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独自不忘风雅事,招邀名士过江来”——菽庄吟社与日据台湾时期的两岸诗坛

【doc】“独自不忘风雅事,招邀名士过江来”——菽庄吟社与日据台湾时期的两岸诗坛

举报
开通vip

【doc】“独自不忘风雅事,招邀名士过江来”——菽庄吟社与日据台湾时期的两岸诗坛【doc】“独自不忘风雅事,招邀名士过江来”——菽庄吟社与日据台湾时期的两岸诗坛 “独自不忘风雅事,招邀名士过江来”——菽 庄吟社与日据台湾时期的两岸诗坛 2010年第4期 (总第110期) 台湾研究集刊 IIAIWANRESEARCHJOURNAL No.42010 GeneralNo.1lO ?独自不忘风雅事s招邀名士过江来" —— 菽庄吟社与日据台湾时期的两岸诗坛 黄乃江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福州350007;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台北11605) 摘要:菽庄吟社吟侣众多,活动...

【doc】“独自不忘风雅事,招邀名士过江来”——菽庄吟社与日据台湾时期的两岸诗坛
【doc】“独自不忘风雅事,招邀名士过江来”——菽庄吟社与日据台湾时期的两岸诗坛 “独自不忘风雅事,招邀名士过江来”——菽 庄吟社与日据台湾时期的两岸诗坛 2010年第4期 (总第110期) 台湾研究集刊 IIAIWANRESEARCHJOURNAL No.42010 GeneralNo.1lO ?独自不忘风雅事s招邀名士过江来" —— 菽庄吟社与日据台湾时期的两岸诗坛 黄乃江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福州350007;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台北11605) 摘要:菽庄吟社吟侣众多,活动频繁,声势浩大,成果丰硕,而且还衍生出六个文学社团 —— 寄鸿吟社,碧山词社,板桥吟会,东海钟声社,亦小壶天吟社与薇阁诗社,堪称"东南坛坫 第一家".从菽庄吟社与海峡两岸同时期其它文学社团的交流往来,以及两岸报刊中有关菽庄吟 社的载录,也可看到该社在晚清民国期间大陆诗坛和日据下台湾本岛诗坛的影响及地位.借由菽 庄吟社为媒介,日据台湾时期两岸文化交流其实"隔"而未"绝". 关键词:日据台湾时期;菽庄吟社;"东南坛坫第一家" 中图分类号:I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590(2010)04—0077—10 对于一个历史的,而非当下的文学社团,人们对它的了解与接受,同这个社团本身被发掘的程 度密切相关.清代末年,"台湾既割,举国遂讳言'台湾'二字";„民国期间,内乱不断,外侵构 连,日本帝国主义者唯恐找不到再次侵华的借口;抗战结束,台湾光复,随即爆发国共内战,紧接 着台海对峙,风声鹤唳.可以说,菽庄吟社自从创立的那一刻起,即由于经常触及政治敏感神经而 遭到人们的长期规避,以至于几乎被历史完全淹没.只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台海解禁以来,特别 是近年随着厦门旅游文化的发展,该社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得到初步的发掘. 然而,这样一个在历史夹缝中生长起来的文学社团,其实际发展情形如何?它在两岸诗坛的影 响及地位又怎样呢?, 一 ,菽庄吟社的创立及沿革 "卷帘一色海天清,静里从容见物情.潮水也知人世变,去来时作不平鸣."甲午海战,中方 战败,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与日本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被迫割让给El本, 由此进入长达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人人据前后,台湾文士"耻为异族之奴",纷纷离台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08JJDGAT249) 作者简介:黄乃江,男,福建长汀人,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台湾政治大学博士后,文学博士. ? 77? 内渡,由于相同的命运遭际,一样的家园之思,对文学艺术的共同志趣,以及亲情,乡情,友情, 师生之谊等天然的联系,又使这些飘零大陆各地的流寓之士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鼓浪屿岛上重新聚 首,从而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意义独特的文学社团——菽庄吟社.菽庄吟社 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I一)雏形期(1907--1913) 一 般认为,菽庄吟社创立于民国二年重阳(1913年l0月8日).但据笔者所考,林尔嘉曾于光 绪三十三年(1907年)暮春,在鼓浪屿创立过一个"浪屿诗坛",它与其后林尔嘉在菽庄花园创立 的菽庄吟社有着密切的关联. 光绪三十三年暮春,林尔嘉招邀其妻兄龚煦和幕客施士洁,陈威季,汪艾民,邓舜农等,游览 厦门南普陀岩寺.在这次活动中,龚煦提出了"骚坛牛耳谁主盟"的问题,得到大家的一致附和. 继南普陀岩寺春游之后,林尔嘉旋即在其林氏府别墅大宴宾客,大家一边品味"泰西馔味",一边 击钵催诗,直到夜半雨急,方才扣舷归棹.也就在这个时候,厦门鼓浪屿出现了一个"浪屿诗坛", 社名见于施士洁所作《视冰》一诗,该诗题后注有"'浪屿诗坛'社题". 从南普陀岩寺春游的"逋仙引我向招提","大似兰亭修禊人",到林氏府别墅宴集的"林逋作 主汪伦客","好将韵事续平泉",再到"浪屿诗坛"征歌的"主人劝客金叵罗","不减当年金谷 宴",无论从组织者身份,还是从活动过程中物质消费之奢豪来看,"浪屿诗坛"都像是对南普陀岩 寺春游及林氏府宴集的一贯发展.换言之,"浪屿诗坛"是由林尔嘉所倡导,以南普陀岩寺春游为 发端,并经林氏府宴集后,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团组织.施士沽所作《浪屿征歌次艾民韵》 中另有"洞天鼓浪尘根清,结邻何处林泉约"一句,尤其值得关注.联系菽庄花园所处的地理位 置,不妨作个大胆的推测:正是在施士洁的强烈建议下,林尔嘉才在"洞天鼓浪"近旁买地建园, 兴造菽庄花园的. "壬子重九日(1912年10月18日)",林尔嘉又招邀"同里诸诗人"在其林氏府宴集.这次宴集 的主题虽然是为了林尔嘉"挈其长君小眉就姻于日里"_3饯行,但在随后一年的时间里,菽庄花园与 菽庄吟社的筹仓4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可巧的是,一年后的同日——"癸丑重阳(1913年10月8 Et)",菽庄花园与菽庄吟社双双落成.可见,在"壬子重九日"这次宴集活动中,林尔嘉已经对菽庄 花园和菽庄吟社的创建工作作了详细的布署,其"年年作主大吟坛"的野心已然显露无遗. (二)鼎盛期(1913m1924) 癸丑重阳(1913年10月8日),菽庄花园落成,这也标志着菽庄吟社的正式创立.园成当日, 林尔嘉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并"欣然为文记之",[4所作《菽庄记》以隶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直题镌刻于菽庄花园 岩石上;兴慨之余,林尔嘉又赋五律一首,施士洁,施模等纷纷作诗以和.庆典结束,林尔嘉"遍 征海内名流为之题咏",所得名联佳句甚夥. 诸多史料表明,菽庄吟社正式创立之初是以诗钟创作为号召的,也称"菽庄钟社".该社早期 至少开展过24期诗钟征集活动,所出钟题则有《补,榆,第一唱》,《汗,台,第四唱》,《香山九 老,碎锦格》,《藕节,合咏格嵌米字》等,多所寄意.然而,在闽地这样一个"诗钟国"里,单 纯开展诗钟活动并不能显示菽庄吟社的多少优势,真正给该社带来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还是在"浪 屿诗坛""征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征诗"这一创作活动方式.乙卯(1915年)之秋,菽庄吟 社以"虞美人"(七排二十韵)为题,向海内外广征诗作,且日:"第一名赠书券银一百二十员; 第二名赠书券银八十员;第三名赠书券银六十员;第四名赠书券银四十员;第五名以下酌赠."由 于取额宽弛,贺赏丰厚,从而极大地刺激了各地诗友参与创作的热情,一时之间应征者蜂拥而至, ? 78? 近如福建,广东,浙江,远如辽宁,四川,甘肃,乃至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等地诗友均纷纷 投稿.其后,菽庄吟社又分别于丙辰(1916年)征"黄牡丹菊"(七律四首),己未(1919年)征 "七夕四咏"(七绝四首)与"闰七夕乞巧"(回文七绝),庚申(1920年)征"氐州第一?帆影" (词),辛酉(1921年)征"三九雅集"(七古),壬戌(1922年)征"鹭江泛月赋",甲子(1924 年)征"小兰亭三修禊序"."每逢菽庄征诗,海内名流投稿恒逾千数,由沈傲樵评审次第",分 别赠给"书券银",辞典,影片等,曾经轰动一时;林尔嘉又将所得吟稿汇编成册,印成单行本, 寄赠各地诗友,"一时海内文人学士,寓书索赠,殆无虚日". 如果说对外"征诗"体现了参与菽庄吟社创作活动的吟侣数量之众,范围之广,那么菽庄主人 历次寿庆及结婚纪念则反映了参与菽庄吟社创作活动的吟侣层次之高,以及林尔嘉在晚清民国期间 的大陆社会和日本占据下台湾社会的影响力之大.从民国三年(1914年)到民国十 三年(1924年) 的十年间,林尔嘉共举办过三次寿庆,两次结婚纪念,分别是:甲寅(1914年)四十双寿庆及逢 闰重庆,壬戌(1922年)四十八双寿庆及逢闰重庆,甲子(1924年)五十双寿庆和丙辰(1916 年)银婚庆典,辛酉(1921年)结婚三十周年欢祝会.由于板桥林家系"台湾第一望族",林尔嘉 本人又慷慨好义,"爱诗若命",所以参加他寿庆及结婚纪念活动的硕儒巨望非常之多.从科分看, 有光绪庚辰(1880年)科武状元黄培松,癸卯(1903年)科状元王寿彭,壬辰(1892年)科榜眼 吴士鉴,庚寅(1890年)恩科会元许南英,乙未(1895年)科会元陈海梅,以及进士黄搏扶,唐 文治,王式通等;从诗名看,有光宣诗坛之"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陈衍,"天立星双枪将董平" 樊增祥,"地明星铁笛仙马麟"林纾,北京寒山社社长关赓麟等;从宦衔看,有"清御史第一人" 江春霖,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海军总长萨镇冰,福建都督孙道仁,福建巡按使许世英等;此 外,商业界巨头黄奕住,黄仲训,洪鸿儒等,也参与其中. 菽庄吟社鼎盛期的创作活动十分频繁.除了上述之对外"征诗"和重大庆典外,每逢菽庄花园 新景点落成,以及上元,花朝,上巳,荷花生日,七夕,中秋,重阳等时序节令,菽庄吟社都要举 行庆祝活动;该社还创设有"寿菊会","三九会","买诗店","七七消夏会","九九消寒会"等 专门性吟咏组织;至于日常的社课雅集,击钵联吟,叠韵唱和,更是数不胜数.沈瑗莹尝喟日: "(菽庄吟社)啸侣命俦,更唱迭和,月以十数,岁以百数;体或古或近,韵或竞或病,晷或 分或 寸",_lo_"或买诗天南,或征文海内.投稿车前,望而却走;署名纸尾,引以为荣.所以菊寿无算, 禊帖三摹;岁岁年年,标新领异.其韵事之多,有如此者."_】 (三)持续期(1924—1944) 民国十三年甲子六月初六(1924年7月7日),林尔嘉"挈眷自鹭岛放洋",乃由壶天醉客沈 莹主持吟社.菽庄吟社持续期"修禊事蝉联无间",并举办过壬申(1932年)征求诗钟大唱 —— "剑,潭,第一唱",甲戌(1934年)煦春亭落成庆典与菽庄主人六十寿庆,甲申(1944年) 菽庄主人七十寿庆等大型活动.其中,壬申(1932年)所征"剑,潭,第一唱",寄寓了菽庄吟侣 崇高的民族大义和深沉的爱国情怀.《诗钟史话》有载:"《剑潭诗刊》一册,陶芸楼校录,公元一 九三二年福州铅印本.为厦门林尔嘉在福州征诗,嵌字格'剑,潭,第一唱'诗钟大唱选本,录三 千余联.尔嘉筑菽庄花园于鼓浪屿,中有剑潭,相传为郑成功磨剑之水,因以征诗."[13] 不过,这一时期菽庄吟社影响最大的文学活动,当属"菽庄丛书"六种与"菽庄丛刻"八种 的刊刻印行."菽庄丛书"六种——吕世宜所着《古今文字通释》,陈柴仁所着《闽中金石略》,沈 莹所着《寄傲山馆词稿》及《壶天吟》,林尔嘉所着《顽石山房笔记》与江煦所辑《鹭江名胜诗 钞》,这套丛书卷帙浩繁,学术价值极高."菽庄丛刻"八种——《虞美人诗》,《黄牡丹诗》,《七 ? 79? 夕四咏》,《闰七夕乞巧诗》,《帆影词》,《三九雅集诗》,《鹭江泛月赋》与《小兰亭三修禊序》, 是在菽庄吟社鼎盛期八次"征诗"所刊单行本基础上的进一步精选,"书出,各省风雅之士争相索 阅,一再翻刻达数万册.江黄耆旧,关岭英彦,无不知菽庄其人矣".n (四)余绪期(1944—1949) 民国三十三年九月初一(1944年l0月17日)沈莹去世,菽庄吟社社事活动亦告中断.丁亥 (1947年)初,林尔嘉五子林履信归厦,"复集新旧社侣举行之",[1一直活动到解放前夕,所知共 开展过三次修禊活动. 二,菽庄吟社衍生的六个文学社团 菽庄吟社还衍生出了六个文学社团——寄鸿吟社,碧山词社,板桥吟会,东海钟声社,亦小壶 天吟社与薇阁诗社.其中,除碧山词社的活动地点在鼓浪屿菽庄花园外,其余五社都在台湾本岛. 之所以说这些社团是菽庄吟社衍生的,依据有三:一,它们都是林尔嘉或其兄弟子侄创设的.光绪 三十一年(1905年)林维源去世时,"其他各房之子皆年幼",l1刚林尔嘉实际上充当了林本源家族 的大家长,林鹤寿,林柏寿等兄弟子侄都是在他管教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在文学方面的兴趣与林尔 嘉对他们的影响密不可分.二,这些社团的成员,很多都是经常出入林氏府及菽庄花园的菽庄"社 侣".三,这些社团所采用之"拈韵分题,联珠叠唱"的活动方式,以及所抒写之"不忘君国,痛 念家山"的创作精神,也是对菽庄吟社组织形式及社团宗旨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它们的创立及发 展,实际上是菽庄吟社在两岸诗坛的一种扩张. (一)寄鸿吟社 寄鸿吟社由林尔嘉从弟林鹤寿创设于"戊午(1918年)十月",地点在台北板桥别墅,方鉴斋 是该社经常开展吟咏聚作的活动中心.主要成员有林鹤寿,林柏寿,龚亦癯,陈蓁,苏镜潭,吴钟 善及其长子吴普霖,号称"寄鸿七子";其中,林鹤寿,林柏寿,陈蓁与苏镜潭悉为菽庄"社侣", 吴钟善则为清光绪庚寅(1890年)恩科状元吴鲁之季子.该社"或再集于一辰,或分题于午夜, 或联珠而迭唱,或属物而命篇.搜奇抉怪,程铢律黍.一字之窘,铢6,N目;一篇之出,吹毛索 疵";所作或"吊旧国之青山",或"抚古春之红树",_】悉为黍离之词,商徵之音,作品辑为《泛 梗集》.寄鸿吟社创作活动持续一年有余,嗣后由于日殖当局的干涉而被迫解散. (二)碧山词社 碧山词社是一个专门研习词学艺术的文学社团.该社创立于"庚申花朝(1920年4月3日)", 地点在鼓浪屿菽庄花园.施士洁认为该社系林尔嘉的从堂弟林鹤寿所创,沈莹,张祉,吴承煊, 沈则沆等则认为系林尔嘉本人所设,从林尔嘉对倚声一道"素未研求"_l及碧山词社实际发展等情 形来看,笔者较为认同施士洁的观点.该社主要成员有林鹤寿,林尔嘉,施士洁,沈瑗莹,江煦, 吴钟善等,尤以沈莹的词学造诣最高.社名"碧山",取自南宋浙江词人王沂孙之号,盖因其所 着《碧山乐府》多"感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忠爱",L19_林鹤寿等与之感同身受,于心有戚戚焉. 菽庄吟社庚申(1920年)所征词题——"氐州第一?帆影",即是在碧山词社社课活动基础上精选 出来的.从中可以看到两社之间的密切关联.碧山词社创立不久,林鹤寿即因八卦楼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的债务问 题远避香港,词社活动亦不了了之. (三)板桥吟会 板桥吟会约创立于民国九年(1920年)初,为林尔嘉季弟林柏寿所设,地点在台北板桥别墅, ? 8O? 来青阁是该会经常社课雅集的活动中心.主要成员十余人,除林柏寿与林景仁叔侄外,尚有大陆渡 台诗人苏镜潭,庄棣荫,黄乃州,蔡寿三,黄玉树,辜菽庐,以及台北稻江吟社诗友张葫芦生,张 京甫,蔡伯毅,林垂拱,龚已生等.该会大力倡导汉诗写作,主张"诗为心之声","气骨勉勿 坠",热情讴歌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草鸡本是奇男子"的雄风霸业,无情鞭挞日本帝国主义者 "殖民拓地争侵略"的罪恶行径.该会尝以"汲古书屋后人"的名义向全台征诗,所征诗题有 "赤嵌楼"(七古),"论诗"(五古)等,作品发表在连横主编的《台湾诗荟》,对日据时期的台湾 本岛诗坛产生过一定影响.民国十三年(1924年)九月林柏寿赴英伦深造,板桥吟会创作活动亦 告歇止. (四)东海钟声社 东海钟声社亦称钟社或台北钟社,创立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七月,为林尔嘉长子林景仁 在台北所设,由林尔嘉季弟林柏寿担任社长.主要成员l7人,包括林尔嘉的堂侄林熊祥,表兄庄 棣荫与王贻碹,表侄苏镜潭,以及台湾本岛诗坛名家连横,林馨兰,谢汝铨,魏清德,张 汉,刘育 英,罗秀惠,黄赞钧,刘克明,庄嵩及黄欣.该社"每逢星期及星期三五,相约小集,各作诗钟二 三唱,分选甲乙";[21]"该社钟会规矩甚严,短兵接战,不许携带参与书,连辞源亦禁在场查 阅";[2所作"诸格悉备,计不下百数十题",_2作品多抒发亡国之痛,故园之思与抗日之志,艺术 技巧非常高超.该社钟作经林景仁重加芟汰,辑为《东海钟声》一册,分八期刊载于连横主编的 《台湾诗荟》,在台湾本岛诗坛产生很大反响,使得日据中后期台湾诗钟的创作风气日趋鼎盛,对保 存和延续台湾汉文化起过重要作用. (五)亦小壶天吟社 亦小壶天吟社创立于"己丑花朝(1949年3月14日)",为菽庄主人林尔嘉在台北稻江别业所 设.社名"亦小壶天",盖怀念鼓浪屿林氏府壶天园之意.成员二三十人,除"壶天八皓"——林 尔嘉及其次子林刚义,三子林鼎礼,四子林崇智,五子林履信,谢汝铨,黄纯青,王静波以外,林 贤贺,林赐湖,李薇盟,陈冰如,沈骥等也参与其中.主要活动则有:己丑(1949年)花朝仿真 率会,上巳静胜楼修禊,闰七"八皓会",三展重阳;庚寅(1950年)三展上巳,三展重阳;辛卯 (1951年)上巳修禊,消夏会;等等.直到辛卯十一月初八(1951年l2月6日)林尔嘉病逝以后, 该社才浙于沉寂. (六)薇阁诗社 薇阁诗社得名于林尔嘉堂侄林熊征所字"薇阁",由林熊征之弟林熊祥与"熊征学田"副长黄 纯青共同创设于1949年5月4日.主要社员有林熊祥,黄纯青,赖子清,陈逢源,黄得时,吴梦 周,林啸鲲等,都是台湾诗坛的名辈耆宿.该社曾先后四次向全台公开"征诗",所征诗题分别为 "赤嵌楼","守宫声","秋兴"与"岁暮吟";又尝柬邀在台北的省内外诗家44名,雅集剑潭山, 分韵赋诗.此外,该社还主办过庚寅(1950年)端午节"全国诗人大会",协办过辛卯(1951年) 端午节"全国诗人大会",等等. 三,菽庄吟社与海峡两岸同时期其它社团的交流往来 菽庄吟社与海峡两岸同时期其它文学社团交往密切.这种交流往来,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进 行考察: ? 8l? (一)各地社团参与菽庄吟社活动情况 从笔者对已经辑得之30种菽庄出版物所作统计来看,菽庄吟社共有吟侣1978位.其中,能够 确定籍里或寄居地的1290人,分别来自全国26个省市区和日本,新加坡及印度尼西亚,具体分布 是:福建525人,江苏425人,台湾76人,浙江42人,安徽35人,上海31人,广东30人,北京 与湖北各25人,湖南l5人,山东14人,江西7人,河南5人,四川与天津各4人,陕西,甘肃, 吉林,察哈尔(今内蒙古)与香港各2人,河北,辽宁,山西,广西,云南与贵州各1人,以及日 本12人(其中l1个为日本人),印度尼西亚2人,新加坡1人.菽庄吟侣如此之众,难怪乎康筠 庵要说"俾天下骚人墨士皆将尽人其彀中"[2了. 如果对菽庄吟侣的社团背景作个考察,可以发现他们当中很多都是晚清民国期间各地社团的负 责人或骨干成员,在他们的领导和带动下,很多社团都是有组织,大规模,经常性地参与菽庄吟社 创作活动的.以菽庄吟社中人数最多的闽地吟侣为例,他们分别来自福州支社,琼社,志社,花好 月圆吟社,托社,源社,融社,则社,观社,还社,说诗社,退闲吟社,补闲吟社,余闲吟社等30 多个社团.具体到菽庄吟社壬申(1932年)所征诗钟大唱——"剑,潭,第一唱"来讲,福州榕 社参与该次活动并且获奖的成员就有24位,分别是林绮赓,林幼泉,陈寄今,沈剑知,张如香, 林胸端,陶慕唐,张鹤廉,林云康,张拂潮,余瑰丞,陈海瀛,刘霁南,高茶禅,黄芗洲,杨莲 沅,彭剑翔,林仲笏,郑庆崇,陈福敷,林誉虎,马勋宇,刘吟篁与林谦远;榕社负责人陈培锟, 林绮赓与郑宪纶还受林尔嘉之聘,分别担任该次活动的捐取第一,六,七门词宗. 再以江苏扬州地区的惜馀春社为例,该社不仅参与菽庄吟社"征诗"活动的人数众多,而且作 品还经常全部人选,为此菽庄主人林尔嘉特地派专使赴扬州进行访察.杜召棠所着《惜馀春轶事》 有载:"福建林氏,巨族也.清末'菽庄'告成,广事征诗,酬甚丰.惜馀春社友纷然投稿,揭晓 后,皆人选,且多列前茅.菽庄大惊,以为惜馀春人才之盛,甲于全国,乃专使来扬以访.既至, 见屋小于舟,不胜奇诧.而往来人士,率衣冠不整,穷愁潦倒之流,以为别有惜馀春在.逡巡三 日,遍寻弗得,乃又往,询主人何在.高日:余即主人.使者犹未之信,高叩其所以,乃详告.高 指座中客,指名以示之日:某在斯,某在斯,皆可诵其原作以征信.某大喜,越日,于某大酒家置 盛筵数席,简邀社友,作尽夕之欢,然后去."经查考,扬州惜馀春社共有社员120余名,确切 参与过菽庄吟社"征诗"活动的,除了惜馀春主人高乃超及其次子高宪安外,尚有高超,郭仁卿, 张谷臣,汪禧,汪子文,江子云,林小圃,张嘉树,谭亦纬,王文藻,烟霞旧友,城北瘦生等. 同样情形还见于江苏伍佑的国粹保存社.该社为安徽歙县人吴承炬在民国初年所创,以向海内 外弟子函授诗词之学为事,暇余则与同样来自安徽歙县的鲍祖德,鲍菠香,吴清丽,吴蕊先,吴毓 生等诗酒酬唱,当地文士金式陶,徐燮,张祉,胡士廉,徐医隐,张文魁,杨瑞文,杨天和,龚士 卿,陈琴仙,杨士珍,陈植滋等参与其中,一时影响颇大,被誉为汉平津侯开馆纳士.从对菽庄吟 社鼎盛期8次"征诗"获奖作品所作统计来看,吴承炬获奖15篇次,居所有参赛吟侣之冠;胡士 廉8篇次,排名第三;吴清丽7篇次,排名第五;鲍祖德与吴蕊先5篇次;鲍菽香与徐医隐4篇次; 等等.可见,伍佑国粹保存社成员参与菽庄吟社的活动频率及得奖率,均不亚于高乃超所组织之扬 州惜馀春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乙未(1895年)以来,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实行所谓的民族同化政策, 竭力普及日语,压制汉文,并且设置重重障碍,企图隔绝两岸同胞的交流往来,但是台湾诗人还是 敢于冲破日人的阻挠与封锁,积极参与到菽庄吟社的创作活动中来.菽庄吟社共有76位台湾吟侣, 除2l位乙未前后内渡大陆的流寓文士外,其余都是日据下台湾本岛诗人.他们中很 多都是日据时 ? 82? 期台湾本岛诗坛的领军人物,如连横系台南南社发起人之一,《台湾诗荟》主编,赵仲麒系台南南 社第二任社长,洪以南,谢汝铨与魏清德分别是台北瀛社第一,二,三任社长,林馨兰系台北瀛社 发起人之一,台北萃英吟社首任社长,刘育英系台北淡北吟社社长,谢尊五系台北鹭洲吟社社长, 颜云年系基隆陋园吟会创立人,许梓桑系基隆大同吟社社长,张汉系新竹柏社社长,等等.他们的 参与,无疑有助于推进菽庄吟社与日据下台湾本岛诗坛的交流和互动. 此外,北京"宣南三社"——关赓麟所组织之寒山社,樊增祥所组织之梯园吟社与郭则所组 织之蛰园吟社,许瘦蝶,朱家驹,王良有等所组织之常熟虞社,陶巽人等所组织之南京同文吟社, 以及武进苔岑社,太仓甲子吟社,上海丽则吟社,鸣社,南社等,都参与过菽庄吟社的创作活动, 这里不作一一考述. (二)菽庄"社侣"参与各地社团活动情况 根据菽庄吟侣在社中所处地位,与菽庄主人间关系疏密程度,参与创作活动的方式特点及经常 性情况,可以把他fi'l~,J分为内部吟侣和外围吟侣两个层次.内部吟侣是指包括林尔嘉姻亲,"同里 诸诗人"等在内的,经常出入林氏府及菽庄花园的那部分吟侣,也就是林尔嘉所称之"社侣",约 计300人;其核心成员主要是菽庄"十八子"——施士洁,龚显燥,龚显鹏,汪春源,吴增,周殿 薰,庄善望,苏大山,龚植,龚显鹤,龚显禧,施乾,沈莹,马祖庚,庄棣荫,卢文启,李禧及 卢心启.考察菽庄"社侣",特别是菽庄"十八子"参与各地社团活动情况,无疑是了解菽庄吟社 对外交流的重要视角. 早在光绪末年,菽庄主人林尔嘉就参与过上海海上文社的诗钟征集活动.张乙庐所撰《李伯元 逸事》有载:"上海小报,创于常州李伯元氏之《游戏报》.其体裁略如旧式大报,销路甚广. „„ 氏更创设海上文社,并刊日录,月分诗钟等三课,应课者每卷缴二十文.海内才人,一时毕 集,远如香港潘兰史,厦门林菽庄,皆与其盛焉."所载之"日录",即海上文社的机关报—— 《海上文社Et报》,创刊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三月.据查考,海上文社创设人李伯元,"卒于 光绪丙午三月十四日(1906年4月9日)".l26由此推断,林尔嘉参与上海海上文社创作活动的时 间,应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三月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三月之间,即菽庄吟社雏形期 —— "浪屿诗坛"创立前夕. 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原因,菽庄"社侣"参与闽地社团的活动最多,尤其是厦门当地 社团.以厦门的海天吟社为例,该社由海天楼主人钱丕谟创设于"丁巳(1917年)夏",聘请其 师,菽庄吟社社中"祭酒"施士洁充任"盟主",柯征庸,陈桂琛,周殿薰,黄瀚,余焕章等菽庄 "社侣"参与其中;鹭江吟社由菽庄"十八子"之一周殿薰创设于民国十年(1921年),社址设在 厦门图书馆,"菽庄吟侣多半加入";星社则由胡巽创设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主 要成员李 禧,欧阳桢,贺仲禹,陈桂琛,卢文启,杨昌国,施随等,悉为菽庄"社侣".泉州的温陵锼社由 菽庄"十八子"之一苏大山发起倡设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九月,主要成员林骚,吴增,曾 遒,王冠群,汪煌辉,洪锡畴,苏镜潭,黄悟曾,欧阳桢,施随,杨昌国等,亦悉为菽庄"社侣". 这种情形,还见于厦门的梅社,莲社,声社,东社,星社,虎溪吟社,贫笃吟社,漳州的漳南钟社, 福州的说诗社,莆田的壶社,等等. 民国年间菽庄吟社众多"社侣"均曾先后渡台,他们在台期间积极参与当地社团的吟咏聚作,并 对日据下台湾本岛诗坛产生过重要影响.例如,民国元年(1912年)正月,施景琛奉制军松鹤龄之 命,偕林辂存,林尔嘉,陈少铁,林祖密等赴台湾考察实业,期间曾与台南南社,台中栎社,台北瀛 社等社诗友相与酬唱;菽庄"三老"之一许南英,曾于民国元年(1912年),三年(1914年),五年 ? 83? (1916年)三度返台,在台期间与台南南社,台北瀛社,台中栎社,桃园桃社,新竹竹社,台北淡社 等社诗友唱和往返,并被陋园主人颜云年延为"全台诗人大会"的主盟;菽庄主人林尔嘉曾于民国七 年(1918年),十三年(1924年)等多次返台,期间参与过瀛桃竹三社联合吟会,并担任诗钟大唱 "旧,园,第六唱"的评选词宗;菽庄少主人林景仁,曾于民国七年(1918年),十二年(1923年), 十三年(1924年)等多次渡台,期间与台北瀛社,台南南社,台中栎社,基隆陋园吟会 等社团往来密 切,并担任过台北瀛社,瀛桃竹三社联吟会,"全台诗社联吟大会"等的评选词宗;沈瑗莹与苏大山 --A,也曾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一起游历台湾全岛,期间与林献堂,林资修,洪以南,魏清德, 谢汝铨,杜仰山等台湾诗界诸公酬唱应答,所作辑为《毗舍耶同游草》;等等. 总体上看,菽庄"社侣"虽然较少直接参与闽台区域以外的社团活动,但并不意味菽庄吟社 "来"而非"往".例如,菽庄主人林尔嘉与伍佑国粹保存社吴承炬,鲍祖德等之间就"频年唱和", "艺苑神交"达数十年之久.林尔嘉所作《癸酉(1933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为东园先生八秩揆辰,寿 以一律》云:"频年唱和寄相思,名士江南识憾迟.老去金丹换凡骨,劫余玉树茁孙枝.钓璜宁羡硒 溪遇,藏籍还搜孑L壁遗.文字即今能寿世,梅村诗稿梦窗词."又《癸酉(1933年)十一月十九日为 桂荪先生七秩揆辰,寿以一律》谓:"艺苑神交逾十年,邮筒唱和寄吟笺.方书本章生涯淡,家学参 军韵事传.绛县老人忘甲子,黄山故里隔云烟.悬知客里称觞者,不是诗仙即酒仙." 四,两岸报刊中有关菽庄吟社之载录 从民国期间的大陆报刊和日据下台湾本岛报刊的有关载录中也可以看到,菽庄主人林尔嘉的一 举一动以及菽庄吟社的一觞一咏,都曾经是两岸媒体共同关注的热点. (一)大陆报刊中有关菽庄吟社之载录 由于菽庄吟社地处厦门,所以民国期间的闽地报刊如《全闽日报》,《江声报》,《厦门大报》 等,都刊登过有关菽庄吟社创作活动的大量讯息,这不足为奇,笔者在此不作赘述.难得的是,像 《小说新报》,《昌言报》等一类地处全国文化中心上海且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报 纸和刊物,也对菽庄 吟社投予了关注. 《小说新报》(月刊)创刊于1915年3月,社址在上海四马路120号,由李定夷任编辑主任. 该刊设"说林","传奇","弹词","野乘","谐薮"等栏目,与《小说月报》,《小说丛报》相颉 颃,颇为畅销.所见第5年第8期,载有菽庄吟社已未(1919年)征求"闰七夕乞巧回文(连珠 格)"作品40首,分别为吴承炬,吴绛珠,许湘云,张玉峰,鲍蔟香,陈琴仙,许碧霞所作.吴承 炬所作"有引": 昔逢夏至,美容乞始影之星(星经夏至之夕,拜织女旁小星始影,生女必美);今闰秋 初.巧思乞天孙之宿.佳期七夕,令序两番;只知红藕节添,不信黄杨树厄.萧辰献果,云母 窗开;桂子着花,雪儿簪拜.想到兰闺消夜,摹成急就之章;况当桐井知秋,戏拟回文之体. 载瞻西陆有仙人,七七同名(《神仙传》有殷七七);好事东园为织女,双双写照.绛河耿耿, 再看鹊驾填桥;银汉迢迢,倏见雁行排字.溯洄蓬海,琴弹流水而无惭;仰企菽庄(谓林司 农叔臧有菽庄诗钟社),诗诵高山而有感.不辞鸠拙,敢效蛙鸣;复效连珠,藉呈明鉴. 又第5年第10期,载有吴承垣所作"闰七夕乞巧回文集诗序(回文体)"2篇,首篇有引:"福建 林大司农菽庄先生,有菽庄吟社.今年闰七夕,有乞巧回文征诗之韵事.炬戏为骈体回文,以冠厥 首."[29] 另据厦门文史专家洪卜仁先生查考,"1929年10月19日的《昌言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五万 里外之唱和》的文章,说的就是林尔嘉先生虽暂居瑞士,却十分想念菽庄吟社的诗 友,特别从瑞士 寄回感怀诗友的诗篇." (二)台湾报刊中有关菽庄吟社之载录 Et据下台湾本岛报刊对林尔嘉及其菽庄吟社的关注热度有加.号称"台湾总督府第一大报"的 《台湾日日新报》就对菽庄吟社作过全程式的跟踪报道.据统计,从1914年菽庄吟社开展第一期诗 钟征集活动,到1937年日殖当局取消台湾所有报纸汉文版的23年间,《台湾日日新报》共刊登过 菽庄吟社活动讯息61则,另有林尔嘉及其家族活动讯息14则,所刊内容包括"菽庄社开集","诗 钟记事","虞美人之揭晓","菽庄先生结婚三十年贺词","《闽中金石略》——菽庄丛书版成" 等.菽庄吟社历次"征诗"广告就是透过《台湾日日新报》来向台湾全岛发布的,如1919年8月 22日刊有"菽庄征诗(《七夕四咏——洗车,填桥,穿针,停梭,七绝》)";1920年4月10Et刊 有"菽庄主人启(征词《帆影,调寄氐州第一》)";1923年4月13日刊有"菽庄主人之征赋 (《壬戌(1922)七月既望鹭江泛月赋》)";等等. 连横主编的《台湾诗荟》,也刊载过很多菽庄吟社的活动讯息及林尔嘉的诗文作品,如第三号 载有菽庄主人林尔嘉所作"菽庄十二洞天铭",第十号载有林尔嘉所作《九日登大仓山寄怀菽庄社 侣并索和章》(七律一首),第十六号载有菽庄吟社征文广告——"甲子(1924)三月菽庄小兰亭 三修禊序",等等.至于该刊所载林景仁,林履信,林熊祥,沈瑗莹,苏镜潭,王贻碹,庄棣荫等 其他菽庄"社侣"的诗文作品,实在是难于计数. 此外,赵剑泉编辑发行的《三六九小报》,第301号载有忏红所撰《餐霞小纪》云:"鹭江菽 庄主人,于十年前曾征'虞美人'诗,体限七排三十韵,预选者多名下士.首选雍容典雅,余独爱 次选,尤矫健绝伦,其起手已令全题在据矣.诗云:'英雄一剑缘俱了,野土千年恨未休;我感美 人化芳草,天教春色度鸿沟.'如神龙孥云,怒猊抉石,绝非俭腹人,所能梦见."_3如此等等,这 里不一一列举. 论者以为,菽庄吟社"人才之众,佳作之多,影响之大,可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南社相媲美, 而其存在时间之长则创下了我国文人社团之最.„„是值得浓墨书写的一页"o[32]或谓,林尔嘉"筑菽 庄别墅,一时名流,多假其地行吟论艺,南中推为文化渊薮"0[33}从上述对菽庄吟社所作历史再现中, 可以看到:该社吟侣众多,活动频繁,声势浩大,成果丰硕,影响则及于晚清民国期间的大陆各地和 Ft本占据下的台湾本岛诗坛,乃至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亚及南洋地区,堪称为"东南坛坫 第一家";借由菽庄吟社为介媒,日据台湾时期两岸诗人仍然有贺同往,声气相通. 注释: [1]文廷式:《闻尘偶记》,见《青鹤》第1卷第3期,1932年12月16日. [2][4][7][12][15]林尔嘉:《林菽庄先生诗稿》,台北:龙文出版社,1992年,第1页,第1页,第5页,第7l 一 96页,第71页. [3]施士洁:《后苏龛合集》,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5年,第165—209页. [5]林景仁:《菽庄主人四十寿言》,"甲寅(1914年)冬月"刊本,第7页. [6]《台湾日Et新报》"钟社课题",1915年l0月8日. [8]《台湾文献汇刊》第七辑第五册,北京:九州出版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合刊,2004年,第567页. [9]汪辟疆:《汪辟疆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33—398页. [1O]苏大山:《红兰馆诗钞》,"着雍执徐之岁涂月(夏历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刊本,第1页. ? 85? 《台湾文献汇刊》第七辑第四册,北京:九州出版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合刊,2004年,第542页. 萨伯森,郑丽生合撰:《诗钟史话》,1964年1月郑丽生手写本,第47页. 王国琏:《板桥林本源家传》,台北:林本源祭祀公业,1984年,第57页. 陈三井,许雪姬:《林衡道先生访问纪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第27页. 廖一瑾:《台湾诗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第320—322页. 沈瑗莹:《寄傲山馆词稿》,"庚辰(1940年)仲冬"刊本,第1页.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0页. [21][33]《台湾诗荟》,台北:台北市文献委员会,1977年,第79—143页,第67页,附7页.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文献》第:10卷第3期,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第2033页. 张作梅:《诗钟集粹六种》,台北:中华诗苑,1957年,第83页. 林尔嘉:《菽庄小兰亭征文录》,"戊辰(1928年)春日"刊本,第46页. 杜召棠:《惜馀春轶事》,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第11—20页. 魏绍昌:《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l0—14页. 厦门图书馆:《厦门轶事》,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0页. [29]《小说新报》第5年第8,10期,1919年8月,l0月. 海鹰:《鼓浪诗声去复来——文史专家洪卜仁细说"菽庄吟社"当年事》,《厦门日报》,2006年5月31日. 《三六九小报》第301号,1933年6月26日. 彭一万:《林尔嘉和"菽庄吟社"》,《厦门晚报》,2005年1月19日. "HeDidn'tForgettheElegantThingsAlone.andInvitedPersonagesacrossLuRiver'' —— ShllzhuangPoetrySocietyandthePoetryWorldsacross TaiwanStraitsinthePeriodofJapanOccupyingTaiwan HUANGNai-jiang Abstract:ShuzhuangPoetrySocietyhadmanypoets,frequentactivities,vastmomenta,andplentifulworks,alsoproduced sixliteraturesocieties-JihongPoetrySociety,BishanVerseSociety,BanqiaoPoetrySociety,DonghaiShizhongSociety,Yixiao- hutianPoetrySociety,andWeigePoetrySociety,thenitcouldbecalled''thefirstsocietyofthesoutheastpoetryworld''.From theintercoursesbetweenShuzhuangPoetrySocietywithotherpoetrysocietiesacrossTaiwanStraitsinthesanleperiod,andthe recordsofnewspapersandperiodicalsacrossTaiwanStraits,itcouldbeseenthatShuzhuangPoetrySocietyhadimportantinflu? enceandstatusintheContinentalpoetryworldduringthelateQingDynastyandtheperiodoftheRepublicofChinaandthe TaiwanpoetryworldduringtheperiodofJapanoccupyingTaiwanyet.Actually,throughShuzhuangPoetrySociety,thecultural exchangeaCroSSTaiwanStraitshadn'tbeenbreakenup,althoughithadbeensegregated. Keywords:ShuzhuangPoetrySociety,tI1eperiodofJapanoccupyingTaiwan,thefirstsocietyofthesoutheastpoetryworld ? 86? 1j1J1』1j1J1J1j1j1{1i nnMn埔加? rLrLr}rLrLr?LrLr}rlrl
本文档为【【doc】“独自不忘风雅事,招邀名士过江来”——菽庄吟社与日据台湾时期的两岸诗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594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1KB
软件:Word
页数:29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2-24
浏览量: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