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题结题总报告

课题结题总报告

举报
开通vip

课题结题总报告《网络对我校德育工作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应遵循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这表明德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效性特点,德育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必将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重大影响。截止2011年6月30日,中国网民数达4.85亿,手机用户达...

课题结题总报告
《网络对我校德育工作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应遵循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这表明德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效性特点,德育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必将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重大影响。截止2011年6月30日,中国网民数达4.85亿,手机用户达3.18亿,占总网民比达65%以上。总体来说,政府、企业、家庭、学校上网已经成为网络发展的主要趋势,自然而然网络也就成为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生活、学习、娱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将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方式、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网络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的一些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对新事物的好奇与探究的愿望十分强烈,容易被网络所吸引,因此如何认识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坦然接受网络带来的挑战,对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而德育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与时俱进。网络应用的全面延伸对学校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拓宽学校德育渠道,丰富学校校园文化提供了平台。 然而,目前中职学校网络德育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靠学校单方提供资金架构校园网络建设存在一定的困难,没有良好的校园网络服务平台,网络德育也就失去了基础,无法实施。二是有了网络平台,却因为学校各部门及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不高,不能充分利用、发挥网络功能,网络德育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从中职学校的生源状况看,学生大多处于15-20岁年龄段,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共同引导,但也是心智成熟的过渡期,自我意识快速发展,需要得到认可,体现个人价值。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教育以灌输、强化为主,忽视了学生是德育教育的主体,不能充分发挥他们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不能使他们形成最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道德品质,更未将这种道德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要求。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强制、片面的道德教育方式,尊重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遵循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原则,把正面疏导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既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独特的教育资源,又要形成防范机制,做到趋利避害,启发他们的道德思维,培养他们自主构建正确的道德理念,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结合社会大环境,审视学校小环境,依据科学进行分析,工作落到实处的原则,为我们的课题研究理顺了思路。本课题立足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从分析网络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负面影响出发,探究网络环境下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力求将网络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开拓德育工作新局面。研究中主要针对我校网络德育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从优化网络软硬件环境出发,完善校园网建设方案、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德育师资队伍建设,为网络德育的实施提供可行平台,营造真正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网络体系。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及实践基础 1、理论依据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及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注重发挥网络等新媒介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的意见》为指导,针对当前网络社会中的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开展网络对我校德育工作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2、实践基础 我校是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校30多年来,已形成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学校党委十分重视学校德育教育工作,2009年成立了德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10年获得自治区“德育达标学校”称号。为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理论研究,学校专门成立了德育课题研究小组,指定专人负责,课题小组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分步骤有序开展研究工作,保证了课题的顺利实施。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目标、内容 1、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为了把握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理论依据,课题组成员收集和查阅了大量有关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德育工作的文献资料、电子信息及相关期刊,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题的研究。 (2)问卷调查法 本课题,立足我校学生的实际结合课题研究的方向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先后对567名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93%)就上网情况、网络道德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有效整理,对我校学生的上网状况、原因及学生对待网络的认识等有了一定的掌握。 (3)座谈法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了解德育教育的效果及如何有效预防学生迷恋网络,我们与部分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掌握了相关资料,达成了一定共识。 (4)个案研究法 课题组依托心理咨询实践,对个案进行跟踪观察,研究个案的基本情况,分析其迷恋网络的原因,对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了有效依据。 (5)实践探究法 课题研究中,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思路并总结经验。 2、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本课题围绕网络与德育有机结合,拓宽学校德育渠道的总目标进行了以下内容的研究: (1)网络的负面效应及我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2)以现有网络为依托,开展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途径探究 (3)网络德育服务平台及数字化资源建设方案研究 (4)网络文明建设与德育工作对策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分为准备、启动、实施、总结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0年4月—5月上旬) (1)组建课题研究组。 (2)明确本课题的目的、任务,通过调研、搜集相关资料提出假设,小组讨论研究方案,写出开题报告。 2、启动阶段(2010年5月中旬—6月初) (1)建立课题档案,召开开题报告会。 (2)探讨课题的实施程序及可行方案,分解子课题,落实成员分工。 3、具体实施阶段(2010年6月—2011年10月)   分两步完成:第一步,2010年6月到11月为课题的调查研究阶段,调查方法采用座谈、问卷等形式,写出调研报告。第二步,2010年11月-2011年10月为子课题实施阶段, 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理论,并将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以研究的理论成果作指导,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如何减少其负面效应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总结研究成果,撰写子课题结题报告。 4、总结阶段(2011年11月—2011年12月)   对研究成果汇总、整理并写出结题总报告,召开结题会。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的结果分析: (一)通过对学生上网情况的了解,分析网络产生的负面效应 1、掌握了我校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 课题组根据问卷、座谈会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分析网络对我校学生的影响,通过调查了解到:在校期间经常上网的学生占到21.3%,每天上网3-5小时的学生占15%,以上网为主要日常娱乐活动的学生占18.2%,从整体看,我校学生并没有因为上网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只是上网时间比较长且通常只在周末才上网(利用周末上网的占63.3%),而那些经常上网的学生也主要以玩游戏和聊天、看电影、看电子书为主(玩游戏的占38.2%,聊天、看电影的占47.9%)。虽然统计显示:我校学生网络成瘾者约占问卷人数的1.58%,然而从实际情况看,这部分学生并没有因为上网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从查夜情况和上课的考勤情况可得出此结论),充其量只能算网迷,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极有可能网络成瘾。 2、对学生迷恋网络的原因、危害进行了分析。 从问卷情况看,学生沉迷上网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发育尚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认为自己缺乏对上网时间控制能力的学生和认为自己上网没有时间概念的学生比例之和为17.8%)  (2)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生活目标(认为空闲时间没有网络自己就无所适从的学生占到6.7%)。(3)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失落感。(调查中有41.6%的学生认为上网可以使自己逃避问题或发泄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 学生沉迷上网的危害主要有: (1)危害身心健康 。(问卷中有67%的学生认为长时间上网容易伤害眼睛,有38.8%的学生认为长期上网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有17.9%的学生认为停止上网行为会使自己变得沮丧、脾气暴躁;41.6%的学生认为上网是为了逃避问题或释放一些情绪) (2)影响社会功能的正常发展。第一,影响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的正常发展。(有10.9%的学生认为自己网上虚拟社会中的朋友比现实生活中的多,有58.2%的学生认为上网交流更方便,有47.4%的学生坦言上网主要就是交友、聊天)第二,不利于正常社会角色的培养。(因为上网,有13%的学生逃过课、有13.5%的学生顶撞过家长或老师、有8.4%的学生曾经夜不归宿、有15.3%的学生有过欺骗行为)(3)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问卷中有74.5%的学生认为上网对学习有影响,有18.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日常娱乐活动主要是上网)(4)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调查中有近8%的学生认为网络是虚拟的,相互欺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19.7%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不文明语言,另有4.6%的学生坦言自己经常会登陆黄色网站)。 3、分析了网络产生的负面效应。 (1)学生对网络的整体认知水平较低,对网络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依赖性。 学生过分依赖网络,甚至沉迷网络,究其根源,就是对网络功能的整体认知水平太低,不了解网络的真正价值,不会利用网络的有效资源来发展自己,因为无知,所以只能屈从于网络的一部分初级功能,来填补自己对新奇事物的需求空白,这种程度的认知水平,自然不能实现对网络的主动利用,久而久之也就沦为了网络的奴隶。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学生对网络过分依赖”这一问题,就必须要着力提高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水平。调研表明,勤奋好学、意志坚定,有明确学习目标,自律能力强的学生,真正沉迷网络的人数几乎为零,这些学生在利用网络时有明确的积极目的,网络只是他们实现目标的辅助工具,反之,以盲目的、消极的,甚至以庸俗的网络需求来引导自身网络认识的学生,几乎无一例外的会对网络产生盲从和依赖,利用网络的目的性越不明确,对网络的认识水平就越低,网络需求越低级,沉迷的程度就越深。 (2)网络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通常我们所说的社会能力包括社交、文化传承、生活养成、学习和道德约束等方面。从前面一系列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的负面影响力,这种负面影响力的作用是广泛而深远的,一旦学生在接触网络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教育,自身又不具备纠辨和修正的能力,加上网络负面影响中富含的诱惑性同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理与叛逆心理产生的叠加效应,往往会使网络的影响作用在一定阶段超过现实社会中的传统教育作用,从而导致少数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在社会能力生成阶段走上歧途。当然,网络的主流是好的,但是网络的负面影响力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健康发展,确已形成了让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的破坏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3)网络已经成为诱发学校日常管理矛盾的重要因素。 学校的日常管理正规有序是保证良好教学环境的基本条件,导致日常管理矛盾产生的原因很多,但网络需求已经愈来愈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诱因。以网络需求这个中心要求为主要矛盾,可以发散出多种、多点的矛盾交织,例如经济矛盾、社交矛盾、工学矛盾、师生矛盾等等,甚至引发社会面上的问题,对学校的整体德育工作、学生管理、教学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述以上情况,我们并不是为了一味地排斥和扼杀网络的作用,只是想更加强烈地呼吁教育者,对“网络”这一问题纠结点的关注,对于“在校学生上网”而引发的“过度依赖网络、盲从网络效应、利用网络逃避学习压力、过度网络消费、幽闭式网络交流、网恋、虚拟道德缺失、现实能力养成不足”等种种新现象、新问题,着力研究对策,积极开拓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方法。 4、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分析 主要从管理机制、德育教学、校园文化、网络道德教育等角度分析了我校德育工作现状:   (1)管理机制分析 调查表明:我校德育工作有健全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由校党委统帅全校的德育工作,下设有德育办公室,专门负责组织开展全校的德育学习及活动。德育办公室下辖德育教研组和心理咨询中心,德育教研组专门负责德育课教学和德育科研、德育第二课堂活动,心理咨询中心主要负责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个体咨询等工作。健全的德育机制自成体系,为我校的德育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营造了健康、向上的德育环境,近年来连续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和市级“综合治理模范单位”,2010年获得自治区“德育达标学校”称号,我校师生在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和德育内容的比赛中也屡次获奖,这些都表明我校的德育环境健康有序,呈良性发展势态。   (2)校园文化分析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精神风貌的体现,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目前具备较完善的物流及汽修专业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及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阅览室等,这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同时橱窗文化、长廊文化、教室、宿舍布置、格言警句等等都体现我校的职业特色。 就校纪学风建设而言,全校是以各类会议形式,作为校德育教育和校纪建设的主要形式和途径。现状调查显示:会议类型自成体系,会议组织完整规范。长期以来,通过上述形式来强化师生的德育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效果显著。但通过调研也表明;对于上述教育形式的态度 ,师生中也存在不同看法,认为内容繁多、形式化、教条化情况存在,这表明校纪学风建设还需落到实处,学校的校风教育应务实,多开展一些民意调研工作,了解基层群众的思想状况,使会议这个载体注重实效性;与师生的切身利益结合、与社会相联系,保持社会性、和人文性。 (3)德育教学环境分析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德育课堂诸多新变化,其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以特定的情境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我校德育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无论从学科特点、本质要求,还是从新课程角度来分析,情境教学模式为德育课教学增添了不少亮点和吸引力,使德育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强化了实效性。 从我校德育课教师的整体质量看,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80%是党员,专职教师中65%以上是高级讲师,德育课教学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中,能以学生为主体,用自身的言行正确引导学生,起到了德育教师的示范作用。目前我校德育专职教师4名,承担着全校公共德育课的教学教研和心理咨询工作。近两年南疆三地州生源系少数名族学生较多,是我校的主体源,民族教师配备不够。一人承担多班、多课程现象比较突出,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需完善德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师资结构。 (4)网络道德教育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上网动机分析清晰地反映了部分学生对网络的低级需求由此形成低层的网络认识,从我校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看关键是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和使用网络。(1)首先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并使之先行于网络知识教育。(2)学校应构建和不断完善校园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在校上网,并完善校园网管理体系。(3)强化网络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通过以上措施增强学生自身的免疫力,主动规避网络风险。 (二)利用网络平台,拓宽学校德育工作渠道 1、重视和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 学校首先要及时配备网络设施,为校园网提供硬件平台,目前,中职学校建立的基本是以光纤接入,校园网主干线为500米光缆,主控机房中通过网管主控服务器,把校园内近百台电脑联成一个整体,建立校园内部网络管理平台,校内每台电脑都能通过电信的宽带端口上因特网。学校借助这样的网络平台应建立多个多媒体教室以及电子备课室、电子编辑室、电子阅览室等,并构建出一个使用方便、内容完善、更新及时的校园网站。通过查看、研读学生发贴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及时清除不良言论和虚假信息的影响,有了这样优越的网络环境,学校网络德育才能更好地开展。 2、提高教师的网络信息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了先进的网络设备,还要有掌握计算机操作、网络操作和多媒体制作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网络德育才能顺利进行。学校应该利用寒暑假,对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和电子课件制作培训。保证学校大部分教师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60%的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课教师)能独立开展网上教育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为学校网络德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设网络道德课程,充实德育资源。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与现代意识融合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世界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同时德育课老师和班主任通过制作德育多媒体课件,将德育内容设计成吸引人、教育人、易于学生接受的信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学生也可以从课件库中调看德育课件,有选择地、自发地了解德育内容。这样才能将枯燥无味的德育课变成深受同学们喜爱的网络德育课,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特色活动,构建校园德育网络体系。 (1)创办德育工作网页,开展网上主题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和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开辟信息公告栏。在这一园地,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指导学生履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引导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正确认知,努力实践“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3)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图书馆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如有条件可以开放电子阅览室,供老师、学生查找和阅读图书资料。 (4)开展网上心理咨询指导。由于网络有很大的隐蔽性,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隐私和心理疾病,通过网络与指导教师交流、谈心、求得心理平衡,克服心理障碍,医治心里疾病。 (5)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利用校园网络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可在学生的电子档案中,强调个性化发展,突出个人成长的主体目标设计。建立“个人道德发展库”,注入学生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时数与情况;建立“心得屋”记录学生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所思所得。让学生人人有目标,时时有追求,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6)组织专题知识竞赛。学校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在网上开展专题知识竞赛活动。适合中职学生开展的知识竞赛专题有:中国国情知识、心理健康知识、法律安全知识、自救自护知识、礼仪礼貌知识、环境保护知识、民族文化知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国内外时事以及专业技能知识等。开展专题知识竞赛活动,能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三)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1)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网络道德意识 我们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网络道德意识,在德育课中增加“网风”与“网德”教育,“网络法纪”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自律抗诱能力。为使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德育办公室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新疆商贸经济学校学生上网道德规范》,并撰写“网络文明建设”的学习心得;德育课教师也开展了针对我校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主题讲座及座谈会,通过一系列主体教育活动的开展,大家逐渐形成这样一个共识:网络已在学生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将来的网络是在造福于人类还是祸害于人类,取决于我们如何利用这一工具。网络道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这一工具,激励学生健康上网,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扩充知识面,让网络真正为我们所用,做网络的主宰者。 同时,通过座谈会我们还了解到:在活动开展之前,我校大部分的学生上网都是玩游戏、聊天。活动开展后,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上网查找学习资料、浏览新闻等非娱乐性活动开始增加,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开始增强,网络文明初步建立。 (2)把中职德育教育融入到职业教育的全过程 第一、创建职业道德的教育环境和实施环境。 中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应该放在培养“准职业人”的主题上,德育内容围绕企业的用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精心组织课堂内容,按企业岗位特征和需求进行德育教学的创新。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贯穿“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渗透的模式。 第二、突出职业特色和专业特色。 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以“就业为导向”,在职业教育中,不同职业有不同的职业特征、执业纪律和职业行为,如:现代物流和汉语言专业就有不同的职业要求,因此,中职德育教育要强调职业特色。 第三、把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公德教育。 德育课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现在上网已经成为很多中职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德育课中加入了相应的网络道德、网络法规专题。 第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把握文化主旋律 第五、建立网络问题心理辅导机制 (3)在网络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计算机专业教师对网络环境比较熟悉,具备熟练的网络技术,在网络文明教育上具备强大的说服力,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传授技能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渗透网络文明教育,在现场的网络环境中,学生更容易接受网络文明教育的灌输。比如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要主动考虑如何展示德育内容,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教学课件中涉及的地点可以以国内较大的标志性建筑为图,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和崇尚科学的精神;人物可以以名人、英雄为图,突显中国伟人的力量;区域性知识图片可以采用美丽的新疆图片让同学感受民族团结关系的融洽和祖国的日益强大,让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成果 1、论文成果。课题组成员现已撰写论文 4 篇,报告5 篇。 论文: (1)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分析》 (2)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拓宽学校德育渠道》 (3) 《拓展中职德育途径  丰富德育内容 力求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4)《新疆商贸经济学校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总结》 报告: (1)《关于我校学生上网情况的调研分析报告》 (2)子课题《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结题报告 (3)子课题《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拓宽学校德育渠道》结题报告 (4)子课题《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结题报告 (5)《网络对我校德育工作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结题总报告 2、规范性成果 (1)《新疆商贸经济学校学生上网道德行为规范》 (2)《新疆商贸经济学校电子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规范》 (3)《多媒体教学课件评比标准》 3、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1)《新疆商贸经济学校网管工作职责及应具备的技术能力》讨论稿 (2)《心理咨询室工作管理制度》系列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效应 1、促进了实验室建设工作 随着课题的开发及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学校心理咨询室及团体活动室的实验室建设工作,并购买了北京心海软件系统,建立了学校自己的心理咨询网站,健全了咨询室工作制度,并配备专业人员加强对心理咨询室的软硬件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的开展。课题研究期间,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469份,辅导来访学生61次。同时还加快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截至目前,共有两位青年教师取得了心理辅导员资格证书,一位教师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2、提高了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通过本课题的调研,教学管理部门已将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列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容之一。从教师参加2011年中职学校信息设计教学大赛的结果来看,我校教师虽然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但远不及其他中职学校,教学设计能力也有待提高。本课题组以为,今后学校还要加大教师信息化水平培训力度,为教师提供条件及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发挥教学能力的机会,除了要求在多媒体教室及实训室上课的教师编写电子教案外,还要规范电子教案的制作标准及评比标准,鼓励各教研组教师积极参加各类信息设计教学大赛,以推动教师加强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督导室就此次课题研究已经出台了《新疆商贸经济学校电子教案制作标准》、《新疆商贸经济学校多媒体课件评比标准》,引导教师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通过规范、检查、评比等环节,让更多教师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做一名现代职业教育者。 3、开展各类德育活动,让德育教育“润物细无声”。 2010年 5月至2011年6月,为贯彻德育教育在教学各环节的渗透,尤其要借助网络优势,开拓德育渠道,学校有关科室先后组织了“校级男子秋季篮球赛”、“FLASH动画设计赛”、“演讲比赛”等各类学生活动,“平面设计兴趣小组培训”、“教师教学信息技术设计比赛”、“精彩一课”等各类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的学习或竞赛活动,组织过程中我们把这些活动从组织宣传、开展过程、精彩瞬间、成绩总结等环节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上传校园网,供全校师生浏览,延长德育效果的实效,有些参赛的学生作品、教师作品获得了省级或国家级奖项,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展现了我校师生风采,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德育效果明显。今后如何让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更加具有职教特色,怎样在快乐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发挥德育功能,是我们进一步要研究的课题。 4、充分发挥现有校园网的作用,提出了今后完善校园网的建设意见,促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 由于校园外网的接入带宽影响,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充分发挥校园内网的作用,利用中职学校心理咨询软件开展心理咨询测试,建立在校新生心理档案,顺利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及咨询工作。同时收集各类德育相关活动材料上传校园网服务器,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网络德育工作建立数字化资源库。同时根据此次调研发现的制约网络德育开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完善校园网的若干意见,包括改善校园网硬件条件,引入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数字化资源库等,并就《新疆商贸经济学校网络管理员工作职责与应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建议学校积极培养或引进认真负责的高技术人才,以确保建网后用好网、管好网,切实发挥网络优势,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七、结束语 本课题立项以来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我校课题的指导思想、改革思路、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信息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一是学校目前的校园网,根本无法满足工作和教学上网的需求;二是德育师资不足,亟需培养少数民族教师,尤其是心理辅导老师;三是校园网利用率低,目前只是教师办公室内所用电脑可以上校园网,学生机房根本无法使用本网络,加之学校机房也没有向学生对外开放,因而,学校的心理咨询网站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网上问题解答、网上咨询工作几乎无法进行。针对上述问题,今后努力的方向有:1、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站建设,使学校信息网络化形成制度。2、力争在2012年完成校园网络建设,与时俱进,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3、提高教师尤其是德育课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德育教育主渠道作用。4、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经过本次校本课题的研究,锻炼了教师队伍,为我校利用网络拓宽德育渠道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将以此为基础,在教育教学及管理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巩固研究成果,把我校的信息化建设推向前进,积极构建校园网络文化,充分发挥其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建立新的德育观和网络德育体系,切实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德育活动开展富有成效,从而自信地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 八、课题组成员 课题总负责人:雪拉提书记 课题组组长:董瑛 成员:高天、何永基、古佳娜、苑美化、娜佳、袁森、王硕源。 参考资料: 1、《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主编  明宏 2、《心理咨询师  二级》 主编  郭念锋 3、2009年上海市7部门下发的关于《关于加强和改进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4、天门市干驿镇初级中学《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 5、新疆商贸经济学校科研项目课题《开题报告》 6、调研分析报告 7、《全国青少年文明网络公约》 8、《青少年上网守则》 9、 《当前高职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成因研究》  作者:吴晓芹    10、《“文明风采”大赛:中职德育新制度化实践 》蒋乃平                                               撰写人:董瑛
本文档为【课题结题总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297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5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