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大全36-40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大全36-40

举报
开通vip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大全36-40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大全36-40 三十六、解工程问题的方法 工程问题是研究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根据上面的数量关系,只要知道三者中的任意两种量,就可求出第三种量。 由于工作量的已知情况不同,工程问题可分为整数工程问题和分数工程问题两类。在整数工程问题中,工作量是已知的具体数量。解答这类问题时,只要按照上面介绍的数量关系计算就可解题,计算过程中一般不涉及分率。在分数工程问...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大全36-40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大全36-40 三十六、解工程问题的方法 工程问题是研究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根据上面的数量关系,只要知道三者中的任意两种量,就可求出第三种量。 由于工作量的已知情况不同,工程问题可分为整数工程问题和分数工程问题两类。在整数工程问题中,工作量是已知的具体数量。解答这类问题时,只要按照上面介绍的数量关系计算就可解题,计算过程中一般不涉及分率。在分数工程问题中,工作量是未知数量。解这类题时,也要根据上面介绍的数量关系计算,但在计算过程中要涉及到分率。 (一)工作总量是具体数量的工程问题 例1 建筑工地需要1200吨水泥,用甲车队运需要15天,用乙车队运需要10天。两队合运需要多少天,(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这是一道整数工程问题,题中给出了总工作量是具体的数量1200吨,还给出了甲、乙两队完成总工作量的具体时间。先根据“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分别求出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再根据两队工作效率的和及总工作量,利用公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求出两队合运需用多少天。 甲车队每天运的吨数:(甲车队工作效率) 1200?15=80(吨) 乙车队每天运的吨数:(乙车队工作效率) 1200?10=120(吨) 两个车队一天共运的吨数: 80+120=200(吨) 两个车队合运需用的天数: 1200?200=6(天) 综合算式: 1200?(1200?15+1200?10) =1200?(80+120) =1200?200 =6(天) 答略。 *例2 生产350个零件,李师傅14小时可以完成。如果李师傅和他的徒弟小王合作,则1 0小时可以完成。如果小王单独做这批零件,需多少小时,(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题中工作总量是具体的数量,李师傅完成工作总量的时间也是具体的。 李师傅1小时可完成: 350?14=25(个) 由“如果李师傅和他的徒弟小王合作,则10小时可以完成”可知,李师傅和徒弟小王每 小时完成: 350?10=35(个) 小王单独工作一小时可完成: 35-25=10(个) 小王单独做这批零件需要: 350?10=35(小时) 综合算式: 350?(350?10-350?14) =350?(35-25 =350?10 =35(小时) 答略。 *例3 把生产2191打毛巾的任务,分配给甲、乙两组。甲组每小时生产毛巾128打,乙 组每小时生产毛巾160打。乙组生产2小时后,甲组也开始生产。两组同时完工时超产1打。 乙组生产了多长时间,(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两组共同生产的总任务是: 2191-160×2+1=1872(打) 两组共同生产的时间是: 1872?(160+128)=6.5(小时) 乙组生产的时间是: 6.5+2=8.5(小时) 综合算式: (2191-160×2+1)?(160+128)+2 =1872?288+2 =6.5+2 =8.5(小时) 答略。 一同生产用了多少小时,(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两台机器一同生产的个数是: 108-45=63(个) 第一台机器每小时生产: 第二台机器每小时生产: 两台机器一同生产用的时间是: 63?(4+5)=7(小时) 综合算式: 答略。 (二)工作总量不是具体数量的工程问题 例1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24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6天完成。甲、乙两队合做,多少 天可以完成,(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把这项工程的工作总量看作1。甲队单独做24天完成,做1天完成 答略。 例2 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 解:把这项工程的工作总量看作1,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知甲工 答略。 例3 一项工程,甲、乙合做5天可以完成,甲单独做15天可以完成。乙单独做多少天可以完成,(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把这项工程的工作量看作1。甲、乙合做5天可以完成,甲、乙合 需要多长的时间。 =7.5(天) 答:乙单独做7.5天可以完成。 例4 有一个水箱,用甲水管注水10分钟可以注满,用乙水管注水8分钟可以注满。甲、乙两管同时开放2分钟后,注入水箱中的水占水箱容量的几分之几,(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把水箱的容量看作1。用甲水管注水10分钟可以注满,则甲水管1 的: 答略。 例5 一项工程,由甲、乙、丙三人各自单独做分别要用6天、3天、2天完成任务。如果三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任务,(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甲、乙、丙三人各自单独做分别要用6天、3天、2天完成任务, =1(天) 答略。 所以,乙单独做可以完成的时间是: 综合算式: =6(天) 答略。 以完成,(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甲队独做3天,乙队独做5天所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甲乙两队合做3天,乙队再独 做2天所完成的工作量。这时完成了全工程的: 乙队单独做完成的时间是: 答略。 *例8加工一批零件,甲独做需要3天完成,乙独做需要4天完成。两人同时加工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做24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解这道题的关键是,求出24个零件相当于零件总数的几分之几。 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做: 综合算式: 答略。 *例9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30天完成。甲、乙合做了数天后,乙因事请假,甲继续做,从开工到完成任务共用了14天。乙请假几天,(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根据“甲单独做20天完成”和“从开工到完成任务共用了14天”,可知甲做了全工程的: 乙做了全工程的: 乙请假的天数是: 14-9=5(天) 综合算式: 答略。 *例10 一项工程,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甲、乙两队合做,比乙队单独做可提前6天完成。如果甲、乙两队合做5天后,再由甲队单独做,甲队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设这项工程为1,则乙队每天做: 两队合做时每天做: 甲队每天做: 两队合做5天后剩下的工作量是: 甲队做剩的工作还需要的时间是: 综合算式: 答略。 (三)用解工程问题的方法解其他类型的应用题 例1 甲、乙两地相距487千米。李华驾驶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1小时;王明骑自行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3小时。照这样的速度,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出发,经过几小时在途中相遇, 一般解法:(适于四年级程度) 用解工程问题的方法解:(适于六年级程度) 把全程看作1。李华驾驶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1小时,李华的速度就是1;王明骑自 行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3小时,王明每1小时要行全程的 例2 某学校食堂购进一车煤,原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烧60天。由于改进了炉灶的构造,实际每天比原来 少烧10千克,这样这车煤烧了70天。这车煤重多少千克, *一般解法:(适于四年级程度) 10×60?(70-60)×70 =4200(千克) 答:这车煤重4200千克。 用解工程问题的方法解:(适于六年级程度) 答略。 一般解法:(适于六年级程度) 答略。 用解工程问题的方法解:(适于六年级程度) 如果把这批零件的总数作为一项“工程”,以1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则这个工厂计划 因此,实际需要的天数是: 答略。 (四)用份数法解工程问题 例1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9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8天完成。甲、乙两队合做4天后, 剩下的任务由乙队单独做。乙队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把整个工程的工作量平均分成9×18=162(份) 甲队每天可以完成: 162?9=18(份) 乙队每天可以完成: 162?18=9(份) 甲、乙两队合做每天共完成: 18+9=27(份) 两队4天共完成: 27×4=108(份) 两队合做4天后,剩下的工程是: 162-108=54(份) 剩下的任务由乙队单独做,需要的天数是: 54?9=6(天) 综合算式: [9×18-(9×18?18+9×18?9)×4]?9 =[162-108]?9 =6(天) 答略。 例2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6天完成,乙队单独做20天完成。甲队先做7天,然后由 甲、乙两队合做。甲、乙两队合做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把这项工程的总工作量看做16×20份,则甲队每天做20份,乙队每天做16份。 甲队先做7天,完成的工作量是: 20×7=140(份) 甲队做7天后,剩下的工作量是: 16×20-140=180(份) 甲、乙两队合做,一天可以完成: 20+16=36(份) 甲、乙两队合做还需要的天数是: 180?36=5(天) 答略。 例3 一个水池装有进、出水管各一个。单开进水管10分钟可将空池注满,单开出水管1 2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若两管齐开多少分钟可将空池注满,(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把注满全池水所用的时间看作10×12份,当进水管进12份的水量时,出水管可放出 10份的水量,进出水相差的水量是: 12-10=2(份) 甲、乙两管齐开注满水池所用的时间是: 10×12?2=60(分钟) 答:若两管齐开60分钟可将空池注满。 (五)根据时间差解工程问题 例1 师、徒二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需要4小时完成。师傅单独加工这批零件需要5小时完成。师、徒二人共同加工完这批零件时,徒弟加工了30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从时间差考虑,师、徒共同加工完的时间与师傅单独加工完的时间相差5-4=1(小时)。这说明师傅1小时加工的零件数等于徒弟4小时加工的零件数。 所以,师傅5小时加工的零件就是这批零件的总数: 30×5=150(个) 答略。 例2 一份稿件需要打字,甲、乙两人合打10天可以完成。甲单独打15天可以完成。乙单独打需要几天完成,(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从时间差考虑,甲、乙两人合打完成与甲单独打完,两者的时间差是15-10=5(天),这说明甲5天的工作量相当于乙10天的工作量。 那么,甲15天的工作量,乙要工作: 10?5×15=30(天) 答:乙单独打需要30天完成。 例3 一辆快车和慢车同时分别从A、B两站相对开出,经过12小时相遇。已知快车行完全程需要20小时。求两车相遇后慢车还要行多少小时才能到达A站,(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从时间差考虑,两车相遇与快车行完全程的时间差是20-12=8(小时)。这说明快车8小时行的路程相当于慢车12小时行的路程。那么快车行12小时的路程,慢车要行多长时间,也就是两车相遇后慢车还要行驶而到达A点的时间。 12?8×12=18(小时) 答略。 三十七、解流水问题的方法 流水问题是研究船在流水中的行程问题,因此,又叫行船问题。在小学数学中涉及到的题目,一般是匀速运动的问题。这类问题的主要特点是,水速在船逆行和顺行中的作用不同。 流水问题有如下两个基本公式: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1)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2) 这里,顺水速度是指船顺水航行时单位时间里所行的路程;船速是指船本身的速度,也就是船在静水中单位时间里所行的路程;水速是指水在单位时间里流过的路程。 公式(1)表明,船顺水航行时的速度等于它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流速度之和。这是因为顺水时,船一方面按自己在静水中的速度在水面上行进,同时这艘船又在按着水的流动速度前进,因此船相对地面的实际速度等于船速与水速之和。 公式(2)表明,船逆水航行时的速度等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流速度之差。 根据加减互为逆运算的原理,由公式(1)可得: 水速=顺水速度-船速 (3) 船速=顺水速度-水速 (4) 由公式(2)可得: 水速=船速-逆水速度 (5) 船速=逆水速度+水速 (6) 这就是说,只要知道了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船的实际速度和水速这三者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另外,已知某船的逆水速度和顺水速度,还可以求出船速和水速。因为顺水速度就是船速与水速之和,逆水速度就是船速与水速之差,根据和差问题的算法,可知: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7)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8) *例1 一只渔船顺水行25千米,用了5小时,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1千米。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多少,(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此船的顺水速度是: 25?5=5(千米/小时) 因为“顺水速度=船速+水速”,所以,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顺水速度-水速”。 5-1=4(千米/小时) 综合算式: 25?5-1=4(千米/小时) 答:此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4千米。 *例2 一只渔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航行4千米,逆水4小时航行12千米。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此船在逆水中的速度是: 12?4=3(千米/小时) 因为逆水速度=船速-水速,所以水速=船速-逆水速度,即: 4-3=1(千米/小时) 答:水流速度是每小时1千米。 *例3 一只船,顺水每小时行20千米,逆水每小时行12千米。这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的速度各是多少,(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因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所以,这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 (20+12)?2=16(千米/小时) 因为水流的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所以水流的速度是: (20-12)?2=4(千米/小时) 答略。 *例4 某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18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此船从甲地逆水航行到乙地需要15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此船从乙地回到甲地需要多少小时,(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此船逆水航行的速度是: 18-2=16(千米/小时) 甲乙两地的路程是: 16×15=240(千米) 此船顺水航行的速度是: 18+2=20(千米/小时) 此船从乙地回到甲地需要的时间是: 240?20=12(小时) 答略。 *例5 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它从上游甲港开往乙港共用8小时。已知 水速为每小时3千米。此船从乙港返回甲港需要多少小时,(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此船顺水的速度是: 15+3=18(千米/小时) 甲乙两港之间的路程是: 18×8=144(千米) 此船逆水航行的速度是: 15-3=12(千米/小时) 此船从乙港返回甲港需要的时间是: 144?12=12(小时) 综合算式: (15+3)×8?(15-3) =144?12 =12(小时) 答略。 *例6 甲、乙两个码头相距144千米,一艘汽艇在静水中每小时行20千米,水流速度是 每小时4千米。求由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水而行需要几小时,由乙码头到甲码头逆水而行需要多 少小时,(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顺水而行的时间是: 144?(20+4)=6(小时) 逆水而行的时间是: 144?(20-4)=9(小时) 答略。 *例7 一条大河,河中间(主航道)的水流速度是每小时8千米,沿岸边的水流速度是每 小时6千米。一只船在河中间顺流而下,6.5小时行驶260千米。求这只船沿岸边返回原地需 要多少小时,(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此船顺流而下的速度是: 260?6.5=40(千米/小时) 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 40-8=32(千米/小时) 此船沿岸边逆水而行的速度是: 32-6=26(千米/小时) 此船沿岸边返回原地需要的时间是: 260?26=10(小时) 综合算式: 260?(260?6.5-8-6) =260?(40-8-6) =260?26 =10(小时) 答略。 *例8 一只船在水流速度是2500米/小时的水中航行,逆水行120千米用24小时。顺水 行15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此船逆水航行的速度是: 120000?24=5000(米/小时) 此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是: 5000+2500=7500(米/小时) 此船顺水航行的速度是: 7500+2500=10000(米/小时) 顺水航行150千米需要的时间是: 150000?10000=15(小时) 综合算式: 150000?(120000?24+2500×2) =150000?(5000+5000) =150000?10000 =15(小时) 答略。 *例9 一只轮船在208千米长的水路中航行。顺水用8小时,逆水用13小时。求船在静 水中的速度及水流的速度。(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此船顺水航行的速度是: 208?8=26(千米/小时) 此船逆水航行的速度是: 208?13=16(千米/小时) 由公式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可求出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 (26+16)?2=21(千米/小时) 由公式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可求出水流的速度是: (26-16)?2=5(千米/小时) 答略。 *例10 A、B两个码头相距180千米。甲船逆水行全程用18小时,乙船逆水行全程用15 小时。甲船顺水行全程用10小时。乙船顺水行全程用几小时,(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甲船逆水航行的速度是: 180?18=10(千米/小时) 甲船顺水航行的速度是: 180?10=18(千米/小时) 根据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求出水流速度: (18-10)?2=4(千米/小时) 乙船逆水航行的速度是: 180?15=12(千米/小时) 乙船顺水航行的速度是: 12+4×2=20(千米/小时) 乙船顺水行全程要用的时间是: 180?20=9(小时) 综合算式: 180?[180?15+(180?10-180?18)?2×3] =180?[12+(18-10)?2×2] =180?[12+8] =180?20 =9(小时) 答略。 三十八、解植树问题的方法 植树问题是研究植树地段的全长、间隔距离、株数三种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应用题。植树应用题 基本分为两类:沿路旁植树;沿周长植树。 沿路旁植树,因为首尾两端都要种一棵,所以植树棵数要比分成的段数多1;沿周长植树, 因为首尾两端重合在一起,所以,植树的棵数和所分成的段数相等。 解答植树问题的基本方法是: (1)沿路旁植树 棵数=全长?间隔+1 间隔=全长?(棵数-1) 全长=间隔×(棵数-1) (2)沿周长植树 棵数=全长?间隔 间隔=全长?棵数 全长=间隔×棵数 (一)沿路旁植树 例1 有一段路长720米,在路的一边每间隔3米种1棵树。问这样可以种多少棵树,(适 于三年级程度) 解:根据棵数=全长?间隔+1的关系,可得: 720?3+1 =240+1 =241(棵) 答:可以种241棵树。 例2 在某城市一条柏油马路上,从始发站到终点站共有14个车站,每两个车站间的平均 距离是1200米。这条马路有多长,(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根据全长=间隔×(棵数-1)的关系,可得: 1200×(14-1) =1200×13 =15600(米) 答:这条马路长15600米。 例3 要在612米长的水渠的一岸植树154棵。每相邻两棵树间的距离是多少米,(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根据“间隔=全长?(棵数-1)”的关系,可得: 612?(154-1) =612?153 =4(米) 答:每相邻两棵树间的距离是4米。 例4 两座楼房之间相距60米,现要在两座楼房之间栽树9棵。每两棵树的间隔是多少米,(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因为在60米的两端是两座楼房,不能紧挨着楼房的墙根栽树,所以,把60米平均分成的段数要比树的棵数多1。由距离和段数便可求出两棵树之间的距离: 60?(9+1) =60?10 =6(米) 答:每两棵树的间隔是6米。 *例5 原计划沿公路一旁埋电线杆301根,每相邻两根间的距离50米。实际上在公路一旁只埋了201根电线杆。求实际上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题中所埋电线杆的根数比段数多1,因此在计算段数时,要从根数减去1,才得段数。 50×(301-1)?(201-1) =50×300?200 =75(米) 答:实际上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75米。 (二)沿周长植树 例1 在周长是480米的圆形养鱼池周围,每隔12米栽一棵树。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树,(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根据棵数=全长?间隔,可求出一共栽树的棵数: 480?12=40(棵) 答:一共可以栽40棵树。 例2 一个圆形湖的周长是945米,沿着湖的周长栽了270棵树。求相邻两棵树间的距离是多少米,(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 945?270=3.5(米) 答:相邻两棵树间的距离是3.5米。 例3 一块长方形场地,长300米,宽比长少50米。从这个长方形的一个角开始,沿长方形的周长栽树,每隔10米栽一棵。这块场地周围可以栽树多少棵,(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先求出长方形场地的周长,再求可栽树多少棵。 (300+300-50)×2?10 =550×2?10 =1100?10 =110(棵) 答:可以栽树110棵。 *例4 有一个圆形花坛,绕它走一圈是120米。如果在花坛周围每隔6米栽一株丁香花,再在每相邻的两株丁香花之间等距离地栽2株月季花。可栽丁香花多少株,可栽月季花多少株,每2株紧相邻的月季花相距多少米,(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根据棵数=全长?间隔可求出栽丁香花的株数: 120?6=20(株) 由于是在每相邻的2株丁香花之间栽2株月季花,丁香花的株数与丁香花之间的间隔数相等,因此,可栽月季花: 2×20=40(株) 由于2株丁香花之间的2株月季花是紧相邻的,而2株丁香花之间的距离被2株月季花分为3等份,因此紧相邻2株月季花之间距离为: 6?3=2(米) 答:可栽丁香花20株,可栽月季花40株,2株紧相邻月季花之间相距2米。 例5 在圆形水池边植树,把树植在距离岸边均为3米的圆周上,按弧长计算,每隔2米 植一棵树,共植了314棵。水池的周长是多少米,(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先求出植树线路的长。植树线路是一个圆的周长,这个圆的周长是: 2×314=628(米) 这个圆的直径是: 628?3.14=200(米) 由于树是植在距离岸边均为3米的圆周上,所以圆形水池的直径是: 200-3×2=194(米) 圆形水池的周长是: 194×3.14=609.16(米) 综合算式: (2×314?3.14-3×2)×3.14 =(200-6)×3.14 =194×3.14 =609.16(米) 答略。 三十九、解时钟问题的方法 研究时钟的长针(分针)与短针(时针)成直线、成直角与重合的问题,叫做时钟问题。 钟表的分针每小时走60个小格,而时针每小时只走5个小格;分针每分 出题中所要求的时间。 解题规律: (1)求两针成直线所需要的时间,有: (3)求两针重合所需要的时间,有: 求出所需要的时间后,再加上原来的时刻,就得出两针形成各种不同位置的时刻。 (一)求两针成直线所需要的时间 *例1 在7点钟到8点钟之间,分针与时针什么时候成直线,(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在7点钟的时候,分针在时针后面(图39-1): 5×7=35(格) 当分针与时针成直线时,两针的间隔是30格。因此,只需要分针追上时针: 35-30=5(格) 综合算式: *例2 在4点与5点之间,分针与时针什么时候成直线,(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4点钟时,分针在时针的后面(图39-2): 5×4=20(格) 当分针与时针成直线时,分针不仅要追上已落后的20格,还要超过时针30格,所以一共 要追上: 20+30=50(格) 综合算式: (二)求两针成直角所需要的时间 *例1 在6点到7点之间,时针与分针什么时候成直角,(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分针与时针成直角时,分针在时针前面15格或时针后面15格,因此,本题有两个答 案。 (1)6点钟时,分针在时针后面(图39-3): 5×6=30(格) 因为两针成直角时,分针在时针后面15格,所以分针追上时针的格数是: 30-15=15(格) 综合算式: (2)以上是两针第一次成直角的时刻。当两针第二次成直角时,分针在时针前面15格, 所以分针不仅追上时针,而且要超过时针: 5×6+15=45(格) 综合算式: *例2 在1点到2点之间,时针与分针在什么时候成直角,(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1点钟时,分针在时针后面: 5×1=5(格) 当分针与时针成直角时,两针间隔是15格,因此,分针不仅要追上时针5格,而且要超过时针15格,分针实际追上时针的格数是: 5+15=20(格) 综合算式: 当分针走到时针前面45格(也就是走到时针后面15格)时,两针也成直角。因此,所需时间是: *例3 在11点与12点之间,时针与分针在什么时候成直角,(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在11点钟时,分针在时针后面: 5×11=55(格) 第一次两针成直角时,分针是在时针后面45格,因此,分针需要追上时针的格数是: 55-45=10(格) 综合算式: (三)求两针重合所需要的时间 在11点到1点之间,两针除在12点整重合外,其他每一点钟之间都有一次重合。 *例1 3点钟到4点钟之间,分针与时针在什么时候重合,(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在3点钟时,分针在时针后面: 5×3=15(格) *例2在4点与5点之间,两针什么时候重合,(适于高年级程度) 解:在4点钟时,分针在时针后面5×4格,分针只要追上时针4×5格,两针就重。 四十、几何变换法 利用几何图形的变换解答几何题的方法叫做几何变换法。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几何形体往往不是以标准的形状出现,而是以比较复杂的组合图 形出现,很难直接利用公式计算其面积或体积。如果在保持图形的面积或体积不变的前提下,对图形进行适当的变换,就容易找出计算其面积或体积的方法。 (一)添辅助线法 有些组合图形按一般的思考方法好像已知条件不足,很难解答。如果在图形中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就可能找到解题的途径。辅助线一般用虚线表示。 *例1 求图40-1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平方米)(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图40-1中,右边两个部分的面积分别是20平方米和30平方米,所以可如图40-2那样添上三条辅助线,把整个长方形分成5等份。这样图中右边的五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同时,左边五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也相等。左边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是: 25?2=12.5(平方米)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12.5×3=37.5(平方米) 答略。 *例2 如图40-3,一个平行四边形被分成两个部分,它们的面积差是10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求EC的长。(单位:厘米)(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如图40-4,过E点作AB的平行线EF,则?AEF与?ABE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所以,?AEF的面积与?ABE的面积相等。 小平行四边形EFDC的面积就是10平方厘米。 因为它的高是5厘米,所以, EC=10?5=2(厘米) 答:EC长2厘米。 *例3 如图40-5,已知图中四边形两条边的长度和三个角的度数,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单位:厘米)(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这是一个不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的四边形,无法直接计算它的面积。 如图40-6,把AD和BC两条线段分别延长,使它们相交于E点。这样,四边形ABCD的面积就可以转化为?ABE的面积与?DCE的面积之差。 在?ABE中,?A是直角,?B=45?,所以?E=45?,即?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B=AE=7(厘米),则?ABE的面积是: 7×7?2=24.5(平方厘米) 在?DCE中,?DCE是直角,?E=45?,所以,?CDE=45?,即?D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CD=CE=3厘米,则?DCE的面积是: 3×3?2=4.5(平方厘米) 所以,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24.5-4.5=20(平方厘米) 答略。 (二)分割法 分割法是在一个复杂的几何图形中,添上一条或几条辅助线,把图形分割成若干个已学过的基本图形,然后分别计算出各图形的面积或体积,再将所得结果相加的解题方法。 例1 计算图40-7的面积。(单位:厘米)(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如图40-8,在图中添上一条辅助线,把图形分割为一个梯形和一个长方形,分别计 算出它们的面积,再把两个面积相加。 ,2+(8-4),×(6-4)?2+4×8 =6+32 =38(平方厘米) 答:图形的面积是38平方厘米。 例2 图40-9中,ABCD是长方形,AB=40厘米,BC=60厘米,E、F、G、H是各边的中点。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如图40-10,在图中添加辅助线EG,使阴影部分被分割成为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先计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再把它的面积乘以2。 三角形的底是长方形的长,高是长方形的宽的一半。 60×(40?2)?2×2 =60×20 =1200(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200平方厘米。 *例3 求图40-11中各组合体的体积。(单位:厘米)(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如图40-12,把各组合体分割为几个基本形体,然后分别求出每个基本形体的体积,再用加法、减法算出各组合体的体积。 (三)割补法 在计算一些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的面积时,把图形中凸出来的部分割下来,填补到相应的凹陷处,或较适当的位置,使图形组合成一个或几个规则的形状,再计算面积的解题方法叫做割补法。 例1 求图40-13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适于六年级程度) 成了一个梯形如图40-14,这个梯形的面积就是图40-13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 *例2 求图40-15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米)(适于六年级程度) 16×16×2=512(平方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12平方米。 *例3 图40-17中,ABCD是正方形,ED=DA=AF=2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经割补,把图40-17组合成图40-18。很容易看出,只要从正方形的面积中减去空白扇形的面积,便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43平方厘米。 (四)平移法 在看不出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通过把图形的某一部分向某一方向平行移动一定的距离,使图形重新组合成可以看出计算方法的图形,从而计算出图形面积的解题方法叫做平移法。 例1 计算图40-19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单位:厘米)(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把图40-19中右边正方形中的阴影部分向左平移5厘米,图40-19中的阴影部分便转化为图40-20中的正方形。图40-20中阴影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图40-19阴影部分的面积。 5×5=25(平方厘米) 答略。 *例2 求图40-21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单位:厘米)(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按图40-22箭头指示,把两条横向的线段向上平移到虚线处,再按图40-23箭头指示把垂直线段的一部分向右平移到虚线处,求图40-21阴影部分的周长便转化为求图40-24的周长和两条竖线长之和的问题了。 (5+4)×2+2×2 =9×2+4 =22(厘米) 答略。 *例3 求图40-25S形水泥弯路面的面积。(单位:米)(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把图40-25中水泥弯路面左边的甲部分向右平移2米,使S形水泥路面的两条边重合,图40-25便转化为图40-26,S形水泥路面的面积转化为图40-26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S形水泥路的面积是: 30×2=60(平方米) 答略。 (五)旋转法 将看不出计算方法的图形的一部分以某一点为中心旋转适当角度,使图形重新组合成能看出计算方法的形状,从而计算出图形面积的解题方法叫旋转法。 *例1 计算图40-27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分米)(适于六年级程度) 图40-27便转化为图40-28。图40-28中梯形的面积就是图40-27中的阴影面积。 答略。 例2 图40-29中,小圆的半径是10厘米,中圆的半径是20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0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把图40-29中的小圆向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把中环向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图40-29便转化为图40-30。 很明显,图40-29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整个大圆面积的四分之一。 答略。 *例3 计算图40-31的阴影面积。(单位:厘米)(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把图40-31右边的半圆以两个半圆的公共点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度,与左边的半圆组成一个圆(图40-32)。 此时,两个空白的三角形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边等于圆的直径10厘米,高等于圆的半径5厘米,三角形的面积可求,接着也就可以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了。 答略。 (六)扩倍法 扩倍法就是把组合图形扩大几倍后,先求扩大倍数后的面积或体积,然后再求原来的面 积或体积。 *例1 求图40-33的面积。(单位:厘米)(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此题用分割法计算比较麻烦,而用扩倍法解答就容易多了。如图40-34那样把图40-33扩大为原来的2倍,就会看出图40-33的面积是: (30+40)×30?2=1050(平方厘米) 答略。 例2 计算图40-35木块的体积。(单位:分米)(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在图40-35的木块上再扣上同形状、同体积的木块,如图40-36。图40-35木块的体积就是图40-36长方体木块体积的一半儿。 3×10×(3+2)?2 =150?2 =75(立方分米) 答略。 (七)缩倍法 缩倍法与扩倍法正好相反,它是先将图形的面积缩小若干倍,计算出面积,再把面积扩大为原来那么大。 例1 图40-37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都是2平方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将图40-37中小正方形的面积先缩小2倍,则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都是1平方厘米,边长都是1厘米。 从大长方形面积减去三个空白三角形的面积(即?、?、?三个部分的面积),得阴影部分面积。 3×5-3×3?2-2×1?2-5×2?2 =15-4.5-1-5 =4.5(平方厘米) 把4.5平方厘米扩大2倍,得阴影部分的实际面积。 4.5×2=9(平方厘米) 答略。 例2 图40-38正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先将正方形面积缩小2倍,18平方厘米被转化为9平方厘米,则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 先算出已经缩小的正方形中的阴影面积,然后再把它扩大2倍,就得到题中所求。 答略。 (八)剪拼法 有些几何图形比较抽象,不适于用割补、分割、平移等方法解答。如果把这类图形剪成若干部分,再重新组合、拼接,就有可能找到解答方法。 *例1 计算图40-39、图40-40、图40-41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沿各图中的虚线,把各图剪成上、下两部分,再把下半部分翻过来,以它的背面与上半部分的正面拼接,图40-39、图40-40、图40-41便转化为图40-42、图40-43、图40-44的形状。 很容易看出,图40-39的阴影面积等于大圆面积的一半。 图40-40的阴影面积等于从大圆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 图40-41的阴影面积等于从大圆面积减去中圆的面积,加上小圆的面积。 答略。 *例2 图40-45中每个大正方形的边长都是2厘米,求(1),(10)各图阴影部分的面积。(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作图40-46,并把图40-46中的(1)画在一张透明纸上剪成(2)那样的4个小正方形。如果画出两个(1),就可以剪出8个(2)那样的小正方形。 用(2)的4个小正方形,可以组合、拼接出图40-45中(1),(5)中的任何一个图形。 这时可清楚地看出,图40-45中(1),(5)每个图形的阴影部分的面积都与图40-46中(1)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它们的面积都是: 2×2-3.14×1×1=0.86(平方厘米) 同理,用8个图40-46中(2)的小正方形可以组合、拼接出图40-45中(6),(10) 的任何一个图形。 图40-45中(6),(10)每个图形的阴影面积都是图40-46中(1)的阴影面积的2倍: (2×2-3.14×12)×2=1.72(平方厘米)
本文档为【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大全36-40】,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21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6KB
软件:Word
页数:3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24
浏览量: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