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海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

上海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

举报
开通vip

上海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2012中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

上海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2012中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8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 m/s。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v>v 声音在15?空气固液气 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L L L 340m/s 5200m/s 1497m/s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 ,?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1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 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臵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练习:?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2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音音调低响度大。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 4、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 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臵比实际位臵 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3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4、应用及现象: ? 激光准直。 ?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 区域即影子。 ?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 3 1的位臵可看 1 2 到日全食~在2的 位臵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臵看到日环食。 ?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 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5、光速: 858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m/s=3×10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有利: 入我们眼睛。 ?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4、面镜: ?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像、物大小相等 ?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球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 凹面镜 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定义: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凸面镜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练习:?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 便于确定成像的位臵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 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 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5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紫外线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臵比实际位臵 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的白云是由 虚像 。 二、透镜 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 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6 实物 光学 名称 又名 眼镜 性质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形状 符号 2、 典型光路 凸透会聚老化对光线有会 镜 透镜 镜 聚作用 3、填表: F F F F 凹透发散近视对光线有发 镜 透镜 镜 散作用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臵。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 像的性质 物距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2f 幻灯机 uu 放大镜 ?、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 像。 ?成实像时: 物距减小 像距增大 像变大 (增大) (减小) (变小) 7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成虚像时: 物距减小 像距减小 像变小 (增大) (增大) (变大)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 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 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 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 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 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 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 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 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 一、温度 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 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 换算关系T=t + 273K 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 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 分类及比较: 8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 用液 体 水 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 体读数 读数 ?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 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 的上表面相平。 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 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 是: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 升华 吸热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汽化 吸热 熔化 吸热 1、熔化和凝固 气 液 固 ? 熔化: 液化 放热 凝固 放热 凝华 放热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9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 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 凝固 :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 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 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蒸 叫蒸发。 发 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 体 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腾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10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放 热 3、升华和凝华: ?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 干冰、樟脑、钨。 ?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 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将衣服挂在通风处。?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摩擦起电 实质:得失电子或电子的转移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11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191e=1.6×10C 元电荷 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符号: 12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2)、方法: ?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 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 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 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测量时~先 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 测量 ~若被测电流小 于0.6A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 溶液中的 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 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13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四、电路 1、 组成: 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 装置。 作用:在电源的内部不断地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以持 续对外供电 ?电源 干电池 化学电池 充电时,电能—?化学能 蓄电池 供电时,化学能—?电能 分类 光电池 光能?电能 发电机 机械能?电能 ?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通路:接通的电路。 ?开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 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串联 并联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定义 的电路 路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 特征 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 止工作。 作~互不影响。 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开关 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作用 14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路。 电路图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实例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第六章 《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臵。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电压的单位 15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1、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 mV 1 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 ~符号: V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 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和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 测量 ~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 电流表 电压表 A 符号 V 连接 串联 并联 直接连接电源 不能 能 量 程 0.6A 3A 3V 15V 异 每大格 0.2A 1A 1V 5V 每小格 0.02A 0.1A 0.1V 0.5V 很小~几乎为零 很大 内阻 相当于短路 相当于开路 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同 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 (六)、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16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则故障原因可能是:?电压表损坏,?电压表接触不良,?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电流表短路,?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二、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 1 K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4、结论理解: ?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17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记住:ρ<银ρ<ρ~ρ<ρ。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铜铝锰铜镍隔 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四)分类 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 ?滑动变阻器: 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结构示意图: 。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使用方法:选、串、接、调 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 ,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5A. 作用:?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保护电路 应用:电位器 优缺点: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 注意:?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 ?电阻箱: 分类: 旋盘式电阻箱:结构:两个接线柱、旋盘 变阻原理:转动旋盘~可以得到0-9999.9Ω之间的任意阻值 读数: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 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电阻 插孔式电阻箱:结构:铜块、铜塞~电阻丝 18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读数:拔出铜塞所对应的电阻丝的阻值相加~就是连入电路的电阻 值。 优缺点: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阻值~但不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三、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制定计划~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 ?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3、数学表达式 I=U/R 4、说明:?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 能, ?I、U、R对应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 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 A 、V 、Ω ? 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 成正比 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 与R成反比。 ? L ρ , 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R S 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R,U/I 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 与U、I的 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 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 ?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19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四、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 ,右图, 4、步骤:?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 A 变阻(“一上一下”) 滑动变阻器 Rx 阻值最大(“滑片远离接线柱”) R′ 串联在电路中 V 电流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 I=U/Rx 并联在电路中 电压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 ?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整理器材。 5、讨论:?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 RU 1?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R 12 五、串联电路的特点: R 2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I 字母:I=I=I=I=……In 123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U+U+……Un 123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R+R+……Rn 123 20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 导体的长度。 特例: n个相同的电阻R串联~则总电阻R=nR. 00 4、分压定律:文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字母:U/U=R/R U:U:U:…= R:R:R:… 1212123123 六、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 I=I+I+I+……In 123 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U=U=……Un 123 3、电阻: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1/R+1/R+……1/Rn 123 理解: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 横截面积增大。 特例: n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则总电阻R=R/n. 00 RR 12 求两个并联电阻R、R的总电阻R= 12R+R 12 4、分流定律:文字: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字母:I/I= R/R 1221 第七章 《电功率》复习提纲 一、电功: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 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 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 =Pt,适用于所有电路, 22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IRt= Ut/R 2?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IRt W:W:W:…Wn=R:R:R:…:Rn 1231232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Ut/R W:W= R:R 1221 21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 常用公式W= W+W+…12Wn 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 1度=1千瓦时=1 kwh=3.66×10J 6、测量电功: ?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 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读数:A、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如:电能表月初读数 月底读数是 3 2 4 6 8 3 2 6 5 4 这个月用电 度合 J B、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J。 二、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22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 IR= U/R 2?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IR P:P:P:…Pn=R:R:R:…:Rn 1231232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 U/R P:P= R:R 1221 ?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 常用公式P= P+P+…Pn 12 4、单位:国际单位 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UI=U2额/R某灯泡上标有额额额 “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5W的灯泡。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5W~额定电流I=P/U=0.11A 灯丝阻值,,U2额/,,,,?,Ω。 22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 当U =U时~P=P 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实额实额 当U,U 时~P,P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实额实额2 PU2实 ?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P=U/R得 , 2P 额 实 U2 ?根据P=U/R 如果U 减小为原来的1/n 21 2额 1 U n 则P′= 如:U = 1 2U P= 1 4P 实额实 额 2, P n R 当U> U P> P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 实 额实 额 P= 0 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实 ? 灯L“220V 100W”~ 灯L“220V 25W”相比较而言~L灯丝 粗短 ~L灯丝 细1212 长。 判断灯丝电阻口诀:“大,功率,粗短~小细长”,U相同, 额 两灯串联时~灯L亮~两灯并联时~灯L亮。 21 判断哪个灯亮的口诀“串小,功率,并大” ,U相同, 额 ?“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h消耗的电能。 ,,,/ t 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 kwh、h” 6、测量: A ?、 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原理:P=UI ?电路图: R ?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R′ V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 选择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额定电 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I=P/U 或 额额额 I=U/R 选择量程。 额额 ? 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器材:电能表 秒表 原理:P=W/t 三 电热 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原理:根据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的多少 。 实验采用煤油的目的:煤油比热容小~在相同条件下吸热温度升高的快:是23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绝缘体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 3、计算公式:Q=IRt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 =UIt= 2Ut/R=W=Pt 2?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IRt 。Q:Q:Q:…Qn=R:R:R:…:Rn 1231232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Ut/R Q:Q= R:R 1221 ?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 常用公式Q= Q+Q+…12Qn 2?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 Ut/R=Pt 4、应用——电热器: ?定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制成的发热设备。 ?原理:焦耳定律 ?组成: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 ?优点: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练习 ?家庭电路中有一只标有名牌的灯泡正常发光~现给的器材有电能表、电流表、电压表、钟表~请用三种方法测出这只灯泡的此时功率~说明道理并写出表达式。 四 生活用电 (一)、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低压供电线(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 2、家庭电路的连接: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串联的。 3、家庭电路的各部分的作用: ? 低压供电线: ?给用户提供家庭电压的线路~分为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V 的电压~火线和地线之间也有220V的电压~正常情况下~零线和地线之间电压为 0V ?测电笔: 用途: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 种类:钢笔式~螺丝刀式。 使用方法: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观察氖管是否24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发光。 举例:?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如果观察不到氖管发光~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 原因是:,至少填两种可能原因,测电笔氖管已坏,手没有接触笔尾金属体, 火线断路。 ?某次检修电路时~发现灯泡不亮~火线零线都能使测电笔发光~可能的原因 是:火线完好~零线处有断路~被测段零线通过用电器和火线构成通路。 ? 电能表: ?用途:测量用户消耗的电能,电功,的仪表。 ?安装:安装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上~原因:这样才能测出全部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铭牌:所标的电压U是:额定电压 所标的电流I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UI是:电能表后能接用电器的最大功率~如果同时使用的家用电器的总瓦数超过这个数值~电能表的计数会不准确甚至烧坏 ? 闸刀,空气开关,: ?作用: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以便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电路更换设备。 ?安装:家庭电路的干路上~空气开关的静触点接电源线 ? 保险盒: 材料: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保险原理:当过大的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于是保险丝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 ? 电路符号: ? 连接:与所保护的电路串联~且一般只接在火线上 ? 选择: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家庭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 ?规格:越粗额定电流越大。 注意:不能用较粗的保险丝或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因为铜丝的电阻小~产生的热量少~铜的熔点高~不易熔断。 应用举例:?某家庭需要使用10A保险丝~可只有5A 和15A 保险丝。如何分别来代替使用:?可用两根5A保险丝并起来代用,?可将15A保险丝用刀轻切一小口使剩余部分截面积和10A保险丝截面积相同。 ? 插座: ? 作用:连接家用电器~给可移动家用电器供电。 ?种类: 固定插座、可移动插座 二孔插座、三孔插座 25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安装:并联在家庭电路中~具体接线情况: 3 4 1 5 2 1 2 1接火线 2接零线 3接地线 4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 5接用电部分的线路 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防止了外壳带电引起的触电事故。 ? 用电器,电灯,、开关: ?白炽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进行工作的~小功率的灯泡灯丝细而长~里面抽 成真空。大功率的灯泡灯丝粗而短~里面抽成真空后~还要充入氮气、氩气等 惰性气体~且气压为0.1Pa~目的是平衡大气压对玻璃壳的压力,并阻止灯丝 升华。灯泡长期使用会变暗~原因是:灯丝升华变细电阻变小~实际功率变小, 升华后的金属钨凝华在玻璃内壁上降低了灯泡的透明度。 ? 灯泡的种类:螺丝口 卡口 。 螺丝口灯泡的螺旋接灯头的螺旋套~进而接零线,灯泡尾部的金属柱接灯头的 弹簧片~再通过开关接火线:原因:防止维修触电 ?开关和用电器串联~控制用电器~如果开关短路用电器会一直工作开关不能 控制~但不会烧干路上的保险丝。 ?根据安全用电原则连接电路~每个开关都可以单独控制灯 火 零 (二)、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1、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2、家庭电路保险丝烧断的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功率过大、选择了额定电流过小的保险丝 (三)、安全用电: 1、触电事故: 26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定义: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 ?危险性:与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动力电路电压380V~家庭电路电压220V都超出了 安全电压。 2、触电形式: 家庭电路,低压触电, 单线触电 双线触电 家庭电路触电的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接触造成的并与地线或零线构成通路。 要分清零线和地线~虽然地线和零线正常情况下之间没有电压~但绝不能 将地线和零线接通~否则易造成触电事故。 高压触电 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2、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第八章 《电与磁》复习提纲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 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 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 指南 验证指南下载验证指南下载验证指南下载星度指南下载审查指南PDF 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 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4、磁化: ? 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 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 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 ~制造电 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根据磁体的指向27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性判断。?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练习:?磁性材料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音像磁带、计算机软盘上的磁性材料就具有硬磁性。, 填“软”和“硬”, ? 磁悬浮列车底部装有用超导体线圈饶制的电磁体~利用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列车悬浮在轨道的上方以提高运行速度~这种相互作用是指:同名磁极的相互排斥作用。 ?放在条形磁铁南极附近的一根铁棒被磁化后~靠近磁铁南极的一端是磁北极。 ?用磁铁的N极在钢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 钢针被磁化如图那么钢针的右端被磁化成 S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 ?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 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 典型磁感线: ?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6、分类: 28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Ι、地磁场: ? 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 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 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 ?、电流的磁场: ? 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 练习: 1、标出N、S极。 ?应用:电磁铁 A、定义:内部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B、工作原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插入铁芯后磁场大大增强。 C、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极由电流方向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线圈形状来控制。 D、应用:电磁继电器、电话 电磁继电器:实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应用: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 电话:组成:话筒、听筒。基本工作原理:振动、变化的电流、振动。 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来回振动~但位臵相对稳定。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臵~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29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4、原子结构 5、纳米科学技术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臵、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 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 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 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 横梁平衡。 ?“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 在标尺上的位臵~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m m V = m = V = ρ V ρ 333ρ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常用单位g/cm。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333-3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10kg/m 1kg/m=10g/cm水的密度为1.0×33310kg/m~读作1.0×10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3m 为1.0×10千克。 = ρ V 4、理解密度公式 30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左图所示:ρ>ρ m 甲乙 ρ甲6、测体积——量筒,量杯, ρ 乙?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使用方法: 3 3“看”:单位:毫升,ml,=厘米( cm ) 量程、分度值。 V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测固体的密度: m ρ= 原理 工具天平V 质量 : 平 沉入水中: 工具(量筒、水、细线) 形 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状 ,2、用细线系好物体~读出体积V1 不 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物2规 体体积V=V-V 21浮在水面: 则 体积 A、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 头针) 形状规则 B、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工具:刻度尺 线、石块)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8、测液体密度: ? 原理:ρ=m/V ? 方法:?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1 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得出液体2 的密度ρ=,m-m,/ V 12 9、密度的应用: 31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判断空心实心: 第十一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船 和 山 。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乙汽车没动 ?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 ?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臵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32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 匀速直线运动: A、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变形 ~ s s v = t B、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 km/h t两单位中 m/s 单位大。 t s = v v 换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S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速度图象: 匀速运动的物体速? 变速运动: 度 v是个恒量与路 程S时间t没关系 A、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t B、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s D、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v = t 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v、v 则 12v>v>v 21 v E、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8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m/s ?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 练习 33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某次中长跑测验中~小明同学跑1000m小红同学跑800m~测出他两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4分10秒和三分20秒~请设计记录表格~并将他们跑步的路程、时间和平均速度记录在表格中。 解:表格设计如下: 跑步路程 时间 平均速度 小明 1000m 4分10秒 4m/s 小红 800m 3分20秒 4m/s 三、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3361 km=1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μm 1m=10μm 931m=10nm 1μm=10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 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 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和N~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12 直径D=0.3N,N mm 212 34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 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 ?、直尺三角板辅助法。?、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 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估读值。 7、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 避免 ~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35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四、时间的测量: 1、单位:秒(S) 2、测量工具: 古代: 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 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 五、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测量: ?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六、惯性和惯性定律: 36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1、伽利略斜面实验: ?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 相同。 ?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 ?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37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七、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不受力 静止 合力为0 运动的原因 状态 受平衡力 匀速运动 受非平衡力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不变 运动快慢改变 运动状 合力不为0 态的原因 运动方向改变 态改变 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第十二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二、重力: ?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38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水平。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静摩擦 摩擦力 滑动摩擦 动摩擦 滚动摩擦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 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 B ,A 密度计、B39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温度计、C水银气压计、D天平,。 四、杠杆 1、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l1l 2?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 表示。 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 表示。 2 F1F 2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表示。 1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表示。 2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 找支点O,?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 作用线作垂线,,? 标力臂,大括号,。 3、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臵平衡。这样做的目的 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l=Fl 也可写成:F/ F=l/ l 11221 22 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 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 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 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 距离最远,?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 结 构 名称 特 点 应用举例 特 征 40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动力臂 省力 省力、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大于 杠杆 费距离 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阻力臂 动力臂 费力 费力、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小于 杠杆 省距离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阻力臂 等臂 动力臂等于阻不省力 天平~定滑轮 杠杆 力臂 不费力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五、滑轮 1、 定滑轮: ll 21?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F 2?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F 1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或速度v) = 重物移动 FFF 1的距离S(或速度v) GG l 12、 动滑轮: ?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 l2?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F 2的省力杠杆。 ?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1 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拉力F= 1 2(G+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或v)=2倍的重物移动的物动FF距离S(或v) GG 3、 滑轮组 ?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 n G 。只忽41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 n (G+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或v)=n倍物动FF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或v) GG ?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G) /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物动 “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第十三章《压力和压强》复习提纲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F F F F F G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 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 法。和 对比法 3、压强: ?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 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42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 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Pa 。成人站4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4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0N ?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 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 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G,~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容液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 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p 5、 43 h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F=G FG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首先确定压强p=ρgh,?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作图法 ?对直柱形容器 F=G 7、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 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5(3)结论:大气压p=760mmHg=76cmHg=1.01×10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0 变化) (4)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臵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 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44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变长。 D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Hg 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 h h h h h h h H 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E标准大气压: 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5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Pa 52标准大气压=2.02×10Pa~可支持水柱高约20.6m 5、大气压的特点: (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 6、测量工具: 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说明:若水银气压计挂斜~则测量结果变大。 在无液气压计刻度盘上标的刻度改 成高度~该无液气压计就成了登山用的登高计。 7、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8、沸点与压强: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9、体积与压强: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 ?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 答:?用塑料吸管从瓶中吸饮料?给钢笔打水?使用带吸盘的挂衣勾?人做吸气运动 三、浮力 45 本资料由希点教育物理教研组资深教师共同编写(内部资料)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F浮 F浮 F浮F浮 G G G G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G F= G F> G F= G 浮 浮 浮 浮 ρ<ρ ρ =ρ ρ >ρ ρ >ρ 液物液物液物液物 (3)、说明: ?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F浮 分析:F= G 则:ρVg =ρVg 浮 液排物 ρ=, V,V,〃ρ= 2 3ρ 物排液液 ?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G 相同: F= G 浮 不同:悬浮ρ =ρ,V=V 液物 排物 漂浮ρ <ρ,V
本文档为【上海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6848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4KB
软件:Word
页数:77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5
浏览量: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