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封建社会后期的两湖移民运动

封建社会后期的两湖移民运动

举报
开通vip

封建社会后期的两湖移民运动封建社会后期的两湖移民运动 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以今湖南!湖北为中心的移民运动以其丰富的内涵在中国移民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遗憾的是官方文献对其记载甚少很难凭此了解其全貌从而影响到了对两湖移民运动的考察笔者有幸在几年的时间里陆续收集到四百多部与两湖移民有关的族谱为深入研究两湖移民运动创造了条件族谱是一个家族的人口!经济!文化!社会活动情况的信息库虽然对其姓氏!家族源流的追溯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嫌但是对本文所要分析的时段的人口情况的记载则是基本可信的 这四百多部族谱只是成千上万部族谱历经多次天灾人祸而保留下来的很少一...

封建社会后期的两湖移民运动
封建社会后期的两湖移民运动 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以今湖南!湖北为中心的移民运动以其丰富的内涵在中国移民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遗憾的是官方文献对其记载甚少很难凭此了解其全貌从而影响到了对两湖移民运动的考察笔者有幸在几年的时间里陆续收集到四百多部与两湖移民有关的族谱为深入研究两湖移民运动创造了条件族谱是一个家族的人口!经济!文化!社会活动情况的信息库虽然对其姓氏!家族源流的追溯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嫌但是对本文所要分析的时段的人口情况的记载则是基本可信的 这四百多部族谱只是成千上万部族谱历经多次天灾人祸而保留下来的很少一部分通过随机 的收集仍具备了一定的数量基础因此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大致能够反映两湖移民运动的 一些基本特征 这里所指的/两湖移民0包含以江西为首的外省移民迁入两湖和两湖移民迁往外省这样两 个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家族迁入和迁出两湖的时间以及第一迁入地的统计描述迁移 的时间和空间过程分析其变化特征这对于认识两湖移民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很有必要 一!外省向两湖移民 外省移民迁入湖南的情况谭其骧老和曹树基先生已先后做过一些考察≠ 笔者只准备利 用一些他们未运用的族谱资料结合移民湖北的情况略作分析笔墨主要放在迁入湖北方面 目前笔者从四百多部族谱中掌握了湖北个家族的移动情况这个家族中有族为土著族籍贯不明其余族皆来自以江西为主的十几个省外省籍家族中有族迁移时间不明江西占族另外族江西占族迁移的时间如下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所示 表1 湖北家族迁徙时间统计 唐五代宋元元末明初明清 从族谱反映的情况看这场移民运动发端于唐代至清中后期的道光年间而式微长达 一千多年其间波澜起伏宋!元末明初高潮叠起 湖北地方志中有广济!黄安!松滋的三部志书列有氏族表乾隆5广济县志6卷六士族表所 载族中只有族的迁移时间明确宣统5黄安乡土志6下卷氏族录中的族有族可作 时间分析民国5松滋县志6卷七氏族表的族中载明迁入时间的只有族虽然可供分 析的家族数占该志所列总数的比例最大才但是统计的结果表仍可看出一些特点 其时间跨度!高潮所在与族谱反映的情况基本相同≈ 所以可视为一个重要的旁证 表2 广济!黄安!松滋三县家族迁徙时间统计 地名 时间 唐宋元元末明初明清合计 广济 黄安 松滋 合计 这场延续一千多年的移民运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移民的分布区域也随之而改变 首先元末以前是其序幕长达七百年其间在宋代出现过一个小高潮 5宋史6卷一七四 5食货志6也有所记载 /自荆南!安!复!岳!鄂!汉!沔莱弥望户口稀少且皆江南狭乡百姓 扶老携幼远来请佃 0两宋跨度三百多年移民集中在社会动荡不安的南北宋末期表的宋 代族中就至少有族迁于此时民国三十六年5熊氏族谱6卷首续谱总序就言 /宋期末 年天下大乱湖北人民萧条皆是江西分支0而来这个阶段迁入的移民主要分布在鄂东其 次是江汉平原表 ! 唐和五代的族都集中在鄂东宋代延续了这种格局表的族 分布是这样蕲春族黄冈族广济族!麻城族黄安!黄梅!蒲圻!嘉鱼!武昌!江夏!通 城!通山!天门!洪湖!石首!京山!宜昌!郧县各族鄂东占了绝大部分族江汉平原只 有族表位于江汉平原的松滋县宋代移民也少于鄂东的广济!黄安 第二阶段是元末到明初即元末红巾军起义的至正年间到朱元璋立国治国的洪武年间有 五十多年这个阶段是整个移民运动的高潮所在时间短但迁入量很大表的族占总 数族的表的族也占总数族的足见势头之猛一些族谱还留下了很 生动的记载如民国二年5胡氏族谱6卷一#五分合修谱总序 /洎乎元明革命赣省兵燹迭见 人民不遑宁处其由江右而播迁荆楚者几如江出西陵雄案西陵峡其奔流放肆大雄案原 文如此南合湘沅北会汉沔其势益涨而其源则固同发于岷山也 0民国三十六年5孙氏族 谱6卷首始祖传 /以元末汹汹湖广正当其冲蹂躏特甚其存留老户止残余逃匿之万一耳地 广民稀前明定鼎下诏抽迁江右士庶以实兹土 0民国三十五年5黄氏宗谱6卷首自政公传 /元季宇内鼎沸齐安雄案今黄冈地区一带诸郡尽为禾黍有明定鼎迁饶民雄案江西 饶州府于湖北等处一时各大姓接壤而居类皆发源于江右焉 0京山县长期流 传着/洪武开 坎0的传说… 蒲圻县外来家族迁入时间也集中在元末明初今新洲县之横店!李集!孔埠!汪 集!三店!城关等镇外来家族迁入时间与京山!蒲圻相似这个阶段的移民分布较两宋更向 西拓展表之族中鄂东有族江汉平原族鄂北族鄂西族虽然仍保持 着两宋分布的基本特征由东向西递减但是进入江汉平原的移民数量明显增多就松滋一县 来看绝对量和百分比都超过了前一阶段而且北部!西部的移民量也有所增加 /湖广均州! 光化等县居民鲜少郊野荒芜各处客商有自洪武!永乐潜居于此娶妻生子成家业者0 永乐到明末农民起义之前的两百多年为平缓移民的第三阶段虽然移民潮的势头和数量 封建社会后期两湖移民过程的时空特征 不如前一阶段猛!大但是因为持续时间长其总量仍然是很可观的鄂西北成为一个新的吸 引移民的区域是这一阶段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这个过程启端于明初宣德年间移民数量有 所增加到成化年间移民规模明显扩大其间朝廷多次组织拦截!清查!遣返仍无法遏止 成化七年公元年七月荆襄总督军务!右都御史项忠就曾上书称 /荆襄地连河南!川! 陕延蔓数千里山深地旷易为屯聚 ,,永乐!宣德迨今流移之众岁集月聚巢穴其中无 虑百万 0 在遣返政策实施的同时也开始允许部分人落户鄂西北山区如在成化十二年公 元年十二月清查出的户中就有二万户/许其附籍0 同年设立郧阳府以加强对山区人口及其经济!社会活动的管理迈出了流民合法化的第一步这在客观上对流民是 一个鼓舞成化十三年公元年清查出的流民又达到了户弘治年间仍/流 民如水0λ 受这股移民潮冲击的不仅限于鄂西北江汉平原西部也有所反映据枝江县民国二十年5董氏家谱6卷首总系记载其始迁祖董居一在回答其子询问/枝邑何以多江西籍0时 说 /荆襄上游自元末为流寇巢穴明祖定鼎以兵空之厥后流民﨡集至成化十二年命 御史原杰招抚之听其附籍受田适逢当时江西催科甚急逃赋者或窜入荆襄一带原杰招 抚枝必与焉此枝民所以多江西籍也 0在所见该县部族谱中有族就是正统!成化!弘 治年间迁入的也可印证董居一的解释明代中期的土地兼并赋役不均和自然灾荒不断制 造的流民为这一阶段迁入湖北的移民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四阶段是明末到清道光年间的两百多年集中在明末和清前期据魏源5湖广水利论6 记载 /当明之季世张贼屠蜀民殆尽楚次之而江西少受其害事定之后江西人入楚楚 人入蜀故当时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谣 0 λ ω这是笔者所见最早记载/江西填湖广 湖广填四川0民谣的文献魏源把两湖移民运动限定在清初是错误的但是他描述的这一 时期的大规模移民却是真实的而且他把迁入和迁出联系起来考虑看到了移民过程的相继性 则很可取这个阶段的移民继续向鄂东!江汉平原!鄂北和鄂西北深入如今鄂州永丰乡/氏 族迁自江右者多原于晚明0λ ξ松滋县/明季徙豫章民来实兹土江右籍居多0 λ ψ枣阳/七里 冲王氏者其始祖因明季避难由江右北徙于此0λ ζ同时移民开始大规模涌入鄂西南山区 如利川县/明末国初调拨各省官军之家或流寓行商而江西!黄州!武昌及四川!贵州为 多0λ { 鄂东也成为了移民的一个迁出地康熙初年江西等省/流民竞集0建始县 λ | 向鄂西 南山区移民的高潮出现在乾隆年间这与清朝政府于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废除/汉不入山蛮 不出峒0的禁令积极开放这一山区的政策有直接的关系乾隆年间设立施南府不仅是大量 汉人进入原来少数民族聚居山区的结果而且又促进了这场移民运动 /嗣是而四处流人闻风 渐集荆楚吴越之商相次招类皆来0λ } 来凤县在乾隆三十七年公元年设立学宫前 /成名者土童十之八九客籍十或一二焉三十七年以后土籍客籍各居其半0λ土客籍学 童比例的变化间接反映了乾隆年间外省移民对当地人口构成的重大改变但是从总体上 看该阶段移民数量似已不能与第二!三阶段相比了 随着第四阶段的展开外省移民完成了在湖北四境的分布 上述四个阶段移民分布区变化所呈现出的鄂东)))江汉平原)))鄂西北)))鄂西南的渐 次拓展过程是三个因素制约的结果其一明清时期对湖北不同地区实施的不同人口控制政 策直接影响了不同阶段移民的主要流向明初鄂东!江汉平原!鄂北是政府鼓励 移民迁入的 中国史研究年第期 地区相反鄂西北山区由于在元末为南北锁红巾军的根据地被朱元璋视为反政府力量易于 藏匿滋生之区建国之初即命邓愈率大军进剿其后/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0 υ鄂西南禁止 汉人迁入的法令则延续到了清前期从而使西部山区暂时成为了禁迁的地带其二不同区 域开发的难易影响了移民对迁入地的选择宋元时期湖北开发的重点在鄂北和鄂东北其 它地区相对较为落后明代湖北经济进入了大发展阶段鄂东沿江平原和河谷丘陵!江汉平 原的开发条件自然比鄂西山区优越当前者还有很大接纳潜力时移民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的 移民无疑会首先选择它其三迁入湖北的移民的主要迁出地在湖北的东面地理位置也会 对移民主要分布区域的变化产生影响以江西籍为主的大批移民进入湖北必然首先立足于 相距较近的鄂东然后再渐次向西扩展如果距故乡最近的区域还有较好的发展机会移民就 不会舍近求远去寻找生存空间尤其远处的发展条件还不如近处优越时就更是如此只有在 鄂东!江汉平原随其开发程度加深接纳移民的空间缩小之后后来的移民向鄂西寻求发展才 可能冲破人为的禁戒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浪潮 族谱还帮助笔者掌握了湖南族的移动情况来自两湖以外其它省而且迁移时间清楚 的有族具体迁移时间如下所示 表3 湖南家族迁移时间统计 唐五代宋元元末明初明清 表反映的情况与曹树基先生主要依据地方志对湖南家族迁移时间所作研究的最大不 同之处就是启始时间到不了汉代而发端于唐代而这一点恰与前述湖北的情况相一致与 湖北相一致的还表现在宋!元末明初同样是移民高潮所在同时笔者也注意到了外省移民 迁入湖南与迁入湖北所存在的一些差异第一唐!五代!宋迁入湖南的移民似乎比迁入湖北 的多这里依据的都是族谱收集过程同样带有随机性而且湖北的族谱是已掌握的湖南族谱 的三倍三百多部因此存在可比性第二元末明初移民迁入湖南的势头在整个过程中 占总数的没有湖北占总数的弱表现得那么猛而宋代移民湖 南的高潮又比湖北突出这两点差异似乎反映了一个现象从两湖总体上看移民 的主要迁入 地是先湖南然后扩展到湖北我们可以找到支持这种空间分布变化的条件首先不论唐代 安史之乱以后的藩镇割据还是南宋建都杭州后的南北对峙湖北都更*近战乱的中心区和前 线屡经兵火而湖南则要安全平静得多所以宋代湖南的经济比湖北要繁荣移民在选择 艰苦创业的新家园时不会不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安全与否尽量降低风险其次外省移民的 主要迁出地是江西由唐至清都是如此明以前湖南的族外省籍家族中来自江西的有 族湖北的族中也有族迁自江西江西位于湖北的东南方与湖南东西并列从地理位 置上讲湖南就比湖北要优越湘赣之间由北南依次摆列的四条东西向通道为江西南北的移 民迁入湖南提供了方便 社会安定与江西联系更加紧密交通便利的湖南成为大多数江 西籍移民的首选之区当在情理之中正是由于自唐朝尤其两宋以来已有相当规模的移民迁入 了湖南所以迁入湖南的移民过程在总体上表现得比较平缓相反湖北在元末明初移民高潮 的突起傲视其它阶段从而整个移民过程起伏很大 封建社会后期两湖移民过程的时空特征 二!两湖向外省移民 两湖向外的移民呈多向性不同方向移民启动和延续的时间各异这里笔者拟从湖南 省新化县民国三十八年5游氏六修族谱6记载的游氏家族向外移民的个案分析入手辅以地方 志等资料对各方向移民的过程分别进行考察 游氏家族原籍江西泰和县永丰乡其始迁祖应德公于北宋元丰八年公元年迁入湖 南经长沙!安化用了两年时间到元丰十年公元年辗转来到湘西南的新化县定居 历经宋!元!明该族繁衍支分新化县各乡及益阳等县都有了应德公的后裔自明成化年间 开始有人向两湖以外的省迁移清代移民数骤增民国三十年代该族第五次续修族谱对新 化及湖南其它县各支外迁之人的姓名!父名!原住地!迁入地!迁移时间!迁移方式以及迁入地 的生活情况或派人前往或书信联系了解考察基本上掌握了该族在明清时期向外移民的情 况据5游氏六修族谱6前编卷二迁徙表统计明清时期新化!益阳!安化!桃源!宁乡!溆浦等县 各支共有人迁往四川!广西等七个省新化最多有人他们或单身远行或父子 母 子同往或兄弟随迁在迁居地都另发展成为一支这人具体迁往各省的时间如表所 示从表上看游氏上自明代成化年间下到晚清宣统年间都不断有人迁出其中康熙至 道光的一百八十多年为主要移民期人其它年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人移民过程的 最大峰值在乾隆年间移民的迁入地除广西外都分布在长江流域长江上游的四川!陕西!贵 州以及岭南的广西对游氏移民最有吸引力游氏向外移民的这种时空特征既具有两湖向外 移民的共性又有其个性表4 明清时期新化等县游氏家族移民时间统计 地点 时间 成化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合计 四川 陕西 贵州 广西 云南 江苏 江西 合计 资料来源民国三十八年5游氏六修族谱6前编卷二迁徙表 四川是游氏移民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迁入地人中有人迁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这正是清朝政府鼓励外省移民到四川垦荒的重要时期从两湖向四川移民的总体情况 来看新化等县游氏移民四川只是赶上了第二个高潮据重庆!云阳!合川!垫江!广安!井研! 安岳!南溪!绵竹!简阳等府州县地方志移民资料统计表两湖向四川移民最早是在元代 大致结束于晚清咸丰年间有族井研一族南溪族其间有两个高潮即元末明初 族和明末清前期族可见魏源把/湖广填四川0认是在清初无疑也是错误的元末 中国史研究年第期 明初的移民得力于明玉珍和朱元璋的政治举措元末湖北随州人明玉珍率领部分湖北籍 红巾军将士入川于至正二十二年公元年在重庆建立了大夏政权明玉珍在其辖区内 /保境安民开科取士兴学校制礼乐!境内不见兵革凡十余年0 ω /蜀人悉便安之0 ξ于是 正处于战火中的湖北难民不少/凭借乡谊﨣负从者如归市以故蜀人至今多湖 北籍0 ψ朱 元璋立国后于洪武初年派廖永忠等入川消灭了大夏政权随后又迁进了一批湖北人如资 中县 0明洪武时由楚来居者十六七0 ζ光绪二十六年5简州傅氏族谱6卷一西乡诸宗也称 /洪武中平明玉珍以楚实川故蜀人多麻城籍0 { 如果说元末明初两湖迁入四川的移民还以 湖北为主的话那么到了明末清前期湖南移民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把移民运 动推向了最大高潮这在今存的四川地方志中有不少详略不一的记载此处从略仅引族谱以 观全貌民国十九年5云阳涂氏族谱6卷一九功亮公传称 /四川经明季流贼之乱杀戮惨酷居 人死亡殆尽川东各属尤空旷草蓬然然植立弥山满谷往往横亘百数十里无人烟康熙中 地方敉平大吏乃招两湖商农实之荆楚间人前往懋迁及占籍者所在多有 0其卷首序也云 /清雍!乾间湖南北人率﨤江西上徙家受田不数传蔚为大姓巨室者所在皆有0康熙!雍正! 乾隆三朝对招徕移民复垦!开发四川采取了积极的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位于四川东面与之毗邻而且有迁入 传统的两湖自然会首先受益新化等县游氏人正是这股新的移民潮中的一滴水珠 表5 两湖移民四川时间统计 地点 时间 元元末明初明明末清前期清中后期合计 川东 重庆 云阳 合川 垫江 川中 广安 井研 安岳 南溪 川西 简阳 绵竹 合计 资料来源道光5重庆府志6卷一氏族志民国5云阳县志6卷二三族姓表民国5合川县志6卷九士族表民国5垫江县志6 人类#氏族光绪5广安州新志6卷一一氏族志光绪5井研志6卷二三氏族志光绪5安岳乡土志6氏族民国5南溪县志6卷八礼 俗篇#氏族民国5简阳县志6卷一八氏族表民国5简阳县续志6卷一ο氏族表光绪5绵竹乡土志6已#氏族 如果我们对比外省移民迁入湖北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迁入四川的两湖移民在分布上却 表现出自己的特点按理两湖移民由东向西迁入四川而且他们多是乘船逆江而上 | 应该是 由川东而川中再川西逐渐推进分布可是实际上并没有出现这种格局从表来看移民 初始的元代和第一个迁移高潮的元末明初川东!川中!川西都同时有一定数量的两湖移民迁 入而且川西简阳的数量还不少几可与该县明末清前期迁入的数量相侪洪武年间移民数 量不小的资中县也在川中区这种分布特点与明清时期招徕移民开垦四川的政策不存在区 域差别没有像对待鄂西那样划定禁区有关于是从川东到川西同时向两湖移民敞开了大门 封建社会后期两湖移民过程的时空特征 此其一其二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自秦以来历为四川的经济重心所在和重点开发区虽 较川东平行岭谷!川中丘陵地区距两湖更远但是其优越的开发条件和较好的农业基础帮助 它克服了地理位置的不利成为对两湖移民有吸引力的重点迁入区由此可见地理位置不是 制约移民分布的充足条件经济政策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经济基础会在更大程度上 影响移民对迁入地的选择 陕西是游氏移民的第三大迁入区在启始时间上仅次于四川从康熙延续于嘉庆乾隆 年间迁入的移民最多而两湖其它移民迁入陕西则可早到明中期 } 当然大规模的迁入 还是与游氏移民一样是在乾隆年间兴安府/自乾隆三十七!八年以后因川楚间有歉收处穷 民就食前来 ,,络绎不绝0 汉中府大部分两湖籍/新民0也是迁于乾隆年间 ν υ与其它两 湖籍移民一样游氏移民也没有越过秦岭而是集中分布在陕南的汉中!兴安和商州等府州 贵州紧邻湖南游氏移民迁入的时间与陕西相同但是持续时间更长到了晚清的光绪年 间与其它两湖移民迁入贵州的不同之处在于游氏移民启动时间太晚早在明朝 洪武年间 长沙等处就有五千多户以卫所屯军的身份到了黔西南的安平雄案后改称平坝县 /自此以 后友朋亲戚招致援引0 /源源不绝0 ν 嘉靖三十八年公元年四月都御史高羽中也 称 /贵州居民鲜少多系江西!川!湖流民侨居 0 ν ω大规模的迁入还是在清代改土归流促进 了两湖移民的迁徙一时间/趋黔如鹜0ν ξ贵州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两湖移民的身影距湖 南最偏远的黔西南兴义等府/俱有流民混迹此种流民闻系湖广土著 ,,始不过数十人散 入苗疆租种山田自成熟后获利颇丰遂结盖草房搬运妻孥前往上年雄案道光十三年 秋冬由湖南至贵州一路扶老携幼肩挑背负者不绝于道均往兴!安雄案兴义府!安顺府 等处0ν ψ两湖移民在贵州的分布集中在思州)))贵阳)))安顺这条横贯贵州中部的交通要 道两侧以及贵阳)))遵义一线 经过贵州的思州)))贵阳)))安顺这条交通要道进入云南的两湖移民最早也可追溯到 明代初期他们或者是卫所官兵或者是商人足迹深入到了滇中的楚雄州ν ζ不过形成一定规 模的移民也还是在乾隆年间据5清高宗实录6卷一ο二八乾隆四十三年公元年三月 条记载 /云南省城等处江西!湖南人居多 0两湖移民在云南的分布北可到昭通南则达蒙 自西延至缅宁比较集中的是在楚雄以东地区尤其是滇黔通道的昆明)))宣威段ν { 广西是游氏移民的第二大迁入地其启动时间在雍正年间这也比其它两湖移民进入广 西的时间要晚桂南的宾州在明清之际就有湖南人或避乱或宦游或经商而落籍了ν | 不过游 氏移民延续的时间很长一直到了晚清的宣统而且乾隆!嘉庆!道光都为高移民期这都与前 述方向的移民有所不同两湖移民迁入广西主要是走湘桂通道即逆湘江而上进入广西通 过灵渠再顺漓江而下散布到各地主要分布区在桂林!柳州!平乐!梧州等府尤以东北部的全 州!资源!龙胜!兴安!灌阳!恭城!阳朔!永福!荔浦等地移民最多这里也是游氏移 民的集中迁 入地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依据表得出两湖移民的第二大迁入地就是广西的结论表 有其特殊性因新化县地处湘西南 *近湘桂通道南下广西交通便利其迁入广西的人数比陕 西!贵州要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两湖整体讲广西排不上迁入地的第二名 包括游氏在内的两湖移民在向西大规模迁出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向原来的主要移民迁出 区江西!江苏等省的回流或迁移游氏是从嘉庆年间开始的而湖北早在乾隆年间就有人迁入 中国史研究年第期 了江西据乾隆四十七年5武宁县志6卷一ο风俗志称 / 该县自楚来垦山者万余户 0据研 究ν } 武宁!宁州都是湖北移民的范围在当地人口中湖北籍移民占有相当比例由于回流式 移民以湖北籍为主所以两湖移民主要分布在赣北各州县回流式移民形成一定规模则是在 咸丰年间如皖南广德州一带于咸丰十年公元年招民开垦 /于是楚!豫各邻省之民络 绎来归坌集境内垦荒纳税并入籍 0其中 /湖北居其四0 ν 这个移民流一直持续到了光绪 年间湖北应山县的灾民于光绪年间流移到皖南宁国!宣城!广德!建平等州县定居的就不 少ο υ江苏太湖西部地区也是两湖移民的一个重要迁入地 ο 光绪十四年公元年句 容县因咸丰年间的社会动荡而荒弃的大片田地山场被/荆!豫客民来开辟殆尽0ο ω 以上通过湖南新化等县游氏移民的时空特征过渡到对两湖向外移民过程共性的考察在 我们面前展示了这样一幅情景从元代到晚清宣统的六百多年间两湖向外移民波澜壮阔西 部的四川!陕南!贵州!云南!广西为移民潮的主要流向启动时间早迁入量很大而长江中下 游的江西!安徽!江苏接受的回流式移民的时间较晚而且较短在数量上远远不能与两湖向西 的移民相比迁入四川的移民又组成了这股移民潮的龙头和主流不仅元末明初的移民高潮在 移往其它省的过程中几乎没有看到而且清前期高潮的出现和持续的时间也比其它迁入地的 移民高潮要早要长陕南!贵州!广西以及云南的迁入高潮集中在乾隆年间而迁入四川则起 于康熙持续于乾隆表 /清前期0的族中康熙年间有族乾隆年间也有族表 /四川0一栏康熙年间就有人都可为证如果再考虑到迁入各省启始时间的差别贵州! 云南始于明初陕西始于明中期广西在明清之际江西始于清前期似乎可以认定两湖向外 移民在大的方向上存在一个先四川后贵州!云南!陕西再广西最后回流江西等省的逐渐扩 展!转移的分布态势 三!几点认识 在考察了迁入和迁出的两个过程的基础上进而综合分析这场长距离跨省区的移民运动 似可得出这样一些认识 1这场移民运动的主要迁出地都在主要迁入地的东面江西ψ湖南!湖北两湖ψ四川! 贵州!陕西!广西而且除广西外它们又都在长江流域也就是说两湖移民运动主要表现为 长江流域内由东向西的逐渐相继性迁移即长江中下游的江西!安徽!江苏移民迁入中游的湖 南!湖北两湖移民再迁往长江上游的四川!陕南!贵州!云南以及岭南的广西等地1对主要迁入地的选择也有一个逐渐拓展的过程迁入两湖是先湖南再加上湖北两 湖向外移民是先四川然后扩大到贵州!云南!陕南再广西等地 1不仅在空间过程上迁入和迁出表现出前后相继的特点而且在时间过程上同样如此 迁入两湖过程的最大峰值在元末明初而迁出的最大峰值在明末清前期显然这又是一场在 时间上大致前后相继的移民运动由于两湖移民运动是从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的中心区向待 开发或恢复经济而人口密度小的区域的人口大迁移ο ξ其时间和空间过程的相继性就使之具 备了中国古代移民的离心状特点同时又不能把迁入和迁出的时间过程简单地看成是完全 前后衔接的因为两个过程的时间跨度还部分重叠迁入两湖从唐代到清道光长达一千二百 封建社会后期两湖移民过程的时空特征 多年而迁出从元代到晚清宣统也延续了六百多年两个过程有五百多年的时间是在同时进 行而且在迁入的最大峰值期已经出现了迁往四川的第一个高潮这说明离心状的人口迁移 绝不是待中心区饱和以后才向外扩散而是中心区的形成与扩散可以共存中心区形成过程 中的主要扩散方向可能正标明了下一个人口密度区的所在这似可看作中国古代长距离移 民的又一个特点 1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又主要在长江流域如此大的范围内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人口长距 离迁移这在中国同时期移民史中不说是绝无仅有的也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改变了长江流 域的人口分布格局而且促进了长江流域先进农业经济区的由东向西扩展随着这股移民潮 的流动继/苏湖熟天下足0之后明代中期又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0的民谚两湖商品粮自 明后期逆人口迁移的方向向长江下游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富庶的国家财赋重地大量 输出清前期四川也加入了这条由西向东的商品粮供求链支持了长江下游城乡经济的发展 这是两湖移民运动在经济上带来的必然结果从中我们也可以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这场大规 模的移民运动之所以会一浪接着一浪地向长江中上游拍击!奔流的原因 ≠ 谭其骧 5湖南人由来考6 载5长水集6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曹树基 5湖南人由来新考6 载5历史地理6 第九辑 族谱中家族迁移的下限是道光年间有一族民国二十一年5徐氏宗谱6载竹山徐氏道光初从江西迁入 ≈ 下限也是在道光见民国5松滋县志6卷七5氏族表6 … 易本 5云杜故事6卷一四5碑文6 民国5蒲圻乡土志6第一八章5种族6 一九八五年5三店姓氏6 一九八六5新洲城关镇志6 一九八八年5横店镇志6 一九八八年5李集镇志6 一九八九年 5孔埠镇志6 一九九ο年5汪集镇志6 5明英宗实录6卷一六/正统元年四月0条 5明宪宗实录6卷九三!一六ο!一六七 λ 5古今图书集成6卷一一六一郧阳府艺文载明#周训 5鼎建保康记6 λ ω 5魏源集6 中华书局一九七六年版上册 λ ξ民国三十五年5鄂氏宗谱6卷首鄂氏续修宗谱序 λ ψ同治5松滋县志6卷一5风俗6 λ ζ民国十五年5王氏宗谱6卷一枣邑王氏宗谱序 λ { 同治5利川县志6卷三5风俗6 λ | 同治5建始县志6卷三5风俗6 λ } 同治5恩施县志6卷七5风俗6 λ 同治5来凤县志6卷二八5风俗6 υ高岱 5鸿猷录6卷一一/开设郧阳0条 | 参见拙作5明清时期两湖移民迁徙路线复原6 载5城市!区域与环境6海洋出版社一九九三版 ω ψ民国十二年5黄陂周氏族谱6卷一ο跋 ξ 5明史6卷一二三5明玉珍传6 ζ民国5资中县志6卷八5风土志6 { 不少记载都称四川人祖籍为湖北麻城实际上其中有不少是附会只因麻城人迁入四川时间早而且有一定数量 它才成为了两湖移民的一种标志就如同山陕移民多言移自/大槐树0 江西移民则称/大栎树0 /瓦屑坝0一样 中国史研究年第期 } 5明经世文编6卷九三原杰 5开设荆襄职官疏6 嘉庆5安康县志6卷二ο5艺文志6载毕沅 5兴安升府疏6 ν υ嘉庆5汉南续修郡志6卷二一5风俗6 ν 民国5平坝县志65民生志6第一/人口0 ν ω 5明世宗实录6卷四七一 ν ξ 5清高宗实录6卷三一一乾隆十三年三月贵州按察使介锡周奏 ν ψ 5清宣宗实录6卷二五三/道光十四年六月0条 ν ζ民国5姚安县志6卷五三!五四5礼俗志6 ν { 民国5新纂云南通志6卷一一二5祠祀考#俗祀6 民国5昭通县志6卷六5氏族志6 民国5续蒙自县志6卷三5社会志6 民国5宣武县志稿6卷八5民族志6对两湖移民的活动情况及遗迹都有所记载ν | 民国5宾阳县志6第二编#社会#甲#人口 ν } 曹树基 5明清时期的流民和赣北山区的开发6 载5中国农史6一九八六年二期 ν 光绪5广德州志6卷一六5户口#卷末补正6 ο υ一九八五年5应山县志大事记初稿6 ο 周振鹤等 5方言与中国文化6 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第二章 ο ω光绪5续句容县志6卷六5风俗6 ο ξ参见拙作5明清时期两湖移民的动因与类型分析65历史地理6第十三辑一九九五年 本刊启事 一 5中国史研究6与5中国史研究动态6两刊自年第 期起均同时以印刷版与光盘版≤ 两种载体形式出版发行 二两刊光盘版收入5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6文史哲专辑 5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6是一种集成化的电子印刷版每月一辑 由清华大学电子出版物编辑部主办本刊编辑部代理征订 5中国 学术期刊光盘版 6文史哲专辑包含当月全国优秀文史哲期刊的全 文并可按刊名!刊期!文章题目!作者!发表日期!参考文献等文献 特征指标方式任意检索欲订购5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6的读者 请与本刊编辑部直接联系 三本刊编辑部已搬迁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号邮编 电话转敬请读者!作者垂注 封建社会后期两湖移民过程的时空特征
本文档为【封建社会后期的两湖移民运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4KB
软件:Word
页数:33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4-26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