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凤县苹果产业发展规划

凤县苹果产业发展规划

举报
开通vip

凤县苹果产业发展规划凤县苹果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序  言凤县地处秦岭腹地,与渭北苹果产业带接壤。凤县苹果生产历史悠久,70年代曾被中央“三部一社”列为我国苹果外销基地,与洛川、铜川、淳化一起为我国苹果出口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县苹果面积最高峰达到8多万亩。但目前全县仅保存苹果面积5.1万亩,一些乡镇苹果产业依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为了进一步发挥苹果产业的经济优势和生产潜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改变当前苹果经营效益不高、科技服务跟不上苹果生产和发展的要求,特制定我县苹果产业发展规划。一、  凤县苹果产业资源概况1、凤县发...

凤县苹果产业发展规划
凤县苹果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序  言凤县地处秦岭腹地,与渭北苹果产业带接壤。凤县苹果生产历史悠久,70年代曾被中央“三部一社”列为我国苹果外销基地,与洛川、铜川、淳化一起为我国苹果出口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县苹果面积最高峰达到8多万亩。但目前全县仅保存苹果面积5.1万亩,一些乡镇苹果产业依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为了进一步发挥苹果产业的经济优势和生产潜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改变当前苹果经营效益不高、科技服务跟不上苹果生产和发展的要求,特制定我县苹果产业发展规划。一、  凤县苹果产业资源概况1、凤县发展苹果产业的生态条件凤县地处秦岭山区的亚热带与温带分界线上,海拔在908米至2738米之间,属于暖温带山地气候。气候带依照海拔高度垂直分布明显。年均温度11.4°C,年最低温度-16.3°C,最高温度37.3°C,无霜期188天,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适中,年降雨量613mm。据“果树栽培学”记载,苹果栽培适宜自然条件:年均温度7.5~14°C,海拔800~1200m,降雨量540-800mm,土壤PH5.5~6.7,土层深度1m以上,地下水位1.5m以下。凤县的自然条件,完全可以满足苹果生长和结果的需要。又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教授主编的《苹果学》中划定的苹果最适宜区(优生区)和适宜区的指标要求(见表1)。我县自然生态条件完全达到苹果最适宜区生态指标,可见我县生产苹果的气候资源条件与我省渭北旱原地区基本相同。      表1   凤县气候资源与苹果生态适宜指标的比较产区名称主要指标辅助指标符合指标项数 年均温(℃)年降雨(mm)1月中旬均温(℃)年极端最低温(℃)夏季均温(6-8月)(℃)>35℃天数夏季平均最低气温(℃)  最适宜区8~12560~750>-14>-2719~23<615~187 黄土高原区8~12490~660-1~-8-16~-2619~23<615~187 黄河故道区14~15640~940-2~2-15~-2326~2710~2521~233 西南高原区11~15750~11000~7-5~-1319~21015~176 北部寒冷区4~7410~650<-15-30~-4021~240~216~184 山东沿海9~13580~840-2~-10-13~-2422~240~319~216 山东内陆12~13580~740-3~-15-18~-2725~2610~1820~214 美国华盛顿产区15.64708-822.60155 凤县凤州11.4613-1.1~-4.3-16.722.70.4177  2、土地资源全县耕地面积30333公顷,其中坡耕地占70%以上,素有“九山九水半分田”之称。可开发的"五荒"(荒山、荒滩、荒坡、荒沟、荒水)资源70多万亩,发展苹果产业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县境内林地面积167917公顷,灌木、乔木360余种,野生果树21科、113种。除野生果树资源外,苹果已成为凤县特产,素有质优味美,酥脆多汁,享誉四方。3、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凤县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西邻甘肃,南接四川,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我县扼川陕、秦陇要冲,川陕公路、陕甘公路、凤太公路等国道、省道与地方道路交会其中,公路四通八达。川陕交通要道-宝成铁路穿境而过,县境内铁路总长90公里,有7个火车站。4、旅游资源丰富县境内植被覆盖率极高,山青水碧、景色秀丽,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紫柏山是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列为陕西三大名山之一,位于凤县与留坝县交界处,景区内山体高大险峻,深谷纵横。此外,秦岭大散关遗址、辛家山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嘉陵江源头风景区、陈仓古栈道、灵官峡石崖等景观都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配合观光旅游产业,开发特色旅游观光苹果也有很大潜力。二、凤县苹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1、凤县苹果产业现状凤县苹果栽培历史较早,20世纪70年代我县率先发展苹果生产,国内许多著名苹果专家曾来凤县蹲点,全国三红苹果引进与推广、小国光丰产栽培技术、苹果腐烂病防治技术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均在凤县实施,凤县苹果在国内外早颇有名气,曾经被列为我国苹果外销基地。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全县苹果生产经历了1986—1996年的快速发展和1997年后调整优化的两个发展阶段。1986-1988年是我县苹果第一次大发展时期,栽培面积曾达到2-3万亩,栽培品种有红星、元帅、大国光、小国光、青香蕉、新红星、金帅、秦冠。苹果生产多以农民个体经营,零星分散,不成规模。第二次大发展在1991-1996年,全县苹果面积急剧增长, 10个乡镇都发展苹果,栽培面积一度达到8万多亩,主要栽培品种为富士、秦冠,搭配品种为嘎拉、乔纳金,新红星等。1997年后苹果生产进入调整优化阶段,生产由数量扩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受果品销售不景气影响,果业经营效益下滑,非适宜区和适宜区内的老品种以及管理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地区的果园相继被毁,苹果面积大幅度减少,但凤州、唐藏等优生区苹果经济效益较高,面积保持稳定。目前,全县唐藏、平木、三岔等六个主产苹果的乡镇,苹果栽培面积5.1万亩左右,年产量3万吨,年产值6000万元。2、主要存在问题我县苹果产业虽然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农民增收致富起到重要作用,但产业发展与渭北苹果基地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苹果总体质量水平不高;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不长;技术推广与质量标准体系以及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这些问题伴随着果业的纵深发展矛盾日益凸现,严重制约着我县苹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1)区域布局不合理,缺乏科学的长远规划凤县气候资源复杂,既有苹果发展的适宜区,也有苹果发展的次适宜区,在苹果大发展时期,全县所有乡镇都曾栽植过富士苹果,适地适栽的原则贯彻不够,一些次适宜区都大力发展苹果。同时,在适宜区缺乏品种区划,盲目追随外地,发展不适宜我县栽培条件的苹果品种。其次,果园过于分散,聚集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区域布局、品种搭配不合理的矛盾逐渐现露,部分果树被挖,一些地方苹果生产被迫下马。举出次适宜区乡镇名称?(2)苹果品种混乱20世纪前期,我县苹果生产中主要栽培沙果、林檎等当地传统小苹果品种。20世纪中期引进大苹果品种,如国光、红玉、红元帅、金帅、青香蕉。90年代陕西苹果大发展时期,开始大量栽植秦冠、红星、富士等品种。目前,这些新、老品种在现有栽培区域中依然大量保留着。一些农户栽培的苹果品种与当地的自然条件不相适应,果实品质、产量以及经济收入远远不及渭北苹果栽培区。其次,一些品种与市场销售不相吻合,销售疲软。举出品种名称?品种结构上:一方面,主栽品种比较单一,红富士栽培面积超过全县总面积的一半。另一方面,成熟期搭配不合理,早中熟品种相对较少,晚熟品种约占75%-80%,早熟品种不足5%,中熟品种也只占15%-20%,成熟期过于集中,造成果品采后市场销售压力大。另外,鲜食与加工品种间比例不协调,基本上都是鲜食品种,适于加工的品种极少,致使苹果加工企业因缺乏稳定的优质原料,发展缓慢。(3)栽培技术落后,腐烂病严重,苹果质量较差由于凤县是老苹果产区,传统栽培技术应用较多,新技术推广缓慢,缺乏生态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再加之树龄偏大,腐烂病发生普遍严重。农药、化肥使用频繁,果品的安全性受到一定影响。果品质量较差,优质果率不足60%,与渭北果区70%的优果标准有一定差距。(4)户均单位面积小,效益偏低,基地规模不大我县户均苹果一般2-3亩,而渭北地区多为4-6亩,虽然亩纯收入2000-3000元(见表2),但户均苹果纯收入不到万元,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没有渭北明显。全县气候资源虽然属苹果优生区,但目前苹果面积仅5万多亩,是洛川、白水、礼泉50万亩的10%,苹果基地规模较小,在全省和全国没有知名度。有资源,没规模,就没有高效益。表2富士苹果栽培经济效益调查( 2008年1月)栽培区域病虫害防治费用用工费生产投入产量经济收入亩均纯收入河口镇下坝村1505908002000公斤40002460凤州镇桑园村1605908102200公斤45002940唐藏镇庞家河村1605908702500公斤50003384 (5)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我县苹果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苹果产业的科技服务体系、质量标准体系以及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特别是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缓慢,远远落后于渭北苹果产区,没有形成一个紧密的一体化联合体,集聚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体系在服务内容、方式,或是技术力量上不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科技服务体系在运行中出现的诸多矛盾阻碍了体系本身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6)信息闭塞,与外地交流较少凤县地处秦岭腹地,与周围县市相距较远,交通不便,信息交流较少,特别与著名渭北苹果基地县的来往更少,信息闭塞,生产技术相对滞后,生态苹果栽培技术推广较少,人们对苹果经营意识还停留在20世纪时期的水平,苹果“四项关键”技术推行缓慢,经济效益不高。 三、  苹果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分析苹果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链长,市场化程度高,社会效益突出。苹果产业与其他产业关系密切,用工量大,能广泛吸纳社会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一)市场前景分析1、国际苹果市场需求分析(1)鲜果市场: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生产苹果,苹果总产量近6000万吨,其中14个国家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3.6%。世界人均苹果约10公斤,我国为15公斤,高于世界人均水平5公斤,但低于新西兰、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等国家人均30公斤的水平。2000年与1996年相比,美国苹果的出口价格降低19.4%、法国降低13.5%、新西兰降低40%,日本苹果的国内价格10年内降低了近一半,导致国外苹果生产不断萎缩,果园面积逐年减少,果品自给率连年下降。欧美苹果自给率由10年前的89%降为47% ,日本由8年前的84%降为41%。目前,欧洲市场鲜果的需求量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而我国苹果出口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  (2)加工品市场:苹果浓缩汁是世界最主要的苹果加工产品,其次是果酒、果酱和罐头。2007年我国苹果汁出口103万吨,占世界苹果汁出口总量的60%,其中陕西出口50万吨,接近全国出口总量的50%。  2、国内苹果需求分析  据《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测算,2000年我国苹果需求量为1790万吨,按3%的年增长率计算,到2008年苹果的需求总量将增加到2267万吨,2012年达到2552万吨。目前我国苹果汁的人均消费量不足0.1升,如果5年内人均消费苹果加工品增加到1公斤,消费苹果量将增加130万吨;到2012年消费量达到2公斤,将消费苹果260万吨。可见,我国苹果供销基本平衡,果品过剩,销售困难的局面难以再现。3、我县苹果市场竞争力分析我县苹果果品销售主要市场:一是通过边境贸易,出口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越南及东南亚;二是销往四川、重庆、云南,主要集中在成都、重庆、昆明等城市销售;三是销往陕南,汉中等地;四是满足本县果品市场需求。尽管我县苹果生产自然条件与渭北相比差距不大,但我县在苹果生产和销售上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资源优势我县虽然栽培苹果昼夜温差和光照条件不及渭北苹果基地,与我国西南冷凉山区苹果栽培条件基本相似。县境内有温暖地带、冷凉地带、寒冷地带。年均温度8.5-13℃,年降雨量500-800mm,年日照时数2200小时以上,着色期日照率在50%以上。除了降雨多数分布在6-8月外。气候条件比美国、新西兰、法国等国家的著名苹果产区较为优越。我县既具有西北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产优质高档苹果的生态条件,又具有森林覆盖率高,山青水秀的江南风光。既克服了渭北高原降雨偏少,土壤偏碱,肥水利用率低的不足,又克服了云贵川苹果产区降雨偏多,病虫害严重,品种落后的缺点。我县较渭北苹果基地春季气温回升快,苹果物候期相对较早,生长时期较长,具有生产优质苹果的生态条件。其次,我县降雨量较多,比渭北苹果基地几乎多二~三成,基本满足苹果生长需要,有培育大果型的先天条件。另外,我国选育和引进的品种有近700个,在我县几乎都适宜栽培,能够生产出市场对路的苹果。(2)区位优势我县与四川和汉中毗邻,交通便捷,地缘优势突出。四川、汉中均不产苹果,年苹果需求量在30万吨左右,这一地区是我县传统的苹果销售市场,与渭北苹果基地相比,我县占有较大的区位优势。(3)价格优势我县苹果国内的竞争对手主要是渭北苹果基地县。与这些地区相比,我县农民劳动价值稍微低下。苹果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优质苹果如疏花、套袋、摘袋、采收等,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我县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价值低,苹果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2007年我县苹果的销售价格一般为1.5~2元/公斤,比渭北苹果平均价格低15~30%。四、  苹果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我县苹果栽培优势区域内产业有良好的基础,苹果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伴随当前苹果价格开始升温,群众发展苹果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一)、苹果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凤县自然生态优势和苹果生产基础, 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适度扩大规模与调整布局、优化品种结构相结合,加快淘汰老果园、改造低产园、建设标准园,实施优果工程,主攻质量安全水平和效益的提高;以引进苹果龙头企业和培育销售大户为突破口,强化苹果产后处理及营销体系建设,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大力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苹果栽培以中晚熟品种为主,配合一些早中熟品种,面向汉中、成都、重庆等城市市场,创建凤县高原型绿色鲜食苹果名牌,促进苹果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并尽快成为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二)、苹果产业发展的原则实施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提高我县苹果产业化水平,逐步形成苹果生产区域化、良种化、标准化和产销一体化的新格局。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栽的原则,在非适宜区淘汰一批病虫害严重、经济效益低下、零散的老果园;在海拔1300米以下苹果适生区改造一批中低产果园,按照四大技术规范,改树形、改品种、改变栽培方式,提高低产果园经济效益;在苹果优生区的平川建设一批新型高标准的矮化果园。按照“果-草-畜-沼”的循环生产模式,坚定不移地走生态苹果的发展道路。1、实施苹果加养畜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走生态苹果之路实施“苹果-养畜-草-沼气”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苹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有效解决苹果园肥水条件差,土壤有机质缺乏的基本矛盾。我县雨水条件较好,极适宜于推广生草栽培,果树行间种植三叶草、黑麦草等。通过果园种草、草养畜、畜粪作沼气、沼肥灌树、沼液喷果树的有机循环,实现苹果种植区的肥水耦合,减少果园喷药和化肥使用量,增加了果品的生态安全性,有利于苹果产业走生态苹果之路。2、适地适栽,矮化栽培,集约高效,规模经营按照适地栽培的原则,我县现有生态条件极适合于苹果矮化栽培,矮化栽培是我县苹果发展的根本。果园建设本着相对集中建设的原则,在优势区域内选择栽培土壤条件、自然生态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连片果园,实施规模化经营,集约高效。创建苹果专业村、专业乡,在苹果栽培重点乡镇,至少有3~5个专业村。3、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标准化苹果园建设,包括果园道路系统、水利设施、改土整地、水土保持及标准化生产体系等基本建设。每个苹果生产重点乡镇建设规模为0.2万亩的标准化苹果园。每个乡镇建立1个50~100亩的示范园区。示范园的建设内容除包括果园基本建设外,还包括节水灌溉系统和无公害生产体系等。4、配合生态旅游,开创观光果业结合旅游景点建设,开发观光果园、旅游果园、休闲果园。公路交通沿线建设优质苹果带:沿212省道,包括唐藏镇、双石镇、凤州镇、红花铺,建设7600亩苹果林地;沿凤太公路从平木镇东庄村到凤州镇凤州村建设3900亩苹果林地;沿316国道,从留凤关镇柳林铺村到双石镇张家绕村建设8500亩苹果林地。结合旅游景点建设,开创观光果园、休闲果园、娱乐果园。5、创建生态苹果品牌,积极开拓果品市场积极开展绿色标准化生产,提高苹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创建凤县生态苹果品牌,加强品牌果品宣传力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开拓国内外、省内外果品市场。(三)、苹果产业发展的目标全县苹果产业发展的目标:在2008年—2010年3年内新增苹果3万亩,使凤县苹果面积达到8万亩,总产8万吨,优质果率达到70%,苹果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达50%以上,力争进入陕西省优质苹果基地县行列;到2015年苹果面积稳定在10万亩,总产12万吨,优质果率达到80%,商品化处理能力达60%以上。根据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1、建立良种苗木繁育体系   建立县级苹果良种苗木繁育场,建立母本园和县级良种繁育苗圃。在苗木繁育过程中,加强管理,建立母本树注册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检疫性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保证生产发展和苗木更新的需要。不断引进苹果优良品种,加强品种的评估、筛选、鉴定、审定和开发推广。建立母本园和三级采穗圃,母本园建设规模为5亩,采穗圃10亩。需要建立2个苗圃,每个苗圃占地30亩。2、建立苹果基地    建设高标准绿色苹果生产基地1.15万亩,每个乡镇安排0.15万亩(包括示范园500亩)。并选择10个苹果专业生产示范村,作为基地乡镇的苹果先进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中心。3.建立商品化处理厂  为配合苹果外销基地建设,拟在5个重点发展乡镇吸引企业投资建设1、2个商品化处理厂,配置若干条商品化处理流水线,提高苹果商品化处理水平。4、建设贮藏设施   在5个重点发展乡镇分别建立1座贮藏能力1000吨的冷藏库,在全县建一座苹果气调贮藏库,贮藏能力1000吨。5、苹果循环生产示范  在我县的唐藏镇、河口镇等乡镇分别示范苹果加养猪、苹果加养羊、苹果加养鸡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每个乡建成1~2个示范村,苹果加养猪的示范规模达到养猪200头、沼气池50座;苹果加养羊的示范规模达到养羊300只,沼气池50座。全县“苹果加养畜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示范果农户1000户,示范果园0.5万亩,优果率提高10个百分点,苹果生产效益提高40%以上。(四)苹果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我县苹果长远发展的重点,发展鲜食苹果,品种以中晚熟为主,配合一些早中熟品种,栽培大果、色红、耐藏、风味俱佳、市场走俏的新品种。创建具有我县特色的、创新性的苹果产业。面向四川、面向汉中、走向成都、重庆、昆明,创建生态型的凤县优质鲜食苹果品牌。五、  苹果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本着相对集中,适地适栽的原则,确定10个乡镇为苹果生产乡镇,分为重点栽培区和适宜栽培区。a)  重点栽培区唐藏镇、平木、河口、双石铺镇、凤州镇等乡镇为5个苹果产业重点乡镇,涉及57个自然村。(1)生产基本情况:该区域包括嘉陵江和小浴河流域,本区57个优先扶持村。2007年苹果总面积3.4万亩,占全县的66.67%;产量2.79万吨,占全县的88.19%;出口量1.2万吨。(2)有利因素分析:海拔高度900-1200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10.8-15.6℃,土层深厚;降雨量适宜,降雨时期比较合理;生产规模大,集中连片;发展潜力大,果农生产积极性高;栽培时期长,作务水平高,相关产业发展迅速。(3)发展方向:抓好良种苗木繁育体系、质量标准体系、果园基础设施、外销和出口基地建设以及无公害及绿色果品基地建设,推广实用先进技术,加强技术培训,提升苹果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出口创汇能力。(4)发展目标:一是发展苹果面积:2015年前建成15~20个苹果专业村,2008年发展苹果面积1.07万亩,2009年发展苹果面积1.07万亩,五镇累计苹果面积2010年达到6万亩。二提高产量和质量,2008年单产达到1130公斤/亩,2010年达到1266公斤/亩。2008年优质果率达到60%,2010年达到70%。三是提高采后商品化处理能力。苹果贮藏保鲜能力2008年达到50%,2010年达到70%,完善采后冷链系统建设;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2008年达到20%,2012年达到40%;苹果加工能力2008年达到20%,2010年达到30%。(5) 优化品种结构:适地适栽,早、中、晚熟期配套的鲜食品种与鲜食加工兼用品种协调发展,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优品种,早中熟苹果品种优系富红早嘎、陕嘎3号、千秋、蜜脆、首红富士、玉花富士、美国八号等。晚熟品种主要发展富士优系,如烟富3号、烟富6号、礼泉短富等。b)   适宜栽培区三岔镇、红花铺镇、黄牛铺镇、岩湾乡、温江寺乡等5个苹果乡镇,涉及28个自然村。(1)生产基本情况:该区域主要为栽培条件较差,或栽培面积较少,苹果面积较分散的区域,2000年苹果总面积1.4万亩,占全县的33.33%;产量1.79万吨,占全县的38.19%;出口量0.23万吨。  (2)有利因素分析:海拔高度1100-1300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11.8-13.6℃,土层深厚;生产规模较小,连片或分散经营;发展潜力大,果农生产积极性高,相关产业发展开始起步。  (3)主攻方向: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发展一批熟期配套并体现凤县特色的优质苹果。以生态苹果生产为重点,从苗木繁育抓起,推广实用先进技术,加强果农技术培训,提高果园管理整体水平。提高果品贮藏、产后处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4)发展目标:2015年前建成5~10个苹果专业村,2008年发展苹果面积1.07万亩,2009年发展苹果面积1.07万亩。2007年单产933公斤/亩,2010年达到1266公斤/亩。2008年优质果率60%,2010年达到80%。苹果贮藏保鲜能力2008年达到30%,2010年达到40%,完善采后冷链系统建设;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2008年大约20%,2010年达到40%;苹果加工能力2008年大约10%,2010年达到15%。(5)栽培品种按照海拔高度对果园分类:海拔1200~1300栽植中晚熟或鲜食加工兼用苹果,如富士优系、秦冠优系、嘎拉优系、乔纳金等。六、  保障措施综合考虑我县苹果产区的现有基础、资源条件和省内外市场的需求情况,近期内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建设:1、建设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体系以苹果专家为技术主体,建立专家苹果生态示范园。加强专家与基层推广人员、科技示范户、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的联系,采用科技示范、企业带动、骨干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示范与推广,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素质,加速技术扩散。围绕苹果生态示范园,建立果农协会、苹果生产合作等组织,在果农自愿的基础上,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发展和健全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使其成为连接千家万户农民、企业和市场的纽带。2、实施制度创新,实现规模经营我县苹果产业尚处于恢复发展时期,为了在外省、外县果品市场中具备强大的竞争力,要实行规模经营,建立苹果生产专业村,果园集中连片。组建果农营销联合体,果农相互联合,自愿参加。制度创新,通过土地转让,使一部分果农自愿离开果园,依据个人特长和经济条件,进入其他行业,促进果园向苹果专业户适度集中,实行规模化经营。同时,对放弃土地农民,要提供创办个体企业的优惠政策和条件,对于务工人员或者外出打工者,政府应协调组织,建立解决务工人员工资、生活保障的组织机构,健全医疗保险、就业救助、养老保险制度。。3、加强果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我县也应对苹果生产的农民给以一定的经济补贴。对新技术推广如苹果套袋、新品种引进、果园生草,给予一定的补偿。利用国家有关优惠政策,给予生产资料的生产和营销企业一定的税收和工商管理的优惠,扶持本县的相关企业壮大和发展。我县苹果产区公路交通条件差、冷库和气调库少,尤其是水利设施落后,果园用水、用电费用高。要健全果园灌溉设施、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设施、果园抵御自然灾害天气的设施。4、建立信用担保,将果业保险纳入财政支持体系由政府资助建立信用担保体系,解决苹果加工和销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问题。对果品销售重点单位,金融部门可凭企业出口订单和外商开户银行出具的信用证明优先发放贷款。为减轻冰雹等自然灾害对果农造成的风险损失,政府不仅提供减免自然灾害的设施和资金,还应对从事果业保险的机构提供财政补贴,使果农能以较低的保费率参加保险。5、加强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在省县乡有关专家的配合下,结合我县苹果生产技术规范,建立优质苹果生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组,研究、示范和推广改形修剪技术、量化肥水施用技术、根际施肥和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果实内在品质的综合套袋技术、病虫害生物物理绿色防治技术体系及其IFP、EUREPGAP等无公害生产及认证制度。6、推行苹果生产标准化依据国际、国内相关法规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根据苹果产业化的具体要求,进行苹果生产体系的标准化研究和推广,协助标准制定部门制定出苹果生产技术标准,并通过政府部门颁布实施。通过基地示范、农户培训等方式,推动标准的实施。7、创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以相关网站为基础,建立我县苹果产业服务体系网络,将省内外与苹果相关产业的信息进行整合和集成,形成独具特色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递,大力开展咨询服务。通过网络平台实现面向企业、农民实施科技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和文化素质。以苹果农民生产合作社为纽带,联合从事苹果产业的企业、经营大户,建立基层苹果集聚产业辅助信息平台。培训一批懂专业、会管理的工作人员,保障信息平台各个环节之间的畅通和信息反馈的及时准确。
本文档为【凤县苹果产业发展规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正方体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2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成人教育
上传时间:2022-05-11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