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2章 空气与生命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2章 空气与生命

举报
开通vip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2章 空气与生命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2章 空气与生命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 第1节空气 (第四册第十四个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组成空气的各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的利用。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背后原因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坚持科学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空气的成分及测定氧气的实验。 难点:测定氧气的实验。 三、教学准备 演示...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2章 空气与生命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2章 空气与生命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 第1节空气 (第四册第十四个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组成空气的各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的利用。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背后原因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坚持科学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空气的成分及测定氧气的实验。 难点:测定氧气的实验。 三、教学准备 演示空成份和测定氧气体积的实验相关仪器。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空气在周围,我们可以通过风吹、打气等感受到。那么它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 (二)新课教学 1、空气里有什么, 实验1:证明空气中的成分。 准备,用排水法收集两瓶人呼出的气体,正放在桌面上。(注:演示时多说明操作要领) 再准备两个集气瓶,内盛洁净的空气。 (思考:若想到树林里收集一瓶空气,该如何操作,) ?比较线香在两瓶内燃烧的时间。 ?分别通过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2:空气中氧气比例的测定。 按如图的装置操作,点燃红磷,燃烧完毕,打开夹子,观察水进入的体积数。 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左右。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得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后来又进一步发现了其它的气体,包括稀有气体水蒸气等。 2、空气的利用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1)氧气的用途: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老师作补充。 助燃:利用氢氧焰或乙炔,氧焰完成切割或焊接金属。 供给呼吸:航空与航天、抢救病人、潜水。 (2)氮气的用途:作保护气、食品保鲜、冷藏与冷冻。 (3)二氧化碳用途:作致冷剂,用于保存食品、人工降雨;还可用于化工和汽水、灭火。 (4)稀有气体的用途:不活泼,用作保护气,也可制成各种用途的光源等。 (三)板书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第1节空气 (一)空气的成份 (二)空气的用途 六、课后反思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第2节氧气和氧化 第1 课时 (第四册第十五个教案) 一、教学目标 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通过氧气的性质理解氧气的广泛 1、认知目标:了解 用途。了解氧气是空气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和我们人类生命最息息相关的部分。 2、技能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坚持科学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氧气的性质。 三、教学准备 氧气(3瓶),燃烧匙,火柴,木条,铁丝,酒精灯。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生活中很多东西用久了会变质,如橡胶轮胎老化、铁制品会生锈等。知道这是如何产生的吗, (二)新课教学 1、氧气的性质 演示:1、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和气味(注意正确采用观察和闻气味的方法)。 结论: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一定条件下能成为淡蓝色的液体,和雪花状的蓝色固体。 演示: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内,观察有何现象发生, 氧气的检验办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能使木条复燃。 演示:3、硫、铁、磷、碳等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发生的现象) ?硫在氧气中燃烧:硫,氧气?二氧化硫(要求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铁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现象: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反应前预先在瓶内铺一层沙或盛少量水,目的是为了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2、呼吸作用与氧化 设疑:人在呼吸的时候,吸入了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什么成分增加呢, 实验: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观察现象,(为了实验的客观性,可以用空气进行对照实验)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呼吸作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放出能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 呼吸作用: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特点: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过程,消耗有机物,逐渐放出热量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 (三)板书设计 第2节氧气和氧化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能与非金属和金属反应。 (三)呼吸作用与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六、课后反思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第2课时 (第四册第十六个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分解和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了解实 1、认知目标: 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名称、装置的连接、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收集方法和检验氧气的方法。了解工业上制氧的方法。 2、技能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懂得用实验来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氧气的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用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燃烧。 三、教学准备 有关氧化反应的相关设备。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讲授法。 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氧气的性质 1、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常状况下) 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3、氧气不易溶于水,,常温下,1升水中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气。 4、密度:1.429克/升,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5、较易液化和凝固: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和雪花状的蓝色液体。 (二)新课教学 1、呼吸作用与氧化 问题: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之间由什么区别, 实验:用吸管向瓶内澄清石灰水吹气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知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这是鉴定二氧化碳的方法。) 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 问题:为什么人通过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呢, ,,这是因为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 呼吸作用的反应过程: 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CHO + O = CO + HO 6126222 呼吸作用: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或其它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 植物和微生物等其它生物也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对生命活动来说很重要。 讨论:食物燃烧和呼吸作用的差异。 食物燃烧不属于生命活动,是一种简单的氧化过程。呼吸作用属于生命活动,是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需要酶的参加。 2、氧化反应 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 硫,氧气,,二氧化硫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碳,氧气,,二氧化碳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有些进行得非常剧烈,如硫的燃烧,铁在纯氧中的燃烧。有些进行得缓慢,如呼吸作用、生锈过程、塑料和橡胶制品得老化。 氧化性: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 阅读:氧气的发现 3、工业上制取氧气 A、 分离空气法。 问题:工业制氧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工业制氧是物理变化。因为这里只是利用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把空气中的氧气从液 态空气中分离出来。 讲述:氮气蒸发后,剩余的主要是液氧。国家规定储存氧气用的钢瓶一律漆成天蓝色。 B、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复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以得到含氧 量较高的复集氧气。 (三)板书设计 第2节氧气和氧化 (四)呼吸作用与氧化 (五)氧化反应 (六)工业制法:分离空气法,利用膜分离技术。 六、课后反思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第3课时 (第四册第十七个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燃烧的条件,了解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并具有安全意识。了解灭火和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2、技能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懂得用实验来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燃烧和灭火。 三、教学准备 演示可燃物燃烧条件的相关仪器。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试说生活中的氧化反应,从学生的举例中寻找氧化反应的现象,引入到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 (二)新课教学 1、缓慢氧化与燃烧 (1)氧化反应进行得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觉察,就是缓慢氧化。如呼吸作用、铁生锈等。 (2)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 解释:燃烧的三个特点:1)发光、发热;2)剧烈;3)氧化反应 (3)爆炸:燃烧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内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引起爆炸。 讨论: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人类对爆炸的利用你认识多少, (4)燃烧的条件: 实验: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 实验现象:(略) 实验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要有氧气参与; ?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着火点:每种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如白磷的着火点是40?。 (5)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地自发燃烧叫自燃。 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得热量如不能及时散失,会使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着火点时, 不经点火,物质会自发地燃烧起来。 讨论:怎样预防自燃, 2、灭火与火灾自救 讨论:根据燃烧需要的条件,应该怎样来灭火, ,,消除燃烧发生的如何一个条件:或降低温度;或隔绝空气。 (1)灭火的方法: 读图:常见的灭火方法由哪些,,,采用媒体教学,并进行补充。 (2)火灾自救常识: (三)板书设计 第2节氧气和氧化 (七)缓慢氧化与燃烧 1、什么是燃烧, 2、燃烧的条件:?要有氧气参与; ?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八)灭火与火灾自救 1、灭火的方法。 2、火灾自救常识。 六、课后反思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第1课时 第四册第十八个教案) (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了解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区别。 2、技能目标:通过制取氧气,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制取氧气。 三、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设备。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写出学过的化学反应文字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式,要求学生板演,每组派代表,看哪组写得多。 (二)新课教学 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可以表示为 A,B,„,X 举例说明。碳和氧气、硫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可以表示为 X,A,B,„ 2、利用分解反应制氧气 学生分组实验,制取氧气。教师先讲解制取氧气的一些注意事项,再让学生小组自主完成 实验,教师对个别小组加以指导。 (三)板书设计 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一)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二)制取氧气 六、课后反思 第2课时 第四册第十九个教案) (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了解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原则,了解化学方程式包含的意义。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准备 有关演示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的相关仪器。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和练习法。 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简述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不同, 2、制取氧气可采用哪些化学反应, 从学生和回答中引入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发生变化,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质量守恒定律 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并说明装置特点)。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注意观察,并填表。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思考: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结合该反应的特点) 微观解释:如图2,38所示,以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2、化学方程式——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来表示。 以硫和氧气反应为例来说明: 文字表达式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化学方程式 S , O2 SO2 它可以表示为: ?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 ?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表示各物质间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步骤――?在式子的左右各写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之间用“,”相连 ?配平反应,并检验 ?注明反应的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注意条件的使用场合) 主要有?、?、?、高温、点燃、通电等条件 练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硫、碳、铁和磷在氧气中燃烧; 写出铁和硫酸、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火柴是生活必须品,火柴头上深色物主要成份是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磺和硫化锑(Sb2S3),火柴盒侧面涂一层红褐色物质(红磷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发生氧化反应,引燃木条。其中四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种含氧物质在催化剂作用下,借摩擦之助产生热量,放出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气与Sb2S3反应生成Sb2O3和S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红褐色物质与O2反应,并生成白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与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1,3题 (三)板书设计 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三)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总质师等于生成物总质量。 (四)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六、课后反思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第3课时 第四册第二十个教案) (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物量和生成 物量之间的计算。 2、技能目标: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解题格式。 3、情感目标: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增强学生认识量化的物质世界。 二、教学重点、难点 程式进行计算。 根据化学方 三、教学准备 幻灯。 四、教学方法: 练习法。 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可以什么意义,(其中之一是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 复习引入: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二)新课教学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就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解题格式和步骤: ?设未知量 ?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未知量 ?列出方程、求解 ?写出简明答案。 例1、课本第51页的例题。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例2、课本第52页的第4题。 练习: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来制取氯气: 练1:在稀硫酸中投入足量锌粒,反应完全后得以氢气0.4克。求:?反应用去锌粒的质 量;?同时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 练2、已知反应:M,O2,4HC,―――M,C,2,2H2O,C,2 ,现有8.7克二氧化 锰完全参加了反应。 问:?能生成多少克氯气,?反应中消耗盐酸多少克, (三)板书设计 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五)解题格式和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3、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未知量 4、列出方程、求解 5、写出简明答案。 六、课后反思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 (第四册第二十一个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了解动物、植物的呼吸,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了解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技能目标: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比较,认识空气中氧气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识构成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人与自然是和谐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空气的成分及测定氧气的实验。 三、教学准备 演示动物呼吸相关材料。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自学辅导法。 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生物要不停地呼吸,吸入空气,呼出体内的废气。那么这种气体的交换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进行的, (二)新课教学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人的气体交换是在呼吸系统内进行的。 (1)呼吸系统的结构: 鼻:阻挡和粘住灰尘、细菌,还能温暖、湿润空气,感受气味刺激 咽: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呼吸道 喉:由软骨作支架,保持气体畅通 气管:由C形软骨环支架的环状结构 呼吸系统: 支气管:管壁覆盖着有纤毛的粘膜,能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 肺:树状分枝、分布有很多肺泡,布满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有利于气体交换 和使肺具有良好的弹性。 (1)呼吸运动 感受呼吸:手按在胸前,感受肋骨移动的情况。 观察模型和课本图示(图2,41),分析吸气和呼气的运动特点。 外肋间内肋间胸腔体胸腔内压 膈肌 横膈 肋骨 气流 肌 肌 积 力 吸变得扁向上升及进入肺收缩 收缩 放松 增大 减小 气 平 向外移 部 呼恢复拱向下降及离开肺放松 放松 收缩 减小 增大 气 形 向内移 部 吸气和呼气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的活动产生的。 (3)肺换气(人体的气体交换)如图2,40 空气(氧气):鼻腔?气管和支气管?肺(肺泡)?毛细血管?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组织细胞?毛细血管?肺(肺泡)?气管(支气管)?鼻腔 2、动物的呼吸 实验:证明动物呼吸需要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 注:1、试管B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碱石灰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结论:动物和人一样,也要进行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植物的呼吸 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呼吸的实验。 (视频片段) 注:1、可以将豆芽改为谷种,那么在什么条件下能够使种子尽快地发芽, 2、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 设疑:呼吸和呼吸作用有什么不同, 4、呼吸作用: (1)概念:有机物与氧气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等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意义:在活细胞中进行,一旦停止生物体就迅速死亡 (4)属于缓慢氧化 (三)板书设计 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 (一)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 (二)动物的呼吸 (三)植物的呼吸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六、课后反思 第五节光合作用 第1课时 (第四册第二十二个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2、技能目标:能光合作用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寻找实验结论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实验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光合作用。 三、教学准备 演示光合作用相关实验材料。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那么氧气有否被消耗完呢,二氧化碳是否大量增加, (二)新课教学 1、光合作用的过程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定义: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 程。 2、实验1: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 第一步 将天竺葵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饥饿处理 第二步 用铝箔纸盖在叶片上,在阳光下放四小时 第三步 在热的酒精中脱叶绿素 第四步 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碘能使沉淀变成蓝色,可以用碘液鉴定淀粉的存在。 结论:被光照射到的叶片部分产生了淀粉,被铝箔遮住的叶片部分没有淀粉产生。 3、实验2: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如图) 实验器材与原料:小试管、漏斗、烧杯 提问:若产生的是氧气,则用什么方法证明之, 结论: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4、实验3:光合作用时需要二氧化碳吗, 设疑:?该实验应控制什么变量, ?如何做到不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该实验是否需要作对照, 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参与。 (注意几个变量的引入和引导) 5、小结:根据以上三个实验,可以推知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淀粉),氧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物质的转变 将太阳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能量的转化。 (三)板书设计 第五节光合作用 六、课后反思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第2课时 (第四册第二十三个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1、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三、教学准备 演示二氧化碳性质相关的实验材料。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氧化碳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中都出现,那么,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呢, (二)新课教学 1、物理性质 出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将它正放在桌面上,让学生指出它有哪些性质, 结论: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演示:将一瓶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瓶迅速加入一定量的水,旋紧瓶盖,振荡,观察什么现象, 结论:能溶解于水。 补充: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叫干冰。 2、化学性质 演示:二氧化碳灭蜡烛火焰实验。 结论:既说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也说明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演示:向上述实验中的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解于水,并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 HO,CO,HCO 碳酸222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HCO,HO,CO? 2322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演示: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此反应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CO,Ca(OH),CaCO?,HO 2232 小结:根据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你能推知它有哪些方向的用途呢, 学生:灭火、制冷剂、人工降雨、气肥、制汽水 (三)板书设计 第五节光合作用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课后反思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第3课时 (第四册第二十四个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2、技能目标:通过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幻灯。 四、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法。 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呼吸作用(意义、过程、验证呼吸作用产物的实验等), 2、光合作用(意义、过程、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等), (二)新课教学 设疑:植物既能发生光合作用,又能发生呼吸作用,它们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学生活动:看图2,5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并填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吸收/排出) 氧气(吸进/呼出) 有机物(制造/分解)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能量(吸收/释放) 是否需要叶绿素 是否需要光 思考: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有无呼吸作用, 六、课后反思 第6节自然界中氧和碳循环 第1课时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第四册第二十五个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认识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了解大气层 中臭气层的作用及其保护。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设计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自然界的氧循环。 三、教学准备 幻灯。 四、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法,讨论法。 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自然界中,生物不断进行进行呼吸,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那么地球上会不会因此而 耗尽氧气,充满了二氧化碳呢, (二)新课教学 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讨论:有什么办法能使鱼缸内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增加, ――在缸内养一些水草,可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光合作用) 阅读材料:日渐兴起的生态球 (让学生搜索有关材料,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分析) 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结论: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蜡烛燃烧吸收氧气, 放出二氧化碳。 讨论:在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哪些,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有什么, ――消耗氧气的途径:物质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等。 ――产生氧气的途径: 光合作用 自然界的氧循环 ――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 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思考:根据氧的循环原理,在屋内可以用什么方法使空气保持清新,在塑料大棚里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增产, ――适当地放几盆植物盆栽可以增加室内氧含量,而大棚里可以通一些二氧化碳以增加光合作用。 2、保护臭氧层 1)臭氧的形成:O2O O,O,O (223 (2)臭氧层:距地面20,35千米的大气平流层,集中90%的臭氧。 (3)紫外线的危害: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能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会破坏植物叶内的叶绿素,阻碍光合作用。 (4)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有保护作用。 (5)臭氧层的破坏:氟氯烃、氟里昂(汽车、计算机、空调等) (三)板书设计 第6节自然界中氧和碳循环 (一)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二)保护臭氧层 六、课后反思 第2课时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第四册第二十六个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认识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了解温室效应的成因和温室效应的利弊。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课外制作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自然界的碳循环。 三、教学准备 幻灯。 四、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法,讨论法。 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自然界中氧的循环是怎样进行的,学生回答。学生的回答虽引入到自然界中的顾循环。 (二) 新课教学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自然界中碳的形式: 在空气中,以二氧化碳为主 在生物体内,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2)自然界中碳的循环的途径: 燃烧?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有机物? 植物呼吸作用 动物吸收?体内氧化 动植物残体?微生物的分解?煤、石油、天然气 ?二氧化碳 思考: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这对碳的循环会产生什么影响,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2、温室效应 (1)实验:温室的保温原理 两个塑料杯内,分别盛半杯清水,并在其中一个加盖一块玻璃片,晒1小时,测量水温。 现象:乙杯温度大。 (2)温室的保温作用:太阳光透过温室的玻璃后,使室内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反射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却很少能穿透玻璃,因此温室具有保温作用。 (3)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 利: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的稳定,适于动植物生存。 弊: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一系列的恶果。 讨论:温室效应有什么利弊,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治温室效应的加剧,, (三)板书设计 第6节自然界中氧和碳循环 (三)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燃烧?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有机物? 植物呼吸作用 动物吸收?体内氧化 动植物残体?微生物的分解?煤、石油、天然气 ?二氧化碳 (四)温室效应 利: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的稳定,适于动植物生存。 弊: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一系列的恶果。 六、课后反思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 (第四册第二十七个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性与防治措施,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吸入颗粒 1、 物的危害,酸雨及其危害。 2、技能目标:看懂各种媒体发布的空气质量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空气的污染与保护。 三、教学准备 幻灯。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 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随着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量的增加、土地沙化、车辆尾气排放增加和建筑装饰材料释放的 有毒气体等,造成了空气的污染。 (二)新课教学 1、空气污染 汽车尾气:主要成分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烟和二氧化硫 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0.1,100微米,不易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而在空气中长期 飘浮的颗粒物。 课外实验:测定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问题:1、不干胶上有什么, 2、它们是怎么来的, 3、不同环境中所粘的颗粒物一样吗, 2、酸雨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注意:降水可以是雨、雪或雹等)。 成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硫酸和硝酸引起的。 危害:危害健康、酸化土壤和水域,损害林木、腐蚀建筑等。 3、保护空气 www.zhaojiaoan.com 找教案 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的主要内容: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首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指数:项目包括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4、地球之肺――森林 森林的作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种植一些树木,如樟树、橡树等可以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5、小结:空气污染的防护 (三)板书设计 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 (一)空气污染:汽车尾气,可吸入颗粒物。 (二)酸雨 标准: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 成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硫酸和硝酸引起的。 危害:危害健康、酸化土壤和水域,损害林木、腐蚀建筑等 (三)保护空气 (四)地球之肺――森林 六、课后反思
本文档为【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2章 空气与生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3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10-17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