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及解读 -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评析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及解读 -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评析

举报
开通vip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及解读 -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评析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及解读 -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评析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既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分支,又已经深化为改造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基本手段。信息技术因信息交流需要而产生和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又扩展了信息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最本质要求是交流,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育、经济和政治等领域,席卷全球的信息文化业已形成,并推动着全社会的“文化重塑”,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在普通高中设立信息技术科目,为...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及解读 -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评析
高中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高中英语研修观课报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和技巧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及解读 -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评析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既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分支,又已经深化为改造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基本手段。信息技术因信息交流需要而产生和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又扩展了信息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最本质要求是交流,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育、经济和政治等领域,席卷全球的信息文化业已形成,并推动着全社会的“文化重塑”,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在普通高中设立信息技术科目,为培养适应信息社会未来公民奠定基础,是我国在全球性信息化建设竞争进程中,抓住机遇,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抢占制高点的必要保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表现如下。 (一)基础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表现在,它是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应用乃至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综合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表现在,其内容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等技能性知识,也包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信息技术过程、方法与结果评价的方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权利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 (三)人文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性表现在,课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既表现出基本的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即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二)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资源,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 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三)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四)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五)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计思路与模块结构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因此,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如下三个特点: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第三,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 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2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该模块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为主线,强调让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过程,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建议该模块在高中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开设。 信息技术科目的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模块内容设计既注重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适度反映前沿进展,又关注技术文化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在选修部分的五个模块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多 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是作为一般信息技术应用设置的;“人工智能初步”是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的。为增强课程选择的自由度,五个选修模块并行设计,相对独立。各选修模块的开设条件有所不同,各学校至少应开设“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中的两个,也要制定规划,逐步克服经费、师资、场地、设备等因素的制约,开出包括“人工智能初步”在内的所有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建议将选修模块安排在高中一年级第三、四学期或以后开设。其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与数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相衔接,应在高中二年级第一、二学期或以后开设。 信息技术的部分相关内容安排在“通用技术”科目中,如在其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II”中设置有“控制与设计”主题,在选修部分设置有“电子控制技术”和“简易机器人制作”两个模块。 针对确能代表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但对条件要求较高,不宜在国家课程中硬性规定的内容,允许自行开发相应的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学校还要善于发现确有信息技术天赋和特长的学生,并给予专门的培养。 应维持学生较长的信息技术学习历程,以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建议每周二学时延续两个短学期完成一个模块,同时建议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安排连堂上课。如果学生仅修4个学分,建议分布在两个学年里完成。例如,高中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完成必修模块,高中二年级第一、二学期完成一个选修模块。 (二)关于学业的认定 修满4学分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最低要求。建议有兴趣或者理、工科取向的高中学生再加修若干个学分,可以作为就业或高校招生的参考。 (三)标准体例说明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撰写,采用“内容标准”“例子”“活动建议”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内容标准是主体,例子是对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活动建议是对教学活动方式的建议和引导。 内容标准的撰写,首先坚持灵活性,既给出每一部分的基本要求,又给教材编写、教学活动和工具的选用等留有多样化的发挥空间;其次注重时效性,以保证在本标准实施期间对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持续的指导意义。 例子是对内容标准的提示,是对内容标准的进一步解释和具体说明,考虑到课程标准灵活性与时效性的要求,有些内容标准的描述比较概括,所以通过例子对其进行提示和解释。但例子仅仅是提示,不是内容标准的具体规定。另外,例子中内容的时效性往往较差,但例子中的思想和方法可以举一反三,长期生效。 活动建议用于启发和引导教学活动的实施。 (四)学习目标要求与行为动词 四、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确定信息需求。 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7.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8.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10.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 六、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但发生了质的飞跃,已经由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要完成这一转型,关键在于:一方面,要广泛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短暂历史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更需要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具体建议如下: (一)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营造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大到校园的整体规划,小到图书馆、机房和教室的建设,都要考虑到信息环境的营造;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 其次,要营造好学生课堂学习的小环境,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在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陶冶心性,形成健康人格;教师要做好指导和调控,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与体验需求分析、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设计以及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二)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首先,可以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其次,可以吸收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譬如,“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 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因此,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三)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 通过问题解决进行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一方面,通过问题解决活动学习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甚至可以间接或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活动中去。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尽量将信息技术课安排在计算机房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场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解决问题;教师不仅要结合实际,为学生安排可以在课堂上完成的任务,也要注意把一些“课外”的实际问题交给学生去处理,如机房的建设与管理、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学习资源的建设等。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合理安排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与确立主题,分析需求并规划、设计内容,根据需要与创意获取并加工信息,准确表达意图或主题思想;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的 各环节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需要注意的是,用于问题解决的综合性项目不宜过多,且大小要与学习的阶段性进展相适应;组织形式也要灵活多样,要合理安排好个人工作、小组合作、班级交流等活动形式;要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分解项目任务,再落实到个人、小组,达到既使学生体验完整过程又减轻每个学生工作强度的目的(参见案例1);前后项目的设计中,不要出现对问题解决环节和具体方法的简单重复,以免造成学生学习时间的不合理分配乃至浪费。 (四)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 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分化很快,再加上起点水平参差不齐,会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 任务;对于少数冒尖的学生,给予专门辅导,使其吃饱吃好,早日成才。 (五)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从当前来看,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周期短,光靠学校的有限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从未来来看,信息技术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信息时代公民进行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环境。因此,培养高中学生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既是当前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信息时代公民的需要。 教师应在认识信息技术基本特征、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和方法,使其在有效迁移发生的基础上适应技术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工具平台的使用方法、不同问题解决过程的共通之处,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通过合理的探索,发展完成对新工具和新任务的适应,从而达到利用有效迁移的发生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给出任务之后,通过组织学生共同研讨、分析任务,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应用需求与发展变化相联结,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譬如,每一类新的工具都是为解决某些特定问题而设计的,而这类工具的新版本或更新换代产品,都是为满足新的需求或提供更有效的方法而设计的。要引导学生在具体工具的使用中认识其优 点、发现其不足并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改进建议,养成主动地适应发展变化的习惯。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评析 按照《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2004年秋季即将实施的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有6大模块。与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相比,新课程标准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课程目标体系力求有新意。原课程纲要中只列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和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专门列出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并将其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同时还在各模块内容标准中进行了具体表述。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强调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可操作性。然而,“过程与方法”本身,并不能成为学生发展的目标,最多只能是学习的途径、内容或要求。此外,从教学目标论的视角看,这只是将能力目标进行了分解,分解成“技能”和“过程与方法”两个方面。 2.努力将教学起点从“零起点”改为“非零起点”。例如,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已学过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与软件”学科知识不再进行低水平重复,而是从用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对已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提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 力。又如,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发展趋向与学校的教学条件差异,实行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结合的弹性教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自我设计,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非零起点”与“非同一终点”的教学要求。 3.强调“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正确运用。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特别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技术革新等实践活动中。 大量实践表明,“任务驱动”、“问题解决”都是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但其有效性是有条件的,不能滥用。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要注意“任务”、“问题”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不要简单重复,以免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和学习时间的不合理分配乃至浪费。 4.课程内容有较大的拓展和深化,体现了社会需求的变化与信息技术的新发展。通过与原课程纲要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进行了如下调整: 拓展与深化部分:“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等五个模块。 新增部分:“人工智能初步”模块。 压缩与淘汰部分:原课程纲要中的“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操作系统简介”、“计算机硬件结构与软件系统”等3个“零起点”模块在新课程标准中不再单独列出,各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其内容适当补入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之中。 5.进一步强调了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性、文化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操作性、创造性、综合性、开放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人文性、文化性。“提升信息素养”、“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便是这种思想的凸显。 6.课程地位方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纳入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系之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八大学习领域之一的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科目,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等科目并列。而原有的课程纲要是单独颁发施行的,只是强调“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实际上不少学校将其作为“副课”。 7.内容表述方面,原课程纲要只是简单地罗列了内容的条目,新课程标准不仅列出了内容的条目,而且明确提出了学习应达到的程度(标准),以及例子、建议等。 8.课程实施方面,改学时管理为学分管理(每1个学分相当于18个学时)。总学分为2+2+(X),即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个学分,其中必修模块2学分,科目(5个选修模块)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同时要求,应维持学生较长的信息技术学习历程,以保证学习的有效性。 9.课程评价方面,突出信息技术内容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倡导纸 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适当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10.教科书编写方面,强调渗透学生自主学习、勤于动手、主动探究的思想,强调为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提供直接指导。 11.新课程标准中还就教学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12.存在的不足:与初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间存在“断层”现象。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尚未制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不免成了“空中楼阁”,这就难免事实上还要从“零起点”去考虑问题。同时,“信息素养”一词宜改称“信息素质”,其理由在《中国教育报》2002年10月3日三版《e教育》发表的《“信息素质”与“信息素养”辨析》一文中已有论述。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一、关于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基础之上的,为设计、组织、实施、评估、优化教学而采用的基本教学结构的简化形式。形象地说,教学模式就是架设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它使教学理论具体化、教学活动方式概括化。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是学习理论、信息技术与学习经验的有机结合,是为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而采用的、相对稳定的,用以设计、组织、实施、评估、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方法和结构的简化形式。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是随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而产生的, 并随信息技术和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而进化。大体说来,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所谓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的发展,从技术视角看,经历了程序化学习——>课件化学习——>网络化学习三个阶段,并将向智能化学习方向拓展。 二、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分类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种类多样。这里简介几种分类方法: 1、按本质分,有学信息技术的模式与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的模式。学信息技术的模式又有多种,如自我建构式、伙伴协作式、教师讲授式等。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的模式随着“智能代理”、“智能多代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扩展到多种:(1)计算机作为导师模式(智能导师系统)。(2)计算机作为同学模式(智能学伴系统)。(3)计算机作为学员模式(虚拟学员系统、虚拟训练系统)等。 2、按目的分,有获取信息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处理信息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应用信息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创新信息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等。如电子书刊的阅读,网上信息的检索、收集,属于获取信息为主的教学模式,新观点、新方法、新结论的提出,电子作品的制作,属于创新信息为主的教学模式。 3、按组织形式分,有专门课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课程整合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前者有专门的信息技术教材、课时安排、任课教师、课程标准。后者要求,每一位师生都要努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每一堂课的教学都应选用较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从而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 4、按时空距离分,有远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和非远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远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学生利用网络自学为主,教师面授辅导为辅,教与学的行为可以是有组织的,但更多的是自主支配的。 5、按认识论分,有客观主义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为中心)与建构主义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学为中心)。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讲授模式、教学测试模式,偏重于客观主义。其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评判者,处于中心地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学习模式、资源型学习模式,偏重于建构主义,其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获得是个体在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中自行建构的,学生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 三、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网上发现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中,重点要明确如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模式图:以教学流程图或结构关系图的形式简洁地描述模式的要素与结构。 理论基础:指模式建构的理论依据。 教学目标:主要指模式设计中所追求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与技能目标。 实现条件:指在什么条件下模式才能运行良好。 教学程序:要求明确模式的操作步骤。 适用对象:指适用于什么样的学习者与学习环境。 预期效果:指模式应用后所要达到的效果。 注意事项:指模式运用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根据上述理论,设计基本建构主义的网上发现式教学模式 1、模式图: 2、理论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教师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起指导作用。Internet上具有海量的教学资源,满足建构主义式教学环境所要求的四大要素(情境、会话、协作、意义建构),能用于情境化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网上发现式教学是其中的一种。 3、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资源信息的辨识、采集、存取、加工、创新与表达能力,学会观察中发现、整理中发现、协作中发现、建构中发现的方法,激发出发现新现象、探求新规律的科学研究潜能。 4、实现条件;创设必要的上网条件,掌握网上教学的基本工具,明确发现学习的目标,了解发现与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5、教学程序:(1)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发现学习的目标,设计研究方案。(2)学生自主广泛搜集Internet及其他学习资源中的各种相关信息。(3)学生通过与计算机、学习伙伴、教师的多渠道对话,逐步析疑,由表及里探寻事物的本质。(4)学生将所学习与发现的知识同已有知识结构重构,促进知识迁移,并将学习成果与问题向教师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 6、适用对象:该模式要求教师能自觉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角色转换,当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主宰者,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究精神和自主建能力,因此,对开放型教师和高年级学生较适用。 7、预期效果:该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创新能力和信息素质。 8、注意事项:该模式对学生学习起点的要求高,且必须拥有网上资源使用条件。对于某些相对稳定的概念、原理知识点的学习,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本文档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及解读 -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评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2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4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9-15
浏览量: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