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故乡ppt课件教案

故乡ppt课件教案

举报
开通vip

故乡ppt课件教案故乡ppt课件教案 精品文档 故乡ppt课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习小说采用对比表现主题的方法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1、理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抓住小说中闰土、杨二嫂、”我”人物性格的分析,突出一个”变”字,...

故乡ppt课件教案
故乡ppt课件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精品文档 故乡ppt课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习小说采用对比表现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方法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1、理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抓住小说中闰土、杨二嫂、”我”人物性格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突出一个”变”字,从中联系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以及造成主要人物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3、小说采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4、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5、品味小说语言,领悟作者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教学难点: 1、理解运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2、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1 / 32 精品文档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音乐导入 在开始今天我们的语文课之前先给大家听一段音乐。伴随着音乐大家会对自己的故乡有怎样的一种情感和想象。 2. 老师:“踏著沉重的脚步,归乡路是那麽漫长。”自古以来,“思故乡,赞故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字眼,是魂牵梦绕的乐园,那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鲁迅写的故乡是什么样的故乡呢, 3. 介绍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 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 2 / 32 精品文档 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生字: 捏 胯 祭 颧 酬 潺 噤 ,、生词: 悲凉:悲哀凄凉。 伶仃:瘦弱。本文用来形容杨二嫂两条纤细的腿站立如圆规的姿态。 惶恐:惊慌害怕。 絮絮:形容说话连续不断。 茫远:渺茫、遥远 三、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思考: ?、划分文章的结构。 提示: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全文可分成三部分。 3 / 32 精品文档 明确:”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我”离故乡。 分析: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 “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从第6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 ?、这篇小说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主要人物?谁是衬托人物?谁是线索人物? 明确:小说中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水生、宏儿、母亲和”我”。主要人物是闰土,衬托人物是杨二嫂。线索人物是”我”。 闰土是小说的主人公。因为他是小说的描写中心。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少年闰土小英雄的形象;与中年闰土的重逢,写出了他的变化,寄予无限的同情;宏儿和水生正是我与闰土的后辈,他们是 “一气”的,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希望他们有”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 四、分析人物形象: :润土 4 / 32 精品文档 1、少年——天真活泼,健康勇敢,无忧无虑 中年——麻木迟钝,悲哀痛哭 2、作者在描写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教师小结: ?、外貌描写: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 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 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 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 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语态对照: 少年闰土:巧于雪地罩捕鸟雀,敢于月夜叉刺狡猹;“我”短短的一问,甚至 “我”没有问,闰土便说出了许多“天下的新鲜事”,将心中的话尽情倾吐。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欢喜——凄凉——恭敬;共说七句话,前六句用断 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况 ;说话后的神态,“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5 / 32 精品文档 ?、对“我”的态度的对照 :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 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 ?、对生活的态度的对照: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3、总结:在上述描写中,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思考:运用这种对比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通过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对照,揭示的是: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黑暗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下生活、挣扎,当牛做马,遭受着经济上的剥削,政治 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使他们的命运越来越悲惨。 4、文中还有那些类似的对比, 类似的对比还有?年青的杨二嫂——中年的杨二嫂?家乡景物的对比 :分析小说中杨二嫂和家乡景物的对比 :二十多年前:小英雄 闰土对比 二十多年后:木偶人 第二课时 6 / 32 精品文档 一、复习导入: 1、这篇小说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主要人物?谁是衬托人物?谁是线索人物? 2、小说的要素是:、、。 3、故事情节分为、 、 、 。 4、《故乡》选自《 》,作者 ,写于,在这前十年,中国爆发了 革命。 5、小说按 顺序安排情节。全文可分成三部分,即 、 、 。 答案: 1、小说中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水生、宏儿、母亲和”我”。主要人物是闰土,衬托人物是杨二嫂。线索人物是”我”。闰土是小说的主人公。 2、 人物、情节、环境。 3、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呐喊》,鲁迅,1921年,辛亥。 5、 时间,”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我”离故乡 二、新课导入: 1、分析杨二嫂的形象:年轻时的杨二嫂与中年的杨二嫂的对比 教师小结: 7 / 32 精品文档 年轻时:年轻美丽,人称“豆腐西施”,因她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中年:“凸颧骨,薄嘴唇”“细脚伶仃的圆规”;自私、尖刻、贪婪、势力,爱搬弄是非 通过对比,突出了杨二嫂的可悲、可怜、可气、可恨。年青时的美,成了获取利益的手段;美貌不再时,她把任何东西都当作获取利益的手段。 2、杨二嫂形象的意义: 明确:通过外貌、对话、动作描写杨二嫂形象。 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3、环境对比 眼前的故乡是一幅荒村图:天气是阴晦的,冷风呜呜地响,苍皇的天底下横着几个萧索的乡村。 以前的故乡是那样美丽:“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小结:故乡景物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衰败的趋势,也为少年闰土与中 8 / 32 精品文档 年闰土的对比创造了非常适宜的环境。 三、分析议论作用: 刚才我们通过研读发现,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故乡的人和事都发生了变化,下来我们总结一下: 回忆中的故乡 ?杨二嫂 故乡的景色 ? 闰土 ? 现实中的故乡 理想中的故乡 作为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对故乡的苦难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无动于衷 , 他有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主要体现在最后三个自然段上 。 阅读后解决两个难点 。第一:理解“新生活”的含义 。 明确:是我们未经生活过的,不同于“我”、闰土、杨二嫂的生活 。 实质上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消除封建剥削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 膜的生活 。 第二:“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 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 明确:这句话比喻确切、含义深刻。它告诉我们只有希望而不去实践 , 等于没有希望。作者以路作比,形象地 9 / 32 精品文档 说明新生活要从斗争中获得。这表现了作者踏平路上荆棘,争取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这一名言体现了十分重视实践意义的深刻哲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鼓舞人们为推翻旧社会创造新生活勇往直前,英勇奋斗。 作者是用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来描绘20年前的故乡的美丽和未来故乡的美丽的。但不同的是,以前的画面中有一个小英雄,而后来的描写中却没有了,如果再给这幅未来美丽的故乡图画画上人物的话,要画上谁合适呢?根据小说想像一下 。 明确:宏儿、水生,因为鲁迅有寄希望于下一代的想法,他认为宏儿和 水生应该过一种新的生活,所以对新生活展望的画面上要画上这两个人物 。 : 1、课后研讨与练习。 2、《名师伴读》第9课 : 回忆中的故乡 ?杨二嫂 故乡的景色 ? 闰土 ? 现实中的故乡 理想中的故乡 10 / 32 精品文档 《故乡》超超级精品教学课件详细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 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把握闰土、杨二嫂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 理解小说运用反复、对比来刻画人物、展现主题的写法。 掌握细节、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德育目标:理解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改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珍爱新生活,树立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2. 过程与方法: 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理解主题思想。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珍爱新生活,树立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并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 11 / 32 精品文档 理解小说的思想内涵,思考社会人生。 2( 教学难点:对小说主题思想和篇末议论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 1( 教学方法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 文献法:课前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鲁迅的有关资料,加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2( 学法: 自读法:自读课文,大致理清作者的思路及文章的主旨。 讨论法:学生互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集体备课内容设计 个人备课补充 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不喜欢读小说,能说说你们是怎样读小说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创作于1921年的一篇小说《故乡》,并通过这篇小说的阅读,探讨阅读小说的方法。 小说的含义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的一种与散文、诗歌、戏剧并列的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12 / 32 精品文档 小说的分类 按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 按题材可分为: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历史小说、军事小说。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和环境,即生动的人物形象、 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因此,人物形象是小说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小说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 正面描写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神态描写 侧面描写 小说中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其性格特征。 13 / 32 精品文档 ?语言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小说的故事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尾声。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主旨的表现有重要的关系。 社会环境是重点,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也即景物描写,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景色、场景等,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14 / 32 精品文档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背景; ?暗示社会环境,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 ?烘托人物心情 ; ,交代人物身份、地位;表现人物性格; ?渲染或营造某种氛围,为下文写??作铺垫; ?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 ?揭示或深化主旨。 小思考: 阅读小说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人物、环境、故事情节——主题思想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生于1881年,死于1936年,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写作的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坟》。 本文《故乡》选自 《呐喊》 在初中我们学过或即将要学的他的作品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雪》《风筝》,——出自散文诗集《野草》。 小说《社戏》,——出自《鲁迅全集》。 15 / 32 精品文档 小说《故乡》《孔乙己》,——出自《呐喊》。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出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鲁迅的故乡是—— 浙江绍兴 绍兴鲁迅故居 理解本文,需要了解鲁迅的出身经历 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过知县,后到北京做内阁中书。大门上那块“翰林”的横匾,标志着周家的显赫地位。 鲁迅故居的思仁堂 很气派吧~ 绍兴鲁迅故居大门 和祖居相比,是否有些破败, 鲁迅自传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 在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 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 老师提示:这场“变故”指祖父因考试贿赂案获罪入狱。 16 / 32 精品文档 鲁迅自传 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 本文写作缘起 从日本留学归来,鲁迅先生在故乡教了几年书。 蔡元培做教育部长时,经人推荐,应蔡之聘去教育部工作,于1912年来到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教师。 1919年底,鲁迅返回故乡,将全家迁居北京。后来,他根据这次回乡的见闻创作了小说《故乡》 北京的鲁迅故居 北京八道弯胡同11号 1919年,鲁迅买下此院 鲁迅在北京的又一故居——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右边是鲁迅纪念馆 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鲁迅故居 一九二四年春鲁迅亲自设计建造 17 / 32 精品文档 故居内鲁迅的书房兼卧室 故居内的鲁迅藏书 回忆巩固 《故乡》出自哪里, 出自《呐喊》 我们学过《呐喊》中的什么作品, 《社戏》 小结:先生走过的路 鲁迅全集 《呐喊》后来收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故乡》学习指导 1、《故乡》内容深刻,思想深沉,人物形象已成典型,文字功夫炉火纯青,但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2、《故乡》的学习,应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预习,整体感知;?研读各个部分;?归纳复习,融会贯通。 3、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本课可参考的资料很多,但不一定都对,要有选择地阅读和吸收。 预习课文,给下列红字注音 萧索 鄙夷 恣睢 阴晦 五行 装弶 18 / 32 精品文档 脚踝潮汛 愕然 嗤笑 瑟索 深黛 猹 獾 髀 惘然 解释下列词语 萧索:荒凉、冷落。 家景:家中的经济状况。 如许:这么些。 鄙夷:看不起。 恣睢:放纵,放任。 听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这篇小说的三个主要人物是: 闰土、 杨二嫂、 “我” 2、文中的“我” 是不是鲁迅,这个”故乡”是不是绍兴, 不是鲁迅,但有鲁迅生活经历的影子。因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本文是小说而非散文,其中的人物、情节、环境是根据生活虚构的,不能等同于现实。 3、作者回到阔别20余年的故乡,在故乡呆了大约多长时间,是如何推算出来的,明确: 19 / 32 精品文档 约半个月左右 依据: “第二日”,“这样的过了三、四天”,“又过了九日” 等。 4、这么长的时间,作者对每天都作了介绍吗,着重写了哪些天的事情, 明确: 着重写了这些日子的事情: “第二日”;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 “又过了九日” 5、作者又着重写了这些天的哪些人、哪些事, 明确: “第二日”:母子见面;回忆少年闰土;见到杨二嫂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会见闰土 “又过了九日”:动身启程 6、小说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的, 以“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7、依据小说的线索或时间先后,地点转移,可以把小说分为三部分,请标明各自的起止段落。 回______故乡 《故乡》 20 / 32 精品文档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2(把握闰土、杨二嫂人物形象,理解小说刻画人物展现主题的写法。 3(理解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4(理解小说的思想内涵,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小说主题思想和篇末议论语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 1(以学生的反复朗读,勾画圈点、整理归纳,合作、交流、讨论为主,教师加以点拨指导,辅以评点的比较阅读法。精彩语段如篇末的议论,应熟读成诵。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 投影仪 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把握叙述基调。深入研读,进 21 / 32 精品文档 入情境,分析人物形象并由此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老师放贺知章《回乡偶书》的朗读录音,请学生听后议一下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那么鲁迅的小说《故乡》 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呢, 二、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投影: 1(作者作品介绍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成集于1923年。集里收有《孔乙己》《狂人日记》《药》《故乡》《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这部小说集为革命现实主义新小说奠定了基础。《呐喊》写于五四高潮时期,着重揭露宗法社会的残酷统治,及其在精神上毒害人民的罪恶,对农民的革命力量则在怀疑中进行坚毅的探索,它的战斗声像号角一样震醒了封建“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密切地配合了五四时期思想革命的进行。鲁迅小说的深刻性正是从农民角度来提出反封建的要求,以革命民主主义观点来观察和解剖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重大问题。 2.写作背景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当时辛亥革命虽然过去十余 22 / 32 精品文档 年了,但军阀各霸一方。在帝国主义操纵下,混战不已。各地军阀自设关卡,自立税局,自订税额,对老百姓横征暴敛,层层盘剥,生活在这种社会现实中的广大劳动人民,身受双重压迫,在饥 寒交迫中痛苦挣扎,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经济衰败。《故乡》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破产的图景,写出了中国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层层逼迫下的深重灾难。 三、研读,理解文意 1(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疏解下列字词。 多媒体显示: 注音 阴晦脚踝潮汛 髀骨 嗤笑瑟索 惘然恣睢 释义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无端:无缘无故。 如许:这么些。 鄙夷;看不起。 愕然:吃惊的样子。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展转:同“辗转”。原指身体翻来覆去,文中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恣睢:放纵、放任。 23 / 32 精品文档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小组讨论理清结构。 课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了故乡的萧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交代“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三部分“我”怀着 悲哀、失望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未因此消沉、悲观,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和下一代。 3(学生精读,把握人物形象。合作探究:闰土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作者运用前后对比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写他的变化。那么,作品是从哪几方面来进行对照的?通过对比突出了什么? 学生合作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 外貌对照;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 动作、对话对照: 24 / 32 精品文档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月夜刺猹,“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聪明勇敢、活泼开朗;4个省略号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一凄凉一恭敬”;他说了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还是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9个省略号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迅哥儿”改称“老爷”,写出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 “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 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对我: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 25 / 32 精品文档 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人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炉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4(学生速读全文,筛选信息,为文中的主要人物写一个小结。 教师指导、点拨,并提供参考示例: 26 / 32 精品文档 杨二嫂小结: 20年前,杨二嫂开了一家豆腐店,为了能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在店里坐着,凭自己的年轻美貌招徕顾客,生意非常好。20多年过去了,她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更重要的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衰败,她的家境已难以维持原来的殷实,在种种艰辛的磨砺中,为了生存,她变得泼悍、放肆、尖刻、自私。当她见到在外20多年现在回到故乡的迅哥儿时,先是虚假吹捧,接着尖刻嘲讽;趁迅哥儿一家搬家的混乱之际,中伤闰土,还顺手拿走了一些家中的东西。 5(个性化阅读,评价人物。 教师引领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然后请学生用一两句生动的话评价人物。对交流过程中闪耀着创新光芒的见解,要予以鼓励。 教师归结学生的评价: 闰土: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时间这块 砺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个木偶人。 闰土:一声“老爷”,就把自己与儿时的好友隔在了无形的厚障壁的两边;带回家去的香炉、烛台何尝不是在增加这厚障壁的高度呢! 杨二嫂: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不仅表现在从 27 / 32 精品文档 当年的“豆腐西施”变成了今天的“圆规”,而且还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我”: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我”母亲:慈祥、宽容、厚道地对待所有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给她以公平:变卖农产,告别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水生:一个20年前的闰土,20年后,他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对他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 宏儿: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 四、情感体验,探讨主题 1(请学生听读全文,结合人物分析,合作研讨小说主题。 教师点拨、激活学生思维,鼓励个性化的见解。归结: 有关小说主题,也即作品表现的作者对“故乡”的情感态度,主要看法有: “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封建社会所扼杀。 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 28 / 32 精品文档 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质关系的新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对作品主旨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你是如何看待下列理解的,请阐说自己的见解。 课堂交流,教师寻机点拨。 五、布置作业 1(思考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及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和作用。 2(课文中的水生和宏儿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发挥想象,为他们写一个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景物描写,深层理解对比手法。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领会写作意旨。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教师抽查完成情况,并适当予以点评。 二、品味情感,赏析景物描写 1(学生默读全文,思考:人物的塑造,不但要通过故事情节的安排,还要通过环境描写那么,文中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几处?它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29 / 32 精品文档 文中对故乡景物的描写有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记忆中的“神异的图画”:“蒙咙中”想象到的图景。 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故乡的不同,反映了故乡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在对比中,揭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衰败的悲惨现实,以及农民生活的贫困。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故乡的眷恋和怀念正反映了“我”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朦胧憧憬。 2(学生仔细研读文中三处景物描写,互相质疑问难,小组内交流研讨。思考: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句中“萧索的荒村”前用了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横”,请体会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好?“活气”改为“生气”可以吗? “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句中“瓦楞上”的枯草的断茎怎么能成为“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月下西瓜地”一节的绘景奇异在何处? 教师明确: “横着”是不整齐、不规则地放着的意思,有一种“被遗弃”的动感,“萧索”是形容词,突出了悲凉的气氛, 30 / 32 精品文档 “荒”字描绘出村落的凋敝和沉寂,这里都是写“我”看到家乡的感觉。动静结合,写得具体而形象,这样的荒村,自然没有活泼的生活气息,有的只是死气沉沉,“生气”指旺盛的生命力,用在这里不确切。 句中的“枯草”“断茎”“寒风”“老屋”渲染的凄凉景象突出的是一种气氛、一种心情,“我”要永离故乡,永离老屋,此时故乡的颓败、荒芜、冷落更增加了惆怅、悲凉的情绪。这与上文“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是协调一致的。 明丽的色彩: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颇为神奇的传说:项带银圈的英俊少年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3(学生有感情诵读并积累文中精彩的写景语段,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研讨探究,深层理解文意 1(教师有感情范读小说结尾的三个语段,请学生小组内交流研讨: 如何理解“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作者最后说:“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如何理解? 31 / 32 精品文档 教师点拨: 因为还没有找到实现新生活的道路,所以“我”以为自己对新生活的希望仿佛和闰土对神灵的祈求一样,是对偶像的崇拜,只不过闰土的希望在眼前,“切近”,“我”的希望在未来,但对这个未来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因而显得“茫远”。 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2(合作探究: “我”不愿意宏儿和水生“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而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展开想象,说说“我”、闰土、别人这三类人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新” 32 / 32
本文档为【故乡ppt课件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312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13
浏览量: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