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举报
开通vip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一)试题分析: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两个大题。选择题25题共50分,非选择题4大题共50分。从总体来看:本年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注意知识理解上的考察,注意专题的归纳,有很好的区分度。侧重对基础知识考察的同时合理的搭配了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书本基础知识占67%,需要分析思考的知识占33%),难易程度的把握和比例分配较为适当,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也考察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出题方式符合了现今历史试题命题紧密联系实际、答案开放性等趋势,给予学...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 试卷 云南省高中会考试卷哪里下载南京英语小升初试卷下载电路下试卷下载上海试卷下载口算试卷下载 分析 一、基本情况 (一)试题分析: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两个大题。选择题25题共50分,非选择题4大题共50分。从总体来看:本年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注意知识理解上的考察,注意专题的归纳,有很好的区分度。侧重对基础知识考察的同时合理的搭配了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书本基础知识占67%,需要分析思考的知识占33%),难易程度的把握和比例分配较为适当,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也考察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出题方式符合了现今历史试题命题紧密联系实际、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开放性等趋势,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调动学生的思维。 1、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两个大题。选择题25题共50分,非选择题4大题共50分。从题型、题量、与内容要求上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紧扣教材,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情感教育功能,同时注意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无偏题怪题,难易程度恰当。 2、从试卷内容上看,符合新课标规定的知识点及能力层次要求,立足课本,注意考察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重点知识与主干知识。 3、本份试题难易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但题干设计巧妙,学生需认真审题才可以作出答案,非选择题的小题设计也是。 4、 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如选择题中的5、6、7、11小题,材料分析题的第25题,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运用。 (2)图文并茂 整套试卷共用图12幅,图片形式多样,有照片3幅、有地图2幅、有文物图4幅、人物图3幅、想象图6幅等。如:《战国形势图》、《三国鼎立形势图》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形成历史时空关系。实物图和想象图有助于引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本和地图册的图片资料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但“司母戊鼎”历史实物图片不具有唯一性,干栏式房屋图、祖冲之图属于想象绘画图,不同版本差别很大,以此出题,试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有待商榷。 (3)联系生活 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选择题第10题西楚霸王定都彭城,涉及徐州乡土历史。第13题重走丝绸之路出发地点,第17题秦朝电视剧中的两个镜头,果盘中的石榴、葡萄,皇帝批阅竹简,都带有较多生活的气息,但和去年相比这方面的试题还有待增多和加强。 (4)论从史出 充分利用原始史料,是本次期末试题的很明显特色。选择第5题“烽火戏诸侯”典故,第8题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第9题《史记》“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第14题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第19题“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第25题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均引自原始史料。 材料题引用《史记》原文3处,《论语》原文1处,《资治通鉴》原文2处,鲁迅评价1处,全试卷共引用史料13处,注重了论从史出的严谨性,但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有些偏深,增加了做题的难度。 (5)形成专题 材料题以小专题的形式涉及战国与三国的形势,《史记》,历史上的重要变法,儒家思想四个方面。 第27题材料题以《史记》为引子,涉及《史记》历史地位,黄帝地位,秦朝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以少胜多的战役。第28题以变法为专题涉及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并对三次改革进行概括,第29题儒家思想涉及孔子,孟子、荀子,秦皇汉武,并对两者的根本目的进行了比较,这些题型的设计有助于引导教师在单元复习和总复习时进行专题复习,并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答题分析 本校七年级参加考试人数1025人,在交换阅卷,严格按照标准答案阅卷的情况下,年级平均分77.7位居市区第4(前3名分别为85.5,79.3,78.0)。班级最高分80.4,最低分72.6,满分只有3人 分数段分布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样本容量 0---- 9 10--- 19 20— 29 40— 49 50— 59 60— 69 70— 79 80— 89 90 分以上 最高分 最低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1025 0 0 12 34 66 125 183 289 256 100 20 87.5 53.4 77.7                               (1)单项选择题 本题错误主要集中在第1、6、7、8、9、18、21小题上。      第1题:不熟悉干栏式房屋图造成失分。第6题:不了解“反戈一击”的起源。第7题:对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理解不深。第8题:不知道商鞅属于法家。第10题:对项羽定都彭城误解成刘邦定都。第18题:知道三星堆不知道属于成都平原。第21题:对儒家学派汉朝独尊理解不清造成失分。 (2)填图题 部分学生对于地图的识读能力不强,三国鼎立形式图中学生对于重要的地理方位、概念模糊不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地图知识的分析,点明相关重要知识点。 本题错误主要集中在26(1)司母戊鼎  “戊”“鼎”的书写上错误较多,26题(2)对祖冲之图像的辨认错误最多,许多同学写成了华佗,张仲景,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写成了圆周率第七位    26题(3)战国位置记忆不清造成写错,《三国形势图》主要是审题不准,写成三国国名。 (3)材料题 此题失分主要集中在第27题(1)《史记》的历史地位,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道《史记》是纪传体史书,却不知其历史地位。第27题(3)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与地方职权的区分上,学生答混、答题不全造成失分。 28题(2)重农抑商、奖励军功书写错误。(3)三次改革的共同之处学生答案多样,和答案有所不同,也造成了失分。 29题(3)“焚书坑儒”书写错误,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没有直接答出。造成失分。 三、教学启示对今后教学建议 1、培养学习兴趣。从考试成绩来看,对历史有浓厚兴趣,阅读面宽广的同学考分很高,靠死记硬背的同学会出现知识混淆,张冠李戴的现象,不会灵活运用知识 2、 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历史图片和史料。帮学生建立时空观念,通过积累充分的表象知识,引导学生由由表及里的掌握知识 3、在新课和复习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归纳、总结、专题帮学生建立知识联系和体系。 4、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注意书写的正确。 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错别字多。 2、部分学生对于图片的识读能力不强,概念模糊不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材中图片的分析,点明相关重要知识点。 3、材料分析题一直是学生回答的一个弱项,表明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往往在答题时学生容易将史实过程作为理论分析的内容,如“丝绸之路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一题学生有不少是将丝绸之路的影响作为答案。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4、第32题简答题,部分学生答得比较好,多数能讲出理由。但部分学生回答时考虑不够周全,口语化严重。此题出现少部分学生无作答情况。此题整体得分率较低。 本次考试中(一)选择题,直接考书中的基础知识点,但是个别题在拐点儿弯之后才能答出知识点,这考核了教学目标之一——知识目标,考核基础知识,这对教学来说有益无弊,须知万丈高楼平地起,首要重视的就是基础。但以往“死读书”就能出成绩的日子一去不返复了,更多的考题需要利用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二者结合进行解答。(二)材料题从当中反映出的问题:学生不会看题,也不会答题,两个问题答案不全,答题不全面,漏题是主要丢分点。这需要以后多加强平时习题的练习。(四)过程性评价没有统一的尺度,平时遇见的问题也很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本次试题,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舒展个人才情,突出了学以致用,通过身边的事物,提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材料题失分较为严重,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有: 1、阅读材料不仔细,丢三落四。如:第24题关于秦长城修筑的背景和意义的问题,实际上在材料中就已经给出了答案,但学生可能根本没有认真阅读材料,以至于乱答一气。 2、在审题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第24题第2问:材料二所讲的是哪一领域里的艺术?请写出这一艺术作品所占的地位。很多学生不能理解什么是领域,答题时往往答非所问。                        3、阅读面狭窄,相关知识太少。如对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学说的态度这道题,学生在阅读教材时一带而过,加上又缺乏相关的课外知识,可能连体例这一概念都还不明确,连乱答都不知道怎样下笔,所以这道题回答比较好的较少。 4、材料题与问答题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语言运用、组织不过关,书写潦草,语文素养较差。从卷面上看,东拉西扯、用词不当、逻辑混乱、字迹潦草、文不对题、前言不搭后语、错别字连篇等问题十分突出,张骞的“骞”写成“迁”、小篆的“篆”不会写,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非历史素养问题所反映出的是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差,基本素养欠缺。 一、基本情况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五个大题。题型有选择题、列举题、知史识图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可以说题型多样,内容全面。 从题量上看共五个大题,设计出了33个问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全,能够检全面测出课标上中国近代史部分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直接从教科书上选取,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一般就一章或一节设问,对分析能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 (二)试题结构及特点: (1)本试卷具一定的创新,如:题型上的多样性,不再是一味的材料解析题。 (2)试卷能够较好的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出题方式符合了现今历史试题命题紧密联系实际、答案开放性等趋势,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调动学生的思维。 (3)本试卷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材料解析题部分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有效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说,有话说,起到很好的效果。又有一定的区分度,改变过去照搬的习惯,可以说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4)试题设计整体较合理,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并合理的搭配了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书本基础知识占67%,需要分析思考的知识占33%),难易程度的把握和比例分配较为适当,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也考察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三)试卷情况: 平均分 得分率 选择题 20.8 69.3% 第28—31题 7.9 79% 第32题 7.4 74% 第33题 9.3 93%       通过以上数据发现,此次考试的结果让人较为担忧,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仍然不够牢靠,这与我们的学生素质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同时也反映出历史教学的负担仍然较重。虽然历史是开卷考试,但在七年级时应当着重培养学生能够自觉的去记忆书本上重要知识点的习惯。这对于今后的历史学习而言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利的。 二、存在问题 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部分学生对于图片的识读能力不强,概念模糊不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材中图片的分析,点明相关重要知识点。 3、材料分析题一直是学生回答的一个弱项,表明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往往在答题时学生容易将史实过程作为理论分析的内容,如“丝绸之路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一题学生有不少是将丝绸之路的影响作为答案。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4、第32题简答题,部分学生答得比较好,多数能讲出理由。但部分学生回答时考虑不够周全,口语化严重。此题出现少部分学生无作答情况。此题整体得分率较低。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1、应加强审题的训练。解题思路要注意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分析。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要强化学生组织答案的条理性和规范性。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引导学生对教材的重视,避免材料解析题出现口语化过于严重的现象。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平时要求学生要细以看题,不要因为粗心造成漏题没答。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教学中多联系实际生活,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尽量用课本来组织语言。加强对学生答题技能技巧的训练,强调课本知识的应用,注重题目设问的多样性。 二、试卷分析 第一题 、选择题共20 小题50分,全年级得满分的不少,但是也有个别题目错误率较高,其中第1、4、8、16小题错误率较高;主要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造成的失分。 第二题、 填空题共21分.第一小题的B、D、F错误率较高,主要是西周与东周,西汉与东汉识记不准确,南北朝和北魏概念不清!另外商鞅和张骞两个名字错字比较多。 第三题、 看图材料分析题共29分。第22题,第一小问涉及到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和他们种植的作物,学生易混淆,把他们写反。第23题,第一小问,中国最早兴办太学的皇帝是谁?学生容易把汉武帝的“武”写错。第二问董仲舒名字和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易写错。 这次考试成绩差距很大,最高达100分,最低则只有十几分。从这次考试中暴露出一些问题: 1、学生对历史课不重视。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决定成绩的好坏,所以尽管是基础性试题,但是学生依然答不上。 2、知识落实不到位。由于教师一人代全年级6个班将近500学生,人数相当于兄弟学校的二倍,况且和其他学校相比,所以落实起来难度大,效果自然不好。 三、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2、改进教学方法,精讲多背,提高课堂效率。 3、教师想方设法加强知识的落实。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教学
本文档为【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53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0-03-08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