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骨髓细胞学检查

骨髓细胞学检查

举报
开通vip

骨髓细胞学检查第三章骨髓细胞学检查主要内容:骨髓检查、血型检测、临床输血第一节骨髓细胞学检查一、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1、诊断造血系统疾病:对各型白血病、各类贫血有明确诊断的作用。2、帮助诊断某些代谢障碍性疾病:如高——雪氏病;3、诊断原发性及继发性转移瘤4、诊断某些原虫性传染病:查到黑热病原虫主要靠骨髓涂片。二、骨髓取材部位:1、髂后上棘:为首选,此处骨质较薄,骨髓液较丰富,操作安全,病人顾虑少。2、髂前上棘:为次选,但易受血液稀释影响。3、脊突穿刺:第三、四腰椎脊突为穿刺点,骨髓含量丰富,但面积小。4、胸骨穿刺:在第二与第...

骨髓细胞学检查
第三章骨髓细胞学检查主要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骨髓检查、血型检测、临床输血第一节骨髓细胞学检查一、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1、诊断造血系统疾病:对各型白血病、各类贫血有明确诊断的作用。2、帮助诊断某些代谢障碍性疾病:如高——雪氏病;3、诊断原发性及继发性转移瘤4、诊断某些原虫性传染病:查到黑热病原虫主要靠骨髓涂片。二、骨髓取材部位:1、髂后上棘:为首选,此处骨质较薄,骨髓液较丰富,操作安全,病人顾虑少。2、髂前上棘:为次选,但易受血液稀释影响。3、脊突穿刺:第三、四腰椎脊突为穿刺点,骨髓含量丰富,但面积小。4、胸骨穿刺:在第二与第三肋骨之间的胸骨正中线上穿刺,穿刺针长度固定在1cm以上(胸骨较薄,后方有主动脉,技术要求高,一般不做首选)。但反映骨髓增生程度以胸骨为最好,脊椎次之,更次为髂棘。三、骨髓细胞起源、发育体系及发育规律(一)血细胞的起源及发育体系:造血干细胞→造血祖细胞→1.红系祖C→原红C→早幼红C→中幼红C→晚幼红C→网织红C→成熟红C2.粒—单系祖C→原粒C→早幼粒C→中性、嗜碱中幼粒C→中性、嗜碱晚幼粒C→中性、嗜碱杆状核C→中性、嗜碱分叶核C3.粒—单系祖C→原单核C→幼单核C→单核C4.嗜酸粒祖C→嗜酸早幼粒→嗜酸中幼粒→嗜酸晚幼→嗜酸杆状核→嗜酸分叶核5.嗜碱祖C→嗜碱早幼粒→嗜碱中幼粒→嗜碱晚幼→嗜碱杆状核→嗜碱分叶核6.巨核系祖C→原巨核→幼巨核→颗粒型巨C→成熟型巨C→血小板7.T细胞系祖C→T原淋巴C→T幼淋巴C→T淋巴C8.B细胞系祖C→B原淋巴C→B幼淋巴C→B淋巴B→浆细胞淋巴细胞分化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骨髓由淋巴系干C分化为淋巴系祖C;第二阶段此祖细胞迁移至各自适当的环境,至胸腺者分化为TC,仍在骨1髓者分化为BC;第三阶段是外周的淋巴细胞,在这里获得并发挥其免疫功能,TC参与C免疫,BC转化为浆C,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二)细胞发育规律1、细胞体积:大→小,巨核除外,越成熟体积越大。2、胞核:大小:大→小→脱核(红细胞系)形态:圆→不圆→分叶(粒细胞系)染色质颜色:淡红→紫红→深紫;结构:细丝状→粗网状→块状3、核仁:大小:大→小;数目:多→小→消失4、胞浆:量:少→多;颜色:深兰→浅兰→淡红;颗粒:无→有。病理情况下细胞发育紊乱,可不符合上述演变规律,如胞核发育明显落后于胞浆(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核尚大而染色质浓集,核成熟但有核仁等(见于白血病),这些异常现象有助于对病理性细胞的识别及鉴别诊断。四、骨髓血细胞检查结果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一)骨髓增生程度根据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的比例可粗略分为5级,由于穿刺吸取骨髓时,只有稀释的可能而无浓缩的机会,因此检查结果介于两级增生程度之间时,可将其增生程度上提一级。增生程度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常见病因增生极度活跃1:1白血病、红白血病等增生明显活跃5:1-9:1(10:1)白血病、增生性贫血增生活跃27:1(20:1)正常骨髓、某些贫血增生减低90:1(50:1)造血功能低下增生极度减低200:1典型的再障(二)粒细胞系与有核红细胞的比例(粒红比)粒细胞系各阶段(中性、嗜酸、嗜碱)的细胞总和与各阶段幼红细胞总和之比,称粒红比,正常约为3~4:1。1、正常:①正常骨髓象;②病变未累及粒、红系(原发PC减少);③粒红平行2减少,如再障。2、比值增高:①粒细胞系增生:如感染、慢粒;②幼红细胞贫血,如单纯红细胞再障。3、比值下降或倒置:①幼红细胞增生,如各种增生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②粒细胞系降低,如粒细胞缺乏症。五、白血病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属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其特点为白血病细胞呈现异常增生伴分化成熟障碍,有明显的质(形态和功能)和量的异常,并广泛浸润全身组织器官,抑制正常的造血功能,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发热、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可危机生命。2、分类:按细胞分化程度、细胞形态、临床分类。我国白血病FAB形态学分型:M1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原始粒细胞≥90%M2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a原始粒细胞介于30%~90%,单核细胞<20%M2b骨髓粒系明显增生,异常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常>30%。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常>30%。M3a粗颗粒型:M3b细颗粒型M4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a以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及单核>20%M4b以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粒+早幼粒细胞>20%M4c具有粒系又有单核系特征的原始细胞>30%M4Eo除上述特征外,有颗粒粗大且圆、着色较深的嗜酸性粒细胞,占5%~30%。M5单核细胞白血病M5a未分化型,骨髓原单核细胞≥80%3M5b部分分化型,骨髓原始和幼稚单核细胞30%,原始单核细胞<80%M6红白血病骨髓中红细胞系≥50%,伴有形态学异常;原粒细胞(或原单+幼单核细胞)>30%。M7巨核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有原巨核细胞;骨髓中原巨核细胞>30%。L1以小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核染色质较粗,核仁小不清。L2以大细胞为主,大小不一,核染色质较疏松,核仁较大,1至多个。L3以大细胞为主,大小均一,核染色质细点状均匀,核仁1个或多个明显。六.几种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点1、缺铁性贫血(IDA):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了血红素的合成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红比变小。红系明显增生,以中、晚幼红细胞居多,粒系和巨核系无特异改变。2、再障(AA):是由多种病因和不同机理引起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生成减少。【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减低或极度减低,分类计数示红系及粒系减少,以成熟和接近成熟的细胞为主,晚幼红常↑,巨核细胞减少或不易找到,淋巴细胞相对↑。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网状细胞、吞噬细胞等非造血细胞↑。3、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1、M2、M3原粒细胞或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原粒+早幼粒细胞>30%,并有形态变异,可见于各种年龄组,但以5岁左右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最高,成年人中也较为常见。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①早幼、中幼、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均明显增多,并伴嗜酸粒细胞增多;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红比显著增高。③粒系极度增生,各阶段均见,以中性中幼粒、晚幼粒增生为主,嗜酸嗜碱增多;④红系受抑;⑤好发年龄在25~60岁,发病高峰在40岁左右,男性略多于女性。第二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血型是人体的一种遗传性状,狭义的说是指红细胞表面抗原的差异,广义而4言是指白细胞、血小板以及组织细胞表面抗原成分的差异;是血液系统的一种遗传多态性,是产生抗原抗体的遗传性状。1、ABO血型:ABO血型系统由9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B、O三种等位基因决定,A、B基因对于O基因而言为显性基因。父母双方如各遗传给予代一个基因,则可组成6个基因型,因为O为隐性基因,所以只有四种表型。极少数人基因型为hh,表型为Oh,由于没有H基因,而h基因又为无效基因,因此其中红细胞上和唾液中不可能有H物质,因而也就不存在A、B抗原体,所经Oh红细胞不被抗A、抗B或抗A、B所凝集,但其血清中抗A抗B与抗H,所经除与A、B型红细胞均能产生强反应外,还可与O型红细胞凝集,当怀疑Oh时,如其血清与O型红细胞凝集,可经确定其为Oh型,称之为孟买型。2、ABO血型鉴定:5通常用盐水凝集法检测红细胞上存在的血型抗原,以及血清中存在的血型抗体,依据抗原体存在的情况判断血型。常规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包括正向定型与反向定型,前者是用已知抗体特异性的血清上抗原红细胞的抗原,后者是用已知血型的红细胞检查血清中抗体,凡出现凝集者为阳性,红细胞呈散在游离状态为阴性。3、ABO血型检查的临床意义每个都具有ABO血型中的某种抗原及相应的天然抗体。血型检查的重要性不在于某种具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而在以下各个方面:(1)输血:输血前必须检查血型,选择血型相同的供血者,进行交叉配血完全相合才能输血。(2)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依靠血型血清学检查来诊断。(3)器官移植时受者与供者也必须ABO血型相符合才能移植,血型不符极易引起急性排异反应、导致移植失败。(4)ABO血型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也有一些报道,某些看来造血系统无关的疾病实际上可能与红细胞血型抗原有关,但这方面的临床实用意义不大。4、交叉配血交叉配血是在输血前必做的试验,其做法系使供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反应(主侧交叉配血)和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反应(次侧交叉配血),观察两者是否出现凝集的试验。其目的是检查受血者与供血者是否存在血型抗原与抗体不合情况。交叉配血中最重要的是ABO血型配合,必需ABO血型相同,且交叉配血无凝集才能输血。多年来一直沿用室温盐水配血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只能检查出不相配合的完全抗体,而不能检查出不相配合不完全抗体,所以仅可以满足大部分输血者ABO血型配血要求。而除ABO系统以外的其它血型系统的抗体或多次接受输血患者及多次妊娠的妇女产生的抗体绝大多数为IGG,在盐水介质中不能凝集红细胞。为检查出不完全抗体常用方法有抗人球蛋白法、蛋白酶法及胶体介质法等,这些方法也还存在某些缺点。为了输血安全及操作方便,必须改良配血方法。最近提出的用聚凝胺配制的试剂可以检查出IGM与、IGG两种性质的抗体,能发现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绝大多数抗体。65、Rh血型系统Rh系统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复杂的一个系统,其重要性仅次于ABO系统,已鉴定出的Rh抗原有40多种。自从发现D以后,又发现了D以外的一些抗体,如抗E、e、C、c等抗体,从而认识到红细胞上还有对应这些抗体的,逐渐形成了一个复杂的Rh系统,其中以D、e、e、C、c最为常见。Rh抗原命名为C、D、E、e\c\d,但从未发现过d抗原及抗原d活性,从而认为d抗原实际是不存在的,但仍保留“d”符号,以相对于D,不管一个有是否有D,都还有其它Rh抗原,但有D者习惯称Rh阳性,无D而早有其客观存在Rh阴性频率约占人群中的0.34%,而cde/cde基因型约占0.2%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Rh血型系统的临床重要性地于抗RH抗体引起的反应,抗Rh抗体主要通过输血或妊娠免疫而产生,较大量的Rh阳性(D抗原阳性)细胞进入Rh阴性者体内后,2-5个月内血浆中可测到抗体,如经再次免疫,3周内抗体浓度可达到高峰。如受血者或孕妇血浆中含有Rh抗体时,当再与含相应抗原血液相遇,将引起严重输血反应或新生儿溶血病,尤其以抗D与D红细胞为著。因此Rh抗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约80%以上Rh阴性受血者的接受Rh阳性血液后能产生抗体。复习题:1、骨髓取材部位2、细胞发育规律3、粒红比、增生分级4、我国白血病FAB形态学分型5、交叉配血6、Rh系统:Rh系统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复杂的一个系统,已鉴定出的Rh抗原有40多种,其中以D、E、e、C、c最为常见,Rh血型检测时,有D者习惯称Rh阳性,无D者称Rh阴性,Rh阴性频率约占人群中的0.34%。7
本文档为【骨髓细胞学检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7928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0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9-18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