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谈中医治未病 发展中医药文化 中医万岁

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谈中医治未病 发展中医药文化 中医万岁

举报
开通vip

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谈中医治未病 发展中医药文化 中医万岁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谈中医治未病 发展中医药文化 中医万岁 孙光荣教授简介 孙光荣,字知真,号天剑,笔名孙波。男,1940年(庚辰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仙人市,祖籍安徽省庐江县云路街,现籍湖南省浏阳县起凤坡,现住北京市朝阳区世纪东方城;汉族;无党派人士;中医世家,师承名师,中医学徒出身(现有本科学历);中医研究员、教授、主任医师;担任硕士研究生班中医文献学教师16届;公开出版专著21部、论文38篇,共1200余万字,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妇科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疑难杂症,19年来多次为中央、地方、部队首长医...

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谈中医治未病 发展中医药文化 中医万岁
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谈中医治未病 发展中医药文化 中医万岁 孙光荣教授简介 孙光荣,字知真,号天剑,笔名孙波。男,1940年(庚辰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仙人市,祖籍安徽省庐江县云路街,现籍湖南省浏阳县起凤坡,现住北京市朝阳区世纪东方城;汉族;无党派人士;中医世家,师承名师,中医学徒出身(现有本科学历);中医研究员、教授、主任医师;担任硕士研究生班中医文献学教师16届;公开出版专著21部、论文38篇,共1200余万字,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妇科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疑难杂症,19年来多次为中央、地方、部队首长医疗保健服务;荣获国家自学成才奖章、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科技图书奖二等奖、第五届亚太地区经贸博览会金奖、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科普著作奖一等奖、湖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著名中医药文献学家和中医临床家;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创始人之一。 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第七届、第八届委员会常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 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辑出版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医疗器械审评专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 原任湖南省中医药科技信息中心主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所长,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科教处副处长,《湖南中医药导报》主编,北京二十一世纪环球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主任;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北京二十一世纪环球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名誉主任;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名誉主任;《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主编;国讯医药集团总裁。 老革命家王首道同志给孙光荣教授的题词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忠言商国是,仁术济民康。” 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奠基人之一吕炳奎老教授的题词是:“杏苑英才,承先启后;医界志士,继往开来。” 突出特色和优势发展中医药文化 ——访北京中医药大学远 程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光荣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光荣教授对传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有独特的见解。他始终认为,促进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和突出 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孙光荣指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是由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孕育而成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所以传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既是继承和创新中医药学的关键课题,又是直接关系到人民大众健 康、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课题。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在不久前举行的“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中,对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已经作了明确的阐述。有特色才能生存,有优势才能发展。中医药确实具有个性化的辨证论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等特色,形成了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服务方式灵活、文化底蕴深厚、创新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的中医药优势。孙光荣说,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战略重点, 就是突出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逐步实现中医药文化研究的系列化、传 播的大众化、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和研发的产业化。 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孙光荣说,一是追本溯源。中医药学是吸取、融合当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而逐渐形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有必要通过对《周易》和儒、释、道及诸子百家学说以及相关文物、神话、传说的研究,理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医药理论体系形成的各个阶段的影响,进而追溯中医药经络文化、诊疗文化、本草文化、养生文化等形成的本源,对中医药典籍、出土医书、民间传承的医术医方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发掘其理法方药和秘方绝招,逐步实现中医药 文化研究的系列化。 二是开源畅流。只有不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才有源头活水。因此,需要编撰中医药文化教育的系列教材和中医药文化普及读本,开发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传播的资源,拓宽中医药教育与传播的渠道, 逐步实现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大众化。 三是搭建平台。必须选择主题、途径、地点和方式,搭建稳定的学术交流平台,有计划地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学术交流,逐步实 现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学术交流的国际化。 四是形成产品。在科研方面,可以形成图书、专题报告、新药配方等系列产品;在教育与传播方面,可以形成教材、普及读本、音像制品、培训班、博物馆、电视专题节目、咨询服务热线、中医药文化之旅、健康之旅等系列产品;在学术交流方面,可以形成专题会议、大型专题赛事、网站、期刊专栏等系列产品,逐步实现中医药文化研发的产业化。 当然,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综合工程,需要建立“政府主导、社团引路、校企联办、多方协作”的运作模式。这一运作模式的建立与健全还需要合理的、长效的运行机制给予保障。他认为,该机制应当是以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总需求为前提实行“项目中心制”,即按计划策划项目,按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确立项目,按指标考核项目,按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结算项目,由此及时提供人才、技术和资源,进而保障项目的可持续 发展和各方的利益。 仁术解民愁----听孙光荣教授说中医与亚健康 1、何为亚健康 二十一世纪,人类生活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空前提高的情形下,什么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健康。 但是,正像俗话所说的:“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所以,人们常常为了各种疾病烦恼、花钱、 受折磨。 怎样让人们不得病、少得病呢, 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患病之前的那个阶段。很多看起来还没有什么理由去进医院的人,实际上 早已进入这样一个时间段,人们称这样的情形为“亚健康”。 “亚者,次也”——孙教授一开口便带有说文解字的味道。 孙教授说:“„亚健康?这个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用我们中国的话来说:“亚者,次也”,它是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西医叫临床前期。什么是健康呢,包括躯体、心理、人际交流、道德等方面的广泛的健康,那么什么是亚健康呢,通俗地说,查不出什么病又总觉得不对劲,就是亚健康。心里不舒畅、对事物判断失误、疲劳烦躁、厌食、注意力不集中,都是亚健康。亚健康覆盖面非常广,人群面大,70%-75%,包括你我他,有非常明显的,不明显的,自己觉察不到的。这一状态深刻影响着生活质量、工作效率、生存意义。因之,“亚健康”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医学界关注的重点,亚健康管理服务也就成为各国政府和医学界、人文学界、企业界等各界竞相致力的新兴事业。亚健康的状态是值得人们关注的,通过干预、调整,可以走向健康,不干预、不调整,任其发展,再加上某些因素的激化, 就可以导致疾病。” 如此看来,我们很多人实际上都处在亚健康状态中,尤其是每天陷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不得当的人们,已居亚健康而不知,如不加以调理,任其发展,下一步等待着的很可能就是身体某一 薄弱部位被突破,疾病出现,只能停下手里的事情,问医求药了。 到了疾病“正式”出现,不管是时间、事业、钱财还是身体,都要蒙受大小不一的损失了。这一道理显而易见,然而,在疾病到来之前,很多人耽于盲目的自信,对亚健康状态视而不见,或者由于缺少必要 的健康知识,大意失荆州。 2、中医“治未病”的文化理念 那么,怎样对付亚健康呢, 孙光荣教授说:“中医在这个问题上的优势无可比拟~” 他认为:“两千余年之前,中医学就高度关注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称之为„未病?,《黄帝内经》首倡„治未病?。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基于天人合一,注重效法自然、形与神俱、动静平衡,追求人体的情志、形体与环境、社会的和谐统一,主张防重于治。《素问?四气调神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由此倡导„上工治未病?,强调„防重于治?。„治未病?强调以人为本、防重于治,强调形与神俱、和谐平衡,强调天 人合一、效法自然。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正是干预、改善、修复„亚健康?状态的指南。” 孙老对以中医理论防治亚健康不仅仅从“术”的角度来看待,更从中华文化的高度来阐述这一人文问题。他说:“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源于植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在数千年中医药发展进程中积累凝练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由天人合一、致中和的人文观念、治未病、防重于治的防治思想、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思辩模式、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治学方式、本立道生、德业双修的医德医风、精诚专一、淡薄名利、大医精诚的行为准则等,由以上人文观念、防治思想、思辩模式、治学方式、医德医风、行为准则等元素构成了“以人为本、效法自然、和谐平衡、济世活人”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这就是中华民族 优秀的哲学思想和文明智慧在中医学中的最集中的体现,这就是中医药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根本。 他把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概括为“三强调”的特征: 一、强调以人为本,防重于治。 中医学敬奉“生命至贵”,《黄帝内经》认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中医不能限于不病不管、不能限于见病知病、不能限于已病治病,中医学要求未病之时识欲病之兆而预防疾病的发生,欲病之时知将病之机而制止疾病的发展,已病之时断病势之所向而阻断疾病的传变。中医“治未病”,提倡养生保健、养容驻颜、延年益寿,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所以,中医干预亚健康是首重“未病检测”, 而不是“已病检查”。 二、强调形与神俱,和谐平衡。 中医学重视“宝命全形”,《黄帝内经》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形”。认为精、气、神是生命之三宝,严防“六淫”、“七情”诸邪之侵袭,注重形与神俱,追求身体、心理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平衡。所以,中医干预亚健康是着重根据地域、体质、情志之差异,针对阴阳、气血之偏盛偏衰,通过辨证论治而采用药物干预法或非药物干预法“调之使平”,而不是千人一药、万众一方,必须 突出干预的个性化。 三、强调天人合一,效法自然。 中医学宗信“人法于天地”,《中藏经》认为“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人体健康状态与天地四时的状态息息相通。中医“治未病”不是只看“病”,还必须看“人”(体质、情志);不仅要看“人”,还必须看“天”(时令、气候、灾变),追求天人合一,效法自然。所以,中医要根据个体与时令、气候、灾变的适应程度之差异,制订不违天时(包括膳食营养)、 适合个人、取法天然的亚健康干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而不是四季一药、寒热一方,强调干预的适时性。 从这样的高度出发,孙老认为,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对干预亚健康具有现实的、长远的指 导意义。 3、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与优势 孙老认为,中医药在长期的实践中体现出“个性化的辨证论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的五大特色。所以,中医学“治未病”主要表现为“三突出”的优 势: 一、针对性突出: 针对亚健康与疾病状态,中医可将分为未病、已病两大类,亚健康又可分为未病、欲病、将病三个层次,已病又可分为欲传变、将传变、欲复发、将复发四个层次;针对不同的服务群体和不同的养生防病需求,中医养生保健可以分为老年养生保健、妇女养生保健、青春活力养生保健、脑力劳动养生保健、体力劳动养生保健、智力养生保健、性功能养生保健等;针对个人亚健康状态,中医干预可以分为亚健康状态预防干预、亚健康状态阻断干预、亚健康状态修复干预等,并结合时令、地域、情志等给予针对性强 的、调治为主的、个性化的指导与干预。 二、多样性突出: 中医对亚健康的干预手段十分丰富,总体上可分为药物干预法和非药物干预法。根据服务对象的体质、亚健康征兆、亚健康检测结果与评估报告,给予药物干预或非药物干预。药物干预主要是补偏救弊、调之使平的酒剂、汤剂、膏剂、丸剂、洗剂、栓剂、贴剂、枕剂等,非药物干预主要是针灸、推拿、按摩、 导引、药膳、音乐诱导、书画引导、心理咨询、七情生克法等。 三、天然性突出: 中医对亚健康的干预的方案与手段既讲究药取天然,更追求效法自然。在药物干预中一般不使用化学药品,极力避免产生“本来未病,用药成病”和“原病未除,新病又出”的药物副作用。另一方面。在非药物干预中一般不使用运动量超大的器械或强度超大的手法,而是根据年龄、性别、体质、时令制订合理的 干预方案,在安全中求实效。 他认为:亚健康管理的中医药服务,是遵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发挥中医学“治未病”优势,运用中医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的方法,为亚健康人提供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为目的的安全实效的 检测、干预、评估、指导、管理的全程服务。 孙光荣印象 这天刚刚下过雪,我们来到孙光荣教授在北京的居所。 那是四环路东部地区一个极为雅静的小区,楼高二十层,孙老在最高层。坐在厅里,我注意到厅外还有一个拱形露台,站在那里,可以看很远的地方。眼前的露台几乎空无一物,总该养几盆花吧,这若是别的人家,恐怕连鱼缸、葡萄架都要有的。感觉缺憾中,似也透露出主人的生活理念:简单、明彻,不 为外物所累。 孙老今年六十八岁,但看上去却只有五十几岁的样子。古有“鹤发童颜”之说,那是身强体健、心无尘滓才能养就的神貌,孙老就给人那样一番印象。他是湖南人,普通话中略含乡音,荆楚音调,抑扬顿挫,每一句话都十分认真,既没有北方的油滑,也不似南方的轻软,对着一两个人说话,也像是在大礼堂里讲 话。 孙老倒的确常在大礼堂中讲话——他是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湖南政协常委、中国中医药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事业创始人之一,做学术报告、研讨发言、传道讲课这一类用口语为中医药事业鼓与呼的事情,可以说是他 终生在做的。 你看,一提起亚健康,提起中医药养生,提起中医远程教育,提起当下一些人对中医药的诋毁, 孙老不急不燥,娓娓道来,时时有几句幽默的话语引得人会心而笑。 那天孙老讲了三个问题:中医是干预亚健康的最好方式、中医不是某些人随便能撼动的、中医也在与时俱进。说起当下一些人到处诋毁中医,提出什么“消灭中医”的荒谬口号,孙老不慌不忙地说:这种论调其实不是什么新鲜货色,早在民国初年就有个叫于云岫的人在汪精卫支持下向民过政府递交提案,要求废除中医,但他的狂妄之举最后失败了。现在有的人又重拾旧话,一副学霸脸孔,从来没有踏踏实实学习、研究过中医,没给人看过一次病,没给病人开过一个方子,开口就要“消灭中医”,这只能证明他自己 的无知与浅薄。 说到这儿,孙老讲起一个笑话:一个秀才见一个人说“三七二十七”,就和他辩论,说明明“三七二十一”吗~结果,谁都说不服谁,告到县太爷那里,县太爷问:谁说“三七二十一”呀,秀才说:我说的。县太爷说:那好,拖下去打~秀才忙问:明明三七二是一嘛~他说的三七二十七是错的,怎么反打我,太爷 说:他都这样糊涂了,你还跟他讲什么理,不打你打谁, 孙老笑言:“有些哗众取宠的人就是这样“三七二十七”,他对中医什么都不懂,你跟他讲什么理,从三十年代于云岫开始,有的人不能出名就反中医,以此成为“焦点人物”。跟这些人没什么道理可讲,一 讲就上当了,你就让他说去。我写过一幅字:“中医万岁”,那就是我的态度~” “中医植根中国文化,有中华儿女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医,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清末西学东渐之后,有人认为它“不科学”,其实中医和西医,这是两个体系。西医是从微观出发的,中医是从宏观出发的。五四以后,中医淡化了,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不是什么“消灭中医”的问题,而是 发展中医的问题。” 孙老医术精湛,在湖南远近闻名,但他想的不是自己的名利,而是整个中医药继承、发展的大问题。本乎此,他作为重要发起人,毅然在自己六十岁的年纪开创我国中医药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宏大事业,为祖国医学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真正的知行合一,他用卓有成效的行动履践自己的理想。 他的事业成就和过人品德,可以用书法家王振平给他在北京居室所赠题诗来概括:“久有凌云志,今朝居此楼。一览胸间阔,万物眼底收。决胜去千里,帷幄来运筹。卓识犹深虑,睿智又多谋。才华惊北 斗,风范照清流。小节无可非,大事不糊涂。巨著开新论,仁术解民愁。中医创远教,惠泽在寰球。忠孝 成两全,德业实双修。承先亦启后,未冕赛王侯。” 他说:“我讲究„上善、中和、下畅?,思想、性情是向善的,五赃六腑的功能是和谐的,大小便是通 畅的,这就是健康的状态。至于外物,„是非审乎于己,诽誉听乎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孙老一直强调不要张扬,为人做点事是应该的。他用了这样四个字:“医贵沉潜”。为医者不能浮躁,不能陷于追名逐利,否则,医术、事业是搞不好的。由于孙教授思想明晰、成就斐然,在业内有很大威信 和影响,所以,社会团体、协会组织、政府部门、教育研讨等方方面面都来找他,他笑着说:“我不是„公众 人物?,是„公用人物?,也是„绿色人物?,对谁都有益无害。” 要建设和谐社会,不正是需要更多这样德业双修的“公用人物”吗, 为中医高呼万岁 ——孙光荣教授访谈录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创新理论,需要创新思路,需要创新方法。。 孙老已年近七旬,还在为中医药事业兢兢业业工作,深为感佩,这就是“老牛心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 中医,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望闻问切为主要手段采集临床信息,通过四诊合参,运用辨证论治理论诊治疾病及其证候,采用天然药物组方或采用非药物疗法,实施预防、治疗、保健的医学行为主体。 中医药继续教育的重心是培养从事中医药工作的合格人才,关键是要培养新一代名中医。中医药继续教育是构建中医药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是适合行业实际需求的主要教育方式,培养三个方面的“合格人才”就是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的核心。 培养代有传承的名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光修“庙”、不请“神”,或者有“神”而“法”不灵是不行的,培养代有传承的名医确实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培养代有传承的名医,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得以继承创新,高度重视中医药继续教育,提倡“读经典、多临床、跟名师”,殚精竭虑、苦心孤诣、创造性地建立了师承教育制度,确立和实施了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科技部确立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教育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开创了中医药远程教育;最近又确立了“三名三保”工程;各省、市、自治区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在继续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读经典、多临床、跟名师”是重要的传承方法,而运用这种传承方法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是要培养代有传承的名医,关键是要追求和达到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传承的“六明”。 一是“明志”:名老中医为什么都能够执着追求中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的提升,坚定不移、心甘情愿地为发展中医药事业奋斗不息,继承者是否深入研究、可否准确回答、能否真实继承而“明 志”。 二是“明德”:名老中医都以“苍生大医”律己,究竟在哪些方面以及怎样律己,才能成为“苍生大医”,继承者是否深入研究、可否准确回答、能否真实继承而“明德”。 三是“明理”:名老中医都讲究“勤求古训”,但究竟怎样“勤求”以及“勤求”了哪些“古训”,继承者是否深入研究、可否准确回答、能否真实继承而“明理”。 四是“明术”:名老中医都追求“博采众方”,究竟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博采”以及“博采”了哪些“众方”,继承者是否深入研究、可否准确回答、能否真实继承而“明术”。 五是“明法”:名老中医都讲究“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究竟在何处以及怎样“发皇”了哪些“古义”和“融会”了哪些“新知”,继承者是否深入研究、可否准确回答、能否真实继承而“明法”。 六是“明业”:名老中医都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而在现代医学大环境下,名老中医怎样不受社会、学术客观环境的影响,坚持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而不被“舶来品”牵着鼻子走,不是自我标榜为“中医”而又使患者能够心悦诚服地承认是真正的中医,继承者是否深入研究、可否准确回答、能否真实继承而“明业”。 根据我国中医药队伍结构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将中医药继续教育分为“高精教育”、“就业教育”、“增进教育”、“规范教育”四个层次,明确各个层次的任务,确立各个层次的工作重心: “高精教育”,应配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导和实施的师承教育、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项目等,组织研究“读经典、多临床、跟名师”的模式与方法,使培养对象掌握成为新一代名医的学术思想、临证思辨特点、医德风范、传承方法。 “就业教育”,即“毕业后教育”,主要对象是中医药专业的本科、专科毕业生。建议通过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中医药专业的本科、专科毕业生的技术能力的实际需求,研究、制订协助解决当前教学与临床脱节的矛盾的继续教育内容与方法,将可以分级测定的专科临床技术进行分级培训与测定,为用人单位提供可靠的技术能力的资质参考项目,为中医药专业的本科、专科毕业生就业提供可以提高应聘资格的证明,实际上,就是为中医药专业的本科、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增添一块“敲门砖”。 “增进教育”,重点对象是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建议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学分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组织研究适合国情、行业实际情况的继续教育项目立项标准、学分价值认定标准、学分认定模式,促使培养对象牢固掌握中医药四大经典和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药。 “规范教育”,包括全科医师教育、农村社区医生教育,重点对象是准入后的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关键是使培养对象牢固掌握中医药四大基础、执业规范和中医临床基本技能、中药识别与炮制技能。 在具体方法上,各个层次的继续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建议强化师承教育,重点研究和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开展继续教育,都应当重视经典、强化传承、突出临床、结合更 新、讲求实用。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效法自然、和谐平衡、济世活人”。这是由以下六个要素构成的。 一是“人文观念”,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致中和”。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是“天人合一”。中医无论是扶正祛邪,还是补偏救弊,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调之使平”,追求人体的阴阳平衡,要求人体内外达到中正和谐的境界。 二是“防治思想”,集中体现在“治未病”、“防重于治”。“未病”,是健康人欲病、将病;病后欲传变、将传变;病愈后欲复发、将复发。 三是“思辨模式”,集中体现在“整体观”、“辨证论治”。“整体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源于“天人合一”思想,其思辨模式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 四是“治学方式”,集中体现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中医治学有“七重”:重经典、重临床、重师承、重流派、重勤求、重博采、重悟性。 五是“医德医风”,集中体现在“本立道生”、“德业双修”。中医药文化注重忠、贞、仁、慈、廉、恕、谦、勇等医德的修养,注重亲、悯、和、缓、稳、简、平、实的医风的建树。 六是“行为准则”,集中体现在“精诚专一”、“淡泊名利”、“大医精诚”。就业要“精诚专一”,而不得见异思迁;从业要“淡泊名利”,而不得惟利是图;执业要“大医精诚”,而不得存私丧德。 中医养生总则是三个字:“合则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禀赋、爱好、习惯和对各种饮食、锻炼方式等的适应程度,不应强求一律,也不必趋同。我体会的养生要诀是三个词:“上善、中和、下畅”。上,是指心以上的部位,要静,首先就是思想、性情应是善良的;中,是指五脏六腑的部位,要和调;下,是指大小便,要通畅。我坚守的养心法则是三句话,就是取自具有千年历史的岳麓书院楹联的三句话:“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我推崇的养生方法是干祖望老的四条:童心、蚁食、猴行、龟欲。 孙老坚定地说:中医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有中华儿女的地方,乃至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医,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在这新年祈福之际,他通过本报奉赠四个字以表示中医药人的愿望与祝福,这就是———“中医万岁”
本文档为【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谈中医治未病 发展中医药文化 中医万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416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3-15
浏览量:37