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小学英语教育现状

中国小学英语教育现状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小学英语教育现状中国小学英语教育现状 我们国家在小学全面开设外语仅仅只有五年的时间,也就是从 1999年开始。当然小学所开的外语在我们国家不是强制性的,不是compulsory education,而属于optional,可选择的。我国小学开设外语是在无准备的情况下,是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或者说是在之前没有规律可循,没有成功经验,甚至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全面开设的。但是由于我们必须要融入这个社会,融入这个世界,必须要适应globalization 以及国际斗争的新形势,因此,外语学习要从小抓起,这一点我本人是非常赞同的。 ...

中国小学英语教育现状
中国小学英语教育现状 我们国家在小学全面开设外语仅仅只有五年的时间,也就是从 1999年开始。当然小学所开的外语在我们国家不是强制性的,不是compulsory education,而属于optional,可选择的。我国小学开设外语是在无准备的情况下,是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或者说是在之前没有规律可循,没有成功经验,甚至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全面开设的。但是由于我们必须要融入这个社会,融入这个世界,必须要适应globalization 以及国际斗争的新形势,因此,外语学习要从小抓起,这一点我本人是非常赞同的。 据教育部有关部门的领导讲,目前全国开设外语课程的城镇小学已经达到 70%以上,农村小学已经达到了30%。全国有一亿三千多万的小学生,那说明,现在已有五六千万的小学生开始学习外语,只是学习时间不一样。国家要求的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早开设,一般由三年级开始。但我国现在有许多地方,是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的,也有的是从幼儿园开始,甚至还有进行“bilingual” 双语教学的,有的从五、六年级开始开设。开设的年级目前看来参差不齐,但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英语教学的多一些。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国家的外语教学包括小学的外语教学的形势一片大好,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经过几年的实践,通过我们的课改还有新课程的实验,外语教学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了。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反思,最近有一些媒体、舆论在谈论我国的外语教学,包括小学的外语教学应何去何从的问题。《南方周末》,全国个人阅读比例较高的报纸,在今年 9月23日,曾刊出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一篇题为《中国公共外语教育反思》的文章。文章指出我国的外语教学“与时间成本、费用成本、机会成本相比,外语教育得不偿失。绝大多数人在学习十几年外语之后,其实外语能力仍很低”。并提出“废除外语的一票否决是时候了”。另外,在全国人大会上,也有代表提案认为,不必全面普及外语,称这是很大的浪费。因此,中国目前的英语教学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上,已经处于一个critical period,一个关键期。就是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到底该怎么办。 从个人角度,我反对上述专家及人大代表的意见。外语是我们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语言素质。语言素质包含母语素质和外语素质。中国的汉语虽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但它在国际化方面,在国际政治、经济斗争方面,还不是主流语言,但英语却是主要的。另外,全世界以英语作为母语者已经超过四个亿,如果加上二语国家,再加上许多国家把英语当作主要语言来学,实际上英语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汉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学习英语,会严重影响整个中国今后的发展。所以,中央作出上述决定来推行全面开设外语,我认为是对的。目前我们主要考虑的不是我们现在开不开英语课,什么年级开,而是考虑怎么开,怎么才能取得高效。 从1999年以来,我们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已经连续四年进行了许多关于小学外语教学的教研活动。我们把重点放在课程和课堂教学上,因为我们的外语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课堂教学的质量好不好,决定了整个外语教学的质量和命运。中心曾分别在绵阳、南宁等地召开过专门研讨全国小学英语教学的研讨会。今年在大连是第五届。重点主要是放在课程和课堂教学的效益上。最近几年来,关于小学外语教学,我也发表过一些讲话,在1999年,有一篇叫《我国小学外语教学的形势和前景》,全面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了国内外当代小学外语开设情况,以及支持小学开设外语的一些理由和论点;小学外语教学所必备的一些条件;还有我国小学外语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后来我又曾提出“小学英语教学的四大要素”。我这次是要在这四大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思考 的范围,如何在我国小学外语教学当中落实每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外语”。这两个字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中国人,包括从小学开设外语,是在教一门外国语言,所以它的教学目的、教学类型、教学的基本原则、路子都和母语、二语有所不同。而且,我们的外语教学是在中国的语言、文化环境下进行的,就是 Chinese style——不能叫做Chinese particularity。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它的教学目的是什么,绝不是培养所谓的“交际能力”。因为在汉语这样的语言环境下进行外语教学,是培养不出真正的英语“交际能力”的。这是全世界的共识,也是中国语言学者、专家、教师们的共识。迄今而止,中国所有的英语教学方面的指导性文件,例如:教学大纲、要求,从来没有提出我们的英语教学目的是要培养交际能力,有些人提出要培养交际能力是大错特错的。但是,培养什么呢,目的是什么呢,我们的目的是掌握一门语言,就是把英语作为一个tool,或是instrument。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目的都弄错了,那我们的英语教学就会建立在虚无缥缈的“基础”上,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把交际能力误认为仅仅是口头交际或仅仅是听说。这是把目的和整个过程都忽略了。而认为我们上外语课本身就需要交际,就是交际。这又是个大错特错。因为把语言课上成完全的交际,这是一种强交际法,是交际法的strong version的做法,是过于极端的做法。外语教学在一般情况下用强交际法是很难实现的。另外,由于我国的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TEFL)而不是二语教学(TESL),更不是把英语作为母语教学(TENL)。二语习得(SLA)的理论以及它的一些方法,我们是应该借鉴、学习的。这对我们外语的学得非常有帮助。但是,外语学得和二语习得有极大的差异。因为外语学得主要通过没有语言环境的课堂教学classroom formal instruction来实现,主要靠老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实现。而二语习得则主要靠目的语语言的exposure,还有immersion,“浸入”这种natural acquisition,这种自然的习得,与外语学得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是,即使是二语习得的这个理论,如果我们用好它,也不至于使我们外语教学现在出现这么大困难。因为二语习得的主要假说有两个,一个是输入假说,强调input(可理解性的输入),可理解性的输出假说;还有一个是监控假说(monitor),这两个假说是二语习得的主要理论。还有第三个假说,就是顺序假说,即关于习得的顺序的假说。这些东西,如果我们都按照二语习得的话,也不至于使我们的外语教学出现这么大的困难。因为输入假说确定了我们必须大量的输入。我们的教学是输入型的,而不是输出型的。而我们现在的教学,小学、初中、高中包括大学,都是在强调应用,输出型的,都是productive instruction。这是极端错误的。二语都做不到,外语怎么能做到呢,外语不等于输入就输出了,二语习得理论最近又加了一个intake,大量输入以后,还要有个接收的、组织的、融合的、加工的过程,和二语的文化、母语的东西结合以后,才有可能输出。否则根本不可能实现production或是output。 但是我们小学外语教学一开始就输出,什么都不要学,这是极端错误的。外语教学类型上的错误,导致我们很多原则上的错误,很多教学基本原则的错误。这是我们必须要反思的事情,现在我们必须要开始反思了。如果不反思,我们的外语教育就会全军覆没了。我们的外语产业,我们的外语教学事业均会出现危机。实际上现在已经出现危机了。所以,这个 TEFL类型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不能再糊涂了。我们很多的教材,目前几乎所有小学的英语教材,都是以二语习得的理论为基础编辑的,甚至是以母语的基本理念编写的,甚至是把国外的东西,连书名、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什么都不改,拿来让中国小学生用。这是对中国人极大的犯罪,对外语教学极大的摧残。这种东西怎么能用呢,不符合中国国情、教情、学情。我这个话你们大家可以批判的。但我却是必须要说的,我要对国家负责任,对广大的教师和学生负责任。国外的理论、教法再好,我们没法照搬照用它,但我们有些学者,有些出版单位,不要铜臭气太浓了。要拍拍自己的良心。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要素,环境(environment),即语言环境。语言学习最主要的问题是环境,如果不解决环境的问题,语言学习就无法达到成功,无法获得良好的效应。恰恰中国人把英语作为外国语来教来学。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我们的母语——汉语,无时不在,汉语这种interference,以及我们中华文化这个背景,我们的风俗习惯,甚至我们中国人的性格,这种internal characteristic,我们东方人这种internal culture,都会影响我们的外语学习,因为没有相应的外语语言环境。小学到初中,九年义务教学,国家给我们的课时只有6-8%,一百节课只有6-8节是外语课。这是教育部2002年的28号文件规定的,而我们的母语——汉语却占20-22%。我们的母语有环境,还有那么多课时。外语没有环境,课时又那么少。所以,我们的外语教师是在“违法”的情况下,在加班加点的上这个课,违背了教育部规定的课时数量,加时加课。但是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没有语言环境。所以就决定了我们的外语教学是最困难的教学形式,是最困难的教学学科。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是最难的一门课,从管理,从教和学,从评价上看都是最难的。所以外语教学确实需要我们下大功夫。 我前四、五天刚从韩国回来,参加泛韩英语教师协会的国际学术年会。这次会议只请了四个专家作讲学,中国请了我,另外还邀请了新西兰澳克兰大学的一位著名的博士、美国夏威夷大学的一位博士及新加坡大学的一位博士。大家探讨的问题是在外语的环境下(in the EFL context),这种classroom interaction(课堂的交流活动)怎么组织。大家一致认为,在母语情况下,这种classroom interaction 全用外语来进行是极端困难的,因为没有环境。有人说,我们可以创造环境。这节课我们不说汉语,就说外国语,学生们也不说汉语,我们唱外文歌,用外语组织各种活动。但那仅仅是创造一种creative 的环境,而且是假的环境。有人说,上课时,搞活动,我们搞pairs、groups、performance、dialogues,搞语言交流的活动,大量使用语言,这是不是正式的交流呢,也不是~也是假的环境,因为不是真的用语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你的生活、学习、生存等等一切的问题,这些交流全是预设的,全是假的。这是一种假交际或准交际。但是我们还要这么做,没有办法。不过无论你怎么creative也是假的。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创造这种语言环境。但是创造语言环境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功夫。那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创造出来的。我们把教室都贴上英语的标语、英语的格言,把走廊都放上和英语相关的东西,就说我们现在是英语环境,这不行,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根本问题是没有英语就吃不到饭,办不了事情,这才叫真的语言环境,真正的需求。 第三个要素是资源,即resources。环境与资源它俩有相同的东西,也有不同的东西。资源指的是外语教学、学习可以利用的东西。它的各种的必备的条件:一个重要资源就是师资,这是最主要的一个资源;另外一个是教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再有就是教具,它包括了电视、广播、报刊、网络、计算机等所有这些的条件。这些资源也属于环境,但是比环境更具体。目前教师的资源极端匮乏。刚才,我说我们是在没有教师培训的情况下开设小学英语课的。好多小学英语教师本身的语言基本功、语言教学的基本理念,还有英语教学的技巧、基本方法、技能极差。有一些教师完全是改行的,转岗的。另外,小学外语教育的科研也处于很低的水平,所以在这种条件下,在小学开设外语,特别是从小学一年级开设外语,师资就更显匮乏;教材,我刚才讲过,我们现在几乎绝大部分的教材都是二语习得理论的教材,在中国的外语教学条件下无法使用,中国也很难投入那么多。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资源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开这个会也要首先解决资源的问题,也是教师培训,也是科研,也是为大家提供信息。这方面的改善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到的,但是迫在眉睫。 第四大要素“类型”,即中国外语教学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到底是什么类型的教学,具体的教学应该是什么形式的,我们目前都是在采用输出型的教学,这是本末倒置的。这就像我们没有经过春天的播种,夏天的耕作,到了秋天却想收割庄稼了,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同样,没有输入就要有输出,这是违背语言教学规律的。中国的外语教学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应该是input instruction,或者叫input,based instruction,或者叫 form-focused instructed,以输入为主的教育,而不是目前实行的这种输出型的或称为交际型的、任务型教学的教学类型。我们的教学应该采用科学的教学风格、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课堂组织、课堂活动可以多样化,百花齐放。但是最基本的一些规律不能违背,因为这种东西违背以后会受到惩罚的。就如同我们刚才讲到的农业播种一样,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因此我国的英语外语教学应该是输入型的,但输入不是光输入,而是以输入为主,并不是不输出。我们什么东西都不要形而上学,不要一点论,不要走极端。但是重点一定是输入型的。 现在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实际上是无法输出。我个人观点,小学现在试点,三年级开设外语。小学强调单词量,就只这一项,不要做别的,不管语法,不管具体的技能,单词量如果达不到1500,平均每年400的单词,就不要开设外语。国外一年基本都是要求学习1300多个单词。我们增加三倍时间,四年,行不行,因为我们学习要讲效率,投入要讲产出。我这次到韩国,我做完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后,他们就向我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们中国人学习外语是不是有advantage,我说不对。中国人学习外语怎么有advantage,汉语和英语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语系,就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比较刻苦,我们自己的母语就比较难学,所以使我们学外语就比较下功夫。我说我是学了三十多年的外语,教了三十多年,研究了三十多年,我现在就这种水平。我们中国也是这样的。我们可能比韩国人学得快一点。当然,我这是吓唬他们的,到底什么情况也很难说的。所以如果把我们的外语教学定位在输入型的外语教学上,现在所有的教材、教法都必须改,原则都必须改,否则就违背了规律。我刚才讲过,连二语习得都是输入型的,Rod Ellis等名家,都是强调输入型教学的。最先提出这种学说是在80年代。而我们外语怎么能是输出型的呢,没有输入哪有输出呢,所以,小学外语,我们提倡音标不要学那么早,单词不要那么记,语法要淡化,是值得商榷的。如果语言本身的东西不去学,我们开外语课做什么,我们小学学了四年,到了初中一年级还要全部重学,我们要这个repetition做什么,这是浪费学生时间,是图财害命~第四个要素,学得(learning)。学得跟习得都是“得”。有人讲,不管“习得”还是“学得”,我们怎么得到都可以。但我们中国的小学英语教学一定是以学得为主。有些人说这个习得也得,学得也得,都得不好么,这两个东西可不是胡来的。因为,这样得到还是那样得到,这就是一种选择,一种教学类型的choice。由于我们是外语教育,所以我们的外语教学的路子,就应该是学得,而且不是以学得为主的,而只能是学得~最近,在国际上争论非常激烈,而且实际上已经有定论了。学得与习得是迥然不同的,是有distinctions的,而不是仅仅存在difference。 学得,你可以先讲规则,后举例子,后实践,后练习,也可以先练习,先举例,然后归纳。就是deductive也行,inductive也行,用whole language也行,全英语教学也行,用交际法也可以,用翻译法、认知法什么方法都行。只要学得就行,只是方法不同而已。而且学生各个阶段,甚至每堂课都不一样。一堂课用好多方法,不可以吗,但是你的基本点要放在学得上。我们可以借鉴全世界好多东西,可以消化,可以继承,可以创新我们传统的语言教学中的一些不好的东西。但是,我们绝不能把国外的教学理论原原本本拿来,给我们中国人用。在专家、学者都不懂某个法是什么的情况下,在中国没有任何实践、借鉴的情况下,在没有成功经验的情况下,大面积推广这种教法是错误的,是不严肃的,是反科学、反哲学的,这是强权的改革。这一点教育部也在批判。最近,《中国教育报》上登了数篇文章,在批评这些东西,反思这些东西。现在,我们需要大家正视这一切。所以说,我们下一点,就是我们的教学,无论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都要注意显性(explicit)和隐性(implicit)两个方法。 显性就是显性知识,就是具体的教学内容。具体的语言本身包括知识、技能。我们完全可以直接地教这些东西,不要拐弯。我们尽量要使用目的语、外国语,当然有的时候也要用 母语,讲得快,省时间。我们完全可以用deductive approach,先给定义,后举例练习;也可以是inductive approach,即可以先举例子,后归纳。但是注意要让学生学到这些知识和技能,要学到语言本身。如果我们一切都不是为了那个目标,只是纯粹的为了表演,我们就不要做。所以要特别注意显性的、隐性的知识,以及显性和隐性的教学。这两方面不可偏废。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迁移。所谓的迁移就是已获得的知识、技能乃至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若是积极的就是我们是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不论是正迁移,还是负迁移,无论是positive,还是negative,它都对语言学习有好处。我们学习英语,主要是学习它与汉语不同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学习语言的重点,学习英语的难点、重点、要点。所以,你不重视语言的迁移,不重视比较,语言的比较、文化的比较,我们的语言是很难学好的。目前我们很多教材和教法反对迁移,反对我们利用母语,这是极端错误的。假如说你学二语、学母语,那可以。但是学外国语,抛弃了我们自己的优势,自己的母语,实际上是扔掉了一个捷径,是错误的。所以,迁移的问题还应该好好研究,不研究不行。下一个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learners' ability),就是我们说的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最近,我在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英语学习策略研讨会高级培训班上,我有一个半天时间的长篇报告,就是讲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外语,虽然教师非常重要,在没有环境,没有资源的情况下,外语语言教师的作用极其重要,起主导作用。但是最主要还是通过学生产生作用,学生是要学会的,教师最终是要教给学生怎么学习,就是how to learn。学生是have to learn。所以这个learning ability 或是learning strategies,是教师必须要培养的。在learning strategies中为什么strategy用的是复数形式,要叫strategies,因为有很多的策略。学生有好多的学习策略,各种各样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learning ability),就是学习能力(aptitude)。学习能力是指哪几个能力呢,这是二语习得和外语学得都要重视的,也是最近几年来,国际上讨论的焦点话题。具体是哪些呢,一种就是我们对语音的识码能力,就是我们见到一个音就懂得规则,知道怎么发音、使用升调还是降调,会连读,会浊化、弱化,会用它,懂得它的功能,懂得它在什么时候能用,学习语言要有这种能力;第二,要有grammatical sensitivity,即要有语法敏感性、语法能力。因为交际能力最主要一个特征能力就是语法能力,交际能力里面包含了四个小的、具体的能力即语法能力、语篇能力、语用能力、策略能力。如果不懂语法,淡化语法,甚至不教语法是否合适,不合适~我们说外国人学习英语是很费劲的,全靠习惯,全靠模仿,全靠重复、强化、刺激是不行的。在没有外国语的环境下是学不好外国语的,靠习得必然死路一条。所以,我劝告那些编写教材的学者们,在编写教材时应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再也不要胡编了;第三个inductive learning ability,什么叫inductive,就是学习要掌握归纳的能力,要有归纳学习的能力;第四个学习能力就是rote-learning ability,死记硬背的能力。有人说素质教育,应该反对死记硬背~那是错误的,死记硬背就是memory,就是记忆,就是用心用脑,就是人的思维、人的认知,怎么能反对呢,语言学习不记忆能行吗,语言学习最重要就是memory,不记忆就没法使用。因为人不是兔子,不是鹦鹉,不是低级动物。最近的一百年来,人类的最大科学发展就是脑科学。而21世纪,世界七大重要的科研项目之一也有脑科学。素质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人的大脑的记忆、认知,举一反三的能力。所以,学会记忆也是一种必须的能力。下一个要素是“动力”——motivation。由于外语学习有这么多的干扰破坏因素,又没有语言环境,教师素质也不尽人意。所以,动力是非常重要的。你不使学生motivated,给他们动力,他们就不学。试想有多少学生有这样的思想:我学英语是为了将来的交际能力,基本都是为了考试。一开始,短期的目的,都是为了期中、期末考试,中考、高考,为了上学,为了考上研究生。这是短期的目的。但是我们的motivation,除了短期的目的以外,还有很多。比如 说,我们全国的小学生英语竞赛、我们各种的课堂活动,都可以是motivation。因为小学英语教学,重要的是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这些活动本身就是motivation。由于现在小学外语教学缺乏动力,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在教育部的批准下,早早地开展了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目前这个竞赛做得非常好。今年有一百多万人参赛,而且分了好几个年级段。原来就是出一张赛卷儿,现在是分年级出几张赛卷儿。总之形势非常好。可以说现在小学外语教育的最大的动力就是这个竞赛。如果没有这个竞赛,我们的小学外语教育所谓的培养兴趣,是名不符实的。Interest是非常容易失去的。他们连十分钟都坐不住,所以竞赛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动力。例如,考试。有人说小学这个教育阶段不要考试,不要评价。实际上不仅是教育,任何东西,任何时候都要有评价,都要有检测,否则就不要做。你不评价,也不考试,怎么知道做得怎么样呢,教材怎么样,教法怎么样,教得怎么样,管理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怎么样,所以说评价是必须进行的,只是要看用什么形式而已。 首先是不要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那么多选择题,不要做那么多书面形式的题。小学外语的检测,要笔头、口头并重。其实,举行竞赛也是一种检测、一种评价,而且是全国性的评价。如果小学放弃了评价、考试,就是放弃了我们对小学英语教育监控的权力。这是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失职,也是教师的失误。当然我们的考试形式不能过度使用。过多地考试,过多地布置作业,每节课都检测,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是不可行的。另外,考试的形式,不要做过多的选择题。四选一,三选一,从小就培养学生“猜测能力”继而养成作弊的习惯,不动脑筋,这是可悲的。也不要过多地滥用考试,把所有的作业都变成了考试,把所有考试都变成了竞赛那样的考试,都跟中考,高考那样不行。过度使用、误用都不行。所以如果考试这个指挥棒指挥错了,那就有问题了。评价的手段、题型要考虑,评价的方式要考虑。教师总是用100分、10分、5分这种分值概念来划分学生等级,学生就会对学习、对教师、对自已失去信心。因为能获得100分的学生只有一个或者几个。教师评价一次,学生们的兴趣就少一次,动力也就少一次,也被多打击一次。所以这种考试还是要少进行,还不如不评价。因为不评价,学生们一年半年还不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一考试,从第一名排到最后,后面大多数学生都受到打击。所以,考试的问题,既要做,又要掌握怎么做。 教育部指示我们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要把重点放在教法和测试上。我们也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我们自小学阶段设计了NEAT考试——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成绩测试(National English Achievement Test)。现在经过大面积实验,全国已经正式施行,共分为九个级别。刚才提到,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试不行。目前西方国家非常重视评价和考试。美国总统布什的教育改革就是考试,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但是我们现在有些地方反而不考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走极端的方式,是不值得宣传的。不考试就失去了对教学的评价与监控。考试还是必须的,关键是怎么考、考什么、用什么形式考。 下一个问题是“控制”。控制这个词在一般的字典里面不好查,英语叫constraint。控制学习成绩、学习进度。对于成绩的控制,就是对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师的课时密度、各种教具使用的频率都要有所控制,不能乱来。现在有个“越„„”的说法,说现在学外语是越早越好。小平同志曾经讲过,电脑要从娃娃抓起。那我们学外语也要从娃娃抓起。这个按照语言学习的理论讲,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看具体情况和条件。既然小学开设了外语,那就要赶紧创造条件。你可以没有条件就开设,但随后要创造条件。但是教师要控制,不是说课时越多越好。 “越„„”这种理论是不科学的,应该加以论证,加以分析。当然,学习外语也不是越“老”越好。学习外语的年龄,是有几种说法的。七、八十岁的老人只要用心也能学好外语、学好语言。关键是采用什么方法,有多大的动力、有什么学习目的。近来有些关于外语学习的年龄的议论,有些人说越早越好,有些人说越大越好,有人说不大不小才好。其实这些都 是需要商榷的,学外语的确有年龄因素,但很难说什么时候好,什么时候坏,主要是要控制。 下面要谈的问题就是学习英语的“五个C”。美国外语学习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流传的关于“五个C”的说法,我个人还是比较赞成的。我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还有我本人的一些教育理念也是受此影响。什么是五个C呢,实际上是将外语教学规律总结为五个以字母C开头的单词。简单介绍一下,一个是communication(交流),不能把它翻译成交际,它是交流或者叫沟通;一个是cultures,加了“s”的。这意味着在这里强调不是一个culture,是很多个cultures的交融;第三个是connections(衔接);第四个是comparisons(比较);最后一个是communities(社区),是指语言交流、语言学习的范围。中国人学外语是在中国这个环境下,这个community之下进行的。 这五个C是很好的教学原则,没有走极端。比如说交流,在这里讲交流不仅指口语的交流,还指笔端的交流,而且尤其要重视笔端交流,同时又分为正式场合的交流、非正式场合的交流等等。这样很科学,而我们有些人一提到“交际”就认为是指口头交流,就是“听说领先”。这是不对的。学习外国语不可能听说领先。首先没有听说的环境,怎么能培养听说能力呢,在这种情况下听说领先是无法实现的。我发现好多的英语作为外国语的国家,它们学习外语的五项基本技能都不是听说领先,是“读”reading领先,然后listening,第三个是writing,然后是speaking,最后一个是translating。它的顺序和我们不一样。所以说communication是讲求目的,而不是走极端的。cultures是讲两种文化的,学习外国文化,有益于语用,而促进你自己的母语文化和母语水平,它本身是两种文化的迁移和磨合,是跨文化交流而不能摒弃自己的文化,完全追随外国文化。我们现在学习外国语就忘记自己的祖宗,就把汉语都扔掉,就去靠双语教学是不可行的。今天这个会议上也来了很多双语学校的老师,但无论如何,双语教学这件事还是很值得商榷的。到底什么是双语教学,到底怎么进行中国式的双语教学,现在各地双语教学的实情如何,需要一些理性的思考。谈到connections,就是需要把外语这门课程与其它课程衔接,不能光顾自己的课程而影响了别的课程。我们在国家给我们的课程时间内,怎么把英语教好。现在,有的学校增加一倍、两倍的课时,并没有意义。只把英语一科学好,影响了其它的课程,有什么意义,还要注意其它学科知识与外语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它们相互之间的融合、相互借鉴。学习英语这门课程的同时,要促进别的课程的学习。别的课程的学习也要促进英语的学习。另外,要处理各学习阶段的关系、衔接好,不能mis,match,不能搞不必要的重复,这就是connections。第四个是comparisons,比较语言的迁移,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两种语言不同之处就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最后community,在一个社会里,语言怎么使用,主要是讲语用。所以,这五个C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9日第5版
本文档为【中国小学英语教育现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994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4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6
浏览量: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