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化学题

高中化学题

举报
开通vip

高中化学题高中化学题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 主要仪器 注意点 实例 固+液 蒸发 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不断搅拌;?最后用余热加热;?液体不超过容积2/3 NaCl(H2O) 固+固 结晶 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分开 NaCl(NaNO3) 升华 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华物分开 酒精灯 I2(NaCl) 固+液 过滤 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 漏斗、烧杯 ?一角、二低、三碰;...

高中化学题
高中化学题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 主要仪器 注意点 实例 固+液 蒸发 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不断搅拌;?最后用余热加热;?液体不超过容积2/3 NaCl(H2O) 固+固 结晶 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分开 NaCl(NaNO3) 升华 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华物分开 酒精灯 I2(NaCl) 固+液 过滤 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 漏斗、烧杯 ?一角、二低、三碰;?沉淀要洗涤;?定量实验要“无损” NaCl(CaCO3) 液+液 萃取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 分液漏斗 ?先查漏;?对萃取剂的要求;?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从溴水中提取Br2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液体 分液漏斗 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 蒸馏 分离沸点不同混合溶液 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 ?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冷凝水从下口通入;?加碎瓷片 乙醇和水、I2和CCl4 渗析 分离胶体与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 半透膜 更换蒸馏水 淀粉与NaCl 盐析 加入某些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烧杯 用固体盐或浓溶液 蛋白质溶液、硬脂酸钠和甘油 气+气 洗气 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 洗气瓶 长进短出 CO2(HCl) 液化 沸点不同气分开 U形管 常用冰水 NO2(N2O4) i、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 (2)生成气体法 (3)氧化还原法 (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 (6)离子交换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序号 原物 所含杂质 除杂质试剂 主要操作方法 1 N2 O2 灼热的铜丝网 用固体转化气体 2 CO2 H2S CuSO4溶液 洗气 3 CO CO2 NaOH溶液 洗气 4 CO2 CO 灼热CuO 用固体转化气体 5 CO2 HCI 饱和的NaHCO3 洗气 6 H2S HCI 饱和的NaHS 洗气 7 SO2 HCI 饱和的NaHSO3 洗气 8 CI2 HCI 饱和的食盐水 洗气 9 CO2 SO2 饱和的NaHCO3 洗气 10 炭粉 MnO2 浓盐酸(需加热) 过滤 11 MnO2 C -------- 加热灼烧 12 炭粉 CuO 稀酸(如稀盐酸) 过滤 13 AI2O3 Fe2O3 NaOH(过量),CO2 过滤 14 Fe2O3 AI2O3 NaOH溶液 过滤 15 AI2O3 SiO2 盐酸`氨水 过滤 16 SiO2 ZnO HCI溶液 过滤, 17 BaSO4 BaCO3 HCI或稀H2SO4 过滤 18 NaHCO3溶液 Na2CO3 CO2 加酸转化法 19 NaCI溶液 NaHCO3 HCI 加酸转化法 20 FeCI3溶液 FeCI2 CI2 加氧化剂转化法 21 FeCI3溶液 CuCI2 Fe 、CI2 过滤 22 FeCI2溶液 FeCI3 Fe 加还原剂转化法 23 CuO Fe (磁铁) 吸附 24 Fe(OH)3胶体 FeCI3 蒸馏水 渗析 25 CuS FeS 稀盐酸 过滤 26 I2晶体 NaCI -------- 加热升华 27 NaCI晶体 NH4CL -------- 加热分解 28 KNO3晶体 NaCI 蒸馏水 重结晶. 3、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检验类型 鉴别 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 鉴定 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是这种物质。 推断 根据已知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的是什么物质,并指出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 检验方法 ? 若是固体,一般应先用蒸馏水溶解 ? 若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应将试管编号 ? 要取少量溶液放在试管中进行实验,绝不能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 叙述顺序应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原理(写方程式) ? 常见气体的检验 常见气体 检验方法 氢气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氧气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氯气 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氯化氢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氧化硫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硫化氢 无色有具鸡蛋气味的气体。能使Pb(NO3)2或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或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氨气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 二氧化氮 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水溶液显酸性。 一氧化氮 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立即变成红棕色 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SO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一氧化碳 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CO2;能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成红色。 ? 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 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 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 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 HNO3,但溶 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 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8)Fe2+ 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2Fe2++Cl2,2Fe3++2Cl, (9) Fe3+ 能与 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 Fe(SCN)3溶液,能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10)Cu2+ 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 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 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 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 (5)SO42, 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 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 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 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 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 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9)HCO3, 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向HCO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 MgCO3生成,同时放出 CO2气体。 (10)PO43, 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与AgNO3反应,生成黄色Ag3PO4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 (11)NO3, 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入铜片、浓硫酸加热,放出红棕色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事故 处理方法 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 立即用湿布扑盖 钠、磷等失火 迅速用砂覆盖 少量酸(或碱)滴到桌上 立即用湿布擦净,再用水冲洗 较多量酸(或碱)流到桌上 立即用适量NaHCO3溶液(或稀HAC)作用,后用水冲洗 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先用抹布擦试,后用水冲洗,再用NaHCO3稀溶液冲洗 碱液沾到皮肤上 先用较多水冲洗,再用硼酸溶液洗 酸、碱溅在眼中 立即用水反复冲洗,并不断眨眼 苯酚沾到皮肤上 用酒精擦洗后用水冲洗 白磷沾到皮肤上 用CuSO4溶液洗伤口,后用稀KMnO4溶液湿敷 溴滴到皮肤上 应立即擦去,再用稀酒精等无毒有机溶济洗去,后涂硼酸、凡士林 误食重金属盐 应立即口服蛋清或生牛奶 汞滴落在桌上或地上 应立即撒上硫粉 三、化学计量 ?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 摩尔 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 约为6.02x1023 微粒与物质的量 公式:n=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公式:n= ?物质的体积决定:?微粒的数目?微粒的大小?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 固体液体主要决定?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公式:n=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状况下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B=nB/V nB=CB×V V=nB/CB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 溶液的配置 (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5、过滤 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 量的泥沙。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 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 盐氧化物:CO、NO等 净 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 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 、HCl 酸 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 一元酸:HCl、HNO3 合 按电离出的H+数分 二元酸:H2SO4、H2SO3 物 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 按强弱分 H2O、Fe(OH)3 质 弱碱:NH3•碱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 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 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 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 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 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 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 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分散系 溶 液 胶 体 浊 液 分散质的直径 ,1nm(粒子直径小于10-9m) 1nm,100nm(粒子直径在10-9 ~ 10-7m) , 100nm(粒子直径大于10-7m)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实例 溶液酒精、氯化钠等 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 石灰乳、油水等 性 质 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有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100nm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100nm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溶胶、 溶胶、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3、胶体的制备 A. 物理方法 ? 机械法:利用机械磨碎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 ? 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胶体,如蛋白质溶于水,淀粉溶于水、聚乙烯熔于某有机溶剂等。 B. 化学方法 ? 水解促进法:FeCl3+3H2O(沸)= (胶体)+3HCl ? 复分解反应法:KI+AgNO3=AgI(胶体)+KNO3 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 思考:若上述两种反应物的量均为大量,则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表达对应的两个反应方程式,提示:KI+AgNO3=AgI?+KNO3(黄色?)Na2SiO3+2HCl=H2SiO3?+2NaCl(白色?) 4、胶体的性质: ? 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物理现象。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当光照射胶粒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这一现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显地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当光照在比较大或小的颗粒或微粒上则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吸收的现象,而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 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 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另外,胶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弱,两者都使其不易聚集,从而使胶体较稳定。 说明:A、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但胶体都是电中性的。胶粒带电的原因:胶体中单个胶粒的体积小,因而胶体中胶粒的表面积大,因而具备吸附能力。有的胶体中的胶粒吸附溶 液中的阳离子而带正电;有的则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胶体的提纯,可采用渗析法来提纯胶体。使分子或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胶体里分离出去的操作方法叫渗析法。其原理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和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但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不能用滤纸提纯胶体。 B、在此要熟悉常见胶体的胶粒所带电性,便于判断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带正电的胶粒胶体:金属氢氧化物如 、 胶体、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的胶粒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As2S3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特殊: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可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当然,胶体中胶粒带电的电荷种类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C、同种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 D、固溶胶不发生电泳现象。凡是胶粒带电荷的液溶胶,通常都可发生电泳现象。气溶胶在高压电的条件也能发生电泳现象。 胶体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可分为粒子胶体(如 胶体,AgI胶体等)和分子胶体[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习惯仍称其溶液,其实分散质微粒直径已达胶体范围),只有粒子胶体的胶粒带电荷,故可产生电泳现象。整个胶体仍呈电中性,所以在外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的是胶粒而非胶体。 ?聚沉——胶体分散系中,分散系微粒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能促使溶胶聚沉的外因有加电解质(酸、碱及盐)、加热、溶胶浓度增大、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有时胶体在凝聚时,会连同分散剂一道凝结成冻状物质,这种冻状物质叫凝胶。 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1)胶粒小,可被溶剂分子冲击不停地运动,不易下沉或上浮(2)胶粒带同性电荷,同性排斥,不易聚大,因而不下沉或上浮 胶体凝聚的方法: (1)加入电解质: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胶粒所带的电荷发生电性中和,使胶粒间的排斥力下降,胶粒相互结合,导致颗粒直径,10,7m,从而沉降。 能力:离子电荷数,离子半径 阳离子使带负电荷胶粒的胶体凝聚的能力顺序为:Al3+,Fe3+,H+,Mg2+,Na+ 阴离子使带正电荷胶粒的胶体凝聚的能力顺序为:SO42,,NO3,,Cl, (2)加入带异性电荷胶粒的胶体:(3)加热、光照或射线等:加热可加快胶粒运动速率,增大胶粒之间的碰撞机会。如蛋白质溶液加热,较长时间光照都可使其凝聚甚至变性。 5、胶体的应用 胶体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如常见的有: ? 盐卤点豆腐:将盐卤( )或石膏( )溶液加入豆浆中,使豆腐中的蛋白质和水等物质一起凝聚形成凝胶。 ? 肥皂的制取分离 ? 明矾、 溶液净水? 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 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 水泥硬化 ?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 硅胶的制备: 含水4%的 叫硅胶 ? 用同一钢笔灌不同牌号墨水易发生堵塞 四、离子反应 1、电离 ( ionization ) 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他们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仅如此,酸、碱、盐等在熔融状态下也能电离而导电,于是我们依据这个性质把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 能导电的化合物统称为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 H2SO4 = 2H+ + SO42- HCl = H+ + Cl- HNO3 = H+ + NO3- 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硝酸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从电离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那碱还有盐又应怎么来定义呢,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NaHSO4、NaHCO3 KCl == K, + Cl― NaHSO4 == Na, + H, +SO42― NaHCO3 == Na, + HCO3― 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碳酸是一种弱酸,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主要是电离出钠离子还有碳酸氢根离子;而硫酸是强酸,其酸式盐就在水中则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还有硫酸根离子。 〔小结〕注意:1、 HCO3-、OH-、SO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 2、HSO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 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小结 (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4)、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注意:“或”字 (5)、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 (6)、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4、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的区别: 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的导电都是指本身,而不是说只要在水溶液或者是熔化能导电就是电解质。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6、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对比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物质结构 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 某些共价化合物 电离程度 完全 部分 溶液时微粒 水合离子 分子、水合离子 导电性 强 弱 物质类别实例 大多数盐类、强酸、强碱 弱酸、弱碱、水 8、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一步:写(基础)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关键) 把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第三步:删(途径) 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第四步:查(保证)检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1.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于水的物质,气体在反应物、生成物中出现,均写成化学式或 分式。2.固体间的反应,即使是电解质,也写成化学式或分子式。 3.氧化物在反应物中、生成物中均写成化学式或分子式。4.浓H2SO4作为反应物和固体反应时,浓H2SO4写成化学式.5金属、非金属单质,无论在反应物、生成物中均写成化学式。微溶物作为反应物时,处于澄清溶液中时写成离子形式;处于浊液或固体时写成化学式。 NA的一些化合物,如NA2O,NA2O2,NAOH,NAHCO3,NA2CO3等是常见的推断题 再有就是CL和卤族元素,主要有几种卤化银的颜色, 再就是硫生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以及生成硫酸钡等 再就是焰色反应各金属颜色要记清楚 基本就这些 回答者: 1005316476 | 四级 | 2011-1-20 12:15 Fe2+ 的颜色Fe3+的颜色 Cu的颜色 还有沉淀物的颜色 总之 颜色 很重要 状态(沉淀物,气体) 味道 都很重要,要记住特殊反应的特殊~ 高一必修一化学共分成了四章, 第一章: 1、基本的实验操作: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以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2、与物质的量有关的简单计算:主要是n、NA、M、m、Vm、c、V等物理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找几道题练一下,应该问题不大,主要是现在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弱,而且考试不会太难。 第二章: 1、胶体的有关性质 2、离子反应:(1)基本概念:电解质(2)电离方程式(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4)离子共存 3、氧化还原(1)会用单、双线桥分析反应(2)简单配平(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4)简单计算 这一章关键是要与后面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相联系,多写、多背反应。 第三章: 1、金属Na及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 2、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 3、铁的三种价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4、一些重要的实验:如钠和水、铁与水蒸气、氢氧化亚铁转化成氢氧化铁等 5、典型题:计算、推断等 第四章: 1、二氧化硅、硅酸钠的性质 2、氯气的氧化性 3、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漂白性以及浓硫酸的特性 4、二氧化氮、氨气、浓硝酸的性质 5、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有关计算、硝酸与金属的计算 6、推断题 在复习元素化合物时,你可以画出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有助于你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关系,对做推断题有帮助。 最后祝你期末考个好成绩~ 某无色溶液其中有可能存在的离子如下:钠离子,银离子,三价铁离子、钡离子、铝离子、偏铝酸根离子、硫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试验,试验结果如下:无色溶液通入过量盐酸生成气体甲、溶液甲、淡黄色沉淀甲。溶液甲通入过量碳酸氢铵生成气体乙、溶液乙、白色沉淀乙、溶液乙加入过量氢氧化钡生成气体丙、溶液丙、白色沉淀丙。问:谈黄色沉淀甲是,其离子方程式为。白色沉淀乙是:离子方程式为。白色沉淀丙是,离子方程式为。该无色溶液的可能组成成分。 最佳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你好~首先溶液无色,所以一定没有Fe3+ 高中化学常见淡黄色沉淀为AgBr 和S显然没有溴离子,所以淡黄色沉淀为硫单质。所以没有Ag+,一定有S(2-) 而硫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6H++S(2-)+SO3(2-)=3S(s)+3H2O 这就是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硫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不反应,而是:2H++S(2-)=H2S(g) 气体甲为硫化氢,原溶液中有SO3(2-),所以没有Ba2+,因为能形成亚硫酸钡沉淀。 明显 过量的盐酸使溶液甲中有H+,所以气体乙为CO2, HCO3-+AlO2-+H20=CO32-+Al(OH)3(沉淀) 白色沉淀乙为Al(OH)3。 说明一定有AlO2-,一定没有Al3+,因为AlO2-与Al3+不能共存。 加入氢氧化钡有气体丙,自然是OH-与NH4+的反应生成了NH3,沉淀丙为BACO3,因为SO3(2-)已经被过量盐酸消耗。 所以可能有SO4(2-),可能有NA+ NH4(+)+HCO3(-)+Ba(2+)+2OH(-)=BACO3(s)+NH3(g)+2H2O 碳酸铵是一种白色晶体[(NH4)2CO3.H2O],在空气中逐渐失去氨而变成碳酸氢铵,在58度分解为氨、水、二氧化碳。现有一包碳酸铵样品,为确定它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样品27.2克,加热,样品全部分解成气体A,将气体A通过盛有100ml的浓硫酸的洗气瓶,由洗气瓶导出气体再通过装有足量的Na2O2(过氧化钠)的干燥管,从干燥管导出的气体 体积为3.36L(标准状态); (2)从洗气瓶中取溶液的1/10,与足量浓NaOH溶液混合并加热,能生成0.896L(标准状态)气体。 据以上数据,请分析、计算、推断: (1)样品的成分 (2)样品中N(氮)的质量分数 最佳答案 (1)不管是碳酸铵还是碳酸氢铵,加热都是分解为氨、水、二氧化碳,因此,只要对分解放出的气体进行分析。通过浓硫酸后氨和水会被吸收,只剩下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过氧化钠定量生成氧气,3.36L(标准状态)下的氧气为0.15mol,折算成二氧化碳为0.3mol。洗气瓶中的溶液与足量浓NaOH溶液混合并加热后 生成的是氨气,折算成所有的氨气则是10×0.896/22.4=0.4mol。则样品分解后会生成0.3mol二氧化碳和0.4mol氨气,显然样品为混合物。设xmol的碳酸铵,ymol的碳酸氢铵。据物质守恒得,2x+y=0.4,x+y=0.3,联立得x=0.1,y=0.2。依据分子量,可以计算出碳酸铵(注意含结晶水)为11.4g,碳酸氢铵为15.8g。(顺便说一下,这都是根据物质守恒计算出来的,所以题目中给出样品质量为27.2克纯属多余条件。) (2)样品中含N显然为0.4mol(氨气中的N即来源于样品),则质量分数为0.4×14/27.2=20.6% A是一种正盐,D的式量比C大16,E是酸,不管X是强酸还是强碱,都有如下关系: A+X得到B B+Y得到C C+Y得到D D+Z得到E 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当X是强碱时,A、B、C、D、E均含有另一种元素。 问: A? Y? Z? ABCDEF 六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的单质在常温下为双原子分子,它与A的单质可形成分子X,X的水溶液呈碱性,D的简单阳离子与X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且D是同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E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少两个电子,C,F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13个电子。 求ABCDEF 分别是什么元素。 最佳答案 通过“B的单质在常温下为双原子分子,它与A的单质可形成分子X,X的水溶液呈碱性”可以知道X是氨气,所以A是氢,B是氮,通过“D的简单阳离子与X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且D是同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可知道D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偏向右上角的元素,而且又是10电子结构,所以可以推测出来是氟,然后通过“E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少两个电子”,可以知道E的核外电子排布是2-8-6,所以E是硫,因为ABCDEF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所以C是氧,又因为“C,F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13个电子”,氧的最外层电子为6,那F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F是氯 当X是强酸时,E是______ 当X是强碱时,E是______ 最好有推出过程。 急~~ 最佳答案 A=NH4S,Y=O2,Z=H2O;X强酸时E是H2SO4,强碱时E是HNO3。分析过程如下:A是正盐,我们有疑问了,什么正盐可以即可以跟强酸反应又可以跟强碱反应,此疑问 一。再看D比C式量大16,我们考虑到会不会是氧,增加一个氧可以增加16,此疑问二。再看E是酸,这个我们可以想到构成A的元素中肯定有两种元素是非金属,而且可以成酸。再看关系,二三两步都是跟Y反应,从而使D比C增加16,可以断定Y就是氧,因为增加一个元素的物质中只有氧气可以,不然凑不出来,先这么假定着,不行的话再推翻。我们判断出B、C通过氧化得到C、D,可见A中含有的非金属具有多种价态,并且通过最后一步得到酸,氢从何来,从Z而来,我们可以简化思维,直接判断出Z就是水,最后一步就是酸酐跟水成酸的反应。我们看这四个反应说明至少有三到四个价态,这样的非金属虽然很多但是可以一一排除。前四周期最常见的为C、N、P、S、Cl、Br,分析判断。由于D比C式量大16,增加一个氧,可以很快判断出S合适,在考虑强碱反应,我们想到氨水及铵盐,答案呼之欲出。答案就是NH4S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可组合成甲.乙.丙.丁4种化合物,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为 A:B=1:1 B:C=1:2 D:E=1:3 B:E=1:4 其中A,B两种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差等于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B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2,在周期表中,C.E是邻族元素,化学性质活泼;D和E位于同一周期,且D和E原子序数之和为30 问A.B.C.D.E各是什么 最佳答案 "B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2"是突破点,由此可确定B是:碳元素 “A,B两种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差等于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可知A是氢元素(根据“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碳前面的元素中尝试找A,或优先考虑常考元素,容易确定) C.E是邻族元素,化学性质活泼(这句话本身是有问题的,元素不会涉及到化学性质的,只能理解为对应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根据相应邻族关系(不一定是同周期)找在碳后面活泼元素,再结合“D和E位于同一周期,且D和E原子序数之和为30”可判断C为氧,D为铝元素,E为氯元素。 结论:A氢元素、B碳元素、C氧元素、D为铝元素、E为氯元素 建议:做题时按周期表位置写出短周期元素,要综合考虑各个条件,如果没有思路,使用尝试法,可以优先考虑常考的重要元素(也就是在课本上重点学习的元素,不考它们是没天理的) 金属A和水反应生成气体甲和物质D,气体甲和一种黄绿色气体乙反应生成气体丙,气体丙和水反应生成物质E,物质E和金属C反应生成物质F物质F和黄绿色气体乙反应生成物质G,物质G和物质D反应生成物质H,物质D和金属B反应能生成气体甲、、请问A、B、C、F、H、乙各是什么物质,并写出A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丙和水反应的方程式、F和乙反应的方程式、D和G反应的方程式 我大概推了推、、认为A是Na,B是Al,乙是氯气、但总觉得有些地方推不太通、请同志们帮帮忙、问题补充: 很急的问题、、希望大家赶快解决、、拜托、、 最佳答案 依题意,气体乙是黄绿色=氯气 有以下反应: A(金属) + 水 ? 甲(g) + D ? 甲(g) +氯气 ? 丙(g) ? 丙(g) + 水 ? E ? E + C(金属) ? F ? G ? F + 氯气 ? G + D ? H ? D + B(金属) ? 甲(g) ? 根据反应?,金属和水反应一般生成气体是氢气,气体甲就是氢气,D是碱或碱性氧化物(如 A是钠,D就为氢氧化钠;如A是铁,D就是四氧化三铁) 反应?就是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气体丙是氯化氢 反应? 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物质E是盐酸 反应?金属和盐酸生成的F是金属氯化物 反应?金属氯化物F又能被氯气氧化,说明这个是变价金属,高中阶段只学过铁 即 ? Fe + 2HCl = FeCl2 + H2? ?2FeCl2 + Cl2 = 2FeCl3 C是铁,F是氯化亚铁 G是氯化铁 反应? 是氯化铁和D(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说明只能是碱 这个反应就是氯化铁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铁 反应?金属B和碱的反应生成了氢气,只学过一种金属是铝 经过这么一堆堆推论, A: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常见的有Na K B:Al C:Fe D:碱,NaOH 或 KOH E:盐酸 F:氯化亚铁 G:氯化铁 甲:氢气 乙:氯气 丙:氯化氢 所以最终答案: A和水反应方程:Na + H2O 或 K + H2O 丙与水反应方程式:有不起,顶多有电离方程式HCl = H+ + Cl- F和乙反应方程式:2FeCl2 + Cl2 = 2FeCl3 D和G反应方程式:NaOH + FeCl3 或 KOH + FeCl3 结论:总的来说,咳,这题出的不严谨,如果再加入金属A的焰色反应的颜色的好了,问 题中丙和水反应改成写电离方程或改成其他方程 ,最后的方程D+G写离子方程就OK了 „OVER… 31(在下列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0.5L 0.1mol/L的NaCl溶液 (B)100mL 0.2mol/L的MgCl2溶液 (C)1L 0.2mol/L的AlCl3溶液 (D)1L 0.3mol/L盐酸溶液 32(硫酸钾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浓度为0.4 mol/L,硫酸根离子浓度为0.7 mol/L,则K+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 mol/L (B)0.15 mol/L (C)0.3 mol/L (D)0.2 mol/L 33(体积相同的HCl、H2SO4、H3PO4被NaOH溶液中和时,消耗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体积比依次 为3:2:1,则三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3:2:1 (B)6:3:2 (C)9:3:1 (D)12:6:5 34(将32.2g Na2SO4•10H2O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取出其中1/10的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 mol/L (B)0.2 mol/L (C)0.3 mol/L (D)0.4 mol/L 35(将7.45g KCl和11.1g CaCl2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200 mL溶液,此溶液中Cl,浓度为〔 〕 (A)0.2 mol/L (B)0.3 mol/L (C)1.5 mol/L (D)3 mol/L 36(下列溶液中的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1 mol/L的Al2(SO4)3溶液中的Al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150mL 1 mol/L的AlCl3 B(75mL 2 mol/L的Al(NO3)3 C(50mL 3 mol/L的AlCl3 D(50mL 2 mol/L的AlBr3 37(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稀硫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同温同压)之比为〔 〕 (A)1:2 (B)2:1 (C)1:1 (D)2:3 38(同温同压下,分别为1mol的氢气和氧气,它们的〔 〕 (A)质量相同,体积不同 (B)分子个数相同,质量不同 (C)体积相同,分子数不同 (D)体积相同,分子数也相同 39(在标准状况下,n mL某气体的质量为m g,则该气体的式量为〔 〕 A( B( C( D( 40(在相同条件下,H2和CO(体积比为1:2)的混合气体V L,完全燃烧时需O2的体积是〔 〕 (A)3V L (B)2V L (C)V L (D)0.5V L 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C)17g氨气所含的电子数目为10NA (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最佳答案 31(在下列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C 〕 (A)0.5L 0.1mol/L的NaCl溶液 (B)100mL 0.2mol/L的MgCl2溶液 (C)1L 0.2mol/L的AlCl3溶液 (D)1L 0.3mol/L盐酸溶液 32(硫酸钾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浓度为0.4 mol/L,硫酸根离子浓度为0.7 mol/L,则K+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 D 〕 (A)0.1 mol/L (B)0.15 mol/L (C)0.3 mol/L (D)0.2 mol/L 33(体积相同的HCl、H2SO4、H3PO4被NaOH溶液中和时,消耗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体积比依次 为3:2:1,则三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B 〕 (A)3:2:1 (B)6:3:2 (C)9:3:1 (D)12:6:5 34(将32.2g Na2SO4•10H2O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取出其中1/10的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 〕 (A)0.1 mol/L (B)0.2 mol/L (C)0.3 mol/L (D)0.4 mol/L 35(将7.45g KCl和11.1g CaCl2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200 mL溶液,此溶液中Cl,浓度为〔 C 〕 (A)0.2 mol/L (B)0.3 mol/L (C)1.5 mol/L (D)3 mol/L 36(下列溶液中的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1 mol/L的Al2(SO4)3溶液中的Al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B〕 A(150mL 1 mol/L的AlCl3 B(75mL 2 mol/L的Al(NO3)3 C(50mL 3 mol/L的AlCl3 D(50mL 2 mol/L的AlBr3 37(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稀硫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同温同压)之比为〔 A〕 (A)1:2 (B)2:1 (C)1:1 (D)2:3 38(同温同压下,分别为1mol的氢气和氧气,它们的〔 BD〕 (A)质量相同,体积不同 (B)分子个数相同,质量不同 (C)体积相同,分子数不同 (D)体积相同,分子数也相同 39(在标准状况下,n mL某气体的质量为m g,则该气体的式量为〔 m/(N/22400) 〕 A( B( C( D( 40(在相同条件下,H2和CO(体积比为1:2)的混合气体V L,完全燃烧时需O2的体积是〔 D 〕 (A)3V L (B)2V L (C)V L (D)0.5V L 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C)17g氨气所含的电子数目为10NA (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1.在标准状况下,如果1升氧气有n个分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2.在400ML0.4mol/L的BACL2溶液中,加入800ML0.3mol/L的H2SO4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的是,(答案是CL-,为什么,) 3.密度为Pg/cm3的溶液Vml,含有式量为M的溶质m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质量分数为W%,表示式W%=(cM/1000P)%不正确,为什么,正确应为什么, 4.现有200ML硫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其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若要配置硫酸和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2mol/L,0.2mol/L的溶液,应加入55.8%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35g/cm3)多少ml?再加蒸馏水稀释到多少ml? 均要详细过程~谢谢大家了~ 最佳答案 1、 标准状况下,1摩氧气是22.4升,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分子。若1升氧气有n个分子,则: 1 / 22.4=n / 阿伏伽德罗常数 阿伏伽德罗常数=22.4n 2、 溶液中原来有400ML0.4mol/L,即0.16摩BACL2,则为0.16摩BA和0.32摩CL 还有800ML0.3mol/L,即0.24摩H2SO4,则为0.48摩H和0.24摩SO4 根据化学方程式BACL2+ H2SO4=BASO4+2 HCL计算,两种溶液混合后将生成0.16摩BASO4沉淀,去掉沉淀,溶液里还剩:0.32摩CL,0.48摩H和0.08摩SO4,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的应该是H啊 3、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质质量=mg 溶液质量=PV,(Pg/cm3的溶液Vml) W%=(m/ PV)% 4、 现有200ML硫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其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若要配置硫酸和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2mol/L,0.2mol/L的溶液,应加入55.8%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35g/cm3)多少ml?再加蒸馏水稀释到多少ml? 混合溶液中含有为1mol/L*200ML =0.2摩硫酸; 0.5mol/L*200ML =0.1摩硫酸钠 设应加入xml硫酸溶液和稀释到yml (0.2+(x*1.35*55.8%/98))/(y/1000)=2 0.1/(y/1000)=0.2 解得:x=104.075;y=500 的混合溶液中已知AL3+的物质的量为0.4mol,so42-的物质的量为在k2so4和Al2(so4)3 0.7mol,则溶液中k+有多少个? 详细解题过程 最佳答案 硫酸更 有0.7mol AL3+的物质的量为0.4mol 那么Al2(so4)3 换算下来 就有 0.6硫酸更 但是 硫酸更 总共有0.7 那么硫酸更 剩下的 就有0.1mol 在k2so4 就硫酸更 有0.1mol 那么 K离子就有0.2mol 一、填空题 1(5molCO2的质量是______;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______;所含的分子数目约为______;所含氧原子的数目约为______。 2(在400mL2mol/L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此溶液中 3(28gN2与22.4L(标准状况)CO2相比,所含分子数目______。1.5mol上述两种气体相比,质量大的是______。 4(配制500mL1mol/LHNO3溶液,需要16mol/LHNO3溶液的体积是______。 5(在氯化物ACl3中,A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3.94,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6(在9.5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0.2molCl-,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7(将4mLHCl的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9g/cm3的盐酸加水稀释到200mL,稀释后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二、选择题 1(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目相同的是 [ ] A(10gH2和10gO2 B(9gH2O和0.5molBr2 C(5.6LN2(标准状况)和11gCO2 D(224mLH2(标准状况)和0.1molN2 2(相同质量的镁和铝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 [ ] A(1?1 B(24?27 C(9?8 D(2?3 3(在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酸中,必然相等的是 [ ] A(溶质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质的物质的量 D(氢离子的物质的量 4(已知在3.2g某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目约为3.01×1022,此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 A(32g B(32g/mol C(64mol D(64g/mol 5(等质量的SO2和SO3 [ ] A(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B(所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 C(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D(所含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6(在下列物质中,与6gCO(NH2)2的含氮量相同的物质是 [ ] A(0.1mol(NH4)2SO4 B(6gNH4NO3 22.4LNO2(标准状况) C( D(0.1molNH3 7(密度为1.84g/cm3、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18.8mol/L B(18.4mol/L C(18.4mo D(18.8 8(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 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1?1?1 B(1?2?3 C(3?2?1 D(3?4?3 9(在相同条件下,A容器中的H2和B容器中的NH3所含的原子数目相等,则两个容器的 体积比为 [ ] A(1?2 B(1?3 C(2?3 D(2?1 最佳答案 1)220g 112L 3.01*10^24 6.02*10^24 2)78.4g 3)一样 CO2 4)0.03125L 5)9 6)47.5g/mol 24 7)0.0952 1)C 2)C 3)C 4)D 5)D 6)B 7)A 8)A 9)D
本文档为【高中化学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4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8KB
软件:Word
页数:34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1-14
浏览量: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