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 “严肃”的《李尔王》——从人物分析到《诗学》之悲剧“严肃性”解读

(doc) “严肃”的《李尔王》——从人物分析到《诗学》之悲剧“严肃性”解读

举报
开通vip

(doc) “严肃”的《李尔王》——从人物分析到《诗学》之悲剧“严肃性”解读(doc) “严肃”的《李尔王》——从人物分析到《诗学》之悲剧“严肃性”解读 “严肃”的《李尔王》——从人物分析到《诗 学》之悲剧“严肃性”解读 第27卷第5期 2011年9月 甘肃联合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ansuLianhe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oI.27.No.5 Sept.2011 “严肃’’的《李尔王》 从人物分析到《诗学》之悲剧”严肃性”解读 杨洪敏,马栋予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剧...

(doc) “严肃”的《李尔王》——从人物分析到《诗学》之悲剧“严肃性”解读
(doc) “严肃”的《李尔王》——从人物分析到《诗学》之悲剧“严肃性”解读 “严肃”的《李尔王》——从人物分析到《诗 学》之悲剧“严肃性”解读 第27卷第5期 2011年9月 甘肃联合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ansuLianhe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oI.27.No.5 Sept.2011 “严肃’’的《李尔王》 从人物分析到《诗学》之悲剧”严肃性”解读 杨洪敏,马栋予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的部分情节进行文本逻辑(包括人物性格逻辑,情节逻辑和 语言表达逻辑),生活经验逻辑等多角度的逻辑推理,对这部悲剧的.严肃性”根基进行建构,并在此基础上对 亚里士多德《诗学》悲剧定义体系中的”严肃性”作出理解和分析.即,”严肃性”既是悲剧的创作方法又反过来 正是悲剧的思想理念本身. 【关键词】《李尔王》;悲剧;严肃性;《诗学》 【中图分类号]I10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07X(2011)05-0049—04 “Serious”KingLear —— FromAnalyzingtheProtagoniststoInterpretatingtheTragedy”Seriousness”of丁7l已Poetics YANGHong-min.MADong-yu (SchoolofLiterature,LanzhouUniversity,Lanzhou730000,China) Abstract:Based0npartialplotfromShakespeare’SgreattragedyKgLear,bymakingalogic aldeductionwithbothgen— erallifeexperienceandthetextitselfwhichincludedpersonalitiesofthecharacters,plotand expression,wecandemon- stratethenatureoftheso-called”seriousness”inthistragedyandeventuallygenerateanund erstandingofthe”serious— nessmentionedinAristotle’SThePoetics. Key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s:K,lgLear;tragedy!serious!ThePoetics 莎士比亚的名剧《李尔王》主要展现了主人公李尔王 的悲剧命运.关于其悲剧原因,普遍认为李尔是受到自身 骄横和暴戾情绪的奴役而将自我推向命运深渊的.如此 说来,李尔就是一位昏君.可是,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悲剧是严肃的戏剧,主要摹仿高尚人的高尚行为,主人公 虽有错误或过失,却是”比今天的人好的人”.如果李尔真 的是具有戏谑色彩的昏君,悲剧的严肃性和悲剧性将失去 根基.通过文本细读和推理,本文试图证明李尔行为动因 的深刻性,复杂性和必然性,并进而从创作方法和.悲剧 性”两方面来解读《诗学》之悲剧.严肃性”. 一 ,”明君”李尔——被误读的悲尉主角 一 般研究者习惯将《李尔王>第一幕中李尔划分国土 时的表现定义为不辨忠奸,轻信言语.李尔被过于简单化 地定义为了一个昏君.然而,我们将首先通过深入细致的 文本分析,透过该剧情节上的隐蔽性.对这一不符合逻辑 事实的结论进行反驳. 肯特我想王上对于奥本尼公爵,比对于 康华尔公爵更有好感. 葛罗斯特我们一向都觉得是这样I可是 这次划分固土的时候,却看不出来他对这两位 公爵有什么偏心,因为他分配得那么平均,无论 他们怎样斤斤较量,都不能说对方比自己占了 便宜. —— 《李尔王’第一幕第一场[]蛇’ 这段肯特和葛罗斯特之间的对话是《李尔王)全剧的 第一段台词,它提供给了我们十分丰富的信息,甚至可以 说每一字每一句都值得细细琢磨.我们获取的第一个信 息是在众人看来,李尔一直以来是更偏爱奥本尼公爵,也 就是他的大女婿的.而根据之后的故事情节,我们会发现 相对于康华尔,奥本尼的确是值得李尔去偏爱的.那么也 就是说在整个剧本故事发生之前,李尔还是完全有能力分 辨忠奸的(而且这并不是孤证,以下还将论述到相关问 题).第二个信息是虽然李尔对于奥本尼有所偏爱,但是 【收稿日期]2011—02-18 【作者简介】扬洪敏(1981一),女.内蒙古鸟海人,兰州大学讲师,兰州大学在读博 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芙文学研究. 一 49— 他在划分国土的时候却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极尽公平 之原则.这一点十分重要,它直接动摇了一直以来对于李 尔是昏君的论断的基础.因为即使从一般读者的有限的 历史经验出发,我们也都知道王室继承人之间因为继承权 的不等而陷入混战是很普遍的历史事实.而从这一点来 看,李尔则完全称得上是一位明君.至少他深知王室继承 人之间的纷争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也因此,他一定要提前 排除一切可能对王室不利的因素.正如他一出场就说到 “为了预防他日的争执,我想还是趁现在把我的几个女儿 的嫁奁当众分配清楚”[13.第三个信息也十分重要,即 李尔早在要求他的三个女儿用言语来表达对自己的爱之 前就已经完成了国土的分配工作,而且至少一些居于高位 的臣子已经知道了分封国土的结果.这一点说明,李尔并 不是一个把分封国土视作儿戏的人.他甚至从未通过一 个人的言语来判断忠奸,更别说让他通过一个人的言语来 分封国土了.他一直以来就偏爱奥本尼和三女儿考狄利 亚,而后故事的发展也证明了他一直以来的判断力是精准 的,他并不是一个昏庸糊涂仅凭言语论事的君主.而此时 疑问也就出现了,因为剧本似乎的确写到了李尔要求三个 女儿表达对自己的爱意并以此来获得分封.对这段情节 重新进行审视将是我们进行此次探讨的几个核心任务之 一 .以下将单独论述. )对”仪式”的需求——李尔的行动本质 (一 本文的观点是,李尔要求女儿们表达对自己的爱这一 看似确凿无疑的事实,仅仅是一个将许多读者以及研究者 都蒙蔽了的假象.李尔所要求的仅仅是一个”仪式”.一 个处于尊位的人需要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所有行为活动仪 式化,更何况是分封领土这样重要的事件.真实的情况 是,李尔对于领土分封的事早已考虑得清清楚楚,上文已 给出充足论据证明这一点.现在,也就是剧本所集中展示 的情节仅仅是一个将使结果的公布更加富有荣誉感,尊贵 感的仪式.李尔的确说了谁能说得更好就可以得到更多 的封土,但这仅仅是鼓励他的女儿们将这一仪式举办得更 为完美的随口一说,他根本不可能那样做.一个很有说服 力的证据是,当二女儿里根完成了比姐姐高纳里尔更好的 演说后,李尔并没有做出根据他之前的话看来他好像应该 做的事,他并没有分封给里根更丰厚的国土.他的实际表 现是: 李尔这一块……和高纳里尔所得到的一 份同样广大,同样富庶,也同样佳美. —— 《李尔王》第一幕第一场[]”. 莎士比亚用了三个”同样”(在英文原着中也是三个 . same”)来传递信息.这样刻意的重复当然不会是无心之 举,不会是巧合.虽然”仪式说”并没有被研究者明确提出 或广泛流传,但是一些研究者,包括许多普通读者的阅读 感受都在不同程度上验证着”仪式说”的合理性.他们普 遍认为剧本的这一部分情节充满了荒诞感,和整体氛围产 生了距离.这正是因为我们不能明晰地辨别出这一情节 一 5O一 的本质是”仪式”,所以才会产生理解上的裂缝.因为我们 仍旧按照之前的情节逻辑来理解这段情节,我们所有的阅 读期待都被困在一种正向的理解方式中,所以在面对这段 需要从反面观之的情节时我们才产生了阅读上的异常感 和排斥感. (--)考狄利亚的性格——李尔做出决定的根本原因 接下来我们要去解释的问题是李尔的的确确是因为 三女儿考狄利亚拒绝演说而剥夺了她的继承权.要解释 这个问题显然更加地困难,因为莎士比亚似乎将真相掩藏 地有些过深了.首先还是让我们从李尔和考狄利亚的对 话开始探讨: 考狄利娅父亲,我没有话说. 李尔没有? 考狄利娅没有. 李尔没有只能换到没有;重新说过. 考狄利娅我是个笨拙的人,不会把我的 心涌上我的嘴里;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 分不多,一分不少. 李尔怎么,考狄利娅!把你的话修正修 正,否则你要毁坏你自己的命运了. —— 《李尔王》第一幕第一场D3 只有通过对李尔在这段对话中的表现进行分析,我们 才得以窥探到李尔内心的真实状况.李尔其实并没有因 为考狄利亚的拒绝演说而立即发怒,他最先做的是不断地 诱导考狄利亚说出对自己的爱.他所要求的仅仅是考狄 利亚能够说出一些话来,仅此而已.如果说李尔真的是一 个仅凭女儿的言语来认定她是否爱自己的老人,他是不会 去引导考狄利亚的,他完全可以立即震怒.这也就正证明 了李尔内心是不在乎女儿是否把对自已的爱挂到嘴边的, 他也始终知道考狄利亚是最有孝心的,他希望将来在分封 国土之后也能一直同小女儿生活在一起.那么李尔为什 么要与考狄利亚断绝父女关系,剥脱她的继承权呢?难道 是因为考狄利亚破坏了他所预想的完美仪式?显然不可 能. 真实的原因是李尔在考狄利亚的”不说”当中看到了 另外的东西——考狄利亚的性格.她的性格决定了她不 可能是一个合格的掌权者,即使把土地作为嫁妆送给她, 考狄利亚未来的丈夫也很难会受妻子的制约.唯一的可 能就是考狄利亚带着土地出嫁,然后丈夫在获得土地后便 很可能将考狄利亚”打入冷官”.考狄利亚不具备她的两 个姐姐的秉性,她单纯善良,不懂得权术虚伪,也不大像是 能在夫妻关系中占强势地位的一方.李尔固然对于女儿 们是了解的,但是考狄利亚的”愚笨”还是让他始料不及. 他没有想到女儿即使在自己的百般引导下也不愿意一点 点迁就于权利法则,正是在这以后他才”震怒”了.甚至不 用李尔和她断绝父女关系,考狄利亚好像从来就不属于这 个家庭,她与父亲和姐姐都不相同,她没有权利世界的基 因. 正是因为这样,李尔才毅然决然地把考狄利亚开除出 了他的家庭,尽管冒着被包括肯特在内的许多人认作昏君 的危险.李尔从来就没有停止对考狄利亚的爱,只是他敏 锐地洞察到自己的女儿的”不合时宜”,在这个层面他对考 狄利亚是极度失望的,也多少有些因为先前的想在考狄利 亚的照顾下颐养天年的愿望破灭的悲伤.但是他不能把 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即使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在 “体面”的统治者世界里是不允许将虚伪摊开来说的,李尔 还是需要给他对考狄利亚的驱逐一个合理的理由,这个理 由当然不能是考狄利亚不善于虚伪,只能是考狄利亚没有 孝心.即使后者在实质上是多么地荒谬可笑,至少在表面 上还是维护了李尔的权威意志.即使他做出了错误的决 定,至少还是能说明李尔是一个决策者.即使有人说他是 昏君他也愿意承认,或者还要自己给自己加上一条—— “暴君”,至少”暴君”极度地彰显了他作为君主的”体 面”——至高无上的决策权.这就是李尔,他连说出自己 的真实想法的可能都没有.他的内心是清醒的,但是他必 须做出违背他内心的行为,以此来维护整个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与秩序的 稳定.即使他是君主,他也不敢有违于秩序,或者说他根 本就迷恋于秩序本身. (三)”李尔选婿”——”考狄利亚性格说”的补证 李尔在做出了与考狄利亚断绝关系的决定以后.还做 了一件事,这件事对于我们理解这个人物,以及对上述”性 格说”的合理性验证也很重要.李尔把考狄利亚的两个求 婚者——勃艮第公爵和法兰西国王叫来,宣布了自己将不 给予小女儿任何嫁妆的决定. 在剧本的对话中我们依然可以提取许多重要的信息. 面对两个求婚者,李尔所针对的主要对象其实是勃艮第公 爵,而对于法兰西国王则仅仅是必要的或者是象征性的对 话.李尔在勃艮第公爵面前甚至是不厌其烦地描述考狄 利亚的失宠,好像是要千方百计让勃艮第放弃对自己女儿 的追求.知道勃艮第明确表明放弃之后,李尔才停止了对 考狄利亚的”贬低”.在这都结束之后才象征性地也对法 兰西国王提了一句.这说明李尔实际上对于这两个求婚 者也早已经看得相当透彻.他知道勃艮第是怎样一个人 所以才要努力让勃艮第放弃对考狄利亚的追求,在这一点 上李尔可谓是用心良苦.虽然他剥夺小女儿的继承权,但 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再爱她.他相当于设下圈套帮助女 儿寻找到了真正合适的伴侣.既然女儿已经是那样一种 性格,既然她注定与权力无缘,至少他还能为女儿找到一 个合适的夫婿,这就已经是他能给女儿的最后的,同样也 他等于是看透了女儿,并尽力将其推 是最重要的爱了—— 到适合其性格的命运轨迹上.然而戏剧的结局恰好正如 李尔的预见.考狄利亚的性格让她即使在与姐姐们的战 争中也是最终失败的一方,她无力去帮助父亲,自己也被 成了牺牲品.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证据,同样也能说明李尔并不昏 庸. 高纳里尔不知道是什么人替他出的好主 意.一百个骑士!让他随身带着一百个全副武 装的卫士,真是万全之计;只要他做了一个梦, 听了一句谣言,转了一个念头,或者心里有什么 不高兴不舒服,就可以任着性子,用他们的力量 危害我们的生命. —— 《李尔王》第二幕第四场[] 李尔要求豢养一百名骑士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想要维 护自己的尊贵身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他要求的并不是一 百人组成的仪仗队而是一百名骑士.这说明了李尔是深 知武装力量对于自己地位的维护的决定性意义的.虽然 他当初是肯定没有料到大女儿和二女儿会那样对待自己, 但是至少在潜意识中他还是有为自己留下后路的考虑的, 而这一切正是来源于他的政治敏感,那种深入骨髓的敏 感.就此来看,李尔就更不像是一个长期以来被理解为的 任人欺骗与玩弄的昏君形象了. 二,从《李尔王》看《诗学》定义的悲剧”严肃性” (一)摹仿严肃的行动——”严肃性”反映创作方法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做出如下界定”悲 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z]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研究者对英译《诗学》的用词本身就存 在争议,而绝大多数汉译《诗学》是在英译本基础上进行翻 译这一情况就令这一问题更为复杂.因学识有限,本文在 此规避过多关于《诗学》本身的阐释,探讨《诗学》中的问题 皆建立在大多数汉译版本《诗学》用词的基础上——即选 用”严肃”(对应的英译为”serious”). 《诗学》在定义”悲剧”时对于严肃性的突出和强调,在 亚里士多德的整个定义体系中十分关键.悲剧的第一关 键词是戏剧的严肃性,悲剧首先是对一个严肃的行动的摹 仿.而严肃的行动又是什么呢?首先让我们从字面意义 上来解释,那么严肃的行动无非就是指一个从起因到经过 再到结果都至少在逻辑上成立的故事. 首先,它必须具有一个严肃的,非戏谑的,经得起逻辑 推敲的起因.我们如果以此来反观《李尔王》一剧就会发 现,如果李尔真的只是一个昏庸糊涂亲信他人的昏君,李 尔在某种意义上就无非是一个糊涂人.李尔分封国土的 行为带上了滑稽可笑的色彩,而整个故事,如果真的是一 个带有悲剧精神的故事就将无法进行了.我们唯有在证 明了李尔的行为的动因的深刻性,复杂性和必然性后,才 发现他的故事有了在悲剧创作这个意义上进行下去的必 要.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至少就可以理解《李尔王》一剧的 “严肃性”的奠基性内容.”严肃性”事实上首先要求一种 创作方法,即通过设定多种因素对悲剧人物(李尔)的行动 的必然性进行构建.这种构建就自然地成为了悲剧严肃 性的基础,是将种种偶然性因素剥离掉后仍然可以保持推 动情节继续发展的力量的奠基性因素.换句话说,悲剧创 一 51— 作者必须从人物身份及性格设定,情节逻辑等多个方面来 对剧本进行基本的构思和设置,这才是一个悲剧”起因”的 完整内容.而又因为在”起因”中创作者就必须将情节逻 辑考虑进去,所以”从起因到经过再到结果”的后两者其实 也就等于有了着落.所以,这个.起因”才能够称得上是悲 剧严肃性的根基.因为在其中就已经包括了之后故事发 展的方向等内容.而这也就是悲剧创作者所需要进行的 “构思”的全部内容.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无论 是古希腊罗马悲剧,莎士比亚悲剧还是17世纪古典主义 悲剧这些在精神上一脉相承的悲剧基本上无一例外地选 择神,王室,英雄,贵族作为描写对象.其实就是因为对这 些人物的”设定”更便于操作,他们较之平民更容易被”设 定”,至少在”《诗学》传统型悲剧”的创作者看来的确如此. 所以,从正面观之,”悲剧是对严肃的行动的摹仿”无非告 诉我们,悲剧的创作需要特定的方法,这种创作方法是创 作悲剧的充分条件.莎士比亚对”设定”的把握是十分精 准的,正是因为他在”构思”时已经完成了一种经过周密考 虑的”设定”,所以我们才有可能用同样的推理方法来还原 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思想,或者说是所有继承着《诗学》悲 剧传统的悲剧剧作家们的创作思想.而本文第一部分所 进行的大量的推理验证也就可以被证明是完全必要的. (二)”严肃性”即”悲剧性”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从创作实践上来反观形而 上的思想范畴,《诗学》中的”严肃性”就可以被理解为”悲 剧性”本身.如果说最初的剧作家是不自觉地运用了上述 的技法来完成了悲剧的创作并取得了认同的话,之后的剧 作家们则是在这种悲剧的精神传统的引领下,开始自觉地 运用技法来创作,而这时悲剧的”严肃性”则变成了一种理 一 52一 念,变成了”悲剧性”本身.创作手法上的逻辑其实就是悲 剧的逻辑.亚里士多德在定义悲剧时用到的唯一一个带 ”,”完整”和”有一定长度”都 有感性色彩的词语就是”严肃 不具有感性色彩.或许在亚里士多德写作《诗学》的时候, 就已经默认了用”严肃”来表述”悲剧性”. 《李尔王》所表现的李尔的悲剧性在于他原本完全有 能力去做一个智者,他的内心和他的头脑绝对有条件帮助 他做出真正正确的抉择.但是他却自觉地放弃了,他的放 弃不是他的一时兴起,不是他的喜怒无常,而是制度与现 有秩序迫使他不得不放弃,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才有了所 谓的悲剧的历史必然和普遍性的法则启示.李尔的出身 决定了他的性格;而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对于仪式的需求; 在仪式的进行中他却完全出乎意料地发现了自己女儿的 问题;而这一发现又迫使他做出了”傻瓜”式的抉择.可以 说,正是命运那环环相扣的锁链式结构紧紧地钳制了李尔 ,不管是一个真正的 的所有行为.并且这一切又并非特例 昏君,还是如李尔这样表面看来的昏君,只要是信仰和臣 服于封建秩序的任何一个”李尔王”都会做出同李尔一样 的决定.而这些锁链式的结构则必须通过技法来实现,思 想最终需要物质形式来得以表达,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严 肃性”本身就是包含了思想理念与创作实践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1莎士比亚.李尔王[A].莎士比亚全集(卷五)[M-1.北 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Ez-1亚里士多德.诗学[M-1.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1982. [责任编辑:王小恒]
本文档为【(doc) “严肃”的《李尔王》——从人物分析到《诗学》之悲剧“严肃性”解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25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4
浏览量: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