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浇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现浇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举报
开通vip

现浇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现浇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现浇混凝土路面 施工工艺标准(?123)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收费广场现场浇筑混凝土路面施工,其他公路、城市道路等可参照执行。 2、施工准备 2.1 材料 2.2.1 水泥 2.1.1.1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 2.1.1.2 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水泥》GB175等的规定。 2.1.1.3 ...

现浇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现浇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现浇混凝土路面 施工工艺标准(?123)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收费广场现场浇筑混凝土路面施工,其他公路、城市道路等可参照执行。 2、施工准备 2.1 材料 2.2.1 水泥 2.1.1.1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 2.1.1.2 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水泥》GB175等的规定。 2.1.1.3 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按其试验结果决定正常使用或降级使用。已经结块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2.1.2 石子:石子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0mm,碎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6.5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粗集料的含泥量小于1.5%,泥块含量小于0.5%。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1.3 砂:砂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砂宜采用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0,3.5之间的精、中砂,不宜使用细砂。含泥量小于3%,泥块含量小于2%,进场应取样复试,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1.4 外加剂:外加剂的质量和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定》GB50119的有关规定。 外加剂应有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性能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报告,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并应检验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应由相应资质检测部门出具。 2.1.5 粉煤灰及其它掺合料:粉煤灰宜采用散装灰,质量应符合?、?级标准。也可使用硅灰或磨细矿渣,使用前应经过试配检验,确保路面混凝土弯拉强度、抗磨性、抗冻性等技术指标合格。 各种掺合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和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质量检测报告,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合格。掺和料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1.6 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2.1.7 钢筋:混凝土路面所用的钢筋网、传力杆、拉杆等钢筋的品种、规格、级别、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纹、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锈蚀。钢筋出场应 1 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单,进场后应按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2.1.8 接缝材料 2.1.8.1 应选用能适应混凝土面板膨胀和收缩、施工时不变形、弹性复原率高、耐久性好的胀缝板。 2.1.8.2 填缝材料:常温施工填缝料主要有聚(氨)酯、硅树脂类、氯丁橡胶、沥青橡胶等。加热施工填缝料主要有沥青玛 脂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改性沥青类等。填缝材料应具有与混凝土板壁粘结牢固、回弹性好、不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挤出、不流淌、嵌入能力强、耐老化龟裂、负温拉伸量大、低温时不脆断、耐久性好等性能。 2.2 机具设备 2.2.1 搅拌、运输机具:配有自动控制系统的混凝土搅拌机站一套、自卸车、小翻斗车、手推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散装水泥运输车、洒水车等。 2.2.2 振捣机具:平板振动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梁等小型机具。 2.2.3 其他工具:混凝土切缝机、纹理制作机、灌缝机、普通水泵、计量水泵、移动式发电机、移动式照明设备等。 2.2.4 抹面机具:木抹子、铁抹子等。 2.2.5 施工测量和检验试验仪器设备。 2.3 作业条件 2.3.1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在基层施工完毕,经检测各种项目指标达到设计和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 2.3.2 基层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 2.4 技术准备 2.4.1 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编制详细的施工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已对班组进行书面 技术交底 金刚砂技术交底断桥铝门窗监理交底卫生间技术交底喷播草籽技术交底钢结构雨棚安全交底 和安全交底。 2.4.2 混凝土路面原材料已进行试验,并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满足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耐磨、耐久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要求。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钢筋安装 混凝土搅拌、运输 铺筑混凝土 测量放线 模板制作安装线 接缝工程 3.2 混凝土振捣、整平 混凝土振捣、整平 切缝、清缝、灌缝 养生 操作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2 3.2.1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文件及交桩资料放出道路中线和边线。除在道路中线上每20m设一中线桩外,同时在胀缝、曲线起讫点和纵坡转点位置也设置中线桩,并在中线桩两侧相应位置设置边桩。主要控制桩应设在路旁稳定的位置,其精度应符合有关规定。在离道路边线适当位置100m设一个临时水准点,以便施工中对路面高程进行复核。 3.2.2 模板制作、安装 3.2.2.1 木模板 (1)制作:木模板应用质地坚实,变形小,无腐朽、扭曲、裂纹的木料。模板厚度宜为40,60mm,其高度应与混凝土板厚度相同。模板内侧面、顶面要刨光,拼缝紧密牢固,边角平整无缺。 (2)安装:将木模板按放线位置支立立模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支立稳固,接头紧密平顺,不得有前后错茬和高低不平等现象。模板与基层接触处不得漏浆。两侧用铁橛钉牢并紧靠模板,内侧铁橛应高于模板(约100mm),间距0.8,1.0m外侧铁橛顶应与模板同高或低10mm。弯道处铁橛应加密,间距为0.4,0.8m。模板支好后,内侧均匀涂刷隔离剂。 3.2.2.2 钢模板 (1)制作:宜采用槽钢或型钢制作,若采用钢板制作时其厚度应满足强度、刚度要求。 (2)安装:钢模板和木模板支立方法相同。 3.2.3 混凝土的搅拌合运输 3.2.3.1 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公路、城市道路和厂矿道路不应大于0.50,冰冻地区冬期施工不应大于0.46。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应根据选用的水灰比和单位水量进行计算,单 3位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05kg/m。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宜为10,40mm。 3.2.3.2 投入搅拌机每盘的拌合物数量,应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搅拌机容量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砂、石料必须准确过秤。磅秤每班开工前应检查校正。 (2)散装水泥应采用电子计算装置。袋装水泥,当以袋计量时,应抽查其重量是否准确。 (3)严格控制加水量。每班开工前,实测砂、石料的含水量,根据天气变化,由工地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4)混凝土原材料按质量计的允许误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 a. 水泥?1%; b. 粗细骨料?2% c. 水?1% d. 外加剂土1%。 3.2.3.3 搅拌机装料顺序,宜为砂、水泥、碎(砾)石,或碎(砾)石、水泥、砂。进料 3 后,边搅拌边加水。 3.2.3.4 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拌合物前,应先用适量的混凝土拌合物或砂浆进行试拌,然后再按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搅拌。 3.2.3.5 混凝土拌合物每盘的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性能和拌合物的和易性确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最短搅拌时间,自材料全部进入搅拌机起,至拌合物开始出料止的连续搅拌时间,应符合表3.2.3.5的规定。搅拌最长时间不得超过最短时间的2倍。 表3.2.3.5混凝土拌合物最短搅拌时间 搅拌时间(s) 搅拌机容量(L) 转速(转/min) 低流动性混凝土 干硬性混凝土 400 18 105 120 自由式 800 14 165 210 375 38 90 100 强制式 1500 20 180 240 3.2.3.6 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宜采用自卸机动车。当运距较远时,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后,运至铺筑地点进行铺筑、振捣直至成活的允许最长时间,由试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并应符合表3.2.3.6的规定。 表3.2.3.6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至成活的允许最长时间 。施工气温(C) 允许最长时间(h) 5,9 2 10,19 1.5 20,29 1.25 30,35 1 3.2.3.7 装运混凝土拌合物,不得漏浆,并应防止离析。夏季和冬季施工时应采取遮盖或保温措施。出料及铺筑时的卸料高度,不应超过1.5m。 3.2.4 铺筑混凝土 3.2.4.1 混凝土板块分格、分幅及跳仓顺序应根据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结合混凝土拌合站的生产能力,在保证混凝土浇筑流水作业和提高模板周转次数的前提下进行分格、分幅及跳仓施工。 3.2.4.2 混凝土拌合物铺筑前,应对模板支撑、基层的平整、润湿情况、钢筋的位置和传力杆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 3.2.4.3 应从模板一端入模卸料。 4 3.2.4.4 混凝土板厚大于220mm时,可分二次铺筑,下部厚度宜为总厚度的2/3;板厚小于220mm时可一次铺筑。铺筑虚厚一般高出模板15,25mm。 3.2.4.5 混合料铺筑至板厚的2/3时即可拔出模内铁橛。 3.2.4.6 铺筑工作须在分缝处结束,不得一块板内有接茬。 3.2.4.7 铺筑加筋下部混凝土,振捣密实,钢筋放置后再铺上层混凝土。 3.2.4.8 钢筋安装 (1)钢筋混凝土板的钢筋网片 a. 不得踩踏钢筋网片。 b. 安放单层钢筋网片时,应在底部先摊铺一层混凝土拌合物,摊铺高度应按钢筋网片设计位置预加一定的沉落度。待钢筋网片安放就位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c. 安放双层钢筋网片时,对厚度不大于250mm的板,上下两层钢筋网片可事先用架立筋扎成骨架后一次安放就位。厚度大于250mm的,上下两层钢筋网片应分两次安放。 (2)安放角隅钢筋时,应先在安放钢筋的隅处摊铺一层混凝土拌合物,摊铺高度应比钢筋设计位置预加一定的沉落度。角隅钢筋就位后,用混凝土拌合物压住。 (3)安放边缘钢筋时,应先沿边缘铺筑一条混凝土拌合物,拍实至钢筋设置高度,然后安放边缘钢筋,在两端弯起处,用混凝土拌合物压住。 (4)传力杆钢筋加工应锯断,不得挤压切断,断口应垂直、光圆,并用砂轮打磨掉毛刺。 3.2.4.9 接缝施工 (1)胀缝 a. 用缝应与路面上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隙宽度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上部应浇灌填缝料,下部应设置胀缝板; b. 固定后的传力杆必须平行于板面及路面中心线,其误差不得大于5mm。传力杆的固定,可采用顶头木模固定或支架固定安装的方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顶头木模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传力杆长度的一半应穿过端头挡板,固定于外侧定位模板中。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前应检查传力杆位置;浇筑时,应先铺筑下层混凝土拌合物。浇筑邻板时应拆除顶头木模,并应设置胀缝板、木制嵌条和传力杆套管(见图) ?支架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连续筑时设置的胀缝。传力杆长度的一半应穿过胀缝板和端头挡板,并应用钢筋支架固定就位。浇筑时应先检查传力杆位置,再在胀缝两侧铺筑混凝土拌合物至板面,振捣密实后,抽出端头挡板,空隙部分填补混凝土拌合物,并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见图3.2.4.9-2)。 (2)缩缝的施工方法,应采用切缝法。当受条件限制时,可采用压缝法。 压缝法施工,当混凝土拌合物做面后,应立即用振动压缝刀压缝。当压至规定深度时,应提出压缝刀;用原浆修平缝槽,严禁另外调浆。然后,应放入铁制或木制嵌条,再次修 5 平缝槽,待混凝土拌合物初凝前泌水后,取出嵌条,形成缝槽。 (3)施工缝的位置宜与胀缝或缩缝设计位置吻合。施工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 施工缝传力杆长度的一半锚固于混凝土中,另一半应涂沥青,允许滑动。传力杆必须与缝壁垂直。 (4)纵缝 a. 平缝纵缝,对已浇混凝土板的缝壁应涂刷沥青,并应避免涂在拉杆上。浇筑邻板时,缝的的上部应压成规定深度的缝槽。 b. 企口缝纵缝,宜先浇筑混凝土板凹榫的一边;缝壁应涂刷沥青。浇筑邻时就靠缝壁浇筑。 纵缝设置拉杆时,拉杆应采用螺纹钢筋,并应设置在板厚中间。设置拉杆的纵缝模板,应预先根据拉杆的设计位置放样打眼。 (5)混凝土板养护期满后,缝槽应及时填缝。在填缝前必须保持缝内清洁,防止砂石等杂物掉入缝内。 3.2.5 混凝土的振捣、整平 3.2.5.1 混凝土拌合物的振捣 (1)对厚度不大于220mm混凝土板,靠边角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顺序振捣,再用平板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纵横振捣时,应重叠100,200mm,然后用振捣梁振捣拖平。有钢筋的部位,振捣时应防止钢筋变位。 (2)振捣器在每一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合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 (3)当采用插入式与平板式振捣器配合使用时,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后用平板式振捣器捣。分两闪铺筑的,振捣上层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分两次铺筑的,振捣上层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拌合物50mm,上层混凝土拌合物的振捣必须在下层混凝土拌合初凝以前完成。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其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模板和钢筋。 (4)振捣时应辅以人工找平,并应随时检查模板。如有下沉、变形或松动,应及时纠正。 3.2.5.2 混凝土拌合物整平 (1)填补板面应选用(砾)石较细的混凝土拌合物,严禁用纯砂浆填补找平。 (2)用平板振捣器振实后,再用振捣梁全幅粗平,避免振捣梁振离模板,并保持同步缓慢匀速前进,振捣前积料过多时应及时清除,凹处及时补足振实,振捣梁往返振捣2,3遍,达到达面平整、均匀、不露石子为度。 3.2.6 混凝土抹面、压实 3.2.6.1 当烈日暴晒或干旱风吹时,压实成活宜在遮阳棚下进行。 6 3.2.6.2 修整时应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补掉边、缺角。 3.2.6.3 抹面 (1)第一遍抹面:振捣梁整平后,用600,700mm长的抹水泥浆,至板面平整,砂浆均匀一致,一般约抹3,5次。 (2)第二遍抹面:等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再做第二次抹平,将析水全部赶出模板。 (3)第三遍抹面:在析水现象全部停止、砂浆具有一定稠度时进行,宜使用小抹子赶光压实。 (4)抹面时操作人员必须在跳板上操作,不能踩蹬混凝土板面。 3.2.6.4 拉毛:抹面抹平后沿横坡方向拉毛或采用机具刻纹。公路和城市道路、厂矿道路的拉毛和刻纹深度为1,2mm。 3.2.7 切缝、清缝、灌缝 3.2.7.1 当采用切缝法设置缩缝时,采用混凝土切缝机进行切割,切缝宽度控制在4,6mm。 3.2.7.2 切缝法施工,有传力杆缩缝的切缝深度应为1/3,1/4板厚,最浅不得小于70mm;无传力杆缩缝的切缝深度应为1/4,1/5板厚。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25%,30%时,应采用切缝机进行切割。切缝用水冷却时,应防止切缝水渗入基层和土基。 3.2.7.3 切缝后、填缝前进行清缝,清缝可采用人工抠除杂物、空压机吹扫的方式,保证缝内清洁无污泥、杂物。 3.2.7.4 灌入式填缝 (1)灌注填缝料必须在缝槽干燥状态下进行,填缝料应与混凝土缝壁粘附紧密不渗水。 (2)填缝料的灌注深度宜为30,40mm。当缝槽大于30,40mm时,可填入多孔柔性衬底材料。填缝料的灌注高度,夏天宜与板面平,冬天宜稍低于板面。 (3)热灌填缝料加热时,应不断搅拌均匀,直至规定温度。当气温较低时,应用喷灯加热缝壁。施工完毕,应仔细检查填缝料与缝粘结情况,在有脱开处,应用喷灯小火烘烤,使期粘结紧密。 3.2.7.5 预制嵌缝条填缝 (1)预制胀缝板嵌入胶,缝壁应干燥,并应清除缝内杂物,使嵌缝条与缝壁紧密结合。 (2)缩缝、纵缝、施工缝的预制嵌缝条,可在缝槽形成时嵌入。嵌缝条应顺直整齐。 3.2.8 养生 3.2.8.1 混凝土板实成活后,应及时养生,养生应根据施工工地情况及条件,选用湿治养生和塑料薄膜养生等方法。 3.2.8.2 湿治养生 (1)宜用塑料保湿膜、土工毡、土工布、麻袋、草袋、草帘等,在混凝土终凝以后覆盖于混凝土板表面;每天应地均匀洒水,经常保持潮湿状态。 7 (2)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混凝土板浇筑后3d内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板产生收缩裂缝。 (3)混凝土板在养生期间和填缝前,应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0%以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 (4)养生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一般宜为14,21d。养生期满方可将覆盖物清除,板面不得留有痕迹。 3.2.8.3 塑料薄膜溶液喷洒养生 (1)塑料薄膜溶液的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常用有过氧乙酸性,应做好储运和安全工作。 (2)当混凝土表面不见浮水和用手指压无痕迹时,应时行喷洒。 (3)喷洒厚度宜以能形成薄膜为度。 (4)在高温、干燥、刮风时,在喷膜前后,应用遮阳棚加以遮盖。 (5)养生期间应保护塑料薄膜的完整。当破裂时应立即修补。薄膜喷洒后3d内禁止行人通行,养生期和填缝前禁止一切车辆行驶。 3.2.8.4 模板的拆除 (1)拆模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确定,采用普通水泥时,一般允许拆模时间应符合表3.2.8.4的规定。 表3.2.8.4混凝土板允许拆模时间 。昼夜平均气温(C) 允许拆模时间(h) 5 72 10 48 15 36 20 30 25 24 30以上 18 注:1.允许拆模时间为自混凝土成型后至开始拆模时的间隔时间。 2.当使用矿渣水泥时,允许拆模时间宜延长50%,100%。 (2)拆模应仔细,不得损坏混凝土板的边、角、尽量保持模板完好。 3.2.8.5 混凝土板达到设计强度时,可允许开放交通。当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前开放交通时,混凝土板应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其车辆荷载不得大于设计荷载。混凝土板的强度,应以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作为依据。 3.3 季节性施工 3.3.1 雨期施工 3.3.1.1 地势低洼的搅拌站、水泥仓及砂石堆料场,应按汇水面积修建排水沟或预备抽排水设施。水泥和粉煤灰罐仓顶部通气口,料斗等部位应有防潮、防水覆盖措施,砂石料堆 8 应防雨覆盖。 3.3.1.2 雨期施工时应备足防雨篷或塑料薄膜。防雨篷支架宜采用焊接钢结构,并具有人工饰面拉槽的足够高度。 3.3.1.3 铺筑中遭阵雨时,应立即停止铺筑,并使用防雨篷或塑料薄膜覆盖尚未硬化的混凝土路面。 3.3.1.4 被阵雨轻微冲刷过的路面,视平整度和抗滑构造破损情况,采用硬刻槽或先磨平再刻槽的方法处理。对被暴雨冲刷后,路面平整度严重损坏的部位,应尽早铲除重铺。 3.3.2 高温期施工 。3.3.2.1当现场气温大于等于35C时,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施工,中选择在早晨、傍晚或夜间施工。 3.3.2.2 砂石料堆应有遮阳棚。模板和基层表面,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洒水湿润。 3.3.2.3 混凝土拌合物浇筑中应尽量缩短运输、铺筑、振捣、压实成活等工序时间,浇筑完毕应及时覆盖、养生。 3.3.2.4 切缝应视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情况,宜比常温施工适当提早切缝,以防断板。特别是在夜间降温幅度较大或降雨时,应提早切缝。 。3.3.3 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昼夜低于5C时,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按冬期施工规定进行。 3.3.3.1 混凝土路面在弯拉强度尚未达到1.0MPa或抗压强度尚未达到5.0 MPa时,应严防路面受冻。 3.3.3.2 混凝土搅拌站应搭设工棚或其他挡风设施。 。。3.3.3.3 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筑温度低于5C。当气温在0C以下或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筑温 。度低于5C时,应将水加热搅拌(砂、石料不加热);如水加热仍达不到要求时,应将水和砂、石料都加热。加热搅拌时,水泥应最后投入。材料加热应遵守下列规定: (1)在任何情况下,水泥都不得加热。 (2)加热温度应为:混凝土拌合物不应超过35?,水不应超过60?,砂、石料不应超过40?。 (3)水、砂、石料在搅拌前和混凝土拌合物出盘时,每台班至少测四次温度;室外气温每4h测一次温度;混凝土板浇筑后的头两天内,应每隔6h测一次温度;7d内每昼夜应至少测两次温度。 3.3.3.4 混凝土板浇筑时,基层应无冰冻,不积冰雪,模板及钢筋积有冰雪时,应清除。混凝土拌合物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且搅拌时间应比规定的时间适当延长。 3.3.3.5 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铺筑、振捣、压实成活等工序,应紧宇航局衔接,缩短工序间隔时间,减少热量损失。 3.3.3.6 应加强保温保湿覆盖养生,可先用塑料薄膜保湿职责离覆盖或喷洒养生剂,再采用草帘、泡沫塑料热等在其上保温覆盖。遇雨雪必须再加盖油布、塑料薄膜等。 9 3.3.3.7 冬期施工时应在现场增加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组数。 3.3.3.8 冬期养生时间不得少于28d。允许拆模时间也应适当延长。 4、质量标准 4.1 基本要求 4.1.1 基层经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设计要求。 4.1.2 采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4.1.3 石子、砂、水及接缝填缝料应符合有关施工规范要求。 4.1.4 施工配合比应根据现场测定的砂、石含水率,经试验室试验确定。 4.1.5 接缝的位置、规格、尺寸及传力杆、拉杆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4.1.6 路面横向采用的拉毛或机具刻纹等坑滑措施,其构造深度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4.1.7 面层与其他构造物衔接应平顺,检查井盖顶面高程应高于周边路面1~3mm。雨水口标高按设计比路面抵5~8mm,路面边缘不积水。 4.1.8 混凝土铺筑后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养生。 4.2 实测项目(见表4.2) 表4.2水泥混凝土面层质量要求 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公路 检查方法和频率 国标、行标 企标 国标、行标 企标 100%符合《公路水泥混100%符合《公路水泥混符合《公路泥混凝土弯拉强度 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路面施工技术规范》(MPa) 范》JTGF30有关规定 范》JTGF30有关规定 JTGF30有关规定 代表值 代表值 代表值 代表值 板厚度 ?,5 ?,5 ?,5 ?,5 尺测:频率符合 (mm) 极值 极值 极值 极值 ?,10 ?,10 ?,10 ?,10 σ(mm) ?1.2 ?1.2 ?2.0 ?2.0 平整度仪:每车道连 IRI 续检测 ?2.0 ?2.0 ?3.2 ?3.2 平(m/km) 每100m计算σ、IRI 整3m直尺:频率符合3m直 度 《公路水泥混凝土尺最大?3 ?3 ?5 ?5 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间隙(?90%) (?90%) (?90%) (?90%) JTGF30有关规定 (mm) 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和频率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公路 10 国标、行标 企标 国标、行标 企标 铺砂法:频率符合《公路抗滑构造深度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 0.8~1.2 0.70~1.10 0.60~1.0 0.60~1.0 (mm) 术规范》JTGF30有关规 定 3m直尺测:每条横向胀相邻板高差 ?2 ?2 ?3 ?3 缝、工作缝3点,每200m(mm) 纵横缝2条,每条3点 3m直尺测:频率符合《公 平均值?平均值? 连接摊铺纵缝平均值?3 平均值?5 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3 5 高差(mm) 极值?5 极值?7 技术规范》JTGF30有关 极值?5 极值?7 规定 20m拉线测:频率符合接缝顺直度《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10 ?10 ?10 ?10 (mm) 施工技术规范》JTGF30 有关规定 经纬仪:频率符合《公路中线平面偏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20 ?20 ?20 ?20 (mm) 术规范》JTGF30有关规 定 尺测:频率符合《公路水路面宽度 ??20 ??20 ??20 ??20 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mm) 规范》JTGF30有关规定 纵断高程 水准仪:频率符合《公路?10 ?10 ?15 ?15 (mm)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 术规范》JTGF30有关规横坡度(%) ??0.15 ??0.15 ??0.25 ??0.25 定 断板率(‰) ?2 ?2 ?4 ?4 — 脱皮、印痕、 裂纹、露石、 ?2 ?2 ?3 ?3 — 缺边、掉角 (‰) 路缘石顺直度20m拉级测:每200m四 ?20 ?20 ?20 ?20 和高度(mm) 处 11 填缝饱满度 ?2 ?2 ?3 ?3 尺测:频率符合《公路水(mm) 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切缝深度 规范》JTGF30有关规定 ?50 ?50 ?50 ?50 (mm) 胀缝表面缺陷 不应有 不应有 不宜有 不宜有 — 胀缝板连浆 尺测:每条胀缝板安装时?20 ?20 ?30 ?30 (mm) 测 尺测:频率符合《公路水胀缝板倾斜 ?20 ?20 ?25 ?25 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mm) 规范》JTGF30有关规定 尺测:频率符合《公路水胀缝板弯曲和 ?10 ?10 ?15 ?15 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位移(mm) 规范》JTGF30有关规定 钢筋保护层仪:频率符合传力杆偏斜《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10 ?10 ?13 ?13 (mm) 施工技术规范》JTGF30 有关规定 5 成品保护 5.0.1 混凝土板在养护期间和填缝前,应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0%以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在路面养生期间,平交道口应搭建临时便桥。面板达到设计抗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5.0.2 对摊铺完的路面接头钢筋要派专人看管,以防被破坏。 5.0.3 分幅施工时如遇雨季,应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防止未铺筑半幅路基受水浸泡。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0.1 为防止混凝土板块裂缝或断板,应对混凝土板在成活后,及时覆盖养生,养生期间必须经常保持湿润,绝对不得暴晒或风干,养生时间一般不应少于14d;混凝土施工的工作缝不应设在板块中间,应设置在胀缝处;及时切缝,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一般晃超过24h)可以切缝,以切缝锯片两侧边不出现超过5mm毛茬为宜;加强对路基和基层施工时密实度、稳定性、均匀性的检查;加强角隅处振捣,必要时可加设钢筋,软路基地段,可作加固设计;控制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特别是水泥的技术指标;混凝土振捣时,防止漏振或过振。 6.0.2 为防止路面板缺棱掉角,应控制切缝时间,保证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再进行切割作业;控制切缝深度,严格按设计浓度进行切割。 7 质量记录 12 7.0.1 钢筋、水泥、处加剂、掺合料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和复试报告。 7.0.2 砂、石试验报告 7.0.3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和测量复试记录。 7.0.4 施工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浇灌申请书、混凝土开盘鉴定、混凝土浇筑记录等)。 7.0.5 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试验报告等。 7.0.6 路面平整度、粗糙度、弯沉值检验记录等。 7.0.7 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和工序质量评定表。 8、安全、环保措施 8.1 安全操作要求 8.1.1 搅拌站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绝缘良好。机械设备外露的转动部分,应设漏电保护装置。 8.1.2 严禁在运转中进行修理拌合机和皮带运输机。修理时要切断电源,闸箱上锁,贴上醒目标记,设专人开关闸箱。 8.1.3 用混凝土搅拌车运送混凝土时,严禁用手触摸旋转中的搅拌筒和随动轮。 8.1.4 自卸汽车运送混凝土拌合物,不得超载和超速行身停稳后方准顶开车厢卸料。车厢尚未放下时,操作人员车清除残料。 8.1.5 路面施工时应封闭作业区域,并在来车方向前方设置禁行标志。 8.1.6 振捣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靴,并有专人牵电缆。 8.1.7 拆下的木模板应及时起钉,堆放整齐。 8.1.8切缝机锯缝时,刀片夹板的螺母应紧固,各连接部位和安全防护罩完好正常。切缝前应先打开水管开关冷却水中断时应停止切缝。 8.1.9 薄膜养生的溶剂喷洒时应站在上风,穿戴安全防护用品。 8.1.10 现场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分开存放,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设专人看管。 8.2 环保措施 8.2.1 施工所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如清理场地的表层腐质土、工程剩余的废料,应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不得任意裸露弃置。 8.2.2 清洗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具的废水、废油以及生活用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于河流、湖泊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排放于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上,应集中处理以防污染水质和土壤。 8.2.3 在城镇居民区施工时,由机械设备和工艺操作所产生的噪声,不得超过当地政府规定标准,否则应采取消声措施或避开夜间施工作业。 8.2.4 养生用塑料布在使用时防止被风吹跑,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回收处理。 8.2.5 拌合站推料场、材料加工厂等,一般宜远离居民区,而且应设于居民区主要风向的下风处。当无法满足时,应采用适当的防尘及消声等环保措施。 13 8.2.6 自搅拌机内倾倒水泥,宜采用封闭式加料斗,为减少进出料口的粉尘尺扬应加设防护板。 8.2.7 运输粉状材料应采用袋装或其他密封方法运输,不得散装散卸。施工运输道路,应经常酒水防止尘土飞扬。 8.2.8 工程施工用的粉末材料,宜存放在室内。当受条件限制露天存放时,应采取篷布遮盖。 现浇重力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施工工艺标准(?124)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城市道路和桥梁现挠钢筋棍凝土挡土墙工程施工。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 2.1.1 水泥: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昔通硅酸盐水泥》GB 175等的规定。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2.1.2 砂:一般采用中、粗砂。砂的品种、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丁J 041的要求,进场后按国家现行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了J 058的规定进行取样试验合格。 2.1.3 石子:应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石,应按产地、类别、加工方法和规格等不同情况,按国家现行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的规定分批进行检验,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的规定。 2.1.4 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2.1.5 钢筋: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棍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棍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l499和《冷轧带肋钢筋》GB 13788等的规定。当发现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或其他专项检验。 2.1.6 电焊条:选用的电焊条应与钢筋母材相匹配,进插应有合格证。 2.1.7 外加剂:外加剂应有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应由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部门出具。进场应取样复试合格,并应检验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外加剂的质量和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定》GB 50119有关规定。 2.1.8 掺合料:掺合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和法定检测单位提供质量检测报告, 14 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合格(掺合料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1.9 预埋件的规格、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2.2 机具设备 2.2.1 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采用泵送时使用)、混凝土搅拌车、卷扬机、切割机、弯曲机、电焊机、汽车吊、翻斗车、磅秤、移动发电机。 2.2.2 工具:钢板、小推车、刮杠、水平尺、靠尺、铁锹、振捣器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桥梁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或路基填筑高程超过挡土墙基础底标高,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 2.3.2 基底验收合格并办理完隐检手续。 2.4 技术准备 2.4.1 施工前应核对道路、桥梁设计图纸、测量人员按道路桥梁的施工中线、高程控制点进行挡土墙平面与高程控制测量及施工测量。 2.4.2 完成分项开工报告、混凝土试配、材料报验和审批手续以及业主、监理要求的技术性文件。 2.4.3 编制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方案已经审批,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垫层施工 支立基础模板 浇筑基础混凝土 测量放线 基础钢筋制作与安装 墙体钢筋及预埋件制作与安装 支立墙体模板 浇筑墙体混凝土 养生及拆模 3.2 操作方法 3.2.1 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及坐标点测放出挡土墙中心线、基础平面位置线和纵断高程线,做好平面、高程控制点。 3.2.2 垫层施工 3.2.2.1 垫层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振捣密实、抹压平整。 3.2.2.2 垫层底面不在同一高程时,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3.2.2.3 垫层施工完成后,应复核设计高程并按设计图纸和挡墙中线桩弹出墙体轴线、基础尺寸线和钢筋控制线。 3.2.3 基础钢筋制作与安装 3.2.3.1 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钢筋复验、鉴证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2.3.2 钢筋应按品种规格、批号、分类存放,不得混存。有严重锈蚀、麻坑、臂裂、夹砂、夹层、油污等钢筋不得使用。 3.2.3.3 钢筋绑扎前应将垫层清理干净,并用粉笔在垫层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按划 15 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预留孔等应及时配合安装。 3.2.3.4 绑扎钢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要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钢绑扎。 3.2.3.5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垫好垫块,间距不大于1.5,保护层厚度应符设计要求。 3.2.3.6 垫块一般采用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厚度应与保护层厚度相同,垫块内预埋火烧丝,或用塑料卡来保证保护层厚度。 3.2.3.7 钢筋连接方法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 3.2.3.8 在绑扎双层钢筋网片时,应设置足够强度的撑脚,以保证钢筋网片的定位准确。稳定牢固,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松动变形。 3.2.3.9钢筋焊接成型时,焊前不得有水锈、油渍;焊逢处不得咬肉、裂纹、夹渣,焊药破应清除干净。 3.2.4 支立基础模板 3.2.4.1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灌筑混凝土的冲击力、混凝土的侧压力。 3.2.4.2 模板应保证挡土墙设计形状、尺寸及位置准确,并便于拆卸,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错台。 3.2.4.3 模板脱模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污染钢筋。 3.2.4.4 轴线、模板线放线完毕,应办理好预检手续。 3.2.4.5 模板安装后,应检查预留洞口及预埋件位置,符合设置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 3.2.4.6 模板支撑时摸板下口先做水平支撑,再加斜撑固定。 3.2.5 浇筑基础混凝土 3.2.5.1 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应隐检验收合格。模板安装牢固,缝隙干整、严密,杂物应清理干净,积水排除,并办理手续。 3.2.5.2 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强度要求。 3.2.5.3 混凝土浇筑时自由落差一般不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用导管或溜槽辖送。 3.2.5.4 现浇重力式钢筋棍凝土挡土墙,应根据挡土墙的具体形式、尺寸确定浇筑方案(当基础与墙体分期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方可支搭挡土墙墙体模板。 (2)浇筑基础混凝土时宜在基础内埋设供支搭墙体模板定位连接件。 3.2.5.5 混凝土振捣 (1)基础混凝土宜彩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当振捣棒以直线行列插入时,移动距离不得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若以梅花式行列插入,移动距离不得超过作用半径的1.75倍;振捣时振捣器不得直接放在钢筋上。 (2)振捣至棍凝土不再下沉,无显著气泡,表面平坦一致,开始浮现水泥浆为度。若发 16 现表面呈现水层,应分析原因,予以解决。 (3)振捣棒宜与模板保持50~100mm净距。不宜振捣的部位应采用人工振捣。 (4)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超过300mm。各层混凝土浇筑不得间断;应在前层混挺土振实尚未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捣实完毕。振捣次层混凝土时振捣棒应插入前层50~100mm。 3.2.6 墙体钢筋及预埋件制作与安装要求参照标准3.2.3条有关规定施工。 3.2.7 支立墙体模板 3.2.7.1 按位置线安装墙体模板,模板应支牢固,下口处加扫地方木,占口模内加方木内撑,以防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松动、跑模。 3.2.7.2 按照模板设计方案先拼装好一面的模板并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拉杆或斜撑,安装套管和穿墙螺栓,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距在模板设计中应明确规定。 3.2.7.3 清扫墙内杂物,再安装另一侧模板,调整支撑至模板垂直后,拧紧对拉螺栓。 3.2.7.4 模板安装完成后,检查扣件、螺栓是否牢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办理预检手续。 3.2.8 浇筑墙体混凝土 3.2.8.1 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在底部接茬处先均匀浇筑15~20mm厚与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减石子混凝土。 3.2.8.2 混凝土应按规范规定分层浇筑,振捣密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体混凝土施工缝宜设在设计伸缩缝处。 3.2.8.3 预留洞口两侧混凝土浇筑高度应对称均匀浇筑。振捣棒距洞边300mm以上,防止洞口移位、变形。 3.2.8.4 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设计标高控制线对墙体上口进行找平。 3.2.8.5 墙体混凝土的其他施工可参照本标准3.2.5条施工。 3.2.9 混凝土养生 3.2.9.1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d,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的外加剂的情况,适当延长。 3.2.9.2 对大体积混凝土档墙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将温度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 3.2.10 模板拆除 3.2.10.1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方可拆除侧面模板。 3.2.10.2 首先逐段松开并拆除拉杆,一次松开长度不宜过大。不允许以猛烈地敲打和强扭等方法进行。 3.2.10.3 逐块拆除模板,拆除时注意保护墙体防止损坏。 17 3.2.10.4 将模板及支撑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 3.3 季节性施工 3.3.1 雨期施工 3.3.1.1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必须随时准备遮盖挡雨和排出积水,以防雨水浸泡、冲刷,影响混凝土质量。 3.3.1.2 雨期施工期间,砂石含水率变化较大,要及时测定,并调整施工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3.1.3 混凝土开盘前应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尽量避免下雨时浇筑混凝土。下雨时应对已入模振捣成型的混凝土及时覆盖,防止雨水冲淋。 3.3.1.4 涂刷水溶性脱模剂的模板,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雨水直接冲刷而脱落流失,影响脱模及混凝土表面质量。 3.3.1.5 在浇灌混凝土时,若突然遇雨,停歇时间过长,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时,应按施工缝处理。雨后继续施工时,应先对接合部门进行技术处理后,再进行浇筑。 3.3.2 冬期施工 3.3.2.1 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可选用普通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控制水灰比?0.5,并掺加防冻齐。 3.3.2.2 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上的冰雪。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泵管应采取保温措施。 3.3.2.3 混凝土浇筑时在裸露部分表面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并加盖保温被。对结构边、棱角等易受冻的部位应采取防止混凝土过早冷却的保温措施。 3.3.2.4 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期临界强度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表面与外界温差大于15?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使其缓慢冷却的临时覆盖措施。 4 质量标准 4.1 现浇混凝土挡土墙 4.1.1 基本要求 4.1.1.1 商品混凝土要求生产厂家报分包申请、厂家资质、系列配合比单、原材料试验单、28d抗压强度报告单、碱含量试验、抗渗试验报告单和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4.1.1.2 混凝土强度实测值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1.1.3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无蜂窝。 4.1.2 实测项目 4.1.2.1 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检查项目及允许偏差详见表4.1.2.1。 表4.1.2.1 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允许偏差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检查频率 18 点 国标、行标 地标 企标 范围 数 见GBJ107混凝土 混凝土抗压强不小于 不小于不小于 强度检验评定标每台班 1 度 设计值 设计值 设计值 准 长度 ?20 ?20 ?20 用钢尺量 每座 1 厚度 ?0 ?5 0,5 1 断用钢尺量 每延米 面 高度 ? ?5 0,5 1 0.15%0.15%用经纬仪或垂线 垂直度 — H且?H且?每20延米 3 检测 10 10 用2m直尺和塞尺外露面平整度 ?10 ?5 ?5 每20延米 3 量取较大值 顶面高程 ?10 ?5 ?5 用水准仪测量 每20延米 1 注:H为挡墙高度(m)。 4.1.3 外观鉴定 4.1.3.1 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不得超过该面积的0.5%,深度不超过10mm。 4.1.3.2 泄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 4.1.3.3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4.2 模板 4.2.1 基本要求 4.2.1.1 模板安装支撑牢固,不得有松动、跑模、下沉等现象。 4.2.1.2 应保证挡土墙设计形状、尺寸及位置准确,并便于拆卸;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应贯通,逢板应平直,安设牢固。 4.2.2实测项目 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基础及墙身模板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2.1-1、表4.2.2.1-2的规定。 表4.2.2.1-1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基础模板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mm) 检查频率 项目 检验方法 点国标、行标 地标 企标 范围 数 刨光模板 ?3 ?2 ?2 相邻两 不刨光模板表面— ?4 ?4 用塞尺检测 20m 2 板 高差 钢模板 — ?2 ?2 表面平 刨光模板 — ?3 ?3 2m直尺和塞尺检20m 4 19 整度 不刨光模测 ?5 ?5 ?5 板 钢模板 — ?3 ?3 宽度 ?30 ?10 ?10 断面尺 高度 ?15 ?10 ?10 用钢尺量 20m 2 寸 杯槽宽度 — +20,0 +20,0 轴线位杯槽中心 ?15 ?10 ?10 用经纬仪测量 20m 1 移 线 基础底面高程(支撑+5,,+2,,+2,,5 用水准仪测量 1 面) 10 5 高程 ?10 ?5 ?5 用水准仪测高程, 预埋件 每个 1 用尺量位移 位移 10 ?15 10 表4.2.2.1-2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模板允许偏差表 允许偏差(mm) 检查频率 项目 检验方法 点 国标、行标 地标 企标 范围 数 刨光模板 ?2 ?2 ?2 相邻两钢模板 板表面用钢尺检测 4 不刨光模高差 — ?4 ?4 板 刨光模板 ?5 ?3 ?3 钢模板 表面平 2m直尺量 4 整度 不刨光模 — ?5 ?5 板 每20延米 0.1%H0.1%H用垂线或经纬仪 垂直度 , 2 且?6 且?6 检测 +3,,用钢尺量长、宽、 模内尺寸 ?20 +3,,5 3 5 高各一点 用经纬仪测量纵、轴线位移 ?8 ?10 ?8 2 横向各一点 +2,, 顶面高程 ?10 +2,,5 用水准仪测量 1 5 4.2.3 外观鉴定 4.2.3.1 模板拼缝应严密、不漏浆,模内应清洁。 20 4.2.3.2 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对钢筋造成污染。 4.3 钢筋成型与安装 4.3.1基本要求 4.3.1.1所配置钢筋的级别、钢种、根数、直径、强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4.3.1.2 绑扎成型时,绑丝应扎紧,不得松动、折断、位移,绑丝头应弯回背向模板。 4.3.1. 3 焊缝不得有缺口、咬肉、裂纹、夹渣现象,焊药皮应敲除干净。 4.3.1.4 绑扎或焊接成型的网片或骨架应稳固,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松动和变形。 4.3.2 实测项目。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2规定。 表4.3.2挡土墙钢筋成型志安装允许偏差表 允许偏差(mm) 检查频率 项目 检验方法 点 国标、行标 地标 企标 范围 数 配置两排以上受力筋用尺量较大偏差?5 ?5 ?5 2 时钢筋的排距 值 用尺量较大偏差 受力筋间距 ?20 ?10 ?10 2 值 每10延米 5个箍筋间距量一 箍筋间距 0,,20 ?20 0,,20 2 尺取较大偏差值 用尺量较大偏差 保护层厚度 ?10 ?5 ?5 2 值 4.3.3 外观鉴定 4.3.3.1钢筋表面无铁锈及焊渣。 4.3.3.2 多层钢筋网要有足够的钢筋支撑,保证骨架的施工刚度。 5 成品保护 5.0.1 现浇混凝土拆模后要及时覆盖并洒水养生,尤其是夏季气温高,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干裂现象。 5.0.2 挡土墙基础及墙体模板,应在混凝土具有保证结构不因拆除模板受损伤的强度后进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75%及其以上时方可拆除侧模。拆模板时不要硬撬,损坏混凝土的表面及棱角。基础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25%以上时方可搭设挡土墙墙体模板。 5.0.3 安装模板要轻起轻放,防止碰撞已完混凝土成品。 5.0.4 施工中要有防雨措施,避免混凝土浇筑时,终凝前表面遭雨淋水冲。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0.1 为防止出现漏浆现象,模板的拼缝应结合紧密,拼缝处可用腻子或海绵条进行封堵。 6.0.2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麻面、水波纹等缺陷,混凝土的浇筑应严格按技术交 21 底中的顺序进行,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300mm,振捣密实,不漏振、不过振。 6.0.3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保证墙体的整体质量。 6.0.4 为保证钢筋施工质量,所用钢筋表面应洁净,应清除浮皮、铁锈、油渍、漆皮、污垢及焊点处的水锈、药皮等。 6.0.5 为防止泻水孔堵塞,在墙背后填筑反滤材料,反滤材料的级配要按设计要求施工,外包滤布,防止泥土流入。用含水量较高的粘土回填时,可在墙背设置用渗水材料填筑厚度大于300mm 的连续排水层,用以防止泄水孔堵塞。 7 质量记录 7.0.1 钢筋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及试(检)验报告。 7.0.2 原材料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及复试报告。 7.0.3 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 7.0.4 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开盘鉴定、浇筑记录、并护测温记录等。 7.0.5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7.0.6 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7.0.7 混凝土见证记录。 7.0.8 钢筋焊接试验见证记录。 7.0.9 预检工程检查记录。 7.0.10 工程部位质量评定表。 7.0. 11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0.12 工序质量评定表。 8 安全、环保措施 8.1安全操作要求 8.1.1 所有进入工地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8.1.2 上玉前应根据施工项目进行安全交底,安全员每天检查,发现总是及时纠正。 8.1.3 工地电线按有关规定架设。电闸箱内开关及电器必须完整无损,具有良好的防漏电保护装置,接线正确。各类接触装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无灰、无杂物、固定牢固。 8.1.4 基槽两侧安装护栏。防护栏杆用架子管拾设,高1.2m,上下两道横杆。 8.1.5 钢筋及混凝土吊装作业时,由专人指挥,吊臂下不得站人,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吊装作业现场。 8.1.6 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振捣器应由两人(一人操作振捣器,一人持振捣棒)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8.2 环保措施 8.2.1 施工垃圾要分类处理、封闭清运,防止遗洒、污染环境。 22 8.2.2 在邻近居民区施工作业时,要采取低噪声振捣棒,混凝土拌合设备要搭设防护棚,减少噪声扰民。同时,施工中,采用声级计定期对操作机具进行噪声量监控。 8.2.3 混凝土罐车退场前在要指定地点清洗料斗,防止遗洒和污物外流。 砌石挡土墙施工工艺标准(?126)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中砌石挡土墙施工。 2 施工准备 2.1材料 2.1.1石料:石料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和强度,石质应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石料强度、试件规格及换算应符合设计要求,石料强度的测定应按现行《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执行。石料种类、规格要求应符事表2.1.1的规定。 表2.1.1石料规格要求表 石料种类 规格要求 片石 片石形状不受限制,最小长度及中部厚度不小于150mm,每块重量宜为20~30kg 块石形状大致方正,厚度不宜小于200mm;长、宽不宜小于及等于厚度,顶面块石 及底面应平整。用做镶面时,应稍加修凿,打去棱凸角,表面凹入部分得大于 20mm 形状规则的六面体,经细加工,表面凹凸深度不得大于20mm,厚度和宽度均细料石 不小于200mm,长度不大于厚度的3倍 半细料石 除对表面凹凸深度要求不大于10mm外,其他规格与细料石相同 粗料石 除对表面凹凸深度要求不大于20mm外,其他规格与细料石相同 毛料石 稍加修整,形状规则的六面体,厚度不小于200mm,长度为厚度的1.5,3倍 形状规则的六面体,厚度和宽度均不小于200mm,长度超过厚度的3倍,按其板石 表面修凿程度分细板石、半细板石和毛板石 。2.1.2一月份平均气温低于-10C的地区,除干旱地区的不受冰冻部位或根据以往实践经验证明材料确有足够抗冻性者外,所用石料及混凝土材料须通过冻融试验证明符合表2.1.2的抗冻性指标时,方可使用。 表2.1.2石料及混凝土材料抗冻性指标 结构物类别 大、中桥 小桥及涵洞 镶面或表层 50 25 。注:抗冻性指标系材料在含水饱和状态下经—15C的冻结与融化的循环次数。试验后的材料无明显损伤(裂缝、脱层),其强度不低于试验前的0.75倍。 2.1.3水泥 23 2.1.3.1应根据结构物所处环境选用水泥品种。对于冬期施工及无侵蚀性环境的地区、严寒地区、受水及冰冻共同作用的环境,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对于侵蚀环境,宜采用火山灰水泥或矿渣水泥。 2.1.3.2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2.1.4砂 2.1.4.1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并应过筛,当缺少中粗砂时,也可用细砂。砂的质量标准应符合混凝土工程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 2.1.4.2砂的最大粒径:用于砌筑片石时不宜超过5mm;用于砌筑块石、粗料石时,不宜超过2.5mm。 2.1.4.3砂的含泥量:当砂浆强度等级小于M5时,含泥量应不大于7%;当砂浆强度大于M5时,含泥量应不大于5%。 2.1.5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应按有关标准对其进行化验,确认合格后使用。 2.1.6砂浆 2.1.6.1砂浆的类别和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 2.1.6.2砂浆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可采用质量比或体积比,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中13.2.3的砂浆技术要求。 2.1.6.3砂浆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圆锥体沉入度50,70mm,气温较高时可适当增大。 2.2机具设备 2.2.1机具:砂浆强制搅拌机、小推车、筛子、铁锹、洒水喷壶、磅秤;托灰板、半截大桶、橡皮锤、大铲、小手锤、抹子、皮数杆等。 2.2.2安全防护设施:脚手架(适用于高挡墙)、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手套。 2.2.3计量检测有具:水平尺、塞尺、小线、靠尺、坡度尺。 2.3作业条件 2.3.1挡土墙基槽按设计要求验收。基础或垫层已施工完毕,并已办理基础隐检手续。 2.3.2测量放线复核无误,并对桩点进行加密和保护。 2.3.3按技术要求,设置分段施工位置,一般宜设在基础变形缝部位。 2.4技术准备 2.4.1施工方案已审批完成,根据施工方案内容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并交底。 2.4.2绘制砌体平面及立面构造图,设置泄水孔位置。 2.4.3根据砌石高度及石料规格、灰缝厚度计算皮数和排数,制作皮数杆。 24 2.4.4确定砂浆配合比,准备好砂浆试模。 3 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测量放垫层施工基础钢筋制作与安装 支立基础模板 +线 工 浇筑基础混凝土 墙体钢筋及预埋件制作与安装 支立墙体模板 浇筑墙体混凝土 养生及拆模 3.2操作方法 3.2.1测量放线 3.2.1.1根据设计图纸,按照道路、桥梁施工中线,高程点测放挡墙的平面位置和纵断高程。 3.2.1.2在基础或垫层表面弹出轴线及墙身线。 3.2.2砂浆拌制 3.2.2.1砂浆宜利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应先倒砂子、水泥、掺合料,最后加水。搅拌时间宜为3,5min,不得少于90s。砂浆稠度应控制在50,70mm。 3.2.2.2砂浆配制应采用质量比,砂浆应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的稠度,一般宜在3,4h内使 。用完毕,气温超过30C时,宜在2,3h内使用完毕。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合,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3.2.2.3为改善水泥砂浆的易性,可掺入无机塑化剂或以皂化松香为主要成分的微沫剂等有机塑化剂,其掺量可以通过试验确定。 3.2.2.4砂浆试块:各个构筑物或每50m砌体中制作边长为70.7mm立方体试块一组(6块),如砂浆配合比变化时,应相应制作试块。 3.2.3基础砌筑 3.2.3.1将皮数杆立于石砌体的转角和交接处,在皮数杆之间挂线控制水平灰缝高度。 3.2.3.2基础石料砌筑时,基础第一皮石块应座浆,即在开始砌筑前先铺砂浆30,50mm,然后选用较大的较整齐的石块,大面朝下,放稳放平。从第二皮开始,应分皮卧砌,并应按上下错缝,内外搭接,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法。 3.2.3.3基础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留成斜槎。 3.2.3.4挡土墙基础与原有构筑物基础相衔接时,基础结合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处理。 3.2.3.5基础砌筑时,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砂浆,后用碎石嵌塞,不得采用先摆碎石块,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块方法。 3.2.3.6基础的最上一皮,宜选用较大的片石砌筑。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选用较大的平石砌筑。 25 3.2.3.7基础灰缝厚度20,30mm,砂浆应饱满,石块间不得有相互接触现象。 3.2.4墙体砌筑 3.2.4.1分段砌筑时,分段位置应设在基础变形缝或伸缩缝处,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相邻砌筑高差不宜超过1.2m。缝板安装应位置准确、牢固,缝板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 3.2.4.2相邻挡土墙体设计高差较大时应先砌筑高墙段。挡土墙每天连续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砌筑中墙体不得移位变形。 3.2.4.3预埋管、预埋件及砌筑预留口应位置准确。 3.2.4.4挡土墙外露面应留深10,20mm的勾缝槽,按设计要求勾缝。 3.2.4.5砌筑挡墙应保证砌体宽(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砌筑中应经常校正挂线位置。 3.2.4.6砌石底面应卧浆铺砌,立缝填浆捣实,不得有空缝和贯通立缝。砌筑中断时,应将砌好的石层空隙用砂浆填满。再砌筑时石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工作缝应留斜茬。 3.2.4.7墙体片石砌筑 (1)宜以2,3层石块组成一工作层,每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立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应选择大尺寸的片石砌筑砌体下部;转角外边缘处应用较大及较方正的片石长短交替与内层砌块咬砌。 (2)砌筑外露面应选择有平面的石块,使砌体表面整齐,不得使用小石块镶砌。 (3)砌体中的石块应大小搭配、相互错叠、咬接牢固,较大石块应宽面朝下,石块之间应用砂浆填灌密实,不得干砌。 (4)较大空隙灌缝后,应用挤浆法填缝,挤浆时,可用水锤将小石块轻轻敲入较大空隙中。 3.2.4.8墙体块石砌筑 (1)每层块石应高度一致,每砌高0.7,1.2m找平一次。 (2)砌筑块石,错缝应按规定排列,同一层中用一丁一顺或用一层丁石一层顺石。灰缝宽度宜为20,30mm。 (3)砌筑填心石,灰缝应彼此错开,水平缝不得大于30mm,垂直灰缝不得大于40mm,个别空隙较大的,应在砂中用挤将填塞小石块。 3.2.4.9砌筑法 (1)丁顺叠砌:一皮丁石与一皮顺石相互叠加组砌而成,先丁后顺,竖向灰缝错开1/4石长。 (2)丁顺组砌:同皮石中用丁砌石和顺砌石交替相隔砌成。丁石长度为基础厚度,顺石厚度一般为基础厚度的1/3,上皮丁石应砌于下皮顺石的中部,上下皮竖向灰缝至少错1/4石长。 3.2.4.10墙体砌筑镶面石 (1)镶面块石表面四周应加修整,其修整进深不应小于70mm,尾部应较修整部分略缩小,镶面丁石的长度,不应短于顺石宽度的1.5倍,每层镶面石均应事先按规定灰缝宽及 26 错缝要求配好石料,再用铺浆法顺序砌筑,并应随砌随填立缝。 (2)砌筑前应先计算层数,选好料。砌筑曲线段镶面石应从曲线部分开始,并应先安角石。 (3)一层镶面石砌筑完毕,方可砌填心石,其高度应与镶面石平。 (4)每镶面石均应采用一丁一顺砌法,砌缝宽度应均匀,不应大于20mm。相邻两层的立缝应错开不得小于100mm,在丁石的上层和下层不得有立缝。所有立缝均应垂直。 (5)砌筑应随时用水平尺及垂线校核。 (6)在同一部位上使用同类石料。 3.2.5勾缝 3.2.5.1砌体勾缝除设计有规定处,一般可采用平缝或凸缝,浆砌较规则的块材时,可采用凹缝。 3.2.5.2勾缝前应将石面清理干净,勾缝宽度应均匀美观,深(厚)度为10,20mm,勾缝完成后注意浇水养生。 3.2.5.3勾缝砂浆宜用过筛砂,勾缝砂浆强度不应低于砌体砂浆强度,勾缝应嵌入砌缝内20mm,缝槽深度不足时,应凿够深度后再勾缝。除料石砌体勾凹缝外,其他砌体勾缝一般勾平缝。片石、块石、粗料石缝宽不宜大于20mm,细料石宽不宜大于5mm。 3.2.5.4勾缝前须对墙面进行修整,再将墙面洒水湿润,勾缝的顺序是从上到下,先勾水平缝后勾竖直缝。,勾缝后应用扫帚用力清除余灰,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避免砌体碰撞、振动、承重。 3.2.5.5成活的灰缝水平缝与竖直缝应深浅一致、交圈对口、密实光滑,搭接处平整,阳角方正,阴角处不能上下直通,不能有丢缝、瞎缝现象。灰缝应整齐、拐弯圆滑、宽度一致、不也毛刺,不得空鼓、脱落。 3.2.6墙体养生:墙体养生应在砂浆初凝后,洒水或覆盖养生7,14d,养护期间应避免碰撞、振动或承重。 3.3季节性施工 3.3.1冬期施工 3.3.1.1砌石工程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在冬期施工时,需采用暖棚法、蓄热法等施工方法进 。行,砌块温度在5C以上,并须根据不同气温条件编制具体施工方案。 3.3.1.2冬季施工时施工前应清除冰雪等冻结物。水泥砂浆在拌和前应对材料进行加热处 。。。理,但水温不超过80C,砂了不超过40C,使砂浆温度不低于20C。 3.3.1.3冬期砌筑砂浆,必须使用水泥砂浆或水泥石灰砂浆,严禁使用无水泥配制的砂浆,砂浆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砂浆应随拌随用,搅拌时间应比常温时增加0.5,1倍,砌体砂浆稠度要求40,60mm。 。3.3.1.4冬期当日气温低于—15C时,采用抗冻砂浆的强度等级按常温提高一级,抗冻砂 。浆不应低于5C。抗冻砂浆的抗冻剂掺量可通过试验确定。 27 。3.3.1.5气温低于5C时,不能洒水养护。 3.3.1.6解冻期间应对砌体进行观察,当发生裂缝、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应具体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3.3.2雨期施工 3.3.2.1 雨期施工应有防雨措施,防止雨水冲刷砌体,下雨时应立即停止砌筑,并对已砌完的墙体进行覆盖、遮雨。 3.3.2.2在深槽处砌筑挡墙时,应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以防水浸泡墙体。 3.3.2.3填土路基挡墙也应做好排水设施,以防路基坍塌挤倒挡墙。 4质量标准 4.1基本要求 4.1.1石料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 4.1.2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4.1.3砂浆的配合比符合试验规定。 4.1.4墙北填料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4.2实测项目 4.2.1浆砌块石挡土墙(重力式)质量或允许偏差见表4.2.1. 表4.2.1重力式浆砌块石挡土墙质量允许偏差表 质量或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项目 检验方法 范围 国标、行标 地标 企标 点数 (m) 砂浆强度 平均值不低于设计规定 — — 注2、注3 用钢尺量宽度 断面尺寸 不小于设计 +10、0 +10、0 20 2 上下各一点 土方 ?20 ?20 基底 ?50 20 2 高程 石方 ?100 ?50 用水准仪测量 顶面高程 ?20 ?10 ?10 20 2 轴线位移 10 ?10 ?10 20 2 用经纬仪测量 0.5H 0.5H 墙面垂直度 0.5H 20 2 用垂直线检验 且?20 且?20 平整度 20 ?5 ?5 20 2 用2m直尺和尺检验 水平缝平直 — ?10 ?10 20 2 拉20m小线检验 墙面坡度 — 不小于设计规定 20 1 用坡度板检验 注:1、表中H为构筑物全高(m)。 32、各个构筑物或每50m砌体中制作试块一组(6块),如砂浆配合比变更时,相应 28 制作试块。 3、砂浆强度:砂浆试块的平均强度不低于设计规定,任意一组试块的强度最低值不低设计规定的85%。 4.2.2 浆砌片石挡土墙(重力式)质量或允许偏差见表4.2.2。 表4.2.2 重力式浆砌片石挡土墙质量或允许偏差表 质量或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项目 检验方法 范围 国标、行标 地标 企标 点数 (m) 砂浆强度 平均值不低于设计规定 — — 见表4.2.1注2、注3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 用钢尺量宽度上下 断面尺寸 20 2 设计规定 设计规定 设计规定 各一点 土方 ?50 ?20 ?20 基底 20 2 高程 石方 50,,200 ?100 50,,200 用水准仪测量 顶面高程 ?30 ?15 ?15 20 2 轴线位移 10 ?15 ?10 20 2 用经纬仪测量 0.5H 0.5H 墙面垂直度 0.5H 20 2 用垂直线检验 且?30 且?30 平整度 30 30 30 20 2 用2m直尺和尺检验 墙面坡度 — 不小于设计规定 20 1 用坡度板检验 4.3 外观鉴定 4.3.1 砌体坚实牢固,边缘直顺,勾缝平顺,缝宽均匀无脱落现象。 4.3.2 泄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 4.3.3 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5 成品保护 5.0.1 墙面砌筑时防止砂浆流到墙面造成表面污染。 5.0.2 现场地搬运砌块应轻搬轻放,防止砌块表面损坏和碰撞砌好的墙体。 5.0.3 砌体砌筑完成后,未经有关人员检查验收,轴线桩、准点不得扰动的拆除。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0.1 为避免出现整体性差的情况,按设计和规范的规定,设置拉结带、拉结筋及压砌钢筋网片。 6.0.2 严格按皮数杆控制分层高度,掌握铺灰厚度。其底不平处事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确保墙面垂直度、平整度。 6.0.3 浆砌石应卧浆铺砌,立缝填浆捣实,防止有空缝 和贯通立缝。 6.0.4 为防止泄水孔堵塞,在墙背后填筑反滤材料,反滤材料的级配要按设计要求施工, 29 外包滤布,防止泥土流入。用含水量较高的粘土回填时,可在墙背设置用渗水材料填筑厚度大于300mm的边疆排水层,用以防止汇水孔堵塞。 6.0.5 为防止勾缝砂浆脱落,勾缝前先将石块之间的间隙用砂浆添满捣实,并用刮刀刮出深于砌体20mm的凹槽,然后洒水湿润,再进行勾缝;加强洒水养护,气温较高时应覆盖草袋或塑料薄膜养生。 7 质量记录 7.0.1 原材料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试验报告。 7.0. 2 砂浆配合比申请单、通知单。 7.0.3 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7.0.4原材料试验及检验报告等。 7.0.5 砂浆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7.0.6 砂浆强度(性能)试验汇总表。 7.0.7 有见证试验记录。 7.0.8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0.9 工序质量评定表。 7.0.10工程部位质量评定表。 8 安全、环保措施 8.1 安全操作要求 8.1.1 对砌块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不经培训不得上岗作业。 8.1.2 吊装砌块时必须使用四周有围栏的吊盘,并应注意重心位置,严禁用起重机臂拖运砌块。 8.1.3 汽车运输石料时,石料不应高出槽帮,车槽内不得乘人。 8.1.4 人工搬运石料时,作业人员应协调配合,动作一致。 8.2 安全技术措施 8.2.1 施工前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并对施工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 8.2.2 砌筑高度超过1.2m应搭设脚手架。向脚 手架上运块石 时,严禁投抛。脚手架上只能放一层石料,且不得集中堆放。 8.2.3 砂浆搅拌机、起重设备、切割机具操作和临时用电应符合有磁安全用电使用管理规定。 8.3 环保措施 8.3.1 砌块切割时应搭设加工棚,加工棚应具有隔音降噪功能和除尘设施,切割人员应佩戴防噪、防尘、护目、鞋盖等防护用品。 8.3.2 砂浆搅拌站应设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才能排入市政管线。 8.3.3 落地灰和垃圾应及时清理,分类堆放,并装袋或封闭清运到指定地点。现场严禁抛掷砂子、白灰。 30 浆砌片石护坡施工工艺标准(?128)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及桥涵勤务员中浆砌片石护坡施工。 2、施工准备 2.1 材料 2.1.1 片石 2.1.1.1 指用爆破法开采的石块,厚度大于150mm(卵形和薄片不得使用)。用作镶面的片石应选择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并应稍加修整。 2.1.1.2 片石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后应进行强度复试。 2.1.1.3 片石的石质应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 2.1.1.4 一月份平均气温低于,10?的地区,除干旱地区的不受冰冻部位外,所用石料须通过冰融试验,其抗冻性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的规定。 2.1.2 水泥: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2.1.3 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砂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5mm。使用细砂时,应适当增加水泥用量。当砂浆强度大于等于M5时,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砂浆强度小于M5时,砂的含泥量不超过7%。进场时取样试验,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的规定。 2.1.4 外加剂:外加剂应有出厂合格证及相关质量证明材料,进场应进行复试,其质量和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2.2 机具设备 2.2.1 施工机具:砂浆搅拌机、自卸翻斗车、手推车、铁锹、扫帚、手锤、大锤、橡皮锤、木抹子、钢刷、20m细线等。 2.2.2 计量检测用具:经纬仪、水准仪、坡度尺、50m钢卷尺、5m盒尺、坍落度桶、砂浆试模、3m靠尺、塞尺。 2.3 作业条件 路基、路堑已通过验收。 2.4 技术准备 2.4.1 测放坡顶高程及坡顶与坡脚砌筑位置线。 31 2.4.2 审核施工图纸,编制砌筑方案,并经相关部门审批。 2.4.3 已完成浆砌片石护坡开工报告、砂浆试配、材料报验和审批手续。 2.4.4 施工前,对施工作业队乾地详细交底。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础砌筑 坡面石砌筑 边坡修整 基槽开挖 测量放线 勾缝 养生 3.2 操作方法 3.2.1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对地基位置、尺寸、高程进行测量定位放线,并做好标识点位保护,防止破坏。 3.2.2 边坡修整 3.2.2.1 土质边坡修整 (1)根据测量定位点,采用每隔5~8m立一道坡度尺,当坡面为曲面时可适当增加一道坡度尺,进行边坡修整,以确保边坡修整的准确性。 (2)路堑边坡修整时应清除坡面上的树桩、植物根茎等,对影响砌筑条件的发问必须坚决处理,使之满足设计要求。 (3)坡面修整应达到坡面密实、直顺、圆滑。 3.2.2.2 石质路堑边坡修整:边坡清刷时从上向下分级(2~3m)进行,软质岩石采用人工或机械清刷,坚石或次坚石命名用炮眼法、裸露药包法爆破清刷时保证坡面大面平整、顺直、圆滑,边坡上下不得有松石、危石。 3.2.3 基槽开挖:护坡基槽土方开挖应配合道路、桥梁施工进行,基槽土方施工参照本册“桥梁基础明挖基坑施工工艺标准”(?202)进行施工。 3.2.4 基础砌筑 3.2.4.1 砂浆拌制 (1)砂浆的类别和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2)砂浆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暖和标准圆锥体沉入度检测,一般控制在50~70mm,气温较高时可适当增大,零星工程可用直观法检查,即用手将砂浆捏成小团,松手后既不松散、又不由灰铲上流下为度。 (3)砂浆采用砂浆拌合机拌合时,拌合时间为3~5min,并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的稠度,一般控制在3~4h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时,宜在2~3h内使用完毕。 (4)砂浆在运输过程或储存器中发生离析前要重新拌合,已达到初凝的砂浆不得使用。 3.2.4.2 确立基础顶面标高:每隔5,8m立拉线控制基础砌筑高度及基础顶面子整度。 3.2.4.3 基础砌筑:底层首先铺一层砂浆,然后放上片石证石料放平稳(柔砌法),石块间较 32 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用碎石块嵌塞,不得采用先摆碎石块,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法。片石基础的最上一皮(镶面石),选用较大的表面较为的片石砌筑,并保证平整面向外。片石基础灰缝砂浆应饱满块间不得有相互接触现象。 3.2.5 坡面片石砌筑 3.2.5.1 砌筑前每一石块用干净水喷洒湿润,并挂好高程及坡度控制线。 3.2.5.2 砌筑时从下向上进行,尽量选择一边较为平直的片石与基础连接砌筑。所有片石均须坐于新拌砂浆上,采用先座砂浆后放片石的原则进行,并保证座浆挤紧,片石不得有松动。 3.2.5.3 片石采用分层砌筑,一般2,3层组成一个工作层,各工作层间竖缝应相互错开,避免出现通缝。保证片石平整面向外,相对长和短的片石应交错搭配,相互咬接。当砌体较长时可分段砌筑,并设立变形缝。 3.2.5.4 水平缝与竖缝宽度控制在40,70mm。缝内砂浆饱满。 3.2.5.5 如有片石松动或砌缝开裂现象出现,将片石提起并将垫层砂浆与勾缝砂浆清扫干净,然后重新将片石铺砌在新砂浆上。 3.2.5.6 片石护坡的外露面和坡顶、边口,应选用较大、较为平整并略加修凿的石块。 3.2.6 勾缝:浆砌片石护坡勾缝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设计无要求时,一般采用凸缝或平缝,勾缝砂浆强度不低于砌体砂浆强度。勾缝前应将石面清理干净,勾缝宽度应均匀美观,勾缝深度不小于20mm,不得有脱落、漏勾。如不能及时勾缝,须在砂浆未凝固前将砌缝砂浆刮深不小于20mm,为以后勾缝做好准备。 3.2.7 养生:在砂浆初凝后(洒水覆盖养生7—14d,养护期间避免碰撞、振动或承重。 3.3 季节性施工 3.3.1 冬期施工 3.3.1.1 冬期施工时,砂浆中应加人防冻剂。 3.3.1.2 冬期施工时施工前应清除冰雪等冻结物。水泥砂浆在拌合前应对水泥外的其他原材料进行加热处理,但水温不超过 80?,砂子不超过40?,使用砂浆温度不低于20?。 3.3.1.3 砂内不得含有冰块和冻块,不应洒水湿润石块。 3.3.1.4 冬期当日气温低于一15?时,采用抗冻砂浆的强度等级按常温提高一级,抗冻砂浆温度不应低于5?。 3.3.1.5 解冻期间应对砌体进行观察,当发生裂缝降时,具体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3.3.1.6 气温低于5?时,不应浇水养护。 3.3.2 雨期施工 3.3.2.1 雨期施工应有防雨措施,并根据天气预报安排施工下雨时立即停止砌筑,并对已砌完的坡体进行覆盖、遮雨。 3.3.2.2 在基槽施工时,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以防水浸泡基础。 3.3.2.3 填土路基边坡做好引、排水设施,以防路基坍塌。 33 4 质量标准 4.1 基本要求 4.1.1 砂浆、片石强度等级、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2 砌体砂浆应嵌缝饱满、密实,缝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勾假缝、漏勾。 4.1.3 砌体分层砌筑,错缝搭接(咬茬应紧密,竖缝不得出现通缝。 4.1.4 变形缝应直顺贯通,上下整齐。 4.1.5 基础的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严禁超挖回填虚土。 4.2 实测项目(见表4.2) 表4.2 浆砌片石护坡实测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及频率 国标、行标 企标 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在合格标准内 按JTJ0718附录F检查 每50m用水准仪检查3点顶面高程(mm) ?50 ?50 不足50m时至少检查3点 用2m直尺检查,护坡每表面平整度(mm) ?30 ?20 50m检查3处,堆坡3处 坡度 不陡于设计 不陡于设计 每50m用坡度尺检查3处 厚度(mm) 不小于设计 不小于设计 每100m检查3处 底面高程(mm) ?50 ?50 每50m用水准仪检查3处 4.3 外观鉴定 坡体直顺圆滑,表面平整,勾缝均匀平顺,无脱落现象,表面洁净,不得有污泥、油渍。 5 成品保护 5.0.1 施工中应注意保护坡度尺,砌筑时不得碰撞和随意拆除。 5.0.2 砌筑时,应防止砂浆流淌至已完成坡面造成污染。 5.0.3 现场搬运砌块应轻搬轻放,防止砌块表面损坏,防止碰撞已砌好的坡体。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0.1 严禁使用过期水泥,应按配比计量、拌制砂浆,砂浆应随拌随用,不得使用超过初凝期的砂浆,确保砂浆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6.0.2 浆砌石应卧浆铺砌,立缝填浆捣实,并用刮刀刮出深于砌体20mm的凹槽,然后洒水湿润,再进行勾缝;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做到配比正确,拌合充分,严禁隔夜砂浆掺水后重拌进行勾缝;加强酒水养护,气温较高时应覆盖草袋或塑料薄膜养生。 7 质量记录 7.0.1 水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7.0.2 片石、砂的试验报告。 34 7.0.3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和测量复核记录。 7.0.4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和地基处理记录。 7.0.5 砂浆配合比申请单和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7.0.6 砂浆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7.0.7工序质量评定表、工程部位质量检验评定表。 8 安全、环保措施 8.1 安全操作要求 8.1.1 对砌块施工人员进和岗位培训,进场操作必须戴安全帽。 8.1.2 砌筑时应从坡角向上搬运石块,严禁向下抛掷。 8.1.3 石块装卸严禁倾抛掷,应轻码轻放。当坡面较高时,应搭设临时运输马道。 8.1.4 砌石工程必须自下而上砌筑。片石改小,不得在脚手架上进行。抬运石块小架、跳板应坚固,并设防滑条。 8.1.5 严禁在砌筑好的护坡上行走,上下必须用爬梯,不得上面砌筑,下面勾缝。 8.1.6 拌合机应安置稳妥,操作灵活。运转中不得用手或木棒等伸进筒内清理筒口砂浆,作业中如发生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修理。 8.2 环保措施 8.2.1 砌块切割破碎时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粉尘污染。 8.2.2 清理落地灰时应集中堆放,并装袋清运。现场严禁抛掷砂子、白灰,人为造成扬尘。 8.23 现场搅拌站应设置排水沟和废水沉淀池。 35
本文档为【现浇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044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8KB
软件:Word
页数:5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5
浏览量: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