季和春季光照不足,天气阴湿发病重。 防治方法:控制施用氮肥,以防徒长,适当稀植,发病期注意多放风,应避免浇水过量。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被害叶集中烧毁。发病严重时,采收后全部割叶,随后加强中耕、施肥、浇水,促使及早长出新叶。 发病前期,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药剂预防。 发病初期,喷淋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剂35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5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间隔10天喷1次,共喷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 大棚草莓的八种缺素症 一、缺氮症 1、症状 一般开始缺氮时特别是生长盛期,叶子逐渐由绿色向淡绿 17 色转变,随着缺氮的加重叶片变成黄色,局部枯焦而且比正常叶略小。幼叶随着缺氮程度的加剧,叶片反而更绿。老叶的叶柄和花萼呈微红色,叶色较淡或呈现锯齿状亮红色。土壤贫瘠且没有正常施肥、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易缺氮。 2、防治方法 要施足底肥,以满足春季生长期短而集中的生长特点。如发现缺氮时,每亩追施硝酸铵11.5公斤或尿素8.5公斤,施后立即灌水。花期也可喷叶面肥0.3,—0.5,的尿素溶液1—2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二、缺磷症 1、症状 植株生长弱、发育缓慢、叶色带青铜暗绿色。缺磷加重时,上部叶片外观呈现紫红的斑点,较老叶片也有这种特征。缺磷植株上的花和果比正常植株小。含钙较多或酸度高的土壤以及疏松的沙土或有机质多的土壤易发生缺磷现象。 2、防治方法 在植株开始出现症状时,应对叶面喷施1,的过磷酸钙澄清液或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隔7—10天喷一次,每亩喷肥50公斤。 三、缺钾症 1、症状 草莓开始缺钾的症状常发生于新成熟的上部叶片。叶片边缘常出现黑色、褐色和干枯继而为灼伤,还在大多数叶片的叶脉之间向中心发展,老叶片受害严重。光照会加重叶片灼伤,所以缺钾常与“日灼”相混淆。灼伤的叶片真叶柄常发展成棕色到暗棕色,有轻度损害,后逐渐凋萎。缺钾草莓的果实颜色浅、味道差。 2、防治方法 施用充足的有机肥料,每亩追施硫酸钾7.5公斤左右;也可叶面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隔7—10天一次,每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 四、缺镁症 1、症状 最初上部叶片边缘黄化和变褐枯焦,进而叶脉间褪绿并出现暗渴色的斑点,部分斑点发展为坏死斑。枯焦加重时,茎部叶片呈现淡绿色并肿起,枯焦现象随着叶龄的增长和缺镁的加重而发 18 展。一般在沙质地栽培草莓或氮肥、钾肥施用过多时易出现缺镁症。 2、防治方法叶面喷施1,—2,的硫酸镁溶液2—3次,隔10天左右喷一次,每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 五、缺硼症 1、症状 早期缺硼,幼龄叶片出现皱缩和叶焦,叶片边缘呈黄色,生长点受伤害。随着缺硼的加重,老叶的叶脉会失绿或叶片向上卷曲。缺硼植株的花小,授粉和结实率低,果实畸形或呈瘤状、果小种子多、果品质量差。缺硼土壤及土壤干旱时易发生缺硼症。 2、防治方法 适时浇水,提高土壤可溶性硼的含量,以利植株吸收。缺硼的草莓可叶面喷施0.15,的硼砂溶液2—3次。花期补硼,喷施浓度宜适当减少,每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 六、缺铁症 1(症状 幼叶黄化或失绿,随黄化程度加重而变白。中度缺铁时,叶脉为绿色,叶脉间为黄白色。严重缺铁时,新长出的小叶变白,叶片变缘坏死或小叶黄化。碱性土壤或酸性较强的土壤易缺铁。 调节土壤酸碱度,使土壤pH值达到6—6.5,叶面喷2(防治方法 施0.2,—0.5,的硫酸亚铁溶液2—3次。 七、缺锌症 1、症状 缺锌加重时,老叶变窄。特别是基部叶片缺锌越重窄叶部分越伸长。但缺锌不发生坏死现象。严重缺锌时,新叶黄化,叶脉微红,叶片边缘有明显锯齿形边。缺锌植株结果少。 2、防治方法 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叶面喷施0.05,—0.1,硫酸锌溶液2—3次。喷施浓度切忌过高,以免产生药害。 八、缺钼症 1、症状缺钼初期,叶片均匀地由绿转淡,不管幼龄叶或成叶最终表现为黄化。随着缺钼程度的加重,叶片上出现焦枯,叶缘卷曲现象。 2、防治方法 叶面喷施0.03,—0.05,的钼酸铵溶液2次,每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 19 经验点滴: ※金宝贝增甜剂 在草莓上应用金宝贝增甜剂效果非常明显,可使草莓增甜且着色均匀。它是应用日本最新生物工程技术,针对外观及内在品质要求较高的一些果蔬产品,如草莓、葡萄、桃、西瓜、番茄、梨、苹果、杏、李、枣、洋香瓜、甜瓜等专门研发配制的,使用此产品可明显克服以前使用激素及生长调节剂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生物制剂让草莓茁壮成长 ——用康地三号替代甲基溴消毒土壤。 ※忌长期连作 草莓多年连作会导致生长衰弱、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病虫滋生。一般结果两年后应换地重栽,但不要在前茬为茄科作物的地里栽草莓,以免感染病毒病。 ※巴西圣保罗州中部农民采用新方法种植草莓,产量至少比用传统方法种植增长,倍。 具体做法是:在温室中将装有稻草灰的塑料袋垂直悬挂,在袋的四周种植草莓苗。每个袋的长度可达,米,直径为,,厘米,周围可种植草莓,,株。灌溉通过塑料袋上设置的细管喷灌,每天灌溉两次,水量为,升。施肥通过向袋内灌注营养液进行。塑料袋中的填充物也可以由有机矿物质、椰子纤维等替代。 这种草莓种植方法的优点是可对草莓种植园进行更充分的利用,便于种植、收获和管理。同传统方法相比,可节约,,,的肥料和,,,的农药。每株所结果实要比传统种植方法多,(,公斤。 ※ 20
本文档为【草莓种植技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997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5KB
软件:Word
页数:23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26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