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藏西部仁钦桑布时期锦教遗迹考察[张长虹]

西藏西部仁钦桑布时期锦教遗迹考察[张长虹]

举报
开通vip

西藏西部仁钦桑布时期锦教遗迹考察[张长虹]西藏西部仁钦桑布时期锦教遗迹考察[张长虹] 西藏西部仁钦桑布时期锦教遗迹考察 来源: 西藏研究 作者: 张长虹 ,关键词,仁钦桑布;西藏西部;后弘期;克什米尔风格 ,摘要,大译师仁钦桑布是西藏佛教后弘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根据文献记载,大译师创建有众多寺院和佛塔。为了印证文献中记载的仁钦桑布时期大量佛教建筑的创建,2007年,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再次组队,对西藏古代古格政权统治的腹心地区阿里札达县进行了考察,新发现了有可能属于11世纪仁钦桑布时期的早期佛教遗存,这对于研究西藏...

西藏西部仁钦桑布时期锦教遗迹考察[张长虹]
西藏西部仁钦桑布时期锦教遗迹考察[张长虹] 西藏西部仁钦桑布时期锦教遗迹考察 来源: 西藏研究 作者: 张长虹 ,关键词,仁钦桑布;西藏西部;后弘期;克什米尔风格 ,摘要,大译师仁钦桑布是西藏佛教后弘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根据文献记载,大译师创建有众多寺院和佛塔。为了印证文献中记载的仁钦桑布时期大量佛教建筑的创建,2007年,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再次组队,对西藏古代古格政权统治的腹心地区阿里札达县进行了考察,新发现了有可能属于11世纪仁钦桑布时期的早期佛教遗存,这对于研究西藏西部佛教后弘期初期的佛教及其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中图分类号,K87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003(2008)01,054,06 大译师仁钦桑布(958,1055年)是藏传佛教发展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为佛教在西藏的再次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据仁钦桑布传记记载,他958年出生于古格热尼,13岁时出家为僧,得法名仁钦桑布。17岁(975年)起曾先后3次赴克什米尔、印度等地求学,在外停留时间达17年,依止75位班智达,学习显密经论,返回古格时带回众多显密经典。他一生翻译、校订显教经典17部、论33部、密教经典108部,为藏传佛教后弘期诸大译师之首,人们将他之后编译的密乘称为新密,此前的称为旧密。此外,大译师走遍了西藏西部,创建了上百座寺庙、殿堂(据说是108座)以及300余座佛塔,迄今人们仍将许多寺院和佛塔的创建归功于仁钦桑布。不仅如此,当他第三次从克什米尔返回古格时,还请来32名克什米尔艺术家,装饰和装修寺院,为后人留下了灿烂的佛教文化。,1, 关于仁钦桑布创建的108座佛教寺庙,传记中明确列出名字的有21座。,2,2007年7月,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再次组队,前往西藏阿里地区对这些寺庙进行调查,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考察。此次调查的区域为札达县托林镇的波林村和底雅乡的底雅村、什布奇村。前者是仁钦桑布之父亲的故乡,后者是仁钦桑布的诞生地,均是久负盛名的佛教圣地,也因此曾引起中外学者的浓厚兴趣。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国外学者进入这一地区进行调查,如意大利著名藏学家图齐(Giuseppe Tucci)教授在其7卷本的著作《印度—西藏》(Indo—Tibetica)中有3卷是关于西藏西部的佛教遗存的,其中有1卷专门论及仁钦桑布与西藏的佛教复兴,书中多次提到仁钦桑布在其诞生地底雅建立的热尼寺,以及在其父的诞生地波林的卡孜河谷建立的郭卡寺(仁钦桑布为其父亲在克什米尔定做的观音菩萨像就放置在这座寺庙里,据说由于在运回古格途中被碰掉了一根手指的指端,所以也以断指佛像而著称)。,3,今天被称作卡孜寺的佛寺里,保存有一尊精美的观音大铜像,其无名指断缺,有学者认为这极有可能是仁钦桑布为其父亲在克什米尔定做的佛像。,4,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也多次在这一地区进行调查,发现许多重要遗址,如在波林村的卡孜河谷,发现了帕尔嘎尔布石窟遗址、,5,帕尔宗石窟遗址;,6,在底雅乡的底雅村发现了热尼拉康,在什布奇村发现了普日寺。,7,但是这些重要的发现除少数发表过正式的简报外,大多还没有经过系统的调查,因而我们此次调查的初衷是拟对这些重要遗址进行全面系统的补查,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的发现。 一、札达县托林镇波林村卡孜河谷的新发现 (一)聂普巴 聂普巴位于西藏札达县波林村卡孜河谷,依山而建,系在开凿的天然洞窟中筑土坯泥墙,然后在泥墙的表面绘制壁画。石窟平面略呈长方形,门道开于东壁,顶部已经坍塌,仅剩有南北两壁,表面绘制有壁画。 南壁满绘菩萨像,壁面中央绘制五尊菩萨形的5佛,体量略大于周边的菩萨像。中央的一尊身白色,四面八臂,头戴五佛冠,坐骑为一对白狮;其两侧各有两尊与之体量相同、造型类似的菩萨形佛像,从左至右身色分别为土黄色、蓝色、红色和深绿色,坐骑分别为马、大象、孔雀和金翅鸟。该壁的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材内容应该为以中央法界语自在文殊为中心的曼荼罗的横列式构图,其余的四尊分别为宝生佛、阿朗佛、阿弥陀佛和不空成就佛。中央五佛的上下方各有两排菩萨像,体量略小、排列整齐,应为五佛的供养菩萨和护法神。类似的以四面八臂的文殊为中心的法界语自在文殊曼荼罗在西藏西部早期佛教艺术中似乎十分流行,在印度西北部的塔波寺主殿、,8,拉达克松达寺、,9,西藏阿里东嘎1、2号窟均有发现。,10, 北壁的构图分为东西两部分,西半部中央绘制5尊菩萨形佛像,均一面两臂,中央的一尊双手作智拳印,其两侧各有两尊,分别是宝生佛、不动佛、阿弥陀佛和不空成就佛。因此这部分构图极可能为金刚界的五佛曼荼罗,居中作智拳印的为大日如来。环绕中央五佛的上下左右另有28尊菩萨和供养女神。该壁东半部绘制一大幅规模宏大的说法图,中央一佛像着袒右袈裟,左手作禅定印,右手上举,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身后有椭圆形头光和圆形身光,头光和身光中均有蝌蚪状的蓝色闪电纹。佛像的四周围绕上百名肤色各异的僧人,其四分之三侧面朝向中央的主尊。这种构图令人想起了塔波寺主殿的听法图,众多僧人围绕中央的尊像席地而坐,听闻佛法。,11,这些肤色各异的僧人也许暗示着佛法传播所远达的广大区域。 该窟壁画的艺术风格具有明显的克什米尔风格的影响,菩萨像健硕的身躯、弯而细长的眉毛、鱼肚般的眼睛、身着轻柔纱裙均与卫藏地区的绘画有着明显的不同,系典型的克什米尔风格绘画。佛像椭圆形肉髻、圆形背光、背光中蝌蚪状的闪电纹与印度西北部塔波寺(约11世纪)的壁画非常相似。因此该窟的年代有可能与塔波寺的主殿壁画属于同一时期,即11世纪。 (二)查宗贡巴 查宗贡巴也位于西藏札达县波林村卡孜河谷,与聂拉康相距约2公里。石窟开凿在山崖断面的中腰部,距地表高约10米,与地表几近垂直,但有竖井通道可以通上洞窟。该窟坐北朝南,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门开在南壁西端,南壁中部开有一窗。窟内壁画保存较为完好,主壁绘制有8尊禅坐佛像,其中左起第一尊身红色,左手作禅定印,右手作触地印,应为释迦牟尼佛;第二尊身蓝色,左手持钵,右手施与愿印,应为药师佛,因此初步判断这8尊佛像为释迦牟尼佛与药师佛;该壁顶端还有一排20尊大成就者、上师、金刚红瑜伽女和密教双身像等,其中五尊密教双身像及一尊金刚红瑜伽女位于正中。左壁(即西壁)绘制三尊禅坐佛像,中央的一尊身红色,双手作禅定印,持钵,应为无量光佛。右壁(即东壁)绘制3位上师像。北壁的主要位置绘制两排佛像,上排为一排8尊佛像,下排绘制六尊佛像, 分别为菩萨装的五方佛以及顶髻尊胜佛母,中间开有一窗户。门上方绘制三尊蓝色怒相护法神和一排骑乘动物形象。 从该窟外墙表施绘红、灰等多种颜色以及窟内绘制的密教双身像、上师像等,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一座萨迦派的石窟,考虑到萨迦派在西藏西部兴盛的时间,该窟壁画的年代可能不早于13世纪。在艺术风格上,该窟虽然在时代上可能晚于仁钦桑布时期,但显然继承了从仁钦桑布时期传承下来的艺术手法,尊像面部特征的描绘,尤其是眼睛的画法,双眼平视,上眼睑平直,黑黑的瞳孔点绘于眼睛的正中,仍然可以看出典型的克什米尔风格的影响,与卫藏地区上眼睑弯曲、眼睛微闭的绘制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迥然不同。这种独具特色的鱼肚眼在现存仁钦桑布时期的壁画,如印度西北部的塔波寺祖拉康的壁画以及一些金属造像中均可见到。 (三)卡孜建筑遗址的调查 在卡孜河谷与另一河谷的交汇处,发现有一处建筑遗址,已与现代村落融汇在一起,部分建筑已经废弃,部分建筑被村民改建或挪作他用。现遗大约有40多座房屋建筑,但目前已无人居住。在村子的中央,有一座贡巴,系一座家族式殿堂,距今约100年,墙面绘制的壁面、保存的铜像均制作粗糙,价值不高。但是贡巴的木门雕刻精致,与西藏西部其他地方发现的11世纪左右的木雕十分相似。在村子的北面,有许多断垣残壁,有些上面残存有背光痕迹。经仔细辨认,可推测这里可能原来建有13座寺院或殿堂建筑。这使人想起了仁钦桑布传记中的记载,据说仁钦桑布在卡孜为他的13大家族建筑了13座殿堂。,12,或许这些古老的废墟遗址与仁钦桑布为其家族修建的佛寺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在村庄周围的高地,还矗立着多处佛塔建筑,正对着两条河谷交汇处的山头就集中分布有10余座,其中有2座保存比较完整,形制均为吉祥多门塔,塔瓶及13相轮均尚存,并且在塔瓶部分还残存有2尊立像,推测原来绕塔瓶一周均有类似的塑像,在周围地面也散落着塔瓶和13相轮的残片。此种形制的佛塔也是西藏西部现存不多的保存较好的早期佛塔之一。 尽管今天的卡孜河谷已几乎无人居住,但是从这些残存的辉煌灿烂的佛教艺术中,从分布于高耸山崖上的蜂窝般的洞窟中,我们不难想象在仁钦桑布时期,僧侣们负经背箧、信徒们往来于途、络绎不绝的繁荣场景。 二、札达县底雅乡的调查 底雅乡位于札达县的西北,象泉河在这里自东向西流出国境。由于海拔较低,仅3000米左右,又地处河谷,因此底雅的气候宜人,比较适合农作物、果树的生长。 (一)热尼拉康 据仁钦桑布传记记载,底雅是其出生地,至今仍吸引着许多虔诚的信徒前来朝圣。据载,大译师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独特的殿堂,即有名的热尼拉康。据称,大译师还把当地的众地方神征服并请进佛殿,使她们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在殿堂内保存有3件珍宝,分别是:一尊象牙菩萨像;一尊喜金刚像;一套无上密乘梵文贝叶经。如果有谁将这三样东西带出佛殿,将会带来厄运。,13,文献中记载的热尼拉康至今尚存,属于底雅乡底雅村热尼组。热尼坐落在象泉河与另一条河谷交汇形成的三角形河边谷地上,象泉河在村北自东向西流过,村民的出行必须要绕行约1个小时的山路,再经过一座铁索桥,才能走向外面的世界。热尼拉 康不像一些其他的寺院,位于大山深处、人迹罕至的高山之巅,它就坐落在村子的中央。 热尼拉康门向大致朝北,平面略呈“亚”字形,由门道和主殿构成。门道左侧残存有土坛,上面塑有1尊红色三面六臂的护法神,背后壁面有晚期绘制的壁画。门道右侧未见土坛及塑像,仅在壁面绘制有晚期壁画。主殿平面呈“凸”字形,中央立有4柱,柱头有托木,上置横梁,梁上架椽,在顶部北侧中央有一天井,可以透进光线。主殿沿后壁砌有长约5(1米、宽约0(6米、高约1米的佛坛,佛坛上有7尊塑像,均呈菩萨装,其中中央五尊,朝向主殿,两侧相对各有一尊。中央五尊均为三面六臂,呈结跏趺坐,身色分别为黄、蓝、红、白、绿,除中央较高红色尊像莲座为单层外,其余莲座均为双层仰覆莲座。中央红色尊像的莲座下有高约0(4米的台座,台座上绘有绿鬃狮子。根据身色及组合,初步判断这5尊像分别应为黄色的宝生佛、蓝色的阿髓佛、红色的阿弥陀佛、白色的大日如来和绿色的不空成就佛,但一般而言,处于中央位置的应为白色的大日如来,但这里处于中央的却是红色的阿弥陀佛,不知是否经过了后期的挪动或是其他的原因。位于佛坛左端的一尊身色呈粉红色,一面二臂,右手执一金刚杵,左手手指相扣放在左膝上;佛坛右端的一尊身色呈橙黄色,亦是一面二臂,右手手指已残,似乎于胸前施无畏印,左手已佚,置于左膝,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在距这些塑像高约1米的上方墙上也有两尊塑像,左侧的一尊身白色,一面六臂,头戴花冠,额上有天眼,呈游戏坐于仰覆莲座上;右侧的一尊身褐色,一面四臂,头戴花冠,额上有天眼,两腿斜置于莲座上。这9尊泥塑菩萨像与塔波寺集会殿的泥塑之间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比如菩萨头部的双层三角形花冠,前层冠叶之间呈半圆形,这种样式与塔波寺集会殿泥塑头部的花冠非常类似。,14,因此热尼拉康的这批塑像有可能是寺院初建时期的作品。除了泥塑,在殿堂的四壁还绘满了壁画,但壁画的情况较为复杂,有可能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大部分壁画年代晚于17世纪;另有一部分壁画可能是13,14世纪时绘制;最早的可能属于仁钦桑布初创时期的壁画,但仅存一小部分,位于北壁西侧最下角,面积约0(4×0(6米;另外在西壁折角处也保存有一小块可能属于早期的壁画。至于传记中记载的热尼拉康保存的3件珍宝,现均已不存,代之有1件晚期的仁钦桑布塑像。 (二)普日寺 底雅乡另一座久负盛名的寺院是普日寺,中国学者对其作过比较详细的调查。,15,据说该寺也是由仁钦桑布创建,位于古让村偏僻的高山上,邻近边界。该寺东距底雅乡政府约15公里,从山脚下的古让村出发需要攀登约3个半小时,山路崎岖,险峻陡峭。原先围绕寺院居住有多户人家,现在已经无人居住,只有一片夏季牧场。原先的居民一部分迁到了附近的什布奇村,一部分迁到山下的古让村,从残存废弃的房屋建筑以及几乎被风沙完全掩埋的梯田可以看出当年众多百姓围绕普日寺而居的情况。普日寺建成后,曾分别是竹巴噶举和格鲁派经营的寺庙,现仍是托林寺的属寺,属格鲁派。现存普日寺的主体建筑有杜康殿(集会殿)、哺吉拉康和贡康(护法殿)。杜康殿大体坐北朝南,围绕杜康殿有转经回廊。殿内中央立有4柱,沿后壁砌有佛坛,上有塑像。壁画保存状况较差,色泽黯淡,剥落较甚,且年代不早于13世纪。曲吉拉康大体坐西向东,4柱位于殿内左侧的中央位置。殿内保存有部分噶举派祖师的塑像及佛塔。壁画保存状况较好,绘有密集诸尊像、宗喀巴大师像以及多幅曼荼罗等图像,其年代也分属不同时期,仁钦桑布时期的壁画仅在一些剥落的地方露出珠丝马迹,多数为竹巴噶举时期和格鲁派时期的壁画。环绕曲吉拉康一周,也有转经回廊。贡康亦为坐西向东,平面呈方形,殿内中央立4柱,外围有一周转经回廊,殿内主要供奉忿怒相护法神及密乘诸尊像。 三、小 结 通过对札达县卡孜和底雅两个地方近1个月的考察,在西藏西部地区发现了众多早期佛教遗存,表明从佛教复兴初期的10世纪晚期11世纪初期直迄16、17世纪,佛教及其艺术在西藏西部绵延不绝、传承不断。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先后在这个舞台上活动,并留下了各自辉煌灿烂的佛教艺术。尤其在后弘期初期,西藏西部地区对于佛教的再次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聂普巴、卡孜佛教建筑遗址以及热尼拉康等仁钦桑布时期佛教遗存的发现,均可与仁钦桑布传记中的记载相印证,由此可知,文献中关于大译师仁钦桑布曾经建有108座寺院和300余座佛塔的记载并非全是虚妄,他为西藏西部佛教的振兴,为藏传佛教的繁荣与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也永远值得人们景仰。 西藏西部地区这些仁钦桑布时期佛教遗存的发现,是现存为数不多的真正属于佛教复兴初期约10世纪晚期至11世纪初期的遗存,而这一时期,在西藏西部的佛教发展史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大事:古格王益西沃放弃王位,出家为僧,并派遣仁钦桑布等贵族青年远赴克什米尔、印度等地留学;大译师仁钦桑布从975年起先后3次外出留学,在外停留时间长达17年,返回后翻译了大量的显密经典,创建许多寺院、殿塔;1042年东印度大师阿底峡来西藏传教;1076年大法会的召开等。因此10世纪晚期至11世纪是西藏西部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来自克什米尔、印度、尼泊尔等地的高僧大德、艺术家们在西藏西部地区从事译经、传法以及佛教艺术的创作活动,从所发现遗存体现克什米尔风格影响看,毫无疑问曾来自克什米尔的艺术家参与了西藏西部的艺术创作活动,但除此以外,应该还有来自印度、尼泊尔乃至中亚的艺术家们留下的痕迹,因此通过对这批新发现的早期佛教遗存进行仔细的比较分析,辨析不同的艺术风格流派,对研究西藏西部佛教后弘期初期的佛教艺术发展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附注:此次考察得到了西藏自治区旅游局、文物局、札达县文物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并得到了美国友好人士托马斯?J?普瑞茨克尔(Thomas J(Pritzker)的资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David L(Snellgrove&Tadeusz Skorupski.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Ladakh,Vol(II,Warminster,1980:83—1 16(Giuseppe Tucci(Indo,Tibetica,v01(II,New Delhi,1988:53,74;古格?次仁加布(阿里史话,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74,79;古格?次仁加布(阿里文明史(藏文版),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465—468( ,2,David L(Snellgrove&Tadeusz Skorupski(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Ladakh,Vol(II, Warminster,1980:95( ,3,,12,,13,古格?次仁加布(阿里史话,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76、77、77,78、141—145( ,4,David Primker(The treasures of Par and Khatse(Orientations,September 2000:131,133( ,5,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等(西藏阿里札达县帕尔嘎尔布石窟遗址,J,(文物,2003,(9):42,59( ,6,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等(西藏阿里札达县帕尔宗遗址坛城窟的初步调查,J,(文物,2003,(9):60—73( ,7,古格?次仁加布(阿里文明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 ,8,,9,Deborah E(Klimburg—Salter(Tabo:a Lamp for the Kingdom,Milan,1997:fig(113、116( ,10,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四川联合大学考古系(西藏阿里东嘎、皮央石窟考古调查简报,J,(文物,1997,(9):6—22( ,11,Deborah E(Klimburg—Salter(Tabo:a Lamp for the Kingdom,Milan,1997:fig(139( ,14,Deborah E(Klimburg—Salter(Tabo:a Lamp for the Kingdom,Milan,1997:6g(211( ,15,古格?次仁加布(阿里史话,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141,145( ,收稿日期,2007—09—16 ,作者简介,张长虹(1976—),女,河南获嘉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4)
本文档为【西藏西部仁钦桑布时期锦教遗迹考察[张长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9633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4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1-27
浏览量: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