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举报
开通vip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回顾60年气象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把党和国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政方针与气象工作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结合起来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出气象事业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各个历史时期气象事业发展的轨迹,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国家的需求为牵引,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使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60年来,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大体划分为艰苦奋斗、创业发展,经受干扰、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快速发展三个时期...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回顾60年气象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把党和国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政方针与气象工作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结合起来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出气象事业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各个历史时期气象事业发展的轨迹,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国家的需求为牵引,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使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60年来,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大体划分为艰苦奋斗、创业发展,经受干扰、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快速发展三个时期。 艰苦奋斗 创业发展 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气象事业艰苦奋斗、创业发展时期。新中国建立后,气象事业百废待兴、百事待办,探测网点十分稀疏,专业人才奇缺,预报业务极其薄弱,气象服务单一,不适应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一时期的首要任务就是以台站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重点,迅速进行恢复和建设,使气象工作很快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求。特别是1958年以前,指导思想正确,事业发展健康,工作扎实,为后来气象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 迅速建设气象台站网,初步建成气象通信网络 气象台站网是气象事业的基础。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全国仅有解放区的29个气象台站和从国民党政府接收的72个气象台站,共计101个,且分布极不均匀。按照“建设、统一、服务”的方针,各级气象部门大力进行台站网建设。当时,在人员、物资、经费十分缺乏,环境条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气象工作者肩扛手提、用毛驴驮着气象仪器,徒步到高山、荒原、戈壁、沙漠等边远艰苦地方建站。1956?4?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年中央气象局制定了《十二年(1956-1967)气象事业发展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建议》,对气象台站网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在此规划的指导下,很快建成了具有一定密度的气象台站网。到1957年全国建成气象台站1647个, 1960年达到3240个。在加强地面站网建设的同时,气象部门逐步建立高空气象探测业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制订实施了《1953—1957年间台站的建设计划》,“一五”期末,探空站达到了69个,高空测风站达到了65个。我国在引进苏联、芬兰探空仪器的同时,着手研制自己的探空仪器,1960年研制成功59型探空仪,并生产定型,逐步投入使用。 1958年12月,中央气象局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建立雷达测台风和雷达测降雨等计划,但由于受当时国家工业水平的限制,该计划没有完全实现。1960年前后,气象部门先后从英国、日本引进了3部,厘米和5厘米小型雷达用于测雨。以后又从军队调用改装843型10厘米雷达,在广东、福建等地进行台风观测,同时着手自行研制天气雷达。 1949年11月25日,经中央批准,确定了气象通信业务以利用国家电信网络为主、自设电台为辅的原则。经与邮电部协商,气象电报的等级与防空警报同类,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气象情报集中的时效。1950年3月1日,中央气象台通信组成立,组建了新中国第一组气象广播,采用莫尔斯电码方式,播发国内100多个台站和亚洲邻近国家的气象情报。20世纪50年代中期,建立了中央气象台与各大区气象台之间的气象干线电传电路,取代了手抄气象广播。先后开通了省际电传电路(拉萨于1974年开通),实现了省级气象台的气象电传通信。气象台站与当地民航、军队、高等院校和其他部门的气象台开通同城电传电路。1957年4—6月间,先后开通北京—乌兰巴托—伯力,北京—平壤,北京—河内和北京—莫斯科国际气象电传电路。 2. 建立天气预报与气候资料业务 ?5?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1950年11月,军委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成立了“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承担全国天气预报业务和对全国天气分析预报的指导任务。当时,东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军区司令部气象处(大区气象台)也开展了短期天气预报业务。至1953年,省会城市基本都建立了气象台,开展了短期天气预报业务。 1955年春,中央气象台成立了预报科,接替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的工作。到20世纪60年代初,大部分专区气象台也建立了预报和服务业务。 1953年,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利用自然天气周期预报方法,试作我国的中期天气预报,制作了我国东部地区夏季自然天气周期的降水预报,1954年开始向水利、农业等部门提供服务。1958年以后,为了满足农业服务的需要,一些县气象站开展了单站补充天气预报。20世纪50年代中期,有的省(区、市)气象台也开始制作本地的中期天气预报。同时,我国的长期天气预报开始进行业务性试验。 1950年6月,军委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签订成立联合资料室的协议。经过充分准备,联合资料室于1952年1月正式成立。1952年5月,军委气象局成立资料室,负责对全国气象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整编、出版发行、技术指导和气象档案的储存管理等。与此同时,各大军区也先后建立了气候资料工作机构,开展区域气候工作。1955年2月,联合资料室撤销。 为尽快统一我国气象资料的记录格式和统计方法,1950年11月军委气象局制定了《气象测报简要》,1951年3月制定了《地面气象记录审核查询暂行办法》,1951年10月颁发了《高空风测报简要》和《高空风记录收集与审核暂行办法》,1954年1月开始,全国气象台站执行新的《气象观测暂行规范》。同时,逐步开展了气候分析应用和资料信息化工作。 3. 坚持“两个服务”,以农业服务为重点 ?6?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1953年4月,毛泽东主席指示,气象部门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1953年8月1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签署转建命令,将气象部门从军事系统的建制转到政府系统,并明确提出在国家开始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的时期,气象工作又须密切地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使之一方面既为国防建设服务,同时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 1954年3月6日,周恩来总理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报和预防工作的指示》,对各级人民政府、气象及相关部门,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报和预防工作中的责任提出明确要求。据此,中央气象局先后与铁道部、农业部、水利部、林业部等签订了气象部门提供天气预报、警报暂行办法,与民航局签订了民航气象保障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与农业部等部门达成设立专业气象台站的协议。1954年6月1日,根据政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央气象局组织了第一批107个气象台站拍发危险天气报告。根据中央关于“同意天气实况、气象情报和天气预报使用明码”的指示,从1956年6月1日起,国内各种气象报告取消加密,天气实况、天气预报在报纸、电台上公开对外发布。 1957年4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指出:“为农业服务是气象工作者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1958年7月9日结束的广西桂林全国气象会议提出了“依靠全党全民办气象,提高服务的质量,以农业服务为重点,组成全国气象服务网”的气象工作方针。这是首次提出以农业服务为重点。同年,中央气象局提出了气象为农业服务5项措施。之后,全国农业气象观测网迅速发展,气象预报下乡、农业气象试验和服务、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等迅速展开,在农业抗灾夺丰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956年1月25日,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最高国务会议,讨论并通过“1956年—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其中第二十二条就“加强气象水文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会上,毛泽东主席说:“人工造雨是非 ?7?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常重要的,希望气象工作者多努力”。1958年我国在吉林首次进行飞机人工降雨抗旱作业,甘肃、北京、安徽、湖北、江苏、湖南、河北等地也相继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和消云、消雾试验。1958年底召开全国第一次人工降水工作会议,开启了我国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工作。 专业气象服务开始起步。为强化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工作,1954年7月中央气象局编发了《物候观测简要》并在全国12个站点进行试点,这是我国第一部农作物物候观测方法,有组织的农业气象观测工作也自此开始。1960年1月,中央气象局与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适时春播和战胜晚霜冻工作的通知》;同年2月,与水产部联合召开沿海七省一市海洋水产气象安全工作联系会议,共商加强安全生产气象服务工作的具体措施;同年6月,与水利电力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汛期水文气象服务工作的通知》,与林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林业气象工作的通知》等,专业气象服务陆续发展起来。 4. 发挥科研在促进业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950年3月,中央气象台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气象系联合开展天气分析和预报研究,对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的发现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1954年,中央气象局成立了“气象技术革新及研究科学委员会”,并在相关部门成立了业务研究科组,推动气象技术革新及研究。1956年3月,中央气象局制定了《十二年(1956—1967)气象事业发展计划建议》,在气象科学研究方面,对研究的重点学科、设立研究机构、培养研究干部等作了部署。 1956年8月,在中央气象台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兼有业务、科研双重任务。1958年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与中央气象局的业务管理部门合并重组。当时,全国从事气象科学研究的单位还有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地理研究所、中央气象局观象台、空军司令部气象科学研究所、北京大?8?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学地球物理系、南京大学气象系和部分省(区、市)气象局的科研所等,全国气象科研体系初具规模。 1954年中央气象台就开始了数值天气预报的理论研究。1959年首次作出“亚欧范围的正压500毫巴天气形势预报”,从1960年2月起,用正压过滤涡度方程模式作出24和48小时高空天气形势预报。 5.气象教育培训得到发展 1950年开始,在北京和各大军区设立了气象训练队,培训了大量初级气象人员。同年4月,与清华大学合办气象训练班。1953年12月,经政务院批准成立了“气象干部学校”,诞生了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气象人才的专业学校。1955年该校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气象专科学校,接着中央气象局又相继在北京、成都、湛江建立了三所中等气象学校。同时,部分省、自治区气象局也相继成立省属气象中专学校。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北京气象学校扩建为北京气象专科学校,设有大专和中专两个部;并批准以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独立建院,定名为南京气象学院,归中央气象局建制。 1956年,中央气象局在北京开办了干部轮训班,面向全国气象部门轮训业务干部。1960年,中央气象局和北京大学联合开办了气象大专函授班,在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和成都气象学校分别设立了气象中专函授室。 从1953年开始,派出3批共10位同志到苏联有关院校学习; 1957—1959年,又分批派出了16位同志到苏联有关气象业务单位进修、提高。 6.探索适应事业发展的领导管理体制 1949年12月8日,军委气象局成立后,1950年提出“建立各级气象组织,整编和设置台站,制定基本制度和技术规范,收拾旧摊子,建立新业务”的工作方针。根据这一方针,迅速建立军委气象局机关 ?9?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的各级组织机构,组建了各大军区气象管理处和省军区气象科,接管全国气象台站。1950年3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气象台——中央气象台成立。 1953年8月1日,各级气象组织从军事系统建制转到政府系统建制后,全国气象机构仍保持了上下级之间的业务指导关系。在军事部门尚未建立气象机构之前,仍继续承担协助军事气象工作的建设任务。 1954年7月24日,中央气象局撤销各大区气象处的业务,同时将各省(区、市)气象科一律改为气象局;将各大区气象台(南京除外)以及上海、广州海洋气象台分别改为成都、兰州、汉口、沈阳、上海、广州中心气象台。 1954年9月,政务院改国务院,中央气象局成为国务院20个直属机构之一。从1955年起,逐步实现气象部门的垂直领导。按照国务院的要求,1959年2月中央气象局明确:省(区、市)及以下气象机构由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并将民航、盐业、海洋气象台站移交相关部门管理。 经受干扰 曲折发展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后期是新中国气象事业经受干扰、曲折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受“左”的影响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气象事业发展受到严重干扰。错误地把“三个为主”(大中小结合,以小为主;长中短结合,以中为主;图资群结合,以群为主)的技术原则上升为政治原则推行,削减天气图,一些重要观测项目中断,有些台站甚至造成观测资料的严重缺测,科技人员被下放到干校、农村,气象学校停办,气象服务处于不正常状态,拉大了与国际上本已缩小的差距。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下,广大气象人员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经受干扰,坚持工作。这一阶段气象事业在以?10?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下一些领域仍然得到发展。 1. 天气雷达网初具规模,卫星云图广泛应用,卫星气象 和气象卫星事业开始发展 1968年组织了“711”型天气雷达(波长3厘米)的研制生产,1969年定型。这是我国自行生产的第一种专用天气雷达。从1970年到1975年,中央气象局和各省(区、市)先后购置了近130部“711”天气雷达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和局地灾害性天气监测。1976年9月,“713”雷达(波长5厘米)设计定型。到1980年,建成“713”雷达站26个,“843”改装型雷达站8个,其他进口雷达站3个,天气雷达网已初具规模。 1969年1月29日,周恩来总理指示:一要搞我国自己的气象卫星,二要采取各种办法接收利用外国卫星传送的气象情报。6月,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APT气象卫星云图接收设备样机并投入业务使用。到1972年前后,全国各省(区、市)气象台基本上都配备了气象卫星云图接收设备,开始接收国外的气象卫星云图。 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精神,1969年10月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成立了卫星气象小组,1970年5月成立由中央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空军司令部、第二炮兵部队等单位参加的卫星气象筹备工作组(代号为“311组”),开始酝酿发展我国卫星气象事业。1971年7月1日,中央军委批准中央气象局组建卫星气象中心站(以701办公室作为代称),进行卫星资料应用研究及卫星地面接收站建设。1972年3月,《关于气象卫星研制问题的报告》经叶剑英副主席批示,决定走静止和极轨两个系列协调发展的技术路线,独立自主发展我国气象卫星。1977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大总体协调会上,将我国极轨气象卫星命名为风云一号(FY-1),并确定了第一颗星的基本指标。 这一阶段,探空站建设进一步加快。1963年“59”型探空仪生产定 ?11?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型后迅速投入业务,到1969年全国建立了122个探空站,探空观测全部使用国产“59”型探空仪。 2. 气象通信能力进一步提高 20世纪60年代初,省以上气象情报实现有线电传方式传输。1970年1月我国第一组气象移频电传广播系统正式投入业务。 1973年 7月19日,周恩来总理、李先念副总理等批准《关于中国参加世界天气监视网全球通信系统的 请示 关于预备党员转正的请示关于招聘人员的请示增加职数的请示复产请示文档专项资金请示 报告》,1976年开始修建北京区域气象通信枢纽工程大楼(北京气象中心大楼)。8月与日本日立公司签约,引进两台M-160?型和1台M-170计算机系统,建立北京区域气象通信枢纽,简称BQS系统。1972年后,北京—莫斯科、北京―伯力、北京―乌兰巴托电路先后改为卫星信道;1977年12月1日开通北京―东京的5条75波特卫星气象电路;1980年开通北京―奥芬巴赫的国际主干电路。我国成为全球气象电信系统主干线电路网上的重要节点,北京气象中心成为世界气象组织亚洲区域通信枢纽,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3. 气象科研教育的进展 这一时期,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气象科学研究取得进展。在原有基础上,研究领域向热带天气方向扩展,加强了对热带天气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应用气候研究也扩展到风能、太阳能和大气污染等领域,在气候、气候变化、山区气候等方面的研究也陆续开展并取得不少有实用价值的成果。同时,还开辟了雷达气象、卫星气象、自动气象站等新的科研领域,加强了强对流天气的研究。 “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气象院校停课4到6年。北京气象专科学校、湛江气象学校及绝大多数省属气象学校都被撤消。1972年南京气象学院和成都气象学校虽恢复招生,但未能建立起正常的教学秩序。 4. 进行管理体制的调整 ?12?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1969年12月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总参气象局与中央气象局合并问题的通知》,1970年1月中央气象局、总参气象局合并,仍称中央气象局,并保留总参气象局的名称,属解放军总参谋部建制;1973年5月2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调整气象等部门体制的通知,决定中央气象局重新划归国务院建制,由农林部归口领导。两局分开后,省(区、市)和地、县各级气象部门仍归同级革命委员会建制。 此外,1964年毛泽东主席约见竺可桢等人谈话时指出,农业八字宪法“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外,应加“光”与“气”(日光和气候)。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气象工作者进一步加强了为农业的服务。坚持人工影响天气试验服务,农业气象及其服务体系得到了加强,农业气象试验研究与农业气候区划取得许多成果。同时,在海洋、水库、江河防汛、森林火险等专业服务领域相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后,世界气象组织(WMO)于1972年2月24日通过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为唯一合法代表。自此以后,中国参与WMO的活动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步扩大。 改革开放 快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现在,是新中国气象事业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气象部门认真贯彻党的战略转移的部署,实施了工作重点的转移,把主要精力用到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提高气象服务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上来。30年来,气象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突破、气象现代化快速发展、气象服务贡献突出、气象事业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气象队伍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这一时期,根据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气象工作具有标志性重大事件,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3?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1. 拨乱反正,调整发展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3年是气象部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为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气象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组织上、业务上进行了拨乱反正,端正了业务指导思想,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平反了冤假错案,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改革了领导管理体制,制定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率先实行对外开放,为新时期气象部门改革开放和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1)解放思想,实现工作重点转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气象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气象部门工作重点转移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1979年12月19日至1980年1月5日召开的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审议了这个方案,明确提出要把气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提高气象服务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转移到气象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气象部门一直抓住这两个重点不动摇,取得了气象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功。 在拨乱反正,批判极左思潮中,气象部门紧密联系实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纠正错误思想影响。根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气象部门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新中国建立30多年来气象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纠正了一度存在的错误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时期气象工作方针:积极推进气象科学技术现代化,提高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能力,准确及时地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以农业服务为重点,不断提高服务的经济效益。这一方针于1982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实施。1984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审议通过了《建国以来气象工作基本经验总结》,进一步统一了气象部门的思想,标志着拨乱反正已基本结束,新的发展阶段开始起步。 (2)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和知识分子政策 ?14?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1978年以前,全国气象部门由于历史上各种原因形成的冤假错案共1145起,各种遗留问题9923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气象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大力平反冤假错案,使一批领导干部重新走上了领导岗位;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从“五七干校”、农场、工厂、农村陆续“归队”。1979年4月28日,中央气象局党组审议通过了《关于落实政策,正确处理和解决“文化大革命”以来的若干遗留问题的意见》,并于4月30日召开了落实政策大会,公开为在“文革”中受到批判处理的干部职工进行平反昭雪。以后又对“文革”以前被错误批判处理和划为“右派”的同志进行了平反昭雪。至此,气象部门冤假错案已全部平反,历史遗留问题也已基本解决。 (3)进行领导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气象部门的改革首先是从领导管理体制开始的。1980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认真总结了前几次领导管理体制变动的经验教训,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确认气象工作应实行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1980年3月,中央气象局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改革气象部门管理体制的请示报告》,提出这一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1981年以前,省以下气象部门逐步改为以省(区、市)气象部门为主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第二步,全国气象部门自上而下地改为以气象部门为主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国务院于1980年5月17日以国发〔1980〕130号文批准了这个报告。在完成了第一步体制改革之后,于1982年11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气象局关于气象部门管理体制第二步调整改革的报告》。全国气象部门的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于1983年底基本完成,为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保证。 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还积极进行了机构改革。1980年1月17日,国务院以国发〔1980〕19号文批复了中央气象局机构编制报告,确定中央气象局行政编制288人。同日,中央气象局党组根据 ?15?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国务院的批复精神,决定局职能机构设8个部室,名称由处改为部室,允许在部室下再设处,并明确了干部配备原则。直属事业单位的领导参照国务院部委司局的级别配备,机关部室领导按低半级的原则配备。1982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以〔82〕国函字163号文明确将中央气象局更名为国家气象局,列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并将机关职能机构的名称由部室改为司室,确定国家气象局下设8个司室,行政编制260人。省以下气象部门也进行了相应的机构改革。在这一阶段,还对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气象服务、科研、教育、人事干部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调研。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同年5月,在原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和气象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机构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同期,还在京外组建了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上海台风研究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并筹建了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各省(区、市)气象局先后恢复、成立了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和北京大学等院校的气象科研工作也得到迅速发展和加强。 1978年,经国家批准,成都气象学校扩建为成都气象学院,恢复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南京气象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同时,各气象中等专业学校也开始恢复。1984年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升格为以培养大学本科为主的高等学校。至此,气象部门已有南京、北京、成都三所气象高等院校和兰州、南昌、湛江三所全国重点气象中专学校。 (4)顺利实现新老干部交替,推进“干部四化”建设 1983年前后,气象部门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解放思想,破除论资排辈的传统陋习,按照干部“四化”方针,提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业务技术骨干到各级领导岗位,使气象部门各级领导班子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批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高风亮节,?16?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愉快地从领导岗位退出,为推进领导班子“四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截至1983年底,29个省(区、市)气象局和三所直属院校的领导班子平均人数由5.9人减少到3.6人,平均年龄由58.5岁下降到49.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由13.6%上升到54.7%。领导班子的这一跨越式变化,为此后全面推进气象部门的改革和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特别是老局长饶兴同志曾两次向中央组织部报告,主动要求退出中央气象局局长岗位,为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带了好头,得到党中央的高度赞扬,《人民日报》为此发表评论予以倡导。 1980年3月,国务院科技干部管理局和中央气象局联合颁发了《关于气象科技干部技术职称实施办法》,确定了天气预报分析、气象观测、农业气象、气候资料、气象雷达、气象通信工程、气象计量、气象科技管理8类技术干部技术职称的考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并成立了中央气象局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使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陆续获得了相应的技术职称。 中央气象局非常重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气象队伍建设。1980年初,派出了以局领导带队的工作组赴西藏进行深入调研后,向国务院呈送报告,提出了加强西藏气象队伍建设的方案:一方面在大中专气象院校举办藏族学生班(以后扩大到新疆等少数民族班),加强对少数民族气象科技干部的培养;另一方面对气象部门进藏工作的汉族干部实行轮换制。这一报告经国务院领导同意,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81〕6号文转发有关部门实行,从而基本解决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气象事业长期稳定发展问题。 (5)制定《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 1980年7月中央气象局成立了以邹竞蒙、程纯枢为组长的长期规划领导小组,并在局机关成立技术发展办公室,着手制定气象事业长远发展规划。在1982年机构改革中,设立了“技术发展司”,具体负责制定《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1984年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 ?17?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气象局长会议通过了此发展纲要。《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是在对国内外气象科技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反复论证修订的基础上形成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2000年要建成适合我国特点、布局合理、协调发展、比较现代化的业务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由五大系统组成,即由各种探测手段有机组成的大气综合探测系统,多层次结构及多种通信手段并存的综合气象电信系统,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气象资料自动处理及信息检索系统,以数值预报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预报方法而形成的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综合运用各种气象服务手段及现代传播工具的气象服务系统组成。《纲要》为气象现代化建设勾画出了一幅宏伟蓝图,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 (6)气象现代化取得初步进展 这一阶段,为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起步作了比较充分的思想和组织准备,并取得一定进展。1978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我国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工程(代号为“711-5”),它由资料处理中心和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三个气象卫星地面站共四个部分组成。1982年12月,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工程资料处理中心大楼(711-5-0)破土动工。从此,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工作开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1980年6月,在上海召开的我国气象卫星发展规划座谈会上,将我国静止气象卫星命名为风云二号,代号为FY-2。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引进NOAA系列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并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开发和创新,使气象卫星资料综合处理能力、应用范围和业务化等方面,达到国际同类系统的较高水平,应用的领域扩展到了环境监测、森林火灾监测等许多方面,收到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积极推广应用电子计算机。1980年1月,北京区域通信枢纽系统工程(BQS系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使我国气象通信从国家级?18?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开始告别了手工作业和半自动化的通信方式,在我国通信行业中率先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通信。从1982年开始,高空探测和地面观测业务逐步采用PC—1500袖珍计算机,探测资料的计算、统计、编报实现了自动化。在气候资料信息加工方面逐步采用CCS400计算机。到20世纪80年代初,各区域气象广播全部改为移频电传方式。 建立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1978年国家计委气象组在河北邯郸召开会议,决定把发展数值天气预报作为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成立了由中央气象局领导和气象行业专家组成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发展中国数值天气预报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中央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合作,在中央气象台成立了联合数值预报室。1980年7月建立了有限区三层原始方程模式的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简称A模式),1982年2月建立了5层北半球原始方程模式(简称B模式)。1982年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会议制定了新时期天气预报现代化的技术路线和政策,即多种方法综合运用,重点发展数值预报,尽快实现客观定量。在B模式正式投入使用的基础上,1983年8月又增加了有限区5层原始方程模式,制作24,36小时全国降水预报。每天有50多种产品以传真和格点报形式向全国发送。 这一阶段,气象业务工作恢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原则,建立了一些新的规章制度,开展了“百班无错情”等评选活动,进行了大规模的资料整编,基础业务质量显著好转,气象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科研工作有所加强。1978年以后,大气本底观测、酸雨观测、臭氧观测、大气边界层探测等大气特种观测站点相继建立。这一阶段,气象服务的手段进一步加强。1980年7月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开始播发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形势预报和8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开启了利用电视技术提供天气预报服务的新形式。 (7)率先对外开放 ?19?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1979年5月,中央气象局与美国商务部签署了《中美大气科学技术合作协议书》,这是“文革”结束后气象部门签署的第一个双边气象科技合作协议,率先恢复了我国气象科技人员对外交流、培训和引进先进技术。同年10月,中央气象局成立了进出口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气象部门的技术引进和出口换汇工作。1981年3月,中央气象局成立了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率先打开了与台湾科技交流的局面。1983年5月,邹竞蒙局长在第九届世界气象大会上当选为世界气象组织第二副主席,从此,我国在世界气象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开始逐步提升。 2. 推进改革,全面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气象部门全面实施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千方百计地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扩大对外开放,学习世界气象科技先进技术;大力开展专业气象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重点推进事业结构调整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这一阶段是气象部门改革力度大、事业发展势头好、服务效益高的重要阶段。 (1)全面实施《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大力推进气象现代 化建设 1984年1月,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审议通过《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后,国家气象局大力抓好实施,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在国家气象局这个层面,从抓气象卫星、中期数值预报等气象现代化重点骨干工程入手;在省气象局这个层面,主要抓省与省以下的气象现代化试点和推广。通过上下结合,气象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气象卫星工程取得积极进展。1987年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工程资料处理中心大楼竣工,12月26日,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亲自为工程落成剪彩。1988年9月7日我国第一颗气象试验卫星FY-1A发射成功,1990年9月3日又成功发射了FY,1B试验卫星。气象?20?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卫星发射成功及其在气象预报服务上的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气象事业的高科技水平。 天气雷达迅速发展。继711和713天气雷达之后,1985年又研制出了714(波长10厘米)天气雷达,并陆续在全国布点。1987年开始先后引进多普勒天气雷达和WSR-81S天气雷达,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开始研制多普勒天气雷达。截至1991年底,布有各类天气雷达220部,基本形成了我国天气雷达监测网,在监测台风、暴雨和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期数值预报投入业务运行。1985年5月,“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工程”列入国家“七五”期间的重点工程项目;国家科委也将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列为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作为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技术装备巨型计算机,一方面立足国内,使用了国产银河巨型机,同时在1989年和1991年还分别引进了美国CDC公司的CYBER962(每秒1480万次)和CYBER992(每秒3460万次)计算机。1991年6月15日,我国第一个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T42)建成并正式投入业务运行,使我国天气预报能力显著提升,预报时效从3天延长到5天。以PPM(完全预报方法)、MOS(模式输出统计方法)等为代表的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广泛开展,预报产品增加,准确率不断提高。 省与省以下气象现代化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展开。《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下发不久,1984年12月,在吉林省召开全国气象局长会议,交流了省级气象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接着,在吉林、江西省气象部门进行省及省以下气象现代化建设试点。省与省以下气象现代化重点抓了微机的推广应用。为了推进这项工作,1985年12月20日至1986年1月23日,国家气象局举办了“全国气象系统微机开发应用展览会”,各省(区、市)气象局、国家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大专院校、军队气象系统、有关工厂积极参加展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 ?21?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李鹏参观了展览并给予高度评价,对省与省以下气象现代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次展览会之后,气象部门微机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各种业务软件、专家系统和局域网、广域网不断推出,使气象现代化的整体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1986年6月,国家气象局下发了《“七五”期间区域气象中心建设方案》。之后,从1988年开始,上海、武汉、广州、沈阳、兰州、成都六大区域气象中心相继挂牌成立,北京区域气象中心由北京气象中心代行职责。 气候和气候变化工作开始提上日程。1987年2月,国家气候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国家气象局局长任主任,委员由国家科委等13个部委的领导和专家组成,开启了我国气候和气候变化科研与业务相结合的新篇章。1987年12月,国家气候委员会会议审议修改了《国家气候蓝皮书纲要》。1989年4月,国家气候委员会召开第2次全体会议,审议《气候蓝皮书》和《国家气候计划纲要》,国务委员宋健出席会议并作《气候科学的历史性使命》的讲话。1990年2月,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成立,国务委员宋健任组长,国家科委、国家气象局、国家环保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开始了我国对全球气候变暖及对策的研究和国际合作与交流。 (2)开展专业气象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些基层台站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针对各行各业对气象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并适当收取补偿性费用。国家气象局及时总结基层台站的经验,在1984年12月召开的全国气象局长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气象部门要大力推行专业气象有偿服务,要求各级气象部门一手抓公众服务,一手抓专业气象有偿服务;对气象部门发展综合经营问题,也统一了认识,明确要把它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1985年3月,国家气象局向国务院呈送了《关于气象部门开展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的报告》。同月,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1985〕25号文转发了这个报告。国办25号文件下发后,?22?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气象部门的专业气象有偿服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专业气象有偿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服务合同成倍增加,为开展专业有偿服务建立起来的天气警报服务系统迅速普及,服务收入直线上升,大大增强了气象部门的活力,调动了广大气象人员的积极性,对拓展服务领域、加强服务的针对性、弥补气象事业经费的不足发挥了重要作用。1989年10月,国家气象局在上海召开了首次全国气象部门综合经营工作会议,研究了如何进一步推动综合经营健康发展等问题。1989年11月,国家气象局下发了《气象部门综合经营管理暂行办法》,推进了综合经营快速、健康发展。开展专业气象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是气象部门继管理体制改革后又一成功的改革,是气象事业结构调整的前奏,标志着气象事业结构开始向多元结构转变。 (3)进行机构和结构调整,探索业务技术体制改革 198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专业气象司和业务发展司,撤销技术发展司和业务管理司。198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编委批复国家气象局的“三定”方案,首次明确国家气象局是国务院主管气象行业的职能部门;强调了宏观管理和气候资源管理,要求由部门管理转向全行业管理,淡化日常运行管理;规定了国家气象局的10条职责,并确定机关行政编制260人,职能机构设9个司室,增设了气候资源管理、天气预报警报管理和法规行业管理的机构。同时,气象部门开始试行“双向选择”、“三自一体”、“目标管理”、“承包责任制”等机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1987年1月召开的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审议通过了《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这个方案明确,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是气象部门各项改革的中心,内容包括探测、通信、气候资料、天气预报、气象服务的业务体制和技术体制,通过改革达到优化气象业务体系整体功能的目标。1988年4月,全国气象局长会议通过了《气象部门加快和深化改革的总体设想》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等8个配套的改革分方案。明 ?23?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确提出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要以建立新型的天气预报业务技术体系为重点,按照自然条件、经济区划和行政体制及服务需要,调整台站任务,形成一个分工明确、相互配套、高效率、高效益的业务技术体系,达到增强业务服务能力的目的。1990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气象部门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意见》,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四个结构调整”的改革任务,即调整专业结构,促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调整人才结构,协调人才供需关系;调整队伍结构,逐步实现人员合理分流;调整投资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1991年国家气象局在江西九江召开四个结构调整经验交流会,并明确了省以下气象通信由计算机终端向计算机网络方向发展。 1989年,国家气象局调整了地面气象观测站任务,按不同任务将气象站分为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一般气象站和辅助气象站4类。截至1991年底,全国共有2493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其中基准气候站81个、国家基本气象站598个、一般气象站1667个、辅助气象站129个,根据不同任务配备人力和设备等资源,解决了不同气象站“一般齐”的问题。与此同时,对中央气象台、省(区、市)气象台、地(市)气象台、县(市)气象站的任务也进行了调整,初步解决了上下“一般粗”的问题。 (4)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1987年1月,第一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首次规范了气象服务工作,提出各级气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十分重视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信誉第一,在“准”字、“专”字上狠下功夫。1990年10月,第二次气象服务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提出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拓宽服务领域,巩固提高公益服务和专业有偿服务,开拓发展科技服务和专项服务,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气象服务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不断深化。 ?24?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气象为农业服务向深广细活的方向发展。1988年调整了国家农业气象观测网、情报网和预报网,使三网合一,业务服务一体化。调整后的国家和省级农业气象基本观测站分别为402个和317个,大大提升了气象为农业服务的能力。1989年5月,国家气象局下发了《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业务服务工作暂行规定》。截至1991年底,全国有28个省(区、市)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遥感信息开展了粮食作物总产量预报,冬小麦估产准确率达95%以上。1991年10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将农村气象服务网列为五个社会化服务体系之一,各地农村气象服务网得到大力发展。同时期,国家气象局在青岛召开全国气象科技兴农会议,提出气象科技兴农是以农业服务为重点的方针在新时期的深化和发展,要求深入开展气象科技兴农,为我国农业登上新台阶做出更大贡献。 气象部门一直把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1989年4月,国家气象局重新颁发了《汛期气象服务暂行规定》,规定了组织分工与职责、汛前准备与汛后总结、汛期气象服务的联防协作等。同年7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防洪气象服务的通知》。1991年6月,江淮流域出现大洪水,6月14日在中央准备分洪的关键时刻,气象部门提供了降雨将减弱的准确预报,将分洪时间推迟7个小时,为安徽蒙洼地区近两万名群众安全撤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成功的预报服务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赞扬。 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和远洋导航气象服务。1986年4月,国家气象局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护林防火气象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首次提出各级气象部门要把气象为森林防火服务作为一件大事来抓。1987年5月8日,卫星气象中心从卫星云图发现大兴安岭发生森林火灾,国家气象局领导及时向国务院领导报告火情,在扑灭这起特大森林火灾中提供了大量天气预报、云图信息服务,组织了人工增雨灭火工作,为扑灭大火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国务院的表彰。1987 ?25?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年2月,国家气象局批复了《关于全国性气象导航业务系统建设方案》。1988年12月成立了中央气象台海洋气象导航中心,在上海、广州、天津、青岛筹建分中心,为远洋运输提供最佳航线和跟踪导航,结束了我国没有自己远洋导航的历史。 这一阶段,气象部门积极为重大社会活动、重点建设工程和重大军事活动服务取得良好效益。1990年积极为亚运会服务,1991年开始为三峡工程服务等,都取得显著效益。 气象服务手段不断改进。为了尽快将气象服务信息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手中,强化公众服务,各级气象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传播气象服务信息。1990年6月,国家气象局下发了《关于通过中央电视台播发气象信息的通知》,各级气象部门自己制作的天气预报服务节目陆续上了当地电视台,成了最受人民群众关注的电视节目之一。 气象部门一直把为党政领导的决策气象服务放在各项服务的首位。每当出现重大灾害性、关键性天气前,气象部门首先通过电话、简报、当面汇报等形式向党政领导汇报,为党政领导正确决策和指挥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为加强对国务院领导的决策服务,1991年,国家气象局建设为国务院服务的气象信息光缆传输系统,并于1992年上半年建成;各省(区、市)及省以下气象部门也都先后为当地党政领导安装了微机服务终端,使党政领导能随时查阅气象服务信息和天气实况,使决策服务的能力大大加强,服务效益成倍提高。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8年2月,中央气象局在南宁召开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会议,会议制定了《1978年至1985年人工影响天气的科研规划》;1987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扑灭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中发挥重要作用之后,各地规模化作业全面恢复;1988年7月,在长春召开的全国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讨论会,强调了进一步推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的必要性。?26?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1989年3月,国家气象局在天津召开了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有关服务、科研、人才培养、安全作业、科学管理,为防灾减灾做出更大贡献。1989年11月,国家气象局发布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管理办法》。1991年8月,国家气象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通知》。在这些指导性文件和会议精神的推动下,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很快,成为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5)推进部门科研教育体制改革 1985年7月,国家气象局制定了《气象科学技术研究体制改革方案》。1986年8月,国家气象局审定下发了“七五”科研教育计划。1988年下发了《关于深化气象科学技术研究体制改革的意见》。这些指导性文件,适时明确了气象科研工作的指导原则、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1991年10月,国家气象局又在上海召开全国气象科技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思想。 1985年以后,国家气象局决定扩建区域性专业气象研究所。先后建立了上海台风研究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武汉暴雨研究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科研机构进一步健全,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科研能力显著提高,科研成果成批涌现。1991年3月,“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短时灾害性天气预报研究”和“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研究”通过国家验收。1991年9月,“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方法研究”通过可行性论证。成功地组织了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和南极气象科学考察工作。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和科技进步奖26项、省部级奖186项。还有一批天气预报、农业气象、技术装备等科技成果在业务和服务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为了适应气象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大力加强了气象院校建设,举办了各种高新技术培训班和在职提高班,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 ?27?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次、多规格、多种形式的承担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双重任务的气象教育体系,为改善气象队伍的人才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到1991年底,气象队伍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由1980年的15.8%上升到了28.8%,中专毕业人员由1980年的23%上升到41.6%。 与此同时,国家气象局还特别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1987年3月,国家气象局举办了首次气象部门司局级干部现代化管理讲习班,这样的班以后还多次举办。1989年4月,国家气象局下发《关于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结合气象部门的实际情况,抓紧后备干部的建设。此间,国家气象局还有计划地逐年选派一些业务骨干出国留学、培训和考察访问,使气象队伍中的业务技术骨干比例不断增加,素质显著提高。 (6)扩大对外开放 在世界气象组织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1987年5月,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在世界气象组织第10次大会上当选为世界气象组织主席,这是中国在联合国专门机构中首次担任主席职务。1991年5月邹竞蒙在世界气象组织第11次大会上连任世界气象组织主席。在此期间,我国曾多批次邀请发展中国家的气象局长来华参观访问,为发展中国家举办过多次气象科技培训班。我国在世界气象组织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 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不断扩大。中美大气科技合作成功开展,从1978年开始至1991年,中美大气科技合作组一共召开了9次会议,双方对气象卫星与卫星气象、季风与气候研究、青藏高原与山地气象、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暴雨预报、中尺度气象、大气化学、人员培训等项目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合作。1985年初,中国和前苏联气象部门恢复接触,1988年,双方签署了《两国气象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1985年3月,与澳大利亚气象局签署了《中澳气象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1986年6月与加拿大环境部签署了《中加气象合作项?28?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目谅解备忘录》。1987年11月与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签署了《大气科技合作会谈纪要》。1988年与芬兰气象部门签署了《大气科技合作议定书》。 1991年与英国气象部门正式签署了《中英大气科学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这些双边合作,对于相互学习交流先进气象科学技术、学习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科技交流不断加强。1985年1月,国家气象局就引进国外智力和培养锻炼气象科技队伍,成立了人才领导小组。1986年4月,国家气象局向中央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办公室报送了《“七五”期间派出进修和引进人才规划》。从1984年开始,我国承办的国际气象科技学术会议逐年增加,派出去学习、访问、考察的人员和接待来访人员也逐年增加。仅1991年,在我国召开的国际气象会议就有4个,还组团参加了世界气象组织在国外举办的8个气象学术会议,组织了到6个国家出访。全年派出人员30批82人次,接待来华外宾26批74人。这些广泛的国际交流,为推进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下,气象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制定30年发展纲要和10年规划,积极争取新上一批气象现代化骨干项目;建立双重计划体制和相应的财务渠道,推进事业结构调整,气象事业结构向基本业务、科技服务、综合经营的“三大块”转变;大力发展地方气象事业,促进国家和地方气象事业协调、快速发展;加强法制建设,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并完成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过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使整个气象事业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 (1)制定30年纲要和10年规划,再展气象现代化宏伟蓝图 ?29?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家气象局党组及时提出气象业务服务向“两头”发展的思路,即在继续抓好中短期天气预报的同时,应当大力发展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和气候、气候变化工作。为此迫切需要滚动修订《纲要》。1991年国家气象局党组决定编制《气象事业发展纲要(1991—2020年)》和《气象事业发展规划(1991—2000年)》。为了加强总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工作,经中编办批准,1991年成立了国家气象局总体规划研究设计室(以下简称总体室),并牵头编制《气象事业发展纲要》和《气象事业发展规划》。1993年经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审议,国家气象局颁发了《气象事业发展纲要》和《气象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到2000年和2020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气象事业发展纲要》和《气象事业发展规划》根据信息系统的构成思路,将基本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划分为气象综合探测系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系统和综合气象服务系统四大功能块。同时,加强了软科学研究,为事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 《气象事业发展纲要》和《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下发后,按照国家气象局的要求,总体规划研究设计室又编制了从1996年到2010年的《全国综合气象探测系统发展规划》、《全国高空探测系统发展规划》、《全国地面观测系统发展规划》、《全国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发展规划》和《全国基本气象信息分析预测系统发展规划》,对新一代天气雷达和新一代探空业务技术体制、中尺度灾害性天监测预警系统、气候模式等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划,描绘了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这些规划不仅有效地指导了当时的气象事业快速发展,而且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建立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大力发展地方气象事业 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之后,由于各地经济建设需要,自行建设了一些气象监测、气象通信、人工影响天气等地方气象事业项目。仅仅依靠中央财政,气象部门维持和发展出现较大困难。现代化建设资金紧?30?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缺,职工工作生活条件与地方的差距逐渐拉大,影响了气象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为此,1990年8月国家气象局在青岛召开全国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提出国家气象事业与地方气象事业协调发展的理念和建立双重计划财务体制的构想,希望国务院下发文件给予明确。1992年5月2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工作的通知》(国发〔 1992〕25号),明确提出发展国家气象事业和地方气象事业、建立双重计划体制和相应的财务渠道。为了推动国务院25号文件的贯彻落实,1993年10月,中国气象局在湖南大庸召开贯彻国务院25号文件经验交流会,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各省(区、市)计划、财政部门及气象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国务院25号文件的贯彻实施。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快发展地方气象事业的意见》,对“发展地方气象事业的主要任务、建立与国家财政体制相适应的地方气象投入体制、努力改善气象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强对发展地方气象事业的领导”提出要求,促进了地方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省以下气象通信网和农村气象服务网迅速发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国所有省(区、市)气象局、绝大多数地(市)和县(市)气象局都建立了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地方气象投入的增加,缓解了基层气象部门经费过度紧张的困境,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得以进一步改善。 (3)新上一批重大气象工程项目,气象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这一阶段,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工程、气象卫星工程、新一代天气雷达工程、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和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等工程项目的建设,大大推动了气象现代化的发展。 天气雷达建设进展顺利。1994年,中国气象局制订了《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发展规划》,拟在全国布设126部新一代天气雷达。新一代天气雷达瞄准当时美国的先进技术,但由于进口新一代天气雷达价格比较昂贵,中国气象局决定通过外引内联,引进美国新一代天气 ?31?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雷达WSR-88D先进技术,中美合资组建了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新一代天气雷达。与此同时,鼓励国内雷达厂家自主研制新型号雷达,从而形成S波段和C波段两个系列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系列产品。新一代天气雷达自1998年起纳入国债资金项目,全面开始建设。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开始发展省级中尺度基地建设。1994年福建的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简称二级基地)开始论证和建设,随后广东、上海、北京也开展了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由于当时中央财政对国家气象的投入有限,地方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有些地方一时难以建立,新一代天气雷达和二级基地建设曾一度停滞。但中国气象局坚持气象现代化建设不动摇的发展理念,再加上1998年争取到国债项目的支持,这些项目得以快速实施。 为了解决气象卫星长期发展的资金问题,中国气象局经过多方的努力,1999年底国务院批准了《未来十二年气象卫星及应用发展计划》,总投资52亿元人民币,使我国气象卫星的发展有了持续的经费支持。静止气象卫星FY-2A试验星于1997年6月10日成功发射,风云一号(FY-1)C星于1999年5月10日投入业务运行。 在信息网络和高性能计算机建设方面,1992年10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建设“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简称9210工程),1993年开始建设,1998年全部建成。该工程由1个国家级主站、6个区域级和25个省级次站、353个地市级小站、2218个VSAT单收站组成卫星广域网,包括卫星话音网、卫星数据广播网、地面公用分组交换网络(CHINAPAC)和各级计算机局域网。形成了一个卫星通信和地面通信相结合,以卫星通信为主、地面通信为辅,专网和公网相结合,以专网为主、公网为辅的集中控制、分级管理的现代化气象综合信息网络系统;统一了全国的气象数据格式、通信规程和数据库,极大地提高了气象信息网络的整体水平和处理、传输及交换信息能力。 ?32?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数值天气预报获得很大发展。1993年8月,国产银河巨型计算机YH2(4个CPU,每秒4亿浮点运算)在中国气象局安装成功,从此结束了我国气象部门没有亿次巨型机的历史,标志着我国气象现代化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94年10月,经各方努力,中国气象局首次引进了美国CRAY公司的CRAY-C92巨型计算机。1995年5月、1997年6月第二代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球谱模式(T63和T106)也先后在以上高性能计算机上投入业务运行(2002年又升级为T213)。1996年5月起,台风路径数值预报模式正式投入业务运行。1997年9月新一代天气预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MICAPS)在北京通过验收,其后立即在全国进行业务布点,统一了全国天气预报工作平台,使天气预报业务真正实现了从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向人机交互方式的转变。天气预报业务开始转到以数值天气分析预报产品为基础、预报员综合应用各种技术方法和经验的轨道上来。 在气候业务的发展方面,经国务院批准,1994年国家气候中心组建成立。1996年起,实施了“九五”国家重中之重科技项目——“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在国家和省(区、市)建立起以计算机为平台,集气候监测、预测、影响评估和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气候业务系统。动力气候模式从无到有,大大加强了气候预测能力。 (4)推进事业结构调整,转变教育体制 1992年8月,哈尔滨全国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作出具有战略意义的决定,将“四个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为“气象事业结构调整”,并要求全国各级气象部门将调整气象事业结构以及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运行机制作为气象部门深化改革的重点。气象部门通过几年的结构调整,各级台站、各个单位均形成基本业务、科技服务、综合经营 “小三块”的框架。随着科技服务和综合经营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经营粗放、管理薄弱,部门内实体小、低、散;部门内单位之间的无序竞争;一个单位内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不太协调; ?33?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各单位领导精力放在创收上太多,基本业务内在质量受到影响、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等。根据当时国家改革的形势,1998年的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提出对事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要求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整合资源,基本实现同一层次上由单位“小三块”向部门的“大三块”转变。并在江西、广西、湖北、湖南、四川试点后,全面铺开。 1999年青岛全国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上又提出气象事业结构由“三部分”组成的构想,并于2000年2月下发《关于深化气象部门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加快气象事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用3至5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在部门内初步形成由气象行政管理、基本气象系统、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三部分组成的,结构合理、界面清晰、协调发展的气象事业基本框架,并相应建立起不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气象管理依法行政、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基本气象系统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人员精干、管理科学、服务优质高效;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面向市场,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显著。通过三部分的协调发展,科技服务的队伍不断壮大。到20世纪末,省和省以下气象部门从事科技服务的专兼职人员已占总人数一半。气象事业结构的调整大大增强了气象部门的创收能力,为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稳定气象队伍,增加职工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教育体制方面,1998年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展开,经教育部和中编办批准,原北京气象学院改为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加强在职教育,开始了转轨工作。根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部署,2000年原中国气象局管理的南京气象学院、成都气象学院,湛江、南昌和兰州气象学校划归地方政府管理;省局所属的气象学校逐步转为培训中心。 (5)提出服务新理念,气象服务上新台阶 进一步明确气象服务理念。1995年4月在宜昌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提出了气象服务的“两个首位”思想:坚持在公?34?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益服务与有偿服务中,把公益服务放在首位;在决策服务与公众服务中,把决策服务放在首位;坚持在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服务中,突出以农业服务为重点。2000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气象服务是立业之本”;“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个过程不放过”的服务理念。会议要求,国家级、省级气象部门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中,要不失时机地建立决策气象服务机构、公众气象服务机构和气象有偿服务机构等。 决策气象服务得到明显加强。对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特大洪水,从气候预测到中短期天气预报都比较准确,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政部门指挥防洪和抗洪斗争提供了优质气象服务。为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庆提供精细化服务,保障国庆阅兵正常顺利进行,受到党中央的表扬。为长江三峡大江截流等重点工程服务效益明显。兴农网的建立丰富了为“三农”服务的内容和手段。 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气象科技服务的开展,服务手段更加丰富,服务内容更加细化,进一步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电视天气预报、电话自动答询系统、防雷技术服务、无线寻呼成为当时科技服务的支柱项目,为气象事业发展和队伍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工作不断规范。1994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制度。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气象局以“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名义召开了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1996年国务院办公厅向各地和各部门印发《关于转发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请示的通知》。1997年,经“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批准,人工影响天气科技咨询评议委员会成立。这一期间,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得到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不断规范,作业规模不断扩大,作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6)《气象条例》和《气象法》相继出台,依法行政得到加强 中国气象局对气象立法工作非常重视。早在1987年就成立了以 ?35?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国家气象局局领导为组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起草组,开始《气象法》文本的起草工作。当时国务院法制局建议,气象立法分两步走,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再上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据此《气象法》的起草,转为《气象条例》的起草。经过近7年的努力,1994年8月18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我国第一部气象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气象部门的社会管理职能越来越多,仅靠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难以完成社会管理职能。为此,1996年中国气象局成立了以温克刚局长为组长的《气象法》起草小组,在总结《气象条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再次组织起草《气象法》。1999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定。1999年10月31日,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并由江泽民主席签署第23号主席令发布,于2000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从此,诞生了我国第一部气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7)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扩大国际气象科技合作 1996年1月,中国气象局召开了全国气象科学技术大会。这次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气象”战略。大会审议通过并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意见》。明确科教兴气象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教育作为加速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气象事业科技含量的基础,依靠科技进步,坚持教育为本,全面提高气象队伍素质,促进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1998年,中国气象局组织开展了以气候和中尺度气象为主题的四个大型科学试验:由我国科学家主导、国际广泛参与的“南海季风科学试验”,由海峡两岸科学界携手合作进行的“海峡两岸中尺度气象?36?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科学试验”及“青藏高原地气系统物理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和中国灾害性天气影响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分平衡科学试验”,这些研究项目和科学试验取得了大批重要成果,被列为中国2000年基础研究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中国气象局同其他部委共同主持了“我国重大天气气候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简称中国暴雨)”和“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及调控原理”两项“973”计划项目,并参与多项“973”计划项目,主持承担了“中国气象数值预报创新技术研究”、“人工增雨技术及示范”等近十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课题)和近百项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及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申报科技部“863”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能力和积极性也得到大幅度提升,获得资助的项目经费保持了稳步上升的势头。 双边国际气象科技合作方面,中国先后于1993年同德国、越南,1994年同韩国,1995年同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1996年同吉尔吉斯坦、丹麦和瑞典,1997年同印度,1998年同法国、以色列,1999年同伊朗等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气象科技合作协议、意向书或备忘录。双边和多边国际气象科技合作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 (8)气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广泛开展群众性文 明行业创建活动 气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气象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展开,管理问题日益凸显。1994年8月中国气象局在乌鲁木齐召开全国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专题研究科学管理问题,提出气象现代化和科学管理“两轮驱动”的理念。随后又设立“气象科学管理体系研究”课题,提出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执行系统规范化,监督系统制度化和建立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等要求。全国气象部门普遍 ?37?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推行了规划计划管理和目标管理,建立了重点工作的量化指标体系,建立健全了工作业绩考核和述职制度,大大提高了宏观调控和管理能力。根据“规划、协调、指导、服务”的原则,加强了气象行业管理。制定行业标准,提高非气象部门台站的业务质量,实现信息共享,推进全行业业务水平的提高。 重视基层台站建设。气象部门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气象台站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效卓著。先后实施了《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建设的意见》、《气象部门建设“一流台站”指导意见》,全面加强基层台站各项建设,不断加大建设投入特别是加大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台站投入的倾斜,广大基层台站工作和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截至“十五”期末,基本完成了各级气象台站的综合改善,基层台站的业务建设、内部管理、队伍建设、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得到加强。 群众性创建文明行业的活动蓬勃开展。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召开后,中国气象局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1997年1月召开了全国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局党组组织制定了《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此后,基层台站创建文明单位、省(区、市)气象部门创建文明系统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国广泛开展,并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这项工作得到中央文明委的充分肯定。 4. 统筹兼顾,持续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正式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下发,气象事业依法发展得到加强;气象业务、服务、科研和教育等领域进一步拓展;气象现代化投入成倍增加,20世纪90年代启动的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建成,并发挥了很好的效益,气象事业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好势头,开始步入持续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适应国内外形势需要,大力加强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面推进现代气象业务?38?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体系建设,努力开创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新局面。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1)开展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建立气象现代化体系 2002年10月18日,朱镕基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在视察中国气象局时,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温家宝副总理要求气象部门要实现四个一流,即一流的装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台站,以更好地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服务。2003—2004年,经国务院领导批准,中国气象局牵头组织进行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众多专家学者参与,取得了丰硕成果。战略研究提出的“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强化观测基础、提高预测水平、趋利避害并举、科研业务创新”的战略方针,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等,得到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之后,中国气象局浓缩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形成《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代拟稿,上报国务院。2006年1月,国务院以国发〔2006〕3号文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了中国气象事业到2020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为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2006年中国气象局启动了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工作。在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和江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进行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确定了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目标,制定了改革的总体方案和配套方案。2007年中国气象局提出建立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新思路。2009年制定下发了《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指导意见》、《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09—2012年)》、《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的意见》和《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 (2)适应国内外形势需要,加强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 ?39?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2007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甘肃省气象局时指示气象工作要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为人民群众福祉安康提供服务。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到 “强化防灾减灾工作”。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时特别强调,要加强防灾减灾工作。200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下发,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全面要求。2007年9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大会》,国务院副秘书长张勇主持会议,回良玉副总理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郑国光局长作报告,浙江、辽宁、安徽、江西、重庆、甘肃六省市人民政府主管领导发言,水利部、民政部领导讲话,对气象防灾减灾作了全面部署。 中国气象局把气象灾害的防御作为重中之重予以加强。为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工作,2004年中国气象局启动了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和气象灾害调查评估工作,同年10月颁布实施《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2005年9月,经中编办批准,中国气象局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2006年6月,印发《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同时启动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已先后报国务院审批。2007年10月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气象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2008年5月印发《气象部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全面安排部署气象部门应急体系建设工作。中国气象局先后与国务院应急办、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家防总等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和灾害防御规划管理协调保障机制,与国家核应急办公室、国土资源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环保总局、安监总局、林业局等部门建立了地质气象灾害、交通安全、高温中暑、一氧化碳中毒、农业林业病虫害、森林草原火险等联合预警制度,以及海上搜救等公共突发事件气象保障机制。全国气象部门每天为60多万名各级应急和决策指挥人员发送气象预警手机短信。2007年7月,中国气象局与教育部、国?40?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务院应急办公室联合向全国42万所中小学校免费发放了防雷减灾宣传画册和光盘。与中国科协联合开展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和常识“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与教育部联合发文,加强全国中小学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各省(区、市)气象局都制定了气象应急预案,建立了移动气象台。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进一步受到重视。2002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 2003年国务院批准调整了“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成员。 2004年2月经报国务院批准,以“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名义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2004年5月胡锦涛、温家宝等多位中央领导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做出重要批示。200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通知》下发。2007年底,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组建了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2008年11月,中国气象局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09年中央财政设立了人工影响天气专项经费6000万元开展试点工作。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推进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在2009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提出,加强人工增雨和防雹能力建设,完善人工增雨防雹体系,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及保障能力,并在农业气象保障体系建设中,将人工增雨防雹工程作为三个工程项目之一列入。 进入新世纪,气候变化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气象局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也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了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2002年中国气象局组织召开了中国气候大会,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气候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了《中国国家气候计划纲要》、《中国气候系统观测计划》。中国气象局机关增设了气候变化处。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在世界气象组织和亚洲气候变化工作中的作用, 2003年,中国气象局成立了北 ?41?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京气候中心。2006年8月中国气象局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2007年6月,国务院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任组长,中国气象局是领导小组的核心部门之一。2007年8月,中国气象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统一领导、协调全国气象部门的气候变化工作,郑国光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务院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部门分工》,制定了《气象部门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行动计划》。2008年,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成立,挂靠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制定印发了《加强省级气象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指导意见》。 加强气候业务和研究工作。为了给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支撑,提高气候预测业务水平,中国气象局启动了中国气候系统模式研究计划。我国气候模式预估结果被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引用。2004年,根据2002年中国气候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国气候系统观测计划》,制定了《中国气候系统观测总体实施方案》。按照以上计划和方案,中国气象局启动了气候观测系统台站建设。 积极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工作。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等。2006年,科技部、发改委、外交部、中国气象局、环保总局和中科院联合发布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承办了“2006年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全球环境变化科学大会”。同时承办了第二届全球环境变化科学大会青年科学家会议。中国气象局牵头联合科技部等六部门制定并颁布了《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配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参与重大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并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开展气象为节能减排服务。 (3)进一步开放合作,拓宽业务和服务领域 进入新世纪,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受到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42?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各界的空前关注,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的需求,迫切需要气象部门拓展业务和服务工作领域。为此,中国气象局把拓展领域首次提到战略高度,作为三大战略之一予以实施。 2000年开始,中国气象局主动与各部门开展合作,逐步形成开放、合作、共赢的新局面。2001年中国气象局与环保总局合作开展47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2002年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启动了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工作。2003年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开展地质灾害预报。2005年与交通部签署交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合作协议,与农业部签署开展农业干旱和病虫害监测预警协议,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签署突发化学污染事件合作备忘录,开展了生态监测预报和空间天气业务。2006年与交通部合作开展海上搜救气象服务,与卫生部开展应对气象条件引发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合作。2007年与国家测绘局开展地理气象信息数据资源共享与技术合作,与空军气象局签订信息共享协议。2008年与国家安监总局、国家海洋局签订建立气象灾害预警工作机制的协议,与农业部签订合作备忘录等。 从2003年开始,中国气象局还与高校开展局校合作,先后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云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央财经大学等16所高等院校签署了合作协议。2004年4月,中国气象局与教育部联合召开了局校合作座谈会,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对气象部门开展的局校合作给予高度评价。 根据拓展业务和服务领域的需要,中国气象局适时调整加强了组织机构。2003年,中央编制办公室批准建立了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2004年,正式组建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中国气象科学院内成立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拥有了第一个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 ?43?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验室。2005年,成立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2007年,在国家气象中心内成立气象灾害评估中心。2008年先后成立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等。 (4)气象现代化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进入新世纪,气象部门提出了继续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这一期间,国家加大了对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20世纪90年代启动的一批气象现代化重点工程建设进展加快。 《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和《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建设顺利实施。2004年中国气象局引进了运行速率达21.5万亿次的IBM CLUSTER 1600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于2005年6月1日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项目还支持了国家气候中心、省级气候中心的气候监测、预测、评价、服务业务系统建设。2004年中国气象局组织修订了《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发展规划》,修订后的规划在全国布设158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到2008年底已布设运行146部。2009年8月20日,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再增建新一代天气雷达58部。我国在《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的带动下,在各级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全国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迅速展开。 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业务持续快速发展。FY-2B试验卫星于2000年6月25日成功发射。2002年5月15日,FY-1D星发射成功并投入业务运行,与FY-1C星形成双星运行。2004年10月19日和2006年12月8日,FY-2C星和FY-2D星分别发射成功并投入业务运行。FY-2C星是我国第一颗业务静止气象卫星,圆满实现了“一次成功,稳定运行,三年寿命”的目标,也实现了静止气象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转变,与FY-2D星一起,形成了静止卫星“双星观测,互为备份”的业务格局。FY-2C业务静止气象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总体质量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44?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奖。2005年,FY-3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一期工程项目通过了国务院批准,FY-3A气象卫星于2008年5月27日发射成功,FY-2E气象卫星2008年12月23日发射成功。 自主开发的新一代全球/区域多尺度通用资料同化与数值预报模式系统(GRAPES)获得有效进展,被列为科技部“十五”期间重大科技成果之一。以GRAPES为基础构建的中尺度同化预报系统(GRAPES-MESO)于2006年投入业务运行;全球同化预报系统(GRAPES-GFS)于2009年3月31日通过专家评审开始准业务运行。2006年国家气象中心全球集合预报模式投入运行。2007年全球业务数值预报模式完成从T213到T639的升级,投入业务试运行。 (5)气象科技服务持续快速发展 气象部门在坚持公益服务为主导地位的同时,依法继续发展气象科技服务和雷电防护等服务工作。 2002年,中国气象局在厦门召开了“全国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工作会议”。2007年8月,中国气象局制定下发了《气象科技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在北京召开全国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会议,总结了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下发了《气象科技服务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强调气象科技服务一定要适应事业单位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服务业改革和现代气象业务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坚持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通过提高科技含量、强化管理,推动气象科技服务实现新发展,取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08年第五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提出,气象科技服务是公共气象服务的延伸和拓展,属于公共气象服务范畴。2009年7月,中国气象局印发《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技服务的意见》。这一阶段,气象科技服务快速发展,收入大幅度增长,有力地支持了气象现代化和职工工作、生活环境改善,稳定了人才和队伍。 (6)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45?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进入21世纪,中国气象局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谋划事业发展的同时谋划人才工作。2000年,印发了《关于加快气象部门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02年提出了人才强局战略,印发了《中国气象局实施人才战略的意见》和《中国气象局特聘专家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关于选派优秀年轻科技和管理骨干出国培训的实施办法》、《中国气象局关于实施西部优秀年轻人才津贴制度的暂行办法》和《中国气象局关于开展气象科技和管理骨干交流互访的实施办法》等4个配套办法。2004和2009年,分别召开了气象部门人才工作会议和人才工作座谈会,先后制定了《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国气象局 “323”人才工程实施意见》、《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的意见》。2000—2008年,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由40.3%增加到73.9%,本科以上学历比例由18.1%增加到42.6%,研究生由663人增加到2771人。高级职称比例由5.4%增加到11.1%,中级职称比例由34.1%增加到40.7%。 (7)《气象法》正式实施,气象社会管理职能得到加强 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开始实施。《气象法》不仅提升了法律效力,而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相比,增加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防御方案;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做出评估;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应当加强对雷电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应当组织气候可行性论证等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新内容。《气象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气象事业进入依法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实施后,中国气象局一方面加快了制定配套法规的步伐,另一方面还加大了执法力度。2002年5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中国气象局先后制定下发?46?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了19部部门规章(17部有效)。各地积极推进地方气象法规建设,制定与《气象法》相配套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96部,逐渐形成气象法规体系。《气象法》实施以来,中国气象局连续9年与全国人大到基层进行《气象法》实施情况调研和检查,促进了《气象法》的贯彻实施。 依法行政得到加强。2004年9月,中国气象局在西安召开全国气象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会后下发了《中国气象局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细则》,提出了全面推进气象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及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成为全面推进气象依法行政的重要指导性文件。2006年,中国气象局落实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全面推进气象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 雷电防护法律法规及相应社会管理职能得到加强。继2000年《气象法》赋予气象部门雷电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能后,2004年6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明确了防雷装置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认定,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等行政许可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实施,赋予气象部门对上述事项的社会管理职能。2005年1月,中国气象局分别以第10号令和第11号令发布了《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 (8)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气象科技实力 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科技体制改革的精神,中国气象局积极推动气象科研院所的改革与发展。2001年10月,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428号文件,明确中国气象局成为国家首批启动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四个部门之一。中国气象局所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8个区域专业研究所,按照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结构调整、机制转变、制度创新、人员分流”的改革方针,全面实施了科技体制改革,2004年10月14日通过三部门的联合验收。已初步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 ?47?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气象科学研究院所体系。 2001年12月,全国第一个科学数据共享试点工作——气象资料共享系统建设试点正式启动,从2006年起气象资料共享系统建设试点转入国家科学数据中心试点建设阶段,实现了气象科学数据实时免费共享。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国家对地观测系统EOS(地球观测卫星)/MODI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卫星资源共享建设、北京高性能计算机资源共享。与此同时,还积极推进瓦里关、龙凤山、上甸子、临安等大气本底观测站的升级建设,“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台站”和“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已列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体系。 2006年5月中国气象局联合科技部、国防科工委、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召开了全国气象科学技术大会。回良玉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任务。会议审议通过《气象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规划提出了未来15年我国气象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确定了气象事业发展急需科技支撑的重点领域、优先主题、重大科技任务和“十一五”期间的重大科学技术专项。《气象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于2006年12月由5部委(局、院)联合颁布实施。 不断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2007年11月,由中国气象局、科技部、教育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委等6部委联合发布了《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意见》,意见提出以“需求牵引、着眼长远,职责明确、优化布局,开放联合、资源共享,抓住重点、突出特色”为指导原则,到2020年前后,形成符合创新型国家要求,布局合理、任务明确、开放合作、支撑有力的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为气象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 (9)改善发展环境,加强气象文化和基层台站建设 2002年开始,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精神,气象?48?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部门广泛开展了气象文化建设,加强基层台站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2003年中国气象局制定实施了《中国气象文化建设纲要》。继1999年开展“三讲”活动以来,进入新世纪又进行了党的先进性教育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加大内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2004年起,中国气象局逐步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向社会媒体发布气象信息。2006年被国务院新闻办确定为定时定点自主发布新闻的单位。2006年5月,中国气象频道开播。《中国气象报》2003年改为周三刊,2007年改为周四刊。中国气象局政府网站逐步得到加强。对外新闻宣传工作取得突破,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的重要栏目和时段对气象新闻宣传明显增加。为进一步扩大宣传面,2006年中国气象局与新华社签署了合作协议;2008年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签署了合作协议。 适应国家财政预算改革,促进经费持续增长。从2000年开始,财政部推行预算制度改革,气象部门被财政部列为首批基本支出定员定额试点单位,中央财政对气象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中国气象局积极推进预算编制方法的改革,建立了中国气象局、省级气象局、地市级气象局、县级气象局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和中国气象局、省级气象局、地市级气象局三级项目库,实行滚动管理。从2002年开始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到2007年所有二级和三级预算单位都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同时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将气象部门重大仪器设备等实行部门集中采购。推行财务核算中心制度,截至2007年,中国气象局和各省(区、市)气象局全部成立了财务核算中心。 加大基层台站建设力度,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2004年11月中国气象局下发《关于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建设的若干意见》,2009年1月,中国气象局再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气象工作的若干意 ?49?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见》。随着国家对气象事业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国气象局逐年加大了对基层台站建设的经费支持力度。同时,各级台站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经费支持,并通过近年发展良好的科技服务,积极开展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职工工作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50? 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 ?51?
本文档为【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37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2KB
软件:Word
页数:49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18
浏览量: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