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略谈儿童音乐学习的支架式教学策略

略谈儿童音乐学习的支架式教学策略

举报
开通vip

略谈儿童音乐学习的支架式教学策略略谈儿童音乐学习的支架式教学策略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儿童 音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A-0090-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理论背景下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如支架式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情境教学等。其中,支架式教学既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在“教”与“学”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领域日益受到重视。 一、对支架式教学的理解 支架式教学是通过...

略谈儿童音乐学习的支架式教学策略
略谈儿童音乐学习的支架式教学策略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儿童 音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A-0090-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理论背景下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如支架式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情境教学等。其中,支架式教学既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在“教”与“学”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领域日益受到重视。 一、对支架式教学的理解 支架式教学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于该概念框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独立建构意义。“支架”的原意,是指为了帮助建筑工人修建房屋而在房屋外围搭建的供工人站立的一个平台,房屋修好后会被拆掉,它不是房屋的组成部分。建筑行业中的这个术语在教育领域中通常被借喻为一种教学策略,用来比喻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主动建构并内化知识的“教”与“学”的关系。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构建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存在两个水平:第一个水平是“现有水平”,即儿童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发 展水平。例如,某儿童已通过歌曲与图谱的直观对照,了解并掌握了这首歌曲的结构。第二个水平是“潜在发展水平”,即儿童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智力所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例如,认识加花是对歌曲结构的一种补充,运用加花能够对歌曲进行结构上的补充,对旋律加以渲染及修饰。儿童的“现有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这个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认为,教学应根植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只有从最近发展区入手才能设计层层递进的概念框架,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教师的帮助可以起到支架的作用。 教师提供支架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撤走支架,使儿童能独立学习。因此,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的支架应该是动态的,并随着学生知识经验的不断建构而逐渐撤除,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独立建构意义。 二、儿童音乐学习中的支架应用 (一)搭建情境支架,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情境是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感氛围。自然轻松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并维持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教师在儿童音乐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的重要追求。具体而言,一般可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和生活情境来实现情境支架的搭建。 首先,游戏是儿童自主调控的、非真实性的、能带来愉悦体验的活动。因此,以游戏的形式为儿童搭建一个情境支架,往往能更好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如,在音乐活动《三只小猪》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儿童模仿三只小猪盖不同房子的表演游戏。儿童戴上小猪头饰,夹上尾巴,照着镜 子,把自己打扮成一只“小猪”。小朋友们听着音乐先表演猪大哥在三角形场地上盖稻草房。音乐停后,大灰狼来了,将房子吹倒了,猪二哥跑到圆形场地盖木房子(用报纸卷成筒状来盖木头房子)。音乐停后,大灰狼又来了,将房子推倒。小猪们于是跑到方形场地盖砖房子(小朋友们用胳膊做砖头,胳膊拉得紧紧的,就像砖头与砖头紧紧相连)。大灰狼怎么也推不倒砖房子,最后灰溜溜地走了„„儿童在音乐中充分体会到了盖房子的乐趣,也感受到了乐曲中跳跃顿挫的节奏。此时,教师正是为儿童感知、理解音乐内容搭建了有效的情境支架。 其次,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因此,创设生活情境应该成为教师有效的支架行为。在儿童音乐活动中,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学音乐,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在培养儿童的音乐节奏感时,教师可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以适合他们的方式表现节奏感。对于低 年级 六年级体育公开课教案九年级家长会课件PPT下载六年级家长会PPT课件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练习题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的孩子,可以生活中简单的、有规律的声音作为表现节奏感的依据,如跑步声、走路声、钟摆声、滴水声等,这些声音孩子经常听到,容易模仿。教师首先引导儿童感受“走――慢和跑――快”的节奏,然后弹奏《铃儿响叮当》,分别弹两个音区、两种速度,做高个子、矮个子的律动,感受音乐的高、低、快、慢。接下来再将声音、动作节奏、4分音符和8分音符匹配,最后通过“节奏火车”的游戏方式去巩固节奏感。“节奏火车”的游戏是这样玩的:小动物要坐火车回到森林里(出示小动物图片),可是它们不会看票(出示节奏火车)。哪一列车才是它们要上的呢,小朋友们来帮一帮它们。游戏中,老师读票,儿童听辨并领小动物上车,如小鸭子的票(嘎 嘎嘎嘎),要上A列车。小动物坐上火车后,小朋友们也来坐火车。教师发给儿童每人一张票(节奏卡)。场地上分别有三个小动物图片及三种不同的节奏卡,请儿童看看自己的票和哪个小动物是一样的,就搬椅子上哪一列火车(坐成一排)。老师扮演列车长查票,要求儿童读出并拍出自己的节奏卡。儿童积累了这些生活中的节奏之后,教师可激发其根据乐器的音响效果表征生活中相应的声音。例如:三角铁、小铃可表现为丝丝细雨;敲大鼓、打钹、敲云锣可表现闪电雷鸣、暴雨大作,等等。可见,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儿童明白音乐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特性,并使他们真正喜欢上音乐。 (二)借助媒介支架,促进儿童音乐能力的提升 同其他学科相比,音乐是抽象而非语义性的、传情而非具象性的。音乐信息是一种模糊信息,这也决定了音乐欣赏感受的模糊性,因此在音乐欣赏中建立与之相关的媒介支架(图示、实物、影像资料等)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中可以借助视觉的直观性帮助听觉感知,使音乐这种极为抽象的听觉艺术通过视觉变得形象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儿童对音乐作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还有助于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如,在将美国现代作曲家安德森创作的小管弦乐曲“小猫圆舞曲”作为音乐欣赏内容时,教师展示图片,播放音乐剧VCD,让儿童通过看、听等方式,感受猫的姿态和造型。此外,为了让孩子找到乐曲张弛变化的感觉,还可以设置橡皮筋操作教具(声像结合),借助视觉的直观性帮助听觉感知,让孩子在玩耍的同时,轻松自然地感受音乐的结构、变化和特点。同时,赋予橡皮筋生命和情感(想象成小猫的身体),给了孩子创编音乐故事的线索,促进了儿童 思维的迁移和想象。观看VCD、“猫”剧、造型等活动,不但丰富了孩子的审美经验,而且营造了和谐、张弛有度的教学氛围。 (三)运用经验支架,帮助儿童理解音乐知识 音乐作品是认知知识和生活知识的结合物,如果儿童缺乏这些知识经验,就会影响他们感受作品的旋律美、意境美。在新的学习活动中,儿童可以借助教师的有效帮助,启发回忆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与现时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联系,构建新的记忆、思维和心理表征结构,从而获得新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经验支架,帮助儿童有效理解重点,完成预定目标。如《茉莉花》是一首曲调优美、家喻户晓的中国民歌,它委婉流畅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入充满花香的茉莉花园中。感受《茉莉花》音乐的美是儿童的认知重点。为此,教师首先小步递进,让儿童简单认识茉莉花,观察茉莉花瓣的姿态,引导他们说出不同姿态的茉莉花心情是不一样的,赋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并制作茉莉花环、茉莉花叶、茉莉花裙等,唤醒儿童对茉莉花的原有经验并且进一步加深认识。其次是辅助推进,用分享故事的方式让孩子自然聆听《茉莉花》乐曲,结合原有认知经验,进一步感受歌曲。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在淡淡清香、自然轻松的“茉莉花”氛围中充分享受音乐的美和快乐。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支架的搭建要适度。在支架教学中,教师的作用犹如脚手架,其目的是促使儿童由潜在水平转换成新的现有水平。因此支架教学奉行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学习任务中,凡是儿童能独立完成的部分,教师都要鼓励儿童独立完成;儿童不能独立完成的部分,教师再给予积极主动的帮 助。当儿童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不需要“热心”地提供无谓的支架,代替孩子的独立思考。只有当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瓶颈”,需要教师的支持时,教师再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音乐活动的内容提供不同类型的支架,这样能帮助儿童成功地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使儿童不致于因感觉学习任务太难而放弃。可见,对实施支架教学的教师来说,搭建适度的支架至关重要,同时也有一定的挑战性。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观察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其次,支架的选择要适宜。适度是指教师给予儿童的支架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而适宜是指教师给予儿童的支架必须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这样才能保证支架作用的有效性。具体来说,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不一样,教师在给予支持时,应选择不同类型的支架。如,根据低年级儿童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及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时可多运用游戏情境支架。中高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并且有了初步的抽象思维,教师可针对这一特点运用图示支架,并让儿童自主操作其中的部分图示材料。因内容而异是指教师要依据音乐活动的内容选择相应的支架。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唱歌、韵律活动、乐器演奏、音乐欣赏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目标定位,必然需要教师选择适宜的支架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游戏情境支架适合韵律活动,图示支架适合唱歌活动等。 最后,支架的撤离要及时。支架教学本身包含着教师支持与儿童独立的矛盾统一。促使儿童独立是支架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支架最终是要撤离的。支架撤离的时机非常重要,过早撤离会造成支架的作用没有完全发 挥,半途而废。方法就是当儿童的能力增长时,教师逐渐撤离支架。这需 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把握与运用。 黄珍平) (责编
本文档为【略谈儿童音乐学习的支架式教学策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44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管理学
上传时间:2017-11-14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