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相电流功率计算方法

三相电流功率计算方法

举报
开通vip

三相电流功率计算方法三相电流功率计算方法 三相电流 功率计算公式 三相电流 功率计算公式 通过三根导线,每根导线作为其他两根的回路,其三个分量的相位差依次为一个周期的三分之一或120?位相角的电流 接法介绍 有星形和三角形两种接法 它们之间各相电压超前或滞后的次序称为相序。三相电动机在正序电压供电时正转,改为负序电压供电时则反转。因此,使用三相电源时必须注意其相序。一些需要正反转的生产设备可通过改变供电相序来控制三相电动机的正反转。 三相电源连接方式 常用的有星形连接(即Y形)和三角形连接(即?形)。从电源的3个始端引出的...

三相电流功率计算方法
三相电流功率计算方法 三相电流 功率计算公式 三相电流 功率计算公式 通过三根导线,每根导线作为其他两根的回路,其三个分量的相位差依次为一个周期的三分之一或120?位相角的电流 接法介绍 有星形和三角形两种接法 它们之间各相电压超前或滞后的次序称为相序。三相电动机在正序电压供电时正转,改为负序电压供电时则反转。因此,使用三相电源时必须注意其相序。一些需要正反转的生产设备可通过改变供电相序来控制三相电动机的正反转。 三相电源连接方式 常用的有星形连接(即Y形)和三角形连接(即?形)。从电源的3个始端引出的三条线称为端线(俗称火线)。 任意两根端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 星形连接时线电压为相电压的1.732倍;3个线电压间的相位差仍为120?,它们比3个相电压各超前30?。 星形连接有一个公共点,称为中性点。三角形连接时线电压与相电压相等,且3个电源形成一个回路,只有三相电源对称且连接正确时,电源内部才没有环流。三相负载 按三相阻抗是否相等分为对称三相负载和不对称三相负载。三相电动机、三相电炉等属前者; 一些由单相电工设备接成的三相负载(如生活用电及照明用电负载),通常是取一条端线和由中性点引出的中线(俗称地线)供给一相用户,取另一端线和中线给另一相用户。这类接法三条端线上负载不可能完全相等,属不对称三相负载。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也有星形与三角形之分 功率计算公式 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见交流电路中的功率)等于各相瞬时功率之和。 即P,PA,PB,PC 式中下标分别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各相。 对于对称电路,此时UA,UB,UC,UP,式中UP、IP、U、I分别是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和线电流的有效值。 对称三相电路的平均功率与其瞬时功率相等。其无功功率为UIsin,视在功率为。 对称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为常量,因此,正常运行时带动三相发电机的原动机所受的反力矩和三相电动机的输出转矩都是平稳的。 三相电功率计算公式 功率分三种功率,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和视在功率S。 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 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三种功率和功率因素cosΦ是一个直角功率三角形关系:两个直角边是有 功功率、无功功率,斜边是视在功率。 有功功率平方+无功功率平方=视在功率平方。 三相负荷中,任何时候这三种功率总是同时存在: 视在功率S=1.732UI 有功功率P=1.732UIcosΦ 无功功率Q=1.732UIsinΦ 功率因数cosΦ=P/S sinΦ=Q/S 三相电功率计算公式: P=1.732*U*I*cosΦ P=1.732*U^2*cosΦ/R P=1.732*I^2*R*cosΦ 1、当三相负载平衡时: P=3*U相*I相*cosφ=?3*U线*I线*cosφ 2、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 分别计算各相功率,再求和, P=P1+P2+P3=U1*I1*cosφ1+U2*I2*cosφ2+U3*I3*cosφ3
本文档为【三相电流功率计算方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519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KB
软件:Word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9-19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