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养方式、家庭交往、家庭结构与儿童社会化

家庭教养方式、家庭交往、家庭结构与儿童社会化

举报
开通vip

家庭教养方式、家庭交往、家庭结构与儿童社会化家庭教养方式、家庭交往、家庭结构与儿童社会化 宋广文安秋玲作者单位山东曲阜师大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把教育工作的注意力由“智育中心”转移到“个性全面发展”特别是儿童的社会化方面。这些国家教育工作者正致力于青少年的早期教育。或是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下功夫,打好社会化的根基;或把诚实、自信、对集体的认识、责任感,在社会制约范围内的独立性,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或把社会化人格的培养作为入学准备的条件之一,把儿童的个性发展视为极具重要的方面,让儿童在与他人合作中实现社会化。“素质教育”的要求表明:社会需要人有更好的适...

家庭教养方式、家庭交往、家庭结构与儿童社会化
家庭教养方式、家庭交往、家庭结构与儿童社会化 宋广文安秋玲作者单位山东曲阜师大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把教育工作的注意力由“智育中心”转移到“个性全面发展”特别是儿童的社会化方面。这些国家教育工作者正致力于青少年的早期教育。或是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下功夫,打好社会化的根基;或把诚实、自信、对集体的认识、责任感,在社会制约范围内的独立性,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或把社会化人格的培养作为入学准备的条件之一,把儿童的个性发展视为极具重要的方面,让儿童在与他人合作中实现社会化。“素质教育”的要求表明:社会需要人有更好的适应力,有更强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因此,青少 年的早期教育——儿童的社会化问题,无论在国内、国外,都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令人瞩目的重要课题。 “人是环境的产物”,这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的命题。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人的社会化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化的环境,而在社会化环境中,家庭是首要的、最基本的文化环境,是个体最早接受教化的场所,是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和主要动因。在一定意义上,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于青少 年的成才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家庭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 应该说,所有的父母,对于他们的孩子应当怎样——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应该获得什么样的知识、道德和行为准则——都有一个基本的观念。父母试用许多可使儿童向这个目标前进的策略,他们强化儿童,惩罚儿童,自己进行角色示范,同儿童解释他们的信仰和期待,试图选择支持他们的价值目标以及邻居、同辈群体和 学校。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他采用多种形式研究父母的行为,认为有两个难度可以说明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特性,即接受——拒绝和限制——容许,其特点如下图所示: 附图{图} 西蒙兹在研究中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等;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冷漠,倔强并有逆反心理倾向;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顺从 ,缺乏自信,依赖性强;让父母服从自己的孩子有强的进攻性。 我国心理学家围绕着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这包括:桑标从1991年开始和日 本横滨国立大学合作,进行一项题为“亲子关系和幼儿性格发展的中日跨文化比较研究”;陶沙等人在1994年进行了“3-6岁儿童母亲教养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刘金花进行“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 这一系列的研究既印证并丰富了西方心理学家有关的结论。 二、家庭交往与儿童的社会化 家庭交往指家庭中成员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包括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子关系,也包括兄弟姐妹与儿童间的关系。父母与儿童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发展成为两个个体间的相互作用,正象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对这种相互作用起作用一样。在对4岁和8岁的活动过度的儿童和正常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的观察研究中看到,过度活动儿童有身体好动的历史,行为控制差,要问的问题多,游戏时较少依从别人。他们的母亲比正常儿 童的母亲有更多指令和否定性。母亲行为的某些差别,也许是孩子最初倾向于动作所引起的,而儿童的行为又反过来受母亲的影响,儿童由于遗传因素的不同某个性具有先天性的差异,这一点我们在新生儿的表现上得到证明。比如,有的婴儿爱哭,一醒来眼没睁开就大声啼哭,而有些婴儿则安静地躺着,玩一会儿枕巾又悄然睡去。这种区别主要反映的是婴儿天生的气质差别。父母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在与不同儿童的相互作用中会表现不同的行为,从而强化或消退了儿童的某些行为,例如,有的父母对喜静的儿童偏爱,于是这种儿童就更多 的表现出静的活动特点,形成一种偏内向的个性。与此相反,有的父母则更喜爱动的儿童,他们会鼓舞儿童更 加积极、主动、独立。 在非独生子女家庭中,从出生第一个月起几乎所有的儿童都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注意哥哥或姐姐,并与他们相互作用。有证据表明,兄弟姐妹的影响是深刻的,尤其是在2,10岁之间。 兄弟姐妹制定和维持标准,提供仿效的原型和值得考虑的劝告。在相互关系中充当着补充的角色。通过这 一些,双方都发展并练习了社会相互作用的技能。兄弟姐妹有助于促进儿童个性和社会化的发展,并随着儿童 的性别、排行、间隔年龄、家庭中儿童的总数以及父母对待因素而发生变化。美国萨洛韦的研究发现,晚生子 女支持科学创新的可能是头生子女的两倍,头生子女更可能是说教的和好战的,中间出生子女往往是妥协分子 ,而较晚出生的子女往往成为多愁善感的理想主义者。 三、家庭结构与儿童的社会化 因血缘和婚姻而组建起来的家庭,由于其成员间的关系不同,便有了不同的结构类型。不同的家庭结构以 其独特的氛围对儿童的社会化产生影响。 1.单亲家庭 1 单亲家庭又称为缺损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丧偶而仅有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生长在单亲家庭中的儿童,所受的影响取决于自身的性别,父母亲离家时儿童的年龄,失去父(母)的原因,父(母)的态度,以及是否有其他成员或哥哥姐姐可以某种方式代替父(母)亲。 离婚对家庭的所有成员都会造成压力,儿童的行为反映了这种压力。离婚对男孩子的影响比女孩大,消极影响持续得较久。父母离婚后男孩子变得不守秩序,侵犯别人,缺乏自我控制,有依赖性和焦虑。他们在校的游戏模式和在家的行为,不如完整家庭成熟。女孩子起初也有类似反应,但两年后就类似于完整家庭儿童了。 不同的年龄的儿童对缺损家庭有不同的适应,儿童年龄越大,适应越好,即能正确的对待父母和自己。 缺损家庭中儿童的行为具有两极性,一种是自暴自弃,这与他们在生活中很少体验到双亲的爱,并时时感到缺乏安全感、自尊感极有关系。另一种是自勉自励,从维护自尊出发,走向高度的责任感、成熟感,这与他们报偿孤父或母的殷切期望,以弥补家庭缺陷的努力进取的强烈的意识关联着。 2.主干家庭 根据上海的调查,80年代末市区核心家庭(指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组成的家庭)占58.81%,而主干家庭(指由三代人组成的家庭)占32.6%。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核心家庭将继续增长,但三代同堂的主干家庭仍还 占我国家庭结构形式的相当比例。 主干家庭由于祖辈、父辈、孙辈三代生活在一起,人口较多,规模较大,层次比较复杂。儿童在家庭中要和两代的家庭成员交往,扮演着子女、孙子女等角色,通过观察祖辈及父辈,处理相关的各种关系,学习与锻 炼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交往能力,促进个体社会化。 在主干家庭中,由于父辈与祖辈之间育儿观念的不一致,容易使儿童对于一些问题形成错误的观点,如只以自己为中心来评判事物,在家庭中寻求自己错误兹护者。当然,在一些主干家庭中由于祖辈丰富的人生阅历 ,儿童也容易从祖辈那儿习得一些优良的文化传统。 在主干家庭中,应提倡教育孩子以父母为主、祖辈为辅的原则。调查研究表明,主要照顾人是父母的孩子 ,行为问题的发生率(12.74%)明显低于其他近亲照顾者。 3.独生子女家庭 现代社会生活的事实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家庭的规模有逐渐缩小的趋势。据统计,联邦德国家庭平均人数为2.88人,美国2.57人,瑞典为2.60人,我国在1974年则为5.35人,1982年为4.43人,1990年为3.99人,明显地显示出这种趋势。在城市中,独生子女家庭已占主导地位。80年代初,北京市幼儿园中的独生子女,大班已占30%,中班占40%,小班高达80,90%之多。独生子女的特殊家庭结构,使其社会化也具有了一定特色。 (1)消极因素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无法建立起兄弟姐妹间的伙伴关系,而对儿童来说,伙伴关系是其社会性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正如日本儿童心理学家山下俊郎所说,要“儿童教育儿童”。 因为儿童是在与别的儿童的交往中开始从“自我中心”中解脱出来,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区别。独生子女往 往在家中独占一切,使他们不懂得同自己以外的人友好分享。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只能与成人交往,过早地进入成人世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发展。对成人的过多模仿,造成一种“早熟”和“少年老成”。这并非是聪明的表现,而是家长对孩子填鸭式灌输的暂时效应。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独特地位,容易使父母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无原则的迁就、依顺、包办一切,形成其“自我中心”感。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倾向较强。独生子女得到的关注较多,从而发展出较晚的自我关注倾向。当自我中心达到较高水平后,他们的自我内在控制性就越强,即一定水平的自我中心特征有助于独生子女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但是太强的自我中心倾向,意味着太多的自我关注,反而不会促进自我的发展,而只会导致自私和社会适应不良。 (2)积极因素 独生子女充分的独享父母之爱,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有强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种爱的情感的满足和愉 快,有利于培养孩子活泼,健康、积极、主动进取的良好品格。 据在上海范围内的调查,80%以上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有固定收入,经济优越。对90名幼儿的家庭调查 表明,他们其中12名有钢琴、电子琴,50%以上的家庭中有10样以上的玩具,有种种图书20本以上者占8%;请家 庭教师或参加外语、绘画、琴类、书法辅导课者占12%。优越的经济基础,保证了孩子的顺利发展。同时,独生 子女的智能与品德也往往能得到较早的开发和培养。美国吉尔福特曾进行过智商比较性测查,发现独生子女智 商平均为108,非独生子女平均智商为100,《中国心理卫生》杂志80年代末对862名非独生子女及494名独生子 女抽样调查表明:独生子女在学习、兴趣、爱好等方面均比非独生子女有明显优势。 独生子女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其社会化过程中也就显示出两极分化的特点。 儿童的社会化是人社会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过程的实现与否,不仅关系到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 要,而且与社会新陈代谢、种族延续也息息相关。实现儿童社会化,首先要处理好家庭与儿童社会化的关系, 加强家庭成员对儿童社会化的自觉意识,拓宽家庭社会化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协调与幼儿园、学校、 2 社会等 各方面的关系,使儿童在较为有利的社会化过程中得到健康发展。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家庭根源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考试焦虑,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性心理扭曲,情绪不稳定,自我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定,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上述种种现象,我们对之进行了归类,大致可分为:学习类问题、人际关系类问题、情绪类问题、人格障碍类问题及青春期性心理类问题。 1、学习类问题占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大部分。 尽管近些年来,教育部门一直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一直在困扰着广大青少年,加之父母的望子成龙心理,对子女寄予的过高期望,使青少年的身上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据1998年北京《中学生时事报》的相关调查,34%的被访中学生说,有时“因功课太多而忍住想哭”;58%的接受调查的同学说,“父母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调查表明,45%的被访中学生感到当前的学习压力太大,近半数的人经常担心学习成绩达不到父母的期望而受责备,57%的中学生为“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命运和前途”而担忧。青少年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多种症状出现。 考试焦虑在青少年学习类心理问题中占突出地位。大部分孩子都有考试焦虑情绪,只不过是严重的程度不同而已。考试焦虑可以使孩子产生一些身体上的障碍,最常见的是头痛、头晕、睡不好觉、吃不好饭。考试焦虑严重的孩子,常常在考前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如果经常有严重的考试焦虑,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胆怯、紧张、不安的个性心理特征。 2、人际关系类问题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 与父母的关系处理不当,从而引起青少年不良的心理反应,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在孩子小的时候,亲子关系的矛盾关不突出。可是,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和父母的日渐年长,二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就显得愈来愈困难。尤其当孩子处于青春期而父母处于更年期之时,问题更为突出,部分孩子会产生压抑和抑郁,部分孩子则产生强烈的叛逆心理。 师生关系处理不当,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不言而喻。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随意贬低孩子价值的不良态度会使孩子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 与同学的交友和相处,可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质量。孩子们都希望在同学中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如果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 2、情绪类问题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极盛先生对7050名中学生的调查,“对同学忽冷忽热者”者占44.1%,“对老师时而亲近,时而疏远”者占35.8%,“做作业情绪忽高忽低”者占73%,“对学习的劲头时高时低”者占81.9%,“心情时好时坏”者占71.2%,“对父母时而亲热,时而冷淡”者占32.8%。这些数据,活生生地证明了当今青少年的情绪不稳定性。情绪的不稳定主要是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所造成的,父母的性格特征、养育方式、教师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会对孩子的情绪稳定性造成影响。 3、人格障碍类问题 人格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本质,也是各种精神症状和反映产生的基础。人格障碍是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它是以人格结构与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人为其特点。在目前的青少年人格障碍里,依赖型人格和分裂性人格较为多见。依赖型人格的突出的障碍是缺乏独立性,缺乏自立性,没有主见,遇到事情手足无措,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常处于被动的地位。一般情况下,依赖型人格开始于幼年时期,到青春期后表现得较为明显。孩子身上体现出这种人格特征主要是由于父母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而形成的。分裂型人格的特点是内向,孤僻胆怯,不爱与人交往,应变能力较差,社会适应能力不良,往往不能适应新环境。 4、青春期性心理类问题 有关的资料表明,中国孩子的青春期正在不断地提前到来。随着营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状态的改变,青少年的性生理存在着越来越提前的趋势。据北京市的调查,北京男孩子的首次遗精年龄已经从60年代的平均16.6岁提前到90年代的13.7岁,女孩子的月经初潮从60年代的14.5岁提前到90年代的12.2岁。身体发育提前而性心理的成熟则存在着相对后延的趋势,这二者之间的冲突,带来了许多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比如青春期的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 与此同时,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青少年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然而尽管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 一、青少年心理问题出现的家庭根源 1、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类生活中最主要、最普遍的社会组织。家庭生活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个人心理的形成、性格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家庭在社会中履行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发展人的心理,这是因为:首先,家庭是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一个人的智力、体力的成长,道德品质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形成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第二,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家里度过的,他们最初的道德观念、价值观正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各种心理态度、心理品质、心理特点、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三,家庭中教育的观点、方式和方法,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惯、品德修养,家长的心理品质、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性格特征都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心灵。人的心理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先天遗传和生理发展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 2、 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中国目前的家庭关系主要表现为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这是当今中国最为普遍的家庭关系。这两种家庭关系的好坏,对于青少年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夫妻间的人际关系,他们之间的合作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就预定了家庭的基础特征,特别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家庭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父母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互爱、互敬、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体贴的基础之上,那么就会培养出孩子待人接物中的人道主义、诚实、忠厚等品质。相反,如果孩子在父母关系中看到的是冷漠、疏远、互不信任,那么将对孩子的道德成长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会让孩子变得冷酷、自私,会妨碍他们培养爱和友情这类重要的道德品质。夫妻冲突对孩子心理和性格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家庭的心理气候对孩子来说是最为接近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造就着孩子的素质,培养他们的某些性格特点。孩子生长在充满矛盾、父母成天吵闹的环境里,家庭气氛里缺乏宁静、和平、幸福、安定,缺少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需的一切条件,结果会使孩子受到心理创伤和不良情绪的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神经系统的紊乱。 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为稳固的关系,因为它具有不可解除性,现代的夫妻关系的稳定性正受到越来越有力的冲击,而亲子关系因其血缘关系而不可替代。同时,亲子关系一经产生,就具有永久性,这是任何外力也无法改变的。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相互理解与正确相处,亲子关系处理不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学会具体人际交往形式和技巧的第一个社会群体,父母对他们采取热情、温和、尊重抑或冷漠、急躁与轻视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与人的交往。亲子间不同的交往方式对孩子的个性、道德与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无数的研究结果证明,孩子的道德品质与家庭中的亲子交往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人的许多重要的品质,如同情心、自尊心、独立性等,在许多方面都取决于父母与子女良好的相互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爱的关系,缺乏精神上的亲近,则常常是孩子心理发育不全或教育缺陷的根源。 3、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中,采取何种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影响很大。有学者指出,目前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良的教养方式。 从现实情况来看,家长的过分溺爱和严厉粗暴这两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过分溺爱的教养方式主要体现在父母在同孩子相处时缺乏爱的分寸,视孩子为掌上明珠,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使孩子在家中处于特殊地位,事事都替孩子操办。这对于孩子的个性、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实践证明,在溺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中会形成压抑、意志薄弱、胆怯、迟疑、情绪的稳定性差等特点,还可能养成自制力差、感情脆弱、不合群、动手能力差等特点。 严厉粗暴型的教养方式同样会导致孩子严重的心理问题。这种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厉,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丝毫不顾忌孩子的自尊心。它容易使孩子产生一种父母是否爱自己的想法,令孩子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对于孩子确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极为不利。同时,还会使孩子形成有缺陷的个性,如自我中心、冲动、冷酷、淡漠、好斗、压抑、胆怯、自卑、孤僻等问题。严重的会导致孩子神经错乱,心理失常。 4、家庭教育内容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内容决定形式,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内容如何,往往也决定了他们自己所采取的教养方式。青少年人格的确立、习惯的形成和兴趣的培养,无不受到家庭教育的内容的制约。总体而言,现代的家庭教育内容包括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品质教育、立身处世的基本规范、生活习惯养成、消费观念、劳动态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但现实中,目前的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多误区,表现在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身体素质培养,轻心理素质培育;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这使得青少年中体壮如牛却胆小如鼠、意志薄弱;身材高大却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知识丰富却能力低下。从特定角度看,我国青少年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问题无不与此密切相关。科学的家庭教育应涵盖孩子身、心、智、德等诸多方面,应是对孩子全方位、立体性的培养和开发。 家庭教育内容的缺陷,不仅表现在家长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内容方面,而且某些时候表现在家长 4 无意识对孩子进行了不良影响。比如,家长在遇到不顺心的时候,经常在家中发泄对他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包括孩子在内的所有的家庭成员对现实的阴暗面看得太重,导致心理失调,信念迷失,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往往有一种迷茫无助的感觉,不良的心理就此形成。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 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他所处社会的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适应社会需要,如果儿童社会化发展顺利,就会在其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社会变化的能力和处理各种复杂社会现象的技巧;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需要,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由此可见,儿童的社会化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在众多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因素中,家庭教养是最基本动因,是儿童社会化的基础。家庭教养是在家庭生活 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家庭教养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即父母的教育动机和教育内容,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父母的三种家庭教养类型 心里学家潜心研究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与孩子社会能力间的相关情形,提出了三种家庭教养类型:即专制 的父母、权威的父母和放任的父母。 (1)专制的父母 要求孩子绝对遵循父母所订的规则,不鼓励孩子提问、探索、冒险及主动做事。较少对孩子表现温情,并 严格执行对孩子的处罚。这种教养类型在某种情况下对父母而言,可能更省事。但这种家庭的孩子从小缺乏思 考的训练,又未从父母那儿得到温情,他们不懂得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在人际关系或处事能力上 ,可能会碰到较多困难。 (2)放任的父母 不为孩子立任何规矩,无明确要求,奖惩不明。只给予孩子足够的温情,孩子没有“长幼有序”的观念, 享有很大的自主权。这种类型的父母忽略了教导孩子尊重,不能适时提供孩子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使得孩子 较缺乏自制力。尤其对学龄前孩子来说,父母若不能在言语、行为上有所引导,那么,孩子有如独自在汪洋大 海中漂泊,不知该往何处,即使犯错也不自知。所以,给孩子这种自主,反而阻断了他学习做人的机会。 (3)权威的父母 以合理、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站在引导和帮助的立场,设下合理的标准,并解释道理。既尊重孩子 的自主和独立性,又坚持自己合理要求;既高度控制孩子又积极鼓励孩子独立自主。 综合来说,专制的父母为孩子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所有的事,将孩子训练成听话的机器,并不能帮孩子获取必要的知识技 能,终究有不能包办孩子一切的时候,那时,放手就太迟了。放任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往往使孩子面对 挫折无法适应。唯有权威的父母才能培养孩子健全的自我,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从小被尊重,又不 乏父母的引导和要求,往往成为最独立而有自信的人。 心理学家提出的这三种家庭教养类型,可以提供父母对照依循的大方向。 家庭教养方式的实际运用 那么,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最常用的具体教养方式有哪些,这些教养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因素 ,又将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时,所使用的一系列方法。父母最常用的教养方式主要有:限制与 宽容、惩罚、奖励、引导和温暖。 (1)限制与宽容 关于限制与宽容这两种对立的教养方式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宽容民主就是儿童在 家庭中享有参与家庭管理的权力,宽容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积极作用。宽容家庭中的儿童性格活跃、 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并具创造性,在其所属的团体中常处领导地位并具有爱憎分明的行为。而在限制的家庭环 境中长大的儿童则表现出相反的特点:缺少好奇心、独创性和幽默感。 5 然而不同家庭环境中的限制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是不同的,一种是“严格合理的限制”,一种是“惩罚性 的限制”。 权威型家庭中的限制明确合理,它给予儿童行动的适当自由和对独立性的奖励会促进儿童的社会责任感、 成就感、自尊、语言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而专制型家庭的限制往往是无目的、不合理的或者是身体上的强制 ,则会对童的社会化产生相反结果。因此,宽容与限制的教养方式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均起重要作用,但不能 孤立看待它们所起的作用,而要把它们与父母的整个行为模式结合起来(如权威型父母)才能真正揭示出它们 在儿童社会化中的地位。 (2)惩罚 这是家庭教养中常用的方法。虽然父母都力图避免使用,但几乎所有父母都不得不用。惩罚一般分为两种 形式:强制和爱的收回。 强制,是父母对儿童身体上的惩罚、拒绝、威胁等。如果家庭教养中充满强制,缺少成熟的教养行为和影 响力,会导致儿童攻击行为及其它不良行为。心理学家曾对强制与儿童攻击行为及其它不良行为的关系作研究 ,结论大同小异,即强制会阻碍儿童道德内化、降低儿童良知的发展,这是因为强制引发敌意,同时父母经常 使用强制给了孩子一个表达敌意的模式。 爱的收回,也是一种心理惩罚。常听父母说“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我们称之为爱的收回。这种心 理惩罚形式,包括父母对儿童表示失望、不理和孤立等。这种方式会使儿童感受到一种对自身安全的威胁和焦 虑。若父母过多地无区别地使用爱的收回,易使儿童内疚感过重,对社会行为规则只是刻板而不是灵活地变通 遵守。但是众多的研究也表明爱的收回不失为一种家庭教育的强有力的方式,只是使用必须是适度的,并在一 定的家庭环境中进行(如权威型),这样才会对儿童社会化起积极作用。相反,在专制型家庭中使用则会起消 极作用。 总之,要使惩罚效应有利于儿童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使用惩罚方式必须有适当的环境, 如果惩罚不只是武断而是伴随着合理的解释和情感性,这样就会最大程度地降低由此而产生的愤怒和敌意, 也 不会导致儿童顺应不良和神经质行为。 (3)引导 引导方式就是我平常说的说理疏导。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曼曾着重研究过这一教养方式,在儿童道德内化和 利他行为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引导有利这两方面的发展。但引导并不就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灵丹妙药” 。那么怎样才能使引导有利儿童社会化呢,霍夫曼发现,母亲的引导效率高,原因是母亲的引导不仅是理性解 释,而是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并同时使用爱的收回、强制等方式。由此,有效的引导必须是富有情感又苛刻 严厉的,这样的引导能使儿童了解“不允许行为”的一套规则,并最终内化成儿童自我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从 而使儿童把这规则看成为自己应该执行的。这样使用引导方式,对儿童社会化进程的影响更稳定、持久、有效 。 (4)奖励 奖励相对惩罚而言,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争议较少。奖励通常包括精神上的奖励(鼓励、赞扬)和物 质上的奖励两种形式。父母适时的精神奖励,以及对良好行为的明确要求,会促进儿童社会责任感发展。相反 ,物质奖励却往往产生相反结果,尤其是滥用物质奖励。我国教育家陈佑兰先生说:“物质奖励会降低儿童对 行为标准的内化,阻碍认知能力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因为物质奖励就像体罚一样,只是一个外部动因 ,仅仅使用这种方式,父母是很难帮助儿童建立自我内部控制机制的。如对孩子许诺“如果你能干某事,就会 得到玩具”,孩子会听从之,但一旦没物质奖励,孩子便很少再从事这一活动。 此外,精神奖励也应适度,过频使用且不加区别,也会丧失其积极作用。 (5)温暖 6 温暖就是父母给予儿童温情与慈爱,包括充分地接受儿童,积极对儿童作出反应,对儿童表达关怀和爱, 给予儿童充分的支持等。温暖被公认为是家庭教养方式中极为重要的,在儿童社会化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可 以想象,父母充满温暖和爱的命令更易于儿童服从。温暖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儿童的认知能力、成就感及良好的 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处于温暖氛围中的儿童易于对处于困境中的人表示同情和提供帮助,表现出更多的利他 行为。 毫无疑问,温暖这一教养方式在儿童社会化中的积极作用非常明显,能发展他们的道德感、成就感、良好 社会适应力和利他行为。更重要的是,温暖使儿童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从而使父母避免使用强制性方式。温 暖的教养方式还能使儿童具有高水平的自尊。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 每个孩子都将通过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参与社会活动,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那么,家庭 是人类的首属群体,人的社会化始于家庭,儿童时期在家庭中进行的社会化,有着早期性、教育和生活的一致 性、施教者和被教化者关系的密切性等特点。因此父母采取怎样的教养方式,直接关系到孩子所受家庭教育的 效果,从而对孩子的社会化进程起重要作用。具体说来,关于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可以得出几点 简要结论: (1)父母愈多使用惩罚、限制, 儿童对道德规则的内化及道德形成愈慢。尤其当父母对儿童既惩罚、限 制又冷漠地拒绝时,会导致儿童的攻击性和其它不良行为的发生。当然,父母与孩子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或许 这种影响首先来自儿童,如他们缺乏内部自我控制而导致父母惩罚,但无论如何,使用强制的惩罚限制,不会 改变儿童外在不良行为,只会生产不良结果。 (2)精神鼓励优于物质奖励,对儿童社会化发展举足轻重。 (3)父母与孩子之间充满温情与慈爱的关系, 对儿童宽容民主的引导,可以积极地促进儿童内部控制力 的发展及认知能力的提高。但请注意引导方式在儿童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是十分确定的,只有在一定条件 下,引导方式才会发生积极的影响。 (4)父母不宜孤立地使用某一种教养方式。 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教养方式。 (5 )同一种教养方式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对儿童的社会化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如同样是限制,在专制 型家庭中,其作用是消极的,而在权威型家庭中的作用是积极有效的。 我们认为,教养方式不仅受父母接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及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将受到儿童自身各方 面因素的影响,这应该是个双向影响的过程。 总之,家庭教养方式融于父母对儿童的一切教育活动中,因此提高父母素质,优化教养方式,是抚育下一 代健康成长的必要前提。 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发展 ——厦门大学科教所钱兰英 对大多数父母而言,孩子是自己的希望。尤其现在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孩子几乎成了整个家庭的希望,所以,父母一般总是会尽其所能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的需要,除了基本的物质需要以外,对他(或她,以下同)身心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情感与爱等心理上的需要。对多数父母来说,孩子的物质需要是看得见的,也容易给予满足;而心理上的需要,则不易被发现,并且也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如何去满足孩子这方面的需要,因而不能常得到恰当的满足。 “人看极小,马看蹄爪”,“三岁看大,八岁看老”,这些俗语均为老百姓千百年来历史经验的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指出了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尤其是学龄前这一段生活经验(通常称为早期生活经验)对其一生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且这一论点已被现代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和实践所证实。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并且终身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环境,因此,早期生活经验的形成与内容,多半由家庭教养方式所决定。良好的家庭教养对亲子双方和整个社会都有很重大的意义。教养成功是对父母最大的奖赏和鼓励,也能大大增加父母的自我价值和生活满意度,深化父母之间的感情,使家庭的总体功能稳固、健全。对子女而言,良好的教养使他在个性、品德及行为诸方面健康成长,为他一 7 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对社会而言,良好的家庭教养可以使文化传统和社会规范得以在亲子互动关系中很好地传递,这是任何家庭之外的力量所不可替代的。反之,如果子女教养存在重大困扰或发生严重紊乱,自然会直接危害两代人的身心健康,使家庭生活的质量下降,家庭的总体功能发生障碍,甚至导致家庭解体进而危及社会稳定。 在一次对240名初一学生进行的研究中,根据学习成绩和教师评价把学生分为差生组和优生组(各120名),调查两组学生父母的教养方式。结果发现,优等学生父母对子女的教养偏向情感温暖和理解,容易使他们产生温暖、信任和安全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学习习惯;差等学生父母对子女的教养则偏向惩罚、否认、拒绝和过分干涉,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及自卑心理,对学习厌恶、抵触和缺乏信心。这是家庭教养方式对子女学习的影响。而从其他研究我们还发现,学习的成败与个人身心健康是互为因果的。另外,笔者在心理咨询的实践当中也曾多次接待因家庭教养方式不当造成心理障碍的来访者,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人的问题,其所在的整个家庭都必须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 家庭教养方式是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身心健康和合格社会成员为目标的最主要的活动,它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养方式,顾名思义包含有教育和养育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家庭中的教养,事实上是通过养而教的,即在养育的过程中达到教育的目的,或者说养育本身就具有教育的功能,特别是对年纪极小的孩子。养育方式的不同,将使婴幼儿形成不同的行为习惯,并纳入其个性的塑造之中。倘若孩子极小时形成的坏习惯没有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加以纠正,由此产生的对其心理发展不利的个性特征将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作为父母,要在家庭当中施行成功的教养,必须要能与孩子有融洽的沟通。你首先要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孩子一天一天长大,要从小到大始终能够进行良好的教养,自然就要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尤其是情感发展特征。父母必须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懂得孩子的需要,懂得通过恰当地满足其不同的身心需要来塑造其良好的品质、健全的人格。 一、0至6岁(儿童早期) 1、这一时期包括乳儿期、婴儿期和学前期。总的来说,一个孩子从出生到6岁这段时光是他一生中最美好同时也是最糟糕的:天堂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在以后的岁月中几乎再也体会不到;同时,无法言说的痛苦与绝望与这种幸福感和安全感交替出现,而这种交替又是难以预料的。在这段时间里,对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来说,父母的重要性是无人可比的。有研究显示,在孩子6岁以前,父母亲同时离开孩子的时间一次如果超过3周、一年中累计如果超过2个月,就会对孩子的安全感造成严重威胁,致使孩子产生分离焦虑。因为对任何一个孩子而言,没有任何东西比父母的“出席”更重要。因此,父母专注地、全心全意地进入你年幼孩子的世界是非常关键的,这样你才能够帮助幼儿尽可能地体会到一个安全而快乐的世界。而作为父母,能够给予一个幼小孩子的最容易也最有效的帮助就是爱。如果你能牢记关于6岁以下儿童情感生活的普遍规律,并以此指导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将非常有助于使你的爱获得最佳效果: 1、每个人一出生,就带有独特的性格,这是使他以独特的方式去行动和反应的天性。你应始终记着这样一个事实:即6岁以下的幼儿也是拥有他自己权利的个体,除了需要特别的照顾之外,你要用和其他人的交往中所采用的相同的方式来看待、维系你和你年幼孩子之间的关系。 2、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你的首要和最重要的责任是照管他,你要始终密切注意他的一切举动,了解他是否快乐,了解在什么时候该对他多加注意。这么做要比等到孩子出问题的时候再采用某种特殊的行为或做出某种特殊的反应重要得多。 3、不到6岁的孩子对父母非常依赖,因此他总是非常密切地注意着你,他对你会有什么感觉、如何行动和会作出什么反应是十分敏感的。他将受到你情绪和行为的影响,这是通常会被粗心的父母所忽略的。因此,在你年幼孩子在场的时候,你要特别注意与他人的交往方式,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生活,明智地应付各种不利的处境,真诚、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以说谎掩饰你的感情和行为,不要否认孩子所知道的事实。在孩子面前,诚实将使你们亲子双方获益。 二、6至13岁(儿童中期) 美国费城儿童指导中心(PCGC)的儿童心理专家们将儿童从学龄前到学龄的转变阶段(小学阶段)比拟为进化中的两栖动物时代。那时候,动物第一次开始在陆地上生活,但同时还生活在水里。同样的,年龄在6,13岁的孩子正处于婴幼儿期和青春期之间具有某种特殊的权利的阶段。在婴幼儿期,孩子在生理和智力上发育还不完全,生活上完全依赖父母,而在青春期,孩子进入成熟过程以及对父母依赖的最后阶段。 对孩子来说,儿童中期是个特别辉煌的时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他第一次发现了亲属关系、友谊、教育和生活本身所有的精彩和奇迹。只是在这个时期也充满了各种对人有着威胁的新的责任与挑战,他现在被迫从事在儿童早期不需做的各种协调活动:在家里,他被期望能在有关家务、满足他人的需求、处理和兄弟姐妹及其他亲属间的人际关系等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学校,要在各学科经常取得令人满意的进步;在同龄群体(同学、玩伴等)中,为获得并保持自尊要学会处理越来越复杂的社交关系。 为确保这个阶段的孩子能健康发展,你必须记住以下几个基本事实: 1、在儿童中期的孩子很大程度上都在致力于发展语言沟通的技巧,而这些技巧又会被用来巩固亲子关系。 8 因此,必须保持父母和孩子间有效的、不间断的对话。无论何时,你的孩子向你倾诉时,你都要做个积极的听众,而且只要可能,不要对他所说的给予任何评价。孩子与你的交谈可以帮助他正确看待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感,藉着这种经历,他就能全面和积极地看待一切。 2、处于儿童中期的孩子需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即使这样会使他冒一定的风险。因此,如果你想真正保护你的孩子,使他在生理、情感、社交等方面不受到伤害,就必须给他一定程度的自由,让他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从错误和不幸中吸取教训。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但只要你更加仔细、谨慎地观察你的孩子,同时积极地丰富自己的育儿经验,就可以更加有把握地判断在不同情况下该给孩子多少自由。 3、处于儿童中期的孩子渴望赞扬和支持。然而由于孩子的经验是那么不足,他们常常在学校、朋友、家务等方面出现错误或者过失,难免会由此经常遭到老师、家长、同学、玩伴的批评。这种批评所带来的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阻碍作用,恐怕只有真诚的赞扬和衷心的支持才能抵消。孩子必须确信这样一个事实,当他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在他身边,否则他将没有安全感和感到被忽略或被拒绝。 三、13至20岁(青春期) 这个在西方被称为teenager 的时期,孩子的发展过程充满了矛盾和冲突。青春期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转变过程,说明青少年还没有固定的性格和身份,正处于过渡和不稳定的阶段,他部分是孩子,部分是成人,部分又介于两者之间。 这一时期的一个主要矛盾是青少年在情感上对于父母的依赖性。一方面,青少年开始热衷于自己的思想,总是渴望不再受父母的控制,希望能获得个人自由;另一方面,他们依然想要并且需要父母如同以前一样爱他们。事实上十几岁的孩子很容易感到自己似乎不再天真可爱、弱小和无助,不再因此引起别人的关注、疼爱。所有的父母也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不喜欢父母用过去表达爱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不喜欢父母把他当作“婴儿来看待”。不管孩子是不是真的这么想,结果都是令人遗憾的。很多父母对自己十几岁的孩子表达关爱时,不再使用任何直接的方式,而这只能使孩子感到没人喜欢他。 青春期的另一个主要矛盾是,在青少年的头脑中,理性和非理性的冲突非常激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其内心似乎有两种势均力敌的力量纠缠在一起,并控制他的所有言行举止,但任何一种力量都没能一直占据决定性地位,这两种力量既有序又混乱。在“有序”时,孩子极为关注事情为什么是现在这样的,他会对社会和家庭的基本运作等问题进行坚持不懈的探讨、争论。这时他言行表达清晰,富于理性,这使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显得成熟和理智。而在“混乱”时,他则倾向于以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去感受一下将要步入的成年生活,检验由此带来的快乐和痛苦,倾向于漠视理智、规则和责任。 青春期的第三个主要矛盾是,青少年从不成熟的儿童走向逐渐成熟的成人的速度是不定的。这种不定性表现在不同孩子之间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同一个孩子身上不同特征的发展速度是不同步的。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发展非常快,在步入青春期不久,多数孩子就开始模仿成人的着装及行为,并且开始积极地投入爱情和性方面的活动,积极地表达他们的独立性。而在其他一些方面,如今的孩子却一直在推迟其青春期的结束,表现为在生活、经济上依然大部分依赖父母,直至拥有了有保障的工作甚至建立自己的新家庭,而在情感上的依赖则更持久。 如果你能记住以下几点,将有助于帮助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克服以上所说的矛盾与冲突: 1、要充分意识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将面临更多情感上的困难,你和孩子都应该接受这一现实。随着生理和社会角色的急剧变化,你原本十分“正常”的孩子步入骚动的青春期后可能会有一些令你无法接受的变化,他开始做一些让你担忧、愧疚、恐惧或气愤的事情,比方说大部分时间一个人沉默地呆在家里又不告诉你为了什么,对成年人开始不信任和不尊重,隐瞒自己的行为和去处,公然藐视家庭内外的规则和礼仪标准,偷东西,拒绝和家人共同外出,逃学、离家出走,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参与性行为等。因此,当你的孩子将步入青春期时,你就要事先对处理这一大堆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当事情到来时,要想维持你作为父母的权威和保持清醒、镇定,关键在于你要从合适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所面临的每个困境。只要可能,请接受你所能接受的,这对你自己、你的孩子和你的家庭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经过有事实根据判断后认为真正需要的情况下,才能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惩戒。 2、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生活中有太多的情感起伏和转变,他意识到只有靠父母,才能保持情感上的平静、稳定和坚强,尽管他在表面上也许会否认这点。孩子会有意或无意地模仿成人尤其父母是如何在顺境和逆境中保持坚强和情感上的平衡。因此,父母应尽可能使教养孩子的模式保持平静、连续,尤其在面临亲子冲突的困境时不能让谈话式的协商蜕化为激烈的争论甚至争吵,更要小心不能把你个人的焦虑和挫折感借此发泄在孩子身上。 3、十几岁孩子的父母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因不愿放弃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威而感到痛苦。你害怕如果没有你的支持和控制,孩子就可能无法正常生活,你还担心会因此而失去你的孩子。你要认识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能否获得健康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有赖于你对自己权威的逐渐放弃。在此过程,你不仅不会失去孩子,还能使孩子变得更成熟。你要充分意识到这些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更民主的教养模式。请和你的孩子适当分享新的、更具成人取向的兴趣和活动,允许他以一种不同以往的、较少孩子气的方式和你及家人交往„„ 9 你和孩子应共同努力,建立一种更成熟且相互独立的亲子关系。 4、尽管你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需要也应该摆脱父母的直接监督和控制,从而获得更多的独立性,但他不 会因为长大了就不再需要你的爱、关注和尊重。 以上是有关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成长特点及在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孩子进行亲子沟通时需要记住的一 些基本事实。阶段的划分年龄并不是固定的,在孩子之间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作为父母,你要密切注意 自己孩子的特点,了解他情感和行为的具体内容,作为施行具体教养的依据。下面的小测验可以帮助作为与 孩子加强沟通的一个辅助手段,建设你和你的丈夫(妻子)分别回答以下50个问题。 测验题目: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1. 你孩子最要好的朋友(小伙伴或同学)是谁, 2(你孩子最喜爱的老师是谁, 3(你孩子最崇拜什么样的人, 4(你孩子最讨厌什么样的人, 5(除家里人以外,什么人对你孩子影响最大, 6(你孩子最喜欢哪一位亲戚, 7(你孩子最喜欢哪门课程,最不喜欢哪门课程, 8(你孩子的收藏物中他(她)认为什么东西最珍贵, 9(你孩子最害怕什么, 10(你孩子最烦恼的事是什么, 11(在什么情况下你孩子容易撒谎, 12(你孩子最爱看什么电视节目, 13(你孩子爱看什么电影, 14(你孩子最喜欢什么娱乐活动, 15(你孩子爱好哪些体育项目, 16(你孩子爱听哪些音乐、歌曲, 17(你孩子最愿意到哪儿去玩, 18(你孩子最喜欢哪一类课外读物, 19(你孩子最近在看哪一本课外书, 20(你孩子最喜欢什么颜色, 21(你孩子最喜欢什么花朵(植物),最喜欢什么动物, 22(假如让你孩子任意挑选世界上的东西,他(她)会挑什么,(只能挑一样) 23(就你孩子的年龄来说,他(她)是否感到自己太大或太小, 24(在学校里,你孩子是否感到自己被其他孩子所喜欢, 25(你孩子常在什么时候做家庭作业, 26(你孩子长大后想干什么, 27(你孩子对社会上哪种职业最尊重, 28(你孩子最看不起哪种社会职业, 29(你孩子对家里什么事最不满, 30(什么事情最易使你孩子生气, 31(什么事情最使你孩子感到尴尬, 32(在什么时候你孩子容易和父母对立, 33(在什么情况下你孩子容易听父母的话, 34(去年一年,你孩子对什么事最感失望, 35(去年一年,你孩子对什么事最感到高兴, 36(你孩子希望星期天怎样度过, 37(假期内,你孩子常爱做些什么, 38(家庭喜庆的日子中,你孩子最喜欢哪一天, 39(你孩子对自己做的什么事最自豪, 40(你孩子最懊丧自己做过的什么事, 41(你孩子最不爱做什么家务, 42(你孩子对什么事情能百做不厌, 43(你孩子在学校里有绰号吗,怎么会有这个绰号, 44(老师认为你孩子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45(你认为你孩子性格中最突出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46(什么事情是你孩子最不屑一顾的, 10 47(你送给他的礼物中,你孩子最珍爱什么, 48(你孩子最爱吃什么菜,最不爱吃什么菜, 49(你给孩子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50(你孩子喜欢你吗,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与建议: 回答完每个问题后,请孩子给你打分。在上述50个问题中,若能正确回答80%以上,说明你对子女很了解,请继续保持;若能答对70%以上,说明你对子女比较了解,但需要以后更加留意;若能答对一半,说明你对子女的了解勉强可以,需要在孩子身上多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若连一半也答不上,只能说明你对孩子太不了解,极需加强关心,以使他们更好地成长。你要权衡一下孩子和你手头其他事务的重要性。 比较一下父母所得的分数,你将不难发现你家庭内部的亲子关系是否平衡、和谐。 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文 / 温淑珍 在家庭教育中,采取何种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影响很大。有学者指出,目前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良的教养方式。 从现实情况来看,家长的过分溺爱和严厉粗暴这两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过分溺爱的教养方式主要体现在父母在同孩子相处时缺乏爱的分寸,视孩子为掌上明珠,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使孩子在家中处于特殊地位,事事都替孩子操办。这对于孩子的个性、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实践证明,在溺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中会形成压抑、意志薄弱、胆怯、迟疑、情绪的稳定性差等特点,还可能养成自制力差、感情脆弱、不合群、动手能力差等特点。 严厉粗暴型的教养方式同样会导致孩子严重的心理问题。这种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厉,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丝毫不顾忌孩子的自尊心。它容易使孩子产生一种父母是否爱自己的想法,令孩子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对于孩子确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极为不利。同时,还会使孩子形成有缺陷的个性,如自我中心、冲动、冷酷、淡漠、好斗、压抑、胆怯、自卑、孤僻等问题。严重的会导致孩子神经错乱,心理失常。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 家庭教养方式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儿童社会化问题时关注的重要课题。诸多研究表明,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上世纪40年代迄今,国内外心理学家不懈地运用实证研究探索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揭示家庭教养行为和方式的内在结构及特征。随着父母影响儿童的单向决定观向亲子双向互动观转变,以及人类发展生态理论模型的兴起,随着心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现场化、数学化,家庭教养方式研究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家庭、对父母、对儿童的认识。本文试图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历程入手,概括其研究特征,并就其发展趋势和原因作出分析。 一、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缘起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目前,国内学者对教养方式的用词并不严格,有的学者使用“抚养方式[1]”、“养育方式[2]”,有的学者用“教育方式[3][4]”,甚至使用同一种研究工具的研究者之间也出现分歧。笔者认为,抚养方式与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关注点不同,前者主要侧重家长对儿童的生理保育,后者侧重家长作为社会文化的直接执行者对儿童价值观念、态度体系和社会规范的传递与教导。其实,家庭教养方式是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这种互动的结果不仅从父母对儿童的生理养育活动中体现,而且从父母对儿童行为规范的传递中体现。儿童一出生,首先是作为一个生物个体而存在,其最基本的生存和身体健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长时间的精心护理、照料。与此同时,他又开始了由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转变的社会化过程,这意味着儿童需要不断学习知识、技能,逐渐掌握社会规范,最终适应社会生活,这一切同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的引导、教育。因此,将Parenting pattern这一英文中表示父母教养行为特征概括的短语译成“教养方式”最贴切,它全面地涵盖了上述两个同时进行的层面。我国学者缪小春早在其英文译著《儿童发展与个性》中采用了“父母教养”的说法。从字面看,教养方式既有抚养之意,又兼具教育职能,恰当地反映了家长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充当的角色。 家庭教养方式之所以成为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与心理学对人的社会化研究有密切关系。一个具有自身独特性的儿童如何形成同其所处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相类似的情感和行动的所有那些过程,即社会化,被视为儿童发展的核心。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许多群体或作用力在不同的时间通过不同方式对儿童发挥影响。对个体发展的早期而言,家庭承担了主要的教养 职责 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建筑公司岗位职责下载社工督导职责.docx 。虽然家庭的教养活动自婚姻家庭在历史上产生以来就早已有之,但科学的教养方式的研究却受到人们的儿童观及儿童发展理论的极大影响。 在西方,19世纪以前,社会还不存在关注儿童需要的观念。儿童的存在是否有意义取决于他们是否能使 11 成人快乐,当父母无力照顾孩子,他们就会被遗弃。19世纪的北美殖民地,儿童不仅需要承担无穷无尽的家务劳动,而且必须服从父亲这一家庭主要权威。不服从被认为是有罪的,要遭受惩罚。传统和宗教影响着儿童教养活动。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人们对待儿童的方式有了一些改善。这一方面归功于洛克、卢梭和裴斯泰洛齐作品的传播,另一方面归功于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的思想的影响。洛克的白板说鼓励父母和教师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最适宜的经验,他的观念仍对当代儿童教养产生影响。卢梭认为儿童需要自由成长,受他思想影响的裴斯泰洛齐强调了母亲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重要性。心理学家霍尔坚信,天性良好的年幼儿童,如果不被过多指导,能够自然成长为有自控力的个体。虽然19世纪末人们赞成父母的爱和感情对形成儿童人格的作用,但20世纪一开始,奖励和惩罚的原则被大力倡导。儿童的教养遵循着严格的时间表,母亲被告知要期望孩子的服从,不理会孩子发脾气,限制他们的身体活动等等。进入20世纪20年代,华生的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出现,并对儿童社会化过程及家庭教养产生重大影响。两者都相信个体的早年生活对随后发展的重要性。华生从刺激反应的理论出发,相信儿童生活早期稳定行为的重要性。他认为良好的行为必须从一开始就形成条件反射;弗洛伊德则相信有害的早期经验会伤害儿童的发展,儿童的个性成长不能被抑制,需要让儿童表达而不是抑制情绪。20世纪40年代起,儿童的养育观念发生了变化,父母被鼓励要让儿童快乐,让他们感受到爱,鼓励儿童学会自制。 这些观念的变化及理论的产生对社会化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长远而广泛的影响[5](p.324)。学者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儿童的教养活动影响着儿童的行为。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研究者们通过对各种教养情境的大量观察,运用实证法构建起了关于教养方式的种种观点。20世纪40年代,Baldwin从事了一项儿童发展的研究,涉及的儿童年龄跨度很广,从出生直至儿童晚期。在这项研究中,他访谈了许多父母,并多次观察了他们与儿童在家庭中的互动。1948年他在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民主——控制这两个主要的教养维度,并认为它们在所研究的家庭中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此后,1957年,Sears,Maccoby和Levin等人进行了一项涉及近400个家庭的研究,研究者向母亲提出诸多问题,涉及孩子在家中的行为表现,母亲对孩子哺乳、排便训练、纪律管教等方面[6]。通过与母亲的访谈,研究者们认为教养方式可以被描述为限制的和允许的,这些教养方式影响着儿童的行为。这以后,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动因,它们如何影响和塑造儿童的行为便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发展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早期研究 在儿童社会化的早期研究中,父母对儿童的单向影响观渗透在学者们的研究思路中,他们努力寻求父母决定儿童的教养维度或模式。西方心理学家研究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时,采取了不同的研究取向。 一种取向是,从父母教养行为的维度入手,探讨某一行为维度或行为维度下具体的教养方法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如西蒙兹从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两个维度区分父母的教养行为,进而指出,如果父母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孩子倾向于顺从、腼腆、被动、缺乏自信心;如果父母接受孩子,则孩子情绪稳定,兴趣广泛,行为更符合社会的要求[7]。由于接受——拒绝实际上反映了父母与儿童的情感关系,支配——服从反映了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因此,众多心理学家开始研究父母对儿童的情感、父母对儿童具体的控制形式与儿童社会行为的关系。如霍夫曼和亚龙,劳顿,韦克斯勒等研究发现,温暖对儿童社会化进程所起的作用是十分积极的,它会促进儿童道德感、成就感、良好社会适应和利他行为的发展。再如,霍夫曼研究了惩罚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指出,父母使用强制方式,包括对儿童体罚、冷漠地拒绝、剥夺儿童的某些权利以及威胁等,会阻碍儿童对道德规范的内化,也会降低儿童良知的发展;父母使用心理惩罚形式“爱的收回”,对儿童表示失望,孤立、不理睬儿童等,会使儿童产生过重的内疚感,刻板而非灵活的遵守社会行为规则[8]。 另一种取向是将家庭教养方式类型化、模式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鲍姆林特的研究,她从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以及父母的教养四个方面来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9]p.457。与专制型、宽容型家庭相比,权威型家庭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7]。鲍姆林特的研究揭示,儿童的个性形成并非由父母的某个行为维度决定,而要受到父母整个行为模式的影响,可以根据不同父母的教养类型而对限制作不同区分。权威型父母和专制型父母都对儿童加以限制,但前者的限制是“严格而合理的”,后者的限制却是“无目的、不合理甚至惩罚性的”,因而限制对儿童社会化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不少心理学家的研究都支持鲍姆林特的结论,如韦克斯勒指出,在权威型家庭中使用“爱的收回”会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积极作用,而在专制型家庭中使用则起到相反作用,这与使用这种方法时是否适度有关[8]。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前一种研究取向注重具体的教养行为,却忽视了同一教养行为与不同家庭环境结合的不同作用;后一种研究取向试图对父母的教养行为作特征概括,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前者的不足。两者的结合研究清楚地表明,具体行为维度并不孤立地对儿童社会化起作用,只有将它们与父母整体的教养行为模式或类型结合,才能真正揭示出它们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时期,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也研究了母亲的教养态度与孩子性格的关系,其结论与西方学者的结论比较一致。 (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进展,学者们开始探求教养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将教 12 养方式的研究从表层推进了一个更深的层面。这首先是基于实践和应用的需要。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者而言,揭示了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指导父母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促进儿童的发展。而探讨制约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为心理学家的指导和帮助提供了依据和策略。其次,推动研究进展的更直接的动力来自社会化进程双向模式的兴起和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的提出。它们促使学者们走出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单向研究的圈子,尝试将父母特征和儿童特征都纳入教养方式体系,并将教养方式放入更大的背景中加以考查。 这期间,国外学者既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又从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儿童特征入手,较全面地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影响因素。如,巴斯顿的研究发现,美国、法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的母亲对儿童注视他人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在集体价值取向的日本,母亲鼓励并引导孩子注视他人的行为;而在个人价值取向的美国和法国,母亲对儿童注视他人的行为没有明显反应[10](p.114)。又如,Chamberlin(1974)、Lytton(1980)及Minton和Levine(1971)等的研究证实,白人中产阶层的父母更多地对儿童使用建议和解释,更多地对儿童的需求作出应答,且更经常地提供积极而非否定的反馈;而较低阶层的父母更倾向于使用强制和权力介入,对儿童自由更多加以限制[11](p.205)。再如,Cox(1987)发现,与非抑郁的母亲相比,抑郁的母亲与孩子的交往质量差,更多忽视孩子的要求,更多使用控制的手段[12]。Mcloyd(1994)发现,处于压力中的父母自我效能感差,对儿童的温情较少,缺乏耐心和参与,提供的帮助也较少,对儿童的消极控制较多,容易受到激惹[10](p.117)。Martin(1975)发现,父母和儿童的性别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与孩子异性别的父母比与孩子同性别的父母对孩子更仁慈、少严厉且更允许孩子自由。还有研究指出,孩子的行为特征,如活动量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活动过度的儿童的母亲比正常儿童的母亲有更多的指令和否定性[13]。儿童的气质也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困难型气质的儿童容易与母亲发生冲突,这增加了母亲的控制,继而增加了孩子问题行为的可能性[12]。 国内学者大多从80年代开始涉足家庭教养方式这一研究领域。起初的研究较为零散,取向较为单一。或从儿童性格入手,或从儿童心理卫生入手,探求有利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形式。但其中也不乏颇具远见的学者,他们探究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并从父母文化素养、职业等角度分析了家长教养态度的成因[14]。进入90年代,随着国际交流的快速发展,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新流派、新理论、新研究模式日渐为我国学者了解和接受。在考虑与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他们逐渐将新思路、新信息运用到家庭教养的研究中,使我们的研究既紧跟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又很快深入到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层面,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概括说来,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教养方式所涉及对象的年龄段更加宽泛,从以婴幼儿为主,逐渐扩大到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 90年代中期以前,学者们探讨家庭教养方式时涉及的儿童多为学龄前儿童,少数研究包含了小学低年级儿童和中学生。9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的对象有了较大拓展,逐渐覆盖了小学儿童、初中生和高中生,填补了我国某些年龄段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研究上的空白[1][2][15][16][17][18]。其实,家庭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存在。学龄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其影响自然非常直接而重要,这也是众多学者关注学龄前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原因。但儿童步入学校后,尤其是进入青少年期,虽然主要活动场所已从家庭转为学校,但生活环境和周围刺激的复杂化更从某种意义上凸显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儿童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对新情境的应对无一不受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或直接影响。尤其当儿童步入青少年期,他们与父母对抗性的增加更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揭示父母教养方式的变化和特点,为家庭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材料。 第二,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关系的探讨从宏观、笼统走向微观、具体。 以往,研究者是从整体上笼统评估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现在,学者们开始深入探讨它与儿童社会化各个具体方面的关系。这些研究不仅内容上更富有时代气息,而且与当前心理学领域对儿童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关注,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颇为契合。如,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15];父、母教育行为的结构及其与小学儿童焦虑情绪的关系[19];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17];青少年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20];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2];学习不良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其自我概念等[18]。 第三,进一步研究家庭教养方式本身,深入探究教养方式内在的结构。 80年代后期,研究者多从单纯类型论的角度来界定家庭教养方式,如将家庭教养方式归纳为娇纵溺爱型、启发引导型、放任自流型、因材施教型、简单粗暴型等等[3]。进入90年代,研究者对教养方式的分析出现新的变化。有的从教养方式的情感维度和行为控制维度来分析教养方式。如桑标(1991)从“接受—拒绝”和“宽容—严厉”两个维度划分母亲的教养方式,从“肯定—否定”维度划分父亲的教养方式,探讨其对中日不同文化背景下幼儿的性格发展的作用[7]。这种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界定从维度上已经有突破,但仍带有西方学者研究的影子。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家庭教养方式是一个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综合体,简单从某一方面或某个维度来看待,势必不能全面涵概家长的教养行为,从而失之偏颇。因此,他们从系统论的思想出发,强调从具体教养行为的不同侧面整体把握家庭教养方式的特征。如,陶沙等从溺爱、忽视、专制、民主、惩 13 罚、成就要求及教育的不一致等七个维度来看待幼儿母亲的教育方式[4]。同样,杨丽珠等也选取了母亲教养方式的溺爱性、民主性、放任性、专制性和不一致性等多个侧面,全面探究其与儿童气质的关系[21]。 还有学者仍主张将教养方式类型化,但是这种类型化与最初研究者的单纯类型论有很大的区别,是建立在更合理基础上的类型论。关颖提出,家庭教育方式既体现不同的情感因素,也反映与客观环境的联系,还与亲子间的互动方式有关,研究者可以从这些不同角度对教养方式分类。林磊选择了溺爱性、专制性、放任性、期望性、不一致性、拒绝性和民主性这七个母亲教养方式的侧面,通过对母亲在七个侧面的得分进行“快速聚类”,得出了五种特征不同的教养方式,分别为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和积极型[22]。这几种教养方式的差异并非源自母亲不同性质的行为,而源自母亲在相同行为侧面上行为的表现频率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学者们深入探寻父母教养方式的内在结构,试图从本质上把握教养方式,为父母教养行为的改善提供实际参考意见。陶沙、董奇等研究了3-6岁儿童母亲的教养行为的结构,结果表明,母亲的教养行为包括敏感性、接触与参与、交往指导、认知发展指导、积极情感的表达、消极情感的表达六方面[23]。这一结果用实证的方式证明了理论上所认为的日常亲子互动过程中父母具体教养行为的内在结构。 第四,对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探讨更广泛,尝试从多方面寻找影响因素。 亲子双向互动观的影响使研究者在挖掘教养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时,将视线渐渐从父母身上扩展到儿童身上,关注双方的特征。学者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共识。研究表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生育孩子的年龄、婚姻状况等因素影响其教养方式,其中受教育程度、职业、夫妻关系等影响显[4][18]。学龄前儿童的性别、年龄因素影响父母教养行为的某些侧面,其气质和消极行为特征显著影响父著 母的教养方式[4][13][21];青少年个体的性别明显影响其父亲的而非母亲的教养方式[1]。近几年来,不少研究者更开始跳出父母外在的特征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的探求,进而深入发掘父母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母亲血型影响其家庭教养行为[24]。还有研究者看到了父母意识和父母教育观念的重要性,认为它们往往体现了父母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者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和教养模式,并进一步探索它们的内容和结构[25][26][27]。 此外,研究者也关注家庭环境、关注父母所处的文化背景,试图从家庭系统内和系统外的因素理解父母的教养行为。王耘等研究了不同家庭类型、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等因素对母亲抚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结构是影响母亲抚养行为的重要变量,主干家庭母亲的抚养行为总体上优于核心家庭的母亲[28]。张文新比较了城乡两种文化背景对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城乡差异,城市青少年的父亲对孩子有更多的情感理解与温暖;城市母亲与农村母亲在对孩子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方面没有差异,但对孩子的干涉、保护、否认拒绝、惩罚严厉更多[16]。 三、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的三大因素 综观上述对家庭教养方式研究历程的描述和概括分析,我们不禁要探讨推动研究向前发展,丰富了人类关于家庭教养的认识的诸多因素。 (一)人类对自身探究的好奇心 研究儿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而人是研究人类的最好对象。在儿童发展心理学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我们逐渐明晰了儿童发展的含义和基本性质;懂得了遗传、环境、教育和儿童发展的关系;儿童智慧的发生、发展;儿童的情绪以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等问题。但儿童发展的过程是复杂的,现实中的儿童也并不是什么“典型的”儿童,他们是千差万别的,我们还有许多问题远没有弄清。如,现代科学还不能明确地界定遗传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限度。在儿童社会化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以及当前我们社会中中西方文化的冲撞对儿童青少年将产生哪些影响,如何产生等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在家庭教育领域,哪些因素在影响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儿童与父母的亲子互动,这些因素通过什么方式作用于亲子互动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黛安?E?帕普利在《儿童世界》中说过:“只有知道了我们是怎样的人,又是如何变成了这样的人,我们才有希望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 (二)理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成果的取得主要受到了几个不同时期关于儿童发展的观点和理论的影响。首先是成人塑造儿童的单向决定观;其次是成人儿童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观;再次是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模型。这些观点或理论模型身后都有强大的理论支撑。 早期关于亲子关系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父母的作用。许多研究考察了父母的教养方式、教育观念和教养行为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父母影响儿童的单向决定观背后就隐藏着两种主要理论。其一,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理论中强调的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年期人格特点在生命的头几年里就已经被决定了;其二,行为主义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可以由后天环境加以塑造。这两大理论派别的观点,促使研究者探索儿童的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教养实践与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这成为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开端。更为甚者,行为主义的发展理论也造就了长期在家庭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父母塑造儿童的单向决定论,使众多的心理学家认为要对儿童发展作出解释,只需对儿童的父母及其社会化实践进行考察即可。这使研究者执迷于对父母教养行为和方式的维度及类型的研究,并进一步考察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而仅将儿童视为其自身社会化的被动接受者。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 14 理论提升了儿童在发展中的地位。在皮亚杰看来,儿童从一出生就是其自身发展的积极动因,他主动从环境中寻找、选择适宜自己的刺激,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些真知灼见让人们看到了儿童的主动性,并对我们理解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的实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68年,A?Bell对社会化研究中的影响方向进行了再解释,他开创性地提出了“双向模式”说,认为儿童自出生起就表现出明显的天赋差异,而这些差异又影响父母的行为。这引发了整个70年代儿童特征对父母影响的研究[11](p.193)。Bell还提出了亲子控制系统理论,揭示了亲子关系的互动机制。可见,在分析儿童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双向原则”。也许“容易抚养型”气质的儿童从一开始就更加服从、友好和独立,容易按权威的方式来训诫,是同样的方法对“抚育困难型”气质的儿童不一定有效,尽管权威教养方式很有价值。这促使家庭教养研究者在注重父母对儿童巨大影响的同时,看到父母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好还必须结合儿童自身的特点。双向互动观逐渐取代单向决定观,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系统研究亲子互动影响因素的过程中涌现了多种理论观点,如生态化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等。其中,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模型颇具影响。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嵌套在一起的系统组成,这些系统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与儿童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家庭、学校是与儿童关系最密切的微系统;微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构成中间系统;而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影响他们的环境,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条件等构成了外层系统,最后,儿童所处的具有一致信仰、习惯、传统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社会或亚文化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构成了宏观系统[10](p.16)。在研究设计时,对儿童的分析不应停留在微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考察。这一思路促使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者,跳出他们所熟悉的微观系统,而将教养方式、亲子互动的分析放在更广阔的系统中进行,如,关注母亲的血型,关注父母的教育观念、文化背景、社会支持状况等等,使研究呈现出更开阔的视野。90年代,国内关于教养方式的研究几乎都提及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理论。通过深入儿童生活的现实环境,如幼儿园、家庭,观察儿童,并对儿童的教师、父母进行访谈,从前的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类型学模式被一种基于生态学化的新的“类型学”模式所取代,取得了研究上的新进展[22]。 (三)研究方法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任何一个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直接取决于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水平高低的标志。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成果和进步不仅间接受现代科学系统方法的影响,而且直接受到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些新趋势和新特点的促进和推动。 1.现代科学系统方法对家庭研究的影响 在家庭教养方式研究领域,系统方法的影响从两方面表现出来。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方面,父亲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父亲及家庭其他成员的支持对母亲教养行为的影响渐渐地提到研究日程上。较长时期以来,学者们多关注母亲及其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忽视了父亲、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与儿童的关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与母亲是儿童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料者和参与者有关;还与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都较为强调母亲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有关。如今,家庭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母亲与儿童、父亲与儿童,父亲与母亲间存在复杂的、交互的亲子互动。研究表明,父亲对青少年个体的教养行为与母亲的行为存在显著差异,父亲对子女的惩罚严厉少于母亲,但其对子女的情感温暖、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皆多于母亲[1]。父亲的教养影响孩子的成就感,有成就者一般与父亲的关系亲密[12]。另外,父亲的支持影响母亲抚养行为中的情绪、自信心、积极性和与儿童的亲子关系[29]。第二,研究者从更大的系统层次来考虑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如,关注儿童青少年身处的学校系统与家庭系统的关系,探讨学习不良初中生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关注儿童所处的外层系统、甚至宏系统对其影响,探讨劳教人员的早期父母抚养方式,比较城乡青少年父母的教养方式等等。 2.心理学研究的现场化所产生的影响 随着心理学研究应用性的日益加强,传统的理论与实验室研究逐渐转变为各种形式的现场研究,强调在现实的情境与条件下控制和观察心理活动、测定和记录整个心理过程。这与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出现的“生态化趋势”不谋而合。现场研究及生态化趋势对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最大影响在于,它改变了研究者的观念,使他们看到在家庭生活的真实场景中考察父母的具体教养行为,揭示其与儿童社会化的关系的重要性;也促使他们深入幼儿园和家庭,借助与父母、教师的访谈、观察,编制家长教养行为量表,以此反观教养方式的结构、类型。这一研究手法的变化使研究者获得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如,陶沙找到了母亲教养行为的敏感性、接触与参与、交往指导、认知发展指导、积极情感的表达与消极情感的表达等6个因子[23]。 3.研究手段综合化、数学化带来的影响 在家庭教养方式研究领域,研究手段的综合化体现在,对于同一个家庭教养行为,既采用访谈法,又借助观察法、问卷法、评价法,力求使所获得的资料和信息更真实、可靠。而研究手段的数字化意味着研究者能够充分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其他数学方法。在家庭教养方式的探索中,研究者所使用的数据分析手段日益先进、复杂、精确。从最简单的百分比比较,发展到近几年大量使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聚类分析等等。统计软件包尤其是SPSS的使用,使研究者可以从多角度快速分析处理数据,产生了高质量的成果。如, 15 桑标运用因素分析法确定了父性意识的9个因子和母性意识的13个因子,还通过多因变量线性模型方差分析,比较了年龄、不同文化水平等因素对父性、母性意识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的年龄对父性和母性意识有明 。 显影响;母亲的文化水平、职业明显影响其母性意识[26] 当然,在家庭教养方式研究不断推进,成果不断取得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譬如,生态化研究,许多学者虽然认识到在真实环境中研究儿童青少年的意义,但在实践这一观念的时候过于简单化、形式化。因为仅仅依靠短暂的观察和访谈无法真正把握父母教养子女的行为的实质,更何况这种观察、访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编制一份父母教养行为或方式的量表。从这个意义上,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现场研究或生态取向的研究。生态化研究要求,发展心理学家必须首先对儿童真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探讨,作出描述,然后进行更为客观准确的编码,使之量化,最终作出解释。这种强调观察或描述的重要性的思路,与人类学对人类行为和习俗的研究思路相当一致。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中阐明了实地考察和面对面的接触这些方法对研究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她指出,不进行实地考察或面对面接触,我们就无法发现和区别在某种文化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以及人们如何判断具体生活事实。正因为本尼迪克特这么坚持并身体力行,她才在文化模式的研究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文化人类学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如果发展心理学家想揭示亲子互动过程的机制和实质,不能忽视对真实情境中的父母与儿童的实地观察,这也许是研究取得更新进展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方晓义,郑宇.初中生父母抚养方式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 [2] 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6). [3] 关颖.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天津社会科学,1994,(4). [4] 陶沙.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 [5] ,美,R.M.利伯特,等.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 [6] 周宗奎.儿童社会化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研究,1996,(2). [7] 张丽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3). [8] 夏利民.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研究综述[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5). [9] 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0]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1] Joan E.Crusec,Hugh Lytton(1988),Socialization and Family,in Social Development:History,Theory,and Research,Springer-Verlag. [12] 侯静,陈会昌.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2,(2). [13] 陈陈.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6. [14] 卢乐珍.父母教养态度的形成因素[J].江苏教育?幼儿版,1984,(7-8). [15] 曾琦,等.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2). [16] 张文新.城乡青少年父母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 [17] 魏运华.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3). [18] 雷雳,张钦,等.学习不良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其自我概念[J].心理科学,2001,(2). [19] 孙永明,等.父、母教育行为的结构及其与小学儿童焦虑情绪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 [20] 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心理科学,1998,(6). [21] 杨丽珠,杨春卿.幼儿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的选择[J].心理科学,1998,(1). [22] 林磊.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4). [23] 陶沙等.3-6岁儿童母亲教养行为的结构及其与儿童特征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 [24] 郑林科,王树秀.影响家庭教养与子女性格的母亲血型气质研究[J].心理科学,2001,(2). [25] 李凌艳,庞丽娟,等.2,6岁儿童母亲教育观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1997,(3). [26] 桑标,杜乃芳.父母意识的影响因素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 [27] 陈会昌,王莉.1,10岁儿童父母的教育观念[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 [28] 王耘.家庭环境对母亲抚养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4). [29] 王耘.社会支持与母亲抚养困难的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 16
本文档为【家庭教养方式、家庭交往、家庭结构与儿童社会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850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4KB
软件:Word
页数:46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18
浏览量: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