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颐和园长廊故事(幻灯版)

颐和园长廊故事(幻灯版)

举报
开通vip

颐和园长廊故事(幻灯版).颐和园长廊故事之序站在长廊看昆明湖和十七孔桥.颐和园长廊里画的都是什么?你知道吗?从正门,也就是东宫门进颐和园离长廊最近。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还有象征春、夏、秋、冬的“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东边接出一个短廊通向湖边的“对鸥舫”,西边也接出一个通向“鱼藻轩”。正中间最高大的有旗杆牌楼的是“排云门”。.长廊全长七百多米,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倒不单是因为长,而是因为又长又有画,画的有人物山水,也有花鸟宝物,据说有1.4万幅之多。三百来间的走廊,每一间的顶篷里侧两幅,外侧两幅...

颐和园长廊故事(幻灯版)
.颐和园长廊故事之序站在长廊看昆明湖和十七孔桥.颐和园长廊里画的都是什么?你知道吗?从正门,也就是东宫门进颐和园离长廊最近。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还有象征春、夏、秋、冬的“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东边接出一个短廊通向湖边的“对鸥舫”,西边也接出一个通向“鱼藻轩”。正中间最高大的有旗杆牌楼的是“排云门”。.长廊全长七百多米,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倒不单是因为长,而是因为又长又有画,画的有人物山水,也有花鸟宝物,据说有1.4万幅之多。三百来间的走廊,每一间的顶篷里侧两幅,外侧两幅,靠把头的有三幅,都是带框儿的主题画。半圆的画框叫“包袱”,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上的装饰艺术——“苏式彩画”的特有格式。画框外面的边边角角还点缀着花鸟鱼虫人物走兽,估计每一个都算一幅。亭子里面地方大,东西两头都有长方的大画,都是著名的大战场。故事的顺序从东向西,先南后北,先里后外。 .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一:孟德献刀(两版)“孟德献刀”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回,颐和园长廊画中有两个版本。..渤海太守袁绍差人给司徒王允送来一封密信,希望他找机会除掉董卓,王允把众官请到家中宴饮,共商诛除董卓之计。骁骑校尉曹操想出一计,向王允借七宝刀一口,要入相府乘间刺死董卓。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到相府,在小阁中会见董卓,适有吕布在侧。董卓问他为什么来得这样迟,他说因为自己的马太瘦弱,故而来迟了。董卓便命吕布去选一匹西凉进来的好马,赐予曹操。    吕布离去后,曹操见董卓面向内侧身而卧,便拔刀要刺。董卓在衣镜中看到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忙回身问道:“孟德何为?”    这时吕布已经牵马在阁外,曹操急中生智,急忙持刀跪下说:“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董卓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口宝刀,便递与吕布收了。曹操又解下刀鞘付与吕布,出阁牵着董卓的好马出相府,然后加鞭向东南驰去。    曹操走后,吕布和董卓才醒悟过来,怀疑方才曹操有行刺的迹象。李儒来了,董卓把这事告诉了他。李儒说:“可差人去召曹操,如果他无疑而来,便是献刀;如果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但董卓差人去召曹操,曹操早已骑马出东门跑远。李儒说:“操贼心虚逃窜,行刺无疑矣。”董卓大怒,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擒获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二:隆中对.隆中对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占据新野的刘备,带着结拜兄弟关羽,张飞,三次到隆中(今湖北襄阳)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相见。隆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去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内容,亦可以说是三分天下计谋的最早起源。.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三:敦颐爱莲.《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他不是一个大文学家,甚至于他也不是个文学家,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名字主要是因为他是个思想家。我们大家知道中国的思想史,如果从上游往下说,汉代是“经学”著称、魏晋是“玄学”、隋唐是“佛学”、宋代以后“宋明理学”,而“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就是周敦颐。所以他主要是个思想家。但是《爱莲说》使得周敦颐尽管不是个文学家,这一篇却成为一个经典的、不朽的作品。 附:《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颐和园长廊故事之四:荐诸葛.出自《三国演义》第36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徐庶走马荐诸葛。 徐庶追随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来被曹操以他的母亲做要挟被迫投靠曹操,投靠前刘备为他饯行,叹到自己没有军师了,又一路远送,徐庶感激刘备的知遇,走到半路调转马头回来推荐了诸葛亮。.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五:风尘三侠风尘三侠是虬髯客、李靖、红拂女的合称。颐和园长廊画中有三个版本:...红拂女姓张,在南北朝的战乱中,流落长安,被卖入司空杨素府中为歌妓。因手执红色拂尘,故称作红拂女。三原有一位文武兼通的才子名叫李靖,他通兵法谋略,心怀大志,隋朝建国后,他决定前往长安,以求报国之路。在长安,他先投到杨素门下,杨素开始非常怠慢,后与李靖谈论一番,觉得此人很有前途。但他毕竟年老体弱,不再有远大的理想,只是安于现状而已。李靖非常失望。二人谈论之时,红拂就立在旁边,她见李靖气宇非常,乃英雄狭义之士,心中暗暗倾慕,于是派门人跟踪李靖,得知他的住处,自己深夜前往。夜晚,李靖独坐灯前,想着白天的事,觉得前途渺茫,正在发闷,忽听敲门之声,开门一看,竟然是白天在司空府见到的侍女。红拂开门见山地表明自己的心意:愿意投奔李靖,伴随其闯荡天下。李靖喜出望外,却也担心杨素那边没法交代。红拂安慰他说:杨素年纪大了,进来多有侍女逃走,司空府不会追究。李靖见有佳人理解自己并且愿意奉献一生,非常欣慰,当即应允。司空府找不到红拂,派人查询了几日,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于是红拂与李靖二人扮成商人离开长安。二人在他们一路跋涉,在灵食的一处客站歇脚时遇见了一个满脸虬髯的人,此人自称虬髯客。红拂见他貌似粗鄙,却有一种不凡的气质,与是与他拜为兄妹。三人一行来到汾阳见到了李渊与李世民,交谈一番后李靖与李世民顿觉相见恨晚,而虬髯客却说:“既有真主在此,我当另谋他途。”几天后长安传来杨素老死的消息,李世民请他三人一同到府中商议,李靖与红拂前往李府,虬髯客独不往,说要在长安等他二人。 后来李靖与红拂到长安找到虬髯客时,发现他竟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更不可思议的是,虬髯客非要把全部家产送给他们,自己仅带一个行囊远走他方。二人目送虬髯客远去,回去以后,求点他家中之物,竟发现还有兵书数册,李靖日夜研究,兵法韬略大大增长。李渊父子起兵后,李靖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帮李渊父子平定江南,建立了大唐。并攻打突厥,活捉颉利可汗,被封为卫国公,红拂自然成了一品夫人。而虬髯客据说组织了一只兵马,杀入海中扶余国,灭其政权而自立为帝。扶余国:在朝鲜半岛北部,北魏时期被灭国。朝鲜三国中高句丽和百济的王室都是来自扶余。这里应该指的是百济,因为百济自称“南扶余”。.颐和园长廊故事之六:三打白骨精(共计四幅)这个故事在颐和园长廊画中有多个版本。也是,孙悟空忙乎了半天呢,打了美女和老头老太太三个人,当然也被糊涂唐僧用紧箍咒欺负得够呛,不过最后还是不计前嫌奋力救出了师徒三人。故事之一:悟空划圈。.故事之二:美女被打。.故事之三:老头被打。.故事之四:挨紧箍咒.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七:桃园结义.呵呵,这故事就不用讲了吧?抄《三国演义》一段: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颐和园长廊故事之八:打渔杀家.打渔杀家出自《水浒传》,京剧常演剧目之一,汉剧等剧种亦有演出。    梁山好汉萧恩自与众兄弟分手后,带着女儿在江边打鱼为生。时因天旱水浅,鱼不上网,欠下了乡宦丁子燮的渔税。一日,丁府派人前来讨税,恰被萧恩的好友仉荣、李俊遇见,将其顶撞回去。丁闻报大怒,便派家丁锁拿萧恩,萧怒将来人打走,并抢先报官。谁知官绅勾结,反将萧恩责打四十大板。萧恩极为愤恨,带着女儿以献珠赔罪为名,夜入丁府,杀了丁的全家。      此剧系传统剧目,亦叫《庆顶珠》,生旦合演,亦文亦武。周信芳、马连良、谭富英等著名表演艺术家们的演出,各具特色,技艺超群。当年梅兰芳先生曾与一些老生名家合作演出过,后人一直传为佳话。.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九:携民渡江.“携民渡江”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说的是曹操派徐庶去樊城招降刘备,刘备不从,逃往襄阳,百姓跟从逃命的情景。摘《三国演义》一段:徐庶辞回,见了曹操,言玄德并无降意。操大怒,即日进兵。玄德问计于孔明。孔明曰:“可速弃樊城,取襄阳暂歇。”玄德曰:“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孔明曰:“可令人遍告百姓:有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先使云长往江岸整顿船只,令孙乾、简雍在城中声扬曰:“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便同过江。”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玄德于船上望见,大恸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闻者莫不痛哭。船到南岸,回顾百姓,有未渡者,望南而哭。玄德急令云长催船渡之,方才上马。.颐和园长廊故事之十:单骑救主这幅在里侧,画风古旧。.这幅在外侧,北面,画风很是现代,有点像咱们看的小人书,估计是五几年修复时画的了。.刘备带着队伍和百姓逃到襄阳,刘琮不开城门,没办法继续往江陵逃,曹操队伍追上来打得人仰马翻,两个夫人和孩子都走散了,赵云单枪匹马杀回去,救出了阿斗一个人。摘《三国演义》一段:赵云听了,连忙追寻。只见一个人家,被火烧坏土墙,糜夫人抱着阿斗,坐于墙下枯井之傍啼哭。云急下马伏地而拜。夫人曰:“妾得见将军,阿斗有命矣。望将军可怜他父亲飘荡半世,只有这点骨血。将军可护持此子,教他得见父面,妾死无恨!”云曰:“夫人受难,云之罪也。不必多言,请夫人上马。云自步行死战,保夫人透出重围。”糜夫人曰:“不可!将军岂可无马!此子全赖将军保护。妾已重伤,死何足惜!望将军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为累也。”云曰:“喊声将近,追兵已至,请夫人速速上马。”糜夫人曰:“妾身委实难去。休得两误。”乃将阿斗递与赵云曰:“此子性命全在将军身上!”赵云三回五次请夫人上马,夫人只不肯上马。四边喊声又起。云厉声曰:“夫人不听吾言,追军若至,为之奈何?”糜夫人乃弃阿斗于地,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后人有诗赞之曰:“战将全凭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拚将一死存刘嗣,勇决还亏女丈夫。”赵云见夫人已死,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倒,掩盖枯井。掩讫,解开勒甲绦,放下掩心镜,将阿斗抱护在怀,绰枪上马。.颐和园长廊故事之十一:文姬谒墓.蔡琰,字文姬,东汉末年人;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自幼聪明过人,擅长诗歌音律。南匈奴入侵中原,蔡文姬被劫,作了匈奴左贤王的妻子。她在匈奴整整生活了十二年。曹操当汉丞相时,想让蔡文姬整理其父文稿。于是派董祀出使匈奴把蔡文姬赎了回来。这幅画描绘的是蔡文姬归国途中,拜谒父墓,并操琴吟唱《胡笳十八拍》抒发哀思的情景。.颐和园长廊故事之十二:文人三才.“文人三才”是民间对宋代大文豪苏轼(东坡)、秦观(少游)、佛印(谢端卿)的美称。他们三人博经通史,文辞盖世,邂逅相遇,成为莫逆之交。相传宋神宗设坛祈雨,命苏东坡作祭文。谢端卿原想赴京应试,听此消息,就想看看皇帝“龙颜”。东坡让他披上袈裟,到皇帝跟关奉茶伺候。皇帝见他眉清目秀,对答如流,心中高兴,就赐他法名了原,号佛印,在御前披剃为僧。端卿出家后,研究佛理,潜心修行。东坡屡次劝他还俗做官,佛印心坚如铁,全不动情。这幅画就是三人在花园吃酒的情景。.颐和园长廊故事之十三:吕布戏貂蝉出自《三国演义》的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说的是王允把貂蝉先许吕布,后送董卓,利用吕布诛灭董卓的故事。.颐和园长廊故事之十四:龙宫借宝孙悟空龙宫借宝——猜一成语。答案:海底捞针。龙宫是在海底,而孙悟空借的是如意金箍棒,而此棒又叫做定海神针,所以根据词意解释为海底捞针。.颐和园长廊故事之十五:岳母刺字老一点的版本.新一点的版本.歌颂岳飞的英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传颂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极为流行。但是岳母刺字的故事,历史上却查无依据。宋人的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的曾孙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编》也没有记录。“岳母刺字”,最早见于清乾隆年间,杭州钱彩评《精忠说岳》,该书第22回,回目“结义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岳母训子”。内容为,岳飞不受杨么的使者王佐之聘,其母恐日后还有不肖之徒前来勾引岳飞,倘若一时失察受惑,做出不忠之事,英名就会毁于一旦。于是祷告上苍神灵和祖宗,在岳飞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字。该书叙述岳母刺字时,先在飞脊背上,用毛笔书写,再用绣花针刺就,然后涂以醋墨,使永不褪色。描述得具体而详细。但有些学者认为,纹身刺字是一门特技,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技巧,绝非一般常人所能。岳母乃家庭妇女,不可能具有这种技艺,显然是作者按照元、明有些传记中有岳飞背上刺字的记叙,加以想象发挥,艺术加工构造的。.颐和园长廊故事之十六:蓝桥捣药.这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神话故事。唐朝长庆年间,秀才裴航进京赶考,不料名落孙山,失意回家。他乘一条大船,顺汉水而下。同行的有一位樊夫人,美貌过人。裴航闻听,很想一见,可又不敢冒昧,于是写了一首诗:“同为胡越犹怀想,况遇天仙隔锦屏。倘若玉京朝会去,愿随鸾鹤入青云。”裴航托樊夫人的使女把诗送过去,自己等了半天,不见回话。裴航又备下厚礼,再次求见,这回才被应允。裴航来到樊夫人的船舱中,只见玉荧光寒,景丽花明,那樊夫人云低鬟鬓,目淡眉修,宛如仙女一般。她说道:“我能与郎君同行,十分荣幸,但我丈夫在前面等我,我怎能在此顾盼他人呢?”裴航连说不敢,只和夫人共饮数杯,忙退了出来。回到船内,他接到樊夫人的回诗一首,上面写道:“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裴航看后,不解其意,想找樊夫人问个明白,可她早已乘船离去。裴航好不惆怅。一天,裴航路过一个叫蓝桥的地方,感到有些口渴。他来到路旁一座茅屋前,向一个正在捻麻的老婆婆要水喝,老婆婆看看他,向屋里喊道:“云英,拿琼浆来,这里有个后生渴了。”裴航听了,很是惊讶,想起了樊夫人写过的“云英”诗句。他接过壶来一喝,果真是琼浆玉液,清心沁脾,再看那姑娘,生得姿容绝世。裴航越看越喜,便求那老婆婆,要娶云英为妻。老婆婆说:“我老了,又有病,昨天,神仙送给我一些药,但必须用玉杵臼捣碎,而且要捣够一百天,这样吃了,才能长生不老。你要娶我的女儿,就先去找来玉杵臼,为我捣一百天药吧。不然,休想让我答应你。”.裴航听了,连忙谢过老婆婆,来到京城,到处打听哪里有卖玉杵臼的。接连数月,毫无结果。一天,他遇到一位卖玉的老翁,告诉他虢州(今河南灵宝一带)有个药铺卖玉杵臼。他赶到虢州,那药铺却价出重金。裴航倾其所有,连自己的书僮和坐骑也卖了,才得到玉杵臼。裴航回到蓝桥,每日白天为老婆婆捣药,夜晚就在茅屋里休息。一天夜里,裴航一觉醒来,听到外面有捣药声。原来,裴航这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精神感动了月亮上的玉兔,它每天夜晚趁裴航睡觉的时候,下凡帮他捣药。这样,更坚定了裴航的信心。他整整捣了一百天,老婆婆终于答应,把云英许给他作妻子了。迎亲那天,樊夫人也来了。原来,樊夫人是云英的姐姐,两姊妹都是仙女。樊夫人上次遇见裴航,见他诗作得好,人也长得英俊,有意把妹妹嫁给他,才写了上面那首诗暗示裴航。裴航和云英相亲相爱,白头偕老。蓝桥捣药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颐和园长廊故事之十七:羲之爱鹅.王羲之爱鹅的故事,在民间可谓家喻户晓。传闻王羲之喜爱养鹅,通过观察鹅的叫声和神态,逐渐融入其书法艺术之中,所写的鹅字一笔而过,称为“一笔鹅”。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会稽有一个孤姥养了一只好鹅,想要卖掉可是没人要,王羲之听说了,就邀了朋友打算前去观赏。老妪听说王羲之要来,就杀了鹅准备款待他,羲之一到,见鹅已死,感叹而归。又山阴有一个道士,养了一群好鹅,羲之看后,喜悦非常,想要买下,道士说:“你只要给我写一篇《道德经》,我就将这些鹅悉数相赠。”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欢喜异常。据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宋时江南一带还有一种鹅以“右军”为名,“右军”就是王羲之的官称,可见羲之爱鹅之说,由来已久,深入人心。.颐和园长廊故事之十八:千里眼顺风耳.千里眼、顺风耳是道教中的两位守护神,地位虽然不高,流传却很广泛。这两位小神分别拥有特异功能,千里眼能够看到千里之外的物体,顺风耳则能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中国古代的小说里很早就有他们的形象,而关于他们的来源却无法考证,到元朝时,一些小说开始以古代的两位人物作为他们的来源,他们就是师旷和离娄。师旷是古代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双目失明;离娄则是传说中的人物,能在很远的地方看到动物身上细毛的毛尖。后来他们被道教纳入神仙体系,成为该教的护卫神,他们的塑像一般安置在宫观的大门口,同时又在他们的旁边加了两位武士,合称“四大海神”,实际上是模仿佛教的四大金刚。.颐和园长廊故事之十九:山中宰相.出自《南史·陶弘景传》:“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说的是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于是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 在江苏离南京不远的地方,有座连绵几十里的句曲山,传说汉代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成仙,所以又称茅山。梁武帝萧衍在位时,常有朝廷的使者带着皇帝的信件风尘仆仆地前往茅山,得了回书又急匆匆赶回,一年常有那么几次。有时遇有重大事件,往来频繁,前头刚刚派人捧着诏书、敕告出发,马上又加派使者去催办。梁武帝那么重视茅山的信息,一定是山中住有高人。这人并不是朝廷重臣,而是一位隐居的道士,名叫陶弘景。梁武帝每有军国大事,都要征求他意见,他身在方外,却俨然是朝政决策人物,所以当时人都称他为“山中宰相”。 这位陶弘景,原先也在官场里滚过。他原籍丹阳(今属江苏省),从汉到南朝宋、齐之间,他祖上和父亲,都有人做过或大或小的官。弘景自小聪明,四五岁时便喜欢读书,九岁便读熟《礼记》、《尚书》、《周易》等深奥经书,十一岁做了某王子的博士官。二十三岁做过南齐巴陵王的侍郎,以后又担任过诸王侍读一类官职,兼掌书记。当时陶弘景所撰的各类官方文件,同行中奉为定式。然而他尽管才高八斗,做的官却都是没有实权的,既不是中央政府中的尚书一类大官,也不是治理一县一地的实权官职,所以他常怏怏不得志。到了三十六岁那年,决意辞官修道,来到茅山。他以为此山号称“华阳之天”,神仙家洞天福地之一,于是自号为“华阳隐居”,在山中筑道馆居住。 .梁武帝萧衍未曾做皇帝前,就和陶弘景是好朋友。萧衍初夺得大权预备立国,但取什么朝代名称,一时打不定主意。陶弘景根据当时流传的童谣和预卜吉凶的书籍,说其国号应当是“水刃木处”,拼起来是“梁”字,萧衍采纳了他的建议,定国号为梁。事后,萧衍当然感谢弘景,派人进山慰劳,同时也让陶为他探求些长生不老的道理,炼些丹药。史书上称当时武帝对陶弘景“书问不绝,冠盖相望”——书信、问候不停传递,使者车辆在途中一辆接一辆,可以相互远远地望见。武帝知道陶弘景是个奇才,几次想请他出山做官,但陶坚辞不出。皇帝的诏书采得急了,他就画了两头牛让人带去呈给武帝。画中一牛散放在水草间,一牛则被加上了金笼,有人执着鞭子在驱赶它。武帝一看,明白了意思,笑着说道:“这人没有什么荣华富贵的欲念,看来是打算仿效在泥淖中拖着尾巴自由爬行的乌龟,哪有招徕的办法?”只是有军国大事,仍然派人咨询,“山中宰相”的名声便是这样形成的。 陶弘景所属的道派叫上清派,从他隐居茅山之后,茅山实际成了该派的中心,史称茅山宗。从他开始,上清派名声大振,从唐到北宋前期,上清派是社会影响最大的道派。陶弘景自己勤于撰述,写有道教教理、历史、养生等方面的著作多种。其中像《神农本草集注》是中国药物学的重要著作,《养性延命录》是养生学方面的著作,《效验方》、《肘后百一方》是中医学方面的著作,在历史上都有相当的影响。.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二十:踏雪寻梅.薛宝钗的堂妹薛宝琴,许配给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妻,进京待嫁,来到贾府。李纨组织姐妹们以"雪"为题办起诗社,大家在芦雪庭赏雪吟诗。李纨命宝玉去栊翠院向妙玉要一枝红梅。宝玉欣然从命,很快就折回一枝红梅。李纨又命邢岫烟、李纹、宝琴分别一红、梅、花三个字各赋诗一首。一时间,芦雪庭内热闹非常。贾母高兴,背着王熙凤等人坐轿来到芦雪庭,边夸梅花开的好,边饮酒取乐,大家陪着贾母玩笑。突然贾母见白雪之中,宝琴身披凫裘,旁边丫头抱着一瓶红梅,竟想画中的天仙一般。原来宝琴看栊翠院红梅开得好看,非常喜爱,也去栊翠院折了几枝。贾母见宝琴长得美如天仙,又很有才气,心中十分喜欢,有意为宝玉求婚。一问薛姨妈,才知早已许给梅翰林家,而且很快就要完婚,贾母只好作罢。.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二十一:商山四皓.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末汉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唐秉、甪(lu)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刘邦久闻四皓的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而被拒绝。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后来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却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刘盈的母亲吕后闻听,非常着急,便遵照开国大臣张良的主意,聘请商山四皓。有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他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问后才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谢罪道:“我们听说太子是个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礼贤下士,我们就一齐来作太子的宾客。"刘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为汉惠帝。商山在今陕西省丹凤县境内,现在四皓陵墓已建成四皓碑林,由李岚清同志题词。.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二十二:穆桂英招亲.穆桂英——戏曲及小说《杨家将》中人物。明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将通俗演义》中人物。原为穆柯寨木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以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她五十岁尤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二十三:高山流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个读书人,姓俞,名瑞,字伯牙。他喜欢弹琴,从小跟一位名叫连城的先生学琴。一日伯牙随老师乘船来到东海蓬莱山,老师让他坐地休息。伯牙久等不见老师归来,便沿一条山路寻去,不想却有一幅奇景挂在眼前,伯牙席地而坐,抚琴而成妙曲。相传《水仙操》和《高山流水》这两首古琴曲都是伯牙当时成就的。从此,他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但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个知音。后来,俞伯牙到晋国做了大夫。他奉命出使楚国,在汉阳江口琴兴大发,便抚琴而弹。一曲即终,忽从草丛中跳出一个樵夫来,此人对伯牙的琴艺赞叹不已。伯牙大惊,便问道:“你会听琴,你能识琴之优劣吗?”樵夫接琴观之,答道:“此琴叫瑶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树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树必高三丈三尺,截为三段,上段声音太清,下段声音太浊,只有中段,清浊相济,轻重相兼。后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择吉日良时,凿成乐器。最初,此琴有五条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内按宫、商、角、徵、羽。后来,周文王添弦一根,称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称为武弦。因此,这琴又称文武七弦琴。”伯牙听罢,心悦诚服,便又调弦抚琴,时而雄壮、高亢,樵夫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时而舒畅、流利,樵夫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大喜,问道:“天下贤士,请教高名雅姓?”樵夫还礼,说:“在下姓钟,贱字子期。”伯牙叹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烛,与子期结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仲秋再在此地相会。第二年仲秋时节,伯牙如期而至,子期已离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终,以刀断弦,叹:“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说毕,琴击祭台,琴破弦绝。后人感其事,就在汉阳龟山尾部,月湖侧畔筑一琴台,以资纪念。.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二十四:子猷爱竹.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三公子名徽之,字了猷。一生玩世不恭,为官吊儿郎当。他不贪官,不爱财,可对竹子却爱得如痴如狂。有次他专程前往观赏一种名贵竹子。那竹子果然长得竿竿青翠,出类超俗。了猷呆呆赏竹,连主人的招呼也没听见,直到暮色渐浓,才恋恋不舍离去。走了一程,又觉余兴未尽,于是调转马头回来,见院门已关,他又透着门缝细细观赏。以后他游历四方,每次一住下,便立刻命人栽竹。朋友问他何必如此劳神费力,了猷仰天大笑,手指青竹说:“何可一日无此君!”.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二十五:智擒唐僧.左面树上的小孩儿就是红孩儿,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孩子,修炼得道,神通广大,为益寿延年,他一心想各异唐僧肉。一天,他正在空中了望,看见唐僧师徒远远地走来,他知道唐僧的徒弟武艺高强,硬拼怕不能取胜,于是,他想利用唐僧不辨真伪,心慈面软的特点来智取。他把自己变成七岁的孩童,用绳捆住手脚,高高地吊在树枝上喊“救人”。唐僧听到喊声,让悟空去解救。悟空认出那是妖怪变的,叫师父少管闲事。唐僧动怒,又要八戒将红孩儿救下。当唐僧让悟空背上红孩儿走时,悟空背的只是个假的,红孩儿真身早已跳到九霄云外,并刮起一阵旋风,趁机劫走了唐僧。风停后,唐僧没有了,悟空知道是妖怪捣的鬼。他记八戒和沙和尚看好行李,自己赶忙来到枯松涧火方洞找师父。悟空和孩儿一场恶战,红孩儿斗不过悟空,便喷出龙王也不能熄灭的三味真火,悟空急忙跳出火阵,见不能取胜,便到南海请观音菩萨。菩萨降服了红孩儿,把他带回南海。悟空救出唐僧,师徒四人继续往西天取经。.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二十六:六子闹弥勒.弥勒有个神袋,叫做“人种袋”,袋里装有六个小妖怪—六童子。这些小妖怪个个本领高强,一有机会就跑道人间为非作歹。所以弥勒佛总是小心翼翼地看管他们。但是弥勒佛要做的事情很多,总有疏忽的时候。小妖怪们一旦跑了出来,弥勒佛就要想方设法重新捉住他们。着一跑一捉就闹出了不少的故事。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六子闹弥勒,也是画工们常话的题材。.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二十七:巧使连环计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画中拄拐杖的是王允,跪着的女子是貂蝉。.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二十八:三娘教子.《三娘教子》又名《王春娥》、《双官诰》。故事本自李渔《无声戏》等小说,传是实事。许多剧种均有此剧的演出。明代,儒生薛广(另有称“薛衍”者)外出经商,家留妻张氏,妾刘氏、“小三”王氏,刘氏所生之子倚哥及老仆薛保。薛广托同乡往家中捎白金五百两,不料其人吞没白金,购一空棺停于荒郊,以为薛广灵柩。张、刘二氏改嫁,遗倚哥。王氏春娥含辛茹苦,织布为生,与老仆薛保共抚之。倚哥在学堂被同学讥为无母之儿,气愤回家,不认三娘为母,三娘立断机布,以示决绝。经薛保解劝,倚哥发愤读书,得中状元。薛广亦得官回,父子所得官诰两份,俱授春娥。——谁说小三都是坏人?.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二十九:张良进履.张良(?~公元前189年),字子房,汉朝初期大臣,《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生于城父(多种文献载为亳州城父人)。张良的祖父和父亲,在战国时期,曾先后任韩国宰相。秦国灭韩后,张良图谋恢复韩国。他结交刺客用大椎狙击秦始皇不中,后避难逃往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北),认真钻研《太公兵法》。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张良投靠刘邦,成了刘邦的重要谋臣。据传说,有一天,张良在圯上(桥上)漫步,适遇一年迈老人。只见老人把鞋摔下桥底,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给我拾鞋!”张良碍于老人的年纪,不忍不从,只好下桥取鞋。取鞋后,老人又令张良给他穿上,张良膝跪于前,小心帮老人穿鞋。鞋刚穿好,老人又故意弃之桥下,张良又拾,如是而三。事毕,老人非但不谢,反而大笑而去。片刻老人又返回,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五日后的黎明,与我会此。”.前二次会面,皆因张良出城门受阻迟到而散,第三次张良夜卧桥头,夜半赴约,先老人一步,老人才授给张良一本书,对他说:“读此书则为王者师。后十年天下会大乱。十三年后你会见我于济北谷城(今山东平阴西南),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就很快走了。张良很奇怪,待天明一看书,方知书名为《太公兵法》。张良就日夜诵读此书,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足智多谋、文武兼备的“智囊”。十年后果然陈胜起义爆发,十三年后张良去谷城,山下确有黄石一尊,老人的预言神奇般地得到应验。这个故事虽属传说,但却赞扬了张良的聪慧过人。苏轼在《留侯论》中曾对张良的涵养评论道“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三十:三顾茅庐.出自《三国演义》,一个家喻户晓的老故事了。刘备不厌其烦,历时两年三顾茅庐,好像是抬高了诸葛亮的声望,殊不知成全的是刘备的美名。而且诸葛亮一旦被感动了就“士为知己者死”,拿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扶持了没用的刘家两代人成就了帝王梦。刘备是最大的赢家,顾几回都合算。.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三十一:麻姑献寿.出自晋·葛洪《神仙传》卷七:“麻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东南余姑山。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清褚人获《坚瓠秘集》卷三引,一统志:麻姑,麻秋之女也。秋为人猛悍,筑城严酷,督责工人,昼夜不止,惟鸡鸣乃息。姑有息民之心,乃假作鸡鸣,群鸡相效而啼,众工役得以休息。父知后,欲挞之,麻姑逃入山中,竟得仙而去。按麻秋,五代后赵胡人,仕石虎为征东将军,其女当为另一麻姑。民间传说中的麻姑故事是源于此,谓麻姑逃入山中后,其父大怒,放火烧山欲置麻姑于死地。正巧王母路经此地,急忙降下大雨,将火熄灭。王母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后对麻姑爱民之心大加赞赏,收下麻姑作为弟子并带她去南方的一座山中修炼,这座山就是南城县西边的麻姑山。麻姑山中有十三泓清泉,麻姑就用此泉之水酿造灵芝酒。十三年酒乃成,麻姑也修道成仙,正好王母寿辰,麻姑就带着灵芝酒前往瑶台为王母祝寿。王母大喜,封麻姑为虚寂冲应真人。因此民间为妇女祝寿时,常常绘出“麻姑献寿”的图画相赠。.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三十二:牛郎织女(两版)..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诗中的织女、牵牛只是天上两个星座的名称,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到了东汉时期,无名氏创作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迢迢牵牛星》,从中可以看出,牵牛、织女已是一对相互倾慕的恋人,不过诗中还没有认定他们是夫妻。在文字记载中,最早称牛郎、织女为夫妇的,应是南北朝时期梁代的肖统编纂的《文选》,其中有一篇《洛神赋》的注释中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时“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七夕相会的情节,已经初具规模了,由天上的两颗星宿,发展成为夫妻。《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三十三:风雪山神庙.出自《水浒》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林冲遭到高俅陷害,被发配沧州。高俅又买通差役,要在路上把他杀害,幸亏结义兄弟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他。林冲到了沧州,被派去看管一个草料场。一天,大雪纷飞,他到附近小酒店打酒,回来看到他住的那间草屋已被大雪压塌,于是就到不远的一座山神庙中躲雪喝酒。正喝之间,见草料场起了大火,林冲正要出去救火,忽听门前有三个说话,原来是高俅的心腹买通监狱牢头,放火烧了草场,想把林冲烧死。林冲怒火中烧,冲出庙门,一口气杀了这三个仇人。这样一来,林冲走投无路,只好投奔梁山泊。.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三十四:婴宁.有好事者把聊斋里的爱情故事排了行,《婴宁》在榜里位列第三。 书生王子服在元宵灯会偶遇佳人,他捡起姑娘丢落的梅花,相思成疾。表兄吴生诳他说女子是他的表妹,在西南三十里的山里。王子服一人入山寻找,见到佳人,不想竟是自己的姨妹,叫婴宁。婴宁本为狐产女子且随鬼母长大,全然不知道人间的礼数,憨纯无比。当子服向她求寝时,她竟然以“不惯与生人睡”相答,并将此事告诉鬼母。  后来,婴宁和子服一起归家。王母和吴生都疑心是鬼,但见她成日爱花爱笑,不避太阳,就让她和子服结为夫妻。婚后还惩治了邻家的浪荡子。一天夜里,婴宁告诉子服她的生事,并求他迁其鬼母的坟与自己的生母和葬。又过了一年,婴宁生下一子。在娘怀里就不怕生人,和婴宁一样。夫妻二人恩恩爱爱,正所谓:“为问颜相见,何以长相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婴宁的笑声,清纯无邪,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让人闻婴宁之笑而忘忧。婴宁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童心、赤子之心是女人最大的魅力!.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三十五:画龙点睛.张僧繇是南北朝著名的大画家。他擅长画人物、动物,经常为佛寺画宗教壁画,他画的飞龙,更是惟妙惟肖。有一年,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可是,他却不肯把龙眼睛画上。有人问他什么原因,僧繇回答说:“要是画上眼睛,它们就会破壁飞去。”人们不信,说他吹牛。僧繇无奈,举起画笔,在龙头上轻轻一点,天空顿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那条点上眼睛的龙,真的破壁而出,乘风飞去。一会云散天开,壁上只剩三条没点眼睛的龙了。这就是历史上“画龙点睛”的故事。.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三十六:傻大姐无意泻机关(两版)第一版.第二版.宝玉、黛玉互相钟情,但是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要把薛宝钗嫁给宝玉。又怕宝玉、黛玉知道了闹出乱子,就由王熙凤定下“掉包计”,对宝玉谎说是娶黛玉。一天黛玉出来散心,见一丫头在哭,黛玉问她为何伤心,丫头答:“他们让我们给宝二爷、宝姑娘准备婚事,却不让吵嚷。我只说了一句‘以后对宝钗叫宝姑娘,还是叫宝二奶奶’他们就打我嘴巴,还要把我赶走。”黛玉听罢,如挨疾雷,刚一进屋,“哇”地吐了一口鲜血,晕倒在床上。数日后,就在宝玉、宝钗结婚的时候,林黛玉满怀悲愤,离开了人间。.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三十七:韩康卖药.出自皇甫谧《高士传》,原文:汉韩康、字伯休。卖药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时有女子买药。康守价不二。女子怒曰。公是韩伯休耶。乃不二价。康叹曰。我本避名。今女子皆知。何用药为。遂隐霸陵山中。屡征不起。桓帝聘之。中道遁去。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韩单名叫一个康字的。他的表字叫做伯休。在长安地方的市面上卖着药。口里不说两样的价钱。这样地卖了三十几年。有一次、有一个女子向他来买药。韩康守着价值不肯让价。那个女子生了气。说道。你难道是韩伯休吗。为什么不二价呵。韩康听了。叹着一口气说道。我本来因为了要避去名声。所以做着卖药的。现在连女子们也晓得我了。还要做什么卖药的生活呢。就在霸陵山里的地方隐下了。朝廷里屡次去征召他。他也不肯出去。桓帝用了礼物去聘请他出来。他到了半路里。竟暗暗地逃走了。.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三十八:三碗不过岗.“武松打虎”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三碗不过岗”是其中的一个片断。山东好汉武松路过景阳岗下小酒店,看到店前酒幌迎风猎猎,上有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岗”。武松一口气干了满满的三碗酒,不禁赞道:“好酒!”酒家说道:“我的酒,只要喝下三碗,就会醉倒,过不去前面的景阳岗。”武松却酒兴未尽,一连饮了十八大碗。临行,酒家告诉武松,景阳岗上有猛虎伤人,切不可酒后过岗。然而,武松毫不在意,手提哨棒,大步流星向景阳岗赶去。.颐和园长廊故事之三十九:陶渊明爱菊.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365~427),浔阳柴桑人。《饮酒》组诗共二十二首,此为第三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陶渊明爱菊”是后人从这句诗中引申而来的,可以说是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写照。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的大诗人,他一生深受老庄思想影响,企慕隐逸,热爱大自然。为此,他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从而放弃仕途,归隐田园,做起了田园翁。在隐居生活中,他与农民同劳动,共交往,“把酒话桑麻”,他同情农民的疾苦,幻想追求平等幸福的生活。从而创作了著名的《桃花园记》,寄托了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颐和园长廊故事之四十:野猪林.宋太尉高俅子游庙时,见林冲妻张氏貌美,使林友陆谦约林外出饮酒,暗诓张氏到家。使女锦儿奔告林冲,林赶至,高逃去。陆谦又献计高俅,假卖宝刀给林冲,再使林持刀入白虎堂。高俅出,诬林冲行刺,发配沧州。陆又买通解差董超、薛霸在途中加害。林冲在大相国寺新结识的鲁智深,唯恐途中有失,暗地跟踪,至野猪林,解差正欲谋害林冲时,鲁救林冲脱险。林冲到了沧州,陆谦又夜烧草料场加害林。正巧,林在山神庙避雪,不在草料场,杀陆报仇后上了梁山。故事出自《水浒》,一名《英雄血泪图》。清逸居士、杨小楼编演,原名《山神庙》。1950年李少春、袁世海等又加以改编演出,成为京剧优秀剧目之一。.颐和园长廊故事之四十一:倒拔杨柳.又是鲁智深的故事。鲁智深是水浒里我喜欢的不多的人物中的一个,其他还有李逵、柴进、孙二娘。故事梗概:鲁智深打死恶霸镇关西后,怕吃官司,逃往他地。他先来到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因不守佛规,喝酒闹事,方丈又把他介绍到大相国寺看菜园子。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已换了几个看园子的人都管不了他们。这次听说有换了个新人,便来闹事,没想到被鲁智深把两个领头的踢到粪坑里,吓得他们跪地求饶。第二天,泼皮们买些酒菜向鲁智深赔礼。大家正吃得高兴,听到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个不停,泼皮们说这叫声不吉利,吵的人心烦,便欲搬梯子拆掉鸟巢。鲁智深上前把那棵树上下打量了一下说:"不用了,待我把树拔掉。"说完,只见他脱掉外衣,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住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那棵树竟然连根拔起。众泼皮惊得个个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颐和园长廊故事之四十二:黄忠请战.黄忠是蜀军中有名的老将。曹将张郃在连吃败仗的情况下,曹洪又给他五千人马叫他攻打葭萌关。刘备得知,与军师集众商议对策。诸葛亮说:“张郃是曹操手下名将,要想取胜只有张飞才行。”诸葛亮一句话,激怒了老将黄忠,只见他大声喊道:“军师太小看人了,我黄忠愿取张郃首级,献于军师帐下。”诸葛亮再激道:“你虽然很勇敢,但年纪太大了,恐怕不是张郃的对手。”黄忠听了,气的白发倒竖说:“我虽然老了,但两臂能开三石之弓,浑身还有千斤之力。”只见黄忠大步走下堂,取下架上大刀,舞动如飞,拿下墙上硬弓,一连拉断两张。诸葛亮说:“将军要去,谁做你的副将。”黄忠说:“老将严颜。如果我俩不能取胜,我愿献上这颗白头。”刘备、诸葛亮大喜。命二人带兵与张郃交战。黄忠、严颜到了葭萌关,先用计打败张郃,又用智夺取了曹操的屯粮重地天荡山。而后又攻下定军山,果然大获全胜而归。.颐和园长廊故事之四十三:许褚裸衣斗马超.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间韩遂”。成语“赤膊上阵”,也来自这个片段。.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本文档为【颐和园长廊故事(幻灯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爱赢
公司经营范围:网络软件设计、制作、图文设计、影视制作(编辑)
格式:ppt
大小:4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1-26
浏览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