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山西威风锣鼓看民间锣鼓舞蹈的创作

从山西威风锣鼓看民间锣鼓舞蹈的创作

举报
开通vip

从山西威风锣鼓看民间锣鼓舞蹈的创作从山西威风锣鼓看民间锣鼓舞蹈的创作 乡宁三中 王歌 论文摘要:中国民间舞蹈的崛起~与中国锣鼓的兴盛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锣鼓的造价低廉、 节奏激越~给了民间舞蹈艺人以生存的凭借和艺术实践的依托。锣鼓的音响洪大~便于掌握~ 给了平民百姓以生活的乐趣和参与艺术活动的可能。锣鼓能将民间乐舞艺人的艺术实践和平 民百姓对乐舞的艺术活动结合起来~能将艺术创作群体与艺术欣赏群体相互结合。以山西的 民间舞蹈威风锣鼓为例~通过威风锣鼓的起源、表演特征以及它的传承发展等知识对如何创 作出更好的锣鼓舞蹈作品展开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从山西威风锣鼓看民间锣鼓舞蹈的创作
从山西威风锣鼓看民间锣鼓舞蹈的创作 乡宁三中 王歌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摘要:中国民间舞蹈的崛起~与中国锣鼓的兴盛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锣鼓的造价低廉、 节奏激越~给了民间舞蹈艺人以生存的凭借和艺术实践的依托。锣鼓的音响洪大~便于掌握~ 给了平民百姓以生活的乐趣和参与艺术活动的可能。锣鼓能将民间乐舞艺人的艺术实践和平 民百姓对乐舞的艺术活动结合起来~能将艺术创作群体与艺术欣赏群体相互结合。以山西的 民间舞蹈威风锣鼓为例~通过威风锣鼓的起源、表演特征以及它的传承发展等知识对如何创 作出更好的锣鼓舞蹈作品展开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威风锣鼓 锣鼓舞蹈 创作 Abstracts: The rise of Chinese folk dance, percussion and the rise of China has the most direct relationship. Low cost of gongs and drums, the rhythm of agitation, to the folk dance in order to survive by virtue of artists and artistic practice of relying on. Hong percussion sound, easy to grasp, to the civilian population living in the fun and participate in arts activities possible. Percussion music and dance artists to the art of civil practice and the civilian population on the art of music and dance activities, to art groups and art groups to enjoy each other. Shanxi folk dance to the percussion power and prestige as an example, the origin of gongs and drums through the power and prestig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its development, such as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on how to create dance works better to start simple percussion explored. Key words: awe-inspiring creative dance percussion drums 引言 山西是锣鼓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种类繁多、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丰富且历史悠久。一位国际 打击乐权威曾评价山西锣鼓:“世界的锣鼓在东方,东方的锣鼓在中国,中国的锣鼓在山西。”在香港举办的国际鼓乐节上,山西锣鼓更是被誉为“世界鼓乐艺术最杰出的表演”。这些都不难看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山西人民创造了一首流芳千古的民间锣鼓文化传奇。 正文 一、山西民间舞蹈威风锣鼓的起源 任何一种民间舞蹈的产生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山西的威风锣鼓亦不例外。我们要探析锣鼓舞蹈的创编以及它的发展就要先追溯它的根源。在查阅了很多的相关资料和走访了很多临汾民间锣鼓表演的老艺人后,我个人觉得山西威风锣鼓的起源或者说产生概括起来讲有两种说法:其一,它的产生有着浓烈的神话色彩。相传尧王一日路经临汾城北三十里处一村庄,有一户人家的羊生下一头独角怪兽,尧王发现这种怪兽性情忠烈能辩忠奸便将它视为祥瑞之物并取名为“獬”。獬死后,将它的皮制成鼓,声闻五百里,还能降妖除魔。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羊獬村都会组织一支威严的仪仗和锣鼓队去神里村迎尧王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回娘家,四月初八又送两个姑娘回婆家。由于是仪仗锣鼓迎送,威风无比,所以后来把这种锣鼓队称作“威风锣鼓”。锣鼓的套路有三番,即:《尧王游康衢》,《华封三祝》,《万民颂尧王》,都是纪念和赞颂尧王的宏恩大德。民间有关尧舜禅让的说法无从考证,但却从中表明了群众百姓对太平盛世,丰衣足食的向往,对关心群众疾苦的清官之期望。《吕氏春秋?古乐》中说:“帝尧立,乃命质为乐„乃以利革置丘而鼓之”。如果威风锣鼓的表演形式开始于尧舜时代,那么它已有4000多年的高寿了。当然神话是不可信的,但它却说明了山西威风锣 鼓渊源久远;其二,相传公元619年,唐太宗在山西临汾霍州大战刘武周部,击鼓迎战,鸣锣收兵,进退有序,取得了胜利,于是流传下了威风锣鼓。从这个说法上看,威风锣鼓跟古代打仗作战是分不开的,从现在威风锣鼓的表演曲牌名称就不难看出,有“单刀赴会”,“三战吕布”,“四面埋伏”等等,表演张弛结合且气势恢宏的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会给观众营造出一种刀光剑影,兵刃相交的战场意境。无论从它的表演场面还是表演者的舞姿身段的特点都不难看出,威风锣鼓起源于军事这个说法是不无道理的。 从威风锣鼓的起源来看,这种舞蹈形式最初的动作元素就是百姓的日常生活动作或者是古代士兵打了胜仗后的自然流露,说白了它就是人们用一种肢体语言在表达不同思想、情感,而鼓作为道具在威风锣鼓的表演中成了主导性的工具,因此舞蹈动作的编排就要从鼓这个重点出发了。 二、威风锣鼓的表演特征 1、我们着重来研究威风锣鼓的表演特征,从中分析它的舞蹈元素。 首先我要简单介绍一下威风锣鼓使用的乐器有:双面矮腰桶形鼓,俗称“大扁鼓”,鼓面直径约47厘米左右。鼓内设钢丝盘卷的响簧,正击鼓心发音“冬”。平面高边锣,俗称“威风锣”,锣面直径约36厘米,周沿折边较高,边高约2厘米左右,无提绳,演奏以手攥边沿,正击锣心发音为“匡”。大铙,铙面直径约为35厘米,对击发音为“平”。大鈸,鈸面直径约30厘米,对击发音为“叉”。演奏以鼓为首,锣是主奏乐器,与鼓构成一个声部群。一般演奏是,两个声部群始终以应答式的对奏出现。 锣鼓的组合运用: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由大锣、小锣、钹,鼓板组成,以大锣为主体;第二类由小锣、鼓板组成,以小锣为主体;第三类由钹、小锣、鼓 板组成,以钹为主体。以上,第一、二类组合所演奏的各种“点子”是常用的,第三类只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这几类由于乐器配置不同,其音响效果、情绪表现也就不同。同一种点子,可以分别用三种组合形式奏出,虽然节奏一样,名称相同,但由于其中主要乐器的不同,音色、音量、力度等的变化,所表现的情调和渲染的情绪也因之迥异。 其次,威风锣鼓曲牌丰富,据1980年调查记谱有37种;1990年12月调查记谱有44种。主要曲牌有风搅雪、四马投唐、五马破曹、小插花、鹞子翻身、小秦王乱点兵、厦坡里滚核桃、老官磨牙、翻江倒海、暗三蛋、十样景、珍珠倒卷帘、二仙盘道、狮子滚绣球、金山川、川道、王长一枝、安合、二十八家、争上游、满堂红、延锦花、五点子、七点子等。同名曲牌,因流行区域有别,敲法各异。如“十样景”有6种之多,“风搅雪”有4种之多。威风锣鼓的特色就是“威风”。从锣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队的组织、表演、着装,都在展示威风。 从舞蹈表演特色来看,晋南的威风锣鼓由为突出,它将浓郁的地方特色以及鲜明的汉族舞蹈风格融合贯通,把黄土高原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的淳朴人民的强大的生命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2、威风锣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挎鼓表演,另一种是架子鼓。 先说挎鼓表演,临汾尧都大多地方都由鼓手挎一面圆形大鼓敲打表演;另一种表演形式是架子鼓,这种形式主要盛行于浮山县,表演时队形变化较少,行进中边走边打。由于传承的变化和地域的差异,威风锣鼓形成了河东、河西两个流派,常见曲目有《七牌子》、《牛腰子》、《乱如麻》、《风搅雪》、《银扭丝》、《倒垂帘》等。 威风锣鼓早先的配器是8面平锣、一面鼓、两付铙、两付钹、一面斗锣。铙 钹分属金、木、水、火,鼓属土,居中。土可生万物,8面平锣居东、西、南、北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面八方。敲打起来,成风凛凛,故名“威风”。其传统套子,神羊鸣盛,共分三番;头番表示尧王游康衢,康衢老人击壤而歌;二番表示华封三祝,祝多福、多寿、多子;三番表示万民歌颂尧帝禅让王位的弘恩大德。它的表演人数一般为30人,其中挎扁鼓的4人,拍铙的3人,击钹的4人,敲铜锣的18人,敲小斗锣的1人。队形基本固定,表演可原地、可行进。有弓步击打、转身击打、碾磨击打,及扭腰、提胯、晃头等动作。解放前均由男子表演,解放后一些县、镇组织巾帼女子威风锣鼓队。祖孙儿媳四世同堂的家庭威风锣鼓队,春节元宵期间,各村锣鼓队云集县城,迎风对擂,大抖威风,是一种带有竞技性质的锣鼓舞蹈。 除此而外,在重大节日还有上百人的大型表演,其编队是以一种道具(打击乐器)组成方块列队,一律着黑色武士服,配戴墨镜,行进中整齐的舞步,显得庄重威武;广场表演则围成多层大圈,在大鼓指挥下舞动击打,显得热烈活泼,使人增添力量。 3、威风锣鼓是鼓与舞的结合,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舞蹈锣鼓是融舞蹈与锣鼓于一体,锣鼓演奏者也是舞蹈表演者,亦称鼓舞。鼓舞中的“人鼓合一”,以节奏鼓点来反映人的情绪与心灵的释放,是鼓舞中艺术表现的佳境。 (1)威风锣鼓作为山西的一种民间舞蹈,它的舞蹈动作是简洁平时的,而且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威风锣鼓的作品中,舞蹈的元素直露单一,当然这与动感性较强,擅长于表达外在情感的锣鼓是相吻合的。这样的发展,是不是越来越程式化,动作是不是会越来越单一甚至是死板呢,中国的鼓以及锣鼓的超常稳定形态在人类的整个音乐舞蹈史上是罕见的,对保护我们珍贵的民间乐舞确实是很重要的 一个特点,但是我认为,民族的民间的东西是需要发展的,在保存标准的前提下发展。 (2)在搜集威风锣鼓的作品的过程中,我发现它的表演性、人民性和时代性都很强且通俗易懂、易于接受,但是它完整的以一个作品的形式出现却非常少了。而且,威风锣鼓的牌子有二百套以上,这仅仅是曲牌,以反映历史故事并以历史题材命名的居多,曲牌的结构比较复杂。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产生都是从生活当中来的。舞蹈创作者只有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认真细致的观察生活,逐步积累这些来自生活的大量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科学的分析、理解和熟悉,从中筛选出典型的、具备象征意义的“材料”,并对它们有了真正的切身体会和实践感受之后,才有可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成功作品。可以找到的比较的好的作品有《三晋雄风》等。该舞蹈主要表现勤劳善良的山西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英勇拼搏,艰苦创业,喜获丰收的精神风貌和喜庆场面。 全曲由《引子》,《入场》,曲一《雄风乍起》,曲二《春风拂绿》,曲三《乍暖还寒》,曲四《东风再起》,《退场》七部分组成。 《引子》即序。意指商场风云,西风要起。 《入场》意指商场出兵,直取四川,大战再即,暗藏杀机。 曲一《雄风乍起》,意指商战汹涌,雄风四起。表现山西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川晋大地上英勇拼搏,艰苦创业,不畏强敌的顽强斗志,豪迈气概。 曲二《春风拂绿》,意指山西老乡在四川的大地上享受阳光的沐浴,欢庆胜利的喜悦,成功的果实;还在憧憬美好的未来,筹备明天的生意。 曲三《乍暖还寒》,意指商场暗浪涌动,生机隐藏着危机,危机孕育着生机。 曲四《东风再起》,意指商场拼搏,欢庆胜利,享受喜悦,彩旗飘飘,锣鼓喧天《退场》全曲结束。 商场如战场,本曲亦可用战场的意境来表现商场的情节。曲牌表现力既是战场,又是商场,一语二意,一箭双雕,一曲两意。 风,即人风,商风,亦指鼓风,曲风。 风声,鼓声,铁蹄声,声声如耳;人风,商风,锣鼓风,霍霍生风。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除了专业的技巧外,重要的就是生活中的元素在节目中的体现,这样观众都看得懂,都能明白舞蹈要传达的蕴意。舞蹈本身就来自人民群众在劳动和生活中根据自娱、祈福、庆祝、达情所需而创作并直接传承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三晋雄风》作品中,舞蹈的动态依然自上而下而击,反扣前冲,前后左右挽击出各种“锣花”。下肢动态是以马步为主,包括各种“阵势”,有“相持对打”、“小圈周旋”、“穿插易位”、“马步冲锋”、“左右开弓”等等。在“起锣”中,演奏者要不时配以喊声,强悍矫健,气势磅礴。 从这个作品中,我看到当前锣鼓舞蹈的创作对当代生活的体味和感悟表现不足,舞蹈作品的主题包括动态符号化、模式化。这样导致的是编导者编出的作品都会流于平凡,人民群众对这种类似的题材或许已经看腻了呢。仅仅是掌握锣鼓编创和表演的基本原理就进行创作是不够的。1994年荣获全国青少年桃李杯舞蹈比赛优秀教学剧目奖,演员黄豆豆荣获表演一等奖的舞蹈作品《醉鼓》,是运用鼓作为道具编创表演都非常出色的一部舞蹈作品,我看到了鼓舞的完美结合。它虽然是男子独舞,编导以鼓为主线,表现了一位民间艺人酒醉之后的真情流露以及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无限感慨。作品通过戏鼓、哭鼓、舞鼓三段体展开:一个醉意未尽醉态蹒跚的民间艺人跃上盈尺方桌,伴随着断断续续的鼓点声嬉戏玩 耍;寄情于鼓,如痴如醉如幻如梦地抒发心中情志。鼓是艺人心中至真至诚的情感寄托,鼓是民间艺术生命的物质载体。鼓舞人心,锣鼓点响起,呼喊声沸腾,激起艺人心中无限的感慨。 (3)威风锣鼓鼓声节奏感强,雄壮威武,声音可以传到数十里开外。山西锣鼓历史悠久,是山西民间文化艺术的精粹,据说,早在尧舜时,山西人就用锣鼓来表达喜庆。这种世代延续的山西锣鼓不仅种类多,而且表演方式也是千姿百态。领鼓者头顶着鼓,脚上架着鼓,两耳挂着鼓,双肩还扛着鼓,仍能上翻下跃,仰打侧击,表现了极高的技巧。 试想,威风锣鼓如果把其中的舞蹈元素丰富起来,把它的韵律和动态中加入汉民族舞蹈的基本要素进行大胆的创新,使大段的动作在鼓声中变化,保留威风锣鼓的鼓谱的完整和运用道具的规范,使动作与道具相融合,这样的编创再赋予它一个新颖且能表现当前时代特色主题的意义,这对山西乃至中国的锣鼓类舞蹈的发展会起到推进的作用。 (4)再来看看《醉鼓》,《醉鼓》的表演一直被认为是检验古典舞演员技巧的试金石。舞蹈以高难度的技巧、高速度的节奏而著称,同时又是在几尺高台上一气呵成,可谓难上加难,要求演员有技艺卓群的技术和极好的心理素质。编导没有过着意在舞台上进行复杂的调度,而是刻意在方桌上发展高台空间并设计动作和技术。编导借鉴了戏曲中的高台技术,扩展了舞台的可视发展空间并向难、险、绝的表演方式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和创新。在紧张、激烈、快速的节奏中舞者时而扫堂探海变形转,时而走丝翻身、左右开弓,时而双旋接旋子360度下桌。编导恰到分寸地把技巧的编排和演员的情绪化表演以及舞蹈的风格有机地衔接起来,使技巧符合整个剧情,动作符合整个人物的需要。整个舞蹈充分展示了演员 的才华,给观众一种振奋人心、斗志昂扬的感觉。《醉鼓》的创意给中国古典舞的剧目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不再是古代人物形象的当代塑造,也不是戏曲舞蹈的变形呈现,更不是宫廷燕乐歌舞的舞台再现,也不是对花鸟鱼虫的写意追求,而是雅文化的古典舞向民间大众艺术中的俗文化汲取养料,使古典舞从题材到素材都融进了民间舞的元素。 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贾作光老师曾指出:“ 舞蹈形象和生活的美是相互作用的。舞蹈的编创始终是要从实际生活中去体验、观察、分析,然后把自然形态上的人体美给予加工,创造出美的舞蹈形象”,威风锣鼓更是不可例外,它同样应该在它的舞蹈的表演中揭示生活,美化生活,感悟生活。 三、我们说,舞蹈既要创新又要保持传统文化。 山西临汾市古称尧都,世称平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临汾鼓乐艺术门类众多,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锣鼓之乡”的称号。尧都鼓乐有阴阳鼓、转身鼓、花鼓、腰鼓、金鼓乐等,其中尤以起源于临汾的古代民间鼓乐威风锣鼓为最。晋南的威风锣鼓在临汾市不仅有长远的历史渊源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尧都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威风锣鼓源远流长,魅力十足。 临汾尧都的威风锣鼓队可以说是全山西最具特色的,也是发展最稳定,最受大众欢迎的。八十年代以来,临汾的威风锣鼓从农运会到亚运会,从省城的民间艺术节到天安门广场的四十周年大庆,真正打出了威风锣鼓作为山西民间艺术的威风,它享誉全国,声闻世界。 千百年来,在尧乡这块古老的大地上,威风锣鼓不断传承、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的精神大餐。在尧都,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威风锣鼓的音韵响起。 上世纪以来,在尧都临汾,凡有百口以上居民的村庄,几乎都有本村的威风锣鼓队,都有自己的锣鼓歌,平川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村落都有多支数量不等的专门经营锣鼓活动的公益性组织“同乐会”。入会人员少则十几人,多则几百人,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召集、联络、筹款、生活等与活动有关的事宜。他们平时各自为伍分散活动,如有婚丧寿喜或节庆农闲,性质所致,大伙便集中起来敲打一阵,既不讲究队列要求,也不讲究服装、指挥、院落、街头、村口、麦场到处都是他们演奏的舞台,一年四季随时随地都可以听见威风锣鼓的声音。 新中国成立以来,威风锣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尧都威风锣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从1980至今,每年春节期间,政府部门组织大型的威风锣鼓等民艺表演活动。1988年原临汾市首先发起并组织了“龙年文化节”威风锣鼓大奖赛活动,全市所有的乡镇都选派出自己的锣鼓队参加了表演。各乡镇在服装、器乐、动作、队形等各方面都做出了大量的改进与创新,可谓是五彩缤纷、争奇斗艳。1989年,在全国农民运动会上,临汾威风锣鼓首进北京,在工人体育馆亮相,使数以万计的观众为之倾倒,为之震撼。同年10月,适逢建国40周年大庆,临汾威风锣鼓在天安门广场大展雄风。1990年临汾威风锣鼓应邀参加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开幕式的文艺表演,从此享誉全球。2002年尧都区组织并成立了“千人龙威风锣鼓队”,把象征华夏民族的龙首次运用到威风锣鼓表演中,龙狮共舞,鼓乐齐鸣,成为威风锣鼓的一大品牌。2005年,“山花奖?中国民间鼓舞鼓乐展演暨中国华门首届锣鼓艺术节” 在尧都隆重举行,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不同民族的风情的鼓乐齐聚尧都,这是中国鼓乐的一次盛会,尧都威风锣鼓队“黄河雄风”一举获得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尧都从此被授予“中国锣鼓之乡”的称号。 威风锣鼓的历史文化深厚,在一代一代的鼓舞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已经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但成功的发展之后就要求我们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的创新,这种创新目的是为了让这些宝藏更好的发挥它的特色,适合社会的发展需要。我认为的舞蹈创新不是只要求舞蹈动作的重复编排,而是要求编创者在传统的舞蹈语言上能不能找到更加丰富的艺术语言。威风锣鼓开始走出山西、走向世界,这就说明现在的鼓舞编创者们一定在不断地挖掘着丰富的“锣鼓资源”。 艺术作品不夸张就没有表现力,而夸张就必须有丰富的联想——想象力。 想像,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精彩的想像,就像童话中的魔杖,点到那里,那里就会产生奇特的变化。英国诗人杨格说:“独创性作家的笔头,像阿米达的魔杖,能够从荒漠中唤出灿烂的春天。”要想舞蹈具有独创性,想像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因素,锣鼓舞蹈的创作同样离不开想象的空间去施展。 威风锣鼓催人奋进的阳刚之美早已超出了其民间锣鼓舞蹈单纯的表演范畴,它所体现的团结和谐之美使它在不断的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甚至把现代人的灵魂都渗进了当代社会大变革的浪潮之中,也把人民群众美好的心愿融汇在那声声不息的鼓点里。 黄河的壮阔,汾河的滋润,太行的巍峨造就了山西威风锣鼓的辉煌,威风锣鼓也正用它不断向前发展的势头汲取着各民族民间锣鼓舞蹈的精华,把黄河五千多年的海纳百川、一脉相承、广揽博采、兼容并蓄的黄河精神发扬光大~ 结论 在简单的探讨分析了山西民间舞蹈威风锣鼓的起源、特色以及传承发展后,我们很清楚的看到,要创作出更好的鼓舞作品来,需要把威风锣鼓中直露单一过于简洁的动态韵律给予丰富加以变化,在它本来就火爆热烈、欢快活泼、粗犷豪放而又平稳持重的舞蹈风格中寻找出突破点。或融入汉民族舞蹈秧歌一类的动作元素,或变化创作题材,又或许可以打破常规保留风格地编创出现代风味的威风锣鼓呢。 附: 威风锣鼓曲谱 读谱: ?平叉 平?平叉 平?平平 叉平?平叉 平 ?匡匡 匡 ?匡匡 匡 ?匡匡 平匡?平匡 匡? 鼓谱: ? X X X ? X X X ?X X 0XX ?0 X XXXX? XX XXXX ?X X XXXX?X X XXX ?XXXX X ? 次为一个乐句,是抒情悠扬的,节奏较慢,多用于曲二,变换队型,一般均再反复一遍。符号表示如下: 平——大钹 叉——铙 匡——锣 X——鼓点 0——休止符号(空拍停顿) X——四分音符 XX——八分音符 XXX——前十六或后十六分音符XXXX——十六分音符 参考文献: [1]于平《中国舞蹈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2. [2]王克芬,隆荫培.《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M].2000,9. [3]刘建.《舞蹈形态学导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3. [4]冯双白.《中国民间舞的学问》[M].人民出版社,1989,11. [5]田静.《中国舞蹈名作赏析1949~1999》[M].博库文化出版社,2002,1. [6]马薇,马维丽.《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史》. [7]裘柳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8]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9]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10]乔建中.陈克秀:《中国锣鼓》[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2 [11]李雪梅.《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9 [12]陈葆德.《黄河歌舞艺术论》[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致谢 本文是在周柏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从论文的选题框架结构到最后成文,都倾注了老师的大量心血。 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张志刚书记,文胜老师的热情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 感谢临汾地区威风锣鼓爱好者的积极帮助和配合,使我能够获得课题研究所需要的资料。感谢引用和参考过的文献的作者,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我顺利完成论文提供了充足的文献资料。
本文档为【从山西威风锣鼓看民间锣鼓舞蹈的创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997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0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08
浏览量: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