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地理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解析 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解析 中图版必修1

举报
开通vip

高中地理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解析 中图版必修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PAGE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一、选择题图中的数字表示内、外力作用,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各数字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  )A.①—固结成岩作用    B.②—风化作用C.③—变质作用D.④—侵蚀作用2.④过程最终形成的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             B.花岗岩C.大理岩             D.砂岩【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固结成岩作用,②为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③为重熔再生作用,④为...

高中地理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解析 中图版必修1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PAGE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一、选择题图中的数字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内、外力作用,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各数字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  )A.①—固结成岩作用    B.②—风化作用C.③—变质作用D.④—侵蚀作用2.④过程最终形成的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             B.花岗岩C.大理岩             D.砂岩【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固结成岩作用,②为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③为重熔再生作用,④为冷却凝固作用。【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 1.A 2.B读下图,完成3~5题。3.按照发生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C.①③②            D.②①③4.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位于(  )A.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C.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5.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是(  )①裂谷 ②海岭 ③山系 ④海沟A.①④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 ②表示板块张裂,岩浆上升,地表开始隆起;③表示板块张裂处扩大,地壳变薄,岩浆上升明显;①表示岩层断裂,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图中表示的现象发生在板块的张裂地带,张裂处的板块高度相当,没有明显的高低起伏,应该同为大洋板块或大陆板块。图中所示现象如果是两个大陆板块张裂则形成裂谷,如果是两个大洋板块张裂而形成海沟。【答案】 3.B 4.D 5.A读下图,完成6~8题。6.图中所示的区域,应是(  )A.冲积平原B.河谷平原C.流域D.低地7.形成该区域的作用,主要是(  )A.地质作用B.内力作用C.外力作用D.流水作用8.图中字母N表示的地理事象是(  )A.分水岭               B.山脊C.刃脊                D.等高线【解析】 如图所示是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这样的区域称为流域。冲积平面一般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河谷平原是分布在河道周围的宽阔的平地。从图中看出,流域的各种地形单元都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N是流域的分界线,图中流域的界线是山地,分水岭是该流域的分界线。【答案】 6.C 7.D 8.A(2020年吉林期末)读下图,完成9~10题。9.图中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到新的顺序依次是(  )A.花岗岩、玄武岩、砾岩、页岩、石灰岩B.石灰岩、页岩、砾岩、玄武岩、花岗岩C.石灰岩、页岩、花岗岩、玄武岩、砾岩D.砾岩、花岗岩、页岩、玄武岩、石灰岩10.M岩石为(  )A.花岗岩B.煤炭C.板岩D.大理岩【解析】 沉积岩层的新老关系一般是:下层岩层老,上层岩层新,故岩层的新老排列为:石灰岩、页岩、砾岩;又从图中可以看出,砾岩内无侵入岩,故花岗岩和玄武岩形成的年代更早。M岩石在花岗岩与石灰岩之间,是由石灰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答案】 9.C 10.D下图是某地区地表形态演变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11.M地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盆地C.地垒              D.地堑【解析】 由图中M处的地表形态来看,应是谷地,故排除C选项,B选项描述的是地表形态而非地质构造,故也不正确;从图中地层剖面分析,该处地层没有发生明显的弯曲变形,但M谷地两侧的坡面坡度较大,故推测其应为断层活动引起的,正确答案应为D项。【答案】 D12.引起该地区地表形态演变最主要的外部营力是(  )A.流水             B.风力C.冰川             D.波浪【解析】 分析该地区地表形态演变的最主要的外部营力,应从该处的整体环境特征入手。此题中,对该地环境暗示最为明显的是图中的盐湖,盐湖形成的地区应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气候较干燥的地区,由此得知该地区应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这样的地区外力作用应以风力作用为主。【答案】 B13.阶段Ⅱ中,R地常见的地貌类型是(  )A.冰斗               B.风蚀蘑菇C.海蚀崖              D.瀑布陡崖【解析】 根据上题的推理可知该地区的外力作用主要为风力作用,题中所给四个选项中,冰斗为冰蚀地貌,海蚀崖为海蚀地貌,瀑布陡崖为流水侵蚀地貌,B选项中的地貌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答案】 B二、综合题14.下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甲   ,乙   ,a、b   。(2)该地地壳受到了   方向力的作用,属于   力(拉张力或挤压力)。当时的地壳运动表现为   运动和   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是   运动。(3)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褶皱构造上覆岩石是由  作用形成的;据此,可推断这一地区的地壳运动情况为                      。(4)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    地;原因是                          。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   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   地,原因是                        。【解析】 第(1)、(2)题要求据图判断,经过读图可以知道甲地岩层向上凸起,应为背斜构造;乙地岩层下凹,应为向斜。a、b两侧岩块有明显错动、位移,应为断层。且由图示方向,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该地地壳受到了来自南北方向的水平挤压力的作用,导致岩层发生了南北方向的水平移动,形成东西走向的弯曲变形。当时的地壳运动表现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类,其中水平运动起着主导作用。又由图分析:甲构造属于背斜,顶部岩层因受张力作用,易被外力风化、侵蚀;褶皱构造上面又形成了新的地层,说明该地地壳后来发生了下降运动,形成了沉积环境,为外力沉积提供了基础,据此易得出第(3)题的正确答案。对于第(4)题,甲地属于背斜构造,上拱的岩层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成为隧道的选择地点。反之,乙地为向斜构造,岩层下凹缺少支撑功能,稳定性差,且地下水沿岩层向隧道内渗流,导致隧道潮湿,不能修建隧道。另外,甲地为背斜,岩层上拱,容易形成储油构造,且其中的隔水层能防止石油、天然气挥发,有利于其富集。【答案】 (1)背斜 向斜 断层(2)南北 挤压 水平 升降 水平(3)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 外力沉积 先是地壳运动使岩层褶皱,地面隆起或凹陷,接受外力侵蚀,以后地壳下沉,接受外力沉积[(4)甲 上拱的岩层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 乙 甲 岩层上拱,容易形成储油构造,且其中的隔水层能防止石油、天然气挥发,有利于其富集15.(2020年太原质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河床物质颗粒划分标准。粒级胶泥泥沙砂卵石细中粗细粗小大粒径(mm)0.001~0.010.01~0.10.1~0.20.2~0.60.6~22~66~2020~6060~200材料二 下图为侵蚀、搬运、沉积和流速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速度。材料三 某河流三个河床沉积断面图。(1)对比材料一、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沉降速度与泥沙粒径成正比关系B.泥沙粒径越小越容易被侵蚀C.在一定粒径范围内,流速小于沉降速度便发生沉积D.1厘米/秒的流速能搬运走1毫米粒径的泥沙(2)材料二显示: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外力作用。对于粒径为0.001~0.01毫米的河床物质,流水作用则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两种外力作用,河流流速在100厘米/秒时对粒径大于10毫米的河床物质基本上没有________作用。(3)对比材料二、三,试判断A、B、C三个断面的流速大小为________。如果三个断面分别对应河流上、中、下游,则:A对应________河段,B对应________河段,C对应________河段。(4)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一般情况下,流水速度越大,流水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越强,河流物质的粒径越大,________现象越明显。(5)下列现象不能用材料二图示原理解释的是(  )A.上海港航道淤塞B.东非大裂谷两边形成悬崖峭壁C.莱茵河上游的“V”形谷D.尼罗河河口三角洲【解析】 分析材料一、二可知,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侵蚀、搬运、沉积三种外力作用,由图中看,河床物质颗粒很小的胶泥类物质抗侵蚀能力比泥类物质强,而且粒径在0.001到0.01之间的物质,尽管流速很小时,也不发生沉积现象,而粒径较大的物质,一旦流速小于沉降速度,便由搬运现象转为沉积现象,由此可判断材料三中的三个断面中A为中游,B为上游,C为下游。【答案】 (1)C(2)侵蚀 搬运 沉积 搬运 沉积 搬运(3)B>A>C 中游 上游 下游(4)侵蚀 搬运 沉积 (5)B
本文档为【高中地理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解析 中图版必修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言言无悔一生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54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高中其他
上传时间:2022-01-20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