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物理卫星变轨

高中物理卫星变轨

举报
开通vip

高中物理卫星变轨高中物理卫星变轨 篇一:2015年高考物理拉分题专项训练 专题13 卫星变轨问题分析(含解析) 2015年高考物理拉分题专项训练 专题13 卫星变轨问题分析(含解析) 一、人造卫星基本原理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轨道半径r确定后,与之对应的卫星线速度v?GMr3、向心加速度a?GM也都是确定的。如果卫星的质量也确定,那、周期T?2?r2rGM 么与轨道半径r对应的卫星的动能Ek(由线速度大小决定)、重力势能Ep(由卫星高度决定)和总机械能E机(由能量转换情况决定)也是确定...

高中物理卫星变轨
高中物理卫星变轨 篇一:2015年高考物理拉分题专项训练 专题13 卫星变轨问题分析(含解析) 2015年高考物理拉分题专项训练 专题13 卫星变轨问题分析(含解析) 一、人造卫星基本原理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轨道半径r确定后,与之对应的卫星线速度v?GMr3、向心加速度a?GM也都是确定的。如果卫星的质量也确定,那、周期T?2?r2rGM 么与轨道半径r对应的卫星的动能Ek(由线速度大小决定)、重力势能Ep(由卫星高度决定)和总机械能E机(由能量转换情况决定)也是确定的。一旦卫星发生变轨,即轨道半径r发生变化,上述物理量都将随之变化。同理,只要上述七个物理量之一发生变化,另外六个也必将随之变化。 在高中物理中,会涉及到人造卫星的两种变轨问题。 二、渐变 由于某个因素的影响使卫星的轨道半径发生缓慢的变化(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由于半径变化缓慢,卫星每一周 1 的运动仍可以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 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判断这种变轨是离心还是向心,即轨道半径是增大还是减小,然后再判断卫星的其他相关物理量如何变化。 如: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无论轨道多高,都会受到稀薄大气的阻力作用。如果不及时进行轨道维持(即通过启动星上小型火箭,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保持卫星应具有的速度),卫星就会自动变轨,偏离原来的圆周轨道,从而引起各个物理量的变化。 mv2 由于这种变轨的起因是阻力,阻力对卫星做负功,使卫星速度减小,所需要的向心力减小了,而r 万有引力大小GMm没有变,因此卫星将做向心运动,即半径r将减小。 r2 由?中结论可知:卫星线速度v将增大,周期T将减小,向心加速度a将增大,动能Ek将增大,势能Ep将减小,该过程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摩擦生热),因此卫星机械能E机将减小。 为什么卫星克服阻力做功,动能反而增加了呢,这是因为一旦轨道半径减小,在卫星克服阻力做功的同时,万有引力(即重力)将对卫星做正功。而且万有引力做的正功远大于克服大气阻力做的功,外力对卫星做的总功是正的,因此卫星动能增加。 2 根据E机=Ek+Ep,该过程重力势能的减少总是大于动能的增加。 再如:有一种宇宙学的理论认为在漫长的宇宙演化过程中,引力常量G是逐渐减小的。如果这个结论正确,那么恒星、行星将发生离心现象,即恒星到星系中心的距离、行星到恒星间的距离都将逐渐增大,宇宙将膨胀。 1 三、突变 由于技术上的需要,有时要在适当的位置短时间启动飞行器上的发动机,使飞行器轨道发生突变,使其到达预定的目标。 如:发射同步卫星时,通常先将卫星发送到近地轨道?,使其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为v1,第一次在P点点火加速,在短时间内将速率由v1增加到v2,使卫星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卫星运行到远地点Q时的速率为v3,此时进行第二次点火加速,在短时间内将速率由v3增加到v4,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GMmmv2 第一次加速:卫星需要的向心力增大了,但万有引力没变,因此卫星将开始做离心运动,r2r 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点火过程有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卫星的机械能增大。 3 在转移轨道上,卫星从近地点P向远地点Q运动过程只受重力作用,机械能守恒。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在远地点Q时如果不进行再次点火,卫星将继续沿椭圆轨道运行,从远地点Q回到近地点P,不会自动进入同步轨道。这种情况下卫星在Q点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以速率v3沿同步轨道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因此卫星做向心运动。 为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在卫星运动到Q点时必须再次启动卫星上的小火箭,短时间内使卫星的速率 2mv4由v3增加到v4,使它所需要的向心力增大到和该位置的万有引力相等,这样就能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r ?而做匀速圆周运动。该过程再次启动火箭加速,又有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卫星的机械能再次增大。 结论是:要使卫星由较低的圆轨道进入较高的圆轨道,即增大轨道半径(增大轨道高度h),一定要给卫星增加能量。与在低轨道?时比较,卫星在同步轨道?上的动能Ek减小了,势能Ep增大了,机械能E机也增大了。增加的机械能由化学能转化而来。 四、与玻尔理论类比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电子绕氢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库仑力提供。万有引力和库仑力都遵从平方反比率:F?Gm1m2kq1q2F?和,因此关于人造卫星的变轨和电子r2r2 4 2 在氢原子各能级间的跃迁,分析方法是完全一样的。 ?电子的不同轨道,对应着原子系统的不同能级E,E包括电子的动能Ek和系统的电势能Ep,即E=Ek+Ep。 ?量子数n减小时,电子轨道半径r减小,线速度v增大,周期T减小,向心加速度a增大,动能Ek增大,电势能Ep减小,原子向相应的低能级跃迁,要释放能量(辐射光子),因此氢原子系统总能量E减小。由E=Ek+Ep可知,该过程Ep的减小量一定大于Ek的增加量。 反之,量子数n增大时,电子轨道半径r增大,线速度v减小,周期T增大,向心加速度a减小,动能Ek减小,电势能Ep增大,原子向相应的高能级跃迁,要吸收能量(吸收光子),因此氢原子系统总能量E增大。由E=Ek+Ep可知,该过程Ep的增加量一定大于Ek的减少量。 五、难点突破之卫星问题分析 【例1】:可以发射一颗这样的人造地球卫星,使其圆轨道( ) A 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度线(赤道除外)是共面的同心圆 B 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经度线所决定的圆是共面的 C 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而且相对地球表面是静止的 D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 但卫星相对地球 5 表面是运动的 【总结】这是一个关于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轨道的问题,也是一个“高起点”、“低落点”的题目,符合高考能力考察的命题思想.但是现行高中物理教科书中不会介绍的很具体,对于这一类卫星轨道问题,也只能从卫星的向心力、运行轨道的取向以及同步卫星的特点规律等方面分析判断.此处必须明确只有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例2】、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距赤道地面的高度为h,质量为m,试求此卫星处在同步轨道上运行时与处在赤道地面上静止时的:?线速度之比, ?向心加速度之比,?所需向心力之比。 3 【总结】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题时,必须明确地区分研究对象是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还是运行在轨道上(天上)的卫星,是地球的万有引力是完全提供向心力还是同时又使物体产生了重力,这一点就是此类题目的求解关键。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到同步卫星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具有相同的运行角速度和运行周期。 【例3】:设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l,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 )。 a1ra1R2 6 2aaA、2=R B、2=r V1V1R VVC、2=rD、2=R/r 【解析】 对选项A,由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与赤道地面上的物体向心加速度的产生原因不同,对同步卫星是万有引力提供了向心力, GMm 2则:r =ma1,- ---------------? GMm 2对于赤道物体: R-N=ma2-----------------------?(式中的N是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GMm 2此处讨论的就是地球的自转,故,R?mg, 4 a1GMm 2aa而是R= mg+m向.??显然正确,但无法用来求得2的比值。 又因为,同步卫星与赤道地面上的物体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则: 对同步卫星,a1=?r; 2 a1r 2a对赤道地面上的物体,a2=?R,由此二式可得2=R,故选项A正确。 GMmGM 7 22对选项B,常见这样的解法:因同步卫星在高空轨道,则r=ma1得,a1=r; GMmGM 22对赤道地面上的物体,R= ma2得,a2=R。 a1R2 2a以上二式相比得2=r。其实,这是错误的,----―――这是一种典型的、常见的错误。其原因是错误GMm 2的对“赤道地面上的物体”运用了R= ma2的关系。实际上,“赤道地面上的物体”是在‘地’上,其随地球自转而需要的向心力并非完全由万有引力提供,而是由万有引力与地面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即GMmGMm R2= ma2不成立,只有R2= mg+ma2才是正确的。 GMm 2同步卫星是在“天”上,其需要的向心力完全由万有引力提供,式r=ma1是成立的。 a1R2 2a显然,2=r是完全错误的,故选项B错误。 GMmmV122V。 对选项C,同步卫星需要的向心力完全由万有引力提供,则,r=r,所以,1= GMGMmmV22 2R,则 V2=R 对于第一宇宙速度,有,RV1R V二式相比得:2=r。故选项C正确。 对选项D,因为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卫星的环绕速度,但不是“赤道地面上的物体”的自转速度。如果忽视了此点而误认为“同步卫星”与“赤道地面上的物体”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则必然 5 8 篇二:高考物理专题 复习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农业生态学考研国际私法笔记专题二标点符号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专题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专题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高考对天体运动及宇宙航行的考查也逐渐成热点,然而在复习中许多同学对于万有引力在天体运动中的运动仍有许多困惑,其中有不少同学对于人造卫星的变轨问题模糊不清,在此针对上述问题,将个人在卫星变轨问题上的处理与同行共享,希望能够对二轮复习有所帮助,不妥之处,还望指正。 一、人造卫星基本原理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轨道半径r确定后,与之对应的卫星线速度v?3GMGMr、周期T?2?、向心加速度a?2也都是确rrGM 定的。如果卫星的质量也确定,一旦卫星发生变轨,即轨道半径r发生变化,上述物理量都将随之变化。同理,只要上述物理量之一发生变化,另外几个也必将随之变化。 二、在高中物理中,会涉及到人造卫星的两种变轨问题。 1、渐变 由于某个因素的影响使卫星的轨道半径发生缓慢的变化(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由于半径变化缓慢,卫星每一周的运动仍可以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 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判断这种变轨是离心还是向心,即 9 轨道半径是增大还是减小,然后再判断卫星的其他相关物理量如何变化。 如: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无论轨道多高,都会受到稀薄大气的阻力作用。如果不及时进行轨道维持(即通过启动星上小型火箭,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保持卫星应具有的速度),卫星就会自动变轨,偏离原来的圆周轨道,从而引起各个物理量的变化。 由于这种变轨的起因是阻力,阻力对卫星做负功,使卫星速度减小,所需要的向心GMmmv2 力减小了,而万有引力大小没有变,因此卫星将做向心运动,即半径r将减2rr 小。 由?中结论可知:卫星线速度v将增大,周期T将减小,向心加速度a将增大。 2、突变 由于技术上的需要,有时要在适当的位置短时间启动飞行器上的 发动机,使飞行器轨道发生突变,使其到达预定的目标。 如:发射同步卫星时,通常先将卫星发送到近地轨道?,使其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为v1,第一次在P点点火加速,在短时间 内将速率由v1增加到v2,使卫星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卫星运行 10 到远地点Q时的速率为v3,此时进行第二次点火加速,在短时间内将 速率由v3增加到v4,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GMmmv2第一次加速:卫星需要的向心力增大了,但万有引力没变,因此卫星2rr 将开始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点火过程中卫星的线速度增大。 在转移轨道上,卫星从近地点P向远地点Q运动过程只受重力作用,重力做负功,速度减小。在远地点Q时如果不进行再次点火,卫星将继续沿椭圆轨道运行,从远地点Q回到近地点P,不会自动进入同步轨道。这种情况下卫星在Q点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以速率v3沿同步轨道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因此卫星做向心运动。 为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在卫星运动到Q点时必须再次启动卫星上的小火箭,短时 2mv4间内使卫星的速率由v3增加到v4,使它所需要的向心力增大到和该位置的万有引r 力相等,这样就能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而做匀速圆周运动。 结论是:要使卫星由较低的圆轨道进入较高的圆轨道,即增大轨道半径(增大轨道高度h),一定要给卫星增加能量。 三、练习题 11 1(如图,地球赤道上山丘e,近地资源卫星p和同步通信卫星q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e、p、q的圆周运动速率 分别为v1、v2、v3,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a2、a3,则 A(v1v2v3B(v1<v2<v3C(a1a2a3D(a1<a3<a2 2(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器的圆形工作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 为200km和100km,运行速率分别为v1和v2。那么,v1和v2的比值为(月球半径取1700km) A(191818 B( C( D( 18191819 3(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 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 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船变轨前后的速度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超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12 4(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 上空约805km处发生碰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 B(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 C(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D(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5(近地人造卫星1和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1和T2。设在卫星l、卫星 2各自所在的高度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分别为g1、g2,则2244????gTgTA( g 1? B( C( D( T1?3g1?T2?31112??????????????????? g2?T2?g2?T1?g2?T2?g2?T1?? 6(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太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短时间开动小型发动机进 行变轨,从圆形轨道?进入椭圆道?,B为轨道?上的一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轨道?上经过A的机械能大于经过B的机械能 B(在A点短时间开动发动机后航天飞机的动能增大了 13 C(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 D(在轨道?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上经过A的加速度 7(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 A(卫星速度增大,角速度减小 B(卫星速度增大,角速度增大 C(卫星速度减小,角速度增加 D(卫星速度减小,角速度减小 8、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人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14 9、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运动,若飞船想与前面的空间站对接,飞船为了追上轨道空间站,可采取的方法是 A. 飞船加速直到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 B. 飞船从原轨道减速至一个较低轨道,再加速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 C. 飞船加速至一个较高轨道再减速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 D. 无论飞船采取何种措施,均不能与空间站对接 10、人造地球卫星在轨道半径较小的轨道A上运行时机械能为EA,它若进入轨道半径较大的轨道B运行时机械能为EB,在轨道变化后这颗卫星( ) A、动能减小,势能增加,EB,EA B、动能减小,势能增加,EB=EA C、动能减小,势能增加,EB,EA 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EB,EA 11、(09?山东?18)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 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 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 15 断正确的是 ( ) 轨道2A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12、我国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所示,关闭动力的航天飞机在月球引力作用下经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与空间站在B处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A(图中航天飞机在飞向B处的过程中,月球引力做正功 B(航天飞机在B处由椭圆轨道可直接进入空间一站轨道 C(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月球质量 D(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空间站受到月球引力的大小 飞 篇三:高中物理 变轨问题 姿态动力学的提出 人造地球卫星动力学包含两个方面: 轨道力学:研究卫星质心绕地球的运动。 姿态动力学:研究卫星绕其质心的转动运动及卫星各部的 16 相对运动。 请考虑一下,为什么卫星还要相对其质心转动呢, (1)卫星功能的需要 卫星上安装的专门仪器或天线需要对地定向,因而在沿轨道运行 时卫星必须缓慢转动,卫星上的太阳帆板需要对日定向,因而帆板相 对星体也要转动。 定向问题属于姿态稳定问题,它是姿态动力学的 基本问题。 (2)卫星变轨的需要 当地球同步卫星由转移轨道变到同步 轨道时,当返回式卫星由运行轨道变到返回 轨道时,卫星都要绕质心转动到预定姿态, 然后开动尾部的变轨发动机实现变轨。这属 于姿态控制问题。 用万有引力处理天体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天体的运动看成圆周运动,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万有引力提供。 Mmv22??mr?2?m()2r?m(2?f)2r?man得 由G2?mrrT GMGMr3 v???T?2?r,GM, r3 。 当飞船等天体做变轨运动时,轨道半径发生变化,从而引 17 起v、T及?的变化。 例1((05江苏)某人造卫星运动的轨道可近似看作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由于阻力作用,人造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从r1慢慢变到r2,用EKl(EK2分别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则 (A)r1<r2,EK1<EK2 (B)r1r2,EK1<EK2 (C)r1<r2,EK1EK2 (D)r1r2,EK1EK2 误区警示 本题中由于阻力作用会误因为v2,v1,错选D。深刻理解速度是由高度决定的,加深“越高越慢”的印象,才能走出误区。 ?? 解析 由于阻力使卫星高度降低,故r1r2,由GMr知变轨后卫星速度变大,动能变大EK1<EK2,也可理解为卫星在做向心运动时引力做功大于克服阻力做功,故动能增加大,故B正确。 例2 人造飞船首先进入的是距地面高度近地点为200km,远地点为340km的的椭圆轨道,在飞行第五圈的时候,飞船从椭圆轨道运行到以远地点为半径的圆行轨道上,如图所示, 2试处理下面几个问题(地球的半径R=6370km,g=9.8m/s): (1)飞船在椭圆轨道,上运行,Q为近地点,P为远地 18 点,当飞船运动 到P点时点火,使飞船沿圆轨道,运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在Q点的万有引力大于该点所需的向心力 B(飞船在P点的万有引力大于该点所需的向心力 C(飞船在轨道1上P的速度小于在轨道2上P的速度 D(飞船在轨道1上P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2上P的加速度 解析 飞船在轨道1上运行,在近地点Q处飞船速度较大,相对于以近地点到地球球心的距离为半径的轨道做离心运动,说明飞船在该点所受的万有引力小于在该点所需的向心力;在远地点P处飞船的速度较小,相对于以远地点到地球球心为半径的轨道飞船做向心运动,说明飞船在该点所受的万 有引力大于在该点所需的向心力;当飞船在轨道1上运动到P点时,飞船向后喷气使飞船加速,万有引力提供飞船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不足,飞船将沿椭圆轨道做离心运动,运行到轨道2上,反之亦然,当飞船在轨道2上的p点向前喷气使飞船减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余,飞船将做向心运动回到轨道1上,所以飞船在轨道1上P的速度小于在轨道2上P的速度;飞船运行到P点,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上,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且方向均于线速度垂直,故飞船在两轨道上的点加速度等大。 答案 BC (2)假设由于飞船的特殊需要,美国的一艘原来在圆轨 19 道运行的飞船前往与之对接,则飞船一定是 A(从较低轨道上加速 B(从较高轨道上加速 C(从同一轨道上加速 D(从任意轨道上加速 解析由(1)题的分析可知,飞船应从低圆规道上加速,做离心运动,由椭圆轨道运行到较高的圆轨道上与飞船对接。答案 A 例3(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人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 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 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 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GMm?2 ?m?mr?2?ma2r解析:对卫星来说,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r,得 20 ??GMGMGM??a?r,r3,r2,而r3?r1,即?3??1,?3??1,A不对B对。1轨道的Q点与2轨道的Q点为同一位置,加速度a相同。同理2轨道的P点与3轨道的P点a也相同,C不对D对。答案BD 例4.如下图所示,飞船沿半径为R的圆周围绕着地球运动,其运行周期为T.如果飞船沿椭圆轨道运行,直至要下落返回地面,可在轨道的某一点A处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O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动,轨道与地球表面相切于B点。求飞船由A点到B点的时间。(图中R0是地球半径) R0?R 解析 设飞船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a,由图可知a=2.设飞船沿椭圆轨道运行的 T?R3a3 23周期为T′,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T=T?.飞船从A到B的时间t=2.由以上三式求解 得 t??0例5(我国的国土范围在东西方向上大致分布在东经70到东经135,所以我国发射的 通信卫星一般定点在赤道上空3.6万公里,东经100附近,假设某颗通信卫星计划定点在 00104赤道上空东经的位置,经测量刚进入轨道时位于赤 21 道上空3.6万公里,东经103处,00 为了把它调整到104处,可以短时间启动卫昨上的小型喷气发动机调整卫星的高度,改变其周期,使其“漂移”到预定经度后,再短时间启动发动机调整卫星的高度,实现定点,两次调整高度的方向依次是 A、向下、向上 B、向上、向下 C、向上、向上 D、向下、向下 解析 题目是要求发射同步卫星,向东调整一些,但最后高度和速度均不变,故先向下0 调低轨道,卫星角速度变大,相对地球向东运动,再向上调高轨道,角速度减小,可与地球相对静止。答案A 例6(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因超期服役和缺乏维持继续在轨道运行的资金,俄政府于2000年底作出了将其坠毁的决定,坠毁过程分两个阶段,首先使空间站进人无动力自由运动状态,因受高空稀薄空气阻力的影响,空间站在绕地球运动的同时缓慢向地球靠近,2001年3月,当空间站下降到距地球320km高度时,再由俄地面控制中心控制其坠毁。“和平号”空间站已于2001年3月23日顺利坠入南太平洋预定海域。在空间站自由运动的过程中 ?角速度逐渐减小 ?线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增大 22 ?周期逐渐减小 ?机械能逐渐增大 以上叙述正确的是 A、??? B、???C、???D、?? 解析 本题实质考查对卫星等天体变轨运动的动态分析能力。整体上看,卫星的轨道高度和运行速度发生连续的变化,但微观上,在任一瞬间,卫星还是可以近似看作在圆形轨道上 1Mm4?2Mmv2 2Ek?mvF?G2?mr2G2?m2r知rT知r减小时T亦减小;由r运动,由,及 Ek?GMm 2r,有EK2EK1,但在降低轨道高度时,重力做正功,阻力卫星在轨运行的动能 做负功,故总机械能应是不断减少的。 空间站由远地轨道向近地轨道移动时,受地球引力变大,故加速度增大;由 GMGMR3 v?,??,T?2?3RGM知v变大,T变小而?变大。答案 C R 总结:人造卫星及天体的运动都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当天体做变轨运动时关键看轨道半径GMGMR3 v?,??,T?2?3RGM判断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R的变化,然后根据公式 的变化。 23 相关热词搜索:高中物理 卫星 卫星变轨原理 卫星变轨动 画 24
本文档为【高中物理卫星变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7167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26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