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课标解读

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课标解读

举报
开通vip

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课标解读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课标解读 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课标解读、教材说明和教学评价的概述 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课程结构:模块和专题 在前一段我们市里举办的通识性培训中,对课程设置已经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因此大家对“模块”和“专题”这两个词并不陌生。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也采取了“模块,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多样化和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1(设置9个历史学习模块 设置模块是新的高中课程方案的特色。高中课程方案以模块为基本单位来组织课程,较之以科目为单位来组织课程,在形式上更灵活,...

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课标解读
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课标解读 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课标解读、教材说明和教学评价的概述 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课程结构:模块和专题 在前一段我们市里举办的通识性培训中,对课程设置已经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因此大家对“模块”和“专题”这两个词并不陌生。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也采取了“模块,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多样化和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1(设置9个历史学习模块 设置模块是新的高中课程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特色。高中课程方案以模块为基本单位来组织课程,较之以科目为单位来组织课程,在形式上更灵活,也更有优势。因为如果一个学期可以分为两段安排课程的话,一个模块便可以在一个学段内完成。这样,有利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方便学校灵活安排,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学习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而且,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一方面,每个模块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整合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另一方面,它又与其他模块、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关联。高中历史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设置了9个学习模块,即《历史(I)》(政治史)、《历史(?)》(经济史)、《历史(?)》(思想与文化史)3个必修模块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6个选修模块。 必修模块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必修模块之间没有严格的递进关系,理论上讲,学校可以灵活选择教学顺序。如,先教《历史(?)》,再教《历史(?)》《历史(?)》;或者相反。选修模块之间也没有严格的递进关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模块。《课标》建议,往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 2(采用专题式的历史教学体系 高中历史课程的另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改变了以往历史课程的编排体系,以专题式和中外历史合编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新体系。它有以下两个优点。 (1)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长期以来如何构建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始终是历史课程改革的难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学历史课程编排体系改为初中学习中国史和世界史,高中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选修)和中国古代史(选修),历史学习内容呈部分循环排列。这种设计仍然未能避免初、高中历史学习内容的重复。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认为,在初中较为系统学习的基础上,高中以历史专题的方式,把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内容加以整合,体现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和线索性,这样既可以避免与初中历史学习内容重复,又可以变换认识历史问题的角度,适当地提高历史学习的难度,并使抽象的理论与丰富的史实结合起来。 (2)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每一专题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同一模块内的专题,在内容上有着相近的教学目标和内在逻辑联系。如,必修课程《历史(I)》有9个专题,即: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这些专题都是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事件,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历 史地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并能进行恰当的评价与阐释;同时能科学地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新课程的专题来看,基本上能够体现历史的多样性特点,有助于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人类历史各个领域丰富多彩的内容。如上述必修?即政治史模块的专题,既有关于政治运动的,也有关于政治制度的。至于制度层面,既有民主制度的,也有专制制度的;既有资本主义制度的,也有社会主义制度的。通过这些专题的学习,学生可以看到历史原来是错综复杂和多姿多彩的,从而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相互交融 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把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能力和德育三个主要方面。而此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上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与初中历史课程一样,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较之初中课程目标不同的是在知识分类、能力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等方面,有层次上的区别。此外,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高中历史课程目标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也就是说,三个目标是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下面,我们就来一一理解一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在知识方面,与初中历史课程或以往的高中历史课程相比,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知识的呈现采取分类集中的办法。如,将政治领域、经济与社会领域、文化思想与科技领域的基本史实分别相对集中在一个模块里学习,从而使学生对这一领域的历史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2)知识古今中外贯通。过去无论初中或高中,中国史和世界史都是相互独立的教学单元,历史课程无法做到中外历史知识的贯通,学生难以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新的高中历史课程采用专题式的编排方式,弥补了2门通史学习方式的不足,可以在某一历史领域的学习上做到古今中外贯通。 (3)知识点的层次有所提升。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的知识点,大多是一些历史史实的集合、概括和归纳,即列出的许多知识点中往往包含着若干更小的知识点。如:“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等。(解释) 在能力方面,高中历史课程要实现的能力目标主要有两个领域:一是历史技能,二是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力争举例说明) 历史技能培养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阅读历史材料的技能,包括阅读文字或图表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等; ?整理历史知识的技能,包括归纳、比较或分析历史问题等; ?编制历史图表的技能,包括时间带、大事年表、示意图等; ?表述历史的技能,包括能够扼要地表述历史梗概、有情感地表述历史情节、有论据地表述对历史问题的看法等。 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主要有以下目标: ?能从一种或多种角度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能整理零散的历史材料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 ?能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以及各种历史问题之间的关系; ?能科学地比较不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并发现其异同; ?能运用基本的史学概念、范畴和方法,对某些历史结论做出相应的评价或说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过去人们认为,“过程与方法”不过就是学习活动的手段而已。新课程理念则强调,“过程与方法”不仅是手段,而且学生在体验学习过程和运用学习方法的同时,可以掌握“过程与方法”,因此它又是学习的目标。现在流行的观点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更重要的是把“过程与方法”当作目标来学习、运用和掌握,获取“能够获取知识的知识”。 有研究者曾经问过南京宁海中学的一位历史教师,编演商鞅变法的历史剧,怎么能体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呢?这位教师很自信地回答:“过程重于结果,学生参与活动,通过活动掌握了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目的就达到了。”研究者由此感到,这里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虽然使用了各种教学方法,学生也参与了,但最终目的还是落到了知识层面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学到了知识,而没有学到“过程与方法”,因为教师根本没有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习,而仅仅是把它作为手段。因此,把“过程与方法”既要当作学习的手段,又要当作学习的目标是我们现在必须树立的教育理念。 说到这,我想起在网上看到的一篇关于对比中美基础教育的文章,这样说到: 中国基础教育的特点是进度快、难度高、知识点多。在同样的教学时间里,我国学校教的知识难于、多于美国,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必然比美国的教育省 略了很多东西。省略的是什么,与创造力有何关系,这需要我们进行具体而细致的分析。譬如,美国小学四年级的课本中涉及热空气上升原理的课程教法是:指导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热空气气球,学生要自己准备各种材料、自己动手制作,失败了再重新做。这样,整整一个星期的教学时间都花在制作一个热气球上。相比较,我国学校同类课程的教法则是,教师照课本讲原理,学生听讲后背熟即可。不难发现,美国学校一星期的课程,我们只用10分钟就可完成。正是由于进度快,所以课程内讲授的知识点多,但我们的快进度是有代价的,即我们省略了动手制作的全过程,因而我们的学生不会像美国学生那样尝试到成功,也不会体验到失败;不会知道照着书上的程序做仍会遇到很多困难,包括材料的性质是否符合实验要求,也包括具体的操作细节是否有误差。在这样一个自己动手的全过程中,学生必然要思考、要选择、要寻找失败的原因、要克服各种困难。如此学到的原理,就不只是书本上的抽象定义,而是包含着自己亲身经历和真实体验的生活道理。美国的学校教育注重在“做”中学,而学生正是在完整地做完每一件事的过程中,完整地了解实际境遇、完整地体验实际感受、完整地遭遇实际困难、完整地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完整地获得新的发现。在接触真实的情景、完成真实的任务中,必然会锻炼出处理问题的真实能力。“做”的过程是增长智慧的过程。相比较,我国的基础教育没有要求学生完整地“做事”,我们省略了完整地完成一件事的大部分过程,只是取出其中一个细节要求学生做好,即熟记教科书上需要考试的内容。(新闻的例子) 新课程关注了过程,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高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具体目标: ?使学生对历史发展中的几个主要领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初步掌握某个历史领域的发展过程、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 ?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逐渐积累一些较高层次的历史知识,对人类的历史活动能够有一个宏观把握; ?通过进一步的思维训练与培养,能够使学生逐渐形成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体验、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对民族、国家和人类文明成果的认同感,确立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 (2)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阅读必要的历史材料(包括文字的和图片的),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学习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历史方法; ?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 ?学习与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新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在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拓宽的,其内涵覆盖了思想、观念、情感、兴趣、态度等多方面的教育。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高中历史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主要突出以下几方面: ?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具体包括三个层次:?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 要注意的问题:?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的情感,首先要培养他们对父母、家庭、社区、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改变过去认为只有本国史才能培养爱国情感的片面认识。 ?培养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即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等。 ?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即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使学生的爱国情感更具有理性,更具有包容性。 在大致了解了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之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历史课程标准。 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其使用建议 (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其陈述 什么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什么区别?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怎样陈述的?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老师们所关心的。下面就逐一作些阐述。 1(课程标准的含义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 2(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注:对于这个这个问题,陈淑芬老师要做详细阐释,我这里只是概括说明) 客观地说,两者都是规范学科教学、评价及管理的权威课程文件,它们所具有的功能在本质上基本一致。但是,它们之间又有一些较为明显的差异,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特别是知识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 (2)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如教学大纲)。 (3)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材的机械执行者,而是课程(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它使课程具有生成性、适应性成为可能。 (4)课程标准是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它统领课程的管理、评价、督导,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与正统性。 3(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陈述 历史课程标准作为衡量历史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内容标准的陈述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标准大体是按结果性目标与体验性目标来陈述,并确定相应的学习水平,规范适当的行为动词,旨在保证国家课程标准既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又具有一定的清晰度。”下面,我们就说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怎样运用行为动词来描述内容目标的。 高中历史“结果性目标”有三个水平: (1)了解水平。这是最基本的学习水平,它要求学生知道并正确说出高中历史的基本史实。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使用了“了解”、“知道”、“列举”、“说出”、“讲述”、“简介”、“简述”、“描述”等行为动词。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简介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认识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简述万里长城独特的建筑风格、复杂的建筑结构和浩大的建筑规模,认识长城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描述希腊雅典卫城的巴特农神庙,认识古希腊城市国家雅典的历史特点及其建筑艺术成就。 (2)理解水平。它要求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主要使用了“概述”、“归纳”、“概括”和“理解”等行为动词。如: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应用水平。它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作用影响等,并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在陈述时使用了“分析”、“探讨”和“评述”等行为动词。如: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体验性目标”: 用于“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历时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难以将结果量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高中历史“体验性目标”有三个水平: (1)感受水平。这是最低级水平,所使用的行为动词主要有“体会”、“考察”和“感受”等。如: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结合生活实际,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本地区经济发展某一方面的变化并撰写调查报告; ?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概况,感受古代中国工艺、美术、造型等方面的高超技艺。 (注:到这儿,老师们就会发现,在课程标准的某一句话的表述中,有时是既包括了“结果性目标”又包括了“体验性目标”的。) (2)认同水平。所使用的行为动词主要有“欣赏”、“汲取”和“认识”等行为动词。如: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了解圣彼得大教堂所体现的历史、宗教、建筑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认识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和贝尔尼尼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3)内化水平。这是最高级水平,所使用的行为动词主要有“形成”、“树立”和“增强”等。如: ?收集历史上民主与专制斗争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历史的进步意识; ?知道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树立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 ?阅读有关文学作品或观看历史影视资料片,增强对中国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认识。 现在老师们也许会问了:好,王老师,对于课程标准当中的这些目标陈述我们在理论上明确了,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如何操作和运用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举例子吧。 例:戏剧与历史 在“中国古代戏曲”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戏剧与历史”的教学活动。具体设计如下:?准备京剧碟片,有关春秋战国时代的戏剧片段。如,“赵氏孤儿”“荆柯刺秦”“窃符救赵”“完璧归赵”“六国封相”“重耳走国”“少康中兴”“鼎盛春秋”“哭秦庭”“焚绵山”“赠缔袍”等。?利用周末或课后放映京剧碟片,学生自由参加欣赏。?请专业老师讲解说明京剧的基本动作、唱腔,使学生了解中国戏剧的特色及京剧之美,并且提升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受分享。?教师说明戏剧与历史的不同,希望学生体会历史知识的特点,进而了解历史鲜明地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上述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希望学生体会历史知识的特点”是实现“体验性目标”,而“了解中国戏剧的特色及京剧之美”则实现了“结果性目标”。 (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 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或原先使用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相比,《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有些什么特点呢?除了前面已讲过的课程结构方面的特点,如,设置学习模块、专题式的内容体系、分设必修和选修、中外历史合编等,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课程功能上,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问题 如前所说,历史意识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近年来,历史教育界对历史课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问题取 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在前期调研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加以吸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实施建议”等部分多处提到“历史意识”,这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及《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所没有的。什么是历史意识?学术界的解释并不一致。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认为,历史意识就是对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历史意识固然包含思维主体对历史的记忆,但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的理性思考。事实上,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理解方式。历史意识与历史观念、历史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意识倾向于心理学上的含义,历史观念常常表现出历史哲学理论的形式,而历史思维则主要指思考历史问题的过程与途径,侧重于认知过程。 近年来,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日益引起各国历史教育界的重视。英国李彼得教授等成立了专门小组,连续数年潜心研究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日本石山久男先生在其《十五年战争教学经验选》中,介绍高中学生对“十五年战争”的认识时,列举了大量材料。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上海的几位历史教育工作者对中学生的历史意识作了调查,写出了调查报告《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初探》。1997年,我国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专门召开了“历史意识与历史教材的分析编写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年,台湾地区的林慈淑教授在分析了10,14岁学生对“一段历史、两种叙述”不同反应的基础上,发表了研究学生历史意识的专题论文。 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之所以会受到普遍的重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的历史意识比较薄弱。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曾对江苏南京市的高中3个年级的424名学生进行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72(8,的同学表示自己目前学习历史的主要方式是“以背诵记忆史实为主”,57(5,的同学表示对历史教材上的内容或者历史教师讲授的内容“从来没有过疑问”,只有27(2,的同学表示自己的学习方式是“以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为主”,仅有14(3,的同学表示“有过疑问,曾经向老师(或其他人)提出过”。上海某区曾对120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有90人认为历史是由“英雄和人民共同创造的”(75,),有12 人(10,)认为是“英雄创造历史”,回答“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仅18人(15,)。在被问到历史发展是否有规律时,虽有79人(66. 9,)回答“历史发展有规律”,但也有34人(28(3,)回答“有时有,有时无”,有7人(5.89,)回答“历史发展没有规律”。在对战争问题的调查中,这120名高中生有30人认为正义战争的标准是“符合本地区人民利益”(25,),有58人认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军事实力”(48(3,)。 上述调查所反映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的是历史知识的贫乏,有的是历史观点的错误,有的是历史评价和分析能力的低下,有的是缺乏历史学基本概念的学习,这些都说明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呢?关键是要全面贯彻课程教学的三项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历史知识的教学是基础。但是,学习历史,又决不能停留在记住一些年代、人名、地名和事件上,“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知识而已,同时透过教学活动,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以培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所谓历史意识。此外,历史教学中应该注意向学生传递一些历史学的核心概念。如,历史的真伪、史料的价值及研习历史的探究精神等。 2(在课程目标上,规定比较全面,可操作性强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相比,至少有两点变化:?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特别是把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单独作为目标提出来,注重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规定了每一个学习内容的目标,而且表述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3(在内容标准上,体现出宏观性和包客性 在许多具体内容的选取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表面上看似乎有雷同之处,但是在学习目标上则有着明显的差异。如,关于秦 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问题,《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要“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则要求在此基础上“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又如,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问题,《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则使用了更加宏观和开放性的表述:“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再如,关于邓小平理论问题,《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仅仅要求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则进一步要求学生“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4(在学习评价上,提出了一些适合高中生的历史学习评价形式 如:“建立历史学习档案”“撰写历史习作”“历史调查”“考试”等。它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比,评价手段比较灵活和多样;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比,表述更加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当然,对于一些新的学业评价方法,许多教师都不免有所顾虑,害怕实施以后会影响升学率,有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我们应该相信考试测量毕竟是课程的“仆人”,课程改革必将伴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 (三)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运用 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尺。理解、掌握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是进行教学的基础。在我国中学教材开始多样化的背景下,新编辑的高中历史教材正式出版的就有4个版本。这些不同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在内容、选材、观点等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研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其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建议高中历史教师在运用这份“标准”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许多方面进行了必要的说明,包括课程的性质、功能、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与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等。中学历史教师对此应仔细钻研和领会,从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各方面的规定出发,全面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 2(正确处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细心的教师可能会发现,有的教材在多处内容中改变了以往习惯的写法,并且对史实的分析不多。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在多处地方改变了过去教材的写法,很多延伸的知识反映了学术界的新成果。如,“内容标准”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在编写时,作者考虑到如果不讲《大宪章》,《权利法案》就成了无源之水,说不清它是怎么形成的,因此在“渐进的制度创新”一课,就列出“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而且,教材没有采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概念,就是坚持“代议制并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样的学术观点。有的教材则淡化“专业化和学术化”色彩,在叙述某一问题时注重提供其历史沿革和背景资料(如“人教版”)。但是,不管教材如何千差万别,课程标准毕竟是“本”,教师应以此作为编写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的主要依据,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和理念。 3(重点研读课程标准的本体部分 《课标》本体部分(即内容标准部分)的陈述,通过使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的内容作了不同水平的划分,这是确定教学重点的主要依据。还有,就是要把握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与初中教学内容的层次区别,从而确定高中历史教学的侧重点。 4(注意课程标准的弹性 《课标》是一份对历史教学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它本身具有较大的弹性。如,内容标准的叙述比较概括,都是原则性的话,并不是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因此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写法上就不一样,给教学留下了发挥的空间。又如,《课 标》中“教学活动建议”内容很多,而实际上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多,课时一般不够,因此这些活动不可能全部实施,这就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可见,历史教师使用这份“标准”,需要吃透它,在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刚才我们在课程标准的解读中提到了教材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地探讨一下高中历史的新教材问题。 三、高中历史新教材的设计与分析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出版了新教材。从2004年秋季开始,我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材(新教材)进入实验阶段。与原先的统编教材(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弄清这些变化,有助于把握新教材的内容、形式及其特点,也有助于针对新的教学内容进行新的教学设计。 (一)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知识体系与呈现方式 高中历史新教材,以《课标》为编写依据,每套共有9本教材,包括反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3个必修模块的3本必修教材,以及反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6个选修模块的6本选修教材。 目前,经教育部审查通过的高中历史新教材有4个版本:?“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岳麓版”,曹大为、赵世瑜任总主编,岳麓书社出版发行;?“人民版”,朱汉国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大象版”,王亚民主编,大象出版社出版发行。随着实验的扩大和教材研究的深入进行,将有更多的教材被选择使用。为说明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特点,下面以必修(I)教材所建立的知识体系及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为例,对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区别,以及不同版本新教材的特点作些说明、比较和分析。 1(新教材的编写体例 教材的体例是表述和编排知识内容的组织形式。体例不同,呈现的知识体系也有所区别。高中历史新教材建立了以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等模块为架构,历史专题为单元,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历史知识体系。这从各模块教材有关专题的表述中可见一斑。 在必修(I)模块中,“人教版”“人民版”“大象版”等均严格按照《课标》建构的知识体系编写,其中以“人教版”最具代表性。它将课程标准的9个专题表述为下列9个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就专题的顺序和内容而言,“人民版”“大象版”与“人教版”基本相同。“人民版”的表述略微活泼一点,如,它将专题6、7、8分别命名为“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和“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岳麓版”则将《课标》的9个专题整合为下列7个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从上面的单元标题可以发现,“岳麓版”将中国近代前期的相关内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内容进行了合并,“理顺单元之间的时间顺序,并将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体现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还将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内容合并,“不但理顺了时序,而且弥补了《课标》讲世界政治多极化而不提中国的缺陷。” 由此可见,高中历史新教材所建立的历史知识体系,与统编教材有较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外史合编 统编教材中,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独立成册,分别建立了各自的知识体系。新教材将中国史与世界史中相关的内容合在一本书中表述,形成了中外史合编的知识体系。把本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舞台的背景中加以叙述,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深刻理解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也有利于加强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系和比较。 本国史与外国史合编,在我国和世界历史教材的发展史上早已有之。本国史与外国史合编,一般采取通史体例。先是按照时间顺序划分历史阶段,然后在同一个历史阶段内选择相关内容。 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第一期课程改革中的高中历史教材就采取了这种方法。由于采用通史体例,合编的长处非常明显。以高一上册为例,有的内容合编在一章中充分体现出比较的优势,如第4章“新航路开辟后的中国与日本”;有的通过章节顺序体现出历史的联系和影响,如第9章“英国工业革命”和第10章“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鉴于这些优点,21世纪初,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中高中历史课程仍然坚持中外历史合编的形式。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类似做法。 客观地讲,由于课程标准以专题史体例合编中外历史,在每个模块下,按照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编排顺序,展开有关内容,这样就失去了中外史合编应该具有的联系和比较的特点,成为相关历史内容的简单组合。而且,一本书里中外史分别编排也使教学过程复杂化,不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在这方面,“岳麓版”做了一定的革新,它按照古代中外史、近代中外史、现代中外史的整合思路,力图在时序上加强中外史的比较。 (2)专题史体例 统编教材建立了通史型章节体的历史知识体系。“章”划分历史阶段,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节”组织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内容,体现历史发 展的多样性和联系性。新教材在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的模块框架下,确立了专题型的历史知识体系。专题体例有别于通史体例。它按照历史专题的性质和类型,从通史中选择有关知识,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内容。 按照专题建构的知识体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与初中教材的雷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可以灵活地选择历史内容,并有较大的包容性。如,必修?所反映的政治内容,范围涉及中国和世界,时间贯通古代到近现代,类型涵盖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有助于历史地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并能正确地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专题史体例便于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探究。 但是,专题体例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它只选择历史现象的一个方面学习,缺少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内容,呈现的是不完整的知识系统,从而加大了历史学习的难度。如,专题1中所涉及的各朝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与当时的政治现象有关,还与当时的经济和军事现象有关。而教材只涉及政治制度的内容,其教学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如,专题1属于古代的政治制度,专题2属于近代的政治事件,两者之间没有紧密的联系,这样,学习专题2就比较困难。?必修教材之间、必修与选修教材之间历史知识多处重复。如,必修(I)与必修(?)中有关欧盟的内容,必修(I)专题2和专题3中有关抗日战争的内容等。 专题型的历史知识体系是一种学术体系,比较适合选修课程,也适合高中历史的复习。新教材的编者对此已有认识,并采取了一些编写对策。如前所述,“岳麓版”新教材对有关专题内容的调整和合并就是一例。 新教材所建立的这种历史知识体系,对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形成严峻的挑战。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那样:“目前高中历史课程的专题史体系,只是在对总体历史有相当了解的前提下才具有合理性。而初中的历史教学显然还远不足以提供对这种古今中外混编专题史学习的支撑。这或许是本次课改一个不容忽略的误区,亟待在实践中认真研究解决,以确保新一轮课改健康深入地发展。” 这番话指出了我国历史课程标准所确立的知识体系的严重缺陷,也表达了对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关切与担忧。我们认为,弥补这一缺陷,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通过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形成新的适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历史知识体系。无论是合编还是分编中外历史,体现基本要求的必修教材采用通史体例是明智的选择。至于体现提高性和选择性要求的选修教材,则既可以采取专题体例,也可以采取通史体例。即,选修教材可以写纵向的专题,如“中国交通史”等;也可以写横向的专题,如“明清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等。?在现行课程标准条件下,通过对教材的科学编写,形成相对合理的历史知识体系。必修与选修教材在保证其中心内容和核心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适当整合课程标准中的有关专题。此外,要注意从教学实际出发编写教材,适当降低难度,增补相关知识,并提升课文辅助系统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 2(新教材的教学内容 教材要依据国家制订的《课标》选择教学内容,以保证基本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历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一般而言(历史知识的点和面体现教材内容的广度,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体现教材内容的深度。深度以广度为基础,广度体现一定的深度,二者不可能截然分开。 高中新教材所确定的历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与统编教材有很大不同,不同版本之间也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与统编教材相比,新教材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内容,增强了学习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更加注重历史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和多样性。同时,新教材弥补了高中统编教材没有世界古代史的缺陷,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梭伦改革”等内容。此外,它在重视政治史内容的同时,还加强了社会生活史、科学技术史、教育史和文化思想史内容的比重。 新教材通过选择多样性的历史知识扩大了教学内容的范围,但在具体历史知识的叙述范围、广度与深度及其与课程标准的相关性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需 要解决。下面以必修(I)模块的专题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为例,加以说明。在《课标》中,该专题的内容标准表述如下: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表2一l 高中历史新教材“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专题内容对照 所在单元 课的名称及其所属子目 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鸦片走私和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和《南京 条约》的签订、鸦片战火再燃、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人教版 华与《辛丑条约》; (第二单元) 2(抗日战争:全民族的抗战、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战的胜利 第14课 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第二次鸦片岳麓版 战争 (第四单元) 第16课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八(第五单元) 国联军侵华 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22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国共合作抗 日 人民版 一、列强人侵与民族危机:国门洞开、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 战与反割台 (专题二) 斗争(义和团反帝运动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侵华日军的罪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 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五课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两次鸦片战争与中国军民 的反抗斗争、中法战争的爆发和中国军民的抗法斗争 大象版 第六课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甲午日本侵华战争与中国 军民的顽强抵抗、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军民的英勇抗击 (第二单元) 第七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卢沟桥事变和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壮举、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 利 (1)专题历史知识的范围 从内容标准的规定和表2—1可以发现,各版本新教材为专题2设计了2,3课的历史内容,教学时间安排为3课时。内容标准第(1)条即“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涉及的知识,“人教版”设置1课,“岳麓版”“人民版”和“大象版”设置2课,均为2课时。内容标准第(2)条即“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涉及的知识,“岳麓版”没有单独设课,只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课的有关子目中进行了表述;其他教材设置1课,均为1课时。 前两课时所涉及知识的时间范围,一般是在1840,1901年之间。内容以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主,重点是列强的侵华史实和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第3课时所选知识的时间范围一般在1931,1945年之间,内容以侵华日军的罪行、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为主。 同样是上述主题,统编教材所选择的知识范围比新教材要大得多。在统编教材里,仅两次鸦片战争就设置了3节;此外,甲午中日战争1节,义和团运动 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节,抗日战争4节。即,同样的历史主题,统编教材有9课时的知识容量,而新教材仅有3课时的知识容量。 表2一2 必修(?)模块专题2课时文字容量对照 模块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每课时平均容量 抗争 课文 正文(2课阅读文 正文 阅读文 正文 阅读文 时) 人教版 4172 945 1572 367 1706 437 岳麓版 1454 2524 1290 1190 915 1238 人民版 4083 528 4308 380 2797 303 大象版 3497 942 1957 646 1818 529 每课平均 330l 1235 2281 646 1809 626 表2—3 高中历史新教材有关“抗日战争”一课的历史概念对照 版本 主要历史概念(正文) 东方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路线、淞沪会战、南京大屠人教版 杀、潘家峪血案、七三一部队、百团大战、缅甸远征军、抗战胜利 九一八事变、八一宣青、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岳麓版 全面抗战路线、皖南事变、抗战胜利 九一八事变、《塘沽协定》、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 殖民统治、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抗口联军、一二八事变、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 政府、长城抗战、察哈尔民众抗只同盟军、中国民杖保障同盟、一二?九运动、西 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台儿庄大捷、片面抗战路线、人民版 全面抗战路线、皖南事变、枣宜会战、百团大战、三光政策、根据地建没、中国战 区同盟最高统帅部、豫湘桂战役、中共“七大”、抗战胜利 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抗日救亡运动、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大象版 线、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正面战场、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抗战胜利 共有概 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南京大屠杀、抗战胜利 念 (2)专题历史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从表2—2和表2—3可以看出,“人教版”和“大象版”每课时正文的容量一般在1800字左右,比统编教材正文的文字量有所提高。“人民版”提高幅度较大,每课时达2600多字;“岳麓版”的字数则有所降低。阅读文的文字量,除“岳麓版”比较多以外,其他教材均有所减少。正文文字量的适当增加,有利于学生对有关历史主题的理解。但文字量过多,难以突出教学重点,也容易造成教学的困难。 由此可见,“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专题所选择的历史知识,新教材与统编教材在两个方面基本相同:?反映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性知识,如,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过程及不平等条约、南京大屠杀等内容;?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过程性知识,如,台儿庄大捷和百团大战等内容。不同的是,统编教材对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影响方面的内容揭示得较多,而有些新教材则很少提及或完全不提。 根据《课标》的有关规定,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但这部分内容高中新教材与初中新教材在许多地方雷同,有些高中教材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甚至不如初中教材。这样的问题在其他单元中也存在。而有关历史背景和影响内容的空缺,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高中教学内容的粗浅,模糊了初、高中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应该看到,高中新教材的这些问题与《课标》的表述有密切的关系。《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建立了时序与主题相结合的历史知识体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确立的是模块与专题相结合的知识体系。由于历史主题与历史专题并无多大差别,因此在历史内容的选择上就有可能重复。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I)专题2的内容为“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与其相对应,《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所确立的主题为“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别说内容相仿,就连名字也基本相同。高中专题历史知识体系建立的初衷,是要“避免与初中历史课程结构上的重复”。客观地说,高中历史新教材避免了与统编本初中历史教材的重复,但与初中历史新教材之间,似乎还难脱简单重复之嫌。 高中新教材对抗日战争知识的选择也颇值得讨论。从表2—3中可以看出,同样是抗日战争的内容,不同版本教材的容量相差甚远。“人民版”教材涉及 的概念有32个,文字量达4000多字;其他版本涉及的概念一般在10个左右,文字量不到2000字。 毋庸置疑,抗日战争史应该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但新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这部分知识。在统编教材中,抗日战争史专列一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下分4节内容表述。在统编本高中必修教材的47课课文中,抗日战争的内容就有4课,占必修课文总量的8(5,。新教材按每册必修内容28课计算,共有84课,抗日战争的内容只占必修课文总量的1(2,。“人教版”通过“历史纵横”和“学思之窗”两个栏目扩充有关知识,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课中增加了一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 (3)内容选择与课程标准的相关性 从表2—3有关抗日战争内容所涉及的“共有概念”来看,它们与《课标》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我们认为,单有“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内容,不足以反映“侵华日军的罪行”;仅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没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难以反映“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也不可能“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从表中可以看出,有的教材不仅没能客观地反映抗日战争的过程,连《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也没有体现出来。 当然,不是概念越多越能说明问题,相反,在课时和课文容量有限的条件下,在众多的概念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从《课标》的要求和选择最重要的历史知识的角度来看,“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反映了日本侵华的两个重要阶段。因此,“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和“《塘沽协定》”等内容的省略有利于突出主干知识。同样道理,中国军民抗战的内容也可以大量压缩知识点,以突出重点。至于“片面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和“皖南事变”等内容,与《课标》的要求不相符合,可以省略。 (二)不同版本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比较 (注:现在老师手里没有教材,所以今天只是从理论上接受一些,我的讲稿将发布在网站上,日后大家可参照教材详细查阅。) 在教材实行审定制的背景下,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内容选择受《课标》的制约,具有趋同性。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主要通过呈现知识内容的表述方法及结构体系得以体现。下面我们对“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和“大象版”高中历史新教材作一比较,以说明其各自特点。 1(表述方法的比较 历史教材的表述问题,主要是指叙述和评论史实的方法问题,也就是如何写史实和如何评论史实的问题。历史教材的表述,既要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更要反映历史教学的特点。 (1)标题的表述 标题是教材的灵魂,担负着指路牌和建构历史知识体系的作用。标题的表述,既要逻辑严谨、脉络清晰,又要体现明确的史学观念。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标题,一般包括单元(专题)、课、子目三级。从表2一l和有关内容来看,新教材的标题基本依据《课标》,但由于分析《课标》的思路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表述风格的标题。 以必修(I)专题2为例,“人教版”、“人民版”和“大象版”的单元标题与《课标》的表述基本相同,“岳麓版”根据整合的内容进行表述。课的标题,“人教版”、“岳麓版”和“大象版”的表述基本相仿,一般从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特征出发,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单位概括课的名称。所不同的是,“人教版”和“岳麓版”以历史事件为中心表述,“大象版”以历史事件的主体内容为中心表述,“人民版”则将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分为纵向的两个方面分别设课,先表述侵略的内容,后表述反抗斗争的内容。 子目的标题,一般按历史事件的逻辑顺序展开。“人教版”的表述最为典型,它由两课构成。第1课的子目,从“鸦片走私和虎门销烟”到“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的签订”,概括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列举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重点突出,逻辑性强。“鸦 片战火再燃”子目的表述,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特点。第2课“全民族的抗战”、“日军的滔天罪行”和“抗战的胜利”等子目传递了鲜明的观点。其他版本教材的表述,也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有的标题存在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界定不清、标题之间交叉和重复、重点不突出等问题。 (2)课文的表述 历史必修教材涉及的主要是经济状况、政治变迁和文化嬗变等内容,而它们往往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出各自的变化,体现出相互的关联。因此,教材的重点是写事件,写人物,写演变过程。高中新教材的课文表述,也是从这几方面展开的。 ?历史事件及其演变过程的表述 新教材在表述历史事件时,一般包括背景、过程和影响几部分。这样的表述,有利于学生有层次地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如,必修(?)有关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人教版”“人民版”和“大象版”是分开叙述的,“岳麓版”是综合叙述的。虽然标题和内容等方面的表述有所不同,但都采取了先工业革命的过程、后历史影响的叙述顺序。这样的叙述方式,就隐含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观点。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各版教材的表述顺序都是先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其中也隐含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观点。历史事件的这种表述方法,就是所谓的“寓论于史”的写法。 就教材的内容和观点而言,“人教版”受统编教材的影响较大,有许多相近或相似的地方。“岳麓版”的表述与统编教材的风格完全不同,有一些额外的提法,观点也比较新颖,增加了一些《课标》没有规定的知识,而有的知识叙述不够完整,语言的学术味较浓。 ?历史人物的表述 历史事件是人的活动事件,缺少人的活动就不成历史事件。高中新教材在关注历史事件的同时,也从以下几方面注意表述历史人物的活动,以增强历史事件的真实感和可读性。 A 借助于历史事件的叙述反映人物的作用和影响,这种方法称为“以事系人”法。如,在叙述甲午中日战争这段历史时,“人教版”“人民版”和“大象版”都提到李鸿章的有关活动。“人教版”这样写道: 随后的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的损失虽然比日方大些,但主力尚存。李鸿章却指令保船避战,让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内,不许巡海迎敌,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 通过这样的表述,突出了李鸿章军事指挥的失误对中国甲午战争失败的历史影响。 “以事系人”法是比较常见的表述历史人物的方法,也是编写历史教材常用的方法。就必修(I)专题2而言,“人教版”这种方法运用得最好。单是鸦片战争这一内容,“人教版”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就包括林则徐、道光帝、琦善、葛云飞等人。其中,对林则徐的表述达260字左右,对葛云飞的表述达160字左右。从分量看,两者相加已近课文内容的1,4。对他们两人的表述有言有行,描述生动,感染力强,增强了课文的可读性,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 B 通过叙述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展示历史现象的具体方面,这种方法称为“以人系事”法。如,必修(?)专题1有关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的内容,各版本第1个子目的标题都涉及到李贽这一历史人物: “人教版”:“离经叛道”的李贽; “岳麓版”:“异端”思想家李贽; “人民版”: 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大象版”: 李贽的思想。 各版本子目标题的表述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以李贽这一历史人物为中心展开。表述过程中,以展示李贽“离经叛道”的主张为中心,适当涉及他的仕途生涯和被迫害致死的结局。也就是说,教材对李贽这一历史人物的表述,主要反映的还是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 从李贽反正统思想背景的表述,可看出不同版本教材写历史人物的特色。“大象版”“岳麓版”和“人民版”的表述基本相似,都从某一方面展示了他的思想产生的背景资料。 “大象版”主要列举其为官经历: 李贽号卓吾,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曾任国子监博士、南京刑部员外郎、云南姚安知府等职。后因目睹官场的黑暗,辞官到各地讲学。一生著作颇丰,有《焚书》《藏书》等。 “岳麓版”突出其经历的坎坷: 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人,祖辈世代经商。26岁中举,以后20余年辗转各地任中下级官员。万历八年(1580年)辞官,依靠朋友接济先后寓居湖北黄安、麻城、直隶通州等地,专心从事讲学和著述。 “人民版”突出其生活环境的影响: 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人。泉州是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他的祖、父两辈都是娴熟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因而他自幼所受的传统束缚较少,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 “人教版”的写法,将李贽为官的经历与其思想特点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李贽是明朝后期人,受教于王学的泰州学派。当时吏治腐败,奸佞当道。他在官场任职二十多年,目睹了官吏和“道学家”的伪善、无能,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概言之,历史教材的表述方法,主要是历史事件的叙述方法。即使是叙述历史人物也主要是“以事系人”的方法。高中历史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大多数写得不丰满。这或许是一种通病而应加以矫正的。长期编写历史教材的专家也承认,“如何写好历史人物,是写教材的一个难题” (三)高中历史新教材的使用建议 与统编教材相比,新教材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还是组织结构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这就要求教材的使用者必须研究这些变化,从而正确使用教材。 1(转变使用教材的理念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尽快地更新教学观念,其中就包括使用教材的理念。教师要逐步改变教材是教学依据的观念,而将其仅仅看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告别“教教材”的旧认识,树立“用教材教”的新思想。“教教材”的观念是以教材为中心,视教材为圣明,教材怎么写就怎么教,不敢越雷池一步,教材成为控制教学行为的工具。“用教材教”的观念是将教材看作为教学的文本材料,视教材为工具。只有当教材所用的材料和表达的观念能为学生所接受,并能够实现教学目标时,教材才有使用的价值。如果只有部分符合,那就部分使用,其余部分可以参照其他教学材料。 2(整合相关教学内容 对于这个理解,我不详在理论上进行空洞的阐释,明天上午,我将请大家看一堂教学实录,结实大家一定会对次有自己的理解。但请大家牢记这个标题,因为它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3(注意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比较。联系和比较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方法。只有联系,才能认识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才能说明不同历史现象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有比较才能鉴别。通过比较,可以看清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政治制度或政治事件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新教材中外史合编及其专题史体例的特点,加强本国史与外国史的横向联系 与比较,加强不同历史阶段历史内容的纵向联系与比较,培养学生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1)利用课文的引言,提示历史现象的横向或纵向联系。以必修(I)专题6为例,在课程标准中,“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这部分内容接在“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后面,这样的学习多少有点突兀。因此,在第19课“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希腊半岛产生了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民主制度。„„”的导入语设计,引导同学在复习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学习的课题,加强同一历史时期中外历史现象之间的横向联系。第20课“古罗马的共和政体与法律制度”,可以“就在古希腊文明衰退之际,深受其影响的古罗马文明开始在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崛起。„„”的导入语设计,激发学习兴趣,并提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纵向联系。在有关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的内容中,通过课文引言及其他手段的运用,尽可能地揭示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对近、现代中国政治的影响。把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舞台的大背景中加以叙述,有利于学生了解今天世界与中国现状的由来,及其中外历史发展的联系与区别,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参政意识及其公民素养。 (2)利用课文的插入语、课后习题及其他手段,加强历史现象钧比较。如,在表述古希腊城邦国家的内容时,可以在课文中插入思考题,要求同学讨论处在同一时期的我国周朝的诸侯国与古希腊众多的城邦国家政治制度的不同点及其原因和影响。在表述罗马共和政体的内容时,要求同学讨论处于同一时期的罗马共和国与秦汉帝国政治体制的不同点及其原因。通过这些课文插入语,加强古代中外政治制度的比较,使学生领悟到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因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特征和历史文化传统,东西方产生了不同的、各具特点的政治制度,并对各自国家以后的发展、对区域性世界产生的重要影响。再如,在“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一课中,可以通过“秦汉时期的郡县制与西周的分封制有何不同?对此如何评价?”的课后习题的设计,加强不同时期地方政治制度的比较,体现出历史的发展性特点。 四、高中历史教学评价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日益认识到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如果没有评价改革“保驾护航”,课程改革终将寸步难行。针对我国现行教学评价的不足与局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建立起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那么,高中历史学业评价如何改革?高中历史课程如何实施表现性评价方法?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考试怎样改革?新课程下评价一堂好历史课的标准有没有变化?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给予回答。但是,在征求了一部分老师的意见后,我又觉得现在探讨评价确实为时尚早,举个例子来说:刚出生的婴儿吃奶的问题还没解决,就讨论营养配餐,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吗~所以,今天,我不谈理论,只是从历史教学这个角度,给大家提一些建议。 1(高中历史学业评价的方法 按照新课程理念,高中生历史学业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和考试等。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我们认为常用的学业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是教学反馈的常用方法。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大三大特征就是:用问题设置进行引领、用小组合作进行促进、用关注生活进行提升。因此,课堂提问就变得极为重要了。 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进行,不能偏离教学中心; ?要熟悉教材,熟悉学生,要把握难易程度; ?启发是课堂提问的灵魂,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要注意多用疑问性、发散性提问,让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 ?对学生的回答,或赞扬肯定,或弥补欠缺,对答错的切不可讽刺挖苦,而要给以鼓励。 ?不要偏爱学习“尖子”,要优先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分别设计描述型、分析型、研究型问题,以适应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 需要指出的是,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有些所谓的课堂提问,既没有思考价值,也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下面这个案例就颇发人深省: 某位教师在讲授“全面内战的爆发”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煞费苦心地设计了以下一组问题: “同学们,最想发动内战的是谁?”老师向学生抛出了第1个问题。 “蒋介石。”学生齐声回答。 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叉提出了第2个问题:“那么,谁来充当了蒋介石的帮凶呢?” “美国。”学生们又响亮地回答。 “蒋介石要发动内战,明说不就得了,干吗还要欺骗人民呢?” 还是教师提问。 “时机不成熟,内战的准备还没有完成。”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不假思索,纷纷举手,课堂气氛显得非常热烈。但是面对老师的系列问题,学生不必动脑筋便可以“脱口而出”,这样的问题又有多少思维价值呢?显然,这些问题,纯粹是为了提问而设计的,只不过是一个“标签”,并没有什么探究的意义。 课堂提问要有思维性。日本学者把提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重要的问题”,另一类是“徒劳的问题”。区分两者的主要标志,就是看问题是否有思维价值, 是否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拟定提问方案,设法将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下面我们就举个例子加以说明: 学生读历史时,对岳飞遭到迫害总是感到迷惑。如何为学生释疑解惑呢?有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些问答: 师:投降派为什么要杀害岳飞? 生:投降派害怕主战派取得胜利对他们不利,更害怕义军在抗金中壮大起来,威胁他们的统治。 师:联系你以前学习过的历史知识来说明岳飞悲剧产生的原因。 生:(扩散思维,各抒己见) 师:(点拨归纳)北宋初年有“杯酒释兵权”,说明宋朝从开国起就疑忌武将。岳飞的岳家军,威名震主,宋高宗当然感到不安。北宋对辽、金作战,一贯奉行求和政策,只保统治集团的利益而不顾百姓的利益。岳飞虽为抗金名将,但出身贫寒,在统治阶级眼中,仍为“一农夫耳”,所以,为了求和而杀害岳飞。 著名历史教学法专家赵恒烈教授,将课堂提问按照难易程度,分为低级认知问题和高级认知问题两大类。所谓低级认知问题就是检查旧知识的提问,而高级认知问题则是运用创造思维才能答的问题。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两者常常穿插使用,界限并不是非常明显,因为即使有创见的回答也是建立在掌握大量旧知基础上的。低级认知问题包括回忆性提问和理解性提问。前者如,郑和是回族人吗?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吗?等等。即使学生不知道正确答案,也有50,的猜测机遇,因此在课堂上不宜多用。后者是问学生某件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主要检查学生的判断力和理解力。如: 学完“秦统一中国”这段历史后,教师问学生: ?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统一与不统一有什么差别吗? ?为什么说“焚书坑儒”是摧残文化和钳制思想的措施?秦始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凡是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的方法来诠释史事和评价史事,并带有一定创造性看法的问题,都属于高级认知问题。在高级认知的提问中,有两类问题最难:一是要求对历史问题进行评价,二是对历史的应用。如: 例1:澶渊之盟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北宋每年送给辽大量岁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造成北宋财政困难,起了消极作用。一种认为,使宋辽两国从此保持了100多年的和平局面,边境相安无事,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有积极作用。你同意哪一种评价,为什么? 例2:秦始皇陵东侧的兵马俑,本属随葬品,但它对研究秦的历史有很大价值。请你从史学研究角度,说一说兵马俑的价值。 例3:中英鸦片战争,英国称为“通商战争”,认为这次战争是由于中国政府抵制英国的商品贸易引起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到精心设计、耐心听取、正确评价,使每一个学生具有积极参与的意识,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并且享受答题的快乐。教师通过“提问一回答一反馈”环节,有效地帮助学生回忆旧知、掌握新知、培养能力,并对学习中存在的缺漏进行矫正补救,从而使课堂教学在师生和谐共鸣中有序推进,在教学相长中共同发展。 (2)历史作业 作业的布置对高中我们这样的小科来说,好象有些滑稽了,老师们会说: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哪里会有时间来完成历史作业。实际上,新课程理念下作业的布置更倾向与教学的辅导,“作业” 一词的含义可以适当外延和拓展。明天我们观看教学事例的时候,大家就可以看到山东的钟红军老师是怎样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又是怎样促进了课堂教学的。 总之,通过布置作业可以评价学生在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甚至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表现,如正确性、熟练性、简洁性、独立性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等因素。要通过作业分析来评价学生,尤其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等,必须提高作业的质量。因此,我们建议多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作业。在这方面,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是值得借鉴的。如,美国中学的人文社会学科有一种作业是写“研究报告”,学生研究的题目有“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我怎样看人类文化”“到太空去旅游”等,学生们查资料、读参考书、走访调查,最后以生动翔实的资料写出个人的研究报告。尽管任务很重,但学生们乐此不疲、兴趣盎然。那么,挑战的历史作业应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具有趣味性 历史是一幅幅鲜活、生动的人类画卷,相应的历史习题也不妨设计一些带有历史场景、情节,充满魅力的智力游戏。因此,富有挑战性的历史作业,应以“趣”字当头。如,我们可以设计以下类型的作业: 例l:小李和小张是两个集邮迷。小李说:“我家里有许多中国邮票,有的是1878年出的,有的是1912年的,还有30年代和40年代的。”小张说:“你怎么知道是什么时间的?李说:“邮票上都印了年份,不信我拿给你看。”请大家想想看,小李的这些邮票是真的,还是假的?为什么? 例2:意大利有一家古董商店,陈列着一枚古罗马铜钱。古钱正面印有恺撒的头像,反面印有“44B.C(”(公元前44年)铸造的字样。一位历史学家见了,马上断定古钱是伪造的,他的根据是什么? ?具有探究性 探究性的历史作业有两种形式。 ?问题式。这种作业通过情境材料设计问题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通过学生或发现、或选择、或重组的学习过程形成答案。它重视学生获取、形成、发现知识的过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例:史书描述长安城“市坊分开,街道整齐,树木成行,拥有排水设施”,指出了唐朝长安城的规划建设的特点。从今天城市规划或建设的角度看,你认为可以借鉴的经验是什么? ?课题式。这种作业就是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和群体的协作性,让学生通过查找、检索资料及参观、调查、讨论等方式,结合多学科知识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 例:2000年11月,江苏省铜山中学周老师曾主持开设了“怎样做邻居——关于中日关系的思考”的综合研究课题,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布置的具体任务有: ?通过检索资料和社会调查等,了解当初日本侵略者在你家乡犯下的滔天罪行,写一份调查报告。 ?通过检索资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有关知识,分析讨论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腾飞的主要原因。它对我们有何启示?写一篇论文进行交流。 ?参阅初中地理书关于日本地理的概况及高一地理“地壳和地壳的变动”等知识,概括日本的地理特点。 ?参阅高三《思想政治教育》课本中“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一节内容,结合有关知识,分析讨论近现代日本天皇制的演变及其原因。写一篇论文进行交流。 ?运用地理,政治、历史知识,并检索有关资料,全面深入地分析二战后日本军国主义沉渣泛起的主要原因。写一篇论文进行交流。 ?检索资料,分析日本为什么一再修改历史教材?对日本文部科学省通过的新历史教材,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为什么强烈抗议? ?展望未来的几十年,中日两国究竟是对手?还是伙伴?根据你的理解进行分析。 ?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的历史作业是指其背景材料、设问、答案都是开放的,具有崭新、发散、多解的特点。作业可以分为两大类:?以复习知识为目的的检查性作业;?以培养思维能力为宗旨的认知性作业。美国教育学者把这两类作业称之为“封闭题”和“开放题”。“封闭题”的特点具有“完备的条件”和“固定的答案”;“开放题”的特点是“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按照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观点,封闭性作业主要引起认知结构的同化,而开放性作业则引起认知结构的顺应。后者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影响较大。如,上海高考历史卷曾经出过这样一道题: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化发祥和繁荣的地区之一。请你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在今湖南、湖北范围内任选一个值得开发或加强建设的人文景观;并简要说明理由(应包括人文景观的时代、内容和意义)。 ?具有综合性 实践证明,综合性的历史作业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密切与社会的联系。综合性作业多以现实中有关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要求更加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些了解、适应、参与社会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逐步走向社会。如,在学完“鸦片战争”一章后,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的作业: 鸦片作为一种毒品,在历史上曾经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150多年前中英之间因鸦片贸易而发生的那场战争,更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英国对华经营可耻的鸦片贸易。最初数量有限,每年不超过200箱。到1757年英国占领了印度的鸦片产地孟加拉后,他们强迫那里的农民大量种植鸦片,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也急剧增加。从1800到1838年,竞由4570箱增到40200箱。问: A(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输入鸦片? B(印度孟加拉地区盛产鸦片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洪秀全在《戒鸦片诗》中说:“烟枪即铳枪,自打自受伤(多少英雄汉,弹死在高床。”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书中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问: A(据材料指出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主要危害。 B(罂粟对人的危害,首先是从有毒成分侵害人体的系统开始,接着影响心脏功能、血液循环和系统。严重的导致死亡。 ?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安门广场建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什么把“虎门销烟”作为表现的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吸毒现象一度绝迹,但近年来又沉渣泛起,死灰复燃。为了打击吸毒贩毒,国家除了加强对广大人民的宣传教育外,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依法对制、贩、吸毒者进行打击和处理。从政治常识角度看,以上材料表明国家行使了职能。 上面这道作业题,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历史、地理、生物、化学、政治等多学科知识才能完成,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颇有效果的。 当然,在座的老师们也许会说,王老师,你举的这些例子都是专家出的,我们哪有那么高的水平,设计出这样的题目来。真有这两下子,我早进专家命题组了,也不在这挨苦受累了。大家先别急,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事在人为”, 只要大家能把身边的资料利用起来,这个问题还是不难解决的,比如“人教版”新教材,每课后面都提供了一些开放性较强的历史作业,如: ?写一篇“论孝”的小论文,字数不超过500字。 ?进行一次课堂讨论,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评价。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可以各抒己见。 ?黄宗羲说:“学莫先于立志,立志则为豪杰,不立志则为凡民。”请结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学们所处的现实,开一个座谈会,大家谈谈感想。 我们使用的岳麓版教材每课也都有《自我测评》,大家也可以把它利用起来。总之,只要我们能在思想和意识上把作业这个问题重视起来,一定会对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3)历史考试 历史考试是最主要、最常用的学习评价方式。近些年来,无论是高考、会考,还是校内考试,历史考试命题均发生了较大变化,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考查目标开始伸向“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题型新颖活泼、灵活多变;考查的内容贴近现实、贴近学生,富有时代气息。不过,传统陈旧的命题观念和方法依然存在,亟待清理。 下面试以高考题和港台地区的练习题、高考题为例加以说明: ?选择题使用史料证据 例l: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青苗法?募役法?将兵法?市易法 A(??? B(??? C(??? D. ??? 例2: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日:“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例3:史书记载: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热情,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昔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所以要提升他们爵位 B(皇帝担心外患,所以要加强位在边境的梁国屏障功能 C(皇帝担心梁国成为帝国心腹之患,所以实施“众建” 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所以要边疆国梁国多发展 例4:史家描述“二战”中各国领袖的性格:丘吉尔“有想象力但不稳定”,罗斯福“天真而喜欢喊口号”,他们并不比“往往情绪失常而暴怒”的希特勒更明智。对于这种说法,以下理解何者较为适当? A(这位史家的说法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可以采信 B(这个说法只是这位史家的片面的主观意见,不足采信 C(这是史家从特定角度评论历史人物的结果,可以作为参考 D(可见当时各国领导人都不明智,因而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问答题使用史料证据 例l:“苛政猛于虎”。秦隋二世而亡是后世许多开国君主的前车之鉴。tt天子者,有道则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一个“畏,,字,促使不少统治者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社会繁荣。请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的繁荣时期,简要分析其原因与表现。 例2:宋徽宗能书善画,对玩乐尤为喜好,凡能投其所好者,都得到信任和重用。如,高俅,本是个听差,因为善于踢球,徽宗继位后,不几年就升为殿前都指挥使,统领禁军。与高俅一道当随从的人希望徽宗也能一视同仁。宋徽宗竞说:“你们有高俅那样的好手脚吗?”徽宗还到处征取奇花异石。苏州应奉局有一块高达四丈的太湖石,栽在大船上,役夫达数千人之多,在运往京师的途中,拆毁桥梁、城墙、水门,以便通过。 ?高俅凭什么本事成为殿前都指挥使? ?太湖石在运往京师的途中,造成什么破坏? ?你认为宋徽宗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例3:元人汪大渊游历各地,记述见闻,著《岛夷志略》。他记“琉球”有云:“地势盘穹,林木合抱,其峙山格高峻,自彭湖望之甚近。‘土润田沃宜稼穑,气候渐暖,俗与彭湖差异,水无舟楫以筏济之。”请问: ?他所说的“琉球”今为何地? ?其地风俗为何与彭湖差异? 综上可见,上述的试题所测试内容不再限于课文知识的记忆,而是要求更高层次的理解与分析。因此在历史教学时,教师需要花较多的工夫在解释历史概念和现象上,要培养学生发现并能说明史实与史实之间关联性,以及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考试专家认为,如果“试题一字不漏的抄录课本,属于记忆层次;试题依据学生学习经验加以改写,或模拟情境,多属于理解层次;超越课本文字,或以其他资料作为命题素材,所测概念仍属课本范围,颇多属于分析和综合等高层次能力。”而新课程下的考试命题,就青睐第三层次,这是我们在座的每位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这种命题一般分为史料题和情境题两种题型,下面就是一道比较典型的情境题,可以供我们借鉴、参考。 唐太宗时期,一名家住扬州的读书人贾六,寒窗苦读十载后,决定赴京赶考。请问: ?从他的家乡出发,经运河到京城应试,途中须经过下列那一个城市? A(杭州 B(北平 C(洛阳 D(济南 ?贾六此行参加科举考试,是由太宗皇帝依特殊需要而举行,此种地位最崇高的考试,在当时称为 ?贾六及第后,在中央负责政令制定的工作,那么他应是任职于哪一个机构?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三司 上题虚拟了一个唐代的人物——贾六,所提供的“情境”资料没有直接摘录教材或某段史料,可谓是课本内容的延伸,并且试题的叙述更加生活化与人性化,符合情境题的命题特点。 (注,朱汉国指的关于人物评价的例子) 以上我跟大家探讨的是历史学业方面的有关问题,在我发言的最后,我们在来审视一下饴糖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这对我们今后的教学肯定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一堂好历史课标准的审视 (1)关于好历史课标准的讨论 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我国历史教学界围绕好历史课的标准问题不断地进行了探索。《历史教学问题》杂志从1982年8月至1983年12月,开辟了“上好一堂中学历史课的标准是什么”专栏,引发了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界的一场大讨论,编辑部收到来稿数百篇。最后,编辑部以“扬帆”的名义做了小结,其 主要观点大概可以代表当时评课的着眼点:“坚持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的辩证统一,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教学之中,提倡以讲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中学历史教学法著作或论文,都论述到中学历史听课与评课的问题。冯一下先生1980年在一篇文章中认为,好的生动的历史课,应具备以下四方面条件:?精选材料(内容好),以教材为依据,能够进行教学的“再创造”;?语言生动(表达好),使学生如临其境;?逻辑严密(组织好),充分发掘教材的内在联系,讲述有逻辑层次等;?图文配合(结合好)。赵恒烈先生1989年在《历史教育学》一书中,对“一堂好课的标准”作了透彻的概括。他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可以列出许多条,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可以得出不同的标准。从历史科学的角度说,观点正确稳妥、史料详实可靠、表达清晰明白、方法灵活多变的是好课;从教学论的角度说,贯彻教学目的、突出重点难点、灵活运用多种教法、积极培养自学能力的是好课;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善于在情意交融中激发学习兴趣、善于在分析问题中启发思维、善于在理解基础上巩固知识的记忆、善于在讲练结合中发展能力的是好课。罗超、魏授章主编的《历史教材与教法》在“上好一堂历史课的标准”一节中,提出四条好课标准:?教学内容科学、系统,观点正确;?重视教法、紧扣教材、贴切具体、语言生动形象;?调动学生积极性、重视能力的培养;?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历史文献,更好地体现历史课的生动性、具体性。宁裕先、熊守清、胡任敏主编的《历史教育方法论》中认为,衡量一堂历史课离不开3个方面:?教学目的是否正确,能否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学内容是否科学,能否纳入教学系统中去;?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围绕目的,启发思维。还有很多著作、文章也谈及好课的标准问题,限于篇幅此处不一一列举。 尽管过去的教学大纲没有列出好课的标准,学者的观点也见仁见智,但总体上看,人们心目中的一堂好历史课,就是教师讲得好,或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好。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样的标准显然是不够了。“一堂好课,教师的讲授和演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活动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如何,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成功与否。” (2)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观察一堂历史课 近年,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曾在江苏组织了全国性的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比赛。这次活动反映出新时期历史教学改革的进展和特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参赛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善于引导学生,鼓励和激励他们主动地进行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如,阅读、演示、议论、竞赛等方式,使学生投入其中,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与教师配合,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技术。讨论、问答的方法被广泛采用,模拟、竞赛、游戏、角色扮演等方法,也比较多地用于教学活动之中,还有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等。特别要指出的是,教师们很注重自己教的方法与学生学的方法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还有意识地注意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此外,所有参赛教师都能够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现代化教学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运用。 ?注重对历史问题的探究。教学过程的进行,教学活动的展开,经常是围绕、伴随着对具体的历史问题的研讨。无论是教师的讲,还是学生的议,很多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一些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重大的历史问题,以及较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重视历史材料的运用。采取多种途径,如运用投影、录像,分发资料卡、阅读纸等,向学生提供各类材料,包括文字、图像、统计材料等。通过对历史材料的研习,师生展开对历史问题的论述,这样就改变了教学中仅仅是对教材的释读,从而使学生了解到具体、丰富的材料,拓展了视野,促进了历史学习的深入进行。 ?注意历史与现实社会的有机联系。在讲述和分析历史问题时,有意识地与现实问题进行恰当地联系,使学生通过历史的角度观察现实社会,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还有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安排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考察等,把历史学习与认识社会联系起来。 与此同时,历史教学大赛也暴露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忽略对具体知识的传授,而学生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讨论等探究活动也难以进行或深入;有些教师不是围绕重点内容展开教学,而是舍本逐末,或就某些枝节问题组织讨论,或对重点问题轻描淡写;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上,有些教师过于追求形式,刻意模仿或简单借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过分依赖教材,不越教材“雷池”一步,有的教师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看书,然后通过提问、抢答等形式,让学生复述教材的内容;此外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方面,存在着如何与课堂讲授紧密配合而不是分离的问题;等等。 透过全国性的历史课评比活动,一方面看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课堂教学新面貌,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新课程背景下好历史课评价标准与时俱进的发展。 (3)一堂好历史课标准的理性思考 上面我们对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评价一节历史课进行了分析,事实上,好历史课的标准是很难确定的。这里试举几则案例以作探讨: 例l:在一所经济条件很好的开发区学校。历史教师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开展教学,然而,教师的引导、设问、指点和评估等缺乏层次和深度。久而久之,先进的教育技术不仅没有充分起到教学辅助作用,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想像力和深入探究的热情。 例2:一节历史课本身只有40分钟,教师用5,10分钟的时间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充分沟通,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结果剩下的30分钟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率成倍的提高。 例3:在一所边远贫困地区的学校,只有粉笔、黑板和教材等最基本的条件,但历史教师对历史知识的描述不仅引人入胜,而且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史兴趣,学生学习热情高昂。虽然表面上没有许多师生间的互动,但心灵间的交流与感应却为可持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上述三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失中有得、得中有失的各种效果。对于学习者而言,兴趣、方法、成功的体验、奋斗的目标、外界的欣赏和承认等都是支持其不断深入探索的内趋力。抓住这些关键点,不断变化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便可使层出不穷的好课应运而生。 从理想的角度看,师生间的互动,讲述由浅人深,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精神,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等,都可以被视为一节好课的标准。但是在实际当中,没有一种现成的模式是可以“一套了之”的。哪怕是最完美的课,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照这个模式上下去,也必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殆尽。在特定的学习阶段,如在上起始课、方法课等引导性较强的课时,“满堂灌”的方式自然是应该摈弃的。 显而易见,所谓的好课不仅要考虑上述标准,还要考虑学科性、阶段性、针对性、适应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相关的变量因素。在有条件的地方,在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时,一定要弄清这些设备的功效、作用和局限性,扬其长、避其短,用得其所,避免画蛇添足,以提高效率和开阔视野为主要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其人格魅力和人生态度,以及其对学科知识的热爱、对新事物的敏感、对学生的了解和体谅等,也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 总之,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决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还必须兼顾各种相关的因素。在学科、学生、教师、环境等多元关系中,应寻求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找到对各方面都适宜的平衡区域。在这个范围内,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则教学效果必定会令人满意。 附:高中历史必修模块解读 (一)必修模块(工)内容分析与教学要点 1高中新课程教材的体例简述 体例决定着教材的整体框架和结构。高中历史新教材专题式的编写体例,是根据高中学生的自身特点,吸取了当今中外历史教材编撰的经验而设计的。 长期以来,中外历史课程和教材一般都采取“螺旋式”,也就是以在各个教学阶段逐步加深程度和扩大范围的方式呈现。这种方式,往往导致初高中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撞车”。从实践上看,高中历史如果简单地在初中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轮循环,即使在内容上有所加深,也难免给人一种强烈的重复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导致高中生厌倦学习历史的因素之一。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适应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吸取了上海等地中外史混编的经验,创立了专题式的编写体例。这种体例,吸取了中国古代纪事本末体等史书之长,保留了章节体史书的优点,将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按类别加以整合,将历史学科主体内容按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思想文化演变编为3个必修模块,再将具有影响的历史史实进一步细化,设置了6个高中选修模块。这种呈现方式,避免了与初中历史教材的简单重复;又变换了认识历史问题的角度,适当提高了学习的难度和抽象性,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性和新颖性。 2模块设计说明和学习目标 历史必修(I)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重点反映的是中外历史政治领域的发展,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同时注意反映重大政治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在政治制度发展沿革过程中的作用。制度创新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 政治是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政治活动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它既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的反映,也是人类社会为适应经济活动而在政治领域内自我发展的结果。政治活动对经 济活动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历史上的重要制度、政治事件及政治人物,更是人类政治活动的重要体现。历史的史鉴作用也多体现于政治方面。尽管现行高中教材改变了以往过于偏重政治史的做法,但政治史在高中新课程体系中仍有突出地位。 人类的政治活动包罗万象,内容丰富。服从于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课时的限制,历史必修(I)对学习内容作了慎重的选择,精选能够反映一个历史时期基本特征的重要政治制度、历史变革、重大政治事件及以重要历史人物为专题的学习内容,确定了9个学习专题。根据学习专题整体性特征的要求,这9个专题的编写尽量贯穿始终,较完整地反映政治制度的缘起、发展演变及历史影响,以便于掌握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通过“解剖麻雀”引导学生全面、科学地分析各种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意识。 根据“古今贯通,中外相联”的编写原则,专题的确定和编写,在坚持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时序性的前提下,吸取了纪事本末体的编写方法,注意专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注重中外历史同类内容的关联。因而在专题的设计上,将一些中外历史进行了归并,如,“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专题就涵盖了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史。有的教材还进一步作了整合,如,“岳麓版”就将课程规定的9个专题整合为7个专题,更加体现了中外相联和古今贯通的原则。 此外,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历史学习目标,按照“厚今薄古,贴近时代”的原则,《课标》和各类教材对政治史的内容进行大胆取舍。9个专题中,古代史仅有2个,近现代史7个。同时,为适应改革开放的实际,适度扩展了世界史的内容,世界史的专题占4个。这种设计,体现了历史的资治功能,一定程度纠正了以往历史教材的弊端,使其更具时代性,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历史必修(I)的学习目标如下: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要能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和基本规则;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 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3模块教学要点简介 按照《课标》,本模块的9个专题依次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差异,各版本教材专题的设置与课标》存在差异。“人教版”专题数量和名称与《课标》基本相同,仅将“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调整为“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人民版”与“大象版”基本遵循《课标》,但对少”数专题名称作了字面上的变动。“岳麓版”对《课标》专题作了大胆整合,根据学科内在联系,将9个专题归并为7个,并重新编排了次序。这样的编排,符合《课标》要求,体现了“中外混编,古今贯通”原则。 为便于说明,下面按照《课标》的要求,对各专题的内容简介如下。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历史悠久,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各类政治制度。古代政治制度又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包括国家政权形式及与其相关的各项制度,不能一一旁及。本模块首先介绍先秦时期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代表的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是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体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贯穿中国古代的始终,历代都围绕这一制度进行了多方面改革和补充,总的趋势是君权逐渐强化,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古代中国的这一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要全面客观地评价这一制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遭受列强欺凌的历史,也是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奋起反抗的历史。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是近代中国面对的两大历史主题。本专题包括清末和民国两大时期,前期包括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两次较大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中,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与此同时,中国人民也掀起了前赴后继的反抗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后期主要是抗日战争,主要包括日军侵华的暴行、中国军民的团结抗战、抗战的历史地位等。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本专题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斗争,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本专题以近代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为中心,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为重点,构成了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本专题主要反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祖国统一的奋斗历程。专题包含建国后至“文革”问,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线索,包括政权建设方面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专题还反映了进入新时期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发展轨道的情况。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本专题主要包括建国50多年来,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有关内容。反映了我国适应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调整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对外关系,逐步走向世界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历 史轨迹。“岳麓版”教材把该部分内容全部放到最后一个专题“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中去。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罗马是古代世界文明中心之一,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和西方文化的渊源。本专题主要包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和影响,由此追溯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渊源。古代罗马主要介绍了古代罗马法的内容、影响,这对现在法制建设和为后人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本专题主要涉及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近代民主进程的内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西方各国以国家权力取代王权,以法律取代王命和特权,以民选的国家机构取代王朝和朝廷专权,以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从而建立和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本专题主要涉及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逐步走向实践的历史进程。主要包括《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等史实。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战”后,随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美苏对峙并形成“冷战”态势。在欧洲共同体形成、战后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中国改革后的振兴、不结盟运动兴起后,特别是在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本专题就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变迁以及发展趋势。 4(新的史学观点简介 新课程和各种版本的新课标教材,密切反映了史学新的研究成果,努力缩短中学历史与大学历史在观点、知识体系等方面的距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剔除了大量陈腐、极“左”、过时的内容,采纳了学术界有定论或有影响的新学术观点。在史观方面上,引进了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如,在论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时,从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指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在涉及人类历史重大社会转型及历史阶段分期时,回避了长期因袭的“五种社会形态”单线演进的分期模式。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内容中,较客观地反映国民党和共产党团结一致、消除纷争、全国军民团结抗战的史实。在世界史中,对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法、西方代议制等方面,也给予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必修模块(?)内容分析与教学要点 1(模块设计说明和学习目标 历史必修模块(?)所反映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重要史实。 经济生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内一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经济的发展制约着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新课标高中教材,大大增加了经济史的份量,使其成为历史课程的主体内容之一。在当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加强经济史的教学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模块课标规定了8个学习专题。在模块整体结构设计中,遵循了“古今贯通,厚今薄古”的原则。8个学习专题,按中外史分别编写。每个学习专题都围绕一个学习主题进行贯通。这样的编写,有利于进行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引导学生把握人类经济发展的规律。按照“厚今薄古”原则,8个学习专题中,古代史的内容史仅占1个,近代史的内容占2(5个,现代史的内容占4(5个。这样的编排,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历史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 经济史内容丰富,包括经济结构、经济政策和制度、经济发展原因、经济发展概况、经济交往及社会生活等方面。要想在一个模块全部包容经济史的内容是不可能的。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和课时安排,在内容选择上注重了基础性、典型性、时代性的原则。《课标》和教材采取了“以点带面,靠点连线”等方式,选取了一些代表性的经济史内容。如,古代东方与西方社会的经济形 态问题;在古代史经济学习专题中,未涉及西方的庄园领主经济,只选取了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发展经济,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主题。为此,本模块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苏联社会主义经验;对教训”等3个学习专题,突出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作用和影响,充分体现了专题的时代性。《课标》还密切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并首次将社会生活史纳入其中,显示了鲜明的时代性。 模块学习目标规定的比较笼统,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求了解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基本史实。具体学习专题时,须进一步细化,如“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涉及的知识有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土地形态、古代中国手工业和商业概况、“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等。能力学习目标主要是通过了解经济现象培养发现、分析和阐释问题等能力。在中国古代这一专题中,主要有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认识,手工业发展特征的概况、商业发展特点的归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的分析等。 过程与方法方面,要求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经济生活中的实物、图片、音像、文献、口碑等史料的搜集,从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和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从经济角度认识古今中国的国情,古代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的主导经济形态,它在后期制约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学习,认识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正确评价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的使命感。通过世界经济史的学习,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现象,积极吸纳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开放的世界意识和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机遇和挑战。 2(模块教学要点简介 本模块的学习专题,依次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近现代社会主义生活的变迁”“新航路的开辟”“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人教版”的专题设置完全与《课标》相同,“大象版”和“人民版”仅作了个别表述上的调整。“岳麓版”根据“中外混编”原则进一步进行了整合,按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社会展的时序,凋整为5个学习专题,进一步凸现其综合性和专题性。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围绕这一学习专题,各版本的课时设计不一致,“人教版”是4课,“大象版”是5课,“岳麓版”是6课。一般情况下按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顺序教学。古代农业主要包括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演变、小农经济的成长以及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古代手工业主要包括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和主要的手工业成就等。古代商业主要包括商业的经营形态和商业的发展概况等,通过商业发展的史实,展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程及特点。“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是中国封建政府实行的主要经济政策,要正确评价两种经济政策,特别是应该指明,当西方工业文明兴起时,这两种经济政策的弊端日益明显,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发展资本主义,实现中国的近代化,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本专题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影响中国瓷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钠地位和作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历程表明,中国民蕨资本主义并未像西方那样发展起来,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是曲折凝难的。在旧中国,要想发展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的历史。其探索分两大部分:?20世纪50至70年代,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当时的探索是成绩与教训并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4)中国近现代社会主义生活的变迁 增加社会生活史,是新课标教材的重要特色,本专题主要讲述了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包括交通与通讯工业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变化及对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等。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开辟以来,随着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大改变了世界,使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最终确立。其中新航路开辟和两次工业革命是重点。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事件。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是新政实行的背景。面对危机,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建立了资本主义新的运行机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继续进行了调整,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发展第三产业等,发展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成就与经验。其中包括国内战争后,苏联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引导学生正确认 识和对待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曲折性和复杂性,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和影响。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本专题主要概述了“二战”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掌握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并对经济全球化作出正确评价。其内容包括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式、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等。 3(新的史学观点简介 经济史是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新《课标》和各版教材,吸纳了一系列新观点。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充分肯定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又如,按照全球史观,肯定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在改变世界面貌,加强世界各民族、地区、国家交往和世界市场形成中的积极作用。对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按照马克思“双重使命说”给予全面评价。对罗斯福新政,从当时和以后特别是“二战”后对西方国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对“斯大林模式”的危害和影响,也予以关注。总之,教材关注史学研究的新进展,恰当地吸取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 (三)必修模块(?)内容分析与教学要点 1(模块设计说明与教学目标 历史必修(?)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发展的进程及其重要内容。 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一个非滞宽泛的概念。在古代中国典籍中,文化是指经典、政治制度、道潍伦理以及反映礼俗的一整套观念和习俗。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致化”概念是在19世纪末从国外引进的。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单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一般包括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学术思想诸方面。 思想文化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在利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创造的精神成果。它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历程。世界上的文化是多元的,伴随人们经济文化的交流,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影响、制约着文化的发展,文化反过来又推动着政治、经济的进步。加强文化史的教学,是新《课标》历史教学的特色。新《课标》改变了以往文化多附于政治史和经济史之后的做法,将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并立,设置为独立的必修模块,提高了文化史的地位。 文化史的内容是繁多的,作为专题式的呈现方式,是在横断面上展开历史的内容。但为了体现历史的纵向时序性,在展示历史横断面时,就必须注意选取内容的典型性。为此(《课标》作了精心选取。如,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选取了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最能体现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成就的内容。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泽被深远,5个中国文化史学习专题中,有2个属于古代部分(这与其他模块相比,比例是最高的。根据外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选取了代表西方文化成就的内容,组成了3个学习专题。这样,基本上勾勒出文化的发展脉络,反映了文化的发展概况。 历史必修(?)的学习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求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知道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成就、重要文化现象、重要人物及代表思想等。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要求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教育进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整理、阐释与思想文化史相关的文献、图片、文物等史料,吸取有效信息,进行材料处理。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归纳,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 2(模块教学要点简介 历史必修(?)共设计了8个学习专题,依次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岳麓版”将《课标》专题整合为6个,其他版本的设置与课标基本相同。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思想史内容丰富,不可能通过一个专题全部展示出来。《课标》和教材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儒家思想的变迁为重点,阐释了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介绍了与之相关的思想家及其学术主张和活动。 (2)古代中国的科学与文化 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成就灿烂辉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古代文化更是成就卓著。本专题在科技方面主要介绍了领先世界的天文学、算学、医药学、四大发明等成就,介绍了张衡、祖冲之、李时珍等著名科学家。文学艺术方面,着重介绍了中国的书法、绘画、文学、戏剧等方面的成就。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本主题主要涉及近代各政治派别寻求救国救民的各类进步思想主张,主要有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思想,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提出的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所提出的倡新学、兴民权、定新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等主张,成为近代思想的主流。民国之后,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人又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需要指出的是,《课标》为突出孙中山的民主主义思想,打破了时序,将其置于第4专题。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本专题阐述了20世纪以来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4项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阐明了指导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追求社会进步的理论武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追求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诞生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做出了初步探索。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理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新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指导思想。 (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本学习专题主要涉及建国以来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就与教训。在科技方面,我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代表性的有“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高产量杂交水稻、银河系列计算机、航天工程等,涌现了一批为中国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文学艺术和教育事业也有较大发展。但是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过分强调阶级斗争,对科技与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影响,对这些经验教训也值得记取。 (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j 本学习专题主要阐述西方从古代至近代以来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人生而平等的主张,吹醒了人类精神的号角,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后来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古希腊的精神遗产得以:弘扬,重新张扬人文主义的旗帜,人文主义得以复兴。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启蒙主义思想家进一步弘扬了人文主义思想,阐发了崇高理性、人权和法制等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又一次掀起了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文主义成为西方思想的主流。 (7)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况。伴随着西方社会的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革新也日新月异。本专题按时序分别介绍了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等。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人们进入信息时代,进而引发了一系列新变化。 (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概况。19世纪以来的文学领域,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创作成就突出,各种文学流派并存,世界级文学大师迭出。美术创作方面,更是异彩纷呈,成果丰硕,各种新的创作流派不断出现。音乐、电影艺术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3(学术动态简介 随着近年文化热的出现,文化史研究中出现了一系列新成果、新观点。较有代表性的学术动态和观点如下。 (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问题 学术界存有分歧,有的持否定或基本否定态度,有的持肯定或基本肯定态度,有的对传统文化的评价持两面分析的折中态度。对传统文化的评价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长期以来没有真正解决好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问题。 (2)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衰落的原因,即著名的“李约瑟问题”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提出,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上的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何近代科学却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后于西方呢?对这一值得人们深思却又很难回答的问题,人们从诸多方面寻求过答案,有的从经济因素,有的从科举制度,有的从文化传统,还有的将根源找到古老的汉字上。主流观点认为,是没落的封建制度直接导致了中国科技的落后。 (3)关于科学技术革命的问题 科学和技术是两个概念,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技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手段,两者的区别在于技术具有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性,而科学则没有。随着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两者逐渐融为整体,统称为科学技术。西方的三次科技革命,创造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科学理念,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引起了其他领域的变革。如,经典力学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产生,同时对启蒙思想也产生了影响。 此外,关于文艺复兴的评价、启蒙思想的历史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等,史学界也有许多新的观点。
本文档为【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课标解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69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6KB
软件:Word
页数:66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17
浏览量: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