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举报
开通vip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南师大第二附属初级中学------王宇林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获取信息的过程。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通过听觉获得,视觉方面获取仅限于书本和黑板等静态的内容,因此,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南师大第二附属初级中学------王宇林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而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获取信息的过程。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通过听觉获得,视觉方面获取仅限于书本和黑板等静态的内容,因此,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应用是数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多媒体教学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学习的材料有浓厚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拓展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学习兴趣来源于好奇心,“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而传统的教学无法满足他们的这些要求,激发不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数学课堂,利用多媒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观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从而达成提高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借助几何画板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例如,对"轴对称"概念的讲授,教师可以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这只蝴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让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会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就很自然地发现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前都是用剪纸、拼接和度量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但由于实际操作起来都有误差,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现在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拖动三角形的顶点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无论怎么变,三个内角的和总是180度。这无疑大大地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的欲望。 三、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扩充信息,增大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 巴班斯基说:最优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规定时间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高可能的水平,因为提高活动效率、和节省时间这两个法则,是劳动活动的普遍法则。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容量,优化教学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动画又更生动形象,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和移动、颜色的变换更能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其效果当然就会更好,用彩色版本的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优于用黑白本的教材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我在上七(下)第九章“认识三角形”时,我先给学生出示一组多边形地砖铺成的各种图案,在给与学生美感的同时,提出“你知道这些多边形能铺满地面的奥秘吗,”从而揭示课题:认识最简单的多边形——三角形,这时我又让学生观看一组由三角形组成的各种图案, 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已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分组观察、测量、比较,在教师的引导下揭示三角形的概念,认识组成三角形的元素,再从现有的三角形图片和纸片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后,出示一组课堂练习。再如,画各种立体图形(球、圆柱、圆锥、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等)和一些平面图形,若利用几何画板或“Z,Z”智能教学平台,一个菜单命令就成了。用计算机代替老师、学生做这些工作,既彻底减轻了负担,让教师、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同时也有助于师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四、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揭示规律、拓展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生动、直观、形象,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或"Z,z”智能教学平台里,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又如:在学习八年级第一章《探索勾股定理》时,利用“几何画板”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直角三角形,通过度量各边长度的平方值并进行比较,让学生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产生很感性的认识;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从而加深了对勾股定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 五、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更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多媒体教学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构造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学习并辅之以必要的反馈,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如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把习题编制成一个个的可交互操作的界面,学生在学完新课后,每一位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完成练习,正确则由计算机立即给以表扬,加以强化,并出示下一题;回答错误,则给出提示或鼓励,让学生再继续思考。这样通过自己独立操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便于形成技能,更牢固的掌握知识。也可以把学生带进“数学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得出结论,进而体会到知识的形成与发生过程。例如,要想全面了解函数 中的三个系数a、b、c对其图象的影响,可以在几何画板中任意输入不同的a、b、c,观察图象的变化,通过大量的演示结果,学生自己得出a、b、c的值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影响。整个教学过程一改过去许多学生头疼的、枯燥的理性阐述,像是在做有趣的理化生实验,又像是在做游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空前的热情,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得出了许多新的发现和新的猜想,体验到数学发现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成功地形成了应有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其功效也数倍于传统的语言描述与原始的板演,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欲望,提高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而逐渐深人到中学教学领域,以资源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它体现教师日益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运用网络课件和专题网站等资源进行情境创设和提供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丰富资源的优势和网络的交互特性,进行以任务驱动的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和数字化学习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协作工具和研发探究工具。未来世界,将是一个计算机与网络的世界,不会使用计算机,不会使用网络,不让计算机成为自己的有力助手的人,在今后的世界里将会“寸步难行”。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只有教师了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站在高科技的高度,不断学习,拓展、更新知识,掌握和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真正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常如吉,《数学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杨路明,《计算机实用教程》,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7。 【3】田万海.:《数学教育学》 ,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6 【4】李克东 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电化教育研究,2001.8 【5】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6】王鹏远 对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南师大第二附属初级中学------王宇林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获取信息的过程。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通过听觉获得,视觉方面获取仅限于书本和黑板等静态的内容,因此,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应用是数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多媒体教学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学习的材料有浓厚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拓展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学习兴趣来源于好奇心,“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而传统的教学无法满足他们的这些要求,激发不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数学课堂,利用多媒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观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从而达成提高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借助几何画板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例如,对"轴对称"概念的讲授,教师可以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这只蝴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让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会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就很自然地发现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前都是用剪纸、拼接和度量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但由于实际操作起来都有误差,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现在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拖动三角形的顶点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无论怎么变,三个内角的和总是180度。这无疑大大地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的欲望。 三、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扩充信息,增大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巴班斯基说:最优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规定时间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高可能的水平,因为提高活动效率、和节省时间这两个法则,是劳动活动的普遍法则。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容量,优化教学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动画又更生动形象,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和移动、颜色的变换更能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其效果当然就会更好,用彩色版本的教材优于用黑白本的教材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我在上七(下)第九章“认识三角形”时,我先给学生出示一组多边形地砖铺成的各种图案,在给与学生美感的同时,提出“你知道这些多边形能铺满地面的奥秘吗,”从而揭示课题:认识最简单的多边形——三角形,这时我又让学生观看一组由三角形组成的各种图案, 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已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分组观察、测量、比较,在教师的引导下揭示三角形的概念,认识组成三角形的元素,再从现有的三角形图片和纸片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后,出示一组课堂练习。再如,画各种立体图形(球、圆柱、圆锥、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等)和一些平面图形,若利用几何画板或“Z,Z”智能教学平台,一个菜单命令就成了。用计算机代替老师、学生做这些工作,既彻底减轻了负担,让教师、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同时也有助于师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四、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揭示规律、拓展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生动、直观、形象,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或"Z,z”智能教学平台里,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又如:在学习八年级第一章《探索勾股定理》时,利用“几何画板”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直角三角形,通过度量各边长度的平方值并进行比较,让学生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产生很感性的认识;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从而加深了对勾股定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 五、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更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多媒体教学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构造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学习并辅之以必要的反馈,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如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把习题编制成一个个的可交互操作的界面,学生在学完新课后,每一位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完成练习,正确则由计算机立即给以表扬,加以强化,并出示下一题;回答错误,则给出提示或鼓励,让学生再继续思考。这样通过自己独立操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便于形成技能,更牢固的掌握知识。也可以把学生带进“数学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得出结论,进而体会到知识的形成与发生过程。例如,要想全面了解函数 中的三个系数a、b、c对其图象的影响,可以在几何画板中任意输入不同的a、b、c,观察图象的变化,通过大量的演示结果,学生自己得出a、b、c的值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影响。整个教学过程一改过去许多学生头疼的、枯燥的理性阐述,像是在做有趣的理化生实验,又像是在做游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空前的热情,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得出了许多新的发现和新的猜想,体验到数学发现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成功地形成了应有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其功效也数倍于传统的语言描述与原始的板演,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欲望,提高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而逐渐深人到中学教学领域,以资源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它体现教师日益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运用网络课件和专题网站等资源进行情境创设和提供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丰富资源的优势和网络的交互特性,进行以任务驱动的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和数字化学习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协作工具和研发探究工具。未来世界,将是一个计算机与网络的世界,不会使用计算机,不会使用网络,不让计算机成为自己的有力助手的人,在今后的世界里将会“寸步难行”。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影响着人类的未 来。只有教师了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站在高科技的高度,不断学习,拓展、更新知识,掌握和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真正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常如吉,《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杨路明,《计算机实用教程》,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7。 【3】田万海.:《数学教育学》 ,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6 【4】李克东 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电化教育研究,2001.8 【5】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6】王鹏远 对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 媒体(multimedia)技术是指把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的技术。即通过计算机,用多种媒体手段来存储,传播和处理信息。多媒体教学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直接应用,它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相应的软件可帮助或替代教师执行部分教学任务,传递教学信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直接为学生和教师服务。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代表一种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它被认为是人类教育史上继文字出现、学校创立、活字印刷之后的第四次革命。 采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能使学生的多种感观得到刺激,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取信息与知识。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大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大约25%,但如果两种手段同时使用,就能够接受知识的65%。又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后,成功率比普通教学方法提高38%,而教学时间却节省了31%。因此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能突破沿袭多年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增强了感染力,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从而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也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手段、途径和方法。本文针对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软件的开发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透视,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一、数学多媒体课件开发的步骤: (一)、环境分析: 多媒体课件的环境分析主要包括:课件目标分析、课件使用对象分析。课件目标分析是指课件的内容应依据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确定自己的目标,不应随意加深难度也不能降低难度。课件的内容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充分反映数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课件使用对象分析是指分析学习者从事新的学习或练习时,其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也就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反映重点、难点、及关键问题的同时,要有创新,要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更要注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发展要求。该项分析主要有:第一、分析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以及已经具备的相关基础知识与技能。并依此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第二、分析学习者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并依此设计课件,以利于人机交互。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件开发过程中最能体现教师教学经验、教师个性及教学风格的部分。也是教学思想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教学设计阶段主要任务包括分析教学内容、划分教学单元、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等。 教学内容分析指的是根据前述确定的教学目标,具体划分出教学内容的范围,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教学单元的划分是指依据教学大纲,把教学目标逐步演化成一系列的单元。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和知识体系情况,选择控制教学单元前进的策略。一个教学单元进行一小段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一般来说在一个教学单元中,主要讲一个新概念或一个知识点,然后从学生那里取得回答信息。并对回答作出反馈。所以具体确定要传授的教学内容,详细规定呈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形式,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各种可能答案作出预计并准备相应的反馈信息等等,都是教学设计的任务。 教学模式是指多媒体课件依据教学功能不同,所划分具有不同功能的教学模块。一般分成操作与练习、个别指导、辅助测试、模拟、问题解决、教学游戏等六类教学模式。 1、操作与练习模式主要用于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阶段的功能,这是多媒体教学中最常用的模式。该模式并不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和新技能,只是用来巩固和熟练这些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已经通过其它途径学会了的。 2、个别指导是指由计算机扮演讲课教师的角色,其目的是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或技能。这是能较好的体现计算机个别化教学特点的一种模式,常常用于学生自学或补习的功能。 3、辅助测验主要包括自动出试卷,联机测验自动阅卷、测验数据处理等。 4、模拟也称仿真,就是利用计算机来模仿无法用传统手段实现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 5、问题解决是指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目的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教学游戏就是计算机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产生一种带有竞争性潜在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其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决策能力。 (三)脚本设计: 脚本是在教学设计基础上,所作出的计算机与学生交互过程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设计的详细报告,是下一阶段进行软件编写的直接蓝本,是课件设计与实现的重要依据。因此脚本设计阶段也是课件开发过程中由面向教学策略的设计到面向计算机软件实现的过渡阶段。 从脚本所描述的内容来看,多媒体课件的脚本可分为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两种。文字脚本是多媒体课件“教什么”“如何教”和“学什么”“如何学”的文字描述,它包括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确定,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模式选择,教学策略的制订,媒体的选择等任务;制作脚本则是在文字的基础上,依据教育科学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进行媒体交互界面以及媒体表现方式的设计,将文字脚本进一步改编成适合于计算机实现的形式。 (四)、软件编写: 该阶段的任务是将教学设计阶段所确定教学策略,以及脚本设计阶段所给出的制作脚本用某种多媒体创作工具加以实现。 根据自己的经验,一般需要“AUTHORWARE”、“FLASH”、“几何画板”、“POWERPOINT”或“方正奥思”等多媒体创作工具之一,就可以创作出一件很不错的课件作品。如果能用PHOTOSHOP或3DS等平面或立体设计软件对相应内容加以处理就更好了。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大家必须能熟练应用上述所提到的软件。 (五)、调试修改: 调试与修改是课件开发过程中重要的阶段,该项工作实际上存在于课件开发的环境分析、教学设计、 脚本设计、软件编写的每一阶段之中。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课件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创作人员必须进行运行调试、运行修改,使之更好的体现教学大纲,使之简单易用,使之符合学情,使之更有生命力。 二、设计编写多媒体课件应注意的问题: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使用的媒体信息不一定越多越好。 根据教学规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的作用,所以课件的功能多么完备,它仍然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想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课堂大量采用多媒体课件,就会由教师“满堂灌”变成电脑“满堂灌”,这样就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电脑取而代之,显然这是不可以的。比如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可以选取图形、文字、配音、解释说明,但在解释说明时一般就不应再配音乐,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二)、人为增加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堂容量。 多媒体课件仅仅是以图、文、声、象、动画或综合传递信息,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知识强化,积极引导思维,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但问题是在教学中不应再任意合并教学单元,加重学生负担。如“三角形全等判定一”(边角边公理及应用)需3课时完成,但有的教师用多媒体教学一节课就把该大节内容完成了。表面上看知识系统完整,但实际上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之内很难消化这样多的内容。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代替板书内容。 板书技能是教师运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和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在教学中,教师科学正确的利用板书,可以充分协调师生双边活动,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传授保持高度一致;可以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的感知量,突出课堂的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相反只是一味的运用多媒体显示一晃而过的内容来代替必要的板书,不会给学生留下太深的印象,不利于学生对整节课内容的掌握,则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学习的积极性。 (四)、要注意课件修饰的分寸。 多媒体课件完成了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基本对象的编辑后,还要对画面布局、背景、配色方案等进行必要的修饰,使课件更生动、更精致、更能体现自己的个性设计和可操作性,以增强课件的感染力。但要注意布局要合理,配色不易过多,背景不易浮华。否则,会华而不实、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计算机辅助教学必将成为教育的主流与方向。在教学中必需深入研究和恰当的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课件,使之与其它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已渐渐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它以能转换教学内容的大与小、远与近、整与散、动与静、虚与实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与学生的青睐。然而,审视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是,教师们在积极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却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注意与研究。 以下是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问题: 1.课堂信息量大,学生不能完全接受 2.重演示内容,忽视师生交流,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3.重数学结果,忽视揭示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4.缺乏系统性的板书 5(制作技术有限,无法充分体现多媒体的优越性 一种新技术的应用,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在裎做不断反思才能让它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如下反思: 1.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学技术的领悟,可以肯定,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是不可能制作出真正成功的课件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要明确现代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应用都是以研究和挖掘学生的聪明才智为追求目标,要善于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美国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德国根舍范例教学法,法国弗雷内自治教学法,保加利亚洛扎诺夫快乐教学法,都注意了学生主体论,能力目标论,动态发展论,多渠道获得知识论。 制作课件,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 2.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了用课件而用课件,要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改变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应试教学”,着重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新技术的帮助下,抓住重点,掌握难点。在各个不同的界面上,留给了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与空间,使学生在各种参与中调动多种感官来感受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3.课件制作要结合教学内容实际,结合数学科的特点。 课件的制作要以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为准则,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创造教学情景,使教师从大量的解释说明中解脱出来,着重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过程及应予以突出的重点上。数学的特点是精简,有些老师易走向一个极端,制作的课件画面背景复杂,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似乎不如此则显示不出“档次和水平”这些课件很“花”,也很“好玩”,但也正是这一点,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画蛇添足,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研究来获得知识,因为它可以模拟真实地再现变化过程,所以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操作过程与操作技巧,例如摸拟一些不易观察、有危险性、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动手操作,的确有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它毕竟是“模拟”,和真实的操作还是有差别的,它只能让学生在“看”中来学习,而真正的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在“看”、“听”、“做”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再用多媒体摸拟,而是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亲历实践,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做一做、动一动的过程中实现对数学规律的认知、归纳和提炼。 从某一角度讲,新生事物的缺失中也蕴含着美丽,它可以给课堂带来更多的思考,可以让教师的行为臻于完美。教师只有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才能不断地实现课堂的进步,师生的发展,才能撷取更美丽的课改之花。 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 孙建民 (临朐县新华中学 山东 临朐 262600) 【摘 要】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副作用,影响教学效果。作者通过对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实践操作、与其他老师的相互交流,发现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存在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矫正措施和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教学;误区;矫正措施 多媒体信息技术进入初中数学课堂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它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化枯燥为乐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使教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学生自身的创造素质也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教师在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学生在最初接触这一新生事物的新鲜感和喜悦感消退之后,很快会对其产生消极情绪,导致达不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影响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我在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解析数学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使用常见误区提出相应的矫正措施,不当之处,请专家和同行们不吝赐教。 1(应用中的形式主义泛滥 公开课大多都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但在平常教学中则敬而远之,应用流于形式。原因从硬件方面来说,初中学校多媒体教室配置较少,硬件数量严重不足,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理解认识和驾驭程度不高;从软件方面来说,课程改革日新月异,相应的合适课件匮乏,自制课件比较困难且耗时巨大。 矫正措施: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硬件设施,使现有的硬件设施发挥最大的效益。学校领导重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起关键性的作用。1999年我校克服困难建成多媒体教室后,每学期举办多媒体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竞赛,不仅提高多媒体教室的利用率,也使全体教师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大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也从无到有,达到了人人能熟练运用的水平。软件方面:因地制宜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设计课件时把重点放在重点、难点的突破上,不面面俱到,学会借鉴借用,充分利用网络,搜寻数学课堂教学的课件。现成的课件不一定适合教学意图,可截取所需部分,重新组合与加工,如此轻轻松松,何乐而不为呢, 2(教学课件设计不精当 有的教师为能体现自己的现代化,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有的教师注重花俏的表现形式,注重大容量和课件内容的全面性,课件中的动画、声音太多,导致内容杂乱而主次不分;有的教师怕操作失误,将课件设计成“流水课”,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教师和学生成了计算机的奴隶。矫正措施: 2(1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化的技术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思想与之相适应。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遇到难题时才巧妙点拨学生。比如 “解直角三角形”中,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是难点,学习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本例题,学生提出疑问“如何把实际问题和解直角三角形联系起来,”,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由实物到直角三角形的过程,学生恍然大悟,此时问“离地面10米处”、“离树根24米处”对应直角三角形中的哪些元素,“大树在折断之前的高相当于求解直角三角形中的什么,”学生立刻就可以回答出来,再用多媒体演示加以证实,一个难点就这样化解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体,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成效。 2(2 突出教学重点,注重关键标识的合理应用。在课件设计中,课件内容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借助其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充分利用图片、文字、声音等关键标识去营造情境和气氛,从听觉、视觉、空间等多种信息途径将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来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效果。但该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就应让简洁而富于内涵, 启人思考。 2(3 增加问题情景设计,激起课堂高潮。多数的数学教学课件因程序化太浓,难以达到学习的高潮, 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接受媒体。课件设计时,问题不过于简单,画面不过于明了,应设置一定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中来。同时应注意问题的梯度和思维力度,设计开放问题,鼓励学生多维度发散思考问题,及时把学生思维成果用视频展示台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4 正确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灵活变通,为我所用。在课件结构上,可采用模块化思想,变“线性结构”为“非线性结构”, 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和自动计算能力, 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同时,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比如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练习,计算机可提示正确与否,并指出错误所在,这样的教学才可以说是得多媒体教学之精髓了。面对多媒体,我们不能“甘为他人作嫁衣”,要做多媒体的真正主人,不要成为多媒体的套中人。 2(5 把握好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最佳作用时机。 2(5(1 转无意为有意,实现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自然转换。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有限的,对初中生来说,注意力相对集中的时间更短,数学知识又抽象枯燥,因此教师要灵活地运用转换原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设计教学环节,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于细微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自然转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2(5(2 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思维。把教材上静态知识动态化,由静而动,呈现知识形成过程,打破学生平静的思维状态,激发其思维转向活跃,多媒体信息技术是实现这一转换的有效手段。如在《画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教学中,利用动画展示不同的视图的形成过程,化静为动,让学生在电脑操作中观察、比较,自己探索出视图的画法,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优越性。 2(5(3 促动态为理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数学就是让学生“再创造”,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让学生在“创造”数学中“体验”数学,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思考、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索,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不是放任自流,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可有效指明的探索方向,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轴对称》教学中设计了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对折,从折叠处任意剪出一个图形。先自己剪,再把图形拿到小组交流、讨论。并提问?先自己折一折你手中的图形,观察有什么特点, ?在小组内讨论折出图形的共同特点,能用一句话归纳这个特点吗,把研究的方向明确显示出来,学生探究活动方向明确。充分发表意见后,展示轴对称的动画,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思考,探索归纳出轴对称及其特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由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3(媒体单一化,忽视情感因素 有的教师每节课都用多媒体,或者一节课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对其它常规媒体不屑一顾;有的教师一味地把时间花在制作课件上,等完成课件制作后再草草备课;有的教师认为上课就得用多媒体课件,是否运用多媒体上课、多媒体课件的“精彩”程度成为了衡量课堂优劣的重要标准,这样师生双向交流渠道不畅,教学亲和力低下,情感的交流淡漠。矫正措施: 3(1 合理选择多种媒体。教学中根据每节课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媒体;课件的使用要适时、符合教材情景需要。常规媒体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电脑能够实现板书功能,但切换频繁,课堂学习的知识骨架难于成型,影响知识结构的完整表现,产生凌乱的感觉。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时,那么多基本概念,没有板书,学生感觉杂乱无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数学中大量的推导证明,思维过程非常重要,课件往往一下子显示出全过程,让学生一览无余,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这时板书的动态展示功能便体现出它的不可替代性了。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和平共处”,共同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好务。 3(2 处理好备课与课件制作的关系。备课是“寻找、搜索教学方法的过程,也是检验、评价、挑选满意的教学方案的过程。”备教材、备学生这一复杂的过程若因教师要制作课件而变成寥寥数行文字, “重课件而轻备课”显然是抓点舍面。制作多媒体课件应在全面进行分析学生、钻研教材后,从学生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设计、制作切实可行的多媒体课件。 3(3 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培养师生感情。教学中为使多媒体课件达到光影和谐的最佳效果,需营造灰暗、柔和的环境,往往在通光处拉上暗色帘布等,很让人憋闷,教师忙着点击鼠标,全然忘我,难以像传统教法一样言传身教。学生眼睛盯着屏幕易产生疲劳,因此在设计时让学生多思考、活动、讨论,既让学生积极参与,又能注意学生的学习反应,克服人机对话造成的情感淡薄,培养学生的情商。许多思辨的火花恰恰需要教师的成功引导,才能形成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 总之,如何实现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让我们走出现有的误区,以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为指导,努力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真正为我所用,实现它与数学课程的和谐整合。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基[2001]17、2001-6-7 [2] 《数学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 《试析生物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的误区》范建忠《中小学电教》 2006.8、47-48页 [4]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例谈》于柏良《中小学电教》 2006.7、43页 [5] 《课件关键标识的教学效应研究》叶力汉、邱文祥等《电教教育研究》2006.8、62-66页 浅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大东路小 学 李静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优化数学课堂教 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和兴趣,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图象、动画、影象、声音等多种媒体来直观逼真地 反映变化过程,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诱发学生思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过 去对抽象的、难理解的内容,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讲解和示范,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用 形象具体化的手段,让学生弄清楚。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求知欲受 到激发,注意力被画面和动画吸引过来,学生就在愉悦的心境中,进入了学习的佳境。因而,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会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学。同时多媒体技术以其方便的交 互性和共享性促进了讲解、示范、演示、作业、考核、反馈等教学环节的优化。 一、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1、 多媒体应用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能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节时,可利用多媒体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 形的过程,多媒体软件的图像、声音、文字、动画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剪开、平移、拼 补”的转化方法,清晰地发现长方形与原来平行四 边形之间的三个关系,即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原来平行四边形 的长就是转化后长方形的底,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宽就是转化后长方形的高。从而直观、生动 地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达到了本节所要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应用可培养观察能力 通过多媒体教学,能使原来因观察角度和演示时被挡住等原因,而导致实 物不易展示的情况得以改变。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节时,让学生在充分触摸感知后,可以通过屏幕展示观察,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等概念的理解。而且也可利用多媒体的生动画面,引导学生观察相对面,相对棱等性质及特征。由于多媒体画面动静 结合,使观察重点更突出,更有利培养 学生正确有序的观察方法和空间想象能力。 3、多媒体应用可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生知识贮备有限,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采用CAI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建构”如“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我们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直线和线段,然后,将线段向右边似光线射出一样地匀速延伸形成射线,使学生看后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CAI还能把复杂信息分解为简单的连续信息,以利于学生对复杂信息的识别。如:在“圆的画法”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定点)顺时针旋转,直至另一端点扫出一个圆,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接下来,将画圆的步骤分解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画圆”的完整信息。这样,学生就会牢牢记住画圆的每一个步骤和要领。借助CAI还能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扩充信息,增加教学的密度。 巴班斯基认为:最优教学过程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高可能的水平。“因为提高活动效率和节省时间这两个法则,是劳动活动的普遍法则。”借助CAI可进行高密度知识传授,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它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如:“角的度量”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教学中由于采用了多媒体电脑的动画功能,,让量角量在角上旋转,所反馈的教学效果是常规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尽管整节课的容量很大(常规教学要两课时才能完成),但学生学而不感其难,教学效果相当好。 5、即时反馈,体现反馈的广度。 “反馈”是指控制系统把输出信息的结果“返回传入”影响信息再输出所起的调节控制作用。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使矛盾突出,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用CAI辅助教学,计算机可随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象判断、选择题型,学生回答正确,计算机马上会表扬你,来一声“棒极了~”“真聪明~”或是给你献上一束鲜花,学生看了听了自然高兴,兴趣盎然:如果有学生回答错了,计算机会在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再想想”并配以音乐,启发学生认真动脑。即时的反馈,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实践证明: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结果比不了解积极性要高。通过反馈他们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使自我激励,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内部驱动力。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注意的有关问题。 ?、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多媒体是现代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所以有些教师把多媒体说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致使学生感觉是看教师演戏,多媒体在教学运用中不是不可能的,这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多媒体本是一种教学工具,教师不能只当“解说员”,而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同时要从人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入手,探讨多媒体在教学运作中的基本教学规律和要求,使多媒体在教师的驾驶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投影屏幕不能完全替代教师板书。现实中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已经脱开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有时会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却往往无法加到板书中去而生出许多遗憾。另外,好的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实施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使用多媒体为教学注入了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教师在感到惊喜之余,往往会会不得割爱,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其实有时用得不当和过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绝对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应有目的、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用好。 总之,在我们的数学教学工作中,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进入课堂教学,生动形象,音形兼备,吸引学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选择计算机辅助教学时,要认识其“辅助性”,要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要在充分了解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 发挥计算机的长处,使学生的知、情、 意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继而获得教学的快节奏、高效率和优质量。 [宝应县] 合理使用多媒体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文章作者:杨正梅 作者单位:宝应县鲁垛中心初中 浏览次数:58 摘要:近几年~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不可避免的进入了课堂~许多中学数学教师已经尝试应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改革实践~它以多种方式~不同表现手法将授课的内容进行了加工处理~并主动有趣的展现于学生面前~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是~近几年~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误区~有的为了“公开课”而使用多媒体~为评比而使用多媒体~甚至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因此~本文就目前中学数 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注意点~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认识逐一展开论述。 关键词:数学多媒体教学 优势 注意点 多媒体电脑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特别多媒体电脑是能融图、文、声于一体的认知工具,改善了学生的认知环境,更新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这将使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将会导致教学内容、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体制的变革。把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单一枯燥,到形象生动,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可以使枯燥的几何图形在计算机的演示下有声有色的动起来,大大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课堂教学容量,为学生的学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本应在课下完成的作业在课堂上就可以解决了,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利用它会使教师的教学更加轻松,富有感染力。真正为教师解决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最佳手段。同时创设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形成了对知识的热烈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教学环境。但是多媒体的不合理的滥用,不仅起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上述现象,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创设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为中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新颖而先进的教学手段,为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活动带来了勃勃生机,为数学展示其独特魅力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因此,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立体几何的各种柱体、锥体、台体、球体等认识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利用多媒体的交、合、并、裁、展、移等多种形式的动画效果,再加上必要的解说和优美的音乐动态演示,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立体的效应,更加生动逼真。通过画图的演示,不须教师讲解,学生自己就可以找 出解决方法,同时在无形中建立了间接的概念。 同时现代教育学的实践证明:学生在获取知识时仅依靠听觉,那么三小时后能保持70%,三天后仅能保持10%;若仅依靠视觉,则三小时后能保持72%,三天后可保持20%;如果综合依靠视觉和听觉,则三小时后可保持85%,三天后可保持信息量的65%,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可以以交互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视、听、触、动等方式全部知觉调动起来,使人机互动,形成教学双向互动,互促互补,通过大小互补,动静互补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到创造性思维,有效地调节、选取、组织、传递、反馈各种信息,由于视听结合,手眼并用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地学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其它学科相比较更抽象,再加上有些内容的传统教学手段不得力,某些内容比较难掌握,就形成了教学的难点。事实上,无论一个教师是多么的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再现等操作,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平面几何时,一开始学生有畏难情绪,这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有关,也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关,适当运用多媒体,引进“图形运动”,通过平行线,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中的一些比较直观的基础知识,运用平移、翻转和中心对称等一系列图形运动,使原来那些呆板、枯燥的图形变活了,这些直观的图形运动,使初学的学生加深了理解,初步有了运用动的观点来处理数学问题,使教师以教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三、善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利用多媒体编写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是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拟。它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例如,多媒体的反馈系统可以使教学评价和反馈更加科学、及时、有效。在学生做选择题时,如果选择的答案不正确,计算机就会马上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订正,反复练习,正确后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同时还可以减轻教师重复的教学和辅导,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 四、利用多媒体,让整个知识形成一个网络 学生在每节课的小结时,可以把一个章节的网络表格逐一的填好,这样不仅起到了总结本课知识的目的,同时还能把所学的知识前后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便于理解和记忆。 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注意点: 一、重视装饰的漂亮忽视实际的效果 由于种种因素,据笔者所知,有相当部分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是打着“教育现代化”的旗帜,装饰门面,究其实质,仅仅是把原先的板书搬上“银屏”,根本不注重如何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质量。这种肤浅的应用,只会让学生兴兴而来,败兴而归。久而久之,会使其产生厌倦甚至反感的情绪。 二、重视数量的多少忽视质量的高低 多媒体的应用可以使我们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便于充实内容,这本来是其一大优势。然而,有些教师正是看准了这一“方便之门”,盲目上量,于是“填鸭式”教学死灰复燃,堂而皇之地走进大雅之堂。一堂课的内容应当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现实水平来量体裁衣;一味地求多求全,企图把所有可能涉及的知识都压缩在一两节课中,这样的“压缩饼干”当然不利于消化,只会让学生分不清主次,囫囵吞枣。 三、重视形式的多样忽视实际的效应 有不少课件制作“花哨”,插入很多漂亮的图片和动听的音乐。片面地追求课件的外部“包装”,而忽视了其真正的功能和目的——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些华丽的外表有时反而会冲淡课堂教学的主题,分散学生的注 意力,打断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实在是“画蛇添足”。 四、重视课件的使用忽视其他媒体的应用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复杂的交际过程。机器播放的语言固然比较标准,但教师那些富有人情味的亲切话语、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简单的动作在提高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绝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就能代替了的,如果学生45分钟面对着屏幕,把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教师成了放映员,就使电脑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教师的精心设问、师生间的对话;忽视黑板的使用,教师的板书,解题演算过程的规范是机器无法代替的。再说可能还没有需要把电脑从上课使用到下课的教学内容,一般只使用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有时也不是连续地使用,只是需要时才用一下。忽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恰当地夸大机器的作用就必然把电脑辅助教学引向反面。我在使用电脑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从没有用“人机对话”代替“人际对话”,多媒体课件也常常是当堂制作的,课件制作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概念构建的过程;并始终注意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例如在讲解点的轨迹时的课件我都是在课堂上用几何画板现场制作的。再说,有些内容用其他媒体进行教学并不比电脑差能用黑板、嘴巴等其他媒体讲清楚的,就不必使用电脑。 五、重视形象思维的发展,忽视抽象思维的培养。 多媒体的特点是能够使静态变为动态,抽象变为形象,但是过多地使用,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又不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切都形象化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就可能下降,而数学又是一门特别需要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抽象思维能力的削弱不利于数学的再学习,特别不利于高等数学的学习。固然传统教学偏重逻辑能力培养的认知构建有一定的局限性,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学生形象思维的心理优势和学习潜力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生命力就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既训练使用右脑,又注重开发左脑,一定要注意如何恰到好处地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总之,教师的责任是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应用多媒体要求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多媒体只是一个中介,切不可喧宾夺主地以电脑为中心组织教学,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 多媒体引入课堂后,能取代教师的部分功能,但毕竟取代不了教师的地位。教学中,不要热衷于搞“多媒体”的花架子,违背了课堂教学规律,忽视了学生的反应和认知规律,形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这就违背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计算机尽管是当今高科技产品,但它毕竟是机器不是人,它不能代替人类进行所有工作,如不能代替人类对话、思维,多媒体数学教学不能代替教师所有的数学教学,它毕竟是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相结合进行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优势,与传统教学形成“强强联合”之势,真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目前,多媒体只是教学的工具,还不是学生学习的武器,如何使计算机成为学生手中的利器,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求解决问题的工具,才是教学的目的。数学教学中,若学生是被动的学习,那么多媒体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教师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充分运用多媒体作为数学的辅助工具,才能真正改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有意注意持续时短,时间一长,学生感到疲倦,易分散记忆力,学习效率下降,这时适当运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事实看来计算机已经走入了中学数学课堂,但并没有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信息素养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课件制作的水平有待提高,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较多,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较少。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应增强启发性、交互性、针对性以及反馈的多样性。 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合理使用媒体,不仅是现代教学的需要,更是解放学生、解放教师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数学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2、 唐瑞芬《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陶维林《浅谈电脑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误区》数学通讯2000 4、 方其桂《中学数学课件制作实例》 5、 钟善基 《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要求》网址:WWW, NRCCE。COM 李艺 《论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现代教育思想的正确体现》网址:WWW。NRCCE。COM
本文档为【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9276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5KB
软件:Word
页数:34
分类:房地产
上传时间:2017-10-11
浏览量: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